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48W

第一篇: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

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精選多篇)

文章標題: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

對於鄉鎮客運站,我們__人並不陌生。早在五、六十年代,在我市的一些鄉鎮就建立了農村客運站。但到了八十年代後期,由於農村客運的參與對象和經營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來由交通專業運輸企業管理的農村客運站也逐漸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相繼被轉讓、變賣和改變用途。到2014年,__全市還在使用的鄉鎮客運站農村客運站只剩下4個。

建設農村客運站,對推動農村客運網絡建設,促進路、站、車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由於__地處山區,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區域經濟相對落後,鄉(鎮)村之間位置相距較遠,各種限制因素較多。隨着__市鄉村康莊公路工程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客運站的建設問題已經顯得十分突出。我們要在全省交通規劃的框架內,探索出一條適合__實際的農村客運站建設路子。

一、__市農村客運站現狀

近年來,隨着省、市政府對農業、農村建設工作的進一步重視,作為對鄉村康莊工程的配套設施,__市的農村客運站建設也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一部分農村客運站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為改善農村羣眾乘車條件,構建鄉村客運網絡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土地、資金、客流等因素的限制,客運站的建設步伐在__推進較慢。截止2014年底,__全市建成鄉鎮級三級客運站1個,鄉鎮級準四級站5個,簡易站8個,農村回頭站10個,農村港灣式停靠站35個。2014年在建和改建的鄉鎮準四級站有:蓮都1個、縉雲1個、松陽縣4個、遂昌縣4個、雲和縣2個、龍泉市1個、慶元縣1個,共計14個;在建的農村回頭站和港灣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有89個。目前我市在建和建成的鄉鎮客運站(簡易站)共28個,僅佔全市鄉鎮的14.9;建成和在建的行政村回頭站和港灣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134個,僅佔全市行政村的3.85和已通等級公路行政村的4.88。農村客運站的建設已經遠遠落後於公路建設步伐,大多數農村羣眾仍然在風雨烈日下等候乘車,這種狀況已經不能適應__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二、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沒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視。一些鄉鎮政府和行政村領導對農村客運站的建設不夠重視,認識不足,建站的積極性不高。在農村公路的建設和客運站的建設兩者之間,往往偏重於前者而忽略後者。一些鄉鎮領導認為公路建成了,大功已成就,客車開通了,羣眾出行有車乘,客運站建與不建問題不大。

二是農村客流實載率低。由於大量農村人員從事勞務輸出,使農村常住人口數量明顯減少,除逢年過節期間外,平常在農村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殘人員,流動性較小。據調查,我市三級農村客運網通鄉鎮線路班車年均實載率為58.5,通行政村線路班車實載率為48.6。為此,經營農村客運的運輸業户基本上處於保本或微利狀況,很難支付再次進站的費用,失去了以車養站的費源支持。由於無利可圖,依靠社會力量建設客運站也就成了一個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

三是農村土地問題的制約。在__全市,重要集鎮的客運站僅有4個,佔全市重要集鎮的20。如蓮都的碧湖鎮、大港頭鎮、龍泉的安仁鎮等均因土地價格的問題,客運站的建設難以落實,三年來經過反覆的協商,但至今沒有進展。建造一個等級客運站,需要土地約2014平方米,徵地費用就要50萬元。

四是農村規劃的不配套。由於__各地的鄉鎮規劃在幾年前已經基本完成,有的鄉鎮基本佈局已形成,近年提出的農村客運站建設沒能列入小城鎮發展規劃。

五是建站資金明顯不足。按目前__農村房屋的建設成本,建成一個準四級站需60-70萬元,交通部和省交通廳共補助30萬元,缺口約30萬元。__多數縣級財政為“吃飯財政”,為了建設康莊工程已經“勒緊褲帶”,難以再顧及農村客運站的建設,鄉鎮財力更是無從談起。

三、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構想

農村客運站是農村客運的樞紐,是農村客運市場管理、安全管理和運輸服務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是聯繫人、車、路的結合點,是實現農村道路運輸市場各要素間有機結合重要設施。根據__的實際,農村客運站的建設應立足於規劃先行、路站同建、簡易為主的原則。除少數人口密集,客運樞紐作用比較明顯又具有建站條件的鄉鎮,建設四級或以上客運站外,一般鄉鎮以簡易車站或回頭站為主,通過與各行政村的港灣式車站和沿途的招呼站相連接,形成廣泛覆蓋的農村客運站站點網絡,實現客車進站,旅客歸點。在農村客運站的運行費用上,原則上要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維持客運站的正常運轉,儘可能地減小進站經營業户的經濟負擔。

四、加快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的措施

1、要編制規劃,注重實效。組織人員深入實地進行調查,並結合各地的實際編制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規劃。同時要

