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顧光球先進事蹟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59W

第一篇:顧光球先進事蹟

顧光球先進事蹟

顧光球先進事蹟

人物簡介

顧光球(1953~2014.03.16),男,湖北省浠水縣洗馬鎮官塘角村衞生室室長,與同為村醫的妻子汪杏花一起,紮根山鄉40年,默默奉獻,忘我工作,成為3000餘村民的生命健康守護神。2014年3月16日清晨,顧光球因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年僅59歲。 至去世前為止,顧光球擔任村衞生室室長10年。顧光球所在的村衞生室2014年、2014年連續兩年被洗馬鎮中心衞生院評為“先進村衞生室”,顧光球也連續兩年被評為“優秀鄉村醫生”。顧光球去世後,數千村民自發為其送行。顧光球感人事蹟經媒體報道後,在湖北全省全國引起強烈反響,中央電視台等媒體稱其為“大別山醫魂”、“永遠的映山紅”。

顧光球先進事蹟

立志從醫,苦攻醫術

顧光球出生在湖北省浠水縣與蘄春縣交界的三角山下。1972年,顧光球成為當地少有的高中畢業生,本來有很多機會等着他,但自幼嚮往醫生職業的他選擇了師從當地老中醫學習中醫技術。因勤奮刻苦,不到一年他便能獨當一面,被推薦到洗馬鎮八方嘴村村衞生室當“赤腳醫生”。 1977年,經申請,顧光球被選送到浠水縣衞校赤腳醫生培訓班學習3個月。生前,《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這兩本醫藥“聖經”一直放在他的手邊,一有空就學習。1993年6月,顧光球晉升為中醫主管鄉村醫師。2014年起,年逾五旬的顧光球克服種種困難,用兩年的時間參加函授學習,取得黃岡衞校中醫中專畢業證書。顧光球去世後,人們發現,他簡陋的辦公桌上放着兩本快要翻爛的醫書:《用藥心得十講》和《農村常見急症》。

送醫上門,便民利民

隨着青壯人員外出打工不斷增多,農村幾乎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由於山路遙遠,生病的老人兒童行走不便,特別是在夜晚困難更多。顧光球發揚赤腳醫生的優良傳統,幾十年如一日,堅持送醫上門。一個下着雪的深夜,顧光球接到病人電話,説感冒了肚子疼。顧光球騎着摩托車花了兩個小時才趕到病人家中,一診斷髮現是另一種病症。為了救命,顧光球又騎車回來拿了對症的藥品送到病人家中。來回折騰兩趟,等顧光球終於忙完回家時,天已經亮了。“他顧不得自己休息,心裏都是為病人着想……”妻子汪杏花説。村裏還有一位92歲的老人,眼睛瞎了,一身是病,三個兒子都已去世,顧光球經常上門去看望老人,免費診病。聽到顧醫生去世的消息,老人的心都碎了。她哽咽着説:“我不敢相信,(顧醫生)怎麼像鷹抓雞一下就沒了,我心裏好痛啊。以後病了找誰呀?老天怎麼不長眼,真該讓我替他去死。” 大年三十,家家户要早早關門納福,團聚吃年夜飯,由於經常接到電話要 黃岡副市長陳少敏與顧光球的妻子在交談

[4]隨時出診,顧光球家連年夜飯也吃不好。每年都要出診,後來乾脆把吃飯的時間改了,改在早上。在發病的當天,顧光球還4次出診;早上6點半,匆匆吃完幾口面,套上雨靴,裹上雨衣,騎上摩托車出發了;晚上6點多鐘,顧光球又出診一次,一天只在晚飯時不受打擾喝下一碗米湯。30多年來(截止2014年3月),在崎嶇的山路上,顧光球先後騎壞了四輛自行車。生前,顧光球常穿的是解放鞋,走山路輕快方便,常常沾滿泥巴,十分破舊。雨天,顧光球就穿膠鞋出門。幾十年裏,顧光球穿破的鞋子不計其數。

