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徵文【精品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1.46W

2020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徵文【精品多篇】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 篇一

2018年11月,貴州畢節大方縣脱貧攻堅最關鍵的“百日攻堅戰”期間,我被抽派到了全縣貧困發生率最高的貓場鎮新民村擔任脱貧攻堅常務副指揮長,這段艱苦的歲月,註定讓我終生難忘。

冰雪中扶貧

新民村有貧困户213户872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4.19%。全村山高坡陡,土地切割破碎,交通閉塞。水、電、路、訊、房等基礎設施無法達到脱貧標準,建設基礎所需的原材料全靠人背馬馱,揹着鋼筋、水泥、砂子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不僅僅是滿頭大汗,身上都磨出了血,而肩膀上更是血跡斑斑佈滿深深的血痕,疼痛難耐,但是無論多麼艱苦,我始終堅守初心,沒有放棄。

修建危房

為了爭分奪秒的推進脱貧攻堅工作,有時候我一天要徒步行走幾十公里的泥巴路去推進工作,要在寒冷的冬天騎摩托車行走幾十上百公里的山路去完成任務,手和耳朵都被凍傷,腳上長滿了厚厚的老繭,肩上佈滿深深的血痕,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雙腳踩在冰冷刺骨的淤泥中,鞋上、褲子上全是泥巴,鞋子裏灌進了水,冷酷難耐。但至少還是安全的。

騎摩托車行走在泥巴路上,很不安全,滑倒摔倒是時有發生的,去扶貧的路上,我就摔倒過幾次,安全帽子上都磕上烙印,膝蓋上還留下傷疤,白天頂風冒雨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晚上還要騎着摩托車到鎮上參加研判會議,無數個夜晚在寒冷的冰雪中來回行走近50公里的山路,很多時候半夜三更還在扶貧的路上,根本顧不上吃飯,再艱苦也要堅決完成扶貧任務。

長長的頭髮,黑黑的皮膚,臭臭的身體……我根本顧不上剪頭髮和洗澡,更顧不上家裏的妻兒老小,妻子忙不過來的時候,不得不把僅有3歲大的女兒一個人鎖在家中。堂親叔叔去世,我也只是半夜匆匆忙忙的趕回去幾個小時,葬禮都沒能參加……

寒冷的冬天,艱鉅的任務,我的腳指甲都走翻了,鞋子也走破了,心也幾乎崩潰了,無數個深夜我在寒冷的冰雪中騎着摩托車,聽着《在艱苦的歲月裏》《豐碑》《金色的魚鈎》等紅色故事激勵自己往返在村鎮之間、村組之間、組與鄉親之間。為了父老鄉親如期穩定脱貧,面對所有困難,我沒有退縮,只是堅守初心,始終做到“越是艱苦越奮進,越是困難越前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百日攻堅”戰期間,我們完成組組通公路14.15公里,完成房屋改造209棟(其中危房改造66棟、舊房整治121棟、兩改22棟),完成兩硬化36000多平方米,實施了白芨、冬蓀、養豬三個扶貧項目,同步推進電、水、訊等項目實施,隨着新民村的發展變化,我得到了幹部、羣眾的高度認可和一致好評,更得到了省扶貧辦和國家抽查組的高度肯定和表揚。

鄉親們從不理解不支持到積極主動配合,從不打招呼到主動打招呼,主動給做飯吃,主動到村裏送菜、送核桃、送臘肉等等。鄉親們聽説我要暫時離開一段時間,紛紛跑到村裏來找我的電話號碼,説想我的時候就會給我打電話,我也經常接到鄉親們打來的電話。過春節的時候,我收到了一份意外驚喜——新民村的10名鄉親自發組織來大方看望我!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徵文 篇二

夏日的寧夏中部,雲淡風輕,山塬上的檸條隨風起舞。“這是高蛋白,營養價值很高,用來養羊事半功倍。”5月25日,鹽池縣王樂井鄉曾記畔村黨支部書記朱玉國興奮地告訴記者,村裏建設的檸條加工廠開始正式運營了。

曾記畔村是一個僻遠山村,沒有一寸水澆地,祖祖輩輩靠天吃飯。曾經,這個只有2000多人的村子裏,大部分村民窮得叮噹響,貧困就像大石,壓得村民喘不過氣來,不少村民面對“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現狀,背井離鄉,異地謀生。

但朱玉國卻守在村裏,立志改變貧困面貌。2006年10月,曾記畔村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首批村級互助資金試點村。“這是一次重要機遇。”朱玉國説,在曾記畔村,不少村民的祖上曾經做過生意,很多人骨子裏仍保留着勤勞致富的傳統。

國家撥付給曾記畔村20萬元扶貧互助啟動資金,朱玉國多次召集村委會聽取各方意見,商量如何用好互助資金。此前,扶貧資金的使用基本以“輸血”為主。習慣了“白給”的村民聽説用這個錢還要還,一時無法接受。他們説:“過去給了就不往回要了,這個不僅要還,還要入股、收利息。”

扶貧先扶志。朱玉國意識到,脱貧首先要解決的是動力問題,要從根子裏,讓貧困羣眾從以前“站牆根、曬太陽,等救濟睡着吃”的觀念變為“靠雙手幹着吃”。朱玉國大膽嘗試,在村裏掀起“頭腦風暴”,大力倡導勤勞致富,不斷健全村裏的各項規章制度,調動老黨員、村幹部、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激情,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

