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81W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精品多篇】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人云我亦不需雲 篇一

同樣一片雲,遠望則有千奇百怪的變化,不同的人也有千奇百怪的看法,然而欣賞雲的美麗也只有一人,説不同道不明,還是要看雲的情境,也就是看雲的變化,但人看雲如此,雲也如此,兩者相比較,便成了雲的表現,這畢竟取決於:看雲的人如眼光如何。

有的雲簡單。晴空萬里,只有一片元,就像夜空之中,只有一個月亮,這樣來看,就像吃飯穿衣,單調的事物之下,卻也只能如此,這就是簡單的定義。取字題名更是如此,一便是一,二便是二,告訴我們道理,要遵守它,捨棄就無有他路。在這一點上,孔子最有發言權,他作的書,被人稱之為微言大義,沒有廢話,所以被人稱作之至聖先師。

有的雲複雜。火燒雲之後,還是層巒疊嶂,一件事做完,又是一事,身處其中,要兼顧統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也可以藉着旁人的眼光來看火燒雲,或者又是一種美麗,不同的想法之下,有着不同的驚喜和訝異,或許天下萬物都包含在複雜之中,就像古人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春秋時的紛紛亂亂,互相攻伐,時機成熟了才有鄭伯克段於鄢的故事。

有的雲捉摸不透。比如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杜甫的詩説明了這一切,和複雜有些許區別,為何要如此?僅僅一個為什麼,就能夠耗費無數人的心血,王陽明格物致知第一關就要格竹子,格了三天三夜最終病倒,這種格物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然而格竹子也就是探知真理的捉摸不透,這樣的雲,當然不知所云。也許可以理解,越是捉摸不透,越吸引人來琢磨,琢磨得透了,也就不再是捉摸不透,看雲的人眼光越高明,雲也就越簡單。

所謂雲,既是天上的雲,也是我們口中的雲,更是人人心中的雲,生而不同,雲也不一樣。《紅樓夢》成為一門學問,也是因為文學家眼中是至寶,美食家眼中是真經,紅學發展到今天,有了很多學問,“雲”學更可能如此。雲不同,人亦不同,藝術的風采成就了他本身,而云的色彩也成就了他本身,生活之中,只要掌握了看雲的學問,恐怕看什麼都可以看懂,這不是因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是因為“人是萬物的尺度”。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攜時代創新之風,助國家發展 篇二

《紅樓夢》中對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不同的人從不同的方向解讀,唯賈寶玉一沁芳脱離物鏡而關注於人心,根據情境獨創。誠然,國家之發展亦需與時代接軌,展現獨創之風采。

何為獨創?獨創是熔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精神於一爐的實踐,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持續發展源泉和動力。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自造,其背後體現的便是一種獨創精神,這種精神是科技創新中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做到了獨創,從他人的作品中跳脱出來,結合自身的情況與時代背景,方能如賈寶玉一樣,找到不一樣的地方,推進國家發展。

助國家之發展,需要我們具有自主創新的意識。科技興則國興,科技強則國強。“流水不腐,户樞不蠹。”只有求新求變,才能推動國家發展。2008年港珠澳大橋正式完工通車,當年,在面對中國島隧領域的空白,對“卡脖子”技術獨立創新的攻關,是大國工程師們越激越勇的勇氣和日星月累的堅守,使得中國不僅實現當年動工當年完工,更是創造了許多世界工程奇蹟。具有創新意識,才能讓我們有所發現,有所壓力,有所挑戰,進而取得自我的勝利。

助國家之發展,需要我們能夠打破舊的思維模式,衝破現實條件的束縛,實現創造。魯迅懂得創新,因此在被野草劃傷時,並不是將其攔腰截斷,僅僅侷限於此草易傷人,而是彎下腰細細觀察,經過一次次嘗試發明了鋸。這就是一種創新,但並不是僅僅侷限於草本身,而是能脱離情境與當下時代相結合,取之於物,用之於人。有了創新,可以搭載萊特兄弟飛機飛上九重天;有了創新,可以與愛迪生在電燈下侃侃而談;有了創新,可以與列文虎克在共同觀察微觀世界。所以我們應乘創新之風,助國家發展。

