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6.25K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多篇

現如今,黨和政府帶領人民羣眾大打“脱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攜手共繪富裕小康的宏偉藍圖,你感受到其中的變化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5篇,希望你喜歡。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篇一

“張書記好啊!”清晨的瓜蔞地裏傳來親切的招呼聲。張林是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政協副主席,2017年受組織選派來到樅陽縣白柳鎮龍井村擔任村第一書記和扶貧工作隊隊長。3年來,張林走遍全村大大小小每一個角落,與貧困羣眾結下深厚感情。重基礎、興產業、真幫扶,龍井村舊貌換新顏。

重基礎,走上脱貧“暢通路”

剛剛來龍井村時,就遇到車輛被堵、進退兩難的情況。張林上前察看,發現由於路面較窄,相向行駛的車輛無法會車導致雙方互不相讓、爭執不下,有村民衝着同行的村幹埋怨道,“村裏要為民多辦實事,想法子儘快拓寬道路啊!”

修路成了張林下定決心要乾的事,可村級道路的修建和改造要自籌資金修好路基,才可向上級部門申報項目,爭取道路改造路面鋪設項目。初步估算路基建設需要資金80萬元左右,龐大的資金缺口急得張林直髮愁。

張林到處找尋資金支持,反覆溝通交涉。最終張林要修路的堅定決心,引起了銅官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召開專題常委會研究具體幫扶措施,安排銅陵市獅子山高新區和西湖鎮政府進行對口項目資金支持。龍井村順利完成了兩條道路,共計約6公里的道路拓寬、路基夯實。

如今,再走進龍井村,水泥道路不僅實現了“村村通”“組組通”,還延伸到了百姓家門口,有的路段還安裝上了路燈。村民直言道:“正是駐村幹部的到來和幫助,村裏的道路變長了、變寬了、變亮了,人員和農產品的進出更加方便了。”

興產業,探尋脱貧“財富源”

7月份的一個早上,張林看了看天氣預報,見當日沒雨,大嗓門一喊:“走,大家去瓜地幹活!”招呼好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隊員穿好膠靴、帶好剪刀,這是去瓜蔞地裏的必備工具。一行人直奔瓜蔞地,要做的事情很多,牽藤、剪枝丫、補肥料、補種瓜苗、深挖排水溝渠,將大雨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你牽藤來,我剪枝,瓜蔞地裏好一派熱鬧景象。幾壟地幹下來,熱得滿頭大汗的張林説:“這苗可以管五年,今年是第一年,一般當年收益不是太高。每畝瓜蔞大約毛收入2000元,預計年底能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後幾年收益會逐年提高。還帶動了10户貧困户務工,每户一年可增加收入2000元。”

2017年龍井村還是集體經濟空白村,2018年集體經濟收益突破10萬元,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益達15.74萬元,2020年集體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今年以“黨組織+合作社+農户”形式,投資55萬元建設了100畝瓜蔞種植基地。

真幫扶,連起脱貧“羣眾情”

“張隊長,你在哪裏?房國後老伴發病了,你能不能來一趟?”張林接到電話心裏一緊,房國後的老伴程桂雲有精神疾病,恐怕情況不妙。趕忙騎上電瓶車趕到房國後家裏,一看,程桂雲躺在牀上,哭着要自己過世的兒子。這兩天發病都沒吃多少東西,任別人怎麼勸都沒用。房國後向着張林説道:“張隊長,精神病醫院牀位緊張,住不上院,我實在沒辦法了,求求你想想辦法吧!”情況緊急,張林立即通過多種渠道聯繫銅陵市第三人民醫院給予收院治療,隨後又急忙會同村幹驅車將其送去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人的精神狀況有所好轉。此後幾年裏,張林多次幫助其到醫院進行治療,並給予一定的資金上的幫助,儘可能地緩解其家庭的經濟壓力。

