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研活動方案新版多篇

欄目: 活動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02W

教研活動方案新版多篇

教研活動方案 篇一

一、基本情況

我們組有六名語文教師組成,都有了一定的教學經驗,有較好的業務水平,且有較高的工作熱情、較強的力求上進的慾望。

二、學科特點

三年級作為承上啟下的年級段,在整個國小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基礎教育語文中重要的一環。

於20__年入學的現三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有一個特殊的經歷,使用人教版六年制教材。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

三、教研要點

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加強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培養師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提高教學質量。提倡反思性教學,繼續開展“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研究”的課題研究,促進專業化成長。以鑽研教材為途徑,開展“同組互聽互評”的活動,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以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的意識,切實打好學生的學習基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強化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的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四、具體措施

(一)精心組織好周交流活動。

(二)組織本組教師聽課、評課活動。每一位老師授課後都利用下次的教研活動時間進行參與式評課。

(三)隨時把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所得所失或所感記錄下來,每週至少寫教學隨筆或札記一篇,每學期至少寫出三篇高質量的教學反思,每月每人至少上交一篇教育論文或者隨筆類文章向上級教育單位主辦的刊物投稿。

(四)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加強作業評語改革,重視評語的針對性、激勵性。

常規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篇二

一、指導思想

為認真貫徹落實教育處行政報告中對“突出主題教研,提高常規教研的實效性”的要求,我校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以主題教研為龍頭,以研促教,以教輔研,教研與教學互相促進,共同提高,並以主題教研為途徑引領教師專業成長。

在主題教研活動中,幫助教師解決課堂教學中共性較大的問題和前瞻性問題,並找出自身存在的諸多影響個人發展的思想問題,極大釋放自身潛力,主動參與主題教研活動,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題、人人有教研成果。從而形成教師之間合作、交流、探討、共享的教研活動機制和模式。

二、研究內容

1、常規教學過程中生成的有研究價值的教育教學問題或困惑作為主題教研的主線,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

2、以課例為載體,引領老師的專業發展,提高教師的課改適應能力。

3、引導教師主動反思自己教學實踐過程,積極探索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三、工作目標

1、理論提升

以新課程改革為指導,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用新理念武裝頭腦,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和提高。使廣大教師端正教育思想,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改進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2、關注學生

主題教研要面向全體學生,適合於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探索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的課堂教學途徑,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課堂教學實踐為載體,通過教師與教師的互動與交流,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

4、總結成果

通過主題教研解決新課程改革中存在問題和困惑,總結課堂教學的成功經驗,形成不同課型的不同教學方法。

四、實施策略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為使我校主題教研活動紮實有序的開展,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教研主任、教研組長為成員的主題教研工作領導小組。

主題教研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張旭 劉哲

副組長:魯彩霞

組 員:各教研組長

(二)強化管理,有效實施。

1、各教研組認真在本組內討論確定教研主題,在學校主題教研領導組指導下,認真實施工作方案,落實活動計劃,完成教研任務。

2、各教研組負責人及教師必須在主題教研過程中嚴格執行下列規定

(1)、各教研組按時完成主題選題工作。

(2)、嚴格按照主題教研工作實施步驟,組織教師圍繞主題開展聽評課活動,認真填寫主題教研工作記錄。

(3)、各教研組長要組織本組教師進行講課、評課、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動,並負責組織督促教師撰寫整理相關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題教研領導小組成員,要經常深入教學第一線,參與到主題教研活動各個環節中去,組織備課、聽課、研討、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動,嚴格把關,加強督導,切實把主題教研工作落到實處。

(三)實施步驟

1、確定主題和主題方案的制定。20_年9月1日——20_年9月16日。各教研組長組織教師確定分主題並開始進行理論學習。

2、專題學習,課堂印證階段。20_年11月11日——20_年11月24日。教研室組織“每人一節公開課活動”,提前安排好公開課日期、授課人、授課內容和授課地點。教研組開展聽課、評課活動。

3、階段總結,成果彙報階段。20_年11月25日——20_年1月6日。教師個人針對參與主題教研活動進行反思,並在教研組內交流討論。教研組長再結合本組主題教研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反思。

五、保障措施

1、組織領導到位。

為使我校主題教研活動紮實有序的開展,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教研主任、教研組長為成員的主題教研工作小組。

2、過程管理到位。

學校對教研組和教師“主題教研工作”全程跟蹤,確保各階段工作落到實處。

教研活動方案 篇三

一、活動目的及意義:

園本教研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發展,推動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家已意識到園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樹立了科研興園、科研興教的理念,寓研於教、寓教於研,努力尋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實際的工作中如何針對這一特點,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使教科研源於教學、高於教學、指導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我園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的內容。

二、活動目標:

探索適合本園的教研活動的形式與方法,有效地促進教師的成長。

三、活動對象:幼兒園全體教師。

四、活動內容:

小班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以課題組提出的尊敬父母、團結友愛、熱愛集體、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等為主題,開展系列活動。

中班開展傳統節日教育,開發具有特色的活動課程,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加深對祖國五千年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讓幼兒接受優秀文學薰陶,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發展潛能。

大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以開展古詩詞教學為切入點,讓幼兒從詩詞中體會韻味,品味詩詞的無窮意境,從而體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五、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準備階段:二月份

1、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王霞

副組長:朱麗、石海霞

成員:馬瑩、聶靜、張靜

2、以自學和集中學習相結合,由教研組長組織學習有關如何開展教研活動的理論文章。

3、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與研究,對方案進行分析和研討,通過交流討論達成共識。

(二)實施階段:三­至六月份

大班組開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本活動採取分階段、分主題的辦法逐步落實。

第一階段:摸索開展階段(以誦讀為主):

1、摸索出有效的誦讀方式與方法,為今後更深入地開展活動奠基。

2、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開展,使幼兒對國學經典誦讀產生興趣。

3、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基礎上,有韻律的誦讀古詩。

4、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古詩,激發幼兒對古詩的興趣,陶冶幼兒的性情。

5、利用部分時間,採用教師範讀、優生領讀、幼兒齊讀、

幼兒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堅持天天吟誦。

第二階段:鞏固提高階段(以班級教學為主)

1、各班結合幼兒實際情況選擇內容進行教學,運用畫、唱、演等多種形式學習古詩。

2、採取一人一課的方式教學古詩,在一起觀摩交流,共同討論最佳方案,力求教學形式多樣性,靈活性,科學性,更適應幼兒的年齡特點,易於接受。

第三階段:活動展示階段(以集中表演為主):

開展豐富多彩的古詩詞活動,。進行真實的情感教育。組織和指導幼兒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建設班級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幼兒最喜歡各種形式的活動,在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幼兒的才藝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誦讀活動,以鞏固幼兒學習的成果 。

如採用古詩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讓古詩詞更具新意,讓所有幼兒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古詩詞的美妙意境。

通過活動的開展,把古詩文融入幼兒心中,讓中國的傳統文化不經意間給幼兒以影響,讓孩子們真正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班組開展快樂的“中國節”活動:這個活動共分四個主題,每個主題又分為四個版塊:導入——討論——實踐——評價,四個主題分別是:

第一主題:三八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

第二主題:清明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公曆4月4日至6日之間)、

第三主題:中華母親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曆四月八年級)、

第四主題: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其深遠的意義(農曆五月初五)、

第一階段

1、組織課題組認真學習教育科研基本知識和有關節日活動課程的理論,使課題組人員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研究,以保證課題研究的科學化。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

2、培訓全體教師,以觀念轉變帶動行為和變化,確立節日活動的重要地位。

3、收集有關中國特色的節日活動資料,並以傳統文化中一些特色的節日活動作為研究的起點。

4、建立多樣化的活動模式:

——節日活動設計

——經典誦讀

——節日活動創作(如繪畫、文學文藝表演等)

第二階段

1、行動研究法:主要解決在班級傳統節日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制定課題研究計劃並落實到行動中,並根據行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活動方案,再進行實踐,從而保證研究的正常開展。

2、訪談法:與班級教師和幼兒家長進行傳統節日方面的訪談,瞭解班級教師和家長開展傳統節日教育活動的現狀,為以後的工作提供依據。

3、案例分析法:主要針對研究中出現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學的分析和論證,促進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4、經驗總結法:通過傳統節日在日常班級活動中的滲透,總結出傳統文化促進班級精神形成的實踐經驗。

第三階段

1.課題報告:《多彩傳統節日》。

2.論文集:參與課題的每位教師撰寫一篇有現實意義的論文。

小班組開展美德教育:

方案一:

活動主題:利用兒歌培養幼兒禮儀交往(2——4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召開小班組教研會議,提出幼兒在禮儀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收集、創編相關兒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1.各班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兒歌教學,及時溝通、交流、改進教育教學方法

2.教師在一日活動各環節選擇適當兒歌讓幼兒誦讀,在一日教學中滲透文明禮貌教育。

3.以班為單位舉行兒歌比賽,評選出“文明小標兵”

第四階段:整理總結階段

1、收集、整理優秀兒歌,創編園本教材;

2、教師總結、反思,撰寫園本教研活動總結。

常規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篇四

一、指導思想:

樹立以育人為根本,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基地,一研究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的選擇和設計都要圍繞這個主題展開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髮展,教好每一名學生,應成為每名教師的施教理念。

