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5W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多篇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1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4日在北京閉幕。會議客觀評價了2015年經濟工作的成果,深度分析了國內外複雜的經濟形勢和發展環境,確定了中國經濟發展走向和總體要求、政策基調和主要任務。體現了我們黨駕馭發展大局、把握規律和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學習把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如何在實踐中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謀劃好工作,推動科學發展,談幾點思考與學習體會。

一、準確把握“四個基本” 深刻領會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質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意義重大、節點關鍵。這次會議是在歐債危機蔓延、國內經濟下行、部分中小企業破產、股市持續下跌等如此複雜背景下舉行的。中央對明年經濟發展的策略應對都有很強的針對性,是全國經濟協奏曲的主旋律和指揮棒,所以必須全面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通過反覆學習研讀、思考歸納,我認為把握好會議精髓,必須把握“四個基本”:

一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無數的事實證明,黨的事業勝利來自於對形勢的準確判斷和深刻分析。2015年中國經濟在危機中成長,所以在政策安排和準備行動之前,一定要對形勢有一個準確判斷。會議認為,國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物價上漲壓力並存、股市持續暴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美國經濟陷入混亂和高負債、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世界經濟前景低迷等。這就是中央對形勢的基本判斷,只有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對國際國內兩個形勢基本判斷上來,才能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提高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自覺性,才能時刻保持清醒和主動,才能趨利避害,實現穩中求進,實現持續發展。

二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定調。中央對各種形勢作了全面分析和判斷,提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要突出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這個“穩中求進”的定調,對於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節奏和速度,數量與質量很重要。這樣基調的確定,是應對國際國內複雜形勢下的科學判斷。“經濟維穩”就是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基本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光穩還不夠,必須繼續朝前走,在穩的前提下,要化不利為有利,在危中求機,推動經濟繼續平穩地向前,因為發展中的問題只能靠發展去解決,要準確理解,不穩無法進,不進難以穩的辯證關係。

三是把握對經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則。中央強調經濟工作,必須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線和發展方式轉變這個主題,做到四個牢牢把握: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個戰略基點,因為外需無法左右、內生動力、自主發展必須擴大內需;牢牢把握髮展實體這一堅實基礎,鼓勵勤勞致富、實業致富,不鼓勵投機式致富和掏別人口袋致富;牢牢把握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鼓勵自主創新、增強集成創新,以創新增強競爭力;牢牢把握民生這一根本目的。把握了這四個基本原則,工作就有了尺度和標杆,就有了着力點和着重點,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把握中央對經濟工作的基本部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有五項:把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放在第一位,強調把握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重點。二是抓好“三農”工作,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三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四是抓好重點領域改革。第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實工作任務遠遠不止這些,這是中央對新年度工作的基本部署,也強調了着重要做好的重點工作。

二、突出“五個堅持” 在履職實踐中落實會議精神

全國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已定,目標任務已明確,調子已定。關鍵是要抓落實,關鍵是要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將以迎接宣傳和學習貫徹黨精神為主線,把握一個總基調,強化“兩個保障”, 突出“五個堅持”,重點圍繞“穩”字做文章、圍繞“進”字求突破,全面做好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的勝利召開。

一個總基調就是穩中求進。“穩中求進”是經濟發展必須堅決執行的一個總的政策基調,不能 有絲毫動搖。

強化兩個保障。必須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為落實中央對經濟工作的部署,提供組織保障。加強隊伍建設,提供人才隊伍保障。實現中央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的戰略目標。

突出五個堅持。我們要深刻理解“穩中求進”準確內涵和內在要求,在穩中求進的框架內,正確處理穩與進的辯證關係,在工作中突出五個堅持:一要堅持穩中求進。穩是為了進,進是為了穩,不進無以穩,不穩無法進,因而進才是穩的目的。我們要按照總分行要求,緊貼淮安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實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情況,針對性拿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議,積極引導各金融機構向上爭取信貸資金傾斜和政策傾斜,加大對地方經濟的信貸投入,最大限度滿足當地經濟發展合理資金需求。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型等企業貸款增幅要高於平均增速,以此推動地方經濟在穩中繼續前進。

二要堅持穩中求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雖然方向不變,但要求增強調控的靈活性、針對性和前瞻性,提出了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這對執行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作為貨幣政策的傳播和執行者,必須認真研究、深刻理解穩健貨幣政策的新內涵、新要求。針對不同的金融機構採取不同的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對不同的行業和產業區別加以政策對待,同時根據國家宏觀政策變動,適時適度調整窗口指導方向和力度,着力引導金融機構根據貨幣政策意圖靈活支持經濟實體,把貨幣政策執行得適時適度、靈活有效。