經過多輪商議,村委會和全體村民定下規矩:從互助基金貸款,要入股互助社,按4:6的比例發放貸款,貸款實行五户聯保,黨員和貧困户“一幫一”。

金融是血液,產業是軀體。已有數百年養殖歷史、因肉質鮮美名揚天下的鹽池灘羊開始在槓桿撬動下,從小農經濟發展為曾記畔村的支柱產業。一些村民依靠一兩千元的互助資金借款起步,滾動發展,通過養殖、種植,有了人生“第一桶金”。

村民王昶、魯永勝家裏太窮,沒有人願意聯保。朱玉國就帶着他們到信用社擔保貸款,幫助他們制定脱貧計劃。“信用社主任都替我擔心,説風險太大。”朱玉國説:“不怕沒錢使,單怕沒信用。”當年年底,他們均按約定時間還清了貸款,第二年,信用社又給貸上了款。

“信用可以當錢使。”在朱玉國的帶動下,村民們都把信用當命根子,不少以前的貧困户,現在也給別人提供信用擔保貸款。10年多來,全村人的貸款總額已從每年的400多萬元上升到5300多萬元,農户都能把所借款用於發展項目上,至今沒有一人違約。

朱玉國利用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將互助資金和“千村信貸”捆綁,把“雙到資金”注入互助社,撬動了數倍的發展資金,並採取支部+產融保+黨員“一幫一”的模式,擴大貸款額度。有了更加充足的資金,村民們增收致富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曾記畔村的互助資金髮展到800萬元,朱玉國也通過互助資金實現了向全村村民描繪的教育、醫療、養老“三個夢想”。

2016年,曾記畔村黨支部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村支書朱玉國也摘得了“全國脱貧攻堅奮進獎”。2017年,朱玉國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參加十九大回來之後,朱玉國陸陸續續宣講十九大精神60多場次。他從沒忘記自己作為山村“當家人”的本分,始終想着如何防止返貧、提高脱貧質量。

今年以來,村裏灘羊飼養量又增加了3000多隻。為了降低養殖成本,盤活漫山遍野的檸條資源,朱玉國又帶領大家興辦起了檸條加工廠,就地解決飼料問題。

“不僅要村民富,還要村子美。”朱玉國還帶領大家開展鄉村環境整治,僅今年就種樹1萬多株,配備大小垃圾箱100個,村裏有了保潔員,還裝上了路燈。

亮亮堂堂、乾乾淨淨的曾記畔村,吸引着很多離村村民返鄉。村民張林20多年前離開村子,去了一百多公里外的一個煤礦。這兩年,他時時聽到村裏的變化。眼見很多村民通過互助資金脱了貧致了富,張林也回到村裏,蓋起了房,和父親一起養殖灘羊。

2016年,曾記畔村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前不久,記者在寧夏文化小康助力脱貧富民和鄉村振興戰略啟動會上見到朱玉國,他説,今年曾記畔村要在提升農民精神風貌上再發力,不能讓富起來的村民再當精神上的貧困户。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徵文 篇三

一個貧困户幹活有多拼?

這是內蒙古興和縣城關鎮二十三號村貧困户郭玉發的普通一天:凌晨4點半就起牀喂牛餵驢,吃過早飯,天一亮就出門把牛、驢放到河灘地,自己去收割玉米,午飯後接着收割,天黑後才牽着牛兒驢兒回家,晚飯後還要準備第二天的飼料。

日復一日的終年勞作,讓57歲的郭玉發身材精瘦、臉色黝黑。因為家裏窮,他42歲才結婚。妻子李三女接連兩場大病,欠下了20萬元的債務。郭玉發本以為貧困就會這樣伴他一生。

“要不是黨的政策好,我再苦幹,日子也沒指望。”精準扶貧徹底改變了郭玉發的人生軌跡:短短几年,他從貧困户一躍成了村裏的脱貧致富帶頭人。

郭玉發是如何實現脱貧致富的?記者打開他家的貧困户資料袋,聽他算算幫扶賬,講講賬本背後的脱貧故事。

健康扶貧減負擔——

住院報銷90%,吃藥一年補貼4000元,醫藥費支出減了一多半,日子一下有了奔頭

打開郭玉發家的扶貧手冊第一頁,致貧原因很清楚——因病。

2012年2月,李三女突發腦梗,在興和縣蒙中醫院住院治療了42天,6萬多元的花費,把攢了7年準備蓋新房的積蓄全部掏空。

禍不單行。同年10月,李三女又因心臟病住進了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總共花費23萬多元。郭玉發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最後的6萬多元,是村裏人你五百我一千湊出來的。在醫院陪牀的日子裏,為了省錢,郭玉發每天只吃一頓飯。

接連兩場大病,讓郭玉發家深陷貧困。“真是病不起啊!我出院回來,家裏連買包鹽的錢都拿不出來了。”回想當時,李三女的眼角泛起了淚花。

手術後,李三女每年還需要住兩次院,治療腦梗後遺症,平時還要長期吃藥,新農合報銷後,一年還要支出一萬三四千元。

儘管郭玉發每天從早忙到晚,每年的收入,除了給妻子看病吃藥,所剩無幾,這讓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這個無底洞,啥時能填平啊?”

2015年底,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脱貧攻堅的衝鋒號,郭玉發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户。

但郭玉發還是消沉在生活的無望裏:幫扶幹部來動員他改造危房,被他直接給懟了回去:有地方住就行了,蓋房子還得自己掏錢,我拿什麼給老婆看病?

