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1.3W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多篇

扶貧是為幫助貧困地區和貧困户開發經濟、發展生產、擺脱貧困的一種社會工作,旨在扶助貧困户或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變窮困面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5篇,希望你喜歡。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篇一

2020,擊鼓催徵,脱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奮進小康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風正勁。作為一名基層扶貧幹部,我有幸親歷、見證、參與着脱貧攻堅的歷史偉業,在見證中成長,參與中收穫,這一路不忘初心、工作專心、做事細心,內心難忘、感動、自豪。

不忘“初心”,幹一行愛一行,“一枝一葉總關情”。兩年前,大學畢業,通過選調生考試,來到基層工作。入職報到,單位給我安排了駐村扶貧的工作,扶貧辦又安排了我與5家貧困户結成幫扶“對子”。從大城市到小山村,從“象牙塔”到最基層,毫無農村工作經驗的我,滿懷一腔熱血,深感任務不輕、責任很重。第一次進村開院壩會時,村幹部向羣眾介紹我:“這是我們村新來的駐村幹部,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他是貴州來的客人。”永生難忘是那天羣眾真誠樸實的笑容、熱情主動的關心使我這個外鄉人內心的緊張和棲遑消弭殆盡,我受寵若驚的同時也開始打心底愛上這山這水這人,發誓一定要為他們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從此,我開始了“白+黑”“5+2”奔跑忙碌的扶貧之路,跑基層、搞摸底,進村入户見人,用腳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傾聽民聲,從羣眾最期盼、最需要、最緊迫的事情做起,幫着貧困羣眾易地搬遷、危房改造、土地復墾,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村組路提檔升級逐步硬化……“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這一路初心如磐,不負人民,甘之如飴。

工作“專心”,幹一行專一行,“咬定青山不放鬆”。現在還記得,第一天去到我幫扶的貧困户譚老輩子家時,看着家徒四壁沒有勞動能力的兩個70多歲的老人,我很侷促、手足無措,心裏犯了難,不知道該怎麼幫,也不知道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白天入户走訪瞭解情況,晚上回到辦公室梳理、思索,怎樣才能幫助大家脱貧致富?束手無策的我沮喪、焦慮,單位領導看出了我的苦惱,及時給我開了黨性“小灶”,他説:“_説過:‘從來沒有不經過打掃而自動去掉的灰塵。’對待困難關鍵是要去做,要迎難而上,專心、專業、專注,對認準的事情要持之以恆、一抓到底,不會的就多問多學,辦法總比困難多。”深受勉勵的我開始重新學習,學習扶貧政策,請教單位同事,學習用接地氣的方式走進羣眾,學習用嘮家常的方式深入羣眾,瞭解實際困難,結合實際解決問題。在幹中學、在學中幹,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我所駐村的176户貧困户已經全部實現高質量穩定脱貧,我結對幫扶的5家貧困户也早已穩定脱貧增收致富,其中最困難的譚老輩子家通過易地搬遷、土地復墾、產業規劃、股權分紅等措施也終於“危房換新房、日子見輝煌”……“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這一路心無旁騖,攻堅克難,天道酬勤。

做事“細心”,幹一事成一事,“人間萬事出艱辛”。基層單位每天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事情需要處理,除了駐村任務,幫扶任務,我還負責單位辦公室工作,工作任務可以説是繁重複雜、瑣碎繁雜。作為黨的幹部,我始終以“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作為擔當,不管是什麼性質的事情,用什麼方法處理,始終保持良好心態,始終保證都在狀態,不以事小而不為、不以事雜而亂為、不以事急而盲為、不以事難而怕為,做到細心辦理、分類處理、做就做好。時序輪替,青燈常伴,見證奮鬥足跡。最難忘凌晨2點冒着大雨轉移地災點羣眾時的一身泥濘,最感動幫扶的貧困户王奶奶那“你做得夠好了,幫我們夠多了,你要多吃點,你太瘦了”的一心關懷,最自豪駐村貧困户“山雞哥”單腿蹦出致富路的故事登上《央視新聞》激勵萬千貧困羣眾奮發向上的一腔澎湃……“利民之事,絲髮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這一路落實落細,走得堅定,過得充實。

等再忙完這段時間,到國慶節假期的時候,我要回家看望爺爺,把我的扶貧故事帶回去講給他聽。我想,做了30年村支部書記、一生竭力為民的他一定會很欣慰很開心。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篇二

