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曹操的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2W

曹操的故事(精品多篇)

曹操的故事 篇一

曹操與“九醖春酒”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曾將家鄉毫州產的“九醖春酒”進獻給獻帝劉協,並上表説明九醖春酒的製法。曹操在《上九醖酒法奏》中説:“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醖春酒。法用曲二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漬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釀三日一釀,滿九斜米止,臣得法,釀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飲。若以九醖苦難飲,增為十釀,差甘易飲,不病。今謹上獻。”

“九醖酒法”是對當時毫州造酒技術的總結,也是毫州的“九醖春酒”曾作為貢品的最早的也是唯一的文字依據。1959年。毫州古並酒廠(當時名“毫縣古井酒廠”)就是據此為今天由;“古並貢酒”命名的。依此也可以説,毫州產好酒的歷史,距今至少也有一千八百年。

“曲者酒之骨。”遠在先秦時期,我們祖先就發明了用曲來釀酒。秦漢以來,我國的造酒技術已有了很高的成就。《禮記?月今》中記錄了造酒的六點注意事項:“標稻必齊,曲蒙必時,畦熾必潔?水泉必香,陶器必民火齊必得。”它要求造酒用的穀物要成熟。投曲要及時,浸煮時要保持清潔,造酒用的水要好,器皿要用優良的陶器。火候要適宜。這把釀酒的重要關健都指出來了。

漢代,由於制曲技術的發展,各地已經利用不同的穀物來制曲了,因而酒的品種有所增加。這時既有廉價的“行酒”,又有少曲多米,“一宿而熟”的“甘酒”,有叫做“酣”的白酒,叫做“釃”,或“糟下酒”的紅酒,還有叫做“醴’的清酒。對於毫州這個人物輻揍之地,較早地運用制曲釀酒的技術是可想而知的。再説身為丞相的曹操,對當時天下的情況不會不瞭解,也不會不加比較地僅出於對故里的偏愛而隨便將故鄉產的酒獻給皇上的'。所隊可以説“九醖春酒”在當時算是佼佼者了。

所謂春酒者,即春季釀的酒。《四民月令》稱正月所釀酒為“春酒”。“九醖春酒”恰是在“臘月二日清曲,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施去曲滓便釀”的“春酒”。何為“九醖”?“九醖”即九“股”,分九次將酒飯投入曲液中。《齊民要術》分次殿飯下甕,初股、二股、三股,最多至十股,直至發酵停止酒熟止。先股的發酵醒對於後股的飯起着酒母的作用。“九醖春酒”即是用“九汲法”釀造的“春酒”。“三日一醖,滿九斜米止”,就是每隔三天投一次米,分九次投完九斛米。

當時釀酒用的曲有兩種:神曲、笨曲。“九醖春酒”所用的曲可能是神曲(即現在的小曲),而不是用的笨曲,因為其用曲量(30斤)只有原料米(九斜)的3%。這表明當時已利用根黴釀酒了。根黴能在醒中不斷地繁殖,不斷地把澱粉分解成葡萄糖,醇母則把葡萄糖變成酒精。實際上,“九醖酒法”已是近代黴菌深層培養法的雛形。九殿法也類似近代的連續投料的黃酒操作法。

曹操的《上九醖酒法奏》不僅總結了“九醖春酒”的釀造工藝,而且還提出了改進的辦法,這樣釀製的酒味更醇厚濃烈。他認為“若以九醖,苦難飲。增為十釀,差甘易飲,不病”。對此,賈思勰解釋説:“九醖用米九斜,十醖用米十烘,其用曲三十斤,但米有多少耳。”米多米少是由酒麴“殺米”,即曲對於原料米的糖化和酒精發酵的效率決定的。曲多酒苦,米多酒甜。所以,《齊民要術》説用米多少,“須善候曲勢:曲勢末窮,米猶消化者,便加米,唯多為良。”“味足沸定為熟。氣味雖正,沸未息者,曲勢未盡,宜更殿之;不段則酒味苦,薄矣。”“九醖”的酒用二十斤曲“殺”九斜米,因曲多米少而“苦難飲”,再多投一慰米,即增一釀,則曲、米之比恰到好處,酒亦“差甘易飲”了。

能不能説“九醖春酒”即是今天的“古井貢酒”的前身,因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地完善、發展的結果呢?從廣義上講是可以這樣説的。雖然“九醖春酒”是發酵酒,今天的“古井貢酒”。是蒸餾酒,兩者之間工藝上有着根本的區別,但是我們完全可以説,毫州在一千八百年前或更早的年代就能生產出象“九醖春灑”這樣的好酒,並且給後輩留下了釀製酒的先進技術和傳統,對毫州後來釀酒業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才會在今天出現古井貢酒。

曹操的故事 篇二

退綾羅

曹操出身大家,一生卻很勤儉。傳説,他當縣令時,出門一不坐轎,二不騎馬。他的妻子也一樣,知儉節用,勝過曹操。

有一年,曹操壽誕之日,妻子親手做了幾樣小菜與曹操對飲。席間,曹操對妻子説:“你跟我多年,養兒育女,受盡甘苦。昨日,我讓人給你買了一匹上好的綾羅,你明日好做身衣服去吧。”

妻子説:“那綾羅我已看到了,依我之見,還是退了的好。”

曹操不解,問:“為什麼?”

妻子説:“境內連年災荒,地裏顆粒不收,百姓四處逃難,妻離子散,我還怎忍心去穿那綾羅?”