健康扶貧政策讓郭玉發有了盼頭。2016年李三女住院治療腦梗後遺症,以往一次自己要掏4000多元,這次只掏了800多元。

“敢情這精準扶貧政策管大用啊!”郭玉發一下感到肩頭的擔子輕了不少,日子有了奔頭。

“黨和政府的政策真是太好了!看病花銷一下子少了很多,有病再也不用拖了。”李三女從資料袋掏出一小沓住院報銷結算單,抽出一張給記者看:今年3月,她在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做了膽囊炎手術,總共花費16143元,自己只掏了10%。

吃藥負擔也輕了不少。“心率正常、血壓正常,平時還是要按時吃藥,好好休息。”前來隨診的村醫郭佃永摘下聽診器叮囑道。李三女是他負責的二十三號村26名慢性病病人之一,每個月他都會給李三女送藥上門:1盒穩心顆粒、5瓶華法林鈉片和3盒精芪雙參膠囊。

“以往這些藥一年得花萬把塊,現在政府補貼4000元,加上住院報銷,一年看病吃藥的負擔減輕了一多半。”李三女算起了賬。

“送藥上門省錢還省工夫。華法林鈉片這個藥縣裏買不到,以前我每次都得坐1個多小時客車上市裏買,耽誤了不少農活。”郭玉發在一旁補充道。

“健康扶貧大大減輕了貧困羣眾看病吃藥的負擔,堵住了因病致貧的‘窟窿’。”興和縣醫保局副局長劉曉輝介紹,全縣因病致貧率超過50%,目前貧困户住院看病能報銷90%,家庭醫生簽約和慢病送醫送藥都實現了全覆蓋。

產業扶貧增收入——

“點餐式”幫扶拔窮根,種地養殖不惜力,科學養牛成了土專家

健康扶貧“捂緊”了錢袋子,要過上好日子,還得鼓起錢袋子。

2017年,時任村支書王崇禮找到郭玉發:政府搞“點餐式”產業扶貧,你想幹點什麼,政府給補貼。郭玉發一合計,“種地養殖我都在行,那就養頭驢,多管親戚要點地種吧!”

“‘點餐式’產業扶貧真正做到了精準施策。”興和縣委副書記李獻介紹,市裏圍繞當地的馬鈴薯、雜糧、牛羊等特色主導產業,制定了支持貧困户發展的產業補貼目錄,貧困户自主確定適合自己的產業項目。截至去年底,興和縣累計投入點餐式產業扶貧項目資金8.64億元,覆蓋9864個貧困人口。

買驢得到補貼5500元,種植補貼了1000元,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激發了郭玉發的幹勁。為了搞好養殖種好地,郭玉發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妻子幹不了重活,他一人承擔了所有的農活,為了讓牛吃得好多長肉,他夜裏起來還要喂兩次,“別人一般夜裏都只喂一次,我尋思多下點辛苦總沒錯!”

在郭玉發的精心照料下,2018年3月,他賣了一頭驢駒、一頭牛犢,掙了1萬多元。這把兩口子高興壞了,奔富的心勁更高了。不久,產業扶貧補貼6600元,自籌1400元,郭玉發又買進了一頭牛。

養殖是個技術活,產業指導員李澍接連幾次叫郭玉發去參加培訓,他都找藉口不去,“我又不是沒養過,浪費這時間幹啥?”

然而,新牛買來一個月,開始出現咳嗽發燒症狀,等郭玉發找來獸醫,為時已晚。

“一頭壯牛説沒就沒了!”郭玉發茶飯不思,後悔不已。“看來,養殖不能光憑經驗、靠下笨苦,還得講科學。”痛定思痛,他主動找到李澍,要求參加培訓。

之後,鄉里村裏舉辦培訓,即使再忙,郭玉發也一場不落。他非常注重學以致用:圈舍經常打掃,保持乾燥,定期消毒;把院子前面的空地改造成牛驢活動場所;等牛犢一產下,給母牛熬半個月的小米粥喝……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他都會趕緊找獸醫吳志國求助。

興和縣農牧科技局扶貧辦主任趙華介紹,為幫助貧困户產業脱貧,縣裏構建了“專家組+產業指導員+貧困户”的扶貧產業技術指導體系。322名產業指導員深入一線,上門宣講政策,指導貧困户選擇產業,開展技術指導。微信羣裏,專家隨時解答貧困户的技術諮詢。

從吳志國那裏,郭玉發用心學到了不少技術。慢慢地,他也成了村裏的土專家,誰家的牛要下犢了,誰家的驢有小毛病了,都會找他幫忙。村民郭月旺豎起大拇指誇讚:“二鎖(郭玉發小名)可真是一把好手,他接生的牛犢子就沒死過!”

“政策這麼好,幹部這麼幫我,可得好好幹!”郭玉發鉚足了勁。前年秋收,收割機割倒了玉米,天氣預報第二天有雨,他就在地裏連軸幹了一天一夜。每到母牛快生產時,他就特別上心,夜裏經常起來兩三次。

政策好,人努力,2017年底,一張脱貧告知書送到郭玉發家,裝進資料袋裏:人均純收入4153元,“兩不愁三保障”全面實現,達到脱貧標準。2018年郭玉發家正式摘帽退出。

教育扶貧扶起“明天”——

孩子上好學,各方面都稱心,老郭家大有希望

看病吃藥支出減少,發展產業收入增加,郭玉發夫婦非常高興,更令夫妻倆感到生活充滿希望的,還是女兒郭樂樂。

今年秋季學期,郭樂樂到了市裏的集寧七中上國中。“孩子當上了班長,這次月考成績全班前三。真的非常感謝劉副鎮長他們幫忙!”郭玉發覺得,多花錢也要讓孩子上好學,看來這步走對了。

郭玉發口中的劉副鎮長,是結對幫扶他家的城關鎮副鎮長劉世峯。看着郭樂樂國小期間成績優秀、全面發展,他建議郭玉發讓孩子到市裏上中學,“有教育扶貧政策,多花不了多少錢。”

這已是郭樂樂第二次選擇學校了。2014年,樂樂該上國小了。村小沒幾個學生了,去縣裏上學要住宿,該去哪呢?