第二篇: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

文章標題: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

對於鄉鎮客運站,我們__人並不陌生。早在五、六十年代,在我市的一些鄉鎮就建立了農村客運站。但到了八十年代後期,由於農村客運的參與對象和經營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原來由交通專業運輸企業管理的農村客運站也逐漸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相繼被轉讓、變賣和改變用途。到2014年,__全市還在使用的鄉鎮客運站農村客運站只剩下4個。

建設農村客運站,對推動農村客運網絡建設,促進路、站、車一體化進程,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全面繁榮農村經濟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由於__地處山區,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區域經濟相對落後,鄉(鎮)村之間位置相距較遠,各種限制因素較多。隨着__市鄉村康莊公路工程建設的不斷推進,農村客運站的建設問題已經顯得十分突出。我們要在全省交通規劃的框架內,探索出一條適合__實際的農村客運站建設路子。

一、__市農村客運站現狀

近年來,隨着省、市政府對農業、農村建設的進一步重視,作為對鄉村康莊工程的配套設施,__市的農村客運站建設也進入了實質性的階段,一部分農村客運站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為改善農村羣眾乘車條件,構建鄉村客運網絡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由於土地、資金、客流等因素的限制,客運站的建設步伐在__推進較慢。截止2014年底,__全市建成鄉鎮級三級客運站1個,鄉鎮級準四級站5個,簡易站8個,農村回頭站10個,農村港灣式停靠站35個。2014年在建和改建的鄉鎮準四級站有:蓮都1個、縉雲1個、松陽縣4個、遂昌縣4個、雲和縣2個、龍泉市1個、慶元縣1個,共計14個;在建的農村回頭站和港灣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有89個。目前我市在建和建成的鄉鎮客運站(簡易站)共28個,僅佔全市鄉鎮的14.9;建成和在建的行政村回頭站和港灣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134個,僅佔全市行政村的3.85和已通等級公路行政村的4.88。農村客運站的建設已經遠遠落後於公路建設步伐,大多數農村羣眾仍然在風雨烈日下等候乘車,這種狀況已經不能適應__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二、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沒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視。一些鄉鎮政府和行政村領導對農村客運站的建設不夠重視,認識不足,建站的積極性不高。在農村公路的建設和客運站的建設兩者之間,往往偏重於前者而忽略後者。一些鄉鎮領導認為公路建成了,大功已成就,客車開通了,羣眾出行有車乘,客運站建與不建問題不大。

二是農村客流實載率低。由於大量農村人員從事勞務輸出,使農村常住人口數量明顯減少,除逢年過節期間外,平常在農村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殘人員,流動性較小。據調查,我市三級農村客運網通鄉鎮線路班車年均實載率為58.5,通行政村線路班車實載率為48.6。為此,經營農村客運的運輸業户基本上處於保本或微利狀況,很難支付再次進站的費用,失去了以車養站的費源支持。由於無利可圖,依靠社會力量建設客運站也就成了一個難以實現的美好願望。

三是農村土地問題的制約。在__全市,重要集鎮的客運站僅有4個,佔全市重要集鎮的20。如蓮都的碧湖鎮、大港頭鎮、龍泉的安仁鎮等均因土地價格的問題,客運站的建設難以落實,三年來經過反覆的協商,但至今沒有進展。建造一個等級客運站,需要土地約2014平方米,徵地費用就要50萬元。

四是農村規劃的不配套。由於__各地的鄉鎮規劃在幾年前已經基本完成,有的鄉鎮基本佈局已形成,近年提出的農村客運站建設沒能列入小城鎮發展規劃。

五是建站資金明顯不足。按目前__農村房屋的建設成本,建成一個準四級站需60-70萬元,交通部和省交通廳共補助30萬元,缺口約30萬元。__多數縣級財政為“吃飯財政”,為了建設康莊工程已經“勒緊褲帶”,難以再顧及農村客運站的建設,鄉鎮財力更是無從談起。

三、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構想

農村客運站是農村客運的樞紐,是農村客運市場管理、安全管理和運輸服務的重要載體和平台,是聯繫人、車、路的結合點,是實現農村道路運輸市場各要素間有機結合重要設施。根據__的實際,農村客運站的建設應立足於規劃先行、路站同建、簡易為主的原則。除少數人口密集,客運樞紐作用比較明顯又具有建站條件的鄉鎮,建設四級或以上客運站外,一般鄉鎮以簡易車站或回頭站為主,通過與各行政村的港灣式車站和沿途的招呼站相連接,形成廣泛覆蓋的農村客運站站點網絡,實現客車進站,旅客歸點。在農村客運站的運行費用上,原則上要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維持客運站的正常運轉,儘可能地減小進站經營業户的經濟負擔。

四、加快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的措施

1、要編制規劃,注重實效。組織人員深入實地進行調查,並結合各地的實際編制__市農村客運站建設規劃。同時要

將農村客運站規劃與各地的鄉鎮、村規劃相銜接,使規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此同時,要爭取各級政府出台支持農村客運站建設的政策,為農村客運站的建設、使用和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2、要路站同建,統籌實施。在農村公路的設計、審查、施工、資金撥付、竣工驗收各個環節,要將客運站的建設用地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嚴格把關,確保客運站的用地並留有餘地,努力做到路站同建,同時投入使用。

