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聯考材料作文素材【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99K

大學聯考材料作文素材【精品多篇】

2021大學聯考材料作文 篇一

美麗的生物是自然的精靈,它們有靈慧,會選擇自己的棲居之所。幽蘭必綻於空谷,其香才悠遠幽邃;最美的蝶必棲於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祕而驚豔。生長於僻遠之處,才有出塵的氣質,也許深山千萬年的岑寂讓時空保持了一份古樸,給予它們明淨與靈動。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於愛美之心摧殘了它。不必説蝴蝶被製成標本而枯萎,鳥鳴在籠中喑啞,就是一些心懷善念的人,也會在無意中釀成悲劇。林清玄的《放生鳥》裏,鳥與龜被一捕再捕,一隻龜的甲殼上刻滿了放生者的名字。彷彿一個悖論,愛造成的傷害觸目驚心。

為什麼我們會陷入這反覆傷害的輪迴?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緊,不懂得保持一段距離。純淨的美總在遠離塵世的僻遠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峯,與高遠的天宇相廝磨。“萬物有成理而不説”,其實自然已在沉默中説得清清楚楚:有人之處就有喧囂,有污濁,有説不清的變數,所以,好山好水都躲得遠了,就像高傲的隱居者,不歡迎人們打擾。可人們終究沒有讀懂。即使讀懂了,恐怕我們也不會停下腳步。我們抑不下對世界的好奇,也壓不下征服荒野的慾望。

即使如此,我們仍應懂得適度地保持距離,保持對美的尊重。

川端康成説:“凌晨四點,我發現海棠花未眠。”那黎明的薄霧裏搖曳的花枝,脈脈地昭示着,告訴我們,不要走近,否則夢就破了。

朱成玉説“見到美,請行個禮”,行禮即是尊重,留有尊重,或許我們還不至驚走全部的美。

在洞中探險的幾人,看見山壁上的蝴蝶,於是放輕了腳步。當我們看見蝴蝶遠去,定不能再追,應當熄滅蠟燭,默默退出,那退出的腳步和熄滅的蠟燭,是對美的行禮。

作為無數愛美之人的一員,我曾深深驚詫於美的脆弱,也曾因無心之失,悵恨於美的遠去。我漸漸明白,追尋美的姿勢,不是窺視和攫取,而是敬禮。古人言“親而不狎”,誠不欺我。

所以我小心翼翼,唯恐驚走潛藏的美。我希望,遙隔黎明的薄霧微微鞠躬,只為一處令人感動的美。

大學聯考材料作文大全 篇二

在雨中閃現,像零落的花瓣……

遠處傳來了腳步聲,不錯,“運動鞋”向這邊走過來,沒披雨衣,也沒撐雨傘,但他手中分明拿着鐵鍬和掃帚!他有些羞愧和緊張,心裏不住地説:“千萬別讓人看見,讓我自己打掃自己的心靈吧。”

他是低着頭走回家的。路上,他覺得臉上發燒:“這樣的雨天,路上少不了光腳的,説不定會扎壞腳!過往行人的自行車輪也會被扎破的!唉,我做了件什麼事?堂堂男子漢,幹出了損人的事就逃之夭夭,還不如幾歲的小朋友。”想到這兒,他一進家門,拿起工具,就跑回來了……

現在,他見行人不多,稍稍放心,於是就認真地收拾起自己的“傑作”。先把碎玻璃掃進鐵鍬中;那片黑髒東西實在難弄,掃帚不管用,乾脆下手……春雨在無聲地灑落,路燈在細雨中閃爍,彷彿是路人的眼睛,欣喜地説:“看到了,我們看到了!”

路面恢復了潔淨。他微笑了,心想:“這才不愧於良心呢。”他渾身濕淋淋地跑回家,雨地上留下了他青春的腳步聲。

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 篇三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作文樣式,它繼承了材料作文原有的對考生便於要求的特性,也兼備了話題作文所具有的思考範圍較為寬泛的優點。這樣一來,新材料作文一方面防止了學生押題、猜測、套作的弊病,另一方面也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思考,選取適合自己生活體會或者世界觀的立意來作文。教師要善於探究新材料作文的特點,引導學生髮現並掌握有效的審題立意的策略,讓作文為學生的成長增添正能量。

一、析題型、覓特點,提綱挈領

對比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我們不難發現,新材料作文有其不可替代的時代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特徵。具體來説,新材料作文具備以下優點:

其一,新材料作文使應試作文呈現多樣性和鮮明的個性化色彩。題目本身要求學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同時“可以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這就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思考和立意的空間,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面和世界觀選擇切入點。隨着學生對材料不同程度和角度的理解,應試作品也會呈現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寫作局面,打破了以往習作在立意和審題方面的侷限,便於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施展自己的才華。

其二,新材料作文拒絕隨意和套作。它在立意審題方面給了學生自由和方便,但它是建立在以材料話題為基礎上的,材料話題很大程度上在提示學生構思的範圍和立意的方向。新材料作文需要學生針對材料作深度的思考,才能理出正確的寫作方向。