兩口子商量後,郭玉發決定把孩子送到縣城實驗國小讀書。“前幾年,俺姐夫外出搞建築,讓俺跟着記賬,人家好心想幫咱,但咱文化水平低,就不是那塊料,沒幾天就幹不下去回來了。孩子説什麼都不能走俺的老路!”

“到城裏讀書更費錢,家裏窮,孩子沒少受苦!”李三女回憶説,孩子寄宿在學校附近的“小飯桌”,一個月800元;為了接送她週末回家返校,李三女特意找了個在城裏開出租的熟人,每週20元。“對俺們來説,這些錢可不是小數目,車錢都經常賒欠,更別説拿出多餘的錢給孩子買早點了。”

每個星期天,李三女都會烙5個發麪餅,配上家裏醃的鹹菜,這就是孩子一星期的早點了。“看見別的同學早餐吃麪包喝牛奶,有時我真的特羨慕。” 郭樂樂説。

上到三年級,郭樂樂開始享受教育扶貧政策:一學年有1890元的生活補助、300元的交通補助。

“有了這些補助,供孩子上學鬆快了點。”每個星期天,李三女都會給女兒買好牛奶、麪包、餅乾,讓她帶走當早餐。營養足了,比同齡人瘦小的郭樂樂開始躥個兒。

“教育扶貧就是要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學,用知識改變命運,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興和縣教育局督學康茂忠介紹,脱貧攻堅戰以來,全縣各學段貧困家庭學生共享受到了15475人次6838萬元的教育資助,沒有一個義務教育階段孩子因貧失學。

教育扶貧,除了物質上的資助,精神上的幫扶同樣重要。

郭樂樂的房間裏放了不少課外書,不少是劉世峯送她的。“書能給孩子的成長打開更多的窗。”劉世峯經常鼓勵郭樂樂,“好孩子,多看書,好好學習,以後考個好大學。”

學校的老師也特別關照郭樂樂。每次上課,班主任呂菊芬老師一發現樂樂有精神不集中等“異樣”,課後就會找她問原因,並盡力幫她一起解決問題。

郭樂樂愛看書,愛寫作。呂菊芬經常把她叫到辦公室面批作文:耐心地逐句講解,看哪句話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郭樂樂悟性很高,進步很快。她寫的作文《我的爸爸》,榮獲了第十五屆全國中國小生“創新杯”徵文比賽一等獎。

沐浴着教育扶貧好政策,自立自律的郭樂樂健康、陽光地成長。家裏的牆上貼着她獲得的五六張獎狀。看着獎狀,郭玉發兩口子笑得燦爛,“女兒很稱心,俺們這個家大有希望!”

摘帽不摘政策——

脱貧後幹勁更足,穩定增收有門路,好日子妥妥的

2018年,郭玉發脱貧摘帽。摘帽後如何鞏固提升脱貧成果?

劉世峯見郭玉發搞養殖有技術、有幹勁,動員他申請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2019年又買了2頭牛。

為了增加收入,李澍指導郭玉發調整了種植結構:給牛、驢種足吃的飼料、輔料,剩下的土地用來種口糧、雜糧和經濟作物,“這樣不用花錢買飼料,種植收入也能增加。”

種養規模擴大、結構合理,收入大幅提高,2019年的明白卡顯示:郭玉發家人均純收入達到11201元。

就在這一年,郭玉發被評為脱貧致富帶頭人,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那天,參加了縣裏的表彰活動。當他身披大紅花,把獎品——一輛電動三輪車開回村裏時,男女老少都給他豎起了大拇指。

這一年,村裏也迎來了一件大喜事——全村順利脱貧摘帽。

“但鞏固脱貧成果,任務還不輕。”村支書王小兵有着清醒的認識:扶貧產業整體上還是以傳統的種養業為主,市場渠道比較窄,價格波動比較大。

為促進穩定脱貧,各方紛紛發力。

拓寬增收渠道。“上半年村裏種的菠菜,供應北京市場,很受歡迎。我們準備引進業主,優先帶動貧困户擴大反季節蔬菜種植規模。”王小兵説,這樣村民的土地流轉費能翻兩番,打工還能有一天150元的收入。

“通過資金獎補,鼓勵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駐村第一書記王玉興介紹,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又有38户貧困户穩定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脱貧”。

發揮保險作用。興和縣扶貧辦副主任温龍介紹,縣裏力推“點餐式”產業扶貧的同時,配套推廣種養保險,提高產業抗風險能力;推廣防貧險,建立完善防止返貧的監測和幫扶機制,防止脱貧户返貧和邊緣户致貧。

延長產業鏈。興和縣委書記付海青告訴記者,為讓畜牧養殖等傳統產業帶動貧困羣眾穩定增收,縣裏引進屠宰加工生產線,發揮交通便利、物流業發達的優勢,讓興和的新鮮牛羊肉當天就能上北京市民的餐桌。在城關鎮,一條屠宰生產線、一家牛肉乾加工廠將馬上投產。