曹操説:“我何不掛心?為此事我先後冒殺頭之罪,開倉放糧,解救百姓,難道這是為我自己嗎?”

妻子説:“冒殺頭之罪開倉解救百姓,萬死也該,但不可忘記老輩人説的。一句話:人生一世,應均富濟貧當首啊!”

曹操聽後,覺得妻子講得有理。一人富貴,怎能忘了百姓飢寒呢?隨即説道:“此事你提醒得好,明日就叫人去退了綾羅,把錢送給百姓。”

妻子滿意地笑了。

曹操的故事 篇三

張飛智鬥曹操

相傳有一年中秋節,曹操坐在帳內獨自喝悶酒,想來想去心裏煩不過,因為那個猛張飛弄得他不能成事,但又想不出一個取勝的辦法,便一個勁地喝起來。誰知,最後一杯酒下肚,他竟昏昏入睡了。

驟然間,一位金甲神闖進帳來,對曹操道出四句話:

天子頭上長只角,

口在天子右邊坐,

日頭踩在腳底下,

千鈞妙諦莫道破。

金甲神説完後,將曹操推了一把,隱身而去。曹操一覺醒來,覺得奇怪,也來不及仔細思索,便大喊一聲:“來人啊!”其實,曹操這時是喊中軍,叫他去請人來商議此事。沒想到剛好有個叫狄兀的經過帳前,便走了進來。曹操一看是狄兀,知道他肚內還有些墨水,便招呼他坐下,將夢中金甲神所囑的四句話,背給狄兀聽。

狄兀聽後,又將四句話用素箋過細錄下來,看着看着,突然哈哈大笑,一個勁地恭賀曹操。曹操問原由,狄兀便一句一句的解釋説:“第一名‘天子頭上長只角’,是個‘矢’字,‘口在天子右邊坐’,相合是個‘知’字,‘日頭踩在腳底下’,三字拼合是個‘智’字。曹操恍然大悟:金甲神託夢點化他,與劉備抗衡,只可用“智”。曹操又問狄兀第四句話的意思,狄兀看了看曹操,欲言又止,曹操“嗯”了一聲,狄兀渾身象篩糠一樣,嚇得連聲説:“小人有罪!小人有罪!”

曹操本是個剛愎自用的'人,他見狄兀這般模樣,便將素箋一把奪過來。一看,那第四句是金甲神囑咐曹操,用“智”乃是天機,不可泄露旁人。等到狄兀失悔時,已經遲了,曹操拔出佩劍,一下將狄兀刺死了。

當天,曹操便來到劉備營盤前,指名要張飛出來應戰。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的人,聽説曹操獨自一個來到陣前挑戰,已知他是找張飛鬥志來的,便暗對張飛交待了一番。張飛到了那樣子,恨不得將他一口吞下,但又奈何不得,只得先發制人:“張黑炭呀張黑炭,你不過是山野莽漢,今日是中秋佳節,你敢與老夫鬥智麼?”

張飛聽到曹操果然要鬥智,禁不住心裏佩服軍師神機妙算,便大聲説:“曹白臉呀曹白臉,怕你我就不姓張,你喜歡怎辦就怎辦,我奉陪到底!”

曹操自信鬥智必能壓倒張飛,便用雙手比用一個圓臉盆,要張飛回答。張飛想起軍師臨行前的囑咐,也不説話,只用手勢向曹操伸出三個指頭。曹操禁不住一驚,慌忙伸出拇指和食指,比用八字。張飛非常鎮靜,把肚子拍了三下。結果把個曹操嚇得“哇哇”直叫,催馬就往回跑了。

張飛回到營帳,劉備、諸葛亮、關公一起圍了攏來,問長問短,張飛把自己和曹操鬥智時的手勢,又重新比畫了一遍。諸葛亮搖着鵝毛扇子,做着手勢故意問:“張飛,這是啥意思?”張飛嘿嘿傻笑了一會説:“今日中秋節,曹操接我到他家去吃臉盆大的月餅。我就行,要吃就吃三個。曹操卻要我吃八個。我只好拍拍肚子,説我肚子裝不下啊!他騎馬就往回跑了。想必是回家向廚子交待,把月餅做小些!”

諸葛亮一聽,禁不住哈哈大笑,把張飛笑得糊里糊塗,把劉備笑得如墜五里霧中。劉備問諸葛亮笑什麼?諸葛亮對張飛解釋道:“曹操用雙手比做圓臉盆,實際是指他的地盤比我們大。可你卻伸出三個指頭,曹操以為,這是指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曹操最怕的是這個。可他不服輸,又將拇指和食指伸出比八字,表明他們兵強馬壯,有八十萬人馬。可你卻將肚皮邊拍三下,曹操以為你的氣魄大得能將八十萬人馬吞下肚。所以你把他嚇跑了。就不定曹操已氣病在牀,活不過八月了。”

果然不出諸葛亮所料,曹操回到營帳以後,就氣得病倒了,一連幾天水米不沾,沒有幾天工夫,就死了。

曹操的故事 篇四

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繡,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 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裏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幾萬人馬連水都喝不上,又怎麼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來嚮導,悄悄問他:“這附近可有水源?”嚮導搖搖頭説:“泉水在山谷的那一邊,要繞道過去還有很遠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説,“不行,時間來不及。”他看了看前邊的樹林,沉思了一會兒,對嚮導説:“你什麼也別説,我來想辦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着前方説:“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裏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裏,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