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舌尖上的故鄉精品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4W

舌尖上的故鄉精品作文【精品多篇】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 篇一

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家鄉人;香不香,家鄉味。——題記

我的家鄉在陝西,那兒的歷史古蹟繁多:有舉世無雙的秦始皇兵馬俑,有歷史悠久的大雁塔,有古色古香的小雁塔……還有那優美的自然風景,巍峨的秦嶺,險峻的華山。那兒更是美食的家鄉。

提起美食,首先大家想到的是美味的羊肉泡饃,酸辣的涼皮……但我最喜歡吃的,卻是並不出名的美食——甑糕。“甑”在字典裏讀“zènɡ”,但在我的家鄉卻讀“jìnɡ”。甑糕,是用紅棗和糯米為主要原料,在鍋裏蒸出來的。“甑糕,甑糕,賣甑糕了!”一陣悠長的叫賣聲傳入我的耳邊。我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揣上零用錢,飛奔出去。只見長長的隊伍映入眼簾。我焦急地排在隊伍裏,生怕到我時就沒有了。終於輪到我了。師傅用專用的剷刀將一份甑糕嫻熟地鏟到盒子裏。只見棗泥和糯米交融,紅白相映,色澤鮮潤,好像琥珀一樣,誘人食慾。我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口送入口中,暖暖地,軟,糯,甜,頓入人心,美味十足。

還有一種我喜歡的美食,也是我們家鄉出名的美食——肉夾饃。熱氣騰騰、酥脆香嫩的餅饃,加上惹人垂涎三尺的滷肉,瘦肉肉色紅嫩,肥肉肉色潤白,肉嫩多汁。餅饃,加上肉,再加入少許肉湯,有一種説不出的好吃。告訴你一個祕密,一定要吃有肥有瘦的,才香呢。

歡迎到我家鄉來,欣賞美景,品味美食。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 篇二

1、全文語言流暢行文舒展自如自然灑脱稱得上是一篇較成功的之作

2、全文酣暢淋漓一氣呵成藴藏着歡樂與期盼真摯感人開頭出手不凡

3、文章真實感強立體感強可讀性強趣味性強以敏鋭的社會洞察力以童話反映現實陰暗面並以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貪婪眾生相稱得上入木三分

4、本文以…為線索使用權文章連貫流暢銜接自然同時通過前後具體事例的對比抨擊了……文章語言生動豐富可讀性強

5、能過合理的想象反映出意味深長的哲理…行文流暢簡潔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是一篇不錯的…文章清逸婉麗流暢連貫尤其人物語言幽默風趣再加上一些精妙詞語的使用無形中為文章增添了不少情趣

6、全文可圈可點的佳句不少給文章增添了些文學情趣

7、本文在故事情節上或許並無特別之吸引人之處但仍不失為一篇成功之作其一較好地刻畫了角色的形象其二語言生動豐富生活氣息濃起到了良好的表情達意之效果

8、文章以…為結尾言簡意賅其味無窮

9、全文敍事集中不枝不蔓語言樸實流暢感情真摯感人

10、通過豐富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襯托出人物的思想品質文章想象合情合理敍述自然生動結構緊湊銜接自然連貫中心突出

舌尖上的家鄉優秀作文 篇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思念的不僅是家鄉的親人,還有那各種各樣的美食。我的家鄉是湖南,是一個山水如畫的好地方,同時,那兒的美食更是不計其數。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辣妹子從小辣不怕,辣妹子從小不怕辣湖南的辣是眾所周知的,每家每户必備農家小炒肉。金光閃爍的麻油裝點在肉片上,讓人垂涎欲滴,放在餐桌上是最亮眼的一道美味。

每一次有這道菜,我和姐姐不是爭就是搶,筷子爭鋒相鬥發出碰撞的響聲,只為了搶到那香氣撲鼻的辣味。我眼疾手快,一下子突破了重圍,搶先夾起一塊塞進嘴裏。頓時,濃濃的一股暖流流入心田,那軟軟的肉汁入口的感覺不法形容;辣味有點衝,本該嘖嘖稱讚的我開始不停地咳嗽起來,姐姐停住筷子,幸災樂禍起來;不過,我卻依舊心滿意足。

舌尖上的辣味,辣進心裏,永不忘記,值得欣賞!

臭,真臭!香,真香!香噴噴的臭豆腐在一時時的議論聲中你會發現總是矛盾的,這矛盾就是路邊酒樓,深巷小店裏的一種特色。

黑黝黝中還一點點白的,家鄉人從小愛到老的那一塊塊小小的,四方方的臭豆腐是讓我可看不願嘗的。可每次卻是大表哥都要纏着婆婆要吃的。捏着鼻子接住大表哥強迫塞到嘴裏的一小塊臭豆腐,我醉了!瞬間鬆開了鼻子,一下子吃了好幾塊。真香!這個過油後又用各種香料泡煮過的小黑東西真的不同一般!