細數流年,與你相識在秋高氣爽的九月。那時雲很淡、風很輕,你攜智慧、正氣、能量與我相擁。你相遇,沒有預期,不是刻意安排,或是冥冥註定,卻是那樣靜美與幸福。

初遇你,難抑心中的悸動。2017年,初入職,便有幸到組織部調訓,能否克服“5+2”“白加黑”的考驗,能否達到“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要求,“本領恐慌”讓我無措、迷茫,幸好有同事將你推薦給我。輕敲鍵盤,進入界面,感覺自己走進了“仙境”,難抑心中的激動和歡喜,這裏不僅有最新的思想理論,更有先進典型實例供學習參考;不僅有時事政策解讀,更有先鋒文匯中的思想碰撞;不僅有組織動態跟蹤,更有參與答題的自測提升,讓我釐清了工作思路,明確了工作方向,並下定決心,腳踏實地工作,追求組織領域的詩和遠方。

深知你,感謝你給的指引。2018年初,因為業務、人事調整,我開始負責黨費業務,如何管理成為我重點考慮的問題,因初接觸這項業務,是什麼、幹什麼、怎麼幹,讓我一度迷茫、夜不能寐,幸好有你,在“黨務問答”裏,我找到了開啟這扇大門的鑰匙;感到疲累、偶爾鬆勁時,點開“先鋒文匯”專題,看到各個地區像我一樣的青年幹部,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經所做抒感想、談經驗、講擔當,頓時就來了幹勁、祛了懈怠,你是我動力的源泉,是驅我前進的馬達,一路有你,我何其幸運。

迷上你,堅定最初的選擇。三年如白駒過隙,在您的陪伴和指引下,我更清楚自身缺點,更明確努力方向,更堅定腳下道路,是你,引領着我從稚嫩、懵懂走向穩重、成熟,從迷茫、無知走向自信、堅定,我的每一點進步都與你的教導、指引息息相關,你似導師,更是我的朋友,與你的每一次思想交流,都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充滿能量、如沐春風。和你相識、相知的3年裏,是我成長、蜕變的過程,未來可能有多個“3年”,可能會變了時間、地點、心境,但不變的是你的陪伴、囑託、鞭策、激勵和引導,謝謝那時的不期而遇,更感謝這份不期而遇的美好,讓我堅信未來可期,堅守初心不移。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篇三

“脱貧攻堅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這充分表明了脱貧攻堅工作的重大意義。當前,脱貧攻堅已進入決戰時期,時間緊、任務重,作為基層的一名幹部和黨員,我在經歷着脱貧攻堅的故事,也在見證中成長,感動中收穫。2019年的9月底,天氣悶熱、酷暑難耐,我作為選調生被分配到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但家廟鎮唯一的貧困村胡大橋村。作為一名剛出校園的畢業生,對基層瞭解甚少,又趕上脱貧攻堅的關鍵之年,就這麼“跌跌撞撞”開始了我的基層扶貧之路。

初見“你”,惆悵不已,路漫漫其修遠兮。2019年的11月底,在鎮領導的安排下,我與兩家新入冊的貧困户“結緣”。第一次入户走訪,戰戰兢兢,手足無措,在鎮扶貧辦工作人員及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分別來到了我幫扶的貧困户倪叔和楊叔家。拿着紙筆,聽着村幹部給他們介紹我是幫扶責任人、講解幫扶政策,我很是佩服,這些都是我讀書時代沒有過的經歷。走訪過程中我遭遇了兩個難關:一是語言關,倪叔講着一口流利的霍山方言,我似懂非懂,心想這怎麼辦,以後的交流都是問題啊;二是感情觀,倪叔和楊叔家的情況很類似,都是家中頂樑柱獨生子遭遇意外去世,留下了家裏的老婆孩子和老人。倪叔看到我們時,哭着説:“我們家以前的日子過得都挺好的,兒子突然意外去世了,兒媳婦身體也不好常年吃藥,孫子孫女都要上學,你們説靠我們老兩口這日子怎麼過啊,”聽到這些,我也沒忍住眼淚不自覺流了出來,村幹部連忙把我叫到旁邊説,“叔叔家的情況是很可憐,但你不能哭,你要做的是告訴他們國家的有關扶貧政策並給他們帶去生活的希望啊!”

