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1W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多篇】

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篇一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內(通“晤”)

趣舍萬殊(通“取”。教材註釋為:趣,趨,趨向,取向。)

2、一詞多義

(1)修

修禊事也(動詞,做,從事)

茂林修竹(形容詞,高)

況修短隨化(形容詞,長)

(2)一

其致一也(統一,一致)

悟言一室之內(數詞)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動詞,把……看作一樣)

3、詞類活用

(1)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羣賢畢至(賢才)

不知老之將至(老年)

況修短隨化(壽命的長(短))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把……看作一樣)

齊彭殤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動詞的使動用法。

所以遊目騁懷(使……縱展;使……馳)

所以興懷(使……興起)

二、文言虛詞

1、以

(1)介詞,把。引以為流觴曲水

(2)介詞,因為。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3)連詞,用來。亦足以暢敍幽情

2、於

(1)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2)介詞,對或在。暫得於己

(3)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當其欣於所遇

(4)介詞,到。終期於盡

3、為

(1)動詞,作為,當作。引以為流觴曲水

(2)動詞,成為。已為陳跡

4、之

(1)結構助詞,的。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2)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仰觀宇宙之大

(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夫人之相與/不知老之將至

(4)動詞,到,往。及其所之既倦(所之:所喜愛的事物)

(5)代詞,它。感慨系之矣/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5、所

構成所字結構,相當於名詞短語。

或因寄所託

當其欣於所遇

及其所之既倦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二

飛向太空的航程

一、字詞:

沉悶 夢幻 嫦娥 誕生 落伍

翌年 醖釀 苛刻 橫亙 輝煌

二、成語:

驚天動地:①形容聲音特別響亮;②形容聲勢浩大或事業偉大。

不同凡響:比喻事物(多指文藝作品)不平凡。

一鼓作氣: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三、文學常識:

通訊 是以敍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將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時、具體、生動地予以報道的新聞體裁。除去真實、時效的新聞性特徵,通訊的主要特點有:生動性、完整性、評論性。

荷塘月色

一、詞語

蓊蓊鬱鬱 彌望 裊娜 羞澀 渺茫

霎時 宛然 脈脈 酣眠 參差 斑駁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鷁首徐回 棹 纖腰 斂裾 嬉遊 消受 獨處 瑣屑 踱步

二、文學常識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頌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作品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倫敦雜記》,收在《朱自清文集》裏。散文名篇有《背影》、《綠》、《匆匆》、《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等。

故都的秋

一、詞語

混沌 混水摸魚 潭柘寺 皇城人海

一椽 馴鴿 落蕊 落寞 啼唱 嘶叫 歧韻 頹廢 散文鈔

廿四橋 普陀山 鱸魚

二、文學常識

郁達夫:(1896-1945),1921年第一部小説集《沉淪》問世,1923年《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文學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是“靜如止水似的文學”。

囚綠記

一、詞語

猗鬱 蕈菌 葱蘢 婆娑 淅瀝 瞥見 移徙 陸蠡

二、成語

涸轍之鮒:比喻處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急不暇擇:因過於急切而來不及選擇。

三、文學常識

陸蠡,現代散文家、翻譯家,著有散文集《囚綠記》、《海星》、《竹刀》,譯著有《羅亭》、《魯賓遜漂流記》《詩經》兩首

一、詞語

氓 蚩蚩 愆期 將子無怒 垝垣

爾卜爾筮 咎言 載笑載言 于嗟鳩兮桑葚 猶可説也 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

淇水湯湯 漸車帷裳 罔極 靡有朝矣

咥笑 夙興夜寐 隰則有泮 玁狁

不遑 靡盬 孔疚 騤騤 小人所腓

象弭魚服 雨雪霏霏 信誓旦旦

二、成語

夙興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勞。

信誓旦旦:誓言誠懇可信。

三、文學常識: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

《詩經》按樂曲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指十五國風,絕大部分是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詩宮廷樂歌;“頌”有“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詩經》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

《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詩經》開創了中國詩歌的優秀傳統,是我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現實主義的《詩經》與屈原浪漫主義的騷體作品交相輝映,並稱“風騷”。

高一語文必修二必背知識點 篇三

《氓》

【原文釋義】

氓之蚩蚩(氓,(méng):古義指男子;蚩蚩:老實的樣子;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抱布(貨幣,一説布匹)貿(買)絲。匪(通“非”,不是)來貿絲,來即我謀(來找我商量婚事。即:靠近;我謀:賓語前置)。送子(對男子的敬稱)涉淇(渡過淇水。淇:淇水,衞國的河流),至(到)於頓丘(地名)。匪我愆期(推延日期。愆(qiān):過,誤),子無良媒。將(音(qiāng),請,希望)子無怒,秋以為期(把秋天當作婚期)。

