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鄉鎮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3.82K

關於鄉鎮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彙報

關於鄉鎮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彙報

近年來,****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人大的監督和支持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運行。現將工作實施情況及存在問題、建議報告如下:

一、各項工作完成情況及成效

(一)農村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農村公路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道路建設,以解決農民羣眾出行難為根本,以促進農村人流、物流、信息流,拉動農村生產、消費,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為目的,全面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建設。一是以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新農村建設、服務人民羣眾安全便捷出行為宗旨,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和廣大羣眾生產生活環境的重要工程狠抓落實。農村交通道路建設有了較快發展。全鎮已基本形成了鄉、村互通的交通網絡,通行能力不斷增強。二是加大對上爭取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美麗鄉村”建設和整體環境改造工程建設,加快完成“一事一議”村內道路建設、農村公路維修改造工程。截至2019年末全鎮13個行政村屯通新建村路工程38公里,農村道路硬化32公里,升級改造工程22公里,有效解決羣眾出行難題,投資300萬元,完成長春屯村、椽子溝村“美麗鄉村”工程建設,村屯面貌得到極大改善。三是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原則,健全鎮、村兩級農村道路管理養護機制,明確管護職責和任務,並配齊人員和必要的辦公設備。拓寬培築路肩,完善農村公路的橋涵、水溝、擋牆、邊坡等配套基礎設施,重要路段設立導向、警示等交通標識,保證行車安全。加強對超載超限車輛的治理,嚴禁在公路上挖溝通水,影響公路通行。加強農村道路綠化美化亮化建設,安裝太陽能路燈700餘盞,栽種綠化樹4萬餘株,全面清理路域範圍內的草堆、糞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標誌,保持路面常年整潔、無雜物,共清理路邊垃圾820餘噸,出動2700多人次、車輛838台次,城鄉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二)農村生態建設、人居環境明顯改善。一是全面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思維,加強退耕還林宣傳,完成春季造林10,149畝,跡地更新1,056畝。配合縣林業部門整治林業用地種參種藥違法行為,有效遏制毀林開荒種地、種藥勢頭。實施封山育林和整治林業用地違法種參種藥行為等重點工程建設。二是按照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要求,鎮政府制定了工作方案,確定了工作目標。總河長由黨委書記、鎮長擔任,各支流河長由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擔任,副河長由各村書記、主任擔任。編制了“一河(庫)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設立了河長制公示牌。目前,各河長巡河100餘人次,清理河道30多公里,拆除沿河廁所5座,清運河道垃圾600餘立方米,治理受養殖户污染河道500多米,處罰畜禽養殖污染1人。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基本杜絕向河道傾倒垃圾、違規佔河、亂猜盜挖等問題,全鎮河庫生態系統顯著改善。三是按照“千村美麗、萬村整潔”的總要求,緊緊圍繞“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展以“三清一改”、“八亂”治理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清潔治理行動。抓典型,示範帶動促引領。因勢利導,深入挖掘各村特點,精心培育示範樣板,如:椽子溝村完成硬化進村主幹道13公里,村內巷道10公里;完成改水率100%;改廁40户,新修排水溝渠10公里,村內環境煥然一新。抓聯動,上下齊心促提升。推行每個班子成員都對自己所包的行政村環境整治工作負總責,駐村鎮幹部組成的工作組,指定村書記是本村環境整治第一責任人,每個建設點都推選5-7人組成村環境整治領導小組。目前全鎮共投入20餘萬元,清理生活垃圾1000餘噸,清理村內邊溝30餘公里,村容村貌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進一步強化了保潔員隊伍建設。繼續實行村級聘請,鎮清潔辦暗訪打分等方式考核保潔員,做到垃圾日產日清,保潔員全天候上崗。強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目前我鎮完成改廁300餘户,2019年改室內水衝式廁所75户。同時我鎮將加大户廁改造力度,逐步提高無害化衞生户廁覆蓋率,努力實現2020年底無害化衞生户廁覆蓋率目標。

