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運行服務報告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9W

運行服務報告多篇

【第1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現狀調研報告

自黨的xx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要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xx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關於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一直到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至 *** 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可謂馬不停蹄,日新月異——公共財政投入大幅度增長,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不斷豐富,服務能力日漸提升。但是,由於基本國情沒有變化,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發展極不平衡。特別是在基礎資源薄弱,經濟發展滯後的基層環境,公共文化服務的設施相對落後、保證保障不足、文化服務供給力差等問題暴露明顯。以調研的情況看,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機遇同樣在基層。

(一)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運行建設現狀

1、政策制定和保障到位。 *** 市委市政府領導着眼於文化發展繁榮大勢,對文化工作尤其是基層文化工作非常重視。“xx”期間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市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行動綱要(xx-xx)》、《關於推進文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和手段;納入對縣(市、區)“兩個社會”建設考核指標體系;納入新農村建設考核。

2、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體系基本建立。“xx”期間我市全面啟動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基層文化俱樂部建設,至 *** 年底,全市鄉鎮綜合文化站創建率達100%( *** 個文化站中鎮村聯建 *** 個),創建農村基層文化俱樂部 *** 家(覆蓋率近87%),擁有 *** 個省 *** 鄉鎮, *** 個文化強鎮, *** 個文化示範村, *** 個 *** 市文化明星鄉鎮,建成 *** 家農村文化禮堂(形成輻射 *** 多個行政村的文化中樞和示範點)。 *** 市成功創建國家級文化先進縣, *** 年被率先列入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名單。 *** 進入省級文化先進縣行列。連續舉辦 *** 屆 ***節,文化下鄉工作連續5年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市基層文化隊伍達到 *** 多支。

3、基層羣眾文化活動和文化產品供給日益豐富。連續舉辦 *** 屆 *** 活動,通過引進國內外精品劇目、採用社會化運作低價售票、結合傳統與新興媒體立體宣傳、精選全市上百個文藝社團優質節目集中展演,已然成為 *** 市民年年好評的口碑品牌。文化主管部門堅持每年為基層開展為民辦實事“ *** ”活動,制定送 ***,送 *** ,送 *** ,送 *** 的任務,年年超額完成。以定期舉行、市縣聯動的組織形式,相繼舉辦了五屆 *** 、八屆 *** 、七屆 *** 、七屆 *** ,共有 *** 多萬人次的基層羣眾直接參與了各項活動。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地域文化特色,構築立體、整體、多維、開放的節慶平台,形成了 *** 中國江南 *** 節、*** 中國石文化節、*** 中國 *** 文化節、*** 中國 *** 節、等一系列全國性節慶文化品牌。各縣(市、區)還整合各類資源,以公園、廣場、基層文化俱樂部為基地,搭建好羣眾性文化活動廣場,吸引羣眾自覺自發地參與跳排舞、唱紅歌、打腰鼓、扭秧歌等日常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活動從單一、小眾逐步發展到全市遍地開花、全民廣泛參與的良好態勢。

4、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一定成果。在 *** 主管部門的牽頭下,培育和壯大了基層文化幹部、文化志願者和民間文化骨幹隊伍。截止 *** 年底,全市共有公共文化從業人員約(含 *** ) *** 人,統計在冊業餘文藝團隊 *** 支,參與人數 ***萬餘人。市縣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充分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的主力軍作用。從 *** 年至今,每年舉辦 *** 工程,目前共計超過40個專場演出;印發每月一期的“ *** 市文化 *** ”向全體市民免費發放;積極開展面向羣眾的“種文化”活動,相繼推出“文化 *** ”、公共文化服務日、藝術與生活講堂、書畫家簽約制度、“ *** 工程”、*** 指導員等服務載體,進一步拓寬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和領域。目前,全市已成立了 *** 多支羣眾文體隊伍,參與人數達到13萬人次,集聚了民間文藝骨幹5.7萬人。