3、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設。鄉鎮客運站的建設必須考慮到有利於羣眾的乘車,不宜遠離中心地帶。在保證滿足停車和旅客候車的前提下,可以考慮與運管站相結合,與各類市場相結合、與行政村辦公用房相結合等。土地徵用應根據土地所有者的意願,採取土地置換、帶地入股、租賃等多種形式,既要保證客運站科學選址,又不能損害老百姓的利益,以此突破土地制約瓶頸,加快客運站的建設。

4、要統一標識,各具特色。在農村客運站的建設中要根據__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設計建造一些具有當地特色並能反映民風民俗的客運站,為美化__農村增添風景。條件許可的,可以在沿線港灣式車站建造簡易用房,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給相關經營人員,實行站店結合,為乘車羣眾提供一些簡便的服務。要規範客運站標識,農村客運站的標識必須統一規範,便於羣眾和外來旅遊人員的識別。

5、要強化管理,發揮作用。運管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農村客運站的管理,要向運輸業户和羣眾宣傳有關交通法律法規,積極做好引導,確保客車進站停靠,旅客進站上下車,使之成為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要監督站務人員的經營行為,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使其提高服務質量,讓農民真正享受到進站候車的方便與舒適。同時,加大對站外經營的打擊力度,維護進站經營業户的利益。根據各鄉鎮的不同情況,完善客運站配套設施,拓寬客運站服務領域,增加客運站的服務功能,以提高經濟效益,將農村客運站建成集停車、住宿、餐飲、配客、組貨、配載、車輛維修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型道路運輸綜合服務站,減少向進站車輛收取費用,實現以站養站。

《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來源於網,歡迎閲讀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m6g

將農村客運站規劃與各地的鄉鎮、村規劃相銜接,使規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與此同時,要爭取各級政府出台支持農村客運站建設的政策,為農村客運站的建設、使用和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2、要路站同建,統籌實施。在農村公路的設計、審查、施工、資金撥付、竣工驗收各個環節,要將客運站的建設用地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嚴格把關,確保客運站的用地並留有餘地,努力做到路站同建,同時投入使用。

3、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設。鄉鎮客運站的建設必須考慮到有利於羣眾的乘車,不宜遠離中心地帶。在保證滿足停車和旅客候車的前提下,可以考慮與運管站相結合,與各類市場相結合、與行政村辦公用房相結合等。土地徵用應根據土地所有者的意願,採取土地置換、帶地入股、租賃等多種形式,既要保證客運站科學選址,又不能損害老百姓的利益,以此突破土地制約瓶頸,加快客運站的建設。

4、要統一標識,各具特色。在農村客運站的建設中要根據__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設計建造一些具有當地特色並能反映民風民俗的客運站,為美化__農村增添風景。條件許可的,可以在沿線港灣式車站建造簡易用房,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給相關經營人員,實行站店結合,為乘車羣眾提供一些簡便的服務。要規範客運站標識,農村客運站的標識必須統一規範,便於羣眾和外來旅遊人員的識別。

5、要強化管理,發揮作用。運管部門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採取有效措施加強農村客運站的管理,要向運輸業户和羣眾宣傳有關交通法律法規,積極做好引導,確保客車進站停靠,旅客進站上下車,使之成為良好的交通行為習慣。要監督站務人員的經營行為,加強業務指導和督促,使其提高服務質量,讓農民真正享受到進站候車的方便與舒適。同時,加大對站外經營的打擊力度,維護進站經營業户的利益。根據各鄉鎮的不同情況,完善客運站配套設施,拓寬客運站服務領域,增加客運站的服務功能,以提高經濟效益,將農村客運站建成集停車、住宿、餐飲、配客、組貨、配載、車輛維修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型道路運輸綜合服務站,減少向進站車輛收取費用,實現以站養站。

《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來源於網,歡迎閲讀市農村客運站現狀的調研報告。m6g

第三篇:農村現狀調研報告

xxx鎮農村社會現狀調研報告

農業是中國的根本問題,農民是中國最廣大的羣體,卻還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勞累,為了與農民充分交流,瞭解了農民的疾苦,切實地瞭解、反映“三農問題”,為問題的解決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農村社會的現狀

此次調研,對於村落和被調查人完全採取了隨機取樣調查,保證了數據採集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近年來,我國的“三農”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更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認為:“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子女闖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獨,缺乏照顧,卻時刻掛念兒女,這就是農村留守老人的縮影。