助國家之發展,需要我們與時代相結合,與實踐實幹融為一體。憶古,是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溯今,中國北斗仰望星空亦不忘腳踏實地,在面對其它航天技術優勢國家壓迫下自主創新,始終保持一股闖勁,拼勁,韌勁,以創新為追求,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寬廣胸度,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但獨自創新並不意味着閉門造車,捨本追新,而是在傳統優秀成果,正確理論的指導下,實現自我創新。“如果説我看得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真正實現“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才能做到真正的獨自創新。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奏時代之器,響時代之音,不拘於事物,與人心相結合,攜創新之風,助國家發展。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傳承確可貴 創新價更高 篇三

一次傳承,注入年華歷史;一次創新,注入時代新生。《紅樓夢》中,大觀園試題才,眾人為亭苑題名,有人直接移用“翼然”,有人化用‘瀉玉’,而《本站·》賈寶玉獨創“沁芳”,引得眾人讚許。所以,在當今時代,吾輩應如何在生活和各自領域發展?寶玉的獨創告訴我們,傳承確可貴 創新價更高。

眾人直接文學挪用,寶玉根據喜事獨創,我們從中學到,結合當下時事實踐,合理創新,更着濃墨一筆。

在古時,魯班接受了一個重大的宮殿任務,然而由於只能用斧頭砍樹,效率十分低下,一次上山的時候,他不小心抓了一把野草,手一下子被劃破了。他摘下一片葉子來細心觀察,發現葉子兩邊長着許多小細齒,這些小細齒非常鋒利。魯班又看到一條大蝗蟲在一株草上啃吃葉子,他抓住一隻蝗蟲,仔細觀察蝗蟲牙齒的結構,發現蝗蟲的兩顆大板牙上同樣排列着許多小細齒。這兩件事給了魯班很大啟發,於是他就自我創新試着做成一條帶有許多小鋸齒的竹片,沒想到效率十分高,鋸子也就這樣誕生了。魯班何嘗不是在生活實踐中創新,然後取得了成功。

眾人傳承古時文作,寶玉獨特角度意藴極深,啟示我們,站領獨自創新視角,把握尺度,更添炫彩一筆。

還記得袁隆平院士曾經在學校試驗田裏發現了一株“天然雜交稻”,鶴立雞羣,穗大粒大。然而,第二年,“大水稻”的種子播下去,結果,高的高,矮的矮,產量都很低。但是,這株天然雜交稻啟發了他創新一條新的思路,用人工雜交的辦法,可以培植高產的雜交稻。後來,袁隆平院士在這條培育雜交水稻的路上大獲成功,循序漸進,解決了中國吃不飽的麻煩,更顯了創新的力量。

眾人直接轉化,寶玉融會貫通最後創新,教會我們,減少生硬照搬,多融匯獨創,更引時代新潮流。

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將馬克思主義送到中國。在嘉興南湖的小船上,中國共產黨誕生了,毛澤東同志引領共產黨根據實際融匯馬克思主義理論,宣佈了從農村包圍城市的號召,取得了解放的勝利,相反之,民國時期,政府照搬資本主義制度,並未結合實際,最後以失敗告終。所以,減少生硬照搬,多融會貫通,是創新的一大要素。

傳承的確重要,但創新更具有力量。吾輩青年應抓住機遇,順應時代潮流,在不忘傳承的基礎上,發展創造,更創新的時代輝煌!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尋門而入,破門而出 篇四

賈寶玉題寫匾額,能夠不拘泥於古人,根據情境獨創,讓我領悟到一個做人做事的一個道理:尋門而入,破門而出。

一個人要想自成一家,必須要學習,繼承前人的經驗與智慧。牛頓説過一句話:“如果説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吳昌碩説過這樣一句話:學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進,似我者死。這是做人做事的三個境界,是非常有道理。

齊白石給弟子許麟廬也説過一句類似的話:“學我者生,似我者亡。”

齊白石的關門弟子許麟廬模仿齊白石的對蝦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也有很多人想學齊先生的畫蝦的對蝦,但都不得要領。許麟廬為此很得意,有些飄飄然。齊先生看在眼裏,並説了這句話。

齊白石還説,你們要學我的心,不能學我的手,學我的手沒有用。也就是説凡事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點就通,一通百通。你沒有悟性,你再通也不能獨成一家。

小時候,我練習書法,父親教我兩個字,先入帖,後出帖。

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日本天才書法家9歲參加日本青少年書法展就引起成各界的強烈反響。他的四幅作品全部被私人收藏,總價值1400萬日元。二十年過後,一些寂寂無名的人脱穎而出,而他呢卻銷聲匿跡了。