駐村這些年,張林先後通過市慈善會聯繫市農科所免費送蔬菜種子,培訓栽培技術,聯繫市第五人民醫院為慢性病患者免費問診送醫送藥,聯繫幫扶單位、所在單位和電商,甚至利用個人的人脈資源幫助貧困户銷售農產品和養殖的雞、鴨、羊等產品,幫助貧困羣眾介紹務工崗位就業。會同駐村工作隊成員一起,積極組織協調幫扶單位開展精準幫扶,在產業、就業、健康、教育及危房改造等方面給予貧困户提供幫助,成效明顯,取得羣眾一致好評。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篇二

你家牆上,

“3+1”明白欄依舊高掛。

我的抽屜裏,

幫扶手冊仍然珍藏。

你的心願,

我幫你實現。

我的成長

有你作證。

五年幫扶路,

一滴滴汗水,

一串串腳印,

回想那些年,

一件件事歷歷在目。

你妻子打來電話,

説你又去喝酒,和你又吵架。

消息傳來,

我寢食難安。

我數次登門,

我前腳出了大門,你後腳進了酒館。

眼看你這個“家”快沒了,

我在縣城給你找了份保安工作。

半年時間,你開始有了積蓄。

你妻子把多年來不曾見過的餘錢拿給我看時,

我為你們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家和萬事興,

第二年,你的存摺上的存款上有了五位數。

再也見不到你們夫妻爭吵,

家庭和睦幸福。

如今在公司你得到領導的好評,

説你工作積極,不遲到,不曠工。

一次,你回家,恰巧我也在,

對着我鞠了個九十度的躬,激動地説,

感謝黨的扶貧政策,感謝你們的幫扶,

使我們今天擺脱了貧困,有了個真正的家!

五年漫漫扶貧路,

五年風雨兼程,

五年同舟共濟,

我和你由陌生變為親情,

我為你流過同情的淚,

也為你擺脱貧困流過激動和成功的淚。

秋風秋雨,

讓我想起了你,

我的幫扶户,

你還好嗎?

不知道,

你的秋糧是否已歸倉?

你是否也想起了我?

二零一九年你脱貧出列,

如今我每次走訪,

你總説黨的扶貧政策給你帶來了今天的幸福,

更帶來明天的希望。

脱貧奔康痴心不改,

愚公移山志不移。

我們堅信,

二0二0年,

一定會打贏脱貧攻堅戰,

這是我們不變的約定!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篇三

“扶貧選派到哪裏,哪裏就是我的戰場”

“疫情防控在哪裏,哪裏就有我們的責任”,中國十七冶集團選派到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蔣集鎮秦集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劉金海説。

疫情就是命令,2月3日,定遠縣秦集村第一書記劉金海是蔣集鎮第一個到村報到的駐村扶貧工作隊成員,到村後及時組織村兩委部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研究制定防控措施,確保當地防疫工作受控,沒有一例疑似病例出現。

劉金海到崗後,立即依託村級脱貧攻堅作戰管理體系,調動全村幹部,加強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廣泛普及防控知識,引導羣眾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設卡立點,做好排查並加強值班監督巡邏,加強公共場所和辦公區域的消毒工作。

工作中,劉金海帶着扶貧工作組和村幹部,每天都守在村裏的各個疫情監測點,檢查來往的每個人行程信息,測量體温,不放過任何一個風險點。今晚夜晚的鄉村氣温非常冷,他還是堅持每天晚上到各個監測點巡查,查看每個監測點的工作開展情況。到崗10多天,一天也沒有休息。

2020年是我國脱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儘管秦集村已經出列,但十七冶駐村工作隊依然沒有絲毫放鬆,繼續做好每一項扶貧工作,鞏固脱貧成果。劉金海帶着扶貧工作隊在堅決打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全面落實年初制定的脱貧攻堅計劃,穩步推進扶貧工作不放鬆。在疫情防控期間,扶貧工作隊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取消入户幫扶方式開展工作,充分利用化信息手段,動態跟蹤核查貧困羣眾“兩不愁三保障”等情況,瞭解貧困羣眾生產生活需求,及時解決給予解決。