其三,新材料作文以立意取勝。角度多了,寫作的方式也會有很多。學生可以接着講述故事而展現自己的敍述和創造能力,也可以發表見解來展示自己對人生世事的看法,更或者形神俱備地施展自己的散文技巧。那麼,以什麼尺度來衡量應試作品的優劣呢?顯然,無論哪種形式的作品,最能體現思想深度的就是學生作文的立意,這一點也是大學聯考選拔人才的使命所決定的。

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但自由是建立在最基本的規則的基礎上的,這或許是對新材料作文一個切實的寫照和總結。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分析材料,梳理材料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縱向深度思維,讓學生能夠從諸多寫作角度中獲得最佳立意着手寫作,真正體現自己的個性化思維和理解分析能力。

二、重發散、拓視野,運籌帷幄

針對上述特點,我們在引導學生進行作文訓練時,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發散是思維由單一向豐富,由淺入深的思維過程和方法。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學會從材料當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同時也對學生的思考習慣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別人準備止步時,我們多往前走一點”。發散思維可以通過橫向的聯想和縱向的深入思考兩種途徑來完成。橫向的聯想,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思考角度,有材料可選;縱向的深度思考,讓學生的思慮有了深度,以便選擇最佳切入點。

比如,2012年大學聯考江蘇作文“愛與憂”,雖是命題作文,但是也為學生提供了三個材料,可歸屬為新材料作文。以此題為例引導學生進行材料分析時,我們必須讓學生能夠放開思路把題目中的立意和角度研究透徹,再進行選題立意。那麼怎樣發散呢?筆者以“‘愛’指什麼,‘憂’指什麼”這個問題為核心,讓學生閲讀材料進行解析。顯然,三個材料各有提示:於家庭,“慈母手中線”是愛,“意恐遲遲歸”是憂;於國家,“愛”是淚水,“憂”也是淚水;於人性,“憂患”與“大愛”共生。在分解材料所指的時候,學生豁然明白,原來三個材料之間聯繫於“愛與憂”,又在愛的意義和範圍之間不斷放大。於是,選擇的目標逐漸明確,同時根據自己對每一個主題掌握的素材和敏感度再具體選定主題進行寫作,成功率就高了不少。

三、深思維、慎立意,決勝千里

有人把新材料作文叫做“立意作文”,言下之意就是這種作文立意是取勝的關鍵。作文立意能夠直接反映學生思想水平和深度,因而對考場作文的評價立意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志存高遠,意趣雅緻,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

以20xx年北京卷作文“科學家與文學家對手機的不同看法引發了你怎樣的想象與思考”為例,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時,教師先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分析的角度。學生梳理了“手機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手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交流方式”這樣兩個角度。如果不做深入思考,僅停留在這兩個角度的淺層選其一進行寫作,那麼立意顯然就偏於膚淺了。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利弊兩個方面分別深入思考,學生又更深一層地明確,不管是科技方面的作用,還是交流方式的改變,都是利弊並存的,立意不停留在表面的單方面的“正面思考”。

總之,就近幾年的發展趨勢來看,新材料作文正逐步滲透到大學聯考語文中來。教師要根據新材料作文的特點,對學生進行鍼對性引導,開闊其思路,拓寬其見識,使學生能夠在全面解析材料的基礎上深度思考,寫出切合主題、立意深遠的優質應試作文,展現自己的才華,決勝於大學聯考人才選拔競賽。

大學聯考新材料作文 篇四

巧妙地運用比喻、對比、引用、設問、反問、呼告、對偶、誇張等常見的修辭手法,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特殊的加工編擬出標題,可以收到新穎含蓄的獨特效果。

1.比喻式。

利用比喻是使題目生動形象的好方法。如《信念是飛翔的翅膀》、《生活不妨喝點苦酒》、《幸運是汗水的紅利》等都是用比喻手法擬出的好標題。

2.對比式。

客觀事物本身都存在着美與醜、好與壞、新與舊、善與惡等矛盾對立的方面,它們是相反相成的。因此,我們可以從中選出一組對應關係來編擬標題,展開議論。如《我要學與要我學》的高明之處在於巧妙地利用語序不同而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學習態度相提並論,鮮明貼切。大學聯考作文佳題《評己與論人》、《我是天才,還是笨蛋?》、《標準與答案》等都運用了對比的方式,避免了“談及一點,不及其餘”的偏頗,富有吸引力。

3.引用式。

引用就是把詩詞歌曲、名言警句、成語俗語等引入標題上,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翻出新意、出奇制勝的效果。如《交友,讓我歡喜讓我憂》《罰你沒商量》《豈能因“財”施教》等。

《怎一個“慢”字了得》批評一味求穩、甘於求慢的傳統心理,號召人們大膽創新,大步前進。該標題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聲聲慢》中的名句,詼諧幽默,新穎別緻。《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對“記憶移植”的困惑》就引用了陳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前兩句入題,概括了“一旦記憶移植成功,古人、今人、來者因襲同一種記憶時,人類就變成毫無思想的記憶機器”這一主旨。《答案在風中飄揚》巧妙地引用了美國20世紀80年代一首鄉村流行歌曲作為標題,確立了“怎樣度過人生”這一中心,顯得別出機杼。

