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5W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多篇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1

20xx年,一場關於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討論在遼瀋大地上迅速展開。這場大討論必將為涅槃重生、化繭成蝶的東北老工業基地插上一雙思想騰飛的翅膀。作為遼瀋大地的兒女,我殷切期待着東北振興的早日實現,更渴望為東北振興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要堅定信念抓學習。人生如屋,信念如柱。一個人如果有了強大的信念,即使年近暮年,仍會精神煥發、依然故我,否則,即便正當壯年,也將毫無大志、死氣沉沉。因此,我們必須時刻擰緊理想信念的總開關、把嚴三觀的總閥門,鑄就堅守信念的鋼筋鐵骨和銅牆鐵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堅如磐石,在利益誘惑面前守住初心。這種信念的堅定要體現在潛心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真正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以學促行、知行合一、相得益彰。這種信念的堅定要體現在認真貫徹1+8系列文件上,馬上辦、釘釘子、不含糊,用實際行動做兩個維護、四個自覺的表率。這種信念的堅定要體現在東北必將振興的強大信心上,堅信有黨中央的英明領導,有各級黨委政府的精準發力,有遼瀋大地遼河兒女的勠力同心,東北振興將拭目以待。要立足崗位強素質。欲善其事,必利其器。當今時代,知識成倍增長、科技日新月異,要想在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時代浪潮中一馬當先、立於潮頭,就必須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成為不可或缺的行家。反之,如果能力素質不過硬,再好的想法也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終究無法付諸實踐。因此,我們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和實際崗位鍛鍊,在理論中提升思維、在實踐中獲得灼見,成為獨當一面的干將、業務工作的翹楚,才能在東北振興發展的大潮中有所作為。就拿我們從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人員來説,要把公共機構節能的條款法規、節約能源資源的有效路徑、四新前沿技術的應用、國家級省級節約示範創建的標準、國際國內垃圾處理的先進技術、兄弟城市的經驗做法等掌握清楚、全局於胸,做出的方案方能細緻全面,提出的建議才能切實可行、制定的措施才能因地適宜,從而提高工作的質量效益。要敢於擔當自加壓。使命在肩,責任如山。温比亞颱風過境時,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黃羣同志用生命保護了國家重點實驗平台的安全,在他的筆記本上留下了只有奮鬥的一生才能稱之為幸福的一生錚錚誓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師林鳴十年磨一劍,帶領自主攻關團隊創造世界工程史上的中國奇蹟;沈飛原董事長羅陽堅持30年如一日工作,僅用5年時間就研製出超過過去50年總和的新型戰鬥機;深耕黨報評論29年,為黨報評論活了一輩子的沈軒言……他們用生命鐫刻了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事業的無比熱愛。青春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當此,東北振興的關鍵時期,作為青年的我們必須以捨我其誰的擔當和滴水穿石的韌勁,克服消極畏難情緒和事多必錯思想,敢啃硬骨頭、勇於挑大樑,迎難而上、自我加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實現東北振興的火熱實踐中熔鑄人生理想。老一輩革命家指出,共產黨員的革命氣概,應該是充分估計困難,而且在最困難的時刻,還是挺起腰桿前進。這是對擔當做出的最好詮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當東北振興的接力棒歷史的落在我們手上,我們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必須立刻行動起來,以新擔當展現新氣象,以新舉措實現新作為,才能讓初心和使命煥發出耀目的光芒。

: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2

縣域北京是綜合性的區域經濟,而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的農業經濟要尋求新的提升點,增長點,除應對好入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外,應把着力點放在“五化”上。

一、經營產業化。

產業化經營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村工業化的要害環節。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核心是着力發展一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關聯度高的具有較強產業拉動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羣體。唐河縣要實現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乃至經濟強縣脱胎換骨式的轉變,最現實的出路就是堅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經過近幾年實踐,我們探索出四種產業化經營模式:一是龍頭牽動型。縣肉牛產業集團、湖陽登昌黃牛有限公司圍繞黃牛系列開發,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户”的產銷一體化的發展模式,引領全縣黃牛產業快速發展。二是市場拉動型。小辣椒、生豬和兔通過源潭小辣椒、少拜寺生豬、古城皮毛交易三大市場的不斷建設,初步形成了周邊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市場,有力地拉動了產業的持續發展。三是主導產業帶動型。充分發揮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優勢,培育起了以豫南清真肉聯廠、凱達肉食品有限公司等為主的畜產品加工,以南部幾個鄉鎮為主的麪粉生產加工,以經緯紡織集團、豐源公司為主的棉北京深加工,以中棉、豫油等為主的科技型良種加工,以“三粉”為主的脱毒紅薯加工等近500家各類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年創產值近20多億元,有效地提升了全縣農業產業水平,初步培育成了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骨架。總投資2566萬元的與北京中商農產品公司合資興建的梔子產業開發項目已基本建成,使全縣6萬畝梔子產業很快步入產加銷一體化的發展路子。四是中介組織聯動型。全縣先後組建了一批各類專業協會,內聯生產,外拓市場,有效地架起了分散生產經營與外部市場的融合對接,助推各類特色產業不斷髮展。