防疫保健,恪盡職守

浠水縣新農村合作醫療開始後,顧光球主動轉變角色:在診療基礎上,把精力放在防疫保健上。不但不計較經濟得失,反而進一步增強責任心和使命感。2014年12月,洗馬鎮推行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將八方嘴、七裏衝、官塘角3個鄰近村合併在官塘角村設置聯村衞生室,由顧光球任室長,其基本醫療衞生服務半徑3.5公里左右,服務人口3959人。在推進新農閤中,引導羣眾參合率達95%以上。在日常診療中,顧光球堅持向病人解釋病症,還不厭其煩地教他們如何保健,如何預防疾病。至顧光球去世之日為止,該衞生室已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1796份,其中65歲以上老人檔案169份,高血壓患者271份,糖尿病檔案35份,重性精神病18份,僅顧光球個人就親自建檔1006份。哪個村哪個組的哪個村民患何種病,病史多久等一目瞭然,方便定期諮詢病情做好記錄。在2014年“非典”和近3年來(截止2014年3月)的兒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顧光球以救死扶傷的精神,身先士卒,與高危人羣直接密切接觸,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3年裏(截止2014年3月),進村入户摸底排查0-7歲兒童手足口病累計2465人次。在春夏季節高發期間,顧光球不顧高温,每天奔波幾十里路,上午走村入户對重點對象逐一探視排查,每天下午向鎮衞生院報告結果。堅持看病有日誌,發藥有處方,收費有登記,新農合報銷手續完整無弊。在推行鄉村衞生服務一體化管理中,顧光球所在的衞生室成為浠水縣典範,受到村民和上級充分肯定。2014年12月2日,湖北省副省長張岱梨到衞生室調研時稱讚顧光球:你的診所為老百姓看病起了“兜底”作用。

因公負傷,舍已為人

1990年前,為自力更生,節約開支,顧光球與幾名村醫一起到蘄春縣仙人台大山上挖草藥,突然遭遇一大羣葫蘆蜂襲擊。由於蜂羣來得太猛烈,黑壓壓的一片,大點大點地砸在身上,開始大家都懵了,以為遇上陣頭雨。顧光球招呼大夥趕緊打開隨身攜帶的清涼油盒防禦,不料自己失足滾到山溝昏迷過去了。後來,山下衞生所的村醫到山上為其打針治療,一個多星期後才能下地。他又返回到原地找回丟失的鋤頭和竹簍。此後,顧光球頭上留下了被毒蜂蟄的幾個傷疤。顧光球出夜診摸黑道多次摔傷,胳膊骨折過兩次、腳脖子一次。

紮根山鄉,樂道安貧

八方咀村不富裕,留守老人和孩子看病賒賬多。顧光球説,“啥時有錢啥 時還吧。”每次給病人看完病開藥時,顧光球都會問:“家裏還有什麼藥?能用的就用上。”能開一粒藥的他不開兩粒,能一天吃完見效,他決不開兩天的。診所裏有好幾摞顧光球開過的藥方單據。一張處方單上,病人腹痛,共開了6種藥,僅8元錢。他的處方中,少有超

第二篇:顧光球同志簡歷及主要事蹟材料

顧光球同志先進事蹟材料

顧光球,男,1953年出生,生前是黃岡市浠水縣洗馬鎮官塘角村衞生室室長,與同為村醫的妻子汪杏花一起,紮根山鄉40年,默默奉獻,忘我工作,成為3000餘村民的生命健康守護神。2014年3月16日清晨,顧光球因突發腦溢血不幸去世,年僅59歲。顧光球同志自1972年開始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以來,紮根基層40年如一日,始終堅持為人民羣眾健康服務的宗旨,忠誠履行一個基層醫務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贏得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社會各界的讚譽。顧光球同志的感人事蹟被中央和省級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引起中央、省委領導高度重視,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和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等省委領導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宣傳、弘揚顧光球同志的高尚醫德和大醫精神,省衞生廳追授顧光球同志“人民好醫生”榮譽稱號。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顧光球同志生平主要事蹟如下:

走的那晚,吃完飯打着電筒去值班

3月15日傍晚,一家人吃晚飯後,顧光球看完新聞聯播,像往常一樣拿了手電筒,騎着那輛破舊的二手摩托車,跟家人打了聲招呼就要去官塘村衞生室值夜班。“不行啊,現在春季流行感冒這麼多,我不去值班,有人半夜要來拿藥怎麼辦?”面對妻子的勸阻,顧光球説完就騎車走了。