(二)與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的差距

1、文化事業經費投入偏少。截止 *** 年底,在全省90個縣(市、區)公共文化事業費用佔地方財政總支出比重統計中,我市排名都處於 *** 開外,個別縣(市、區)已經排到 *** 名、*** 名之外;公共文化文物事業費同比增長率除 ***和 *** 排名第6和12,其餘均偏靠中下游;人均公共文化文物事業費則排在 ***位以後,近一半在 *** 名上下;社會各界對公共文化事業投入經費與總人口比例數據排名參差較大, 一半集中在十幾名,另一半在四五十名後;千人擁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面積中, *** 縣位列全省第一, *** 排名偏上,其餘則在中下。至*** 年底,我市 *** 個縣(市、區)在全市每萬人擁有文化場地面積考核中均達到考核滿分。

【第2篇】農村基層信息服務站運行情況分析報告

三季度基層信息服務站總體運行情況良好。各區(縣)農業信息部門在總結二季度基層信息服務站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二季度區(縣)農委信息中心主任會議精神開展工作。本季度服務檔案數量有了明顯的增長,各區(縣)農委信息中心在本區(縣)內逐步成為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領頭羊,同時,逐步形成了一支較為穩定的信息員隊伍,從而強化了**農村基層信息服務的“人網”功能。

一、工作與成效

綜合今年三季度工作,各區(縣)農村基層信息服務工作及取得的成效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農村信息服務內容更豐富。三季度,各基層信息服務站開展了形式更加多樣、數量更多的為農服務。本季度共記錄服務檔案1737條,比上季度增長50%。其中簡報類882條、科技下鄉112條、黑板報26條、上門服務219條、電話諮詢49條、培訓120條、其它類329條。大多數基層信息服務站在三季度表現出更大的為農服務的熱情。

2、信息採集功能逐步增強。三季度,各基層信息服務站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信息提供的質量上也有長足進步。目前各基層信息服務站提供的信息已成為**農業網的一個重要信息來源。僅第三季度就有30篇來自於基層信息服務站的信息被**農業網的新聞欄目採用,是一、二季度的總和。**農業網專門為基層信息服務站開闢的子欄目“**農村基層信息服務站”,成為**農村基層信息服務站工作精品展示的一個小舞台。

3、信息員隊伍建設加強。三季度,各區(縣)的基層信息服務站在信息員隊伍建設上結合**郊區的實際情況,把注意力從單純人數增加逐步轉移到和提高素質上來,通過各類培訓幫助信息員不斷更新農業信息化知識,全面提升自身素質。通過固定時間的信息員例會制度不斷增加信息員隊伍的凝聚力,使之成為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的信息員隊伍。

4、區(縣)之間的交流學習增多。通過上季度的評比,如何改進自身工作,向兄弟區(縣)取經成為各區(縣)農村基層信息服務站本季度工作的又一亮點。三季度,嘉定、浦東、南匯、崇明、閔行等區縣農委信息中心均組織信息員互訪,通過現場學習、面對面的交流,得到共同提高。

二、問題與不足

**市農村基層信息服務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

1、區(縣)之間的發展不平衡性較大。從三季度統計評比的結果看,各區縣農業信息服務發展不平衡,例如在服務檔案記錄上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相差近30%,而且目前區(縣)之間的學習交流侷限於開展農業信息化工作良好的區(縣)。要避免出現“短板效應”,信息服務發展慢的區(縣)要主動與工作好的區(縣)交流,加快發展步伐。為此,建議基層信息服務站利用工作視窗的公共信息欄,多發一些工作交流的文章。

2、服務檔案質量的記錄仍需提高。三季度的服務檔案雖然在數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長,但是在質量上仍有不少的問題。信息員首先應該努力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其次在開展服務時做一個有心人,使記錄的服務檔案言之有物。另外,區(縣)農業信息部門對本區縣的發展較慢的基層信息服務站要多予以幫助,使基層信息服務及讓服務檔案

【第3篇】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關於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

市人民政府:

為全面瞭解掌握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運行情況,總結我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經驗,積極探索公共資源交易運行的模式,創新管理體制,推進我市公共資源交易的規範運作,爭取做出特色和亮點。近期,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組成調研組對全市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縣(區)、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基本情況

各縣(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和3月5日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推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底縣(區)和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必須全面建成運行”的目標要求,統一部署,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全力推進,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基本情況。我市10個縣(區)中,已掛牌運行縣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5個(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正在籌建中的縣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5個(景谷縣、鎮沅縣、墨江縣、孟連縣、西盟縣)。總體來看,各縣(區)都有了具體的計劃和安排,正按照總體目標要求積極推進。墨江、孟連兩縣通過新建辦公樓解決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辦公用房,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景谷縣、鎮沅縣、江城縣、瀾滄縣、西盟縣等8個縣(區)採取改建過渡的方式;思茅區、寧洱縣、江城縣、孟連縣、西盟縣等5個縣(區)編辦已制定下發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三定方案;思茅區、寧洱縣、墨江縣、景谷縣、鎮沅縣、孟連縣等6個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領導班子已任命到位;寧洱縣、墨江縣、鎮沅縣等3個縣編辦各下達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9人,思茅區編辦下達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6人,景谷縣、江城縣、瀾滄縣等3個縣編辦各下達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3人,景東縣、孟連縣、西盟縣等3個縣編辦各下達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編制數2人。根據工作進度分析,預計全市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都能在12月31日前掛牌運行。

(二)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情況。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主要依託鄉鎮為民服務中心平台統一建設,由於各鄉(鎮)情況不同,建設的標準和水平差異也較大,但在底前基本可以全部掛牌運行。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全力推進交易中心建設。各縣(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資源交易工作,根據“政府領導、統一進場、集中交易、行業監管、行政監察”的原則和目標要求,各縣(區)結合自身實際,成立機構,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制定了相關交易制度和交易規則,保證本地區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統一、有序、高效運行。其中,景東縣通過購買改建原縣信用社辦公樓解決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及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辦公用房,累計投入1090萬元;孟連縣在財政收入較為困難的基礎上,投入280餘萬元以新建的方式解決了縣政務服務中心及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辦公用房。

(二)依法依規,積極探索,確保公共資源交易高效運行。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要負責政府採購、國有產權交易、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交易、工程建設招投標、司法機關罰沒物品拍賣等本級公共資源交易的綜合服務工作。為確保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期建成運行,各縣(區)都想了很多辦法,充分整合了人員、資金、房屋等資源,努力克服困難,千方百計加快交易中心建設。如思茅、景東、寧洱、江城等縣整合抽調了財政、住建、國土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到交易中心集中辦公,景谷、墨江、鎮沅等縣採取與其他單位合建的方式解決了交易業務用房,江城、瀾滄、景谷、西盟等縣下步還將新建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大樓。(三)強化監督,嚴格管理,確保公共資源交易陽光運行。各縣(區)結合自身實際,基本構建了“三位一體”的交易監管體系。一是行業監督,嚴格按照監管辦分離原則,主動邀請行業主管部門到場監督;二是紀檢監督,各縣(區)紀委都成立了公共資源交易監察室,並進駐交易中心,加強對資源交易適時監督;三是場內監督,各縣(區)交易中心都建立了完備內部監督制度和電子監察系統,對交易活動進行全程監督。

(四)堅持科技驅動的理念,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效能。目前,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等5個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已掛牌運行。在工作中,一是建立了一整套電子管理和監察系統,凡法律法規明確的程序、標準、要求等,能通過計算機自動設限和監管,均實行機器操作。二是建立視音頻監控系統,對所有開評標、拍賣、談判等交易現場活動進行全過程監控,影音資料永久保存,做到了既實時監控,又可存檔備查。促進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的高效、便捷運行,公共資源交易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得到明顯提高。