舌尖上的香味,香進腦裏,永不遺忘,值得欣賞!

老闆,來一份糖餈粑粑。好呢!在一聲聲的吆喝中你會發現每一桌上都有一碗糖餈粑粑。

金黃閃光,一塊塔着一塊,疊成十八羅漢的三角,寓意着步步高昇,甚是好看呢!糖餈粑粑不僅好看,而且好吃。輕輕聞聞那碗中飄出的香甜味,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撥弄它。若等不及時就直接張開大嘴,將一整個塞進,再細細咀嚼。暖暖的香米在齒間磨細,再一股腦地吞下,滿足感湧上心頭。舌尖上的甜味,蜜進回憶,永不褪色!

舌尖上的家鄉值得欣賞!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 篇四

從小到大,我吃過很多湯圓,可就是沒見過湯圓是用什麼來做的,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天,我隨着媽媽去餐館吃湯圓。正巧,湯圓已經賣完了,店主夫妻打算再做些湯圓。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我不禁期待起來了。

老闆娘聽説我想看一看湯圓是怎麼做的,十分高興,招待我們坐下,然後搬出兩個沉重的袋子。老闆娘説,一個袋子裏是和好的糯米粉,另一個袋子裏是乾粉。又端出一盆餡料——煮熟的蘿蔔絲。

我坐在一旁,眼睛緊緊盯着老闆娘的手。只見老闆娘伸出右手,摘下一團糯米粉,放在左手掌心,合掌,將粉團護在中間。然後,兩手不停地搓動,手中的粉團逐漸成形,搓着搓着,粉團竟成了個滴溜圓的“小球”。

哦,湯圓是這樣做出來的,我恍然大悟。

不對啊,湯圓裏面還有餡料,那又是怎麼放進去的呢?我疑惑起來。

這時,老闆娘將小白球在乾粉裏一沾,將它捏成了一個碗形。沾粉應該是為了防止糯米粉黏手。我想不通的是,為什麼一開始不直接將糯米粉捏成碗形,而要先仔細地搓成球形,然後再捏成碗形?

帶着疑惑,我繼續看下去。

老闆娘拿起一把勺子,挖了一勺蘿蔔絲,放在“小碗”中,拍緊,左右手配合,將“小碗”的邊往中間收,邊收邊搓,搓到最後,“小碗”又變回了小白球。

嘖嘖,你瞧,包好的湯圓個個都是胖嘟嘟的,白嫩嫩的,多招人喜愛啊!

我又繼續看老闆娘包湯圓,看着,看着,我心中的疑惑也解開了:先搓成光滑的“小球”,就比較容易捏成精巧的“小碗”,更比較容易將“小碗”再搓回“小球”,包出的湯圓更加光滑飽滿。

想通後,我感到自豪,原來製作湯圓也要講究循序漸進,這跟我們的學習,是多麼相像啊!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 篇五

一説到宜昌,即沒有波瀾壯闊的大海,也沒有恬靜如畫的西湖,有的只是那令人讚不絕口的美食。

涼蝦,在宜昌的各個小巷路口都有一個攤子,一壺紅糖,一缸涼蝦再是一桶冰水,看着就口水直流,走過去,坐在那兒,點一杯,看着別人嫻熟的把涼蝦紅糖冰水混在一起攪拌兩下子,一杯涼蝦就做好了。記得小時候,我在家裏熱的直嚷嚷。爺爺也沒有辦法,只好倒來一缸水,讓我在裏面游泳可是,我還是熱的受不了,我奶奶説:“我來給你喝冰水,喝冰水會好點。”我爺爺聽了説:“乾脆給他去做一碗涼蝦。”我高興的直撲騰。我跟着爺爺來到廚房。首先,把米淘乾淨再把它放到水裏泡個30分鐘,可是我這麼着急,那等的了那麼長時間,我就一直在旁邊嘀咕,小米小米快洗澡,洗白白了我吃你。過了30分鐘,再把那些米磨成漿,放到碗裏面。然後就是技術活了,先把火開到中火,再慢慢的把米漿倒進去,邊倒還要邊攪,然後再淋入一點“灰水”現在看來就是清石灰水。然後把火關小,慢慢的調成糊狀的,再把米糊和冷開水並在一起,把米糊從漏勺裏倒出去,就成了涼蝦裏的蝦。再就是煮紅糖把紅糖煮成糖漿,就可以了。拿出一個碗,倒入冰水,放入涼蝦,再加一些紅糖漿。一碗清涼解暑,人見人愛的涼蝦就做好了。