然而,在外務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贍養義務理解為源源不斷的物質供給,忽略了對父母精神上的噓寒問暖。留下的是踽踽獨行的老人每日不斷地守望家門,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來。這讓我想起之前我們走訪的那些老人,每一個都是蹣跚而行,有的由於年老身體不適還要照看自己的孫子。兒女離開,孫子尚小,為了整個家,不得不自給自足。一輩子就這麼辛勞度過,沒有享受過一天的福,這真是做兒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問題還未引起廣泛的重視。但無論如何,他們是為我們的成長付出辛勞的功臣。先在他們已是日薄西山,他們缺乏社

會的關愛,承受骨肉兩地分離的痛苦。在物質文明逐步走向發達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現是社會發展尤其是農村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必然現象。我們應該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會羣體中的弱勢者:他們年老力衰,他們動作遲緩,他們招人嫌棄,他們是經濟上的低收入者,他們是生活上的低層次者。正是由於這些的特殊性,就決定了他們很難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這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與關心。

總而言之,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子女們,掙錢只是一個生存目的,老人則是自己的至上親人。當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時候想着盡孝早己為時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關心與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快樂地安度晚年。

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以保護,農民基本能夠解決温飽問題,但農民普遍抱怨種子、農藥、化肥、管理等導致種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農政策不到位等問題,同時靠天吃飯、種糧不賺錢等狀況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在走訪中,我們還注意到,一個村子的領導的水平就直接決定了整個村子的發展狀況,“三農”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一批眼界開闊,踏實為民的村幹部。見到了農村醫療資源的缺乏、農民生活的困苦、農民居住環境的差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二、採取各種措施,解決“三農”問題

首先,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增加農民的收入。無論是理論研究

還是中外的歷史經驗都表明,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就是將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工業和第三產業轉移。只有實現農村勞動力不斷的、大量的從農業轉移到非農產業,才能有效的提高農民收入。

要實現農村人口的轉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夠的勞動密集型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轉移出來的農村人口必須有足夠的勞動力素質,來適應城市裏面的工作,農村勞動力素質則關鍵取決於農村教育水平。農民的素質決定了他們在城市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工作,本來背井離鄉與親人分離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給農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農民工在城市的工資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開支以及兩次農忙和過年三次回家的路費,使微薄的收入所剩無幾。

由於文化水平低,農民工沒有法律上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外出務工時不會意識到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即使籤合同也不瞭解合同中的內容,以至於很多農民工勞累了一年,到年底卻拿不到工資。從心理和經濟方面考慮,農民都不願意外出務工,用濉溪縣一位領導的話説就是“農民在有飯吃的情況下都不會外出打工”,這主要是由農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農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礙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難提高。

其次,由於農民文化水平低,農業技術很難在農村推廣,推廣速度慢。農村田地產量低、種植的作物品種單一,再加上xxx鎮居民人均耕地較少,大多數農民只是把農業種植作為一年口糧的來源。第一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來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們不能把先進的

農業生產技術應用到生產中。

再次,以農民現在的文化水平很難了解和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娛樂活動主要是打牌、看電視和聊天,但看電視又很少看新聞,所以他們幾乎沒有瞭解國家經濟政策的途徑。在調研過程中,像“社會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環境保護”等最常用的詞語,都要給他們解釋很多,他們才能理解,更談不上理解國家經濟政策的條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國家經濟政策的引導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機會。由於知識水平有限,農民參與管理及創新的積極性較低,大多數人都是隨大流,不願意積極的尋求致富之路。

三、農村教育現狀的原因

一是國家的教育管理體制。建國至1986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統一的財政管理體制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都是直接或間接的由中央財政負責,但這段時間,農民和各級政府沒有注意農村教育的重要性,農村的辦學水平較低,教育經費數額也不大。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教育越來越重要,1987年之後,中央把義務教育的責任交給了地方,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這給鄉鎮財政以及農民增加了負擔,以至於學校教育負債嚴重、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普遍,即使後來教育體制由“分級負責,以鄉為主”改成“以縣為主”,這些後果仍沒有太大改善。教學水平高的老師留不住,農村學校中的老師或者是知識老化、教學方法陳舊的老教師,或者是本身知識水平就不高的年輕教師。很多學校的美術、音樂、體育、電腦等提高素質的課程無法開課,這樣的教學水平也很難要求農村學生能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和文化素

質水平。

二是農民比較看重眼前利益。在多數農民的觀念中,如果沒有考上大學,上了高中與只上國中或國小沒什麼區別,還是要回家務農。因此,很多農村父母在孩子上國中時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想到將來不一定能考上大學,不如現在就外出打工掙錢,解決家庭貧困問題。即使考上了也不一定有錢去上大學,每年大學聯考後都有媒體報道許多考上大學而又沒錢上學的學生,這也影響了農村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造成農村學校較高的輟學率。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也開始明白讓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將孩子送進城市的學校學習,雖然這樣會造成農村教育資源的流失,也會給農村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在現階段農村教育水平低下的情況下,能讓農村孩子享受與城市孩子同樣的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目前xxx鎮農村的教育狀況還不盡如人意,從問卷中可以看出農村教育已經在改善,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羣受教育程度相比年齡在40歲以上的較高,在馬圈、清和堂兩個村189份問卷中,40歲之上的有119份其中國中以上水平的有9人,佔7.5%,30歲以下的有21份其中國中以上水平的有8份佔38%。目前鎮黨委政府已經在採取強有力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相信xxx鎮農村教育狀況在不遠的將來會有較大的改善。