二、活動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逐步改變課堂教學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學生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改變課堂教學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狀況,加強授課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改變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強調接受式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注重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有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做到課堂教學以育人為本,重視學生的自我發展和完善的需要,新生學生的個性,調動學生的主體積極性,促進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

三、活動內容:

1、根據學校精神,制定此次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教研的方向,召開動員會,使大家明確目的和認識。

2、教研組集體研究本教研組的教研課題,制定教學模式,同時教師要結合實施方案、教研組的教研課題和個自的教學活動,制定個人學習研修計劃,在實踐中撰寫教學案例和教學反思,總結提升教學實踐經驗。

3、教師集體備課,研討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4、教師講課,集體評課,找出問題,研究解決措施。

四、、活動流程

1、週一集體備課,研討最佳方案。

2、週五上午聽課。

2、週五下午評課,找到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

常規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篇五

一、教學工作計劃

(一)各校要按照國家教育規劃、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的要求制訂切合本校實際的教學教研工作計劃、校歷表、作息時間表等,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要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格執行全省統一制定、市教育局下發的課程課時安排計劃,確保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各校都要在學期開始前制定好總課程表,時間、責任人等都要明確和固定。以上各項計劃要突出本校特色,對計劃的落實要明確責任和檢查措施。

(二)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一般包括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內容、教改重點、主要活動安排。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每學期制訂一次,開學前須由校委會或教師大會討論通過,期中、期末檢查執行情況。

(三)各學科組(教研組)要根據學校教學教研工作計劃制訂出本組的教學教研計劃,學科組(教研組)工作計劃一般包括學科組(教研組)工作目標、完成目標的具體措施以及教研活動安排、教師業務學習內容、課外活動安排等。每學期制訂一次,開學一週內由學科組(教研組)長制訂,本組教師討論通過並予以實施。

(四)每個任課教師要根據學校和學科組(教研組)的計劃要求,在學習課程標準、鑽研教材和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制訂出學科教學計劃。學科教學計劃一般包括學情分析、教材分析(含單元或章節教學重點、難點)、教學任務與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教學活動、教學進度、檢測安排。學科教學計劃由任課教師在開學一週內製訂好,以供學校檢查和在平時教學中落實。

二、備課(教學設計)

(五)集體備課。

1、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統一教學指導思想、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研究學生可能出現的疑點、問題以及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2、研究主要例題、習題、考核要求,調整課時安排;

3、研究教學方法和手段,介紹自己的教學經驗供別人參考;

4、檢查個人備課情況。各學科教師每週要參加集體備課一次,由主備人提前寫好教案,把每節課的要點、重難點、易混點及課堂教學設計等在會上講述,其他教師對所講內容提出疑問和討論,作出相應變動和調整。每位教師要有集體備課的記錄,補充完善教案,以供使用和檢查。

(六)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嚴格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深入鑽研教材,明確教學任務和目標,瞭解教材編排體系與結構,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明確各單元、各章節的地位、作用及相互聯繫。

(七)重視教法與學法的研究與改進。要具體分析學生情況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注意學生的興趣和意志特徵;教學設計要注重體現對學生學習方法、自學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自主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式學習為主;教師要認真選擇能夠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思維、培養自學能力的教學方法。

(八)堅持周前備課,認真寫好教案,課前要復備。教師教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1、明確的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2、教材內容重點、難點及關鍵點的分析;

3、教法與學法;

4、教具、學具的準備;

5、教學(活動)過程的設計(包括教師的導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

6、作業要求;

7、板書設計;

8、教學後記(反思)。

教案要重點突出,條理清晰,書寫規範,詳略得當。教師不準抄教案、使用舊教案、現成教案或以書上圈點評註代替教案。

(九)選擇適當的例題、習題。要精講精練,選擇深淺適當、有代表性的例題和習題,深入研究,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十)教師要學會使用現代化的教學器材、設備和網絡等各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十一)教案檢查、展覽。教務室或教研組每週組織一次教案檢查,檢查人要提出檢查意見,查後要註明檢查人姓名和日期,並加蓋學校檢查專用章或公章;檢查後進行總結,必要時召開總結會;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教案展覽。

三、課堂教學

(十二)教師必須嚴格按課表和教學計劃上課,不得擅自改動課表、私自調課或請他人上課。

(十三)遵守課堂教學常規。教師必須課前準備好需用的教具,在上課前2分鐘到達教室門前,按時上、下課,向四十五分鐘要質量。規範使用上、下課禮貌用語,不得擅離課堂,不抽煙,不接打電話,不做與本課無關的事;着裝得體,教態親切,使用普通話;尊重學生,對不遵守紀律的學生要耐心教育,不諷刺、訓斥、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責令學生中途退出課堂。

(十四)每堂課應達到的基本要求是:

1、目標明確,要求恰當;

2、講授正確,深淺有度;

