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19備考:中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素材(考場經典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83K

2019備考:中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素材(考場經典精品多篇

寫好作文的核心,首先是大量的積累,有意識的積累和無意識的積累。而更多的時候是有意識地積累,我們想表達觀點,除了直接説出我們的觀點,還要對我們的觀點加以證明,證明觀點的時候,就需要事實材料或者前人的觀念的材料。這次本站為您整理了2019備考:中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素材(考場經典優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並分享出去。

2019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大學聯考熱點素材有哪些 篇一

手中握着一支七彩的筆,畫出碧空如洗;畫出綠草如茵;畫出百花爭豔;畫出萬木吐翠……我在繪我的夢,我的中國夢!

中國,多麼美麗的一個名字,像一條巨龍,屹立在世界東方。

我們先來談談“美麗中國”吧!

剛健之美—天山;雄渾之美—萬里長城;寧靜之美—鏡泊湖……還有很多很多呢!再比如説,中國最美的湖—青海湖;中國最美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國最美的城區—-本站§ 廈門鼓浪嶼……看看吧!我們就應為生長在中國,做炎黃子孫而自豪,而高興!

之後我們來談談“我的中國夢”吧!

我期望:以後的中國,沒有霧霾,藍天如洗,空氣清新,花草的氣息,沁人心脾;我期望,中國的大地,所有的樹木枝葉茂盛,綠葉清晰、嫩綠,滿眼的綠意;我期望,黃河、長江,一切的江河湖泊,水波清澈見底,魚兒暢遊自在;中國的草原,牛羊如雲朵一樣輕輕飄逸。

我期望:中國所有的村莊、城市裏所有的孩子都得到關愛,所有的老人都得到照顧;我期望,所有的中國人都彬彬有禮,熱情好客。

我期望,我期望的一切都不會是夢,在未來,這些期望都會成真,你們也期望吧?

夢是一種嚮往;夢是一種憧憬;夢是一種動力……有了夢,我們就有了動力,有了動力,我們就會努力,有了努力,夢就會成真!

我堅信,我的中國夢,絕對不只是。

感恩 篇二

1、感恩親情

親人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物質生存,更有精神支撐終生受益的教誨。翠翠祖父的告誡:“做一個人,不管有什麼事皆不許哭,要硬扎一點。”(沈從文《邊城》)認識母愛(寬厚仁慈,堅定執着,無私無怨),珍惜母愛(不要到永遠失去的時候才想起),回饋母愛。(史鐵生《合歡樹》)

2、感恩友情

昔日的友情,提起來,一片温馨。乾枯的人生旅程中,它將永遠供給我們新的慰藉,重燃我們將熄的希望:友情醇厚,它不令人悲,不令人醉,而令人寬慰。珍惜友情吧!(於犁華《親情·舊情·友情〉友誼可以調劑人的感情,可以增進人的智慧,可以獲得又一次生命。(培根《論友誼》。)

3、感恩師長

哪怕是用樹枝在地上寫幾個字的問候,也能表達對師長的敬愛,關鍵是有這顆心。(季羨林《兩行寫在泥土地上的字》)

4、愛相遇的人

老貝爾曼用自己的生命在牆上畫成了永不凋落的葉子,鼓舞、換回了年輕的瓊珊的生命。人不能僅僅為自己,還要為他人,為一切相遇的人,這是責任,是本份。(歐·亨利《最後的常春藤葉》)

5、愛社會

人首先是社會的,社會決定了個人的生存發展與價值,“記住我”的方式是用你的善良助人的行動,一個毫無保留獻出自己一切的人,便是一個永存的人。(泰斯特《記住我》)。

人的和諧營造了社會的繁榮。愛這個社會,與社會協調,才能共生共榮。(愛因斯坦《社會和個人》)

6、珍惜舊情,潤澤人生

“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王粲《登樓賦》)柳永亦然。“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八聲甘州》)“餘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歸有光對故居的思念,凝聚着三代人的親情。

感傷離別,思戀舊情,在分離的歲月裏,也是一種充實,一種寄託,一種人生的滋味。(柳永《雨鈴霖》)“葉上初陽幹宿處,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久在異鄉的人,能夠夢人芙蓉浦,對話漁郎,何嘗不是一種慰藉,一種解脱,一種人生的眷戀?不忘故友,本是一種美好的情愫。(周邦彥《蘇幕遮》)

7、享受自然,快意人生

人生之短,俯仰一生。何不“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快然自足?(王羲之《蘭亭集序》)清風、清月、清流,清妙,自然有深趣,適當放棄“不急之務”,休閒自娛,也是呵護生命的可取之法。到大自然懷抱中,提倡慢生活,這是現代人的新理念。(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8、學會感恩

母愛的偉大在於無私,只要讓家人快樂,再苦再累心也甘。裏柯克《我們是怎樣過母親的》給了我們兩點啟示:一是學會受愛,學會享受媽媽的付出,讓媽媽覺得對兒女有價值,就會真正感到快樂;二是學會愛,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和願望作為藉口,去給母親做什麼,那樣只會傷害母親。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中國夢作文範文 篇三

民族團結從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從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為少數民族打開了向漢族學習的大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歷時十八年,考察了許多國家,把西域的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政治、經濟等都向漢武帝作了詳細彙報,為漢朝反擊匈奴創造了有利條件,加強了中原與西域的相互瞭解與來往。大漠的駝鈴聲記錄着遙遠的文明。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有一批愛國的少數民族為祖國的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之後千萬同胞們的幸福生活。新中國成立後我們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數民族同胞的權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個民族能夠像一家人一樣相親相愛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樹地震中所展現的民族團結精神深深烙印進了人們心中:忘不了全國各族人民為汶川遇難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樹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國慶節天安門前那56根民族團結柱。這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們有血濃於水得親情。

我們學校是一個各民族學生與老師和諧相處的大家園。學校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個民族的同學。學校在學習生活方面也給予少數民族同學很多的關心,而我們也應該用一種團結、友愛的態度來對待學校裏的每一位少數民族同學。只有關係的和諧才能創造出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校園。

無論從哪一方面説,和諧都是發展的前提。09年的“7.5”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們更加體會到穩定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了團結我們很有可能成為那個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國,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就會成為空談,變成一個遙遙無期的夢想。面對國內外嚴峻的形勢,我們更應做到團結,用一種全新的姿態面對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們防患於未然,能讓我們見證一個蒸蒸日上的新家園!

回望歷史,我們擁有輝煌的華夏文明;我們共同書寫中華的傳奇!展望未來,我們擁有美好的明天,我們共同仰望同一片藍天!