第四篇:當前農村現狀調研報告

當前農村現狀調研報告

當前“三農”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也成為黨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對農村的實際現狀進行分析,明顯的感到,農民在教育、公共設施、醫療衞生等諸多方面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由此認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在於提高農民自身的素質,提高他們取得較高收入的能力,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提高農民的受教育水平是關鍵。本文主要介紹了農村現狀及存在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形成原因,並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一、農村的基本狀況

全面深入的瞭解農村的基本狀況,包括農業生產情況、農民工進城務工問題、農村醫療、農村貧富差距等諸多方面的情況瞭解,有助於更好的理解提高農民教育水平的重要性,農村各種問題的存在及惡化,這些都與農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有着密切的聯繫,並且影響着農民下一代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

(一)關於農業問題

現在不少農村專門從事農業的農民依舊佔了較大的一部分。不少農民離不開土地的原因一般為:1,家庭勞動力較少,而承包土地較多;2,家中有病人或自己有疾病,不方便外出;3,年齡較大,村中又沒有外出的習慣;4,文化程度較低,缺乏技能,不敢外出;5,自己在家做小生意或者為村幹部、教師、鄉村醫生、或是在附近村莊搞建築等,能取得非農收入,不願外出等。致使農業上仍是一家一户幾畝地的小生產方式的小農經濟。不同村莊,不同小組亦有很大的不同,很難形成農業規模生產,無法產生現代農業的規模效益,而且使一批農民束縛在土地上,只能維持最基本的温飽。他們從選種、育苗、耕作、施肥、灌溉、植保、收割、運輸、儲存、出售完全是自主的全能操作,沒有分工協作,技藝不可能精益求精,也不可能產生系統效益,沒有聯合,力量分散,使得農民在農產品的銷售上處於劣勢,不能左右農產品的價格,無法扭轉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局面。而且小農經濟承受現代科學技術的容量較小,無法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這一生產力,農業的生產力很難有效得到提高,再加上農業效益較低,很多農 1

民已不願意對土地進行較大的投資,而是維持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即可。現在隨着農業機械的大量應用,農民的壓力有所減輕,但是由於土地面積較小等原因農業機械並不能普遍應用。由於農作物的季節性,在農閒時一部分農民就無事可做,而在農忙時則從早忙到晚,有時吃飯都在地裏。在氣候不順的時候,乾旱是要灌溉,澇淹時又要排水,增大了農業的投入成本。

其次,農業的效益較低,僅靠農業是農民是很難富裕的。由於土地邊際收益遞減,增加對農業的投入並不能明顯提高農作物的產量,而提高農作物產量又會是農產品的價格降低,因此靠農業增產也很難大幅度提高農民的收入。

(二)農民工進城務工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逐漸放寬了對農民進城的限制,農民大量湧進城市,務工收入成為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進城務工的農民呈現以下特徵,一是所從事的工作較為低級,大部分為又苦有累的低層次工作。進城務工的農民所從事的工作一般集中在建築,力工,服務業等行業,其次為文教衞生,零售業,機械製造,餐飲業等行業,比例極少。而在公司銷售部門、人事行政管理、文祕、通信工程、財會等工作的農民更是極少,特別是在計算機、金融保險、人事行政管理等行業部門工作的農民基本為0。由此可以看出農民工所從事的行業大多數是城市人所不願從事的又髒又累又苦的最底層次工作;從農民工工作的單位類型來看,以自由職業者為最多,其次是私營企業和國營企業,再者是個體户,事業單位,集體企業,比例較少。從工作層次來看,從事操作層(一般職員或工人等)佔74.6%,為絕大多數,從事技術工作的只佔到18.3%,而從事中層以下管理工作的僅佔7%,從事高層管理的則為0。二是農民尋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較難,又很不穩定。三是農民的工作環境較差,而且工作時間較長,但收入卻很低。總體的評價在城市的工作環境不是令人滿意的。不少農民工在城市的工作時間較長,而他們的收入卻很低,除去花銷開支已所剩無幾。

進城務工的農民因受教育不同而待遇有了較為明顯的差別,總體來講,受教育水平較高的農民工作環境相對較好,工資待遇相對較高,心理壓力也較小,同時面對城市比較自信,有一定的目標和追求。而