當然宜昌的美食肯定不會只有涼蝦,還有一個美食是我最喜歡的,那就是頂頂糕。

在小時候,起來的早就拿點錢出門給家長們買東西吃,每次走到買早點的地方都會四處觀望,走到一個離頂頂糕近一點的鋪子假裝去給家長買早點,再給自己帶一點頂頂糕。一個圓台形的米團,看起來並不怎麼好吃,但是你不知道,那裏面的紅糖,可以讓你回味一天。爺爺聽説我喜歡吃也就給我做頂頂糕了。爺爺從櫃子裏拿出一些木頭做的模具,輕輕的把米鋪在上面,鋪到一半的時候放入一層紅糖。再放入蒸籠中,,過一會這些就好了,用一塊布隔着捧在手心裏,一點一點的吃掉,黏黏的,卻又不粘牙,幾口下去,一個就沒了,讓你還想吃。

宜昌,我的家鄉,浩浩蕩蕩的長江,熱情樸實的人們,和這些由他們做出的美食,這就是我的家鄉——宜昌。

舌尖上的故鄉優秀作文 篇六

在人類所有的記憶裏,我以為味覺的記憶最為難忘,尤其是童年的味蕾,可以説是除了鄉音,識別故鄉的第二張終身身份證,向來不怎麼懷戀故鄉的我,唯有想到吃,方才覺出故鄉的可愛。

單從美食的角度,我們靠近鄂西那一帶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美食家,吃東西不講究食材的新鮮,宰殺好的雞鴨魚肉,一般不會直接就下鍋,總是要先吊起來控幹水分,冬天還會用煙燻,口味又偏向四川的麻辣,辣椒花椒八角茴香等一干大料放的很猛,吃在嘴裏,除了辣,就是麻,好吃是好吃,可總覺得有些喧賓奪主,掩蓋了食材本身的味道。

倒是有幾樣小時候吃過的鄉間時令小吃原汁原味,讓我記憶深刻。

一是香椿芽,我們叫椿芽子,我家有兩顆小香椿樹,每年的春天,香椿樹剛開始發芽,我就給惦記上了,香椿炒蛋是我最喜歡的一道美食,至今仍念念不忘,遺憾的是,自從九十年代離開家鄉後,就再也沒有吃到過。香椿樹屬耐寒植物,多分佈於長江以北的地區,身居華南閩南的人聞所未聞,市場上自然也就難覓其蹤影。超市裏偶爾可見醃製過的半成品,我買過一次,用開水泡發後涼拌豆腐,吃在嘴裏,木渣渣的,又沒有香味,沒吃幾口就給倒掉了。上前年秋天回鄉,在姐姐的婆婆家,吃到了香椿肉餡的餃子,但因為那香椿是開水焯後曬乾的乾菜,用時再用開水泡發一遍,固有的香味已經殘存無幾,感覺和別的菜乾區別不大。

第二樣是蒿子粑粑。蒿子屬菊科,種類很多,什麼青蒿艾蒿臭蒿,那都是不能吃的,能吃的這種聞起來有股特殊的清香味,正面是深綠色,背面是白色,據説還有祛風除濕利尿消腫止血解毒的特效。蒿子粑粑的做法比較繁雜,先把採回來的蒿子洗淨後用開水焯一下,過冷水沖涼擰乾,切碎,然後拌上玉米粉或是米粉,再添上一些煮熟後切碎的豬大腸,攪拌均勻,這時鍋裏的水已經燒開,放上蒸籠鋪上籠布,像蒸包子饅頭一樣,將團成圓形的蒿子粑粑放到蒸籠裏蒸,等到屋裏屋外都能聞到蒿子的清香味,就可以揭蓋嚐鮮了。

第三樣是糯米丸子。糯米丸子的做法極其簡單,我自己也會做,糯米須提前半天浸泡,瀝乾水後拌上肉糜和揉碎的滷水老豆腐,還有調味品,調味品的種類可根據自己的口味酌情添減,蒸糯米丸子關鍵在火候,蒸的過火,會失去糯米顆粒晶瑩的形狀,不好看,肉也不嫩,口感上也要差一些。

除了這三樣,在我家鄉,每到春天,遍地都是野菜,叫的出名字的有灰灰菜,土莧菜(書面語叫野莧菜),地米菜(書面語叫薺菜),馬齒莧,還有魚腥草,可不知為什麼,除了魚腥草的根,其它的幾種很少有人去吃。去年暑假回鄉,在吃野菜上,在我家,我算是開了一個先例,拎着菜籃子到處找野菜,無奈季節不對,什麼馬齒莧地米菜灰灰菜,都已經老的不能再吃了,就只掐了一些土莧菜的芽尖,洗淨後就着中午吃剩下的雞湯下火鍋,吃在口裏,綿軟生香,蓋過家種的大白菜。