3、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4、講練結合,環環緊扣;

5、師生互動,效果良好。

在具體的操作流程上,一般應包括以下八個環節:導入課題--出示目標--預習指導--檢查效果--教師解疑--當堂訓練--歸納總結--佈置作業等。其中教師講解的時間文科一般不超過20分鐘,理科一般不超過25分鐘,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同的教學模式及學科,可以有不同的教學流程,各學校應當根據課程標準,結合自身實際分類制定詳細的課堂教學流程表,統一發給任課教師執行。

(十五)加強學法指導。牢固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課改理念,積極利用啟發式和討論式等教學方法,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設恰當的問題情景;及時採用積極、多樣的評價方式;注重師生互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十六)精講精練,講練結合。適時捕捉教學信息,及時反饋,通過練習、討論、實驗等各種形式加強當堂鞏固訓練,訓練時間一般不少於15分鐘,同時要兼顧訓練的面,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使每一位學生有所收穫和提高。教師要根據反饋信息,對教學進程、難度進行適當調整,科學安排教學內容,做到重點突出,節奏適宜,杜絕注入式、滿堂灌。

(十七)規範使用專業術語,把教材規定的知識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教師的語言要精煉、準確、生動、靈活,有激勵性和啟發性;板書規範,字跡工整,佈局合理,簡潔明瞭;教師上課時需講解的例題、需演示的實驗,都應事先做過。

(十八)學校要常年開展同課異構活動;聽課、評課制度化、經常化,聽課記錄與教研記錄要規範(時間、主講人、內容、分析與評價、意見與建議等)。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上一次公開課或觀摩課,每位教師每週聽課至少在一節以上(一節主備老師示範課或一節推門課)。尤其是示範課,要給予符合課改要求的量化打分,要通過點評促進教學。

(十九)要加強自習課輔導,允許學生自己安排,不準講課和變相講課。

(二十)讓學生有組織的參與課堂教學評價,鼓勵他們用簡潔中肯的語言提出意見和建議,達到促進教師提高的目的。學生評教活動原則上期中、期末各一次。

四、作業佈置與批改

(二十一)作業佈置要做到:

1、凡按教學計劃開設的文字課程,都要精心設計、選擇作業內容,作業要適量,以精為主,注意增加彈性作業;

2、作業形式要多樣化,體現基礎性、綜合性、實踐性、發展性;

3、課堂作業要在課內完成,課間、午休一律不留作業;

4、嚴格控制家庭作業量,國小一、二年級少留書面家庭作業,其它年級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每天1小時以內;國中家庭作業控制在每天1個半小時;

5、書面作業的書寫、格式要統一要求;

6、不佈置機械重複和大量抄寫的作業,嚴禁用作業體罰學生。

(二十二)作業量要求:語文每篇課文應有一次作業。國中每學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10篇;國小中、高年級每學期大作文8篇,小作文12篇;國小低年級造句練習或幾句連貫成段練習每週一次;提倡學生寫日記、週記;數學和英語每天應有一次作業;其他各科每週要有作業佈置。

(二十三)作業堅持以教師批改為主,以學生互批互改為輔,對個別學習困難的學生要面批面改;批改要正確,批語要具體明確,重在指導和激勵,評價恰當;批改的成績記錄一般分“優、良、中、差”四等,作文和自測性、考查性作業可打分數;批改文字表述要清楚規範,具有鼓勵性,要有批改日期。教師發現學生知識上的漏洞或能力上的缺陷,要認真分析原因,並區分多數還是個別學生,分別採取補救措施加以解決。堅持全批全改,適當穿插面批。對作業錯誤之處要有明確、統一的符號,便於學生找出錯誤,予以訂正。批改作業一律用紅筆,改筆工整、書寫規範、逐題批改,不得“一頁一勾”,還應註明每次批改的日期。作文批改要有旁註和總批,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

(二十四)作業講評要有針對性、時效性和激勵性;對拖欠、缺交、馬虎、抄襲作業的學生要及時批評教育,要求補做或重做,對作業中的錯誤要督促學生及時改正;學生學習任務要做到“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課外作業要有發必收,有收必閲,有閲必評,有錯必糾。加強對口頭、動手作業的檢查,使口頭、動手作業同樣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學校對教師的作業批閲情況每週要普查一次。

(二十五)教師應建立作業批改記錄。對個別學生出現的錯誤,作個別糾正;較多學生出現的共性錯誤則要認真分析原因,作集體講評,並及時補救薄弱環節。對學生在作業中的獨特見解,給予鼓勵表揚。

(二十六)正確、科學、合理、有效使用教輔資料。教師講練習題應以課本和練習冊為主,統一訓練,不得強迫、誘導學生購買非必要的學習資料。尤其是畢業年級的教師要精心設計、編輯組合試題,不要盲目、不加選擇的照搬照用現成複習資料。

