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七年級生物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42W

關於七年級生物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七年級上冊生物教案 篇一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節生物圈教學目標①描述生物圈的範圍。②説出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③嘗試收集和分析資料。④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瞭解和愛護這個家。

難點和重點

重點:①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當瞭解和愛護這個家。難點:收集和分析資料(因為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需要對圖片、文字和數字資料進行分析)。

教學設計

生物圈的概念①學生觀看生動的課件,然後根據自己在課下收集的資料,共同討論太陽系中各星球的狀況。②學生們根據自己手中的地球儀,討論生物圈的範圍,然後總結生物圈的概念。

①教師通過展示課件,把一幅美麗的太空畫面展示在學生面前,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出地球上生物圈的概念。

②教師事先讓學生們拿出地球儀,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範圍

①學生分組開展競賽,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最精確的語言説出生物圈的範圍。

②學生將自己的設想記錄下來,然後在全班評比最具創造獎若干名,日後進行一次模型比賽。①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競賽。②教師佈置學生設計生物圈的模型。學生髮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並且利用手頭的資料進行分析,討論,最後總結出結果。教師佈置學生扮演角色,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課下作業

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一個生物圈的簡易模型。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二

第一章觀察細胞的結構第一節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學目標

①説明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

②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③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重點和難點

重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

難點:規範使用顯微鏡,並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

教學設計

①讀第二單元開篇語,明確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奧妙,就必須要了解細胞。(指導學生看書中35頁圖,提問、朗讀,引出主題。)

導入新課

讓學生思考得出,要了解細胞,必須藉助顯微鏡。(提示圖中細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取鏡和安放

2、右手握,左手託;略偏左,安目鏡。(指導學生看書37頁:取鏡和安放。)強調安放目鏡時,手指不要觸摸鏡頭,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引導學生説出顯微鏡的發明、發展過程。

3.顯微鏡的構造學生兩人一組,看書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

4、顯微鏡的使用對光:(1)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睜。(3)轉動反光鏡,看到明亮的視野。

觀察:(1)標本放在載物台上,壓住,正對通光孔。(2)鏡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標本。(3)左眼注視目鏡,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情況可能不一,部分同學沒看到物像。一名學生邊説邊演示自己是如何觀察到物像的》。明確應注意的問題後,動手操作,觀察。思考回答: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細胞越大,個數越少;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細胞越小,個數越多。介紹四種觀察標本:①寫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數字的透明紙;③動植物玻片標本;④寫有數字的不透明紙。要求學生先看書,然後指導學生動手觀察。(建議先觀察2號標本)巡視,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請一名同學上前演示。強調:①用低倍物鏡(10X或8X,即短的物鏡)對準通光孔。②轉動轉換器的手法要正確,對學生進行愛護顯微鏡的教育。③糾正:應叫明亮的視野,不叫亮圈。④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鏡。學生明確: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數=目鏡的放大倍數X物鏡的放大倍數③光學顯微鏡只能觀察能被光穿透的物體。鼓勵按步驟規範操作,巡視,檢查,糾正錯誤。

練習:思考,回答。看書39頁注意事項後,動手操作,將顯微鏡放入箱中。學生暢所欲言。提示:顯微鏡使用完後,怎麼辦?

小結:給予評價,並啟發: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給予肯定,並鼓勵學生利用課後時間,自制標本,到實驗室觀察。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通過此實驗,加深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認識,讓學生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

二、課時安排:

1——2課時

三、教學準備

一些驗證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裝置、材料、錄像、課件等。

四、活動指導

1、教師事先向學生講清楚教材中的關於這兩個實驗的裝置、原理和實驗過程。

2、教師可用光合作用發現過程中的經典實驗開拓學生思路,引導他們思考。教師還可向學生介紹一些學校、市區圖書館的參考資料,以及告訴學生上百度、Google等網站去搜索他們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網址可直接告訴學生)。