二、農民組織化。

農業的現代化,首先應是農民的組織化。發展各類民間專業協會,提高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是實現千家萬户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相對接的必由途徑。我們堅持“入會自願、退會自由、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則,將農民的分散經營聯接起來,組成各類專業協會或合作社,採取“專業協會(合作社)基地農户”的模式,走發展農村經濟的新路子。一是幫扶引導。把專業協會建設納入全縣整體目標,發動、鼓勵各業能人牽頭組織成立協會,並在財政貼息、税費優惠、規劃用地等方面向協會傾斜。並要求縣信息中心、價格監測中心無償為各類專業協會提供網上商務、價格信息等服務,吸收農户向協會靠攏。二是規範完善。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出台章程制定、利益分配方式、爭端解決辦法、違約懲罰等措施,用制度規範協會運行。三是培育典型。畜牧業重點培育了湖陽黃牛合作社、古城兔業協會,瓜菜業重點培育了源潭小辣椒協會,農副產品重點培育了城郊農副產品購銷協會。目前,全縣民間專業協會(合作社)已發展到92個1.1萬多人,使千家萬户抱成團闖市場,極大地增強了農民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三、農業市場化

傳統的舊有的治理方式已成為影響和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瓶頸”。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是目前發展各類經濟的基本原則和特徵之一。為此,我們進一步創新機制,改革傳統的治理方式,用市場化的理念和方法來發展農業。一是發展股份農業。鼓勵企事業單位和個人以資金、實物、勞力、技術和土地使用權等摺合入股,成功地組建了6家股份制農業公司;二是“四荒”開發推向市場,推進規模經營。三是多形式改制水利設施。面向社會共拍賣、承包機電井4100眼,佔全縣機電井總數的67.5,個人投資打配機電井1300眼,調動了農民興水積極性,減輕了政府壓力。四是實施農業招商。積極吸引鼓勵外商投資興辦各類農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提高農業的外向度。引資1000萬美元的金龍濃縮果蔬汁加工項目建成後,將使全縣瓜菜、林果的種植與加工形成對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生產科技化。

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及其向現實生產力的迅速轉化,已成為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農業整體素質和效益的決定性因素。我們把深化全國首家科技示範縣建設作為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的重中之重來抓,自1997年以來,用市場經濟的辦法吸引以中國農科院為主的300多名專家和科技工作者來唐工作,引進、示範、推廣27大類340多項新技術、新品種組裝改造傳統農業,科技對農業經濟的貢獻份額達47。為應對“入世”挑戰和市場準入制度的推行,我們着力推進標準化生產,組織引導農民先後對無籽西瓜、優質梨、肉牛等主要特色農產品實施了標準化生產,並積極申報無公害農產品使用標誌和開展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在去年四家生豬企業獲准上海、北京等四城市市場準入資格的基礎上,今年又幫助13家畜牧企業進行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已有5家畜牧企業通過無公害產品產地認定,佔全市獲此資格企業的一半。西瓜獲得全省首批優質無公害使用標誌,優質梨於去年底榮獲省無公害產品的使用標準。

五、產品品牌化。

品牌是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准入證”,名牌是農產品打入市場的“綠卡”。發展特色產業必須走品牌化之路。我們積極實施品牌戰略,以標準育品牌,以質量創品牌,以品牌爭市場。20xx年,對無籽西瓜和優質梨分別註冊了“金唐河”和“唐酥梨”商標,尤其是“金唐河”牌無籽西瓜,在北京等南方五大城市市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帶動全縣無籽西瓜年外銷2.4億公斤以上,實現產值1.1億元;縣種子公司以買斷制種權與中國農科院及省農科院棉油所合作,成立了5個緊密型良種專業化生產企業,“金唐河”種子銷往8省25市120多個縣區,初步打響了品牌;縣肉牛集團公司生產的“羣發”牌系列產品20xx年獲中國農業國際博覽會金獎稱號,今年以來對港供貨額達260多萬元。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3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再上新台階。國內生產總值相較於十二五期間大幅度上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根據國際組織預測,我國是今年疫情衝擊下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同期居民收入水平也大幅度提高,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較於十二五收官之年上升近40%。過去5年,我國數字經濟動能大幅釋放,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國民生產總值的份額高達36.2%,相較於十二五末提升8.7個百分點。經過5年的努力,我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更趨完善,先進製造業實現快速發展,傳統產業進一步轉型升級,過剩產能得到有效化解。