乘彼垝垣(登上那破舊的牆。乘:登上;垝垣:垝(guǐ),垝垣:破頹的牆),以(目的連詞,來)望復關(詩中男子的住地。一説返回關來)。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淚流貌)。既見覆關,載(相當於連詞“則”)笑載言。爾卜爾筮(你用龜甲和蓍草占卦。卜:用龜甲卜吉兇;筮(音詩):用蓍草佔吉凶),體無咎言(卦象沒有不好的話。體:卦體,卦象;咎言:兇,不吉之言)。以爾車來,以(介詞,把)我賄(財物,嫁粧)遷。

桑之(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未落,其葉沃若(潤澤貌)。于嗟(相當於“吁嗟”,歎詞)鳩(斑鳩。傳説斑鳩吃桑葚過多會醉)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指男子)耽(沉湎於愛情)!士之耽兮,猶可説(通“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墜落)。自我徂爾(到你家,嫁與你),三歲食貧(多年過着貧苦的生活。三歲:指多年)。淇水湯湯(水盛流貌),漸(沾濕)車帷裳(女子車上的布幔)。女也(語氣詞,表示停頓,下面同此)不爽(差錯),士貳(差錯)其行(德行)。士也罔極(沒有準則,行為不端),二三其德(三心二意)。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不以操持家務為勞苦。靡:無,不;室勞:指家務活);夙興夜寐(早起晚睡。夙:早),靡有朝矣(不止一日)。言既遂矣(我在你家既已久了。言:句首語氣詞,不譯;遂:久),至於暴矣(你就對我粗暴,。我了)。兄弟不知(通“智”),咥(音(xī),大笑貌)其(語氣詞,不譯)笑矣。靜言(語氣詞,不譯)思之,躬自悼矣(自己獨自悲傷。躬:自己,自身)。

及(與)爾偕老,老使我怨。淇(淇水)則(總是)有岸,隰(當作濕,水名,即漯河)則有泮(通“畔”)。總角(古時兒童兩邊梳辮)之宴(安樂,歡樂),言笑晏晏(和柔貌)。信誓旦旦(誠懇貌),不思其反(沒有想到卻反悔)。反是不思(違反了就不想了。是:則),亦已(止,指婚姻生活結束)焉哉(語氣詞)!

【作者簡介】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詩經》共有風、雅、頌三個部分。其中風包括十五“國風”,有詩160篇;雅分“大雅”、“小雅”,有詩105篇;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有詩40篇。《詩經》是我國文學光輝的起點,是我國文學發達很早的標誌,它所表現的“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後世文學影響。《詩經》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都佔有極高的地位。

【譯文詳覽】

農家小)本站○(夥笑嘻嘻,抱着布匹來換絲。原來不是來換絲,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頓丘才告辭。並非我要拖日子,你無良媒來聯繫。請你不要生我氣,重訂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牆上,遙望復關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見人,心中焦急淚汪汪。既見郎從復關來,有笑有説心歡暢。你快回去佔個卦,卦無凶兆望神幫。拉着你的車子來,快用車子搬嫁粧。

桑葉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潤真好看。唉呀班鳩小鳥兒,見了桑堪彆嘴饞。唉呀年青姑娘們,見了男人別胡纏。男人要把女人纏,説甩就甩他不管。女人若是戀男人,撒手擺脱難上難。

桑樹萎謝葉落淨,枯黃憔悴任飄零。自從我到你家來,多年吃苦受寒貧。淇水滔滔送我回,濺濕車簾冷冰冰。我做妻子沒過錯,是你男人太無情。真真假假沒定準,前後不一壞德行。

結婚多年守婦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業有成已安定,面目漸改施。。兄弟不知我處境,見我回家哈哈笑。淨思默想苦難言,只有獨自暗傷悼。

與你偕老當年話,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雖寬有堤岸,沼澤雖闊有邊涯。回顧少年未婚時,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還在耳,誰料翻臉變冤家。違背誓言你不顧,那就從此算了吧!

【賞析品鑑】

《氓》詩採用賦、比、興和倒敍、插敍的藝術手法,通過詩中女主人公追憶她與一青年男子氓的戀愛、婚姻、家庭生活展開情節,內容上敍述三個生活片段:一是婚前的美好愛情;二是訴説婚後不平等、不美滿的家庭生活;三是對背棄信誓之人並不留戀,抱着“亦己焉哉”的決絕態度,毅然大歸離開男家。它的主題有四:一是崇尚美好、自由的愛情、婚姻生活;二是申訴男女不平等、為婦之苦,對遭。、被歧視的地位和處境表示不滿和反抗;三是對朝三暮四、喜新厭舊和忘恩負義之徒進行揭露和批判;四是告誡社會同友要當心,不要再上那些負心郎的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