(三)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改善。着力解決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優化便民服務窗口布局,根據各單位職能職責,對辦事服務窗口進行合理調整佈局,將經管土地確權辦證、林業林權辦證、村建、衞計等羣眾關注的共性業務單位調整到便民服務大廳一起辦公,實施“一站式”服務,有效避免辦事羣眾到處跑、多頭問的現象。及時更新行政審批事項和辦事指南,按照上級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印發鎮便民服務窗口辦事指南,對審批事項、法律依據、所需資料、辦理流程、辦結時限、投訴電話等進行逐一明確,並按照能減則減、能省則省的要求進一步精簡辦事流程,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和工作不在狀態、服務態度差、中梗阻、刁難辦事羣眾等行為實行“零容忍”,發現一起,嚴肅處理一起,着力解決服務羣眾“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四)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明顯改善。近年來,鎮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制定河道疏浚整治規劃,加大了政府投入,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投資3800萬元,完成英額河上游河提防護工程建設;投資130萬元完成11項農村自來水工程;投資150萬元新建扶貧解困自來水井5眼;投資3.2萬元,完成轉湘湖水庫輸水洞維修工程;維修養護英額門村歡喜嶺塘壩;完成長春屯村河道治理順籠等水利改造工程。

根據縣政府統一部署,按照全面落實河長制工作要求,鎮政府制定了工作方案,確定了工作目標。總河長由黨委書記、鎮長擔任,各支流河長由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擔任,副河長由各村書記、主任擔任。編制了“一河(庫)一策”治理及管理保護方案、設立了河長制公示牌。目前,各河長巡河100餘人次,清理河道30多公里,拆除沿河廁所5座,清運河道垃圾600餘立方米,治理受養殖户污染河道500多米,處罰畜禽養殖污染1人。河長制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基本杜絕向河道傾倒垃圾、違規佔河、亂猜盜挖等問題,通過突擊整治和長效管理,全鎮河道水質有了明顯提高,引排功能有了明顯提升,村莊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五)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近年來,鎮政府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生態農業、千億斤糧食等項目,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鎮高標準農田規模不斷擴大,為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投入提供了基礎性保障。完成了大林子和椽子溝兩個村農業綜合開發治理項目;完成轉湘湖、大林子、長春屯、新民屯、英額門、孤山子、灣龍背、柳木橋8個村的千億斤糧食項目。共治理河道修河堤13公里,砌防護牆8000延長米,修田間作業路20公里,修防滲渠5000延長米,改良土壤1萬畝,配套各種噴灌200多台套,打抗旱井14眼。項目建成後,項目區內玉米產量每畝從750公斤提高到850公斤、龍膽草每畝產量從300公斤提高350公斤,農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項目的實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目前,全鎮有大型農機具120台套,中藥材生產幾乎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農業機械化程度處較高水平。

(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村集體經濟發展明顯增強。推動中藥材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文化+農業+旅遊+康養+中醫藥”的深入融合。引導農業專業合作社發揮作用,提高組織化程度。全鎮2019年調減玉米種植面積5500畝,新發展中藥材16000畝,藥材累計在地面積達到35000畝,年產各種藥材8000多噸,實現產值1,5億元,中藥材一項人均收入達8500元。引進安徽亳州羣康藥業中藥材深加工項目,新上切片、切段等加工生產設備,進一步拉伸中藥材產業鏈條,擴大藥農收入。繼續加強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2018年我鎮7個村按要求達到村集體經濟純收入5萬元以上任務。椽子溝村龍盛公司不斷豐富加工品種,2019年加工中藥材130多噸,實現利潤10萬元;新民屯村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新引進肉牛120頭,出售肉牛30頭,現存欄90頭,新建蔬菜大棚10座, 2019年新民屯村村集體分紅收益達17.5萬元,真正做到了村集體自力更生、自己自足。大林子、崔莊子村,圍繞中藥材主導產業,籌建中藥材初加工廠,目前,兩村已加工各類中藥材100餘噸。長春屯村新發展繁育牛項目,目前存欄10頭。灣龍背村建設絨山羊養殖合作社。通過合作社+養殖户+農户方式發展絨山羊產業。英額門村建設1500㎡廠房,對外出租,年租金8萬元,壯大村集體收入。大林子村等藥材加工廠項目正在積極進行技術改造,提升中藥材加工能力。孤山子村改建一處標準化養牛小區,規範糞污處理和改善青貯設施建設,繁育黃牛35頭。大石溝村投資120萬元建設3000㎡藥材加工廠一座。丁家街村投資180萬元,建設7000㎡藥材加工廠一座。孤山子村成立肉牛養殖合作社,新發展肉牛35頭。柳木橋村新建豆油坊,預計年生產豆油2萬斤。2020年末力爭全鎮12個村完成壯大集體經濟5萬元目標任務。