4.疑問式。

疑問式包括設問、反問。如《烏鴉啊,你在何方》以醒目的設問吸引讀者,向人們敲響了保護生態環境的警鐘;《笨鴨豈可當鶻使》批評用人不當,號召因才用人。《我是誰》則以設問為題,含蓄地發出否定記憶移植的心靈呼喊,文章假設自己是移植了別人記憶的“實驗品”,結果帶來的是不認親生父母和亂認父母的苦衷和憤懣,發人深思。而《20世紀你美嗎》、《陽光很活潑嗎》、《答案多彩夢為何物》均是用疑問擬題的典型。

5.呼告式。

呼告式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礎上提煉出主題或觀點,並以之為題,力求一題中“的”,針對議論文而言又可叫觀點式。如據材料《鳥的評説》可擬出《不能求全責備》、《要正視自己的缺點》、《換一種眼光》、《切忌盯住別人的短處》等,這些標題簡潔、鮮明而有力,讓人看了一目瞭然,痛快之至。《爸爸,再給我一點愛》一文以“要把她的記憶移植給他爸爸”為題材,高度讚美了父親的崇高品質,文中呼告與題目呼告多次呼應,濃濃的父女深情躍然紙上。《請大家不要為難我》一文采用迴環往復的呼告方式,發出了“真心懇求你們讓我自己尋找答案,讓我成長一次,好嗎”的心聲。

6.對偶式。

用工整的對偶句式做標題同樣給人以簡潔明快之感。1999年一考生以《記憶王國唐僧行兇,南海仙境觀音難解》為題,巧借神話小説中的形象馳騁想像,巧妙地表達了對記憶移植的否定。2000年一考生以《追尋不同答案,砌成完整世界》為題,表現了“只有當答案突破了惟一的界限,才會有時代的進步”這一主題,顯得觀點鮮明,文題一致。

7.誇張式。

《世界很小是個家》一文的標題就用了誇張手法凸現了文旨,認為記憶移植能促進換位思考,促進心靈溝通,進而“世界將融為一個整體”,使人耳目一新,急欲一讀。《我聞到了陽光》一文以誇張的手法擬題,別具一格。

除以上常見的幾種修辭法擬題外,還有仿詞(如《緣何前“腐”後繼》),拈連(《水城給人留下冰冷的思考》)、頂真(《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諧音雙關(如《見義勇為與見義勇“圍”》)、反語(如《教語文要學會“偷懶”》)等,均不失為擬題的巧妙構思。

2021大學聯考材料作文 篇五

安東尼在他的繪本中説:“我們討厭一朵花時,把她摘下來,喜歡一朵花時,也把她摘下來。”這寥寥數語,竟引人在寧靜遐思中悄然頓悟。

我們是否在不經意間驚擾了那份我們眼中最為珍視的美?

不去打擾的欣賞才是真正出於心底的珍視,不為了嗅一朵花的香而去採擷整朵蓓蕾的芬芳,不為了欣賞蝴蝶美的姿態而去喧擾那一份靜謐與安然,這才是真正欣賞者的姿態:安靜,不出聲,不觸碰,佇足於局外,只願用遠遠的目光愛撫,甚至只是在心底悄然遐想。

張曉風曾在散文中記載過:路過一位友人家,拜訪閒聊之餘卻瞥見一株靜默於房屋一隅的曇花,她默然倔強地抖開一身鐵樹般濃郁厚重的綠色。問起友人才知道這是一株漂洋過海而來的品種,倔強地遵守着出生地的時差,只肯在白天綻放,無論友人用盡何種方法,她始終不肯再綻開那璞玉般潔白通透的花蕾。張曉風在敬重這株倔強花朵的同時卻又深深惋惜她的命運。無論是多少呵護與栽培,多少盛讚她綻放容顏端莊清麗的溢美之詞,都無法滋潤她那離開初生土壤的倔強根系,都無法使她再綻放最原始最本初的美麗。

讓美麗回到她最初的環境中去,去肆意盛開屬於她的光彩,別讓你的欣賞,影響了她的綻放。

閒暇時讀書,最愛川端康成那一句:“凌晨四點,看海棠花未眠。”那是怎樣一種温柔而虔誠的心態啊。一位老人,藉着微熹晨光,披衣而坐,默默於窗扉間凝神細窺睡眠中的花朵,毫不打擾,沒有上前採擷,也未用一卷膠片記錄花朵淺眠的模樣。他願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來呵護那一方自然的美的盛開,這更是一種尊重,無言,卻浸透在凌晨清淺的天光裏,提醒我們,自然界中一花一草,一蟲一鳥,皆是倔強而美好的生靈,懷着尊重與珍視,去欣賞,去“遷就”她們,才能領略到最自然,最美的感動。

蝴蝶在黑暗中的棲息是靜謐的,莫用蠟燭的光去打擾她們。花朵的綻放是自然的、寧靜的,莫用照相機的閃光驚擾她們。我多想告訴每一個腳步匆匆的看花人,輕一點,慢一點,遠遠看着就好,別讓你的影子,擋住了哪一片花瓣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