銷售不愁,郭玉發乾勁更足了。今年,王玉興幫他申請了1.2萬元的棚圈建設和農機具購置補貼,郭玉發擴建了棚圈,添置了一台飼料粉碎機、一輛農用三輪車,牛驢養殖規模增加到了10頭,種植規模達到了50多畝。“4頭母牛都有了‘身孕’,我準備趁今年行情好,把新下的牛犢全賣了,收入六七萬元不成問題。等牛價下來了,再補欄。”郭玉發這樣介紹自己的“致富經”。

談起下一步的打算,郭玉發滿是皺紋的臉上盪開了笑容,“現在政策這麼好,更要好好幹,多種地多養牛,把女兒供出來,往後啊,好日子妥妥的!這個袋子俺以後指定用不上了,但俺要把它收藏好。”郭玉發邊收拾資料袋邊説。

精準脱貧的有力見證

翻開郭玉發家的貧困户資料袋,2016年健康扶貧住院報銷90%,2017年產業扶貧種養補貼6500元,2018年教育扶貧資助2190元……每項扶貧政策、每筆幫扶賬背後,都有一個個動人的精準扶貧故事。

採訪中,郭玉發夫婦每講述一個故事,都要誇讚扶貧政策給力、幫扶幹部辛苦。這是農家對幫扶最為樸素的感謝,也是發自內心的感激。確實,沒有精準扶貧好政策,沒有扶貧幹部用情用心的幫扶,郭玉發家哪有現在的好日子?

採訪中,郭玉發的吃苦耐勞、幹勁十足讓人印象深刻。他每天都高強度勞作,下功夫,用心學,用超過常人的辛勞,換來了充滿希望的好生活。這樣的貧困户令人尊敬、值得學習。

每個貧困户都有個這樣的資料袋。2900多萬個這樣的資料袋,記錄了2900多萬户貧困户擺脱貧困奔小康的歷程,也濃縮了我國的脱貧攻堅戰歷程。

這是中華民族反貧困的偉大決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脱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建立脱貧攻堅制度體系,出台一項項精準扶貧好政策。數百萬各級扶貧幹部奮戰在脱貧一線,通過幫扶,讓好政策落地生根,為貧困羣眾開出“脱貧花”結出“致富果”。數千萬貧困羣眾,藉助政策與幫扶,在自己的脱貧“戰場”上苦幹苦戰,用血汗換來笑顏,用辛苦換來幸福。全國上下咬定目標,攻堅克難,決戰決勝脱貧攻堅,堅決完成全面小康硬任務。

這是人類反貧困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政策好,人努力,我國的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9899萬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到今年底,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畫上句號,我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其他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脱貧,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傳奇!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徵文 篇四

2017年8月,作為省委選調生,我被分配到了安徽省淮安市漣水縣高溝鎮。時光如梭,歲月如水。不知不覺已經在鄉鎮工作了三個年頭了,我也從剛邁出校門懵懂的少年,成長為如今可以獨當一面的基層工作者,也有幸參與了脱貧攻堅這項工作。

我所在的高溝鎮,地處淮安、宿遷、連雲港三市交界處,是江蘇省五大扶貧片區漣沭片區所在地,“十三五”期間,全鎮共有9個省市定經濟薄弱村,建檔立卡低收入户6473户、20333人,扶貧工作任務較重,脱貧難度較大。

上班沒多久,我就領到了扶貧任務,一共五户,在同事的帶領下,我開始一户户走訪,每到一户,我都仔細瞭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收入情況、困難情況,並詳細向他們宣傳扶貧相關政策,幫助他們做好申報工作。

午後,太陽吐着火舌,空氣中瀰漫着熱氣,我來到了最後一户扶貧對象户家中。按照電話裏聯繫的地址來到了六塘人家小區,沿着進大門的路一直往前走,右手邊第3間車庫,果然,門前站着一位四十多歲的阿姨。

“阿姨您好,請問是江懷忠家嗎?”我問道。“是的,你們是鎮裏來的吧?”説着她把我們往她家裏引,並搬出凳子給我們坐。説是家,其實就是30幾平方的車庫,屋裏放着一張牀、一張吃飯桌,一邊放着做飯的鍋碗瓢盆,家裏的困難情況可想而知。角落裏輪椅上坐着一位老人,見我們來了,微笑着衝我們點了點頭。

在與阿姨聊天的過程中瞭解到,他的丈夫5年前在工地上出了事故,下半身癱瘓,一躺就是好幾年,家裏就一個兒子在蘇南打工,兒媳在家帶着兩個孫女上學。“家裏的日子不好過啊,兒子一個人賺錢6口人用,眼看着兩個孫女都大了,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可怎麼辦啊?”阿姨説着不由自主地哭了起來。角落裏的江大爺也默默地流出了眼淚,眼裏滿是對老伴和家人的愧疚。我急忙上前握住他的手,“大爺,錢不夠可以掙,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你看我們不是來幫你們了嗎?”“謝謝你們,給你們添麻煩了。”江大爺感謝道。

隨後,我向他們詳細地介紹了國家扶貧相關政策,知道他們已經被納入農村低保,也享受了殘疾人相關補貼。瞭解到他們家的大孫女已經上國小了,我便提醒他們準備好貧困證明等到學校辦理義務教育助學金。