原來這位小神童臨摹王羲之的書貼成癮,二十年下來,他把自己的書法個性磨得一點都沒有了。現在他的字與王羲之比較起來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在藝術家眼裏,他的作品只能算是仿製品,沒有任何鑑賞價值了。可以説,他只入帖,而沒有出帖。

父親告訴我,先從楷書入門,學顏真卿,然後學王羲之。先從模仿中得書法家精髓,然後再去領悟體會,到自成一家,我聽後非常受益。

萬事一理。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意思就是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適勻的狀態,萬物在這種狀態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並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盪而成新的和諧體。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國圖志》中提出來的,至今仍有積極意義。通過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尋求禦侮強國之道,後來指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來抵制西方。當今,我們的芯片技術落後於西方,我們可以先學習其先進技術,然後創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尋門而入,破門而出。同理,我們做人、做事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別人,在學習他人的基礎上要有自己的感悟和創新,這才是學到致用,推陳出新。這樣,我們才能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來。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借鑑在左,創新在右 篇五

《詩經》有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説,我們可以借鑑他人的長處,從而完善自己。王安石曰,“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意思是説,我們需要突破既有框架,勇敢創新,開創先河。那麼,借鑑和獨創這兩種思路,到底孰對孰錯,孰優孰劣?我們在學習、生活中究竟該如何選擇和取捨?

在我看來,借鑑別人,是自身進步的捷徑,而獨立創新,是出類拔萃的關鍵,二者並不矛盾,它們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不妨從我的學習經歷説起。小時候,我一直以為,所謂認真學習,無非就是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升入國中後,還一直沒明白做筆記的重要性。直到有一天,老師讓我看了一位同學的聽課筆記,是那麼工整,那麼條清理晰。出於羨慕,我也開始學着記筆記。幾年下來,隨着用過的筆記本越攢越厚,所學知識也越來越紮實,思維也越來越嚴密。俗話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跟着同學養成的記筆記的'習慣,讓我的學習受益無窮。

在學習方法上,除了借鑑別人,我也有所創新。

為了積累作文素材,不少同學都有摘抄的習慣。而我發明了一種獨特的摘抄方式——素材卡。每遇到好的作文素材,我會抽取出其中的人物、事件、名言等元素,以表格的方式把它們記錄到一張卡片上。然後按照適用話題的不同,把這些卡片分類歸檔,有空時隨時拿出來温習。受益於這一方法,我把大量作文素材爛熟於胸,寫作文從不擔心無米下鍋。

從這兩件小事可以看出,提升自我,既離不開借鑑別人,也離不開獨立創新,把這兩種方法有機融合,依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取捨,才是最正確的進取之道。

豈止我輩如此,古先賢中也不乏這方面的先例。

蘇東坡一生勤學不怠、飽讀詩書,因而寫文章能夠引經據典、觸手成春。他在創作上又能大膽創新、首開先河,從而開創豪邁詞派,終成一代詞宗。米芾每天臨池不輟、潛心魏晉,因而深得王獻之筆意、顏真卿精神。他中年之後又能突破古人藩籬,憑藉駿邁的體勢,自成一家。可見,自古以來,所謂大家宗師,無不是傳承前人絕學,開創自我新風,在借鑑的基礎上創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刷新歷史的高度。

在借鑑中創新,創造性地借鑑,把兩種思路和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就能事半功倍,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自我,成就人生。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守住文化底藴,創新時代發展 篇六

《紅樓夢》大觀園試才取名的情節,向我們展示了,無論家國,面對未來的三種選擇:“直接移用”、“借鑑化用”、“根據情境獨創”,那麼站在百年中國發展的關鍵節點,作為青年的一員,我願意守住文化底藴,創新時代發展。

如果説,繼承是一個文明社會不斷進步的源泉,那麼創新就是這個社會走向未來的鑰匙。如今,繼承與創新的任務已逐漸轉移到年輕的我們的肩上,我們誰也不願缺席,更不輕言放棄。

追溯往昔,從革命先賢們身上繼承下來的思想,無疑不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的之下的智慧與品質,正是這些在不斷推動社會進步發展,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試看商鞅變法,正因繼承了法家思想的精華,恰逢及時創新,才使得身處地圖西陲的秦國變得強盛。因此,我們要堅定信念,繼承先輩們的優秀品質與精神,共同促進社會發展。在前人的精神遺產中創新,繼承與創新共同作用,使中華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

