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真心宅急送快餐廳生存現狀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8.07K

第一篇:真心宅急送快餐廳生存現狀調研報告

真心宅急送快餐廳生存現狀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真心宅急送·送真心

——記真心宅急送快餐廳生存現狀調研兩個温州年輕人,一個40平米的店鋪,從湖州到杭州到義烏,獨具特色的真心宅急送應運而生了。7月1日,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浙江省內小微企業創業經歷及生存現狀”暑期調研服務團隊走入這家快餐店,對他們進行了採訪。 快餐食品 打造品牌 走進這家快餐店,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牆壁上的兩塊白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寫着今日營業額,出勤率,待辦事項等多項指標內容,讓我們看到這種透明,開放的餐飲模式。這家快餐店產品涵蓋蓋澆飯,披薩等類型,主營西式快餐.據瞭解,他們為了得到產品的最佳口感,花費半年時間,尋找了一千多種食材,終於開發出口感獨特,營養美味的快餐食品.他們説:新時代的餐飲行業,最為關注的應當是品質、服務和質量,有了這三樣法寶,才能突出重圍,最終贏得自身品牌. 創業之路 先苦後甜 如今他們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就,這和之前他們艱辛的創業經歷是息息相關的.在大二時,學校附近的一家打印店整體轉讓,他們瞅準了商機,承包了這個店面,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裏他們靠着這家複印店,賺得人生第一桶金8萬元.大學畢業後他們轉讓了這家複印店,,由於想學到專業的技術知識,他們從事qc方面的工作,雖然工資只有一年3000元,但他們為了學到先進可靠的qc技術,毅然投入了這個行業。一年後,他們看到了外貿行業的巨大商機,加入到了外貿的淘金大軍,此時的他們卻被眼前的成功所矇蔽,在創業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致使他們的事業一落千丈,雖然換了很多行業,但仍然不見起色。辛苦積攢的資本在這段時間裏都打了水漂,他們開始自我反思在創業之路上的種種,那是一段令他們感到絕望的時光.在真切體會到失敗的滋味後,他們下定決心不等不靠,重新開始,一定要在辛苦後創造價值,戒驕戒躁。在仔細分析,加之研究考察市場後,他們瞄準了外賣西式快餐行業.從一年前開始創辦真心宅急送到如今,營業額突飛猛進,通過固體廣告,流動廣告牌等方式進行宣傳,發展速度十分迅猛,目前他們已經開始通過加盟的方式擴張自己的規模並迅速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採訪過程中他們告誡我們大學生創業者,不能因為大學生急於創業,就貿然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一定要仔細調研,而且別人的經驗一定要經過自身實踐,找對方向,走對路,然後投入信心與鬥志,全力以赴。 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創業實踐園“浙江省內小微企業創業經歷以及生存現狀”社會實踐調研服務團隊 作者:陳凱隆

第二篇:真心宅急送餐廳現狀調研報告

兩個温州年輕人,一個40平米的店鋪,從湖州到杭州到義烏,獨具特色的真心宅急送應運而生了。7月1日,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浙江省內小微企業創業經歷及生存現狀”暑期調研服務團隊走入這家快餐店,對他們進行了採訪。

快餐食品 打造品牌

走進這家快餐店,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牆壁上的兩塊白板,上面密密麻麻的寫着今日營業額,出勤率,待辦事項等多項指標內容,讓我們看到這種透明,開放的餐飲模式。這家快餐店產品涵蓋蓋澆飯,披薩等類型,主營西式快餐.據瞭解,他們為了得到產品的最佳口感,花費半年時間,尋找了一千多種食材,終於開發出口感獨特,營養美味的快餐食品.他們説:新時代的餐飲行業,最為關注的應當是品質、服務和質量,有了這三樣法寶,才能突出重圍,最終贏得自身品牌.

創業之路 先苦後甜

如今他們的事業開始蒸蒸日上,之所以取得如今的成就,這和之前他們艱辛的創業經歷是息息相關的.在大二時,學校附近的一家打印店整體轉讓,他們瞅準了商機,承包了這個店面,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裏他們靠着這家複印店,賺得人生第一桶金8萬元.大學畢業後他們轉讓了這家複印店,,由於想學到專業的技術知識,他們從事qc方面的工作,雖然工資只有一年3000元,但他們為了學到先進可靠的qc技術,毅然投入了這個行業。一年後,他們看到了外貿行業的巨大商機,加入到了外貿的淘金大軍,此時的他們卻被眼前的成功所矇蔽,在創業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致使他們的事業一落千丈,雖然換了很多行業,但仍然不見起色。辛苦積攢的資本在這段時間裏都打了水漂,他們開始自我反思在創業之路上的種種,那是一段令他們感到絕望的時光.在真切體會到失敗的滋味後,他們下定決心不等不靠,重新開始,一定要在辛苦後創造價值,戒驕戒躁。在仔細分析,加之研究考察市場後,他們瞄準了外賣西式快餐行業.從一年前開始創辦真心宅急送到如今,營業額突飛猛進,通過固體廣告,流動廣告牌等方式進行宣傳,發展速度十分迅猛,目前他們已經開始通過加盟的方式擴張自己的規模並迅速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採訪過程中他們告誡我們大學生創業者,不能因為大學生急於創業,就貿然投入人力物力財力,一定要仔細調研,而且別人的經驗一定要經過自身實踐,找對方向,走對路,然後投入信心與鬥志,全力以赴。