3、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共同探討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驗證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如果教學需要,教師可先與某些學生在課下做一下探討)。這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實驗材料的不同(如可用衞生香代替火柴,用0、1%的碳酸氫鈉溶液代替清水)、實驗裝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書上驗證釋放氧氣的裝置)。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配合錄像、課件、學生或教師的演示實驗。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講,這個實驗做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多鼓勵學生。對於學生的一點點創新,都應給予鼓勵。

五、評析

光合作用在教材中無疑是重點和難點,這個實驗做得好可以幫助學生牢固掌握這部分知識,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運用各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但由於這個實驗較難,教師要注意在課前給予學生較多的引導和幫助,並請他們在課前做好相應的準備。

六、備註

1、現在錄像器材便宜,攝像技術簡單,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製作適合自己的錄像帶(統一配置的錄像帶有時不一定能滿足自己的教學需要)。教師在播放錄像時,要注意暫停鍵等功能鍵的使用。因為一氣兒將錄像放完效果可能不好,很多時候,邊放邊結合錄像講解效果比較好。

2、教師可自己或請專業人員製作能滿足自己教學需要的課件,也可從百度等搜索網站尋找一些光合作用方面的課件做參考。

3、通過搜索網站可得到很多有用的東西。如:有的學生如果想利用儀器檢測空氣中二氧化碳、氧氣的濃度變化的話,可告訴學生直接用“空氣中二氧化碳檢測儀”、“空氣中氧氣濃度檢測儀”等字樣在百度等搜索網站上搜索即可,但同時要提醒學生文明上網。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四

教案預覽: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教學目標:

①概述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

②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展過程的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變化。

③參加資料分析和技能訓練等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④認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髮展的觀點。

重點和難點:

①運用比較的方法找出人類與類人猿的異同點;

②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

③認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鬥爭中進化來的觀點。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閲、蒐集有關生物進化論和神創論觀點的資料及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等。

學生:蒐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資料、現代類人猿的分佈以及生活狀態的圖片資料。

授課時間:

兩課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人類的起源

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認識觀察現代類人猿

推測森林古猿當時的生活狀況

敍述課前蒐集的`有關人類起源的相關資料和內容,小組之間相互交流。

傾聽教師有關生物進化論與神創論的介紹,並發表自己的觀點。

觀看現代類人猿生活的錄像片。

通過對比找出現代類人猿與人的異同點。

通過觀察圖片和錄像片,小組以合作的方式嘗試性地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情況。

組織交流、評價,並補充。

介紹有關生物進化論觀點與神創論觀點的爭論,引導學生認識到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存在着唯物觀和唯心觀點的鬥爭。

指導學生閲讀圖書和觀看錄像,啟發學生髮現問題、思索、回答,並補充。

鼓勵和引導學生從運動方式、捕食等方面大膽進行想像,並進行適當的補充。

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

環境的變化 (地殼的運動導致)

分析課本中的資料,小組之間互相質疑、討論,達成共識:地殼的劇烈運動,使自然環境發生變 化,促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組織學生分析,教師進行補充、糾正。

古人類起源和進化的證據及歷程

進化的主要證據:化石

觀察早期的古人類化石,發現並提出問題,根據 書上的提示,分析“露西”和“東非人”所生活的時期及進化狀況、進化的地位。

小組討論、分析交流: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在形態、勞動、使用工具、語言等方面的變化。

分組遊戲。(肢體表達一句話的意思,體會語言的重要性)

指導學生觀察圖中的要點(骨骼的長短、粗細,骨盆的 形態等)並進行分析,引導答疑,樹立進化的觀點。

強調人類進化過程中幾個方面的重要變化。

提醒學生在生活中應很好地運用語言與他人交流。

人與自然應當和諧發展 小組討論:

明確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鬥爭中逐漸進化來的,人類的一切活動必須尊重生態規律。

人猿同祖,人猿應友好相處。我們有責任保護好珍稀、瀕危的現代類人猿。 教育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

滲透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情感教育。

課後作業:

《同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