受教育水平較低的農民公所從事的工作也相對較苦,選擇餘地也較小,心理壓力也較大,很難適應城市。

(三)農村醫療狀況

根據我們的實地調查瞭解,我們發現農村的醫療問題主要有:一是鄉村醫療衞生條件落後,絕大多數鄉只有一個衞生所,只能滿足農民看頭疼發熱感冒等小病,對於較大的疾病沒有力量解決;二是醫生短缺,並且醫生整體素質不高,有相當量的醫生並未接受正規的醫學教育;三是醫療費用較高,藥價居高不下。有病或家庭中有病人的農民因醫療問題而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農民面對重大疾病束手無策,農民渴望治病又害怕治病,主要醫療費用太高,農民住不起大醫院,而小醫院對大一點的病又無能為力;二是農民因病致窮現象嚴重,醫療支出費用曾逐年增加趨勢,併成為農民的主要支出之一。鉅額的醫療費用已對子女的教育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三是農民的“小病拖,大病忍”現象嚴重,因病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並且大病的增加對家庭的幸福和諧有極大的影響。不但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的痛苦,也使得與病人關聯的親朋好友心理壓力加大。特別是跟病人利益密切相關的人員與病人(如生病老人與其子女)的關係面臨考驗。

雖然受教育水平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並不明顯,但身體健康程度卻對自身或子女受教育有着極大的影響,因此解決農民的醫療保障問題,對發展農村的教育事業也有很大幫助。

(四)農村的貧富差距問題

現如今,農村的貧富差距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不但在不同地區有很大的差別,就是在同一地區同一村莊差別也是非常的明顯,並且這種差別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

農村的貧富差距在住房上可以窺見一斑,貧窮的農户的住房十分的簡陋,而富裕的農户的住房較為豪華。根據富裕原因的不同可以將富裕農民分為二類,一類是技能性富裕,主要是指通過自身的技術、知識等取得較高收入,他們一般是醫生,教師,商人,養殖户,外出務工人員等,對於這類人擁有較高素質,通過辛勤勞動富裕起來,則要大力倡導,積極引導,予以扶持;另一類是短暫性富裕,此類主要是指由於各種原因,現在雖能取得比其他農民較高的收入,但是隨時

(謝謝你訪問好範文)間的增長而不具有可持續性。如有的家庭子女較多,在未完成九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情況下,都外出務工,從而能取得比其他農户較高的收入,但是由於他們的文化水平較低,他們的發展潛力有限,收入增長緩慢,一旦他們成婚成家,積累起來的財富就會迅速消耗,原有的富裕景況難再。對於此類則要予以引導,下力氣提高農民的素質,提高他們持續掙取較高收入的能力。

根據貧困原因的不同可以將貧困農民也分為三類,一類是投資性貧困,這主要是指為了提高自身的或子女的素質能力而進行投資導致的貧窮。一般受教育子女較多的家庭,屬於投資性貧困,但是由於他們對人力資本的投資提高了勞動力的素質,因而在可期望的未來取得較高收入的能力提高,在經歷貧困後會很快的富裕起來。對於這樣的貧困家庭,政府應該加大扶持力度,使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對自身几子女的投資;一類是技能性貧困,主要是指由於受教育水平低,知識貧乏,技能缺失等造成的貧困。對於這樣的貧困,需要政府制定積極政策,廣開途徑,努力提高他們的素質;三類是衰竭性貧困,主要是指由於年齡、健康等原因而使得收入水平很難保持或持續下降,以致不能取得能維持基本生活的收入,如老年人家庭,有重病人的家庭,大多屬於這一類。對於此類貧困,需要政府建立社會保障體制,以保障每一個公民生存的基本權利。

農村的貧富差距持續拉大可能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如農民的心理感受上會覺得不公平,從而有可能造成矛盾的不斷積累,對社會和諧產生嚴重衝擊,特別是農村的一些懷舊之人,目睹當前的貧富懸殊狀況,不斷的發出了今不如昔的感慨,這種現象值得給予關注,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瞭農民對改革開放以來,財富分配不公的不滿。防止農村貧富差距兩極分化,其治本之策是以城鄉統籌的方法破解“三農問題”,進一步壯大農村經濟,在發展中逐步縮小城鄉之間、農户之間的收入差距。農民的受教育水平對自身致富的能力有直接的影響。

二、主要結論及幾點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的論述,認為農村從總體上來説還很貧窮,問題依然很多,並有繼續嚴重的趨勢。農村的發展仍很緩慢,農民的生活仍很困難,農業的前景人令人擔憂。農村的落後與農民的受教育水平有着密

切的關係,正是由於農民的低教育水平,才使得農村的各項事業進展緩慢,這又反過來使農村的教育大大落後於城市的教育,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農村與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大力提高農民的受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保證農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機會。農民的困難不單是地少人多,而更重要的是知識不足,沒有任何資產能比知識資產來得穩定可靠,而不像土地,只要願意付出代價,知識資產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就需要政府加大對農村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師的素質,改善學校硬件設施,同時建立激勵民間資金投入機制,擴大教育經費來源,鼓勵支持民間興辦職業技術教育等以提高農民的致富能力。制定政策,保證農民與城市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機會,反對歧視農民的行為。對於因家庭困難等原因而不能上學的學生給予適當補助,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不能因為貧困而讓他們喪失了學習的機會,讓他們還未成年就飽嘗人間的不公平不平等,讓他們失去於別人公平競爭的機會。