閲讀更多好範文調查報告

關於建立戰勤保障隊伍調查報告

關於農村消防宣傳調查報告

金融對消防工作影響調查報告

關於私堵消防通道調查報告

第三篇:中式快餐廳市場調研報告

中式快餐廳市場調研報告

一、調研方法的簡要陳述

市場調研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網絡調研、問卷調研、潛在競爭對手現場調研等等。針對我們的調研目的及要求和費用需求,建議採用現場調研和問卷調研兩種方式共同使用的方式,現場調研我們可以採集到潛在競爭對手相對準確的銷售信息、來客信息等方面內容,而問卷調研主要是瞭解市場需求什麼樣的東西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很好的迎合市場需要等方面內容。兩種方式的到的結果,進行有效分析後,我們基本就可以確定未來我們要做的事情的方向了。

二、 主要調研結果的簡要陳述

a、現場調研(附表一:現場調研統計表)

主要採集數據為:銷售額、顧客羣體為那類、男性顧客、女性顧客、年輕顧客、中年顧客、老年顧客、產品信息等方面內容。

銷售額:需要現場人員根據吧枱或出菜口的出菜量統計並乘價格計算得出,現場統計越詳細銷售額計算越準確,同時我們根據這樣的調研方法還可以得出桌均消費和人均消費等方面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未來的開店具有絕對的指導意義。

顧客羣體:這方面的調研主要是為了,瞭解我們潛在競爭對手的消費羣

體情況,是白領多還是藍領多,這方面信息主要是瞭解我們即將開設的才聽潛在顧客羣體是哪類,我們就可以具有針對行的進行宣傳。

顧客信息:主要是瞭解我們競爭對手的具體消費羣體比例,便於採取準對行的營銷活動。

產品信息:主要了解在一個銷售週期裏面那些產品銷售最好,便於開設餐廳的產品定位和定價。

b、問卷調研

主要是在我們開設餐廳的商圈內進行的一種調研方式,以問卷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的調研方式主要為了瞭解商圈內消費羣體的消費動向,便於我們調整我們自己的具體工作計劃和方向。

三、時間規劃

1、調研時間規劃

現場調研需要大約兩週時間。(具體見附表二)

問卷調研需要一週時間。

調研分析和總結需要一週時間。

製作調研報告需要一週時間。

四、調研費用預算

1、調研期費用預算

調研期需要六名員工進行工作,按照目前市場短期工的給用計算,每名員工每天需要支付50元-70元的薪資。我們的整個調研期為三週(即21天),因此在調研期需要人工成本支出6300元-8820元費用。

調研期需要購買辦公用品和印刷相關表格的費用預估為200元。 整個調研期的費用預算為:6500元-9020元

2、調研分析和總結期

這期間需要一週時間,人員需要3名(其中一名是方案撰寫人),另外兩名人員每天費用為70元-90元之間,因此這期間人工成本費用為:980-1260元。

這期間需要辦公費用預計為:200元。

總費用支出為:1180元-1460元

3、調研報告製作期

這期間需要一週時間,人員需要2名(其中一名是方案撰寫人),另外一名人員每天費用90元,因此這期間人工成本費用為:630元。

這期間需要辦公費用預計為:100元。

總費用支出為:730元

第四篇:留守生存現狀調研報告

透視“留守”

市農村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生存現狀調研報告

我市位於川東地區,是四川省農業大市。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市也逐漸成為勞務輸出大市。全市總人口657.5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32萬人。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農村勞動力280.4萬人,共輸轉農村富餘勞動力178萬人,佔全省勞務輸出總人數的8.5%,佔農村勞動力的63.5%,其中:省內轉移40萬人,省外輸出138萬人,轉移男勞動力98萬人,女勞動力88萬人。在農村勞動力大量輸轉過程中,農村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問題日益凸顯。留守婦女是指丈夫在外務工,留守家中,肩負起家庭全部的生活、生產勞動和撫養子女、贍養老人等責任的農村已婚婦女。留守兒童則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務工,留守在家的18歲以下農村兒童,他們往往生活在由父母一方撫養的“單親家庭”裏,或由祖父母、親戚朋友代為撫養,有的孩子甚至獨自留在家中。2014年4-7月,市婦聯在全市縣、鄉、村婦聯組織的協作下,深入到7個縣(市、區),對農村留守婦女及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進行了調研,調查採取統計調查、鄉村幹部教師座談、調查對象訪談和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