2019備考:大學聯考語文作文素材(考場經典 篇四

人生要用“不負”來書寫

“鍾揚同志是新時代我們學習的榜樣,他的精神將會一直激勵着我們。”近日,各地掀起了學習鍾揚熱潮。

他的語錄摘編中,有一句話觸動了我的靈感:“人生沒有絕對,不必等到臨終才來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個年齡段該乾的事都幹了,就能不負你的人生。”

的確,人生,貴在不負時光,不負自己。鍾揚“雪域十六載援藏報國胸懷西部常在路上,風華五三秋崇德育人桃李天下播種未來”,他就像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他人生的每一步,都在用“不負”書寫。

苦心十六載,只為“造福蒼生”。心中有黨、忠誠人民,才會堅守信念;心繫天下、科研報國,才會一路追夢,一路前行。鍾揚作為一名院長、一位教授,他完全可以在“東方之珠”下搞科研,但他偏偏選擇去青藏高原找種子。從攀上海拔6000多米的雪原採集種子,到10多年堅守開墾西藏的高原生態學科,從學術援藏如何常態長效,到怎樣在孩子心中播下科學的種子,這就是紮根大地的初心力量。他的良苦用心,的確印證了“只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一定可以澆灌出心中的‘藏波羅花’”。

有心三十年,只為“棟樑之材”。“教師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鍾揚不僅注重“日事日清”,更是把每個年齡段該乾的事都幹得漂漂亮亮。在他心中,每個學生都是寶貴的種子,必須全心澆灌,精心呵護,讓他們開出希望之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鍾揚不僅堅守師道、授業解惑,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他最大的亮點,就是重點扶持一批日後會紮根西藏的當地的教師和學生,這既是他援藏的方式,更是他的報國之志。

虔心一輩子,只為“不負人生”。“一個基因可以為一個國家帶來希望,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鍾揚雖然走了,但那顆名叫‘鍾揚’的種子必將生根發芽,滋養大地。保爾·柯察金曾説過:“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鍾揚虔心一輩子,一輩子都在趕時間,一輩子都在做貢獻。因為,他不想等到臨終才來回首自己的人生,因為他要把自己每個年齡段該乾的事幹完、幹好。

“不是傑出者才善夢,而是善夢者才傑出。” 這是一位鴻業遠圖的“拓荒者”、作育英才的“耕育者”、為國奮鬥的“搏擊者”的人生追求。斯人已逝,經典猶存。作為新時代的奮鬥者,確實該參透這一哲理。

“棄職捐髓”詮釋大愛精髓

“工作失去了可以再找,患兒的生命只有一次。”昨天,正在武漢市中心醫院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的王斌毫不後悔他“棄職捐髓”的決定。1989年出生的黃岡小夥王斌是我省首例無償獻血超過100次的捐髓志願者。從18歲第一次無償獻血開始,已無償獻血2000毫升、獻血小板116次,累計221.5個治療量。為此獲得了兩個全國無償獻血金獎。(4月1日《武漢晚報》)

據報道,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正在某公司任見習項目工程監理的王斌,需要去外省從事一項重大工程安裝的監理工作。但是由於患兒病情加重,無法在原定時間內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必須順延推遲,時間正好與公司要求的正常上崗時間衝突。最後,王斌選擇留下來捐獻造血幹細胞拯救患兒,因此失去了這份原本收入頗豐的工作。他説:“工作失去了可以再找,患兒的生命只有一次” 。

“棄職捐髓”詮釋大愛精髓。這雖不是什麼豪言壯語,但卻是發自內心的一句擲地有聲的大實話。人們從這一閃光的話語中,看到一位年輕人對生命的敬畏,折射人性的温度。也是“生命至上”的一種具體表現。世間上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但比生命更寶貴的是一種無私奉獻精神。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如水之善,自然之善,非用心之善,真善矣”。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棄職捐髓”這是珍惜與放棄的選擇。世間上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但比生命更寶貴的是一種無私奉獻精神。小夥“棄職捐髓”,這是懂得珍惜與放棄。很多時候,捨得放棄也是一種美德,有道是:小溪放棄平坦,是為了迴歸大海的豪邁;黃葉放棄樹幹,是為了期待春天的葱蘢;蠟燭放棄完美的軀體,才能擁有一世光明;心情放棄凡俗的喧囂,才能擁有一片寧靜。小夥“棄職捐髓”放棄高薪工作,卻也為挽救了一個人的生命,挽救了一個家庭。

“棄職捐髓”這是一種無私精神。在這個社會,誰都不是看客,人人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每一個人都需要幫助別人。一個人在世上不能光顧自己,要多想到別人,要多做善事、好事,這個人才活得有價值。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挺身而出,救人於危難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性循環。

“棄職捐髓”這是傳遞美德的標杆。有句名言説得好:當一個人傳遞美德時,美德花開芬芳,當一羣人傳遞美德時,美德花開香滿園。如果人人用實際行動去做好事、善事,去傳播文明和道德精神,那麼就會播種道德和文明的種子,美德就會在全社會處處開花結果。這就是滿滿的社會正能量,我們社會需要更多的這樣好人和熱心人,願身邊每一個人都傳遞這樣更多的正能量,那麼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仗劍呲“精日”是對英烈應有的守衞

又是一年清明時。翠柏隱隱,水長山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前往烈士陵園祭掃、參觀革命紀念館等方式,去汲取先烈的精神力量,去仰視英魂的不屈脊樑。

清明禮祭英魂,精神慎終追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定要“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縱觀中華民族的近代史,飽受外敵凌辱,遭受了罕見的劫難。在抗日戰爭時期,百姓生靈塗炭和軍民奮起反抗,都到達極致。最終,“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中國人民以3500多萬軍民傷亡的慘重代價,為民族爭取獨立,為世界守衞和平。

“只有人人都珍愛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和平,永遠是我們幸福生活的最大基石。生於和平年代的人們,尤其是當代的青年,對和平有切身體會,但對戰爭的真實感受卻知曉甚少——沒有導彈凌空而過、沒有爆炸倏忽而至、沒有恐懼常伴左右,徜徉在大街小巷的我們,又有誰能切身感受那場血與火的淬鍊、去趕赴那個生與死的戰場……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要知曉,和平它不是在虛空概念上的鼓與呼,而是以最好姿態和最佳心態,去回眸歷史,去眺望未來。

遺憾的是,一些人不僅把和平當成一文不值,更是把它當成開玩笑的由頭、博眼球的工具。更有甚者,主動化身成當年侵略者的模樣,在民族最為痛楚的傷疤上撒鹽。值得警惕的是,“精日”的鬧劇、醜劇,並不是單發事件。2月19日,兩名男子身穿仿製二戰日本軍服在南京紫金山抗戰遺址前合影,被南京警方依法行政拘留15天。緊接着,2月22日,一名35歲的上海男子孟某在微信羣中發佈南京大屠殺“殺少了”、“才三十萬而已”等言論,被上海警方行政拘留5天。3月3日,剛被釋放的孟某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拍攝視頻並在網上發佈,辱罵舉報他的網友是食物鏈最底端的“工作犬”。

是不可忍,孰更不可忍。“精日”分子們一而再、再而三挑戰民族底線,拿民族傷痛開玩笑,引起了國人強烈憤慨。對於“精日”分子,外交部長王毅嚴肅地迴應並怒斥:“中國人的敗類!”對於“精日”的惡劣言行,就該用“呲”的態度來應對。這是治病、救人的法子。家國意識,民族氣節,感恩英烈之心,正是帶領國家和民族走出苦難,走向強盛的精神力量。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2018年兩會上,38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一份關於制定“保護國格與民族尊嚴專門法”的提案,把立法之劍豎起來,既是把對“精日”分子們的底線畫清,更能賦予國人對和平的理性啟迪。一個志向遠大的民族,一定是能從自己的歷史裏看清意義,找到價值。對國格與民族尊嚴予以最高的敬畏,也是應有之義。