(二十七)學校和班主任應統籌協調好學生活動性和實踐性家庭作業。學科教師每週可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活動性和實踐性家庭作業各一次,應做好作業的反饋、評價和記載工作。活動性家庭作業可結合教材內容安排學生利用放學後、雙休日或節假日開展訪問、調查、參觀、遠足、旅遊、野餐、野營、演出、慰問、展覽、競賽、夏(冬)令營等活動。實踐性家庭作業可安排學生利用放學後、雙休日或節假日開展測量、統計、實驗、製作、操作、創作、演唱、演奏、演講、朗誦、採訪、採集、編輯、養殖、種植、家政等方面的實踐活動。班主任可將學生分成若干課外學習小組,使學生在課餘可一起學習、討論、研究和活動,以保證各類家庭作業的完成。

五、輔導與複習

(二十八)對各學科和學生的分類教學輔導,學校教務室或班主任應作出統籌安排,做到定人、定時、定地點,確定輔導內容、對象,提出輔導措施。在規定時間內,教師應下班級或到指定地點進行輔導,並做好輔導記錄。

(二十九)輔導要因材施教,既要有課內輔導,又要有課外輔導,既要有集體輔導,又要有個別輔導,既要輔導優等生,又要輔導學困生,要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努力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教師要關心和了解所教學生,摸清其家庭、社會環境、學習、生活、身體、智力

等情況,確定“培優”和“補差”的對象,建立輔導檔案,制訂輔導計劃,確定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輔導目標、形式、內容、時間,確保學生達到學習目標。

(三十)輔導的主要任務是解難釋疑,查漏補缺;發展個性,培養特長;打穩基礎,講求實效。教師要做到有熱心、有耐心、有信心,加強學法指導和閲讀指導。輔導要講究實效,不斷總結經驗,改進輔導方法。

(三十一)輔導時間要合理安排,不得擠佔其它學科,不影響學生離校,不得將學生帶到教師宿舍進行個別輔導。嚴禁利用課外輔導加重學生負擔,不得利用節假日進行集體補課,不得收取輔導費(補課費)。

(三十二)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和分析學生的情況下上好複習課,決不能簡單重複舊知識,更不能放任自流。教師要認真備好複習課,寫好教案,重點是揭示知識的內在規律、指導思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要重視平時複習。學完一課、一章或一單元后引導學生小結,使學生科學、靈活地抓住知識點,過好單元或章節關,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要抓好學期、學年複習。認真制訂期末總複習計劃、畢業年級(班)複習教學計劃。指導學生自己動筆梳理知識系統,掌握知識結構,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要讓學生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熟練運用。教師要盡職盡責把好關,不給下段教學留下尾巴。

(三十三)國中畢業年級要研究會考的考試説明,掌握考試要點,把握命題方向。複習方法要靈活多樣,生動有趣,不拼時間,不加重學生負擔,講求複習效果。

六、校本課程與課外活動

(三十四)學校應制定校本課程開發實施方案,鼓勵人人蔘與校本教材的研發,發揮教師各自的特長,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構建自成體系、不斷創新的校本課程系統。全鎮中國小統一每週一至二節校本課,不得隨意刪減,要有校本課程表、校本課程設計人表及組織實施表。

(三十五)學校要精心篩選校本教案並進行整理,建立自己的校本課程資源庫。每學期擇優上報3-5篇到市教科中心,評選出優秀的教案。要體現“初編教材--上課試用--查找問題--再次修改--再次上課”的校本課程開發程序。

(三十六)學校要根據師資和條件,建立好課外活動組織,成立各種興趣活動小組,把開展課外活動與實施校本課程緊密結合起來。如科技活動小組、社會實踐調查組、學科競賽組、書法美術組、文藝組、體育組等。任課教師要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參加校本課程的學習和相關小組活動。必要時可聘請校外教師輔導,還可以在學校和學科組(教研組)的安排下組織課外集體活動,如:科學講座、讀書會、心得報告會、詩歌朗誦會,書畫展、科學晚會、影視評論等活動,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素質得到提高。每學期要培養若干特長突出的學生。開展課外活動要做到“四定四有”:即定教師、定時間、定地點、定活動內容,有計劃、有教案、有記載、有總結。各學科教師每學期至少要組織一次課外活動。每次課外活動都要認真作好記錄,包括課外活動的人員、內容、方法、效果等。注意資料積累,期末認真總結。

(三十七)指導好課外閲讀。學校開放圖書室、閲覽室,各班可組織圖書角,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閲讀資料。