一、現狀

根據我市基層婦聯組織摸底調查數據顯示,我市有 45歲以下的留守婦女約41萬人,佔同年齡段農村已婚婦女總數的33.7%,其中,30歲以下的留守婦女12.2萬人,佔留守婦女總數的29.7%。文化程度以國小國中為主,高中及以上文化僅佔19.8%。丈夫省外務工的29.4萬人,佔71.7%。我市有18週歲以下兒童約134.5萬人,其中,留守兒童有44.6萬人,佔兒童總數的33.2%,雙親外出的兒童22.7萬人,佔留守兒童總數的50.9%。在雙親外出的留守兒童中,隨祖輩生活的13.9萬人,寄宿學校的5萬餘人,託親友照顧的3.4萬人,其餘為自己獨立生活、無人監護的。留守兒童主要分佈在交通相對閉塞、農村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地區,萬源、開江、宣漢、渠縣四個縣留守兒童佔18歲以下青少年總數比例均在30%以上,萬源市高達37%,而經濟較為發達、城郊結合區域分佈較廣的達縣、通川和大竹三個縣(區)的比例則相對較低,通川區留守兒童所佔比例不到10%。

(一)留守婦女的基本特點

務工收入仍是留守婦女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有65.6%的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以務工收入為主,有20.7%的留守婦女認為丈夫外出打工後,家庭經濟狀況有很大變化,64.2%的留守婦女認為家庭經濟狀況有一定改善。

照顧家人成為留守主要原因。留守婦女中,曾經有過外出打工經歷的佔留守婦女總數的85.5%。導致她們結束務工回家的最主要原因是要照顧老人和孩子,佔80.1%;其次是因為工資太低,找不到合適工作,佔11.11%;接下來是要回家生小孩,佔2.9%。也就是説,因為照顧家庭的需要,必須要有一個人留在家裏的情況下,往往是婦女選擇了迴歸家庭。 留守婦女對家庭和丈夫的滿意度比較高。在調查中可以看出,留守婦女雖然獨自在家承擔着照顧老人小孩和從事家務勞動的責任,但是她們對當前家裏的狀況是比較滿意的。有31.8%的婦女認為跟家裏老人相處十分融洽,有64.2%的婦女認為相處一般。有17.9%的婦女對丈夫的家庭責任心很滿意,有70.5%的婦女選擇滿意。

留守婦女成為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在“留守婦女的日常勞動主要包括哪些”這一問題中,我們設臵了“務農、家務、照顧老人孩子、副業養殖”等幾個可多選的選項,選擇的比例分別為69.6%、57.9%、75.6%、23.2%。由此可見,農村留守婦女在發展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還有些留守婦女甚至當起了種植養殖大户,在家也幹出了一番事業。因此,雖然在農村收入較高人羣中,大多數外出務工丈夫的絕對收入高於妻子,但如果把留守家鄉妻子所承擔的家務勞動,以及撫育孩子和贍養老人所付出的勞

動價值化的話,婦女為家庭所作出的貢獻與男子比較,應該評價為平分秋色,甚至更勝一籌。

(二)留守兒童的基本特點

基本生活有保障。父母外出務工,帶給留守兒童經濟上的改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在我們的調查中,有83.8%的孩子有零花錢,有46.9%的孩子每月零花錢在100元以上。由此可見,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在物質上的需求已在較大程度上得到滿足。

自理能力較強。長期與父母分離的現狀,使留守兒童不得不學會自立自理,能夠較為獨立地生活和照顧自己,已經成為留守兒童的明顯特徵。有47.9%的留守兒童希望在父母外出期間,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強;有77.6%的留守兒童既會做飯又會洗衣服。很多留守兒童不僅要照顧自己,有些還要照顧年邁或有病的祖輩,在家裏負擔着主要責任,心理和身體上的壓力過早地壓到了他們稚嫩的肩膀上。

能夠理解父母打工的行為。當“留守”在農村社會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加上學校教育的引導和社會輿論的影響,留守兒童們大多數都能夠理解父母外出務工的行為,而且在精神上給予了父母一定的支持。有30%的孩子表示對外出的父母很滿意,有93.4%的留守兒童明白父母為什麼打工,有近90%的孩子認為,父母外出打工是為了改善家裏的經濟條件,是為了給他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有個孩子在問卷中寫道:“父母打工,辛苦是為了我,我以後要有出息,讓我的父母不用那麼辛苦,讓我的父母沒有白辛苦。”

二、問題

(一)丈夫長期外出打工,留守婦女承擔着家庭中的生產勞動、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責任,忍受着與丈夫長年兩地分居的孤寂,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壓力。留守婦女問題主要存在於五個方面:

第一,勞動強度大。

留守婦女勞動強度大這一現象是非常突出的。在多項選擇“你認為當前生活的主要壓力是什麼”一題中,選擇“繁重的體力勞動”的佔66.2%,高居各項選項之首,有39.1%的婦女在每天干完活以後,感覺“十分疲憊空虛”,有40%的婦女認為目前的勞動強度和壓力對自己來説“很重,難以承受”,有51.7%的婦女認為“還算正常,基本能接受”。開江縣甘棠鄉一名婦女,丈夫外出務工,她獨自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外,養了12頭母豬,還承包別人閒臵的土地種了1畝煙葉、5畝稻穀和2畝玉米,家庭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但是,她表示,自己感覺非常疲憊非常累,常常有一種堅持不下去的感覺。正是這些留守婦女,承受着常人難以承受的責任和壓力,在默默地為家庭為社會奉獻。

第二,精神負擔重。

一是獨自面對責任的壓力大。38.2%的留守婦女認為丈夫不在家對孩子的影響很大,有52.2%認為有一定影響;有32.9%的留守婦女認為丈夫不在家,自己沒有安全感;有82.1%的留守婦女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會感覺壓力很大,很需要依靠。有的留守婦女表示,一到天黑就不敢出門,而且聽到風吹草動就會非常害怕,擔心被騷擾,擔心小偷。二是牽掛丈夫的憂心大。有63.8%的婦女擔心丈夫的健康,有28%的婦女擔心丈夫變心,有8%的婦女擔心丈夫在外受氣。三是夫妻情感交流的影響大。由於大多數留守婦女的丈夫是跨省務工,所以一年中,她們少有與丈夫團聚的機會。妨礙留守婦女去探望丈夫的原因主要是費用太高、沒有時間、家庭責任重走不開等。夫妻長期分居兩地,導致夫妻感情疏遠,精神上得不到相互的慰藉。四是生理需求的焦慮大。雖然在問卷調查中,僅有25.1%的留守婦女選擇了自己要面對生理需要帶來的焦慮,但是座談和走訪中瞭解到,留守婦女的生理需求已經帶來了一些社會問題。有村幹部反映,近年來,農村留守婦女婚外情時有發生,有時候還會演變成為糾紛和刑事案件,農村家庭離婚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第三,衞生保健差。

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婦女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農業生產上,放在贍養老

人、教育子女上,無暇或無經濟能力顧及自己的身體狀況,加之文化素質偏低,缺乏自我保健意識,這個羣體普遍存在衞生保健較差的現象。有28.5%的留守婦女在感覺身體不適的時候仍不會去及時就醫,有63%的留守婦女對婦女生理健康常識與保健知識瞭解一些,但不全面,有27.5%的留守婦女表示知道一點。堅持每年參加婦科檢查的婦女基本沒有,有40.4%的婦女表示自己只會在身體不適的時候參加婦科檢查,有59.6%的婦女則表示只要組織檢查,自己會參加。

第四,致富能力弱。

留守婦女感到生產中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能,由於家庭的牽絆,她們不能外出掙錢,在家也只能從事傳統農業,收入較低,勞動強度大。有49.2%的留守婦女認為當前創業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創業目標和經濟實力”,有70%的留守婦女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能夠引進居家就業項目,使她們能夠既照顧家庭又掙到錢。

第五,維權意識有待提高。

有85%的留守婦女對於國家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政策瞭解很少,很多婦女在權益受到侵害時,不知道維權,也不知道怎麼維權。受到傷害時,有的死纏爛打,有的忍耐承受,有的茫然無措。

(二)務工帶來的經濟上的寬裕使農村留守兒童對物質的需求已經不再重要,心理問題、安全問題等正悄然成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中的難點。

首先,留守兒童心理問題成為主要問題。

一是親情嚴重缺失。問卷調查數據顯示,82.8%的留守兒童父母一年或一年以上回家一次,一年之中,他們與父母相處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數的10來天。72.4%的孩子認為,一個幸福的家應該是能和父母在一起,78.3%的孩子希望父母早日回家,讓自己感受被關心的滋味。有個孩子在日記中説:“如果可以換來媽媽的愛,我可以獻出一切,包括生命。”這些稚嫩但充滿強烈情感的語言,表達出了留守兒童對於親情的無比渴望。難以想像,大批留守兒童在經歷這種與父母長期分離、情感上長期缺乏交流的親情之後,對於親情的理解和認識會不會有偏離,會不會影響到下代甚至更後一代對於親情的理解。

二是人格性格發展出現障礙。留守兒童由於沒有父母的正確教育引導,加上有些孩子總認為自己是留守兒童而顯得自卑,有事不愛與人交流,因為缺乏保護而總覺得別人會欺負他,一點小事就會計較當真,與人交流時充滿警惕甚至是敵意,在自我保護上容易出現過激行為。部分由祖輩照顧的留守兒童,由於祖輩的溺愛、縱容,在性格上表現出來自私、霸道、蠻橫,有些由其他監護人照顧的孩子,則相對比較內向,有心事不願意傾訴,過多壓力和想法沒有正常的渠道來疏導,必然會造成人格和性格的扭曲。有超過50%的留守兒童認為父母不在身邊,自己的性格變了;在問到“如果做錯一件小事,被老師和家長批評時,你會怎麼樣”,有32%的孩子選擇了“心裏氣憤”、“無所謂、聽完就算”和“當面頂撞,對着幹”。