“仗劍高歌酒一杯”。現在來看,對“精日”言行嚴懲不貸,應該是常態。讓他們“低到塵埃裏”,也是對先烈應有的守衞。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在對英烈們的追思與祭奠中,去讀懂那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烽火歲月,才更能夠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西湖大學的探索值得期待

在美麗的西湖畔,將誕生一所新的大學:西湖大學。

日前,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浙江省設立西湖大學。西湖大學是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研究型大學,主要開展基礎前沿科學技術研究,以博士研究生培養為起點,計劃全日制在校生規模不超過5000人。浙江省教育部門表示,西湖大學的設立是創新我國高等教育辦學體制機制的一項新舉措,對於我國探索政府支持下調動社會力量集聚一流學術人才、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作為一個團隊機構和社會組織,現代大學的首要特性是辦學自主性。學校具有學術自主權,資源吸納方式實現多樣化,學校權力與學生權利建構平等關係,是一所現代大學的關鍵要素。西湖大學提出,將按照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努力構建完善的治理體系,學校同步設立黨委,把好辦學方向。這種設置值得期待。在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借鑑辦學治校方面的國際先進經驗,有助於降低學校的試錯成本,提高辦學效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西湖大學採用基金會籌資的民間辦學模式,將使學校在經濟上有條件擺脱財政依賴。這種籌資模式使得西湖大學有別於傳統公辦高校,有利於保持學校辦學的自主性和較高的管理效率,助力現代大學制度的構建。

作為西湖大學代校長,施一公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本人學術成就高,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有獨特見解。作為西湖大學的首任“掌門人”,他更有幹雲豪情,比如,他不久前在公開演講中放出“豪言”: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學師資規模將超過擁有2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學,教師科研水平很可能成為中國之最;5年後,教師科研水平比肩東京大學、清華、北大等知名學府,成為亞洲一流;15年後,在各項指標上和加州理工大學媲美,成為世界範圍內最好的大學之一。從這個理想宏圖可以看出,施一公身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教改英雄敍事色彩。這種理想主義和英雄色彩,在西湖大學初創時期,將為學校帶來更大關注。對一所民辦高校而言,這種注意力客觀上有利於資源的吸納。

南方科技大學對大學改革的推進,曾被社會寄予厚望。如今,西湖大學能否為現代大學在新時代中國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和生機,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兼容幷包的教育體制和科研模式,為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作出超越先行者的更大探索?這些值得期待。

暗物質洗髮水!這樣的“高科技”你也信?

暗物質洗髮水可以洗出濃密秀髮,石墨烯內衣內褲能助你“永葆青春”,納米按摩椅能讓你“想瘦哪裏瘦哪裏”……別激動,如此“高科技”的產品,並非來自高精尖的科研團隊,而是出自一些想象力極為豐富的商家——他們爭相給產品貼上“高科技”的標籤,以創新創造之名,大行忽悠之實。

這類忽悠最明顯的特點是什麼?就是相當具有“技術含量”。它們一般會緊盯最前沿、最尖端的科技,卻不求甚解,更不會醉心搞研發,而是在開“腦洞”上竭盡所能,將其跟養生保健功能強行嫁接,反正用一個“科技+養生”的萬能公式,一款神乎其神的產品就做好了。比如“活躍”在保健領域的暗物質,可以被加工成洗髮水,幫人“暗中”長頭髮、治脱髮;可以化身維生素功能飲料,因為具備“來自宇宙的能量”,所以能提神;比如被商家熱捧的“量子”,相關產品中既有“功能強大”的量子水、量子襪,又有“包治百病”的量子醫療儀器,甚至還有“量子返老還青艙”——簡直天雷滾滾!

打科技牌、秀核心技術,這本是商家宣傳營銷的常見手段。但其前提要真實、合法,技術確有其事。但“偽科技”產品呢?説白了就是純屬虛構,它們抱住高科技的大腿,費盡心思吸引眼球,絞盡腦汁製造賣點,把科技概念變成了“搖錢樹”,把胡編濫造當成撈錢的捷徑。從營銷的角度看,這些比拼想象力的宣傳,明顯違反我國《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關於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規定,涉嫌虛假宣傳;至於與高新技術相隔十萬八千里的產品,更是從生產到銷售都充滿了違法違規操作,損害消費者權益,還嚴重擾亂市場秩序。

怎麼辦?創新監管方式至關重要。“偽科技”產品假得很明顯,要識破它們根本不需要“火眼金睛”,只需提高監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針對其數量大、位置分散等特點,專門開闢更暢通的投訴舉報平台,以獎勵、回饋等激勵機制讓更多人蔘與到打假的行列中,讓虛假廣告陷入羣眾監督的“汪洋大海”;比如針對“偽科技”產品充斥網絡等問題,不妨強化智能識別等技術手段,更快速、更精準地發現虛假互聯網廣告,進而激濁揚清,讓不安分的商家付出更大的代價。

此外從需求端來看,科普也必不可少。暗物質被稱作“世紀之謎”,科學家求索百年未果,相關產品怎麼會提前“造福”人類?石墨烯貴為“新材料之王”,各國都在加緊技術攻關,“石墨烯內褲”是怎麼來的?這些產品稀奇古怪,分明是出來搞笑的,根本經不住推敲,卻能把一些人騙得團團轉。這其中,既與契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有關,也有消費者對高科技“蒙查查”的因素。由此可見,讓科普以更鮮活的方式、更豐富的渠道距離普通人更近,還需要做更多工作。

外賣小哥的詩篇,你讀懂了嗎?

4月4日的這一夜,杭州外賣小哥雷海為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他以歎為觀止的表現,奪得了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冠軍,而在成名後的第二天,他依舊在送外賣。

也許,是與詩詞文化“不太搭調”的工作經歷,引發了人們較為強烈的關注。而事實上,外賣與詩詞也的確不需要“太搭調”。取得如此成績,憑藉的是在他生活中,那一片不被風雨所幹擾的詩心。

提到外賣小哥,在大多數人眼中,他們往往來去匆匆、勤勤勉勉、生活艱辛。很難想象,他們會有時間停下來,靜靜地欣賞詩詞。可正如詩賦所云“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確,世間喧囂與我何干?享受詩詞需要的是悠然心境,而不是車水馬龍。

對手彭敏評價雷海為時説到:“海為就是《天龍八部》裏那種掃地僧,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旦出手就會震驚整個江湖。”這份評價看似肯定,可轉念一想,卻不一定中肯。

實際上,詩詞不成江湖,江湖存於人心。正因為雷海為將詩海藏於心中,在面對人海時,才波瀾不驚。而金庸筆下的掃地僧,可曾為震動江湖,而有半絲心動?不心動方能證道,真正的愛好本就與名利無關。

作為外賣小哥,雷海為每天接觸的人必然不少。試問,在他所服務的顧客,所交流的同事,所來往的朋友中,有多少人能注意到痴迷於詩詞的初心?如果能注意到,他們又以何種心態面對的自己生活?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顆“詩心”。或許人生的詩篇並不“押韻”,可因為追逐詩意的夢想,再多的紛擾也不會打亂平仄間的節奏。在朋友圈為雷海為點贊之時,我們都應該學會傳達雷海為對生活的信念,那一份看似“勵志”,卻十分質樸的信念。

據悉,雷海為成名的這兩天,各路採訪和問候,讓他飽受困擾,甚至連基本外賣工作都變得憂心起來。其實,對一個早已得勝的人來説,現今的簇擁,未免有些浮躁。而我們應該做的,也不是追捧,而是為他的生活留下一片空地,勿讓名利之困,打擾他的一片詩心。

不妨退一步看,假設雷海為沒有取得冠軍,假設他不是外賣小哥,假設他的詩詞造詣並不算登峯造極,他面對生活的淡然,也尤為令人折服。也許,他的對手不是敗在對詩詞的瞭解,而是敗在那份欣賞詩詞應有的恬靜。

在這個日趨浮躁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奔波,其中有不少人,正逐漸失去最初的那份夢想。不是現實改變了我們,而是我們屈從於現實。而這個社會需要的,也不是“好袖玉堂揮翰手,不爭勝負是知幾”勝負觀,而是“坐朝繁聽覽,尋勝在清幽”的人生觀。也許,這才是雷海為給這個社會最大的啟示。

闖紅燈被逮發朋友圈集20個贊可放行,怎麼看?