16日凌晨1點左右,一位村民敲響了衞生室的門。顧光球起牀給村民拿好了藥,順便去上廁所。從廁所出來,他頓時感到頭又暈又疼。

對面加油站的人趕來時,顧光球幾乎暈過去。他們趕緊叫車,將他送到浠水縣人民醫院,同時又打電話給顧光球的二女婿王慶華。

王慶華打電話通知汪杏花和顧光球的兩個女兒,自己匆匆趕到醫院。

此時,醫生確診其為突發腦溢血,顱腦血管全面出血,十分危急。凌晨3時許,顧光球一瓶液還沒有輸完,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而此時,他的妻子、女兒、女婿還在趕往醫院的路上……

顧光球去世得太突然,來不及打造棺材,只好先用原本為老母親準備的棺材入殮。

從醫40載,村民一個電話隨時出發

顧光球的姑父是一名醫生,顧光球從少年時就開始接觸醫學。1972年,顧光球19歲,在浠水縣衞生系統參加了三個月的集中培訓後,並通過大量的自學,成為了村裏的一名“赤腳醫生”。他自己上山採草藥,還開荒種草藥,降低成本。

一開始,他所工作的衞生室位於八方咀村的灣子裏,八方咀的村民生病了都找他看病拿藥。診病準確,拿藥便宜,待人又很是寬厚親切,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13年前,為了方便鄰村的人看病,顧光球進入了官塘角村衞生室工作,該衞生室服務周邊的八方咀村、七裏衝村和官塘角村等3個村。這樣,三個村子的人找他看病更方便了。他的妻子汪杏花在衞校畢業後,通過縣衞生局的考核也成為了一名鄉村醫生,在村衞生室裏主要從事護理工作。

村裏都是山路,為了加快出診速度,顧光球買了一輛二手摩托車。不管什麼時間什麼天氣,一個電話他就隨時出發。有時,他一個月還要出七八次夜診。

09年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以來,顧光球積極響應國家和省有關政策,在洗馬鎮衞生院的指導下全面開展了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相關工作,為3個村的村民都建立了健康檔案,並對重點人羣進行了分類管理。糖

尿病、精神病人等都做了分類記錄,哪個村哪個組的哪個村民患何種病,病史多久等一目瞭然,方便定期諮詢病情做好健康管理工作。

他所在的衞生室,曾是農村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典範。2014年底,時任湖北省副省長張岱梨同志曾到此調研,顧光球同志作為村醫代表,在張岱梨副省長調研時在會議上作了發言,張岱梨同志稱讚其為老百姓看病起了“兜底”作用。

4月25日,是顧光球59歲的生日。按照農村的習慣,大女兒顧海琴早就打算為父親做60大壽,而父親卻在此時突然離世。

救人為先,看病不要診金只收藥費

顧光球出診看病,從不收出診費,也從不收診金,病人只需付藥錢。 官塘角村衞生室裏有好幾摞顧光球生前開過的藥方單據,但藥價都很低。一張處方單上,病人腸胃道方位腹痛,共開了6種藥,共計8元錢;一張小兒感冒的處方單上,一共4種藥,也只有15元錢。所有的藥方單據上,極少有超過30元的。

顧光球給人看病拿藥,能開一粒藥的他絕不開兩粒,能一天吃完見效的,他絕不開兩天的。每次給病人看完病開藥時,他都會問:“家裏還有什麼藥?能用的就用上,短缺的我給你配。

八方咀村80多歲的顧漢奎和老伴身體都不好,兒女在外工作。去年春天,顧漢奎得了肺病。顧光球給他看完病後,從此只要顧漢奎一通電話,15裏的山路,顧光球騎上摩托車就去。平時,顧光球也會經常到他們家探望,幫忙老人燒水做飯。

60多歲的村民顧思告患有肝腹水,顧光球每個月都到病人家裏,幫忙抽去腹中積液。抽取過程中,顧光球連口罩都不戴。他説,戴口罩會讓病人有距離感。

一個下着雪的深夜,顧光球接到病人電話,説感冒了肚子疼。他騎着摩托車花了兩個小時才趕到病人家中,一診斷髮現是另一種病症。為了救命,顧光球又騎車回來拿了對症的藥品送到病人家中。來回折騰兩趟,等他終於忙完回家時,天已經亮了。“他顧不得自己休息,心裏都是為病人着想……”妻子汪杏花説。