繼承與創新是每一箇中華兒女必不可少的品質。如果説,創新是船帆,那麼駕着小船前往夢想的彼岸必不可缺的風,就是繼承。2022年的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處處充滿着中國風的元素,極好地把中國文化最閃亮的元素與奧林匹克賽事完美融合在一起,這就是繼承與創新緊密融合共創新世界征途中一個有力的證明。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現代化也體現了繼承與創新,中國共產黨們學習繼承馬克思列寧主義來拯救中國並加以創新運用,才有瞭如今造福中國與中國人民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這一先進思想。因此,在開創新世界的征途中,繼承和發揚尤為重要,創新亦必不可少。

繼承與創新見證了一個民族的興起。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祖國科技發展處於低谷,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積極響應,依靠繼承而來的愛國情懷和堅韌不拔的品質,用其所具有的創新精神,為祖國的科技事業,添磚加瓦。繼承是一個民族進步的承載,是創新的基礎,是創新意識的未來。倘若沒有了繼承與創新,整個民族步履維艱,難以前行,整個民族也會被世界歷史拋棄。

看今朝,創新時代的大門已然開啟,集結的號角激盪着我們的心靈,未知的未來等帶我們去探索,帶着繼承,帶着創新,讓我們青年人團結一心,一起去實現我們的中國夢,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起名的藝術 篇七

《紅樓夢》中,賈府為迎接元春回府省親,修建大觀園,賈政帶一眾人,為園中亭子取名。

有人直接取《醉翁亭記》“有亭翼然”之現成語,建議叫“翼然”。

“翼”是禽鳥之翅,以象徵亭子勾心鬥角之形,出自歐陽修之美文,以此為名,在欣賞亭台樓閣風光時多了一番文人雅趣。

賈政認為“此亭壓水而成”,題目“還須偏於水”,從《醉翁亭記》中又拈出一個“瀉”字,有人隨即附和為“瀉玉”二字,“瀉”摹水流動之態,“玉”描水青綠之形,也有一通道理。

到了寶玉,他道出“沁芳”二字。“沁”有浸潤之意,可以是氣味,也可以是汁液,“芳”者,芬芳也,二者組合正與亭子附近之花木、流水風景應合。同時,元妃省親,是皇妃光臨賈府,賈府因此得沾皇家瑞氣,也算是“沁芳”了。

這時,再回看前兩個取名。

“翼然”雖然象形且有出處,卻拿來得太過草率,此亭可“翼然”,彼亭亦可“翼然”,天下的亭子,大體都是這個樣子,好聽是好聽,顯得不用心,易落窠臼。“瀉”字同出《醉翁亭記》,“瀉玉”二字又很形象,把形和態都寫了出來,可惜“瀉”字略顯粗陋,用於散文中很合適,但單獨作為名字,難稱其職。

如此再看寶玉的“沁芳”,便覺其好處,既應了風景,又合了人情,含蓄又周全,自然得了賈政的讚許。

所以説,起名這個事情,是很講究的,值得我們好好研究,生活中類似的事情很多,物有名,人亦有名。從賈府眾人為亭取名,我聯想起了為新生兒取名這件事。

在當今社會,姓名字不再是一個簡單以示區分的符號,取一個好的名字,是每個新手上路的父母要做的頭等大事。

有人喜歡直接借用,看有什麼好名字,直接拿過來用。比如前些年常見的“偉”“強”“靜”“麗”,這些年常見的“子涵”“子軒”,叫的人數眾多。這樣做的結果便是姓名“撞衫”,同一班級、部門常有重名,不便稱謂,也約略顯出父母當年的粗心。

有人喜歡在引經據典的同時,稍做加工以借鑑化用。比如女生取名叫“一諾”,取“一諾千金”的成語意,男生叫“弘毅”,取《論語》裏“士不可不弘毅”。

雖然比上一種顯得略用心了一些,而這樣的寓意和組合跟變魔術一樣,一旦瞭解其中原理,便失去奧義。

要給孩子起一個像樣的名字,不妨結合獨特的情境進行獨創,起出更加有意義和特色的名字。

比如説將父母之姓氏組合取名,或者嵌入家中其他長輩之名,以示對親人養育之恩的銘記,再比如説結合當時的家事、國事、世界大事取名,顯示出家國情懷。同時,在取的時候,儘量將含蓄雋永和思慮周全結合起來,避開粗俗、生僻的字眼和不雅的諧音,以免從小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好的名字,會使人受用終生,而不恰當的名姓,會平添不必要的煩惱,所以起名真是一門藝術。