忙碌一天的劉金海沒有吃得上一頓飽飯

7月25日,星期六,在這個原本應該休息的日子裏,劉金海一大早就來到了村委會找到村文書朱金龍。村裏最近引進了一個大項目,需要流轉1950畝土地,羣眾的利益如何才能得到充分保障,作為第一書記的劉金海必須放在心上反覆思量。他從朱金龍那裏拿走了土地流轉的相關材料,並囑咐朱金龍到高莊看看那條扶貧橋修得如何。那是一條影響到全村1500多名村民出行的危橋,劉金海為了解決羣眾出行難的問題,多方爭取100萬元項目資金用於修建扶貧橋。他還特意叮囑朱金龍,近期降雨量大,到了那兒一定要多拍幾張照片發給他看看。之後,便驅車趕往定遠縣城辦一件村裏的事。

下午返程途中,他又特意從井崗村帶走了貧困户的甜玉米樣品,準備幫助他們通過自己村裏的電商銷售因連日陰雨而滯銷的農產品。回到村委會,劉金海邀來一名村委會委員,商討幫助扶貧户協調危改資金的事情。隨後,兩人又一同來到村綜治專幹孫德清家中繼續商討土地流轉事宜。

忙碌的一天使得劉金海沒有吃上一頓飽飯,他看到桌上的兩條黃瓜就順手拿了一條掰成兩半,與孫德清一起邊吃邊聊。突然,談興正濃的劉金海覺得自己很不舒服,趴在桌子上渾身直冒冷汗,吃力地對孫德清説:“我的頭不對勁,暈得厲害。”村醫趕到現場時,劉金海已經陷入昏迷。在緊急送到安醫四附院急診科後,醫生告之:“患者腦幹大面積出血,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

“第一書記”帶領我們脱了貧

“劉書記這麼一個大好人,比我的兒子對我都要好。他要是走了,就沒有誰能對我這麼好了!”聽説劉金海病危,80歲的封玉英老人緊緊拉着扶貧專幹的手,雙腿不停地顫抖着,悲痛的淚水立刻湧出了眼眶。封玉英是一位孤寡老人,丈夫和唯一的兒子相繼去世後,孫子和孫媳都有智力缺陷。常年獨居,再加上年邁多病,封玉英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劉金海入户走訪時發現封玉英因摔傷獨自躺在牀上無人照料,從此便開始了持續三年的“月看望”,給了老人生活的希望。

村民曾玉琴前幾天給劉金海製作了一面錦旗,正當她為錦旗受雨污損而懊惱的時候,得知了劉書記病危的事情,懊惱全部轉化成了悲痛。2018年春節假日期間,劉金海在走訪時瞭解到曾玉琴的兒子在監獄服刑,兒媳婦拋下還沒滿月的孩子一去不回。因為沒辦出生證明,曾玉琴的小孫子一直沒能上户口。劉金海多方協調,親自幫他們到外地監獄去做親子鑑定,所有費用都是劉金海自掏腰包,最終,孩子順利上了户口。

村民們都還記得劉書記剛剛上任時的情景。那年秦集村貧困户種植的土豆大量滯銷,劉金海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及時將情況彙報給公司,經集團公司討論決定,以高出市場兩倍多的價格收購13萬斤“愛心土豆”,並把26萬元購貨款提前匯到了指定帳户。

隨着“愛心土豆”被分批運往十七冶的各個施工點食堂,秦集村79户貧困户種植的馬鈴薯銷售一空,户均增收3000多元。疫情期間,養殖大户方永靜眼瞅着自己家裏的鴨子賣不出去,每日損失數千元,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在劉金海多方奔走努力下,幫助方永靜一舉銷售了35萬元的鴨子,不僅挽回了損失,還使方永靜獲益不少。

羣眾盼望心中的好書記能夠早一點醒來

三年時間,劉金海在蔣集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為秦集村的村民們做了太多解急難的實事好事,為集體經濟發展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了壯大秦集村集體經濟,劉金海積極爭取集團公司的支持,先後投入65萬元幫扶資金,用於秦集村温氏養豬場和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僅給村集體經濟帶來可觀的收入,還解決了貧困户的就業問題。為了儘可能增加貧困羣眾就業機會,劉金海在多次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又積極爭取到集團公司180萬元資金用於蔣集鎮扶貧車間建設。目前,該鎮扶貧車間已帶動近220餘人就業,其中貧困户40餘人,每位貧困户每年可增收2萬元。同時每年增加全鎮村集體經濟收益51萬元,為全鎮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脱貧夯實了基礎。