三要堅持穩中求優。就是通過優化對政府、對金融機構、對社會公眾的金融服務,為貨幣政策傳導和經濟發展提供優良環境。引導金融機構貼近自身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的經營優勢,着力調整信貸結構,以信貸結構的調整優化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着力保障重點項目、重點產業、再建項目、小微企業優先發展,成效優良。大力推進民生金融創業惠民工程,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實現轄內社會秩序優良。

四要堅持穩中求新。要創新貨幣政策傳播新渠道,在“四會”基礎上,建立約見談話制度、月度分析制度、突發情況報告制度、定時會商制度,信貸投入效果評估制度等。積極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繼續推進深化擴大推廣“金融幫辦、行業協會、商會聯盟”等金融服務新形式。大力推廣林權抵押、商標質押等融資新渠道,指導金融機構積極推廣應收賬款、訂單、知識產權等適合科技企業發展特點的新型金融產品,舉行金融產品創新推介會、督辦會、表彰會。加快推進融資債券、集合票據等直接融資活動,提請政府制定一個推動直接融資指導意見和激勵辦法。

五要堅持穩中求為。在支持地方經濟平穩發展中,人行要主動作為,順勢而為,為所當為,正確把握政策,準確判斷形勢,做到原則性與靈活性結合。當好地方政府參謀助手,加強溝通協調,開展良好合作,爭取地方政府對工作的支持,為有效傳導貨幣政策創造良好環境。協助政府出台鼓勵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制度辦法。繼續深化“金融幫辦、縣區行”對中小企業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開拓視野,準確定位,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發展規劃之中,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意識和責任。加大推進金融生態建設和徵信體系建設,為金融機構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撐,努力推進地方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建設美麗富庶幸福新淮安貢獻力量,為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支撐,為實現淮安五大建設目標作出努力,以優異成績向黨的獻禮。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2

砥礪奮進譜寫經濟開局“新篇章”

近日,中央召開經濟工作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任務,傳遞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黨員幹部要深入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錨定2021年經濟工作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砥礪奮進,擔當作為,譜寫經濟開局“新篇章”,展現新氣象、創造新業績、實現新發展。

永葆“闖”的精神,邁好開啟“新規劃”的“第一步”。黨中央站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大歷史關口,精心謀劃部署2021年經濟發展大棋局,在全面總結“十三五”規劃成就基礎上,深刻指出了2021年可能存在的風險挑戰,確定了“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推進改革開放”等八大重點任務,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時代大勢、駕馭發展全局的高超智慧和戰略定力,為邁好“十四五”的第一步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黨員幹部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堅持順勢而為、借勢而進、造勢而起、乘勢而上,永葆“闖”的精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科學精準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實,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實現經濟全面恢復、持續恢復,邁好開啟“十四五”規劃的“第一步”。

永葆“創”的勁頭,踢好奮戰“新徵程”的“第一腳”。中國的發展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更沒有一馬平川的。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我們黨在新徵程上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拿下的“婁山關”和“臘子口”。黨員幹部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錨定經濟工作重點任務,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要嚴密防範風險挑戰,永葆“創”的勁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在危機中育先機,把新發展理念貫徹到提升人民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全過程,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工作實績,努力為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奠定堅實基礎,踢好奮戰“新徵程”的“第一腳”。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3

既“培”又“養” 育就更多“優秀人才”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作重要講話時強調,“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脱穎而出。”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綜合國力競爭説到底是人才競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堅持人才強技、人才強國目標,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了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

人才重在“培養”,而且要做到既“培”又“養”才能育好“參天大樹”“棟樑之材”。如何“培”、怎麼“養”大有文章,需要大做文章。

要注重“培根”,夯實人才健康成長的“根基”。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是前進的力源。所謂“培根”就是加強對年輕幹部、青年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家國情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修養,增加道德品質涵養,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知黨情、感黨恩,樹立科技報國、科技強國意識,將憂國憂民、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操、崇高境界紮根內心深處,成為刻苦學習、刻苦鑽研,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不竭動力。

要做好“培土”,壓實人才健康成長的“土壤”。“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眾所周知,植一棵樹,如果只放進坑裏就完事了,這棵樹很快就會被風颳倒,水分流失,時間不長就會枝枯葉黃。只有培好土、壓實土,才能抗風雨、防日灼,才能不斷汲取水分養料健康生長。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培養優秀人才就要給青年人科學合理壓擔子、出“難題”,讓年輕人多在風雨中洗禮,多在艱難中歷練,多在實踐中鍛鍊,多在擔當中磨練,切實多“培土”,壓實人才不斷成長的“土壤”。