回到單位後,我久久不能忘記江大爺愧疚又無助的眼神,想着自己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我仔細研究漣水縣扶貧十項政策,並諮詢相關部門,發現江大爺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藥,這對他們來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剛好通過農村醫療救助可以幫他們報銷一部分的錢。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來到了江大爺家中,幫助他們準備相關材料進行申報,沒多久錢就批下來了,江大爺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雖然江大爺家2018年底就脱了貧,但是沒事我還時會到江大爺家中與他聊聊天,他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人也變得健談了不少,“感謝你們,兒媳現在也找到了工作,日子越來越好了。”

2020年3月份,疫情防控轉好後,我又來到了江大爺家中,一進門沒看到江大爺,阿姨説:“他走了,就在前幾天,夜裏走得很安詳,臨走前還念着要當面謝謝你們。”我望着江大爺的照片,彷彿看到了他生前難得的笑容。

三年的幫扶,讓我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所聯繫的5户扶貧户也都如期脱貧,但有的還存在返貧的可能,我將繼續做好他們脱貧攻堅奔小康路上的“護航者”,為全面完成脱貧攻堅任務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 篇五

“青年時代,選擇了吃苦也就是選擇了收獲,選擇了奉獻也就是選擇了高尚。”習近平總書記説的話激烈着無數黨員幹部奮戰在脱貧攻堅的最前沿,在脱貧攻堅工作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張勇就是其中一個,90後的他就職於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9年6月,被派駐到麼站鎮香廠村任第一書記、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在脱貧攻堅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扶貧路上的責任與擔當。

牢記使命勇擔當

接到“第一書記”的任命時,張勇很興奮,他説:“從一個農家娃成長為國有企業的職工,一路走來,離不開國家的培養,現在是回報國家和社會的時候了。”他出生在沿河自治縣農村家庭,老家也是貧困縣,從小感受到農村的苦、農民的難,知道脱貧攻堅的重大意義。

他牢記職責使命,主動擔當作為,通過深入基層一線走訪羣眾,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積極落實幫扶政策,大力發展產業經濟,基層組織得到加強、惠民實事成效明顯。

盤點張勇的駐村工作台賬:一個星期梳理完148户建檔立卡户的資料;半個月熟練運用《掛牌督戰脱貧攻堅應知應會手冊》政策知識點;一個月走訪完建檔立卡脱貧户148户;兩個多月熟悉全村603户3350人;三個月完成三白蔬菜基地建設,從動員、土地登記造冊98户,流轉土地157.05畝,務工就業50餘人。

村容變樣文明興

依靠黨建引領,圍繞志智雙扶,提升環境形象。張勇剛到村裏時,香廠村沒有公共衞生設施,村民不重視環境衞生,垃圾隨意倒、污水到處流。他跑項目、拉資金,籌集40萬餘元安裝了210盞太陽能路燈,使全村亮化工程全覆蓋;積極爭取金控集團支持5萬餘元修建了60平方米黨員活動室、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籌集7.5萬元,修建了1.3公里的排污溝;拉來5萬元贊助,購置車載垃圾箱21個;今年完成串户路和院壩硬化4898平方米。

配套施設有了,宣傳效益和獎懲機制也必須跟上,在他的帶領下,積極推進黨建宣傳工作。在全村6個村民小組開展“美麗鄉村、從我做起”及脱貧攻堅相關政策的集中宣講,同時為提升脱貧攻堅勤勞致富氛圍,製作50餘條宣傳標語和51幅脱貧攻堅宣傳牆畫在全村各小組、鄉村公路兩旁、活動場所、人口集居地等進行宣傳;全面開展人居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完成趙家院組和陽泥地環境整治示範點,以點帶面激發羣眾內生動力;積極組織“查衞生、比干淨”獎懲機制,並將評比結果在村“紅黃榜”上進行公示,以此達到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共同進步的目的。目前全村6個組環境整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村民已經自發形成良好的環境衞生習慣,進一步激發了羣眾內生動力。

一年多來,張勇親自駕車負責垃圾轉運,垃圾處理站來回14公里,山路崎嶇,但為了高質量打贏脱貧攻堅戰,增強羣眾幸福感,他一直堅持着。

先鋒模範贏口碑

在抗擊疫情戰鬥中,張勇帶領村幹部逐户走訪宣傳抗疫知識,走十幾公里山路那是常事,每天工作時間常常超過10小時,餓了就泡一桶方便麪吃。天寒地凍的夜晚,堅守在村口排查車輛與人員。但張勇沒有一絲埋怨,用紮實的工作贏得了羣眾的理解與支持。堅決打贏阻擊戰、攻堅戰兩場戰役。

今年2月20日文化管理員耿合榮生了重病,張勇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駕車趕到,送到隔村33公里的縣醫院,直到耿合榮病情穩定後才返回村公所,回到村上繼續走訪摸排工作。

“羣眾的事無小事,要想盡一切辦法幫他們解決難題。”張勇説。

開展脱貧攻堅講習所,架起幹羣“連心橋”。組織羣眾會、院壩會、小組會這是張勇工作的一部分。在會上,他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以及貧困户生產發展措施、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子女上學、看病就醫、環境衞生綜合整治等對羣眾進行詳細宣傳和解讀,逐一回答羣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提高了羣眾的滿意度。