過去5年,區域協同發展開創新局,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和粵港澳大灣區等為引領的區域合作進展良好。全面開放新格局更上一層樓,依託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開放平台和上海自由貿易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開放前沿,深入探索對外經貿發展新模式,逐步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過去5年創造的成就舉世矚目,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十四五期間將繼續沿着高質量之路闊步前進。展望未來,我們要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在以下方面真抓實幹、高效落實。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邁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征途上,我國正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新常態下滿足人民需求、提升發展質量的時代主線。十四五期間,我國應繼續調整國民經濟產業結構,促進高技術、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產業發展,提高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繼續調整區域經濟發展結構,推動全國一體化市場建設,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圍繞補短板、促升級、增後勁,優化要素投入結構,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和競爭力,推出一批重大改革舉措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激發市場活力。同時,經濟高質量發展不能片面追求產出總量和增長速度,應更加註重提升綠色產出含量和增長的質量。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生產方式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綠色生產模式迫在眉睫。應採取綜合舉措加大力度淘汰落後產能和低質低效的殭屍企業,嚴格管控高污排放,改善能源結構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十四五期間,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將持續衝擊國際分工體系,擾亂全球價值鏈產業鏈。我國應着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通過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穩固脱貧攻堅成果、實施中等收入羣體倍增計劃等,充分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通過構建風險預警系統,定向跟蹤我國在關鍵領域存在的技術短板和產能缺位,綜

合施策緩解關鍵零部件供給短缺,有效保障國內國際產業鏈穩定,提升防範化解風險能力。充分發揮我國一體化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協調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等環節以暢通經濟循環。同時,通過建設全方位、高水平、多層次的對外開放體系,把我國建設成為吸引國際優質資源的大型引力場,吸引優質外資、高端人才,為企業創新賦能,為產業升級助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協同發展。

堅持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前及未來的一段時期,我國人口紅利將逐漸喪失,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傳統的勞動力優勢正在被墨西哥、越南和印度等經濟體超越,經濟發展亟須由要素驅動規模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當前正孕育待發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顯著改變全球政治經濟科技格局。十四五期間,我們應聚焦新科技革命,打好關鍵技術攻堅戰,夯實我國現代經濟體系底盤,以技術突破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擴大基礎學科、應用學科和交叉學科的人才培養能力,通過深化教育領域改革,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培養一大批創新型人才,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人才紅利。要注意合理借鑑一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集中優勢資源儘快攻克妨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卡脖子技術,提高創新成果的產出轉化效率。通過發展創新鏈引領產業鏈升級,進一步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實現由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是黨和國家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以新發展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學懂弄通並貫徹好這一思想,是新時代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第十三講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講,系統闡述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堅持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五個方面的問題,下面我主要圍繞第十三講內容分享我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經濟思想的一點學習體會。

一、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經濟發展規律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當經濟發展的量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面臨三期疊加的巨大壓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週期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及其相互作用,作出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經濟發展新常態三大特徵: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動力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一重大判斷,科學回答了我國經濟發展怎麼看和怎麼幹的問題。廣東作為全國經濟總量第一的大省,也與全國一樣進入經濟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作為。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需要轉變思想觀念、推動跨越式發展,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堅持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動高質量發展,把過去對於經濟增長速度的關注真正轉到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來。