劉金海扶貧工作的任期快滿了,然而他的腳步依舊不停,他腦海裏謀劃的事情還有許多許多。他想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讓村民們學會主動“造血”,他還想着在走之前一定要讓村集體經濟突破100萬,他還想着進一步完善“月看望”貧困羣眾慰問制度……

其實在秦集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心裏還藏着一個劉金海不知道的祕密,他們要等劉金海任期滿時和村民們一道按下紅手印把這位好書記給留下來,因為秦集村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不能沒有這樣一位好的當家人。令秦集村羣眾所痛心的是,這位好書記還有許多未盡的事業,現在卻累倒在了扶貧的路上,至今仍處於昏迷狀態。他們期盼着這位羣眾心中的好書記能夠早一點醒來!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篇四

“馬蓮渠鄉翟家溝村村委會:在駐村第一書記王寧及所有幫扶幹部的幫助下,我找到了適合我的脱貧道路,使我這個貧困的家庭走出了困境,心中無比感激,我永遠不會忘記扶貧幹部對我的好……”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集寧區翟家溝村的公示欄裏張貼着一張醒目的大紅紙,是貧困户邊玉的感謝信。

王寧是“90後”,翟家溝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他説:“自我踏入翟家溝村的那一刻,就被這裏淳樸善良的民風所深深的打動。面對那些窮困無奈的村民,我們精準扶貧的政策就應該落實在他們身上,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這封感謝信的到來,讓他更加堅定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從“小老闆”到“叫花子”的跌宕人生

送來感謝信的邊玉是土生土長的翟家溝村人,兒子邊如意從小患有腦癱,照顧兒子是邊玉妻子生活的全部,雖然生活壓力大,好在邊玉有一身做豆腐的好手藝,小生意也一度紅紅火火。但天不遂人願,在一次搬運貨物中,邊玉不慎摔倒,造成右腿粉碎性骨折,生意也只好由女兒勉強維持着。禍不單行,本就只能維持的生意在女兒的一次車禍後徹底毀滅,雙下肢癱瘓、大小便失禁,而車主卻無力賠償,不到半年時間,邊玉為了給女兒治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一時間流落街頭乞討為生。

這接二連三的打擊,讓邊玉從一個對生活的充滿希望的小老闆,變得整天渾渾噩噩,對生活的也失去了希望。看着智力殘疾的兒子和癱瘓在牀的女兒,邊玉幾度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卻又被兒女依賴和渴望的眼神打消了念頭,但他的內心已經掉進了絕望的深淵。女兒雖然受傷癱瘓,但看到父親的一蹶不振,心裏很是着急,她很堅強,努力讓自己變得開朗活潑。

瞭解到邊玉的情況後,第一書記王寧第一時間幫邊玉寫了貧困申請書,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表決,邊玉的家庭信息順利通過了調查比對,成為精準扶貧户初選對象,可令王寧擔心的事情依然存在。

由於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邊玉的內心已經不再信任任何人,牴觸的心裏讓他拒絕溝通,王寧幾次入户都被拒之門外。“怎麼辦呢?怎麼才能讓他接受我的幫助呢?”王寧苦思冥想。

扶貧先“扶心”,致富先勵志

雖然一次次被拒之門外,王寧並沒有放棄對邊玉一家的幫助,他發現邊玉很聽女兒的話,而他的女兒,雖然下肢癱瘓,卻很通情達理。王寧發現了轉機,便給他的女兒做思想工作,同時講解宣傳黨的富民好政策,讓她把正能量慢慢傳導給邊玉。在女兒的勸導下,邊玉似乎打開了心扉,變得願意交談起來,通過相處,王寧似乎也變成了他們家的一份子,他趁熱打鐵,不斷用美好生活召喚、鼓勵,讓邊玉重拾了鬥志和信心,也燃起了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小王書記,我知道你是為我好,為了孩子們我也想改變現在的生活,可我這樣還能幹啥?”邊玉紅着眼眶説。