(五)落實責任,獎懲結合,切實推進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為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縣(區)都明確責任目標和工作措施全面加快縣(區)、鄉(鎮)兩級交易中心建設。景東縣通過與各鄉鎮簽訂責任書,明確工作責任,同時確定以獎代補的方式,按工作推進情況給予鄉鎮2-6萬元獎勵,有效推進了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鎮沅縣政府統一安排各鄉鎮3萬元工作經費用於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孟連縣統一製作發放了各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匾牌。

三、取得的成效

總體來看,各縣(區)建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思想認識均比較統一,都有工作計劃和具體安排部署,並都有了一些成效。思茅區、寧洱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等5個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運行以來,成效初步顯現,實現了由政事不分向管辦分離,由行業壟斷、分散交易向有序開放、集中交易,由分口管理向綜合監管的三大轉變。一是促進了公共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其效益最大化,支持了區域經濟發展。二是強化了監督,遏制了腐敗。統一交易平台的建立,從體制機制上解決了過去招投標活動的各自為政、監督乏力的弊端,變以往業主單位邀請的被動監督為監督部門入駐中心進行主動監督、全程監督,使監督工作更直接、更有效、更深入,構建預防腐敗的堅實屏障。三是減少了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日趨規範,各項交易活動的公開、公平、公正、透明、高效,營造了黨風廉潔、民風和諧的良好環境,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進度也不平衡。

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目前,部分縣(區)黨委、政府思想認識較高,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作推進較快,軟硬設施配套到位,運作比較規範。但也有一些縣(區)思想認識不到位,對公共資源中心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存在觀望心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緩慢,建設標準和水平較低。

二是軟硬件配置不專業,服務不到位。要達到公共資源交易公開、公平、公正,應當具備專業化的開評標場所,技術成熟的電子化招投標系統,保密性良好的電腦自動抽取專家和語音通知系統,高清晰的攝像監控系統。部分縣(區)財政困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資金不足,辦公地點及部分硬件、軟件配置一次性到位存在困難,建設進度緩慢。目前,寧洱縣、瀾滄縣等縣(區)的交易、辦公場所面積較為狹窄,鎮沅縣的交易、辦公場所仍未落實。此外,部分縣(區)設備簡陋,專家庫的專家面窄人少、工作人員的素質高低不一等問題,難以為公共資源交易活動提供專業服務。三是部分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領導班子和人員未落實到位。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西盟縣等4個縣交易中心領導班子尚未落實;思茅區、寧洱縣、墨江縣、景東縣、江城縣、瀾滄縣、西盟縣等7個縣(區)交易中心雖已落實編制,但工作人員均未到位;部分縣(區)編辦下達縣級交易中心編制較少,如景谷縣、江城縣、瀾滄縣等3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為3人,景東縣、孟連縣、西盟縣等3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為2人,根本無法做到全程進場交易,也無法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五、下步工作打算和建議

(一)加大督促力度,積極推進縣(區)、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我們將按照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和今年3月5日全市政務服務中心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推進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加快縣(區)、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步伐。為加大督促協調力度,建議由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市委編辦、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及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部門組成督察組,於9月至10月到各縣(區)督導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工作,與縣(區)一起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12月31日前全市10個縣(區)及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全面建成投入運行。

(二)協調各方、統一認識。對公共資源進行集中交易集中監管是利用市場機制配置公共資源、加強權力制約、增加財政收入、節約政府資金,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重要舉措。各縣(區)、市級有關職能部門應統一思想,共同建立協調機制,健全市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監督主體密切配合,依靠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動公共資源市場化配置工作深入有序地開展。

(三)鑑於景東縣、孟連縣、西盟縣、景谷縣、江城縣、瀾滄縣等6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較少,建議市委編辦在商有關縣(區)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以上6個縣(區)交易中心編制數,以滿足工作需要。

(四)對於財政困難的縣(區)及鄉鎮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建議按照先易後難、逐步規範的原則,處理好機構組建和規範運行的關係,先搭架子、再完善職能,先運行、再規範。同時酌情給予西盟、孟連、瀾滄、江城等邊疆貧困縣適當資金補助,以加快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建設。