機動車闖紅燈,扣6分罰200元。那麼行人闖紅燈亂穿馬路,將如何處罰呢?26日,在廣州一地鐵站,有市民因為過馬路不遵守交通規則,被交警處罰靜坐觀看交通安全宣傳片。被處罰者如果趕時間,可以選擇發朋友圈,説明自己因違反交規被處罰,只要集齊20個“贊”就可放行。(3月29日 澎湃新聞網)

正方:贊成。通過發朋友圈“自曝家醜”,能起到督促自己、影響他人的效果,讓大家以後都不闖紅燈,比單純處罰一個人效果更好。

Pengyu2018:行人闖紅燈肯定是不對的,犯錯誤就要有所懲罰,如此才會讓犯錯誤的人引起注意和重視。通過發朋友圈“自曝違規事實”,是一種認錯的方式,也是接受大家的監督與督促,進而達到影響他人、教育他人的效果,這確實比單純處罰一個人效果更好。

楚彧:行人不守交規,往往也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大禍患。對違規者罰看交通宣傳片也好、發微信坦言交通違規行為集贊也罷,都不失為管用的宣傳教育方式。尤其發微信集讚的選擇項,讓違規者自己撕下臉面“曝光”,自然可以“有所畏懼”、記憶深刻,同時更可將“遵章守紀”的規則意識推而廣之。這樣的交通安全教育“創新”值得點贊。

海棠花兒:雖然不是很好的方法,但比行人闖紅燈單純罰款放行好很多,期待更好的方法。

王排:與時俱進,讓大家通過朋友圈瞭解行人闖紅燈也要受處罰。

反方:反對。行人闖紅燈了應該根據交規處理,發朋友圈集贊就放行,太兒戲。

李兆清:既然違反了交規,就要按照交規處理,該怎麼處理怎麼處理,不姑息遷就。集20個贊就放行,有的人朋友多,集贊對他們來説非常簡單。靠集贊矇混過關,試圖達到教育更多人的目的,顯然不妥當。

古迪:首先,新交規有明確行人闖紅燈的處罰金額及造成事故的權責認定,執法部門應當遵照執行;其次,此類處罰方式帶有戲謔意味,給人一種不正規、不嚴肅的感覺,讓處罰效力大打折扣;再次,此類處罰對於被處罰者的警示意義不大,如此大費周章與取得效果不成正比;最後,此類處罰有涉嫌侵犯個人隱私等問題,值得商榷。

許兵:對執法部門而言“ 法無授權不可為”,“行人闖紅燈被逮發朋友圈集20個贊可放行”,這種處罰措施於法有據不?如果沒有依據,那麼就是執法部門的“任性”。儘管採取這一措施,可能對交通安全教育的宣傳起更大作用。但規定就是規定,來不得“創新”。

對“胎記”女孩,我們欠缺一種肅然起敬

據4月2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一扇門關上,一扇門打開,考研複試落榜的“胎記”女孩將獲得武漢市第一醫院免費治療。之前的媒體報道:得知考研複試被刷,湖北中醫藥大學本科畢業生張羣久久無法平靜,她認為,落選可能與自己面部的胎記有關。招考方一名負責人迴應稱,“招考過程嚴格按照程序依規進行,對考生不存在面部缺陷歧視情況”。

在全程監控的鏡頭下,相信面試過程不可能存在看得出來的厚此薄彼。再説,對待一個佔了半張臉的暗紅胎記考生,在一場公開面試中,也不能給予特別關照。但為什麼考生對落選結果有一種毫不猶豫的疑惑,除了形象有缺陷的考生特有的敏感,招考方的工作做得細不細,對待特殊考生有無必要的人性温度,這些都值得反思。

比如,入圍面試21人,這名考生考得17名,卻成為被刷下的2人之一。招考方解釋,該生參加的是其中4人內科學消化方向複試,因排名末位而出局。如果這個四人規則事先沒公開,那就是堵塞了考生的知情權。該考生一直不知曉,至少也證明信息公開不到位。

在一個看臉的時代,評委由專家組成,並不必然等於對考生一視同仁,也不能證明,對面部有缺陷的考生,使用以貌取人的自由裁量權沒有什麼偏差,抽象的“不歧視”,自然難以獲得這類考生的信任。

這個考生來自農村,有胎記,遭嘲笑,努力學習,剛上大學時,勇敢上台作自我介紹,立志長大行醫,幫助更多的人,長期拿一等獎學金,性格堅強,與同學關係融洽,能走到考研面試這一步,她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價,堪稱是一個不屈的奮鬥者。據招考負責人介紹,面試考察的首要要素是人文素質,我們卻看不到面試組對她非常突出的核心素養有何認可,反而面試結果排尾。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作者,集聾啞盲一身的海倫,之所以能考上哈佛大學,後來成長為享譽世界文壇的偉大作家,自然經歷過名種嚴格公正的考試或檢驗,但勝過父母的專職老師沙莉文,在人生關口給予啟迪和力量的愛迪生、馬克·吐温,也是海倫成長不可或缺環境和條件。

張羣考生在一定程度上,跟海倫一樣,是在用努力奮鬥重塑自己,突破逆境,可是一場面試下來,疑雲籠罩,欲調劑的4所高校,已有3所拒絕。求職3家公司,均被婉拒。由此看,弱勢人羣的成長困境,遠不是一個招考單位,一場面試。

筆者無意主張“胎記”女孩要享有什麼特權,但只給她冷冰冰的“不歧視”,不足以表明我們的敬重,我們欠缺一種肅然起敬。是否善待弱者,是檢驗社會文明的試金石。重大新聞節目安排手語主播,黃金地段也要建盲道和殘疾人通道,其温情和善意十分寶貴。如果説張羣獲得免費治療,是為未來打開了一扇生活之門,那麼她最渴望的,是能儘快打開學業和事業的夢想之門。

自主創新讓故宮“格格娃娃”更俏

近日,故宮文創店推出的一款清代造型的“俏格格娃娃”,被熱心朋友指出與國外某品牌娃娃身體部分相似,可能涉及知識產權問題。故宮隨後採取了一方面曬出“俏格格娃娃”享有知識產權和實用型專利證書,一方面宣佈即刻停售並對已售娃娃給予召回的措施。

據報道,對娃娃造型提出侵權質疑的是普通網友,這體現了普通大眾對知識產權的認識和保護意識正在不斷提升。而故宮文創店的正面、快速反應,則體現了對品牌知識產權的尊重、對自身產品的完美追求,以及整個故宮文創產業對自主創新的追求。