“只要您相信我,我來幫您找項目,咱們一起努力!”王寧拍着胸脯説。

根據邊玉的年齡狀況、身體情況和勞動能力,王寧決定為他確立養羊脱貧致富項目。帶他拜訪了一些養羊專業户,幫助購買了12只基礎母羊。看着院子裏的羊,一家人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然而,由於邊玉缺少養羊經驗,疾病防控不到位,又遇到了新的難題。基礎母羊成活率低,產羔率也低,效益不好。面對接踵而來的問題,邊玉又想撒手不幹了,看着這樣的現狀,王寧也急得滿頭大汗。

好不容易扶起來的信心,不能就這樣輕易放棄。邊玉的女兒雖然癱瘓在牀,但頭腦很清醒,她哭着説:“我雖然腿腳不便,但也想為家裏儘自己的力量,我上過學讀過書,手也還能動,我不想讓爸爸這麼辛苦,不想讓他好不容易點燃的希望又破滅,我也可以學養羊的技術。”聽到邊玉女兒的一番話,也給了王寧啟發,他對症下藥,幫他們購買了許多養殖方面的書籍,讓邊玉的女兒邊學習邊給父親講解,同時,他還幫助邊玉代買飼料和藥品等,同他一起學習技術,一起在圈舍內外忙碌,幹累了就坐在圈舍裏聊一會兒,休息好了接着幹,就這樣,王寧陪着邊玉克服一個個難關。在家人的鼓勵支持和王寧的幫助下,邊玉咬着牙挺了過來。

舊貌換新顏,越走心越甜

倒下去的心被扶了起來,脱貧的門、致富的路找準了,重拾了創業信心的邊玉儼然換了一個人,每天天不亮就起牀,給羊填草加料,打掃圈舍,一直忙到天黑。晚上起夜時,他也不忘到羊圈走一走、看一看,觀察羊的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解決,不留隱患。邊玉的女兒在幫助父親的過程中,也收穫了自己的價值,對生活更加充滿了希望,隨着羊的越來越多,她也越來越願意鑽研養殖知識。“養羊讓我爸爸重新振作了起來,現在家裏的氣氛越來越好了,一家人其樂融融,再也不用愁眉苦臉啦。”邊玉的女兒笑着説。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磨練,邊玉終於掌握了羊在哺乳期、育肥期、產羔期的養殖技術,以及圈舍消毒方法。現在他養的羊很少生病,繁殖得也快,不到一年時間羊羣已經壯大到30多隻,年收益達到2萬元。如今雙腳踏上致富路的邊玉也成為了全村的正面典型,他逢人便樂呵地説:“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黨的好乾部,讓我走向致富路,越走心越甜!”

這樣的家庭,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在不放棄的信念下重新煥發起了別樣的光彩。在全村大會上,王寧時不時會讓邊玉給大家講講自己的經歷和心路歷程。

這名“90後”駐村第一書記將幫助邊玉脱貧致富的過程深深印刻在了自己的心裏,瞭解村情民意、逐户走訪調查,吃在村裏、住在村裏,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他與村民的感情逐漸升温。在他的努力和帶領下,現在的翟家溝村從一個典型的城郊結合的落後村變成了其樂融融的和諧村,土路變油路、空地變廣場,讓村民出行方便也有了活動健身的地方。加強組織建設、規範組織生活,增強了村子的凝聚力也真正讓黨員起到了帶頭引領的作用。推動危房改造、消除村民顧慮,與村民促膝長談,通過算細賬取得了村民信任,全村71間危房全部進行改造,讓村民住有所居也無後顧之憂。發展集體經濟、精準幫扶村民,將村集體的28畝荒地重新利用起來,結合村子城鄉結合部的地位優勢,建起了停車場,還幫助8户貧困户解決了就業問題。現在翟家溝村的20户貧困户已經全部脱貧,他們正向着美好的小康生活大步邁進。

“我深深的愛上了翟家溝這片土地和人民,現在的他們更像我的家人,為了自己的家人能過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也值了!”王寧難掩心中的喜悦,幸福地説道。