二、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中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期和調結構、轉方式的關口期,要突破這個關口,必須調動起全社會各個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深化改革開放,為轉型升級提供或創造體制機制保障。要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既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快改革,尤其是在一些關鍵領域的改革上取得突破,如國企改革、財政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價格體制改革。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努力解決好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脱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解決好這些問題,也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過多年調整,我國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協調性明顯增強。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6%,分季度看,增速連續16個季度運行在6.4%-7.0%區間,經濟運行穩定性和韌性明顯增強。6.6%的經濟增速位居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之首,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在30%左右,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從今後一個時期看,國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多變,國內在傳統產業產能調整或市場出清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下行的空間並不大,經濟在潛在增長率附近保持穩定運行的可能性較大。中國繼續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深化改革開放有非常好的基礎條件和保障,要抓住有利時機,突破轉型升級的關口,進一步解決一些多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結構性難題,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三是構建高質量統計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創建和完善制度環境。統計系統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奮力改革創新,儘快建成高質量的統計指標體系和統計調查體系,更好地服務於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現有統計指標體系,反映經濟建設的指標偏多,而反映社會發展、文化發展、自然資源的指標少;反應總量的指標偏多,而反映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標少;反應傳統經濟的指標較多,而反映新經濟新動能成長和質量效益方面的指標還不完善,要按照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增加反映產業、行業、地區等各方面結構協調性方面的指標、質量效益指標和新動能發展指標,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統計保障,更好地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快出台反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樹立地方政府與高質量要求相適應的政績觀,扭轉過去唯gdp論的衡量標準。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5

通過學習《廣東省加快轉變方式幹部培訓系列讀本》,我們分局全體人員充分認識到轉變方式是我們經濟發展刻不容緩的重大戰略任務,為此我們必須要結合街道經濟發展方式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改變。

一、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

應充分認識到加快街道產業升級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把產業升級作為影響街道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帶有全局意義的戰略重點來考慮。按照的要求,一手抓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改造。以傳統產業升級為主線,組織編制好合理、可行的我們街道中長期傳統產業升級的發展規劃。應對其中一些低端行業和一些行業中的低端環節,則按照規劃實施有計劃的退出和轉移。加快現代信息技術在街道傳統產業中的推廣使用,提高生產經營過程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帶動產業結構與產業素質的提升。

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而我們街道工業以傳統產業為主,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應積極引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加快形成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高新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或行業研發中心,搶佔行業技術制高點。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以引進為主的方針,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高新技術人才隊伍。要全方位開展產學研合作,瞄準全國的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吸引和鼓勵他們以轉讓專利、參股合作等形式與企業結為利益共同體。

三、加快工業循環經濟發展。

我們街道各方面資源越來越少、環境承受能力脆弱。雖然近年來,我們街道在推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推行清潔生產、推進環保產業方面雖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傳統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仍未發生根本轉變,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形勢十分嚴峻。一要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二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三要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最大程度實現廢物資源化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四要大力發展環保產業,為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和減少廢物排放提供技術保障。

由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雖然只是兩個字的改動,但卻有着十分深刻的內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除了涵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全部內容外,還對經濟發展的理念、目的、戰略、途徑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和快的關係,堅持好字優先,加快形成符合要求的發展方式。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6

20xx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工商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於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三個意見”精神,把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緊緊圍繞以狠抓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積極創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寬鬆環境,取得一定的成效。

截止目前,我縣已註冊登記的非公有制經濟户3648户,投資總額28158萬元,從業人員9044人。其中:個體工商户3540户,投資總額20208萬元,從業人員5999人;私營企業108户,投資總額7950萬元,從業人員3045人。20xx年以來新發展個體工商户615户,投資總額418萬元,從業人員721人;新發展私營企業14户,投資總額550萬元,從業人員180人。

一、幾點做法

1、加強政策宣傳,優化輿論環境。去年以來,我局共印發宣傳資料2000份,並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省、市、縣關於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三個意見”精神,大力宣傳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推出了一批先進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説服和引導羣眾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提高了其社會和政治地位,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了我縣非公有制經濟大突破、大發展。

2、結合今年開展的行政效能建設,提高辦事效率,推行“一廳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我局向社會公開承諾:個體工商户和私營企業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保證私營企業在5個工商日內辦理完畢(法定時限為30日),個體工商户在1個工作日內辦理完畢(法定時限為30日)。同時改變監管方式,將個體工商户營業執照的年度驗照貼花,變集中辦理為滾動審驗,極大的方便了非公有制經濟户申辦工商註冊登記事項。

3、放寬市場準入,放寬投資領域。對民營科技企業和從事農業種、養、加、儲、運的企業以及下崗失業人員創辦的個體私營企業,允許註冊資本分期注入,在首次注入資本不低於總額百分四十的情況下,可辦理營業執照,同時其餘部分可在一年內補齊。除特種行業和專營行業外,非公有制企業原則上按行業大類核定經營範圍,不再規定具體的經營項目,經營方式由企業自主選擇。同時,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禁止或限制的領域外,所有競爭性領域和對外資開放的領域,一律對非公有制企業開放。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加快進入城鄉基礎設施、公用事業、旅遊和我國政府承諾對外資開放的金融、保險、電信等領域。