七、考試與評價

(三十八)考試與評價要堅持可行、多元、全面、開放、因人而異的原則,實現導向、激勵、記錄成長、反饋等功能。教學效果的評價可採用考查和考試等形式,要不斷改革和完善考查、考試製度。注重日常考查(如課堂提問、當堂練習、實驗操作、形成性檢測等),適量組織考試。期中、期末考試命題要依據課程標準,既要考查知識與技能,還要考查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杜絕設置偏題、怪題。

(三十九)嚴格執行考試規定,不得擅自增加考試次數,嚴格控制考試時間。考查一般在單元或章節教學結束後進行。畢業年級和重點學科可實行月考。不能把考試作為督促學生學習的唯一手段,以防學生只重視分數而忽視能力的提高。要認真把好命題關,從課程標準、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安排試卷結構、考點覆蓋面、題型和分值,兼顧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試題難度要適中,題量要適當,併科學制定評分標準。

(四十)規範考試過程,嚴格考試紀律。平時要重視對學生的考風考紀教育,試題的命制、保管、監考、巡視等環節都要嚴格把關,堵塞作弊漏洞。期中、期末考試、畢業年級和重點學科的月考,要做到密封試卷,嚴格按照評分標準進行流水作業閲卷,並仔細複核,以提大學聯考試成績的可信度。

(四十一)閲卷結束後,要及時細緻準確的統計成績,認真做好試卷與成績分析,寫出書面材料,及時講評試卷,對教學薄弱環節及時採取相應措施。質量分析報告一般包括:考試目的;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的總體情況,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考題及成績分析;存在的問題;彌補措施和改進教學的意見。統計分析工作可由學科教師單獨或集體完成,並在同學科教師中進行反饋,以便更好地指導今後的教學工作。

(四十二)每學期、學年結束時學校要對每個學生進行階段性的評價。畢業年級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評價內容應包括各學科的學業狀況和教師的評語。評語應在教師對蒐集到的學生資料進行分析,並與學生、家長交流溝通的基礎上產生。評語應多采用激勵性的語言,客觀描述學生的進步、潛能及不足。同時要制定明確、簡要的促進學生髮展的改進計劃,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在評價的基礎上,應給學生的操行或綜合素質確定等級。成績不合格的學生要限定時間給予補救、輔導,並以校為單位進行補考。不得將學生成績排隊、公佈。期末考試(考查)成績、操行和綜合素質等級、教師評語應記入《學生成長記錄冊》並通知學生及其家長。

(四十三)評價的主體多元化(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等),評價方式多樣化(書面考試、口試、實踐操作、觀察、訪談、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等),既要重視終結性評價,更要注重過程性評價。個性化地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提倡運用“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法,指導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

八、教學研究

(四十四)教學研究要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校本教研規劃,責任落實到人,採取有力措施,保證規劃的實現,確保教研實效。建立健全教研組織,全鎮國小以_國小為基點,設立國小各學科中心教研組,各校設立相應學科教研組(備課組)。國中以校為單位設立各學科教研組。教研組每學期要制定校本教研活動計劃,定期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責任人。教師必須按時參加校本教研活動。校本教研活動要有記錄。

(四十五)堅持“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全鎮國小中心教研組、國中各學科教研組每月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每月都要有教研簡報。校本教研活動包括集體備課、説課、上公開課(示範課、競賽課、研究課等)、聽課與評課、教學論壇、教學經驗總結、撰寫教學論文、學習先進教學經驗、課題研究等多種形式。校本教研活動要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動,專業引領”為基本方法,不斷完善與創新。各學校要定期推薦優秀教案和論文,統一上報市教科中心。

(四十六)要大興學習之風,提倡教師多讀書,每人每學期至少閲讀一部教學專著,每學年至少參加一次外出學習,以提高自身業務素質。要充分運用遠程教育資源搞好教師業務培訓,學校每學年要進行“三字一機”(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計算機)訓練和比賽。教師要有“五本”:教案本、教研記錄本、聽課記錄本、教學反思本、寫字練習本。

(四十七)教師要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動。每位教師每週要寫教學反思不少於一篇,每學期至少撰寫一篇有價值的教研論文,每個學校每年必須承擔一項教育科研課題。

(四十八)每學期末學校要科學安排結束前的各項工作,組織教師搞好教學分析、工作總結、課題材料整理等,為下學期的工作奠定基礎。

教研活動方案 篇六

活動名稱:

集體活動小雨點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猜猜的過程中,感受兒歌的優美語言和意境,學念兒歌“小雨點”。

2、通過遊戲,提高幼兒對閲讀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3、激發幼兒探索春天的祕密的興趣。

活動重點和難點:

1、培養幼兒在活動中的傾聽習慣

2、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

設計思路:

最近我們班級正在開展“春天”的主題活動,通過一個階段的探索,孩子們對春天有了初步的認識,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美麗的季節。前天,下了一場春雨,我發現孩子們對春雨的聲音和現象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就停下了活動讓他們傾聽感受。然後,我就設計並精心準備了本次活動,試圖通過有聲有色的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們進一步領略“小雨點”的可愛,以及春雨下了以後大地產生的一系列變化,這是優於其他教學手段的有效方法。

材料及環境創設:

1、多媒體課件《小雨點》

2、兒歌《小雨點》錄音

3、歌曲《春雨沙沙》伴奏錄音

4、已學過《春雨沙沙》的歌表演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呀?春天有什麼呀?(幼兒自由發言,表達對春天的經驗和認識。)

二、觀看大屏幕,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1、“聽,是誰來了呀?”(小雨點)

2、“前幾天我們見到的雨點落在哪裏呀?想想小雨點還可以落在什麼地方啊?會怎樣呢?”(幼兒自由發言,表達想法)

3、逐一出示課件片段,根據內容進行提問,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

三、完整欣賞兒歌,念兒歌

1、出示課件,聽聽看看兒歌內容。(要求安靜、仔細的聽)

2、看大屏幕,幼兒邊看邊表達。(用兒歌中的語言)

3、聽錄音,和老師一起念兒歌。(可反覆幾次,看幼兒的表現)

四、做遊戲:

“我知道我們小朋友已經認識了許多字寶寶,今天呀老師就要請你們來一次比賽,看誰的本領最大!”

幼兒分為黃、綠兩隊,看字寶寶做遊戲,哪組先説出的就得一顆星星,最後得的多的為勝。(可進行兩次)

五、表達表現

“讓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做春雨吧!”

幼兒聽錄音,邊唱邊做春雨。

常規教研活動實施方案 篇七

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推進昇陽國小課程改革,優化教學策略,根據市教育局關於印發的創建高效課堂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同時結合我鄉國小教學實際,在全鄉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的研究》的主題教研活動,本學期特制訂瞭如下教研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要努力創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通過開展教研活動,以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為重點,牢固樹立為學而教、以學定教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創設 一種教師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文化氛圍。為實現我鄉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自主、合作、探究的主題的研究,保證各項教研活動有序開展,特制訂創建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領導小組。

組長:李長煥

副組長:叢萬忠

組員:張友良 白國鋒 王勛輝

各教研組分組分學科情況

1~3年級數學組

組長:高德秋 組員:馬永蘭 楊金枝 周建波

1~3年級語文組

組長:侯慧超 組員:許才紅 馬銀平張合鳳

4~6年級數學組

組長:劉希芳 組員:張淑芬 王秀娟 劉亞男

4~6年級語文組

組長:叢海燕 組員:張維玲 張雪蓮

3~6年級英語組

組長:劉藝 組員:李宇泓 彭世斌 張廣偉 曹磊

3~6年品社、科學組

組長:龔淑霞 組員:薛秀麗 李小平孫亞傑

1~6年音樂、體育、美術組

組長:黃金鳳

組員:褚德印 姜偉 孫宇

村小教師也要根據本校的教學實際合理分組

本校各教研組(包括中心校)至少要搞小型活動三次,組內教師要講三次教研課,在三次活動中組內成員必須親自聽課評課研討,根據組別和自己的教研學科進行對號參與教研活動,同時做好主題教研手冊的填寫工作,每次活動應有過程,如:人數,具體內容,教學設計、導學案、研討記錄和相關材料,教導處參與指導和引領,村小人數少,每人講一節公開課,課後集中評議。

上學期是提出創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一主題,只是全體教師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通過兩次教師集體説課,可以看出我們的研究還只停留在對主題的理論認識層面上,深入的還不夠。本學期是我們每位教師在理論的指導下,真正意義上去深入課堂,通過課堂的實際操作,去發現問題,總結反思,積累經驗的階段。

三、工作目標

1、加強學習,深入研究,本學期我們要以先進的教學理論為指導,組織廣大教師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課程標準,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和提高。本學期我們將會利用業務學習的時間進行學科培訓(語數外)課前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預習,學生都要預習哪些具體內容,1、2年級學生怎樣養成各種行為習慣以及課前教師的導學案如何編寫,小組成員如何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等等。在學習中要求全員參與,做到學校有講稿,教師有記錄,做到學以致用。

2、紮實做好課前的備課工作,備課是講好每一節課的前提,現在大多數教師都把精力放在寫教案上放在完成教案任務上,因此造成了教案的利用率不高,因此我建議每位教師要獨立完成教案可以簡單寫,寫出目標重難點,教學中所採用過的恰到的學法和教法把備課的重點放在對教材的理解和挖掘上以及課堂所採用的教學策略。本學期,每位教師至少編寫5次導學案。