有一種温暖叫牽掛,牽掛的是全村百姓;有一種情感叫親人,雖無血緣但勝似至親;有一種幸福叫微笑,燦爛在每一個貧困户的臉龐……脱貧攻堅戰中,有多少駐村幹部,用真情書寫出愛的詩篇,用真心奏響愛的樂章。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篇五

“龍大爺,‘幺’(農村土話,泛指晚輩)又來看你了。”“姑娘,你又來看龍大爺了啊……”我提着月餅,和村民打着招呼,一路小跑着去看我的幫扶對象——龍大爺。

這個場景,5年前可不是這麼和諧的。

龍大爺是個啞巴,智力比較低,小時候生病沒有及時治療,吃草藥吃錯了,後來就變成了啞巴。他不會講話,也不太聽得懂,隨着年齡增大,聽力下降,交流基本靠吼。

初見,貧困户給我吃“閉門羹”。

初到單位,我就領了一份“大禮”,鎮上給我分了4户貧困户,美稱“結親戚”,讓我隨即入户見面熟悉結對。村幹部帶着我逐一入户,認人、認路。過了幾天,我想着和貧困户還不熟悉,自己去找貧困户再熟悉熟悉。其他幾户都還順利,到了龍大爺家門口,龍大爺死活不給我開門,他站在自家門口,比着讓我走的手勢,好説歹説都不給我開門,旁人勸説他也不聽,我吃了個“閉門羹”。後來我才知道,前不久,他家的半包化肥被偷了。

再見,深陷囧途。

眼看寒冬就要到了,為確保困難羣眾温暖過冬,幫扶幹部根據各自幫扶貧困户的實際需求,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防寒、防凍、保暖、就醫等困難。我和同事拉着棉被興致勃勃地去給啞巴“親戚”送温暖,鄉村小路剛好4個車輪那麼寬,一路上小心翼翼,但在轉彎時,右後輪依然不慎掉了下去,我剛好擠坐在右後邊,滿車都塞滿了棉被,車門外是一條大水溝。我和同事都是新手上路,對突發情況手足無措。我們求助於周邊的羣眾,羣眾聽説我們是幹部下村給貧困户送慰問物資就不樂意幫忙了,“你們是來看貧困户的,又不是來看我們的,要推車去找貧困户幫忙”,人羣中,有人嚷到,其他人紛紛附和離去,啞巴“親戚”站在一旁乾着急。最後,我的送温暖囧途在幾個黨員大爺的幫助下結束。人生中的第一次“車禍”,獻給了扶貧路,現在想起來,依然讓我心有餘悸。

又見,做彼此的守護者。

年復一年,無論春夏秋冬,每月走訪入户雷打不動。通過“拉家常”的形式,與啞巴“親戚”的扶養人進行談心交流,共同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措施,向他們詳細講解國家扶貧政策,鼓勵他們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黨委政府為啞巴“親戚”修砌了廚房、廁所,陸續添置了牀、桌椅等傢俱,啞巴“親戚”人生第一次走進正規醫院進行了全身體檢……讓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同時,為增進與非貧困户之間的情感交流,我“打開天窗説亮話”,向非貧困户宣傳扶貧政策,打消他們誤認為“給貧困户送了很多錢”和“吃不到葡萄”的心理,經常性通過周邊羣眾瞭解幫扶對象的現實表現情況,讓他們評判幫扶工作成效,提出改進意見建議。遇到普通羣眾存在實際困難的,及時向村、鎮反映,涉及政策諮詢的,耐心解答。印象最深的是,有個老人把自己的手機網絡關了,沒法和在外地的女兒視頻通話,我的舉手之勞讓她無數次感激。漸漸地,我走在村道上,有羣眾主動給我打招呼;碰到啞巴“親戚”不在家,會帶着我去田地裏找人;路上有狗,會主動幫我引路。我成了那個院子裏小孩子的阿姨、老人的晚輩,認同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我守護他們,他們也温暖着我。

脱貧攻堅,不僅是幫扶貧困户等弱勢羣體,也是讓普通羣眾看到了全面小康路上,共產黨“不讓一人掉隊”的毅力和決心!

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我們在一起!

2020我的扶貧脱貧故事徵文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