(五)加大培訓力度,提高人員素質。依託省、市兩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優勢,安排各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人員跟班學習,熟悉業務,提高素質。適時組織市、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幹部職工到省內、省外考察學習外地先進經驗。

【第4篇】便民服務中心運行情況報告提綱

市政府:

最近,市政務服務中心在各區縣、園區自查的基礎上,採取明查暗訪的方式,對全市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的運行情況進行了抽查,傾聽了社會各界對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站的意見和建議。總體情況是: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站在方便基層羣眾辦事,改善服務方式上起着很大的積極作用,羣眾的認可程度較高,但離預定的目標還有差距。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自 年3月我市全面啟動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建設以來,通過各地的努力,到 年 月底,全市118個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和2095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已全部建成並投入運行。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辦公場地落實較好。各鄉鎮(街道)立足於現有的辦公用房和財力狀況,整合資源,因地制宜確立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模式。基礎條件相對較好的鄉鎮,設立便民中心大廳,實行集中櫃枱式辦公,涉及單位和人員全部集中入駐;條件相對較差的鄉鎮,採取集中調整2-3間辦公用房或在主要街道租用2-3個門面,用於便民服務中心實行相對集中式辦公。50%以上的便民服務中心場地面積超過100平方米;90%以上的便民服務中心購置了檔案櫃、電腦、辦公桌椅等設備。各地在村(社區)委員會設立便民服務站,明確了代辦員,在代辦範圍內,無償為羣眾開展代辦服務。

(二)工作人員配備較到位。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均由副鄉鎮長(街道辦副主任)兼任,中心工作人員從鄉鎮(街道辦)工作人員中調劑解決。絕大多數便民服務站確定村(社區)主任為代辦員,有的村確定大學生村官為代辦員。

(三)入駐項目較充分。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各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立了計生、民政、規劃建設、國土、勞動保障、新農合、信訪、財政、農業、林業、水利、農機、畜牧、公安户籍、廣電網絡、國税、地税、工商等便民服務窗口,集中統一辦理區縣級部門清理下放或委託授權的、面向基層羣眾的60餘項行政審批、公共服務及信訪訴求服務事項。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將農村低保、五保、户口遷移、建房、合作醫療、組織關係轉接、人口計生、困難救助等20餘項服務事項納入代理服務內容。

(四)管理措施較有力。各便民服務中心普遍建立了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時辦結制、聯合辦理制、上報事項負責辦理制、責任追究制、ab 崗位工作制等相關制度,確保便民服務中心(站)規範運作。各便民服務中心(站)所辦理的事項均印製了辦事指南和辦理流程圖,供羣眾免費索取,照“章”辦事。部分鄉鎮在政府所在地或主要街道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路標指示牌,方便羣眾尋找;有的便民服務中心配備了辦事引導人員,積極引導羣眾辦事。鄉鎮黨政辦公室具體負責對便民服務中心人員的日常監督管理及年度考核工作。鄉鎮紀委具體負責對便民中心違紀違規行為的監督管理,查處工作散漫、敷衍塞責以及“吃、拿、卡、要”行為。

二、初步成效

(一)提高了辦事效率。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設立後,通過優化辦事流程,羣眾辦理多數項目,只要手續齊全,均可在一個工作日內辦結,羣眾滿意率達60%以上。 區 鎮將國土、規劃、建設、環保等部門歸併到一起成立村莊規劃所並整體入駐鎮便民服務中心,羣眾申辦宅基地手續,只需向村委會寫出書面申請,張榜公示7天,本人往鎮便民服務中心跑一次,10天內即可辦完相關手續,而過去羣眾辦宅基地手續需跑8個部門、等3至6個月才能拿到手續。 年 月,中央電視台、電視台、《 日報》等媒體相繼對 鎮的便民舉措作了報道。