紮根農村,家裏種菜貼補診所開銷

農村裏,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勞動力缺乏,生活困難。

顧光球一輩子都留守在村裏。他的弟弟曾對他説,以他的技術,在浠水縣或者到黃石去開個診所,日子都會好過很多。

這些建議,顧光球拒絕了。他説,“農村裏缺醫生,這麼多村民要看病,我不能離開他們。”他留在農村裏,踏踏實實地為村民看病拿藥,以低廉的藥價為村民服務。

早些年,顧光球靠開診所供養兩個女兒讀書,十分拮据,他就承包了一個魚塘,辛苦自己掙錢供孩子讀書。就這樣,大女兒唸完了大學,二女兒也讀完了高專。

家裏種的蔬菜,收穫後他就賣到村裏的國小食堂,賣菜得的錢都用來貼補診所的開銷。

汪杏花説,生前,他常穿的是解放鞋,走山路輕快方便,常常沾滿泥巴,十分破舊。雨天,他就穿膠鞋出門。這幾十年,他穿破的鞋子不計其數。

汪杏花回憶,平時吃飯時,只要接到要出診的電話,他扔下筷子騎上摩托車就匆匆出發。他夜夜到診所值夜班,晚上就在藥品庫房裏的一張小牀上將就一晚。

突然離世,家人無奈瞞着八旬老母

顧光球的母親今年80歲了,跟着二兒子顧光元住在黃石。

春節期間,母親生病住院了,顧光元通知大哥,讓他來醫院看看。大哥是醫生,又是家中長子,來看看母親,母親的病也能好一大截。

然而,顧光球説,春節期間村裏病人多,他實在走不開,不能來看望母親。他在電話裏囑託弟弟,一定照顧好母親。

母親住在醫院,也時常唸叨大兒子:“我病得住院了,光球怎麼也不來看看我呀?他給別人治病,怎麼就不來給我治?”

顧光球的大女兒在黃石安家10年,他只在女兒家裏吃過一頓飯,從沒在女兒家住過一夜。

對於大哥的做法,顧光元很是氣憤,感到很不理解,漸漸對大哥有了意見。

大哥突然去世後,顧光元從來參加大哥葬禮的鄉親們的哭訴中聽説了他在村裏治病醫人的故事,聽到了那些他從來沒有聽説過的感人事蹟。顧光元以往對大哥的不理解都化成了最誠摯的崇敬,他一下跪在大哥的靈前,失聲痛哭。

80歲的老母親身體不好,為了不刺激母親,大家把長子去世的消息瞞了下來。4月25日就是他的生日了,母親想跟兒子一起過生日。他們就告訴老人,顧光球的女兒安排他出去旅遊了,不在家過生日……

第三篇:顧迎春先進事蹟

燕尾帽下的笑顏

---記酒泉中醫院內二科護士長顧迎春先進事蹟

有這樣一位護士,她沒有創造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奇蹟,但她用青春書寫着生命的感動;她用真摯的愛心,為患者拂去滿身的傷痛;她將樸素的笑容綻放,為患者增添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她將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獻丈量着生命的長度。她就是酒泉市中醫院內二科護士長顧迎春同志。顧迎春同志自1995年參加工作後一直從事護理工作,先後多次獲得院內、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現任內二科護士長職務。在十六年多的臨牀護理工作中。顧迎春堅持加強政治學習,十分重視自身道德素質的修養。該同志積極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愛崗敬業,積極投身於護理事業的發展和維護、促進人民身心健康的各項工作中,為我院的醫療護理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多年來,一幕幕讓人心痛或感動的情感洗禮和一次次與病人並肩作戰的經歷,讓她深深懂得,作為一名白衣天使,必須要有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要有良好的技術水平、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嚴密的組織紀律性和對病患者大公無私的關愛。在工作中,她熱心接待病員,關心病員疾苦,耐心聽取病員意見,勤奮細心地做好每一項護理工作。有一天晚上,她在家休息,就接到科室電話,白天收治的一位"肺炎喘嗽"患