4、實行“外來投資企業特別服務卡”,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和老、弱、病、殘申請從事個體經營的實施“陽光工程”。對外來投資企業,可享受如下優惠與服務:免費諮詢法律、法規、規章、政策及信息查詢;對不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資源的專項審批項目可先註冊,後限期規範;申請登記註冊材料齊全的當天辦理;對從事種植業、養殖業以及無環境污染的行為,按規費徵收標準減徵百分之六十,對從事其它行業的減徵百分之四十;免收合同文本費及鑑證費;免收消協、私協會費;工商部門在巡查監管中發現違法行為,實行法律、法規宣傳並書面通知限期糾正,對在限期內糾正的免於行政處罰。去年以來,我局共對外來投資企業減免收費18000元,對171户下崗失業人員申請從事個體經營的不折不扣地落實優惠政策,對23户老、弱、病、殘從事個體經營的實行“陽光工程”,共減免收費175887元。

5、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合作,切實解決非公有制經濟貸款難的問題。為加快縣域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優化信用環境,提升經營效益,我局與xx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xx縣個體私營企業協會聯合印發了《xx縣個體私營企業小額信用貸款管理實施辦法》的通知,要求各工商所和個私協分會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個體私營企業誠信建設,全力配合支持好信用社開展此項工作。同時把握好政策界限,既注重解決個體私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又協助把好信貸關,防範金融風險,共同促進我縣非公有制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和農村信用合作社信貸工作的順利進行,實現銀企合作雙贏。現已向非公有制經濟户發放貸款證1070份,發放貸款4700萬元。

6、以人為本,真誠為個體私營企業搞好服務。一是加強個體私營企業的法律法規和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創新意識、守法意識和市場應變能力,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提高管理技能和經營水平,共舉辦培訓班2期,參加培訓人員300多人次。二是抓好典型,做好表彰先進工作,積極表彰對縣域經濟發展作出顯著貢獻的誠信個體私營企業,努力營造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良好環境,共表彰誠信非公有制經濟户17户。三是在行業發展上,積極引導個體私營企業由商貿、餐飲、服務等日趨飽和的行業向第一、第二產業拓展,大力興辦生產型、外向型、開發型企業,發展前景好、見效快的種、養、加等項目,使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個體私營企業在第一、第二產業的比重逐步加大。四是切實維護個體私營企業的合法權益,對侵害個體私營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及時予以出面制止,堅決制止“吃、拿、卡、要”和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行為。

二、存在問題

1、我縣非公有制經濟雖有一定突破性發展,但整體上規模不大,水平不高,行業結構也不盡協調,商業户數比重大,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2、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內外協作不夠,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開放能力差,企業資信度不高。

3、少數部門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視程度依然不夠,仍然存在有流於形式走過場、做樣子、工作不實的現象。

三、幾點建議

1、進一步拓展非公有制經濟的經營領域,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規模、檔次結構和水平,在注重商貿、餐飲、社會服務等第三產業不斷擴大規模、上檔次的同時,積極引導非公制圍繞我縣工業支柱項目和農業產業建設,依託資源優勢,向第一、二產業拓展,大力興辦生產型、開發型、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企業,形成優勢產業。同時,按照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大、中、小並舉原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南北兩山大力發展個體工商户,城關、川道重點發展生產加工型私營企業。

2、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管理者及其從業人員的培訓,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增強依法經營意識,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幫助其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企業誠信建設。

3、依法監督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公正執法,切實保護非公有制企業及其出資人的合法權益,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紀政紀,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及其投資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嚴肅查處。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7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在十三五規劃即將收官和十四五規劃即將啟航之際,必須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決打贏打好科技創新三場戰役。

一要尊重規律,保持定力,打好科技創新持久戰。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客觀規律,科技創新最重要的規律就是尊重實際、循序漸進。科技創新特別是基礎研究沒有捷徑可走,不能簡單地以是否能快速出成果、出成績為標準評價科創工作成效,過分求快求成果只會導致畫大餅放衞星,損害的將是整個科技創新生態。全社會要少一些功利心、多一些包容心來對待科研。唯有堅持實事求是,認清客觀差距,把一張藍圖繪到底,以苦幹實幹精神,一顆釘子接着一顆釘子敲、一個腳印接着一個腳印走,才能讓一個個小創新、小進步變為改造世界的無限偉力。