重點突破抓產業

為了創新產業機制,更好地引導鄉村經濟發展,今年,在張勇的傾力幫扶下,香廠村積極探索,以黨支部引領,建強紅色引擎,脱貧有了方向。首先穩定糧食收入,駐村幹部齊心協力,帶領羣眾增加花椒種植,加強引導農技培訓,增大農作物田間管理指導的頻率,為缺勞力貧困户助耕助收,實現穩產穩收;其次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採取“村黨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户”的運作模式,實行“375532111”產業規劃,即花椒種植3000餘畝、南瓜種植700畝、辣椒種植50畝、洋芋種植500畝、烤煙350畝、蔬菜種植200畝、芸豆種植100畝、紅花種植100餘畝、旱煙種植100餘畝,還養牛785頭,實現户均增收1000餘元;同時用足用活小額信貸政策。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户參與小額信貸發展產業,實現收入安全穩定有保障。

今年,黨支部與威寧榮協合作社合作,動員村民流轉土地220畝種植辣椒,如今辣椒長勢良好。香廠村97户村民以每畝600元土地流轉費用入股合作社,其中涉及土地流轉建檔立卡户23户115人,村民們還可以在基地務工,每天80元工資,種植、採收時段可以解決50餘名閒置勞動力。

為了真正做到扶貧出成效,拓寬產業渠道,帶動村民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張勇積極奔走,向“孃家”尋求幫助。香廠村黨支部根據區域環境優勢,精心研判後,決定創新產業機制。今年3月,張勇向派出單位申請5.72萬元,用於合作社購買第一批瑤山土雞2800羽,在松樹和花椒樹下發展林下養雞項目。

8月19日,在派出單位貴州省金控集團幫扶下,香廠村養殖的瑤山土雞賣了!第一批愛心採購540羽,村民夏懷銀開心地説:“我們只管養殖,幫扶單位幫我們找好了銷售渠道,幫助我們增加了收入。這一次我們家就增加了8000元收入,感謝張書記的幫助。”

一邊做加法,一邊做減法。通過幹羣齊心奮戰,今年脱貧24 户 76人(均達到脱貧標準),香廠村的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7.5 %降至“零”發生。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徵文 篇六

“在這裏,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一心努力學習,充實自己,將來掙錢補貼家裏。”到福建省飛毛腿技師學院的第二年,來自寧夏固原的母得餘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希望。

2018年,國務院提出實施技能脱貧專項行動,支持東部地區職業院校招收對口幫扶的西部地區貧困家庭學生,幫助有在東部地區就業意願的畢業生實現就業。這一年,閩寧協作的技能型人才培養工程——福建省飛毛腿技師學院原州分校正式成立,這是兩地“造血式扶貧”的又一成果。

“到另一片土地成長”

建檔立卡貧苦户、哥哥殘疾、一家七口靠兩畝地和父親打零工維持生活——在走出大山之前,母得餘的生活被打上深深的“貧困”烙印。

兩年前國中畢業時,他陷入迷茫,一度不想繼續讀書。偶然得知飛毛腿技師學院原州分校“在校學習不要錢,還包實習就業”,他在父母和班主任的鼓勵下,果斷報名,成了學校的第一批學生。

原州分校採用“1+1+1”的培養模式:1年在寧夏原州學習,1年在福州飛毛腿技師學院總校學習,1年在飛毛腿集團實習。

2019年5月,母得餘由學校安排乘火車來到福州。那是他第一次獨自遠行到2000多公里外的城市。“在來福州的火車上,每經過一個城市我都在想,這裏是福州嗎?三十多個小時,我幾乎沒怎麼睡覺。”

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大橋、輪船……在母得餘看來,這裏符合他對“大城市”的一切想象,就連潮濕的氣候,在他眼裏都帶着詩意的美好。

來福州第一年,他邊上課,邊掙錢補貼家用。當年暑假,他在飛毛腿集團當電池操作員,兩個月共拿到5100元實習工資。他自己留下1000元,將剩下的錢寄回家,那是他第一次給父母寄錢。

如今,母得餘正在準備考取中級電工證,經過兩年的專業學習和實踐,他對自己的技能頗為自信,春節回家,他已經可以幫父親修理割草機。

“走進大山,為了讓他們走出大山”

飛毛腿技師學院由飛毛腿集團投資建設,是福建省第一所由企業辦學的技師學院。在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的大潮中,這所技校承擔了技能扶貧的重要任務。

“要讓學生走出大山,需要自己先走進大山”,原州分校校長方德榕深諳此理。去年夏天,他和同事驅車前往大山深處,挨家挨户走訪宣傳。

“在寨科鄉招生時,山路崎嶇,車開不進村裏,是學生騎電動車將我領回家裏的。”讓方德榕頗感意外的是,儘管交通閉塞,但這些孩子對知識充滿渴望,在聽聞招生政策後,20多個學生主動報名,今年6月,他們已經和其他學生一起乘包機來到福州,開啟了兩年的學習生活。

“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經開始了,目前有320人預報名,這些學生都來自建檔立卡的貧困户。”方德榕説,隨着技能扶貧的效果初顯,學校在當地名聲已經越來越響。儘管如此,他仍打算繼續走訪當地貧困户,招收更多貧困學生。

“我們為原州學生免去了3年學費,同時承擔他們學習期間‘衣食住行’的全部費用,學校每年為每名學生開支不少於1萬元。”飛毛腿技師學院常務院長唐大強説,為了除去貧困學生的後顧之憂,集團公司儘可能免除學生費用,同時投入資金用於原州分校的翻新改造,兩年間投入資金達到400萬元。