兒,體胖血管不好找,紮了好幾針不成功,她立刻打車來到醫院,當時病房裏燈光很暗,又因患兒哭起來全身皮膚都泛紅,並且處於高熱狀態,煩操,精神差,根本看不到血管,她值班護士拿來手電手電筒,憑着經驗用手輕輕地觸摸,當時看到孩子痛苦的樣子,家屬緊張的表情,她的心一下子繃緊了,患者家屬把希望寄託在她們身上,如果輸不上液,家屬有可能會轉院,有損醫院聲譽。她決定用套管針穿刺,這樣就不用每天讓孩子痛苦,還對對隨時用藥非常方便,一切按規範化操作迅速穿刺成功,護士也驚訝了。家屬非常感謝,露出了笑容,經過我醫護人員精心護理、治療,孩子很快康復出院了。顧迎春同志不僅技術過硬,而且樂於幫助病人,象偏癱李大爺曾多次來住內二科治療,他家條件差,子女工作也不太好,經濟比較困難,只有年老老伴在照看他,每次住院她都幫二位老人買飯,幫着老人在樓道里練習走路,活動下肢,做功能訓練,從不叫苦叫累。還有一位70多歲的患者因其家比較遠,老人年齡大了,行動不方便,需要陪護,科室牀位滿了,為了家屬陪護照顧老人家,她將僅有的一張牀留給家屬做陪牀,老人家感激不盡,中午下班時,患者的兒子回來了,在樓梯口塞給她100元錢,被我婉言謝絕了。

十幾年來這樣的事例不下幾十次。不論調換到哪個科室,不論當時是不是護士長,經她護理服務的患者及家屬,總能給予不少讚譽。由於她能像親人一樣維護患者利益,耐心

地為他們講解病情、排憂解難,使很多患者及其家屬在住院期間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護患關係、醫患關係。在她身上體現了“手勤、眼勤、口勤、腿勤”的幹練作風和“領導在場不在場一個樣,白班夜班工作質量一個樣,有人檢查無人檢查一個樣,對熟識病人陌生病人一個樣”的職業素質以及自身堅韌不拔的意識品質。

在日常工作中顧迎春同志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從掃地、擦玻璃、搬桌椅到伏案制定規章制度,崗前教育、集中動員、統一工作思想等等,每一項工作、每一個工作環節,她都一絲不苟地完成。每天第一個到工作崗位,最後一個離開科室,沒有休息日,沒有一句怨言,沒有一次個人要求。一句老話“付出總有回報”,在她的努力下,科室設置井然有序,病房乾淨、温馨,制度健全,科室人員主動性、積極性高漲,紀律性強,形成了全科上下團結、誠信、求精、務實、高效的工作氛圍,顧迎春同志的工作能力及成績也自然得到了全院的一致認可。作為護士長,除了在平常的工作中把好服務質量關,調節護患關係,業務上有指導能力外,顧迎春同志主動把自己的目標定的更高一層。內科病員情況複雜,針對這個特點,她帶頭並鼓勵科內其他護士不斷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的提高,督促本科室護士,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在着重提高科室正常業務工作的同時,她還積極組織科內人員進行健康活躍的業餘活動,使每位護士在工作之餘陶冶了情操,消除了

在護理工作中的疲憊心理和厭倦情緒,為更好地服務病人提供了思想保障。

現代醫學模式,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臨牀工作的需要,顧迎春同志利用一切時機如飢似渴地汲取新的護理知識,特別是今年衞生系統提出加強中醫特色護理後,顧迎春同志帶領全科護士努力學習中醫護理知識,在護理工作中大力開展中醫藥拔火罐、鍼灸術、中藥足浴、中藥穴位貼敷、中藥灌腸等特色護理項目,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在過去的日日夜夜裏,在病房走廊、寧靜的病室,到處都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跡,她用愛心、細心、關心和責任心呵護着每一位患者,用燕尾帽下的笑容送走每一位患者,在未來的日子裏,她仍懷揣着對護理工作的愛,對病人的愛,對科室、醫院的愛,對衞生事業的愛遠航,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書寫更多感動生命的篇章!