據瞭解,引起質疑的“俏格格娃娃”的身體部位,是“合作工廠提供的其享有知識產權的結構通用身體模型,權利人授權使用該模型”,但頭部和服飾是由故宮淘寶設計師原創。因此,此娃娃是否真的侵權尚且無法定論。在這樣的情況下,故宮文創店火速作出下架回應的舉動就更加值得讚賞——不打擦邊球,不因經濟效益主動召回已賣娃娃並對身體部位重新創作,這不僅是對其他品牌知識產權的尊重,也彰顯了故宮文創產業追求自主創新的自信和決心。

截至2017年,故宮博物院已研發了萬餘種文化創意產品。從“斷貨”的膠帶到“萌萌噠”的冰箱貼,從復刻版名畫到傳統工藝飾品等,經過故宮的創新打造,皇帝的硃批、皇后的飾品、名家的畫作……都以筆記本、書籤、文化衫等形式“飛入尋常百姓家”並頗受好評,這使我國發展文創產業備受鼓舞的同時,也更加重視受限於人才、能力和資本等因素的原創產品的研發問題。此次故宮娃娃引發的爭議,也側面凸顯了這一問題。

堅持自主創新,需要企業堅定不移地堅持創新理念、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培養專業人才,也需要國家從多方面多層次來扶持創新型企業。自主創新才是包括故宮文創產品在內的所有產品做大做強、搶佔市場的底氣所在。

將自主創新、文化自信融於每一件原創產品中,是一種自信,一種匠心精神。堅持自主創新,被召回的“故宮娃娃”一定會以“原汁原味”“土生土長”的更完美身段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國小生最美鞠躬是堂生動的感恩教育課

3月26日晚,一名司機路上遇見一騎單車回家的學生。因一路上十分黑暗,司機擔心孩子回家途中害怕,或有危險,於是開車跟着他,為其照亮前方的路。視頻中,只見孩子中途特意下車,轉身向司機深深地鞠了一躬表達感謝。(3月29日《北京晨報》)

一邊是夜晚沒有路燈道路黑暗,孩子放學騎車回家路上可能會有危險,另一邊是好心司機基於孩子安全考慮,開車燈為孩子一路護航,孩子出於感恩,向幫助自己的好心司機鞠躬致謝,事情雖小,卻讓人感到心裏暖暖的。孩子的感恩舉動一經媒體報道,便引眾多網友轉載,點贊量近600萬,感恩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關於感恩,作家周國平曾這樣闡述,“當你得到了別人的善意對待和幫助,心中會產生一種自然的情感,這種情感就叫感恩”。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一個人只有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才能在社會中更好地立足。報道中的這位孩子是懂得感恩的,在得到別人的幫助之後,不是無動於衷,而是用“鞠躬”回報司機的善意,這是難能可貴的,當然也並非每個孩子都能做到的。從這一層面講,國小生“最美鞠躬”何嘗不是一堂生動的感恩教育課呢?

反觀現實生活中,孩子不懂得感恩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前不久筆者看到一篇新聞,浙江省瑞安市實驗二小對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發現懂得感恩他人的只佔了18.4%,“你不對我好對誰好”“我為什麼要感謝你?”等觀念在學生中普遍存在。很多孩子認為父母、親人或他人對自己好是應該的,天經地義的,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知道考慮自己,向他人索取,卻不懂得感恩和回報。當然,這也與家長過於溺愛孩子、對孩子感恩教育缺位有很大關係。孩子感恩意識缺失,對其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正如一些網友所言“不懂感恩的孩子,長大後比白眼狼還可怕”,生活中子女遺棄父母、打罵父母的現象我們見得還少嗎?

我們在被孩子鞠躬致謝舉動打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通過點贊喚醒對下一代的感恩教育,幫助引導孩子樹立感恩意識,時刻懂得感。對於家長來説,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多鼓勵孩子有禮貌地與人交往,對別人的友好幫助,引導孩子及時表示感謝;家長也要從自身做起,關愛孝敬父母,為孩子樹好榜樣,因為身教的力量遠遠大於言傳。對於學校來説,不妨給孩子佈置一些感恩類的作業,比如幫父母做家務、給爺爺奶奶捶捶背等,讓孩子在完成作業中強化感恩意識;也可以藉助節日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清明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等節日,都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好契機,馬上就到清明節了,學校不妨組織學生到陵園祭奠先烈,讓同學們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感恩報國。

“北大最帥雙胞胎”背後的社會生態

日前,北大同學抗拒“北大最帥雙胞胎”的文章被熱轉。文章稱,相比雙胞胎微博下眾多初高中“迷妹”的崇拜和追捧,一些北大同學的態度可不太友好,認為僅僅依靠相貌和學校名聲走紅,對不起北大的身份。當然,抗拒態度裏寫滿的,不只有譴責,更有對自身價值的迷茫,以及對社會資源分配標準的失望。(3月27日《中國青年報》)

北大同學的白眼,不僅出於觀念衝突,更多出於一種不公平感。同學們都在循規蹈矩地努力,在看書做題,他們的成功之路遙遙。“北大最帥雙胞胎”苑氏兄弟,卻輕而易舉地走了捷徑,靠外貌和消費北大營銷自己,用賣腐炒CP博眼球,出雞湯書、開化粧品公司,混得風生水起,名利雙收。

曾幾何時,網紅一度成為惡俗炒作、博人眼球的代名詞。然而,網紅文化來勢洶洶,以其特有的娛樂意義與意識形態意義,影響着當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網紅文化是在網絡傳播時代與眼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一種市民文化,對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以及傳統文化勢如破竹地侵蝕,令人瞠目結舌。

網紅炒作、一招變現的快餐風氣也侵蝕了校園,在安靜的書桌上掀起狂風巨浪。在仍殘存着理想和自由追求的北大,在對大學精神仍保持着信仰基因的北大,網紅速成的“投機取巧式成功”,受到了北大式的抗拒。 然而,抗拒中滿滿的迷茫和對“奮鬥價值稀釋”的憂慮,暴露了底氣和信心的不足,註定來自高端學府的抗拒,也只是微弱而無力的掙扎。

存在即是合理,當“投機取巧”的網紅式成功VS“循規蹈矩”的苦幹式平庸,前者勝出,是因為其背後有着深厚的獵奇獵豔的人性土壤、追名逐利的社會生態和趨利避害的市場規律。人們在理智上追求完美,卻在私慾上用腳投票,古今中外,概莫如此。然而,正是人性的弱點,和人們對理想的頑強追求,創造了紛繁複雜的社會,並推動着社會不斷前進。

網紅文化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北大最帥雙胞胎”的後續發力,最終還是要靠實力來支撐。“最帥雙胞胎”引發的北大學生對價值觀的思考,也是一種對社會生態的考量。一貫秉承“思想自由、兼容幷包”學術精神的北大,必然還將是奮鬥價值的擔當。

男子搖落“櫻花雨”,僅靠譴責哪管用

24日晚,一名男子在武漢大學,跨過護欄,到櫻花樹下瘋狂搖動枝幹,櫻花紛紛掉落,下起了“櫻花雨”。男子邊搖邊笑,隨行者起鬨叫好,惹怒武大學生。有學生上前制止反被怒懟。武漢大學學生髮帖:這樣的遊客我們不歡迎!(3月25日《中國青年報》)