三是漠視親情友情。親情的缺失,導致了情感上的冷漠。留守兒童往往在現實中朋友顯得比較少,有事喜歡悶在心裏。有34.4%的留守兒童有心事不願意向他人傾訴,有59.3%的孩子對父母沒什麼感情,認為與父母交流有困難,有的孩子在問卷中寫道:“父母因為我是累贅,就把我留在家裏,父母打工,對我沒有影響,希望他們走得越遠越好。”“我是七個月的時候被父母拋在家裏,他們現在回來,我就象看見了陌生人一樣。”“他們打工,讓我們生活逐漸變好,但是對父母的感情不是很好,對他們不熟,不知道怎麼跟他們溝通。” 其次,留守兒童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

未成年人對於環境適應能力較差、自我保護能力較弱,對於留守兒童,監護人和學校肩負着主要安全責任。但是,一方面是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是祖輩,他們年紀大,精力有限,普遍缺乏安全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對於孩子的照顧,一般僅限於滿足其温飽;另一方面,學校面對的是未成年人羣體,不是哪一個兩個孩子,不可能事無鉅細。這種狀況造成學校、

家庭之間存在留守兒童安全管理銜接上的“真空”,以致留守兒童傷人或被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留守兒童溺水、觸電、打鬥等意外傷亡事件屢見不鮮,甚至留守女童被拐賣、被性侵犯的惡性案件也常常見諸媒體。

第三,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成為盲區。

父母的長期缺位,導致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監護人的能力問題。作為主要監護人的祖輩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數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觀念與孫輩有很大差距,難以與孩子交流溝通,有的要幹農活維持生活,有的體弱多病無能力監護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幾個孫輩,根本無精力教育孩子,加之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往往只滿足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導。二是家長的價值取向問題。很多務工族因長期在外,無法照顧孩子而產生負疚感,大多采取“金錢+放任”的方式來補償,偶爾打電話聯繫大多隻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倫理道德、法制教育關注較少,致使孩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擺闊氣,產生“拜金主義”等思想。

第四,留守兒童的社會關愛體系還不夠成熟。

目前社會對留守兒童的幫扶,主要通過愛心大使、愛心媽媽等結對幫扶,但在推行過程中,我們仍發現存在一些弊病。比如,“愛心媽媽”的幫扶往往只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次,過節日送送禮物、問問生活,對孩子平時的心理、生活學習細節不瞭解;有的“愛心媽媽”、“愛心大使”不能堅持關愛行為,有始無終的現象時有發生;整個關愛行動,對孩子的心理問題重視不夠,解決具體問題不夠,關愛行為的具體化、日常化、長期化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對策

(一)抓住機遇,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各項惠農政策。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一是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特別是出台有利於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象xxx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投入,使農民能夠實現就近勞務輸出,使“留守”現象從源頭上得到緩解。據省發改委透露,四川省在編制“十二五”規劃時,將把川南和川東北地區納入規劃重點,川東北經濟區重點實施以交通、水利為主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這對於xxx來説將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是農民工就近勞務輸出的重大契機。二是積極引進居家就業。各地黨委政府應加大對外界信息的吸納力度,多方尋找合作伙伴,努力引進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聯繫一些例如加工、編織等適合居家從事生產的產品訂單,使農村留守婦女能夠就近掙錢,有效減輕她們的勞動強度。三是出台有利於農村創業的政策。增設農民創業貸款項目,放寬限制,減化貸款手續,為農民自主創業提供資金支持。相關職能部門、羣團組織要用好用活政策項目,財政部門、金融機構要按照政策規定給予全力配合,使對農村自主創業的資金支持能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從已有經驗看,在家創業有資金、有路子,務工人員往往都會選擇結束在外務工,回鄉創業。四是推行農民工休假制度。這項制度將有利於農民工避開春節等返鄉高峯,合理安排回家探親時間,提高農民工返鄉探親頻率,有更多時間關心關注家庭,增進夫妻、子女感情。

(二)充分發揮村級婦女組織在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婦聯組織能否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服好務,重點是要加強基層基礎工作。配齊配強農村婦代會主任則是抓好基層工作的關鍵,抓住農村兩委換屆契機,確保婦代會主任在村級組織換屆中100%進“兩委”,爭取政策,合理提高村婦代會主任政治和經濟待遇,真正做到農村婦女工作的組織覆蓋、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把農村婦女組織建設成為“堅強陣地、温暖之家”。農村婦代會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要組織留守婦女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村婦代會應定期組織留守婦女,通過看農科片、組織農村娛樂隊、開展節日慶祝活動、依託農村陣地建立聊天室等,搭建留守婦女活動平台,把組織的温暖送給留守婦女。二是建立農村留守