第四篇:顧明桂先進事蹟

老黨員凝聚真感情,平凡人閃現真本色

——轄區老黨員顧明桂先進事蹟

我叫顧明桂,原北林路街道辦事處牧專社區書記、現在的人民調解員。去年,我和一羣志願者們成立了“顧媽媽工作室”,主要是依託目前我從事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積極動員轄區廣大黨員志願者,為孤獨及空巢老人提供結對幫扶、聯誼等服務,使他們切實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温曖。

一、助人不厭其煩老黨員盡顯高貴品質

事例一:朝陽路15號院的馬三,是一名智力上有問題的殘疾人,父母雙亡,唯一的哥哥也偏癱,自身生活無法保障,從2014年至今,我作為社區一名黨員,主動請纓先後照顧他身患癌症的父親、癱瘓在牀的母親、患精神病的二哥。06年馬先生在腫瘤醫院住院期間,由他的二兒子在醫院護理照料(馬先生的二兒子患有間歇性精神病)。

這個家庭是不幸的。在短短五、六年中,患癌症的父親、癱瘓在牀的母親、患精神病的二哥先後去世。我和社區許多工作人員在幫助他們,主動到各職能部門給馬三和他大哥辦理了殘疾證,如今,大哥被其所在社區安頓,馬三也被安頓在養老院,我們每個月都去福康敬老院給馬三送生活費,瞭解他的生活狀況、身體狀況。現在智力不全的馬三,把我當作為他的親人。

事例二: 15號院有一個小姑娘叫小雪,在小雪還不懂事的時候,小雪母親就因為其丈夫經常酗酒鬧事而離異遠走,從此

小雪就跟着因酗酒而患病的父親一起生活。我從這孩子6歲開始,照顧她的學習和生活,給她準備吃的、穿的、用的。在其父親喪失勞動能力後,我又跑前跑後給他們辦理了低保,為此大家給給我加封了一個“收容站站長”的稱號。當小雪進入國中後,父親的病已經嚴重到卧牀不能動,而小雪學習壓力更大,我組織了黨員志願者一起輪流幫扶照顧她父親,直到2014年12月29日她父親去世,又帶領黨員志願者一手操辦了喪葬其父的葬禮。

自父親去世後,小雪只能一個人生活。如今,小雪16歲,正在接受中學教育,我就把小雪當成自己的親人,不但給予經濟上的幫助,而且在學習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料她,時時刻刻的關愛她,讓小雪從心靈深處感覺到人間温暖,感覺到她仍然生活在社區這個大家庭中,沒有被人遺忘。目前還有一幫年輕可愛的叔叔阿姨為她排憂解難。

在朝陽路各家屬區,不少像馬三、小雪這樣的幫扶對象,我都把他們當成親人,像有精神病的孤寡人員賈三、喪夫獨身撫養一雙兒女的陳女士、一生無兒無女的獨身老人宋女士、離異獨身艱難撫養女兒的殘疾人段女士……

有羣眾問我:你對這些事是否煩心時,我總是説:“人活在世上總有需要相互幫助的時候,誰活在世上是一帆風順的呢?有點難處有人幫一把就會好得多,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有困難不去拉一把啊!”

二、退休不退崗,老黨員繼續發揮新餘熱

為了繼續履黨的諾言,發揮餘熱,我60歲從社區居委會退下來時,又主動應聘社區專職調解員。主要是我對轄區羣眾對比較瞭解和熟悉,只要羣眾有困難,我都願意全心的幫助。之後不到一年,成立了“金水區顧明桂調解室”。在現在人們法律意識較強的情況下,調解工作不再是婆婆媽媽的事,更重要的是懂得運用好法律法規和政策,特別是受理相對年輕和有較高文化素養的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必須要靠法律知識和調解業務能力來贏得他們的信任,所以我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專業的法律知識的同時,牽頭成立一支由醫生、律師、教師等各行業專業人士組成的黨員志願隊,當調解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就充分發揮志願者團隊的作用。

事例三:近年來,物業管理服務是老舊小區存在的難題,朝陽路2號院的小張家住在5樓,多年來樓上一直往他家漏水,而6樓無奈的説他家是頂樓,漏水是房頂裂縫問題,他也是受害者。苦於小區沒有正規的物業管理,房頂漏水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我瞭解情況後,就主要充當了他們的調解員。