為了進一步提高中藥材品質,解決藥農晾曬中藥材難題,鎮政府投入資金2000餘萬元,建設藥材初加工廠5家,有效解決中藥材晾曬問題,中藥材質量明顯提升,龍膽草價格每公斤從30元增加到60元以上。2020年我們在原供銷社院內建設藥材市場,引入住中藥材經銷商户13家,每天銷售額達到10萬元,進一步促進了我鎮中藥材產品流通。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1、鄉村道路建設標準不高。雖然我鎮的道路通達率很高,但存在標準不高低,村與村之間的道路路面窄,路況差,村組公路多數為等外級公路,抗災能力低,缺橋少涵的問題比較普遍。落後的交通基礎設施仍然是我鎮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瓶頸,為新農村建設,產業結構調整、人流、物流發展等帶來了較大的不利因素。

2、農田水利設施薄弱。一是我鎮水利工程設施大部分修建時間長,主體工程設計標準低,水庫抗災減災能力低。二是全鎮農田有效灌溉面積低,特別是山區因蓄水能力弱和排灌設施建設不完善,農業很大程度上仍然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極大地影響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三是因水利設施滯後,我鎮的穩產農田不多,農業旱澇保收不穩定,產業結構調整難,農民經濟增收困難。

3、社會民生事業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重。一是農村文化設施、公益事業建設少,圖書室、文化室建設不夠完善等。二是全鎮13個村委會中文化體育活動場地少,遠遠滿足不了廣大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需求。三是隨着一些國小分校點的撤併,許多學生集中到村中心校,中心校的宿舍滿足不了撤併後的需要,由於居住比較分散,校車數量不足。四是大部分農村衞生機構房屋因建築面積、設施不達標需要改造,農村衞生機構缺乏基本醫療設備,難以開展好服務工作。

4、其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好多公益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存在重建輕養現象,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後,由於養護責任不落實,缺乏後續投入和維護管理,難於發揮其效益。

5、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結構不合理。一是近幾年來,財政投入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增加很多,項目建設資金實行國家、省、市和縣的分級配套政策,但前期拆遷站資金的投入量較大,基層財政壓力較大,無力負擔,嚴重影響了項目的順利實施,致使建設進度慢,工程質量相對較差。二是農業建設項目由上級農業主管部門確定,部分村由於享受過小部分政策,不能再申報如農業綜合開發、千億斤糧食等項目,嚴重影響農業產業發展。

三、意見建議及措施

1、加強協調指導整合各方力量發揮綜合效應。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十分複雜和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眾多部門和人員的參與,為加強協調指導工作,我鎮已成立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並組建項目建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極大地推進了我鎮新農村建設的進程。此項工作更需要縣直個部門對新農村建設加強重視,彼此間加強溝通和交流,各項資源形成合力。因此,在下步的工作中,建議必須加強協調指導,通過體制和機制的創新,管理辦法的完善、獎懲措施的落實,去不斷激勵和調動部門的工作熱情和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從而達到統籌安排各類基建項目、集中使用各種建設資金、提高投資使用效果、發揮綜合效應的目的,使農民的生存條件和居住環境得到切實的改善。

2、進一步完善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大多具有小、分散的特點,而各地情況又千差萬別,按照“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認真做好各項規劃,尤其是鎮村建設規劃就尤為重要。建設規劃要把新農村建設放在首位。制定具體規劃前應先徵求人民羣眾的意見,尤其是村莊布點規劃要經村民充分討論,堅持羣眾自願原則,按照規定條件和程序選點,並經公示無異議後上報。中心村莊布點規劃要整村推進,相對集中,做到規劃一個村,完善一個村。建議各部門要圍繞生產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農村文化科技建設等,結合本部門實際,及早謀劃生產發展、安全飲用水改造建設、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等規劃。要加強規劃管理,嚴格按規劃建設,嚴防建設和整治的隨意性。

3、增強村級自身發展能力。發展村級經濟,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和自轉功能,是解決村級建設資金不足的根本性辦法。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村制宜,努力尋找發展經濟的結合點,以壯大村級經濟,增強自身“造血功能”。通過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提高村級經濟實力,增強村級經濟興辦公益事業的能力。

4、加強工程建成後管護。把對基礎設施的管護放在與建設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實解決農村基礎設施長期存在的“有人建、有人用、無人管”的問題,充分發揮使用效益。首先,規劃階段必須考慮運營管護經費,將其納入項目總投資或明確管護經費來源,建立管護經費保障機制。其次,對純公益性項目由財政安排一定的管護經費,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真正走上平常有人管、壞了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軌道,確保農村和農民長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