又是一年一度櫻花節,根據“慣例”,總少不了櫻花節變“櫻花劫”的新聞。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一個景區太出名,聚集的遊客太多,當然就會夾雜沒素質的個別人,做出一些不文明的事來。可是,“男子武大校園搖樹下櫻花雨,還懟學生沒素質”這出新鬧劇,還是刷新了人們對“沒素質”的認識,引起武大學生及廣大網友的強烈譴責。

這位男子不愧為“不帶素質旅遊”的典型代表。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居然通過搖樹的方式“人工製造”出“櫻花雨”來,這種偽浪漫實為自私無賴。更為奇葩的是,他絲毫不覺得自己的做法不妥,居然邊搖邊笑,還理直氣壯地怒懟前來制止他們的學生,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遇上這樣蠻不講理的不速之客,武大學生非常生氣,但也不能“動武”,只好發帖譴責,痛斥道:“這樣的遊客我們不歡迎!”可是,除了道德譴責,控訴該遊客“沒素質”,就真的拿他沒辦法了嗎?

3月18日,武漢大學校長竇賢康接受記者採訪時説:“櫻花開放對武漢大學有很好的宣傳作用,我個人覺得是件好事。”不過,為了維持校園秩序,學校做了大量相關工作,每年大概要賠600萬左右。竇校長説,“因為武漢大學櫻花在全國聞名的,大家願意到大學裏面來,大學有責任接納他們,這對弘揚大學的精神也是有好處的,這點經費和人力投入我們是樂意承擔的,沒有太大的問題。”

竇校長的這番話體現了武大開放包容的精神,無疑是值得點讚的。我相信,此次“男子狂搖櫻花樹”事件,雖然讓不少武大學生痛心,但也不大可能動搖武大繼續開放的決心,武大的校門仍將為遊客敞開。

不過,我以為,開放不代表放任,加強管理才能維護校園秩序,避免“櫻花劫”一再發生。事實上,武大已經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比如,從2017年開始,對遊客做了人數限制,需要先預約才能進校園。但這些顯然還不夠,因為連針對遊客不文明行為的懲罰措施都沒有。武大應該及早制定相關管理制度,明確搖樹等不文明行為的懲罰辦法,包括罰款以及拉進武大遊客黑名單。最好是與有關旅遊部門協調,把在武大賞櫻花時做出不文明行為且知錯不改的遊客,拉進全國旅遊景區的黑名單。

總之,對待男子狂搖櫻花樹等不文明行為,僅靠道德譴責是不夠的,不如切實加強管理,加大懲罰力度,讓沒素質的人沒地方看風景去。

2019備考:會考語文作文素材(考場經典)二

1、飛翔的蜘蛛

信念是一種無堅不催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一天,我發現,一隻黑蜘蛛在後院的兩檐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檐頭到那個檐頭,中間有一丈餘寬,第一根線是怎麼拉過去的?後來,我發現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檐頭起,打結,順牆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面的檐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以後也是如此。蜘蛛不會飛翔,但它能夠把網凌結在半空中。它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昆蟲,它的網製得精巧而規矩,八卦形地張開,彷彿得到神助。這樣的成績,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於是,我記住了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結在空中。奇蹟是執着者造成的。

2、功虧一簣

古時,有一個人要築一座九仞(八尺=一仞)高的山。他堆了一年又一年,不論嚴寒酷暑,廢寢忘食地從遠處挖土,再挑土,再堆到山包上,終於有一天,他就要完工了。這一天也如往常一樣,雞剛叫就起牀開工,一筐又一筐,眼看着山就要9仞高了,只差一筐土的工夫。但他一摸肚子咕咕叫,天又下起雪來,認為只有一筐土,就回家去了。此後,他總認為只有一筐土而偷懶,所以這一筐土至死他也沒堆上,終究這座只差一筐土的九仞高的山還是沒有堆成(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功虧一簣”一成語便出於此。

3、選擇方向

有兩隻螞蟻想翻越一段牆,尋找牆那頭的食物。一隻螞蟻來到牆腳就毫不猶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當它爬到大半時,就會由於勞累、疲倦而跌落下來。可是它不氣餒,一次次跌下來,又迅速地調整一下自己,重新開始向上爬去。另一隻螞蟻觀察了一下,決定繞過牆去。很快的,這隻螞蟻繞過牆來到食物前,開始享受起來;而另一隻螞蟻還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開始。

很多時候,成功除了勇氣、堅持不懈外,更需要方向。也許有了一個好的方向,成功來得比想象的更快。

4、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日兩個民族的認真精神時曾説:如果讓一個日本人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人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如果讓一箇中國人去做,那麼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次,第二天可能擦六次,但到第三天時,可能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鑑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不能事事無所謂。

5、選擇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答應滿足他們一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説,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裏鼻孔裏塞滿了雪茄,大喊到: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裏抱着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裏牽着一個小孩子,肚子裏還懷着第三個孩子。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説: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繫,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選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瞭解最新的趨勢,從而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6、尋找勇氣

有一個青年跋山涉水去尋找勇氣。用了三月時間,他找到智者居住的木屋。他前去敲門:“我不遠萬里而來,想尋找勇氣。”智者説:“現在太晚了,你明天再來吧!”第二天一早,他又來到智者門前敲門。智者説:“現在太早了,我還沒到起牀的時候,你明天再來吧!”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青年去敲門,智者均以不同的理由打發走了他。第六天青年去敲門時,智者説:“我要休息了,您明天再來吧!”青年怒從心起,大聲説:“每次我來你都這樣推三推四,我何時才能找到勇氣?”説完他踢開了智者的門,直衝進屋去。智者笑咪咪看着怒髮衝冠的青年説:“這不,你已經找到了勇氣!”原來,勇氣就是敢於行動。成功的人和失敗的人,最大的區別不在智力的強弱,能力的大小,而在於是否相信自己,是否敢於冒險,敢於對自己的判斷採取果斷的行動。勇氣就是遭遇困難頭不會低。

7、態度決定勝負

如果老天爺不曾給你聰明的才智和顯赫的家世,那麼,態度將是唯一能使你勝出的金鑰匙。有一個古老傳説,是關於獵犬和兔子的。獵犬經常誇口,説自己跑得比任何獵物快。有一天,獵犬和主人一起去打獵,主人見不遠處,有一隻野兔,為了要考驗獵犬,就命令它去追那野兔。經過半小時的追逐,獵犬無功而回,主人對它的表現十分不滿。獵犬自辯説:“主人,你要了解,剛才我追那野兔,只是抱着玩耍的心情,而野兔卻以逃命的心情逃跑,追它不到,也不太奇怪吧!”在工作中,許多時候決定定成敗的,並非能力,而是心態決定成就的大小。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潛能方可盡顯。當態度成為競爭的決勝武器時,你準備好了嗎?