婦女互助組織。交換勞動是農村在農忙時節普遍採取的方式,針對某些留守婦女家庭勞動力短缺問題,村級組織應該組建互助組織,把農村自發交換勞動的行為轉化為有組織的互助行動,村幹部身先士卒,對一些家庭特別困難和勞動力特別少的留守婦女家庭給予幫助。三是對有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的農村家庭實行檔案化管理。摸清工作對象,建立起相關資料檔案,聯繫經常化,及時反映和解決這些家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充當起黨和政府與這部分弱勢羣體聯繫的橋樑。

(三)建立農村婦女健康保健長效機制。建議政府加快農村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建設,特別是加大對鄉鎮衞生院和村衞生室的投入力度。財政、衞生、計生、婦聯等部門要整合項目經費,把農村婦女免費健康普查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多措並舉,確保農村婦女能夠至少每兩年接受一次免費的健康普查。在安排普查活動時,避免隨意性和選擇性,充分實現無縫隙覆蓋。同時,加大對農村婦女的健康知識宣傳,婦聯應聯合衞生、計生、社會健康公益團體等,經常性組織健康知識講座團深入到農村宣講,特別是加強對一些健康常識、婦科保健知識的教育,有效提升農村婦女的健康意識,使她們能夠主動關注健康、關愛自我。

(四)強化留守婦女維權意識。加強對留守婦女維權知識培訓,加大《婦女權益保障法》和婦聯繫統維權服務熱線12338的宣傳力度,為農村留守婦女提供較為專業的心理疏導和法律指導。婦聯要匯同勞動、農業、國土、司法、計生等部門,篩選農村適用的法律法規,通過組織宣傳隊宣傳、印製實用法律法規手冊等方法,將維權知識送到留守婦女家中。加大對農村典型案例的宣傳教育力度,製作以案説法、法律講堂等教材片送到農村,組織觀看學習。

(五)加大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第一,淡化“留守兒童”觀念。社會在關注和關愛留守兒童時,要採取“潤物細無聲”的方法,比如在農村學校要多開展各類交流互動活動,特別是利用各種節假日在農村要多舉行一些歌誦親情、感恩生活、人格教育、安全常識等方面的教育娛樂活動,由政府各個職能部門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構建一個有利於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發展的大環境。第二,加大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調研和針對性舉措。各政府職能部門應組織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專家,加大對本地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及成因的調研,並提出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心理介入和疏導方面的措施,避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六)充分發揮學校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學校肩負着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任務,我市教育部門在如何關愛留守學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於今年出台了八大舉措:一是全面掌握留守學生基本情況;二是大力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三是全力保障留守學生安全;四是強力推行留守學生教育矯正;五是積極開展志願服務關愛行動;六是設臵親情電話;七是鋪設心理健康綠色通道;八是開展人文關愛活動。這些舉措非常全面,而且涵蓋了留守兒童教育、安全、心理需求等多個方面,但是實施起來,肯定會有很多的問題。特別是在農村學校,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要將以上措施實施並落實,我們認為,一是要着力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和投入力度,改善其辦學條件、寄宿設施和容納能力;二是要充實農村教師隊伍,確定專門教師負責留守學生工作,加強農村教師心理疏導能力建設;三是要逐步規範完善工作機制,及時總結好的做法、經驗並加以推廣,有些還要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另外,我市農村1-5歲的留守兒童有10.3萬,大力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是當務之急,要抓好對農村幼兒園的規範化建設,着力改善當前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農村民辦幼兒園教師水平較低、辦園條件較差的現狀,要給予政策支持,使偏遠地區農村幼兒園能夠滿足學前教育的需要,能夠在留守兒童的啟蒙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

(七)引導農村家長強化家庭教育責任和義務。一是強化農村家長的責任意識。利用媒體,在農村加大對留守兒童現狀及個案的宣傳,提升農村家長的責任感。二是利用農忙或者春節務工人員集中返鄉的黃金時節,由村委會聯合鄉鎮、村學校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要求父母要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後行,孩子的前途比金錢重要。如

果家庭經濟確實困難,可讓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監護子女。父母都外出務工的,如果條件允許,儘量將孩子帶在身邊,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三是學校要與留守兒童家長建立聯繫平台。與留守兒童家長、監護人互留電話,經常交換意見。現在很多留守兒童的家長還會上網,可通過網絡建立qq羣,通過聊天、羣博客交流教育方法,報告孩子情況等,督促家長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