2、給予從事工商業服務業的農民以優惠政策待遇,政府部門應積極拓展渠道,提供便利,共享信息,成立專門的創業指導機構幫助農民選擇項目,幫助農民創業提高農民獨立創業的積極性。對農民創業貸款提供便利和優惠,給農民提供優質的服務,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保障農村有一個穩定的安全的生活工作環境。同時要給予農業以積極有效的扶持,除取消農業税及糧食直補外,還要對農業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藥、機械等積極調控,控制價格不斷的攀升,必要時應給與農民農業生產資料補貼。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適應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放活政策,簡化手續,探索建立城鄉統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現行以農業和非農業性質劃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實際居住地登記為“居民户口”的城鄉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讓農民享有自由進城和自由遷徙的權力。鼓勵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村人口在城鎮落户,落户後在一定時期內計劃生育政策不變。為使這項改革穩步推進,建議先將城市和像煙竹村一樣的“城中村”居民,統一登記為“居民户口”,逐步向農村推進。建議由公安局研究制定具體

實施辦法,力爭用五年時間,完成農業户口和非農業户口統一登記為“居民户口”的工作。

4、深化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積極適應建立新型城市管理體制的要求,以強化街道管理、發展社區服務為主題,進一步創新機制,完善設施,拓寬服務領域,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對納入城鎮規劃區內的村組,逐步“撤村建居”,促其向社區管理模式轉變。繼續深化農村管理體制改革,着眼於集中資源、組團開發、形成發展“拳頭”,積極穩妥地推進撤鄉並鎮、合村並組,逐步實現由行政區劃向經濟區劃的轉變。

5、統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進一步調整教育佈局,優化資源結構,改善農村辦學條件,全面提高九年義務教育水平,大力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城鄉衞生資源,健全以鄉鎮衞生院為主的鄉村衞生服務網絡。深化農村醫療衞生體制改革,全面落實醫療衞生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兼顧基本醫療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以先進文化為導向,創新體制、機制,配套完善設施,鞏固文化陣地,發展文化產業,促進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擴散。通過統籌農村社會事業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差距。

6、統籌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重點是突破體制界限,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城鄉勞動力市場。積極探索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機制,逐步把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從城市向農村延伸,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促進農民由土地實物保障向社會統籌保障轉變,力爭到2014年建起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關注弱勢羣體,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形成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同步提高的新機制。

7、統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突出抓好水利、能源、交通、通訊設施和康居工程建設。逐年實施重點水利工程項目,完善供水、防洪和水生態環境保障體系,搞好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和保護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農村道路、廣播電視和通訊網絡,增強基礎設施的承載能力;着力推進農村康居工程建設,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完成農村客貨運“村村通”工程,實現區鄉道路等級化,農户住宅全面達到小康標準。

第五篇:農村現狀調研報告

赤山鎮農村社會現狀調研報告

機制091彭貞傑5901109023

農業是中國的根本問題,農民是中國最廣大的羣體,卻還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勞累,為了與農民充分交流,瞭解了農民的疾苦,切實地瞭解、反映“三農問題”,為問題的解決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農村社會的現狀

此次調研,對於村落和被調查人完全採取了隨機取樣調查,保證了數據採集的客觀性和科學性。近年來,我國的“三農”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更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提到了很高的位臵,認為:“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子女闖天下,老人守 “空巢”。生活孤獨,缺乏照顧,卻時刻掛念兒女,這就是農村留守老人的縮影。

然而,在外務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贍養義務理解為源源不斷的物質供給,忽略了對父母精神上的噓寒問暖。留下的是踽踽獨行的老人每日不斷地守望家門,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來。這讓我想起之前我們走訪的那些老人,每一個都是蹣跚而行,有的由於年老身體不適還要照看自己的孫子。兒女離開,孫子尚小,為了整個家,不得不自給自足。一輩子就這麼辛勞度過,沒有享受過一天的福,這真是做兒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問題還未引起廣泛的重視。但無論如何,他們是為我們的成長付出辛勞的功臣。先在他們已是日薄西山,他們缺乏社會的關愛,承受骨肉兩地分離的痛苦。在物質文明逐步走向發達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現是社會發展尤其是農村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必然現象。我們應該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會羣體中的弱勢者:他們年老力衰,他們動作遲緩,他們招人嫌棄,他們是經濟上的低收入者,他們是生活上的低層次者。正是由於這些的特殊性,就決定了他們很難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這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與關心。

總而言之,在外打工的農民工子女們,掙錢只是一個生存目的,老人則是自己的至上親人。當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時候想着盡孝早己為時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問題一方面需要政府的關心與社會的關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快樂地安度晚年。