對人如此,對物也是如此,需要我們結合實際情境,仔細加以分析,在獨闢蹊徑的基礎上拿出渾然天成的解決方案,如此才能起出令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絕的好名字。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自主創新天地寬,萬類霜天競自由 篇八

星海橫流,歲月成碑。紅樓中賈政一行人為大觀園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翼然”,或借鑑化用為“瀉玉”,又或獨創“沁芳”。迴歸現實生活,誠然,借鑑學習固然重要,可終究擺脱不了固化思維的限制,唯有在借鑑之上的創新,自主地創造,才能將腳下的路走得更實,變得更寬。創新天地寬,霜天競自由。

“人生不在拼湊,而在創造”,拼湊出來的東西只能是“新瓶裝舊酒”。樹高葉茂,繫於深根,只有通過創新,我們才能牢固人生之樹的深根,待其枝繁葉茂,指天蔽日。

思接千載,鑑往知今。回顧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百年征程,從洋務運動全盤照搬西方經驗成果,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革命,結合中國實際,再到改革開放時期明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如今,中國對外開放仍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由此可見,照搬不可取,鑑借也只是第一步,要想使理想的小船變為巨輪,使旗幟在洶湧的時代浪潮中高高揚起,使理想遠航,到達長遠的彼岸,就要堅持創新,以獨創精神發展自我。

創造不是憑空的想象和不切實的改變,而是立足時代之基,以實踐為基礎,以事實事求是的態度,勇於創新的精神,於洪流中完自我,使夢想綻放出蓬勃生機。

日月其邁,歲律更新。北斗三號組網成功,嫦娥五號攬月歸來,中國5G領跑全球……中國立足時代之基,肩負時代重任,通過自主研發創新向世界交上屬於中國的完美答卷。北京冬奧會上“燕山雪花大如席”“雪如意”“雪游龍”“冰絲帶”皆是中國文化繼往開來的創新。撰諸當下,中國“後浪”青年也在“Z世代”中創造網絡文化生活新風尚,他們或如柳青瑤一般將現代音樂與瑟瑟完美結合,或像理工男稚暉君沉迷於製作科普各種自創硬核科技,他們“年輕,有才華,有創意,正能量”,他們以創新精神,展現當代青年風采。

反觀當下,無數青年在洪流中墨守成規,“反內卷”而“躺平”;網絡小説東拼西湊,抄襲成風;各大品牌不思創新,只求熱度,博人眼球……這些一味地照搬借鑑只會固步自封,將自身侷限於此,將前路越走越窄。

雲山滄滄、江水泱泱,復興之路,山高水長。作為新時代青年,被賦予時代的重任,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見證者和建設者,我們應秉承創新精神,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大到團隊研發,小到獨立思考一道難題,在學習借鑑的同時不能忘記獨立思考,將書本知識,老師的課堂,前人的經驗賦予自己的理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十里五里,長亭短亭。創新創造人生價值,創新實現個人發展,讓我們在這條人生大路上,堅持自主創新,緩緩行,不曾停。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生活需要藝術 篇九

一到年腳下,我爸就把他的一套筆墨傢伙取出來了,他要開始忙了——他要忙着寫春聯。村子裏識字的人不多,一村人家的春聯,大多數出自他的手。寫的春聯無外乎是“一帆風順吉星到,萬事如意福臨門”或“春臨大地百花豔,節至人間萬象新”之類的,基本上是照搬現成的。村人們也不管它,貼在門上,都是喜洋洋一片紅。有一年,我爸心血來潮,大筆一揮,給我家門上寫了副他獨創的對聯“吃大肥肉,穿花洋布”。我家那兩扇普普通通的木門,一下子與眾不同起來,認識倆字的人走過路過,看見,都莞爾。

那年,我有同學來我家,我奶奶打了一碗荷包蛋招待她,還用韭菜炒了一盤子兔肉,那是我們家拿得出手的最好的食物。多年後她憶起,開玩笑説,在你家別的事都不記得了,只記得那門上的對聯,一邊貼着“吃大肥肉”,一邊貼着“穿花洋布”,歡天喜地氣勢磅礴啊。我笑了,挺有感觸的,曾經那些窮苦的日子,我們兄妹幾個就是靠着這些富足的嚮往和激勵,快樂地走過來了。