3、強化管理有效實施

a認真制定各校的主題教研方案和教師個人方案及教研組方案,要充分利用各教研組的三次活動教師認真填寫主題教研手冊,要充分發揮組長的帶頭作用,組織本組教師進行備課講課評課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動,並負責組織教師撰寫相關材料及材料的上交工作。

b村小教師儘管沒有主題教研手冊也要紮實開展校內的小型活動並保存相關一切過程性材料。

c各校的領導及教研組成員要經常深入課堂聽課,參與主題教研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去,嚴格把關加強督導,只有領導重視教師才能深入研究,主題教研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4、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本學期我們要結合各個教研組的教研進展情況進行必要的主題交流研討。在落實教研活動的同時去總結和發現在主題教研中出現的新問題,集思廣益求同存異不斷達成共識,總結出解決新問題的辦法,如課前預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課堂上預設和生成中的問題,學困生轉化的問題等等。同時要充分發揮骨幹教師充分引領作用。本學期我們將以語數外三大學科為突破口,把他們在教學中的思想、做法,以教研課的形式展示給大家,真正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同時村小也要根據自己的主題教研方案逐項落實工作,如要搞那些活動、怎樣開展活動?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要把主題教研工作抓實,讓教師有所學、有所想、有所動、全參與。

5、建立主題教研獎勵機制

為了創造良好的主題教研氛圍,在教研活動中,要針對那些有思想、有創新、勤於探索和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學校給予表彰和獎勵。

6、總結提升提煉教學模式,本學期,我們要求教師堅持寫教學反思,及時記錄教學中發現的問題、經驗和體會。語數外學科教師本學期末要寫出有關自主合作探究方面的研究論文(實際寫)和分年級分學科的具體教學模式(以教研組為單位),各校要寫出自己真實的主題階段性教研成果以備集體交流。本學期11月末,學校要對各村小的教研工作進行檢查包括聽主題教研優質課等。

備註:在各項教研活動一定要把過程性材料保存好,如:學校主題教研方案、教師個人主題教研計劃、各種活動記錄、聽課記錄、教師的反思論文、學校的活動安排、總結材料、教學設計、説課稿等等。

四、教學模式整體架構(教學活動開展有序,課題研究有章可循,教導處特構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整體架構,教無定法,不是萬能的,只是從宏觀上以引領作用,供大家參考。

註釋説明:

課前、佈置學生進行有效的預習和學具的準備(內容要有針對性)內容是什麼、怎麼預習,重在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課前預習要以導學案的形式呈現。特別是語文課必須做好充分的預習。

課上1、預習反饋、調整策略(檢查學生預習情況。人少教師檢查,人多以小組的形式組長彙報,根據學生完成情況,教師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2、激趣引入、導學求思

目的:

自然導入新課,總之要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引出問題、引發思考,並提出新問題。(學生提出、導學案呈現)

3、獨立嘗試、組內互助

目的:

此環節意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自主探究基本知識、基本方法,一定要科學合理地設置基本知識、基本方法的探究過程與問答。不能只是一些生硬的知識的填空。學生的組內互助建立在自己先獨立學習的基礎之上。

4、展示交流、點撥提升

目的:

在自學、組內初步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解決小組合作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學生不能解決的、本課的疑點、難點,教師介入,點撥精講,提升學生對新知的認識。

步驟:

⑴ 小組彙報自學情況,反饋不能解決的問題及疑惑之處。 ⑵ 全班交流,討論釋疑。

⑶ 教師點撥、指導解疑。

⑷ 引導歸納、總結提升。

5、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目的:通過設計形式多樣(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趣味性、開放性較強的情境)、不同層次的練習,使學生了解這些知識、為學生創設應用相關知識、方法的機會,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鞏固新知識,形成技能。

步驟:

⑴教師出示所設計的各種形式的練習。

⑵學生獨立完成。

⑶組內交流,反饋疑點。

⑷全班交流。

⑸教師點評。

⑹留課外延伸性的拓展題目,供有興趣的、學有餘力的學生完成。

6、課堂檢測、總結反思

目的:

⑴瞭解學生對本課題內容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對教法、學法及易錯、易混點進行反思,完善知識結構。

⑵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反思和知識梳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具體教學環節如下;

1、檢查預習,瞭解疑難

2、全班交流。討論釋疑

3、教師點撥,指導解疑

4、引導歸納,總結重點

5、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6、課堂檢測,總結反思

教學活動日程安排表

1、常規教學:以推門聽課的形式,看教師在課堂上是否真正去落實和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教研主題。時間9——11月

2、鄉內示範課:學科(語文、數學、英語)通過示範課進一步探討和研究語數外三大學科的教學模式,為全鄉教師以充分的引領。時間9月26日

3、各教研組小型教研活動三次時間在11月中旬前結束

4、驗收課;針對各校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落實情況進行驗收評比,每校1-2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