遇見“你”,躊躇滿志,不負人民不負卿。剛工作不久,便遭遇疫情,那段時間不能入户走訪,可我仍然心繫着我的貧困户,期間只能通過電話瞭解他們的情況和家裏是否一切安好,勸説他們不要外出,需要什麼東西聯繫村幹部跑腿購買。與剛工作時的懵懂無知不同,我漸漸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走訪慰問方式。每次扶貧羣裏一有什麼好的政策、有益的培訓我便及時聯繫讓倪叔和楊叔都積極參加,有什麼好的扶貧產業或者項目,我也會克服沒有交通工具的難處,入户通知到位。楊叔是個六七十歲的中老年人,聽力不怎麼好,所以一般會打電話問我好幾遍,好幾次早上五點多我還在睡夢中他打來電話問我事情我都耐心回答,因為我深知他們的不易。最讓我感動的是每次入户臨走時楊叔的那句:“你辛苦了,來回跑一趟,多虧你了真要謝謝你。”最近天氣炎熱,好幾次去倪叔家他都會給我拿冰棒讓我解暑,又害怕自己的手髒於是在衣服擦好幾遍才拿給我,看到這些一股暖意瞬間湧上我的心頭,讓我覺得一切都值得。

再見“你”,砥礪前行,壯志豪情戰貧困。都説年輕人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時候選擇安逸;不要在最能揮灑青春的時候選擇留白;不要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選擇享樂,所以我來到了基層,也在脱貧攻堅的關鍵之年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發一份光便散一份熱。今年以來,我的兩家貧困户都接上了自來水,危房換新居、圓夢新家園也讓我很是欣慰。楊叔和倪叔現在見到我時都會説:“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房子新了,希望就有了。孩子雖然走了,但我們的日子也要好好的過!”扶貧回來的路上,望着車窗外剛鋪上柏油的馬路,突然覺得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要想富先修路”,產業扶貧路也是一條通往幸福的小康路啊!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篇四

“老表書記”“老師書記”“老黃牛書記”,這是江西省共青城市甘露鎮雙橋村老百姓給第一書記徐紀平起的三個“綽號”。

雙橋村是一個特殊村,這裏有着典型的城中村特徵,即:毗鄰城區,離中心城區僅數裏;人員繁雜,流動務工人羣多;基建滯後,公共服務水平落後......這裏既有歷史遺留問題,又有眼下發展困境,可以説,在城中村開展脱貧攻堅的意義和壓力都很大。

2015年8月,作為共青城市人大常委會機關副科級幹部,他不畏困難,積極響應號召,主動請纓到雙橋村擔任第一書記。這一干就是五年,期間有艱辛和汗水,但更多的是收穫和喜悦,其中最讓他感動和珍惜的就是這三個“綽號”。

“老表書記”——急羣眾之所急

“老表”這個詞是江西人對老鄉的稱呼,帶有一定的親暱性,常用於當地羣眾稱呼關係貼己、值得信賴的熟人。

駐村工作五年來,徐紀平把貧困户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把村裏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千方百計為老百姓解難題、辦實事,因而被當地村民稱為“老表書記”。

貧困户陳為國的房子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修繕房屋就成了陳為國一家最大的願望,也是“老表書記”心裏急切的事。徐紀平和有關部門多次協調修繕方案和資金,陳為國一家於2019年搬進了修葺一新的家,陳父心裏十分激動和感恩,自作了一幅“述添潤葉幫扶深謝共產黨,林沐暖泉樂業難忘政府情”的對聯,貼在了新家的大門口。為鼓勵貧困户就業增收,他多方奔走,幫助張祥良和其妻子在服裝廠找了合適的工作崗位,每月增收近2000元;為鼓勵貧困户金火德開辦了小型油榨作坊,既幫購設備,又幫找銷路,每年增加收入3000餘元......慢慢地,當地村民遇上困難時會找這位“老表書記”;得了空,也會找“老表書記”拉拉家常、聊聊近況。

五年來,這位“老表書記”的足跡訪遍了雙橋村的每一條村路、每一户人家,對全村700多户進行了多輪走訪,廣泛收集民情民意,並經他多方協調有關部門,嶺背熊家污水處理、創業路安裝路燈、敖上左家山塘修復和圍欄安裝等一批羣眾關切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老師書記”——用教育拔窮根