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得以保護,農民基本能夠解決温飽問題,但農民普遍抱怨種子、農藥、化肥、管理等導致種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農政策不到位等問題,同時靠天吃飯、種糧不賺錢等狀況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改變。

在走訪中,我們還注意到,一個村子的領導的水平就直接決定了整個村子的發展狀況,“三農”問題的解決首先需要一批眼界開闊,踏實為民的村幹部。見到了農村醫療資源的缺乏、農民生活的困苦、農民居住環境的差亂,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農民文

化水平的低下。

二、採取各種措施,解決“三農”問題

首先,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增加農民的收入。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中外的歷史經驗都表明,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就是將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工業和第三產業轉移。只有實現農村勞動力不斷的、大量的從農業轉移到非農產業,才能有效的提高農民收入。

要實現農村人口的轉移,一方面城市要有足夠的勞動密集型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轉移出來的農村人口必須有足夠的勞動力素質,來適應城市裏面的工作,農村勞動力素質則關鍵取決於農村教育水平。農民的素質決定了他們在城市只能從事最底層的工作,本來背井離鄉與親人分離就是很悲哀的事,再加上在城市身份地位的低下,給農民工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農民工在城市的工資也是最低的,除去生活開支以及兩次農忙和過年三次回家的路費,使微薄的收入所剩無幾。

由於文化水平低,農民工沒有法律上的自我保護意識,在外出務工時不會意識到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即使籤合同也不瞭解合同中的內容,以至於很多農民工勞累了一年,到年底卻拿不到工資。從心理和經濟方面考慮,農民都不願意外出務工,用濉溪縣一位領導的話説就是“農民在有飯吃的情況下都不會外出打工”,這主要是由農村低下的教育水平引起的。農村居民受教育年限低阻礙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很

難提高。

其次,由於農民文化水平低,農業技術很難在農村推廣,推廣速度慢。農村田地產量低、種植的作物品種單一,再加上赤山鎮鎮居民人均耕地較少,大多數農民只是把農業種植作為一年口糧的來源。第一產業作為農民增收的來源之一,所起的作用太小,他們不能把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應用到生產中。

再次,以農民現在的文化水平很難了解和理解國家的經濟政策。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娛樂活動主要是打牌、看電視和聊天,但看電視又很少看新聞,所以他們幾乎沒有瞭解國家經濟政策的途徑。在調研過程中,像“社會治安”、“最低生活保障”、“環境保護”等最常用的詞語,都要給他們解釋很多,他們才能理解,更談不上理解國家經濟政策的條款了。因此也不知道國家經濟政策的引導方向,抓不住致富的機會。由於知識水平有限,農民參與管理及創新的積極性較低,大多數人都是隨大流,不願意積極的尋求致富之路。

三、農村教育現狀的原因

一是國家的教育管理體制。建國至1986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統一的財政管理體制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都是直接或間接的由中央財政負責,但這段時間,農民和各級政府沒有注意農村教育的重要性,農村的辦學水平較低,教育經費數額也不大。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教育越來越重要,1987年之後,中央把義務教育的責任交給了地方,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這給鄉鎮

財政以及農民增加了負擔,以至於學校教育負債嚴重、拖欠教師工資的現象普遍,即使後來教育體制由“分級負責,以鄉為主”改成“以縣為主”,這些後果仍沒有太大改善。教學水平高的老師留不住,農村學校中的老師或者是知識老化、教學方法陳舊的老教師,或者是本身知識水平就不高的年輕教師。很多學校的美術、音樂、體育、電腦等提高素質的課程無法開課,這樣的教學水平也很難要求農村學生能有較高的學習興趣和文化素質水平。二是農民比較看重眼前利益。在多數農民的觀念中,如果沒有考上大學,上了高中與只上國中或國小沒什麼區別,還是要回家務農。因此,很多農村父母在孩子上國中時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想到將來不一定能考上大學,不如現在就外出打工掙錢,解決家庭貧困問題。即使考上了也不一定有錢去上大學,每年大學聯考後都有媒體報道許多考上大學而又沒錢上學的學生,這也影響了農村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造成農村學校較高的輟學率。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也開始明白讓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將孩子送進城市的學校學習,雖然這樣會造成農村教育資源的流失,也會給農村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是在現階段農村教育水平低下的情況下,能讓農村孩子享受與城市孩子同樣的教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雖然目前赤山鎮鎮農村的教育狀況還不盡如人意,從問卷中可以看出農村教育已經在改善,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羣受教育程度相比年齡在40歲以上的較高,在馬圈、清和堂兩個村189份問卷中,40歲之上的有119份其中初

中以上水平的有9人,佔7.5%,30歲以下的有21份其中國中以上水平的有8份佔38%。目前鎮黨委政府已經在採取強有力的措施解決這個問題,相信赤山鎮鎮農村教育狀況在不遠的將來會有較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