(八)加大社會關愛留守兒童體系的建設。一是繼續完善工作機制。形成黨委、政府加強領導,各個部門齊抓共管,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一整套工作體制。改變當前關愛留守兒童工作中各自為政的局面,由政府明確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定期交流、總結經驗,定期統籌部署,使這項工作長抓不懈,收到實效。二是在政策層面上給予支持,為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出台一些舉措。比如:可指導各地降低入學的户籍、成績、費用等門檻,讓務工人員的孩子能夠享受跟隨父母外出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項工作很多地方已經在探索並實施,但與現實的需求還是有一定距離。三是加大關愛留守兒童志願者隊伍建設,構建社會參與關愛行動網絡。除了繼續招募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以外,可由各地關工委牽頭,發動退休的老幹部、老教師、老職工等參與這項工作。這些老同志思想覺悟高、時間充裕、精力充沛、熱心公益事業,可以成為關愛留守兒童的主要力量,讓他們充當愛心大使,與留守兒童牽手結對。對這些愛心人士,相關部門要對他們進行較為專業的教育學和心理疏導技能培訓,讓他們具備一定的教育專業能力和溝通技巧,關愛幫扶方式要從傳統的簡單給錢給物,向充當孩子心靈朋友的角色轉換。

(九)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各級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應加大對農村文化設施投入,廣泛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和美德在農家創建活動,加大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對傳統美德的宣揚,對農村家庭教育、農村創業發展、農村敬老愛親方面的優秀典型,要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引導農村社會羣體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努力營造有利於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生存的和諧健康的社會氛圍。

第五篇:農民生存現狀調研報告

農民生存現狀調研報告

我出生生長在xx省xx鎮的一個小山村裏,村子座落在兩山之間的沖積區,與xx接壤。村莊有近1000户人家,4000多人口。山體礦石資源豐富,是遠近聞名的資源村,已成為該鎮的工業園區。近年來隨着招商引資規模的擴大,外地客商的成批入駐,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就當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具體闡述如下。

一、收入方面。農民收入問題關涉着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農民收入上不去,就不可能有全國普遍的小康,更不會有脱離初級的小康。農業税費全免,對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民務農情緒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農民收入的主要特點 1、收入來源已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這主要表現為:(1)靠“小農業”為唯一收入來源的格局已徹底打破,“大農業”收入已從整體上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2)勞務經濟已成為農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村裏每年外出務工人員達2014多人,勞務收入已佔農民純收入的近30%。(3)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農民現金增收的主要來源。2、農民收入不穩定。農民收入的增減受多方面的影響,其中主要因素有:(1)缺乏長期有效的收入機制和穩定的收入來源,實現增收的基礎不牢。氣候條件、天氣狀況、自然災害、生態環境、經濟社會的突發事件等都對農民收入有較大的影響。(2)國家涉農方針、政策的調整會從不同層次不同範圍對農民收入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3)農民收入的某些部分具 1

有偶然性,如失地補貼收入、價格因素對農民增收的拉動。(4)政府的作為與不作為,對農民收入的增減有重要影響,一個對農業有作為的政府必定會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反之則對農民收入的增加有損害。 3、農民收入不平衡。這種平衡主要表現為區域之間的不平衡和區域內的不平衡。(1)東部地區的農民收入普遍高於中西部地區的農民收入;(2)城郊(鎮)農民收入普遍高於

鄉村農民收入;(3)人與人、户與户之間也存在着收入不平衡。

4、落實一系列政策促進了農民增收。(1)農村税費改革促進了農民增收;(2)農業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收;(3)非農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加。

我村情況: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村礦石資源豐富,歷年來都在小規模的開採着,供應着周邊為數不多的縣市建築用料。村子裏有經濟頭腦的人紛紛買了貨車,搞起了運輸,也提前進入了小康,但大部分人仍就是守着幾畝薄田和林地過着温飽的生活。2014年隨着鎮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和政策引導,我村納入了鎮工業園區規劃,一大批資源型企業落户我村,從此村裏人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1、靠着每畝幾萬元的徵地補償款,村裏人獲得了一筆豐厚的收入,生活水平從温飽一躍到達小康;2、在工廠固定上下班,每月有千餘元的工資收入,使村裏人徹底擺脱了對土地的依賴,迅速轉型為主工輔農的生活方式。

二、子女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對子女的人格、個性、智力、

自我觀念、學習成就感都有密切關係,但凡父母參與子女的教育

活動越多,給子女的指導與鼓勵、肯定越多,子女的發展就更為健全。學校的教育,假如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懷疑。由於生存狀態與生活方式,農民在對其子女教育觀念、態度、行為等方面,與城市居民相比,表現出很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這些問題一方面與家長的文化素質、社會地位有關,一方面與其羣體特徵、經濟條件、生活環境有關。