二要勇攀高峯,集智聚力,打好科技創新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這就要求我們聚焦當前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些突出短板,匯羣智集羣力,突出整體規劃和重大項目帶動作用,把卡脖子清單轉化為科研攻堅清單。支持鼓勵跨區域、多行業交叉融合發展,整合配置優勢資源,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帶動原始創新能力整體提升,努力實現更多零突破。同樣,也要加快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攻堅,努力營造更加良好的科研創新生態,全力解決好科研人才的後顧之憂,讓更多優秀科研人員專心於研究、安心於學術。

三要健全機制,完善服務,打好科技創新轉化戰。科技的最終目的是提升效率、造福人類,一切科技創新成果都必須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充分體現其價值。首先,要加大對科技創新成果的法律法規保護力度和配套政策支持力度,釐清利益分配機制,做到讓科研人才(團體)放心將成果投放市場。其次,要健全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改變過去科研團體與市場主體兩頭説兩頭都不算的尷尬局面,讓更多主體多維度參與到科研成果質量評價全過程,充分發揮科研創新的推力和市場經濟的拉力作用。最後,要簡化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支付流程,加大政府資金引導激勵,切實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和能力,推動重大科研項目和關鍵核心領域成果轉化落地。

經濟質量心得體會篇8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統籌空間、規模、產業結構,協調規劃、建設、管理和生產、生活、生態等各個方面,處理政府、市場和市民各個主體的關係,前瞻性思考、系統性謀劃、戰略性抉擇,着力以經濟進中求優、提質增效推動高質量發展,以高標準治理、高品質生活詮釋高質量發展,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促進高質量發展。

聚焦更高質量發展,着力聚合創新濃度。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是基礎。充分認識加快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意義,始終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動經濟增長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增強創新策源上下功夫,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建設更多高層次、綜合性、開放式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新型研發機構,推廣揭榜掛帥,用好賽馬機制,着力在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領域、重點領域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上形成一批重大成果。在深化創新協同上下功夫,暢通創新鏈和產業鏈最後一公里。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的的新型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體系。在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向發力上下功夫,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發揮政府的服務引導作用,全面推進制度、政策、法治等方面的協同創新。

聚焦更有效率發展,着力提升經濟密度。更有效率的發展,即要求資源要素通過合理配置,使其邊際生產率達到最高、邊際報酬達到最高。更加依靠功能、產業、空間、環境、人才等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促進城市經濟密度和投入產出效率的提高。打造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吸附高端要素的引力場。放大平台的吸附功能、品牌的輻射功能、要素的通道功能和開放樞紐門户功能,讓更多人流、物流、技術流、資金流、信息流引進來、聚起來、散開來,在流動中爆發能量、創造價值、提高效率。着力構建以高端產業為引領的產業發展格局。圍繞區域優勢主導產業細分領域、關鍵環節和價值鏈高端,加快推進產業鏈鍛長板、補短板,不斷提升優勢主導產業的集聚度、影響力和辨識度,塑造區域產業核心競爭優勢。倍加珍惜土地資源,加強土地資源全生命週期管理和產業用地全要素標準化出讓措施,推動低效用地的高效複合利用,讓好項目不缺空間、好企業不缺載體。

聚焦更加公平發展,着力體現民生温度。高質量發展,一頭連着經濟社會的目標,一頭連着千家萬户的幸福,增進人民福祉,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是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兼顧生存與發展、物質與精神、效率與公平,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入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宜居安居放在城市發展的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讓人民更好融入城市、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加強前瞻佈局,主動研判城市人口、空間、功能等變化趨勢,提高民生工作預見性,加大政策供給力度。把民心工程、民生實事一件一件做實辦好,讓人民羣眾的幸福生活在高質量發展中落地生根、精彩綻放。統籌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質量民生。既要突出問題導向,聚焦老、小、舊、遠等民生突出問題,在住房、就業、養老、教育、衞生、托育等各個民生領域,不斷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切實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聚焦更可持續發展,着力保持生態容量適度。綠色生態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始終堅持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構建自然環境有效保護、比較優勢充分釋放、生態優先的綠色發展體系,讓城市有更高顏值、更加宜居、更有魅力。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珍惜城市寶貴的水綠自然資源,進一步推動城市空間融合優化、生態環境品質提升。建立資源高效利用機制。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把落實碳達峯、碳中和目標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推進重點領域、重點單位節能降碳,推進海綿城市、綠色建築等新理念、新技術應用,加快低碳生活軟環境建設。完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建立健全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落實基層政府、園區和企業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動員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匯聚起生態環境保護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