朝陽路2號院屬於90年代開發的第一批房地產小區,開發商開發後就撤離,後續的物業管理存在空白,小區前期業主自發組織成立業主委員會,自己收費自己管理,後來隨着城市發展,原有業主大部分要麼搬走對外出租,要麼轉賣了房屋,目前該小區業主在此居住的不足三分之一,原來自發成立的業委會成員也基本上搬走,小區僅剩一名老業主在肩負着收費和門衞的職責,小區物業管理費用入不敷出,小區改造設施等費用一直靠辦事處投入。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以老黨員的身份首先把小區黨員集中在一起,把現實情況給大家説了説,特別強調的是這個小區長期以來是靠政府支持幫扶,要解決小區硬件設施維修問題,還得靠所有業主齊心協力,考慮到物業費用一直偏低,還經常收不齊,我又提出了上漲物業費用的建議,並發動黨員帶頭模範作用,再帶動樓棟長和社區熱心羣眾參與,最後大家意見一致,上漲物業費用來支付像這種漏水部位等公共設施的維修,兩家業主還主動承擔屋內自己的房子的維修工作,一件困擾了兩家多年的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事例四:19號院的7號樓是1-4樓是商用樓,4樓以上是居住樓所以2-4樓上辦公的公司特別多,由於鄰近牧專學校,所以有人在該樓上成立了一家動物檢疫及培訓公司,在開展培訓的工作中,常有動物檢疫的實際操作,經常有雞鴨鵝豬等動物出現在電梯裏,樓上居民住户為此經常投訴要求該公司搬走。由於該公司簽訂5年的協議,加上該房本屬於商用,開公司在政策法律允許內,不存在違法政策問題。物業公司也多次調解無果,由於退休前就在牧專工作過,我主動請纓,通過各種關係與渠道做該公司負責人工作,最後終於達成協議,公司仍在此辦公,檢疫操作室搬到隔壁學校,圓滿解決了這起投訴。

事例五:中亨都市花園29號樓5單元1-6層住户宋某、某王、李某等人,因樓房漏水及下水道不通與物業公司產生糾紛,造成樓上住户有房住不成,在外租房居住。我知道情況後就去現場查看了情況,找出問題癥結所在,通過多次的走訪、調查、積極協調並跟蹤維修,最終使牽扯數家住户的矛盾糾紛得到圓

滿的化解,為此29號樓5單元全體業主專門送來了錦旗“情繫百姓人民公僕”表示感謝。

我認為我只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事情,我還沒有老,我仍願意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把自己的樸素熱情真真正正用到為人民服務上去,做一頭任勞任怨的老黃牛,一輩子躬耕不輟,奮鬥不止。

第五篇:以罰代管,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讓“顧光球”們傷不起

以罰代管,我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讓“顧光球”們傷不起!

大多數的“新農合”定點村衞生室的鄉村醫生同顧光球同志一樣,畢生服務基層,且已年屆60歲左右,在電腦操作方面確實存在困難。但是,為了適應新的工作需要,我縣不少老齡鄉村醫生通過努力學習,掌握了通過電腦來實現“新農合”門診統籌刷卡報銷的基本操作。

“刷不了卡,參加了新農合的村民在看病時就享受不到應有的惠費政策。”鄉村醫生對筆者説。

然而,基層不比大都市。在農村基層,常有電壓過低和停電斷電的情況發生,有時一停就是一整天,甚至大年七年級也會停電、電壓不足。這對於定點村衞生室來説,確實會影響到鄉村醫生的相關工作。

有鄉醫稱,因停電,難免要先方便羣眾,接診並給予相應診療,在收費環節,則按“新農合”政策給予相應比例的報銷,但往往無法於當時就進行“新農合”刷卡操作。

在互信的基礎上,就診者往往先將診療費“欠着”,在來電後再持卡來刷卡、繳費;或者,鄉醫收費時先按全額收取,待來電後,就診者再將新農合磁卡帶來,成功刷卡再按系統顯示的應報銷金額“返給”應報銷部分。還有一種情形,就診者將磁卡“暫留”鄉醫處,以便來鄉醫可以電後及時補刷卡,就診者則在有空時再來取回磁卡。