當過13年老師的徐紀平深知,知識是改變貧窮的最佳方式,教育是拔除窮根的一把鋤頭。他在駐村工作的五年時間裏,始終把“不能讓一個貧困户的孩子落下學習”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裏。

由於村裏孩子放學時間和家長下班時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三點半難題”或“四點難題”逐漸成為不少家長的一大困擾。對此,他充分發揮自己曾經當過老師的優勢,就近在村部活動室放上幾個小板凳,當起了“老師”,辦起了課堂,保證小孩子放學後有人管、有人教。“老師書記”不僅經常給孩子們輔導功課,還和孩子們交流學習、生活體會,幫助他們釋疑解惑、減壓降壓,深受廣大學生和家長好評。

當得知貧困户張祥良的小女兒張丹突然產生較強的厭學情緒,準備放棄學業時,“老師書記”立馬和老師、家長一起分析情況,然後從給孩子設定適合學習目標的角度出發,耐心細緻地疏導她的心理癥結,張丹重新點燃了考大學的夢想。這幾年,更多的孩子獲得了更好的教育,雙橋村有的貧困户家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有的考上了九江一中,有的孩子技校畢業後通過成人大學聯考考入了大專院校。可以預見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孩子將會依靠知識的力量徹底擺脱貧困。

“老黃牛書記”——美環境展新顏

駐村工作五年來,無論寒冬酷夏,狂風暴雨,最早來上班的是他,最晚下班的是他,甚至是週末、假日裏,都能經常看到他在雙橋村忙碌的身影。對待每一項工作,他都是盡職盡責努力去完成,從不推諉。有時候為了不打擾貧困户工作,他就趁中午、晚上的時候上户走訪。村裏黨員幹部羣眾被他這種擔當實幹、吃苦耐勞的精神所折服,稱他為“老黃牛書記”。

雙橋村是城中村,是創建國家衞生城市較為薄弱的地區之一。徐紀平堅定地跟村“兩委”幹部説:“我們絕不能拖了‘創國衞’的後腿”。他一邊積極向有關部門爭取資金30多萬元,完善衞生基礎設施,清理建築生活以及陳年垃圾;一邊帶領村“兩委”幹部和部分老黨員發揚“磨爛嘴皮子,磨穿鞋底子”的精神,深入到老百姓家中做工作,先後拆除違建1000平方米,拆除鐵皮棚2000平方米......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大家欣慰地發現:村莊面貌發生了大變樣,房前屋後、村組路上、溝坎綠植都變得乾淨整潔了,同樣發生變化的還有那頂天天伴着“老黃牛書記”走村串户用來遮風擋風的草帽,變得泛了白,有些許凌亂,與周邊靚麗起來的環境,對比愈發鮮明。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篇五

2019年6月28日 天氣多雲 夢想不會發光 發光的是跨越山海來逐夢的你們

“未來你們在前行的道路上,面對挑戰時,請多一點勇氣,面對困難時,請多一點韌性,面對低谷時,請留一點希望。不管你們走得多遠,母校永遠是你們的精神家園;不管你們過得多累,母校永遠是你們的温馨港灣。願你們成為新時代的‘主咖’,站上引領發展的‘C位’,‘盤’出精彩的人生。夢想不會發光,發光的是跨越山海來貴州大學逐夢的你們。祝願大家前途似海,一帆風順。”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這一番寄語,瞬間勾勒起了我這四年來所有的回憶,也瞬間濕潤了我的眼角。我滿懷期待,我即將開啟新的征程。

2019年8月8日 天氣晴 踏上征程 做新時代的追夢人

“做新時代的追夢人,要胸懷理想、堅定信念,要崇德修身、淬鍊品德,要手握青春、不負韶華;作為選調生更要立鴻鵠志、做奮鬥者,要明確指引方向的燈、校正引導航向的舵,要立志幹大事、不要立志當大官;紮根基層要滿懷激情、無畏風雨,要學思結合、知行合一,要韌性十足、甘於幕後。”組織部長在選調生工作安排會上的這番殷殷教誨,我銘記於心。這是我第一次乘上高鐵踏上重慶市開州區這片深情的土地,這片土地是我熱愛的第二故鄉。未來可期,我終於踏上了新的征程。