翻一本有關歷代文人書房的閒書,被文人們書房的名字給俘虜了,輕輕念念這些名字,嘴角噙香,像念着一闋闋詩:桂坡館、三癸亭、閲微草堂、瓶水齋、青蘿山房、雲林祕閣、滴翠軒、人境廬、天春園、立雪齋……或引經據典,或借鑑化用,或隨情境獨創,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是滿滿當當的生活意趣和文人風骨。也許那些書房只是草房兩間茅屋一芥,可自打擁有了這些名字,它們便擁有了新的面孔,往雅裏雅去,往靜裏靜去。我們喚着這些名字,從前人們安坐在裏面,於燈下讀書寫字的氣息,便穿雲破霧而來。那些月光照着蟲鳴唧唧的夜晚,清風拂着軒窗,多麼飽滿。

我也愛逛江南古鎮,常為街道兩旁店鋪的名字着迷,一個一個叫過去,像讀一篇優美的小説或散文,比如:初見你的時光、拐角微笑、匆匆那年,三隻耳、半遮面、卷珠簾等等。住客棧,我也挑那些名字叫得格外有意思的,比如:千畝田。那是在浙江臨安的一家客棧,我住進去,他們家當然沒有千畝田,山上卻長着上千棵核桃樹的。我在他們家點了一道菜也很有意思,叫翠柳啼紅。菜未端上來時,我的心裏盪漾着如煙的柳,和無數的花紅,期待得不得了。結果,只是一道尋常的菠菜炒蘑菇。即便如此,我還是吃得開開心心的。它是菠菜炒蘑菇,它又不是了,我吃進去的是花紅柳綠。

我想起《窗邊小豆豆》裏的故事,在巴學園,孩子們自帶餐盒在學校用午餐,校長和校長夫人怕孩子們吃不飽,也為了給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添加營養,另做兩道菜,一道煮魚丸,一道煮山芋,他們稱之為“海的味道”“山的味道”,一勺一勺添加到孩子們碗裏。孩子們高興壞了,吃一口“海的味道”,再吃一口“山的味道”,普通的食物,變成了珍饈佳餚。

誰説生活是無趣的庸常的?倘或你能以不同的眼光去看,不同的情感去體驗,所得到的感受一定是大不相同的。有趣的靈魂,豐富的思想,會讓平凡的生活,活成美和藝術。

2022年全國甲卷大學聯考作文:何以寶玉 篇十

《紅樓夢》匾額題名的故事情節告訴我們,賈寶玉獨創的“沁芳”二字更為新雅,就連長輩賈政也不得不點頭默許。顯然,賈寶玉勝出,他的境界與文采高於他人。為什麼呢?因為文如其人、詩品出於人品、詩言志等等,這些有關文學藝術的常識已經説明了個性修養決定作品創造的高下與雅俗。而賈寶玉的人品就在於他不俗,這也是林黛玉愛他的重要原因。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賈寶玉對於功名利祿看得很淡,甚至不願意走科舉的老路,思維異於常人。正因為他的為人與思維不落入窠臼,再加上他具備文學才華,所以他能夠想出“沁芳”這樣情景交融的絕妙好辭。

由此我們還想到,東晉宰相謝安詠雪聯句試才的典故。某一天,當大雪驟至,他問:“白雪紛紛何所似?”侄子謝朗回答:“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則説:“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大樂。顯然,侄子用撒鹽來比喻下雪只是“形似”,才女謝道韞用隨風飄舞的柳絮來形容雪花則是“神似”,富於聯想,因此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這同樣告訴我們,打破慣性思維和膚淺的認識,才能出新出彩。

我們再聯想到當代毛澤東《沁園春·雪》這首詞。為什麼別人竭盡全力也寫不出毛主席的大氣磅礴?關鍵在於他的人格與境界高於一般人,他的志向很少有人能及,當然其風華絕代也是重要因素。偉人畢竟是個別的,我們平常人能否通過努力而形成創新思維呢?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在學習上我們就不能停止在死記硬背的層次,要學會舉一反三,讓知識為我所用,而不是當知識的奴隸。所謂天才,不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新的創造、新的發明和新的突破嗎?書本知識是已有經驗的總結和彙集,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秉承“學而思”的正確路徑,超越前人。

從大處來看,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也不能落入“俗套”,必須經常性地進行思想解放,避免墨守陳規。曾經,姓“社”與姓“資”的對立思維阻擋了改革開放步伐,是通過思想解放才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神來之筆的中國牌匾題名,在世界獨樹一幟。

總之,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我們都要學習“寶哥哥”以及其他典範人物的獨立思考與創新精神,不當賈政身邊那些照搬照抄、隨聲附和的人,這樣我們才能對人類文明有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