同顧光球同志一樣,我們的老齡鄉村醫生,他們的“視力”不如當年,他們的電腦操作速度不如年輕的後輩。但是,他們自當上“赤腳醫生”開始,他們一貫奉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為基層衞生事業做出了不容否定的貢獻。直到今日,鄉村醫生仍然是衞生戰線不可獲缺的基層力量。

然而,據部分鄉村醫生講,雖然他們努力按“新農合”政策規定辦事,但是,“停電”問題卻不是他們可以獨立解決的問題,上級對“新農合”刷卡操作方面的某性剛性的限定,所造成的矛盾他們也無法獨自消化。用他們的話來説,他們成了既要在一線開槍殺敵,又要被二線人員以“開槍姿勢不夠標準”等理由動不動就給一頓鞭子的苦人兒。

一名鄉村醫生舉例説:七月份確實數次停電,來電後補刷卡的事情確實存在,卻不料縣“合管辦”以“連續”刷卡的間隔時間太短“存在造假的可能”為由,將其七月份申報的600元門診統籌報銷金額一下子扣掉了400元!“這豈不是將我的老本也扣去了!”

自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基本藥物零差價銷售以來,鄉村醫生不再被允許銷售非基藥、不再被允許獲取藥品批零差,其收入縮減到只能在政策範圍內收取“一般診療費”這一環節中受益。而一般診療費,是“新農合”政策規定的參合居民可以報銷一定金額的項目。即,現金收取一部分,另一部分通過“電腦”登陸“新農合”專網,在線給予即時報銷。這一“即時報銷”的錢,鄉村醫生須向上級申報,由“合管辦”批覆、並照數拔款給鄉醫。此意即,鄉醫為參合居民提供服務並收取“一般診療費”時,實際上得“墊付”出應通過門診統籌資金帳户中報銷的這筆金額,然後,再以月為單位,向“合管辦”申報帳目,將自己“墊付”的這筆金額“申請”回來。這就好比戰場上的士兵在戰場上“墊付”了一部分槍彈,戰鬥告一段落後,趕緊向上級申請,以便補回這一部分槍彈,以便再戰。

按理説,上級應當及時核實其到底“墊付”了多少槍彈,並滿足他們“補回槍彈”的基本要求。至於是否存在虛報墊付槍彈的情形,不應當是“有所懷疑”就無原則地“剋扣”。然而,我縣合管辦就存在上述“有所懷疑”就無原則地“剋扣”鄉村醫生申報的“新農合門診統籌報銷金額”的情形。縣合管辦在管理過程中,搞“莫須有”、以罰代管,既無法律和政策依據,也體現不出管理水平。

筆者認為:

一、假如縣合管辦懷疑鄉醫存在造假的故意,就應當想辦法調查核實,一旦情況屬實,就應當按政策規定給予嚴肅處理,直至撤銷其新農合定點村衞生室資質。

二、反之,如果並沒有經過調查核實來確認鄉醫存在故意造假,就不應當僅憑“懷疑”就大手筆地剋扣鄉醫申報的相關費用。

三、同時,假如調查證實鄉醫並沒有造假的故意,或者根本就沒有造假,只是操作流程、操作細節等方面存在問題,縣合管辦就應當給予提醒、指導、糾正,並及時總結,主動調整相關管理策略,並向更上一級反映“基層管理”所遇到的問題,為推行科學管理爭取更多的支持。

那種僅憑懷疑就剋扣金額的做法,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能加重鄉醫的工作困難,傷害基層衞生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可以想見,全縣這麼多定點村衞生室,都缺少有效管理的情況下被“扣錢”,一年下來,少説也要被扣幾十萬,這是個什麼概念?

事實上,縣合管辦更應當看到鄉村醫生的實際困難,幫助他們理順在“停電”等現實問題發生之後,應當如何“正確”應對,以免在“台帳”、“電腦操作痕跡”等方面給上級管理者“帶來不必要的疑慮”。只有這樣,鄉村醫生在基層工作、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才不至於辛辛苦苦一輩子到老了居然被縣“合管辦”稀裏糊塗地當成“賊”!

總之,縣“合管辦”粗暴剝奪鄉醫收益,“顧光球”們傷不起!

信件編號:14057

查詢密碼: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