8、老鷹的再生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要活那麼長的壽命,它在40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40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使得飛翔十分吃力。它只有兩種選擇:等死,或經過一個十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操練,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在懸崖上築巢停留在那裏,不得飛翔。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巖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出來。它會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們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5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開始飛翔,重新得力再過30年的歲月!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舊的傳統拋棄,使我們可以重新飛翔。

9、請不要開錯窗

一個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愛的小狗,不禁淚流滿面,悲慟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連忙引她到另一個窗口,讓她欣賞他的玫瑰花園。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頓時明朗。老人托起外孫女的下巴説:“孩子,你開錯了窗户。”——打開失敗旁邊的窗户,也許你就看到了希望。

10、獅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記住你跑得快,別人跑得更快。

11、向你的敵人敬杯酒

康熙大帝在位執政60年之際,特舉行?千叟宴?以示慶賀。宴會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孝莊太皇太后,感謝孝莊輔佐他登上皇位,一統江山;第二杯敬眾位大臣及天下萬民,感謝眾臣齊心協力盡忠朝廷,萬民俯首農桑,天下昌盛;當康熙端起第三杯酒時説:“這杯酒敬給我的敵人,吳三桂、鄭經、葛爾丹還有鰲拜。”眾大臣目瞪口呆,康熙接着説:“是他們逼着朕建立了豐功偉績,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朕,我感謝他們。”

一個人身價的高低,就看他的對手。對手總會給你帶來壓力,逼迫你努力地投入到鬥爭中,並想辦法成為勝利者。在同對手的對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練自己。從這一意義上説,你的敵人是你前進的動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劑。

12、捨棄

印度的熱帶叢林裏,人們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法捕捉猴子:在地上安裝一個小木盒子,把猴子愛吃的堅果裝在裏面。木盒子上開有一個小口,剛好夠猴子把前爪伸進去,但在抓住堅果後猴子的爪子就抽不出來了。人們之所以能夠用這種方法捉到猴子,是因為猴子有一種習性: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東西。

13、個性

大書法鄭板橋的書法造詣很深,獨樹一幟,很有風格,但在成名前他曾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去揣摩、探索前代書法名家的字帖。功夫用得很深,雖無甚突破,仍練筆不止,以至睡覺時竟入神地在妻子的背上寫來寫去。其妻問道:“你在幹什麼?”鄭板橋回答:“在練字。”“練什麼字?”其妻怒道:“你有你的體,我有我的體,你老是在別人體上纏什麼?”真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一言驚醒夢中人”。鄭板橋聽後恍然大悟。從此,拋開別人的碑帖,脱穎而出,獨創了自己的風格——板橋體。

14、螞蟻的啟示

螞蟻給了我們許多啟示--團結就是力量,永不氣餒等。這裏我也來講一個關於螞蟻的故事:兩隻螞蟻想到牆那邊去找食物,一隻螞蟻順着牆往上爬,剛爬到一半就掉下來了,如此反覆了幾次。另一隻螞蟻看到這種情況,就繞過牆到了另一邊,等到第一隻蟻爬過牆時,那隻螞蟻已將食物吃完了。第一隻螞蟻秉着那永不氣餒、永不放棄的“美德”讓自己失去了食物。這種事不僅發生在頭腦簡單的蟻國,在我們發達的人類社會裏也屢見不鮮:一些作家一味地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結果讓自己以後的作品與以前的作品一個風格,毫無創新,毫無新意。這難道不是一種不放棄的悲哀?可以説放棄就是新的突破,是超越自我的前提。輕言放棄是弱者,不言放棄是愚者,懂得如何放棄才是智者。

15、狐狸

老狐狸為了餵飽出生不久的小狐狸,不辭辛勞,到處覓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險去偷盜獵人布在陷阱裏的誘餌。而小狐狸一旦長大,具有獨自覓食的能力,老狐狸就毫不留情地將其趕出家門。如果有誰戀戀不捨,它就連抓帶咬,將其逐走。老狐狸的這種前後迥異的親子行為,用心良苦。大自然是殘酷的,弱肉強食,幾乎隨處可見。只有敢於闖蕩的強者,才能立於不敗之地。狐狸,只是一般的動物,尚且知道為子女作長遠的考慮。人為萬物之靈,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理應比狐狸更。

16、競爭

一位老人和一隻獵狗成了這個莊園的主人。兩個月後,獵狗不吃不喝,很快瘦得像一具標本。有一天,一隻覓食的蒼鷹光臨莊園,獵狗躥起衝向蒼鷹狂叫,這天,狗吃了許多東西。醒悟的老人從山裏捕回一隻狼,拴在莊園外的一棵樹下,從此,情況改變了:只要獵狗看到狼,獵狗便顯得非常精神,並且食慾大增,一天天胖了起來——沒有了對手和較量,沒有了危機和競爭,獵狗便會走向死亡。

17、自尊

我曾讀到這樣一個故事:某國一位兒童父母雙亡,幸被一富豪資助,從此衣食無憂並順利地完成了學業。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常有媒體對其追蹤報道,富豪資助的事蹟也便時常見諸報端。大學畢業在即,又有記者採訪,問其準備怎樣感謝資助人。誰料,此人語出震驚四座:不,我不感謝他,貧窮是最可恥的事,他用我的貧窮換取榮譽,我們是等價交換。乍一聽,此人言語似有忘恩負義之嫌,然深思之下,我不由得生出幾許同情和敬意來——人並非因為貧窮便喪失自尊。這個孩子的成才固然要感謝那位富豪的關愛和幫助,但是,尊重不是憐憫。在媒體報道中長大的孩子,因為貧窮,因為常常被迫把這種羞於啟齒的貧窮暴露給公眾而受到的深深的傷害,又有多少人能夠理解和體會呢?

18、價值(教育)

有一次到鄉下,我們看到一位老大爺正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我們就問老大爺:“大爺您為什麼不把它放在食槽裏讓牛吃,卻放在那裏呢。”老大爺説:“這種草料不好,要是放在食槽裏,牛就會不屑一顧;但如果把它放在牛勉強能夠到的屋檐上,牛就會努力吃,直到把草料吃完。”這真是有趣。什麼是最好的?什麼是最珍貴的?信手掂來的不是,價格最昂貴的也未必是。它就在我們不容易夠到或者完全夠不到的地方。

19、經營人心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摻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説:“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20、成功之道

一個青年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富翁卻拿了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選那塊?”“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富翁一笑:“那好,請吧!”富翁把那塊最大的西瓜遞給青年,而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隨後拿起桌上的最後一塊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起來。青年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無青年的瓜大,卻比青年吃得多。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麼富翁佔有的利益自然比青年多。吃完西瓜,富翁對青年説:“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只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取長遠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21、轉換思維天地寬

在德國,有一個造紙工人在生產紙時,不小心弄錯了配方,生產出了一批不能書寫的廢紙。因而,他被老闆解僱。正在他灰心喪氣、愁眉不展時,他的一位朋友勸他:“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你不妨變換一種思路看看,也許從錯誤中找到有用的東西來。”於是,他發現,這批紙的吸水性能相當好,可以吸乾家庭器具上的水分。接着,他把紙切成小塊,取名吸水紙,拿到市場去賣,竟然十分暢銷。後來,他申請了專利,獨家生產吸水紙發了大財。

22、馬哈魚

非洲大陸四周的廣闊海域中,生活着一種大馬哈魚。它的孩子出生以後,最先得到的食物卻是自己生身母親的肉體。它們的母親在自己孩子吮吸和撕咬自己的血肉時,只是極其痛苦地在海水裏翻騰,卻從不作出絲毫的反抗。大馬哈魚為了孩子的成長,只能在眾多孩子的撕咬之下,使自己的一具骨骸沉於海底……大馬哈魚對孩子的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孩子對母親的殘忍,豈不也同樣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23、從兔子和狼身上看到的