2020年,原州分校計劃再投入800萬元,招收建檔立卡貧困户學生500名,增設兩個專業,並在當地建設相關專業的實驗室。

“我們還計劃建立產教研相結合的實訓基地,規模成熟後會轉移到固原工業園區,貢獻當地税收。”方德榕説。

“一技在身,不怕貧窮壓頂”

“我想學成之後找一份好工作,能養活自己,為父母養老,照顧哥哥,讓他們過得好一點。”對今年只有18歲的母得餘來説,未來圖景正徐徐展開。

“有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人終究要憑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説,“技能扶貧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平台。”

2021年7月畢業後,他打算留在飛毛腿集團就業。到時,他可以拿到每個月不低於4000元的工資。

母得餘代表了一批寧夏學員的想法,未來,他們中許多人將留在工廠,實現就業。據介紹,近三年,飛毛腿公司共接收寧夏固原籍人員1081人,其中建檔立卡户814人,佔總人數的75%。

為了讓異鄉求學的學子有更好的就業環境,福建省人社部門還先後出台一系列政策,將寧夏建檔立卡家庭貧困勞動力納入福建省就業困難人員對象範圍,務工就業時給予同等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唐大強説,“扶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許多原州老百姓也需要技術、職業方面的幫助。對我們來説,技能扶貧的工作才剛剛開始。”而眼下,學校最重要的責任,就是讓這些孩子掌握一技之長,實現“一人學技,全家脱貧”。

“我們從事職業教育,傳授技能的同時,也想傳遞一種精神,希望我們能為社會多做貢獻,讓貧困山區的學生靠技能脱貧,一起走上小康的道路。”在唐大強看來,今後還會有更多來自山區的孩子,藉着閩寧對口幫扶的春風,在福建實現自己的求學和就業夢。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脱貧故事 篇七

我叫崔健,是黃埔海關所屬東莞海關的一名關員。今年4月被選派到富陂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從繁華熟悉的都市到寂靜陌生的山村,生活環境、工作內容的較大變化,對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絕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要讓13億中國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這句習近平總書記代表着中國共產黨人所作出的莊嚴承諾,時刻激勵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想跟大家講一講我最平常的一天的生活。

早上6:00

像往常一樣,我早早地起牀,簡單洗漱一下,從村委的宿舍出發開始跑步5公里的鍛鍊。沿着固有的路線前進,每經過一户貧困户的房子,就在腦海中回憶他們的相貌,默唸貧困户家庭的基本情況,做到了然於心。時常碰到在田間耕作的、準備出門務工的、送小孩讀書的村民,打個招呼、問問情況亦是習慣動作。

早上8:00

今天要去村裏的貧困户曾永安家裏,幫助他最小的孩子準備好申請大學學費減免及生活費資助的材料。曾永安家裏有4個孩子,近幾年陸續考上了大學,但全家人均年收入只有3526元,根本負擔不起上學及生活的費用,一度萌生了讓孩子退學去打工的念頭。

我們工作隊瞭解到情況後,將其列入一般貧困户進行幫扶,主動到家慰問,鼓勵其克服暫時困難,支持孩子讀書改變命運,並協助其子女申請免除學費、申請在校生活補貼等。隨着家裏小孩陸續畢業就業,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399元,實現穩定脱貧。“感謝國家的扶貧政策,感謝工作隊的幫助,這可真是幫了我們家大忙啊!”臨走前,曾永安緊緊握住我的手,激動地説。

我深受觸動,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教育,掌握一技之長,能就業,這一户的脱貧就有希望。

下午2:00

我前往村委參加一月一次的聯繫會議,對前一階段扶貧工作進行總結,討論村中貧困户的動態,研究幫扶項目的推進及資金使用情況等。

富陂村共有93户297個貧困人員,分散居住在10平方公里的19個村小組。“腳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感情。”5個多月以來,我與村委的同志堅持每天徒步走村入户,不斷增加溝通聯繫和增進彼此情感。我們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和整理了共45户58個問題和新情況,並建立問題台賬,逐一銷號處理,確保整改落實和為民服務到位。

下午4:00

開完會接近4點了,我又趕往一位85歲雙目失明的低保户老人家裏。前兩天我到這家進行入户調查的時候,發現老人居住的老土房牆面開裂,在暴雨頻繁的惡劣天氣下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我馬上向村委反映問題,與村委幹部一起做通家屬工作,順利將其安置在為她家新建的安全住房內居住。這次來是看看老人的新住房情況,問問老人家庭成員的具體情況,叮囑老人有困難可以託人來村委找我幫她解決。

2016年,黃埔海關派出扶貧工作隊進駐富陂村,拉開富陂村脱貧攻堅序幕。我只是黃埔海關選派的4名駐村幹部中的一位。三年來,扶貧工作隊積極籌措項目資金,推進精準扶貧工作落到實處,大力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累計投入645萬元,用於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集體用地噴水工程、村道宣傳欄製作 、衞生站、文體廣場、便民超市、公共廁所和亮燈工程等項目;籌措40多萬元興建光伏發電項目,投資48.3萬元購買翁源縣農商行股份,每年為村集體增收7萬餘元,反哺貧困户創業致富,推動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型。富陂村實現76户、245人脱貧,脱貧率82.5%;村集體收入由2015年的2.4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7.65萬元,增長2.2倍;貧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3598元增長到2018年的18842元,增長4.2倍。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加大扶貧資金投入,持續跟進幫扶項目建設,善始善終努力做好扶貧工作,完成好脱貧攻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