(二)規範了服務行為。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將所有審批項目的工作流程、法定依據、申報條件、申報材料、辦理程序、承諾時限、收費依據及標準等上牆公示,一次性告知服務對象,同一審批事項一把尺子量到底。工作人員按照公示內容履行審批行為,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進了政務服務和便民服務行為規範、公開和透明。

(三)方便了辦事羣眾。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相對集中了辦公時間(逢場天)和辦公地點,實行“一站式辦理”、“全程代辦”服務模式,免除了羣眾的奔波之苦,羣眾辦理一般事項,可以實現“不出村、甚至不出户”就能辦結。

(四)融洽了幹羣關係。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站為羣眾辦事搭建了平台,過去羣眾辦事往往要四處找人,來回跑好幾趟,現在只進一個窗口就能辦成,辦理時限大大縮短,羣眾再也不必為辦事牽腸掛肚。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站已成為黨和政府與羣眾之間的一座“連心橋”,成為了最受歡迎、最能讓老百姓得實惠的便民服務“超市”。座談中,一些羣眾説:“便民服務中心就是好,羣眾辦事省時、省力、省心,還省錢”。

三、存在的問題

(一)投入不足。個別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場所面積不足,難以滿足項目全部入駐;部分便民服務中心缺少電腦等必要的辦公設施;絕大多數便民服務中心運行經費難以解決。

(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個別鄉鎮在建好便民服務中心後,忽視日常管理,加之窗口工作與駐村工作存在衝突,造成人員不能堅守崗位,三分之一以上的便民服務中心工作時斷時續;個別便民服務中心存在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強,服務質量不優等問題,教育、管理、培訓力度還有待加大;對窗口工作人員的激勵手段較少,其工作積極性、主動性難以調動。

(三)職能作用發揮不到位。個別鄉鎮行政審批事項應進未進、進而不全,與羣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為本鄉鎮經濟發展服務的職能站所,如公安、工商、税務等未真正進入中心工作;有的便民服務中心的“便民功能”發揮得不好,窗口成了諮詢台、收發室或擺設,便民服務中心流於形式。

四、幾點建議

(一)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發展水平。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相對滯後的地方要建立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捨得投入,加快改善便民服務中心辦公條件和提供必要的運行經費。各鄉鎮要合理設置服務事項,整合服務窗口,切實搞好政策服務、事務服務、技術服務和行政服務,對有實質性服務內容的基層站所要成建制進中心辦公,因具體情況不能成建制進駐的,要將服務事項充分授權給窗口工作人員,使窗口能辦事、辦成事。有條件的鄉鎮,應將鄉鎮工作人員全部集中在中心辦公。

(二)建立完善機構,保證人員到崗到位。各地各部門要把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相關機構,保證人員到崗到位。鄉鎮和部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經常瞭解和掌握中心和窗口運行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好中心建設和運行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切實把此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三)完善規章制度,規範中心管理。要建立健全並執行好辦事公開、首問負責、限時辦結、收費管理、考勤考核、建檔銷號、回訪、分類管理和責任追究等各項規章制度,確保中心高效運轉。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縣級與鄉鎮行政審批軟件系統、行政效能電子監控系統聯網,以提高審批效率和對便民服務中心工作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區縣(園區)效能、監察部門和政務服務中心,要加大對便民服務中心的業務辦理、舉報投訴等情況的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限期整改,確保全市便民服務中心和便民服務站真正投入運行。

【第5篇】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運行工作調研報告範文

為落實開展“效能革命”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領導小組會議上,*書記關於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有關講話精神,近期,*縣紀委對全縣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運行情況及下步發展方向進行了調研。我們先後走訪了全縣各鄉鎮的主要領導和中心工作人員,召開了來自農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工商界人士、一般羣眾等組成的座談會,傾聽社會各界對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意見建議。這次調研,全面瞭解和掌握了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運行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啟迪我們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中心運行機制,優化服務平台。