2020年2月3日 天氣小雨 向陽而生桑梓人 我志願加入你們的隊伍

“我很懷念那些一起聆聽老師教誨、一起開車兜風、一起打完球大汗淋漓而慢悠悠去食堂吃飯、有一搭沒一搭説些廢話的日子。如今你們奮鬥在‘戰疫’最前線,時時牽掛,明白這是國家交付給你們的使命與任務。那我就説一句,切記一定要注意防護,保護好自己。對了,我參加了小區疫情防控義務值守點的工作,我志願加入你們的隊伍!”大學同學的這條短信讓我在感動的同時更驕傲不已,我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新時代的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務的。我想,朋友的難能可貴之處就是你們一直是彼此的榜樣吧;我想,海內存自己,天涯若比鄰。

2020年2月23日 天氣晴 其實最好的榜樣就在身邊

“那個……我來這邊的時候,疫情比較嚴重,醫療物資也比較欠缺,剛好我目前也沒啥用錢的地方,而且在這邊食宿都有保障。嗯……於是我把這半年來存的1萬多元工資全部匿名捐給了慈善會,希望爸爸媽媽理解和支持,我想出一份力。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希望祖國會因有我們這樣的一羣可愛敢拼的90後更加繁榮和美好。”電話這頭我吞吞吐吐説道。電話那頭也接着傳出了聲音:“嗯!爸爸和媽媽都支持你。”我懸着的心也隨着母親的這句簡單卻很有力量的話平靜了下來。其實2月初的時候,在我朋友圈轉發的募捐鏈接裏,我便發現一向“摳門”的父親已經悄悄捐過款了,最好的榜樣其實就在身邊,爸爸媽媽就是我23歲生日的最好禮物。

2020年5月25日 天氣晴 小吳的“委屈”

“這個資產收益扶貧數據上級部門催的急,小吳你儘快做好報上去……小吳,明早周副部長要到紅旗村調研,你把這個村所有的貧困户户辦法等相關資料完善下,打印出來給我……小吳,你寫的近期脱貧攻堅清查摸底工作彙報記得晚上11點前發給黃書記哦……對了!小吳,明天上午紅園片有個‘百日大會戰’調度會,你把相關所有數據整理下打包發給我,你是這個片區業務工作的指導員,明早同我一起參加這個會……哦,還有個很重要的事,明天下午1點半,扶貧辦陳主任一行人要到梓潼片開展小額貸款宣講會,你提前跟村裏對接下,中午吃完飯就帶陳主任他們過去……”我看了看時間22:28,終於,在領導踏出門的一瞬間,我的內心不再像表面那麼堅強,委屈的眼淚瞬間湧了出來。

2020年7月24日 天氣晴 李嬸的電話 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小吳啊,我是李嬸,你陳叔説他嘴笨,不會説什麼,就讓我給你打個電話,你也曉得我們都是實在人,都不會説什麼……我們太感謝你這一年來的幫助……我記得月初你來入户時説過你要在黨校培訓一個月,我也生怕打擾到你學習,但今天有個好消息我迫不及待想告訴你,我女兒大學聯考成績出來了,高了一本線60多分嘞……你回來以後,一定要來家裏吃個便飯。”就這樣李嬸説了近1小時,我在電話另一頭也替李嬸高興不已。一番祝賀後我深有所思,想起剛到村裏時陳叔的冷漠不搭理,再到現在李嬸的熱情邀約,這一年來李嬸一家發生了很大改變,我覺得最該感謝的一定不是我,而是要感謝黨的政策好,要感謝新時代下扶貧幹部的用心用情用力做實事。突然又想到了之前工作受的各種委屈,現在看來,那些又都算啥呢!

2020年8月8日 天氣多雲 一年的總結是一首詩

今天,從貴州的土地踏上重慶這片土地,剛好一年。這一年真可謂百感交集,但最想説的話,最想做的事都融入於這首我寫的詩中了:

《平生志》

平生六十載

弱冠之顯華

一覽天人志

創世當清魂

身處最前沿的基層幹部,我們既是扶貧“參謀官”也是抗疫的“守門員”、政策“宣傳員”還是活動“組織員”和羣眾“話務員”,要想不忘初心,那就得一切從“心”出發,保持熱愛、奔赴山海,砥礪前行、永遠在路上。

2020我的扶貧故事與我的脱貧故事徵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