第一,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後。農民工家庭在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點:一是重言傳,輕身教。很多家長對子女提出公道要求,但在日常行為中自己卻不拘小節,難讓孩子信服;二是訓斥多,表揚少。農民家長工作繁忙,自身素質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責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看到吹糠見米的效果。實在簡單粗暴的方式不但難於收效,往往適得其反。孩子是父母的未來,承載着父母太多的希望和企盼。我們村裏人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過去,村裏沒有學校,村裏人你五元我兩元地集資捐款,義務出工出勞硬是修建起了一所村級國小。沒有教師,村裏人想方設法做思想工作留下了幾個高中生,這才使山裏娃有了學上。現在,隨着教學資源的整合,村國小被撤併,做為一貫重視教育的村裏人,眼光放得更遠了,他們紛紛將子女送到市區及其他鄉鎮名校就讀,延續着子女的大學夢。

三、醫療方面。當前,看病難仍然是困擾農民的一塊心病,

特別是大病住院費用高,對眼下還不太富裕的農民來説的確承受不起,因病致貧現象屢屢發生。一些地方的實踐證明,合作醫療

是解決農民看病難的好辦法。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高速穩定持續的發展,各項事業也得到長足進步;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我國農村衞生事業的發展比較緩慢,農民看病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地呈現出來。所謂農民看病難,一是指農民沒錢看病難;二是指鄉村醫療條件差,農民看病得不到較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一)近幾年來,隨着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的確得到很大提高,有些小病治得起了。但對於9 0 %的仍然完全靠自費醫療的農民來説,還是很大負擔,看不起病,因病致貧、返貧的現象屢屢發生。據國家和地方的一些調查顯示:農民生病因無錢而未就診的比例,由1 9 8 5 年的4 %上升到1 9 9 3 年的2 4 %;在貧困地區,農民患病未就診的有7 2 %,應住院而未住院的8 9 .2 %是因為無錢支付醫藥費。在農村中因病致貧、返貧的農民一般佔貧困户的3 0 %至4 0 %,有的地方高達6 0 %以上。有不少先富起來的農户,往往因為一場大病重又陷入貧困。就是在發達的蘇州地區,也仍有2 0 %以上的農民看不起病。浙江的鄞縣,1 9 9 5 年生產總值達8 0 億元(更多內容請訪問首頁),農民純收入3 3 2 8 元,被列為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的“百強縣”之一,但該縣仍有2 0 0 0 多個特困户,主要是因病所致。隨着物價的上漲和各種醫療費用的提高,農民一旦患重病住院,醫療費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上萬元,這就給農民帶來很大的困難,醫療得不到保障。河北廣平縣在沒有實施合作醫療制度前,普遍存在着“小病拖,大病挨,重病才往醫院抬”

的情況,結果不得不花更多的錢治病。有的落得個人財兩空,造成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有的因無錢住院,得了重病只得“聽天由命”。在農民中流傳着這樣的順口溜:“辛辛苦苦幹一年,雖然掙來幾千元,不夠住院用幾天。”(二)由於鄉鎮村醫療條件差,農民就是有錢看病也得不到高質量的服務。從全國情況看,農村衞生工作遇到了多方面的困難。一是受財力所限,不少地方的財政對農村衞生事業投入不足,集體經濟的支持又不落實。二是因自費醫療和迫於醫藥費用負擔的壓力,農民的醫療服務需求和利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三是一些地方鄉、村兩級衞生組織困難重重,危及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鞏固。四是農村衞生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素質降低。這些問題,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影響了鄉村衞生組織的整體功能。(三)農村醫療機構的現狀,不能適應廣大農民醫療保健的需要。如何解決農民看病難呢?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證明由農民自己創造的合作醫療制度是解決農民看病難的最切實可行的出路。

我國經濟的發展逐步從以農補工轉型為以工哺農。國家從2014年取消了延續幾千年的皇糧國税,並對農民實施了種植補貼政策,深受廣大農民的歡迎。隨着經濟收入的增加,人們對生活水平和質量有了更高需求。對醫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村裏人平時有個小病小災的,也就到村裏的赤腳醫生那裏吊點水吃點藥就完事了,但攤上大病大災的就只有聽天由命了。鎮衞生院醫療設施水平都不夠,想醫醫不了;城區裏的醫院費用太高,

想看看不起。近年來國家出台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政策,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農民每年只需交納20元的參保費,就能享受到看病統籌報銷補助的政策優惠。

四、精神生活方面。隨着經濟收入的增加,擺在村民面前

的不再是温飽問題,而是村民文化素質和精神領域方面的諸多問題。村裏人專門從事種田的人很少了,基本上都是半工半農,家裏的田地被徵後只留有口糧田,農忙時請機械種植和收割,一般也就一兩天就完成了。廠裏上班的都是八小時工作制,所以空閒時間便多了許多。村民們聚在一起很自然地就打牌搓麻,一時間棋牌室林立燈火通明,賭博成風。這充分説明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領域急待豐富和提高,娛樂項目急需增加。1、 加強硬件建設。就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家鄉的農村鄉鎮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農家書屋,健身的器材和場地,農家電影院等。 2、重視農民的文化教育。上級部門應多開展一些“送文化下鄉”的活動,並且應該針對農民需要,豐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3、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實農村學校的師資力量,改善教學條件,使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的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