羣裏,有一個同學羣,也是去年暑假回鄉加上去的,老同學們在那裏用地道的家鄉俚語説東道西,我在一旁只是安靜地看着,很少參合進去,別離太久,很多人和名已經對不上號,聽他們用熟悉的方言説一些不太熟悉的事兒,原本該端起一杯細芽嫩葉的家鄉毛尖助助興,然而,遞到脣邊的,卻是一杯速溶的雀巢咖啡。

世間滄桑人事,多有悲歡離合,小者如萍水相逢,大者如生死契闊。當年離開家鄉,也沒想過從此落在異鄉,但既然落了,對於已漸陌生生了隔閡的故鄉,我的結論是隻易遠觀和回想,不可走近和觸摸。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 篇七

1、語言平滑曉暢,刻畫細緻,描寫生動;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讀畢如酒後餘香,不絕於口。

2、語言活潑,風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3、語言基本通順,偶有不暢。

4、語言不夠曉暢,句意含混模糊,佶屈聱牙,令人費解。

5、語句囉嗦,言不達意,只詳不略,贅話連篇。

6、語言過於簡略,似為綱要式敍寫,但又未能提綱挈領,

7、文意殘缺不全,敍寫枯燥,乾癟呆板,毫無生氣。

8、文章雜而不亂能做到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9、文章對……的氣氛渲染充分而恰到好處對文章重點…作了細膩而傳神的刻畫。

10、…切合實際藴含着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精神振奮情緒激昂。

11、這篇文章充滿了激情從字裏行間能體會到小作者對…的喜愛之情。全文層次清晰語句流暢。

12、事例敍述生動具體趣味性強且與前面的比喻…一脈相承。最後作者用寥寥數語表現出了自已對…的情感令人感動。

13、文章前後連貫形成完整的形象。

14、文章語言清新活潑描寫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篇幅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15、內容生動豐富語言新穎清爽結構獨特合理。

16、文章有詳有略言之有序內容生動具體不失為一篇佳作。

17、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18、文章能過清新有趣的語言描寫了…的事。字裏行間充滿童年真童趣歡聲笑語不絕於耳不失為一篇佳作。

19、雖為一件小事但作者卻描述得有聲有色結尾處不可或缺的點晴之筆較好地凸現了文章主題`

20、對細節傳神的刻畫恰恰相反到好處地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這是本文的成功之處

舌尖上的家鄉作文700字 篇八

粘口餈粑不分離

劉錦宏

“臘月臘,打餈粑,打塊餈粑月亮大,家家看了笑哈哈,户户見了頂呱呱。”

我的老家在江西,每逢過年回家,爺爺奶奶就會拿出一堆好吃的來招待我,記憶中有艾葉、餈粑、肉餅、肉丸、酥肉、魚、豆腐等一系列吃的,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莫過於是那餈粑了。

有一年回到老家此較早,我有幸參與進了製作餈粑的隊伍當中。我被叔叔拉着帶到了一個像盤一樣的東西前,要開始打餈粑了,我接過杆子舉起來狠一打。杆子便打進了糯米中,我説:“這也太簡單了吧,輕輕鬆鬆就打好了。”叔叔輕輕一笑道:“你試試把杆子提起來試試。”我想要提起杆子,但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提不起來,叔叔笑着拿過杆子了,快速一提就提起來了,“看見沒,這打餈粑就是得要快,慢的話就會被粘住了,這可是要練很久的。”“那為啥還要打呢?樓下也有的賣,不貴。”“孩子,有些事不能只看重結果,還需要過程。這親手打出來的外面買的可不一樣。”我眨着眼睛,那時年幼的我的根本沒聽懂意思。

後面來了很多親戚一起打,挺熱鬧的。大家舉起杆子打去“嘿咻嘿咻”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喜悦的氣氛像潮水一樣湧進了屋中,每個人臉上充滿笑容,就連嘴巴也閒不下來,指揮着往哪個方向打,直到最後餈粑終於製作完成了,冒着熱氣端到了餐桌上,只見餈粑有的黃,有的白,被切成了一片片,整齊的像列隊士兵一樣。我自然是等不及吃的,生筷子就夾。餈粑滑溜進了嘴巴里,咬下去既彈而又嫩。再往餈粑上撒點糖,嗯,味道好極了。

回到家後,時常會在家附近的早餐店買到餈粑,吃起來也挺甜挺暖的,但總是覺得少了點什麼,回家鄉問過叔叔是否加了什麼調味料,叔叔總是笑而不語。

近兩三年,由於疫情的到來再也沒回過家鄉了,在家中我逐漸想明白了叔叔的話,正是原來覺得最麻煩,黏在一起的餈粑讓家人們聚在一起打這種團圓的氣氛才能吃出温暖。

粘口餈粑不分離,即使現在不能與家人相見,但我與家人的情感也永遠不分離。

吃火鍋!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