小時候,聽父親講過一個寓言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隻飢餓的狼發現了一隻野兔,便不停地追趕。兔子走投無路,情急之中鑽進了一個樹洞。狼哪肯放過就要到手的美味,便死死守住洞口。夜深了,狼冷得直髮抖,但為了吃到野兔,狼怎麼也不願離開。第二天早上,野兔從樹洞裏探出頭來,發現狼已經凍死了。野兔大搖大擺地走出洞口,踏過狼的屍體揚長而去。那時,我只知為善良的野兔戰勝兇惡的狼而高興。長大後,才漸漸從這個寓言故事中悟出幾分深刻的道理。

從野兔身上:1、機智,可以幫你戰勝一切對手;2、弱小,不總是被吃;3、只要耐心等待,總會找到出路。

從狼身上:1、守着誘惑,等於守着死亡;2、離誘惑越近,離危險也越近;3、在誘惑面前,再強大,也逃不過失敗的結局。

24、釣魚之道

精於垂釣者都知道,假如有大魚上鈎,硬把魚往岸上拖是很糟糕的事。其結果,不是釣線被扯斷、魚鈎被拉直,就是魚嘴被撕裂,這時,本已上鈎的魚也會逃走。正確的做法是,當大魚上鈎,釣者對於魚的掙扎,應該有一個合理的遷就。這時的釣線,應該放得較長,任由魚拖着跑,等魚累了,再慢慢收線;如果魚再一次掙扎,釣者也再一次放線,魚累了,再收。幾個回合下來,魚往往會精疲力盡,任由釣者拖上岸。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被一條無形的線拉緊,於是你掙扎,奔突,拼盡全力,但結果,卻無異於自殺。有時候,你休息一會,打個盹兒,醒來,體力和精力得以恢復,突然奮力一搏,反而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時,也許,你便會像那條繃斷釣線的大魚一樣,自由了。

25、兩則戰勝誘惑的小故事

一則講的是,春秋時,宋國的子罕執掌重權,有人獻玉給他,遭其拒絕。獻玉者説,這可是罕見的寶貝啊。子罕回答説,你以玉為寶,我以不貪為寶。我若收了你的玉,你我兩人豈不都失去了寶?

另一則故事是,明代官員曹鼐一次捕獲一名女盜,二人獨處一室,女盜屢以色相誘之,曹不為所動,書一橫幅“曹鼐不可”貼於牆上。在這裏,子罕和曹鼐都把自己的名節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26、文豪托爾斯泰講的故事

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説,清早,你從這裏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杆,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了回來,但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於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説:“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27、動物中的母愛

佛經中曾説,當小馬長到和母馬一模一樣的時候,想要辨別,只要看它們吃草時的情形。因為母馬總是自己不吃草,把草推向小馬的方向。這就是動物中的母愛。

28、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只要心存相信,總有奇蹟發生,希望雖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説《最後一片葉子》裏講了個故事:病房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着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説:“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有希望之處,生命就生生不息!

文化 篇五

1、中華文化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公元后的頭13個世紀中國傳出許許多多的技術發明,整個化學中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地地道道從中國傳出的,中國的發明發現往往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在人類瞭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國人的貢獻是偉大的。(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序言)

2、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揚棄

衚衕文化的“處街坊”、“知足”、“忍”等,對於和諧社會建設是很有作用的,值得弘揚。但“易於滿足”、“不愛管閒事”,“安分守已,逆來順受”等,不利於改革進取,不是現代公民應有的素質,應當揚棄。(汪曾祺《衚衕文化》)

3、音樂美化人生

音樂是心靈之聲——喚醒記憶,匯聚憂傷,彙編快樂,化淚作笑;音樂是人生的力量——戰鬥的引領,孤獨的驅趕,旅者的馱轎;音樂是心靈的伴隨——生時為你歡迎,婚時為你見證,死時為你送殯。所以歌德説:“不愛音樂的人,不配做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才可完全稱作人。”(紀伯倫《音樂短章》)

4、文字傳承人文

文字是精神存在的家園,文字的離去實質上是人文精神的喪失,是人格的喪失。“中國人拋棄漢字之始,就是拋棄民族文化之時。”(瑞典漢學家高本漢所説)(鄧海南《如果優美的文字離我們而去》)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態,中國曆代書法各有魅力,是中華文化的一絕,弘揚書法藝術是我們的責任。(陳燮君《百代法書》)

5、審美彰顯民族

中國的語言文學講究的是意藴審美,突出的是移情的效果。移情於景,無生命的物被賦之以人的情味,於是景物活了,有了動人的魅力。西方語言文學側重心裏解剖,突出的是意識的流動,凸顯人物思想心理的支配作用。(朱光潛《你為什麼會感到美感》)中國畫重神韻,西洋畫重形似;中國畫着意寫虛,給人意趣與品味(重藝術),西洋域着力於寫實,給人實體感而少意趣(重科學)。東西文化各有千秋,互補更蔚為大觀。(豐子愷《中國畫與西洋畫》)民族審美特點是,大中取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講究開放(連通、融合)務虛;西方審美注重局部(孤立、封閉),求實。(宗白華《空間的美感》)

信念 篇六

1、捨生取義

為了化解楚國攻宋的危機,墨子不遠千里,不顧自身體面,不顧兇險,隻身深入虎穴,終於説服楚國放棄攻宋圖謀。儘管他行義不被理解,但他濟世救民的熱切情懷,“非攻”“兼愛”的執著信念,是民族脊樑的代表。(魯迅《非攻》)

2、殉道求真

開闢了一個新時代的蘇格拉底,卻因觸怒最有權勢的人,被控犯有“敗壞青年人德行,否定神靈”之罪,他從容地引鴆自亡。

偉大的先知荷馬,在流浪中靠誦讀自己的詩篇過日子,成為一個孤獨的瞎子。

發現了新大陸,把一切貢獻給國王的的哥倫布,所得到的是囚禁自己的一條鐵鏈。

偉大的天文學家伽利略,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發現,老邁的時候,又聾又瞎,在尖鋭的苦痛和人間的蔑視中掙扎。’

胸懷一顆孩子般的心,衝鋒在前,為祖國帶來勝利和解放的貞德,卻被當作老巫婆燒死在廣場上。

古今中外,那些造福人類,推動歷史前進的“光榮者”,走的都是充滿極大困難和生命艱險的“荊棘路”。正是“荊棘”磨礪了他們的信念之光,人格之光。,使得他們超越時代,走向了永恆。由此可見,磨難只有當它與殉道獻身者相伴的時候,才能顯示磨難的美麗,其美麗在於造就了殉道者的輝煌與永恆。為理想與信念而戰者,永生!(安徒生《光榮的荊棘路》)

3、為救世而獻生

白莽等革命青年與舊世界戰鬥,寧可犧牲也不放棄推翻舊世界的鬥爭。(魯迅為白莽作《孩兒塔》序)

4、為信史而堅定

司馬遷以“以刑餘之身,不阿世,不迎俗”,創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不朽之作《史記》(資中筠《無韻之離騷》)

5、為未來而堅守

密室中的小安妮,面臨磨難與死亡逼近,從容不迫,真實記下了受難者對生存,對未來的執着信息,創造了奇蹟。(邁耶。萊文《密室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