一、鄉鎮便民服務中心運行現狀

200*年,按照焦作市統一部署,全縣*個鄉鎮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月*日正式投入運行。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初衷是,各鄉鎮具有行政審批、行政收費、行政服務的基層站所統一窗口對外辦公,通過開展集中服務,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羣眾辦事,改善政府形象。當時要求進駐的站所有財政所、土地所、民政所、計生服務站、農業辦、信訪辦、公安派出所、工商所、教辦等9個單位。一年來的實踐表明,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在方便羣眾、改善服務上起了一些積極作用,但離預定目標還有不小距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進駐項目有限。由於辦公條件限制,*等單位沒有進駐中心,一些鄉鎮服務中心主要依託財政、信訪等一二個站所進駐辦公,才得以維持,保持門常開、人常在。

2.辦理服務事項少。我們對一箇中心運行比較好的鄉鎮的調研顯示,一年來,該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直接為基層羣眾服務的事項只有信訪、民政等個別窗口共*個項目。

3.人員不到位。鄉鎮人員編制一般都在*人左右,每位工作人員都有包村任務,鎮中心工作又較多,中心工作人員經常進村或承擔其它工作,造成人員不能堅守崗位,工作時斷時續。

4.工作停頓。個別鄉鎮服務中心長期沒有人坐班,全年沒有基層站所開展服務,沒有受理任何業務事項。

就調研結果看,中心運行效率很差,已經在社會上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領導和羣眾稱其為追求形式不講效能。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及問題成因

造成鄉鎮服務中心運行困難重重,運行效果不如人意的原因比較複雜,從主觀上看,有宣傳、認識上的因素,從客觀上看,有定位與農村實際不相符、操作與現行體制不對接等因素,其中客觀因素是主要的。

1.宣傳不夠。

從調研和座談了解的情況看,農村80%以上的羣眾不知道有便民服務中心,或者不清楚便民服務中心的職能和作用,造成羣眾找中心要求提供服務的寥寥無幾。

2.職能設置與羣眾需要不相適應,長期無業務,造成領導重視、幹部輕視、羣眾漠視,從而缺乏生命力。

調研中,包括鄉鎮主要領導在內的大多數幹部羣眾對建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提出質疑,有些甚至認為鄉鎮服務中心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一是認為中心提供的服務不是大多數農村羣眾所需要的,農村羣眾最需要的是信訪調解、農業科技服務、法律援助,按目前的運行機制,中心重視的是行政服務,對羣眾最需要的服務力不能及。二是認為中心集中設立辦公窗口是多餘的。認為鄉鎮各站所辦公地點相對集中,設立中心意義不大。三是認為各站所在中心設窗口限制了職能的發揮。本來可以進村入户服務的,農民反過來需要到中心辦理,增添麻煩,比如糧食直補、救濟補貼等,服務到户更實惠;有些事項到職能站所可以一次辦結的,現在需要中心和站所來回跑,效率低下,比如計生服務包括生育證等證件的辦理髮放,*前申請人必須到計劃生育服務站進行b超孕檢,或者有縣計生委的鑑定,如果將計生*進駐中心,申請人需要在中心和計生部門來回奔波,浪費時間和精力。

3.服務事項少造成人員閒置。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等因素,當前農民要求提供行政服務的事項不多,多數服務事項和行政事項需要直接到縣裏辦理,中心一些服務人員長期清閒。而同時,鄉鎮和各職能站所人員編制緊缺,鎮經濟和其它中心工作多,如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秸杆禁燒、清查違規土葬、安全生產、防汛、突發性信訪事件處置、植樹造林、道路拆遷等,中心人員都有包村任務,還經常被借調參與其它中心工作。*等站所只有一名工作人員,*等也只有二三名工作人員,國税、地税等屬於劃區設所,幾個鄉鎮只有一個所,人員也不多,而工商、公安等工作機動性大,人員多為身兼數職,,如果進駐中心,勢必影響其他工作,所以,這些部門從人員上考慮,也不願進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