要調好“温度”,營造人才健康成長的“環境”。適宜的温度是動植物健康生長的必要條件。人的成長進步同樣離不開“温度”的力量,而這種温度不是自然的環境温度,而是組織的關心、領導的關懷、同事的關切、社會的關注等,是一種情感力量,是社會環境的“温度”。只有調節好社會環境的“温度”,才能更好地讓人才迸發活力,產生動力。對此,組織、集體要多關心人才的日常工作和學習,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攻堅克難的後勁;領導幹部要多關心日常生活和心態,及時紓解心理壓力,增強堅定前行的信心;社會家庭要做好有機結合,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要加足“養分”,完善人才健康成長的“機制”。無論動物還是植物,必要的水分和養料是促進其茁壯成長的重要條件。培養優秀人才同樣離不開“養分”,而這種“養分”就是有利於人才健康成長的體制機制。要圍繞人才發揮才華搭建平台,盡力保證人才有較好的經濟待遇和生活條件,讓人才有更多獲得感;要注重對人才創新能力、貢獻力度的物質、精神和政治激勵,讓人才有更多榮譽感;要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評價發掘、選拔使用、流動配置等保障機制,切實為各類人才發展營造良好氛圍,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面對“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務必樹立科技領先、人才當先意識,做好人才“培養”文章,真正既“培”又“養”、既“引”又“育”,讓人才活力競相迸發,讓人才成為推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硬核”力量。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4

會議指出:推進結構性改革,必須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作為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承接“十二五”、開啟“十三五”,2021年改革與發展的任務尤為關鍵。

像促進過剩產能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着力補齊短板等,這些都需要堅定改革信念,建立改革激勵機制,鼓勵地方改革試驗,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境,闖出一條以結構性改革化解結構性矛盾的新路子。

會議強調,要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而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財税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等,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和重點。我們當前既面臨穩增長、調結構的壓力,也面臨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機遇,需要改革來發揮牽引作用。在去產能的過程中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對於推動製造業由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對於激發企業活力,都有重大影響。加快財税體制改革,有利於減輕企業負擔,劃分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使得事權與財權相匹配,有利於地方發展,也有利於提高財政運行效率。此外,為適應金融混業經營新趨勢,加快推進由分業監管向綜合監管的監管體制轉變,對經濟轉型升級也具有重大影響。

推進改革,還應加強以服務業市場開放為重點的市場化改革。要放開服務業價格的管制,打破服務業領域的行政壟斷和市場壟斷。

值得強調的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境,政府是關鍵。要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推進監管轉型,才能激活市場、解放企業。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5

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 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民政工作是 以人民羣眾為直接的工作對象和服務對象的,以維護人民羣眾切身利 益為根本目的,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羣眾服務。在 民政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必須體現在四個“做到”。

一、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民政為民。民政是國政、德政、仁政, 是人民政府為民之政。“以民為本,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指導思 想,我們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 滿足人們多方面的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民政工作在落實科學發 展觀時,一定要思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愁,念民之所難,為民之所需。 體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羣眾。時刻把困難羣眾、優撫 對象、弱勢羣體放在心上,做好每一項工作,解決各種問題,真正做 到“為民解困”。

二、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服務大局。民政工作所體現的全面性、開放性,需要我們主動服務和置身於黨政工作大局之中,突出發展是 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們要緊緊圍繞招商引資全民創業、發展經 濟的重點問題,人民羣眾要求解決的熱點問題、難點問題來開展民政 工作,自覺服從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局。為此,就要進一 步破除民政對象特定性,樹立面向全體公眾的大服務觀念,破除獨家 包辦的狹隘性,樹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協作觀念,破除單純“等、靠、要”的依賴性,樹立自強自立的大發展觀念,從而為民政事業的 改革發展提供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持。通過思維觀念的大提升,更好地 為中心任務和大局服務,發揮民政職能作用,擴大社會影響力和認知 度,不斷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三、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改革創新。民政事業要全面、協調、可 持續發展必須堅持改革,注重創新。在工作佈局上實現全覆蓋,做到 城鄉並舉互動?在工作對象上保障和服務特定社會弱勢羣體的同時, 面向社會公眾,搞好公共服務?鴉在工作管理上由“辦”民政向“管” 民政轉變?鴉在工作方式上大力推進依法行政,在資金投入上由單純 的“等、靠、要”向多元化方面轉變,建立民政事業經費與經濟發展 同步增加的自然增長機制,廣闢社會融資渠道,開創民政工作的新局 面。 四、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求真務實。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必 須堅持求真務實作風,一切要從實際出發,實是求是,不要虛假的繁 榮,不要虛假的政績,一切以羣眾滿意不滿意、羣眾贊成不贊成、羣 眾高興不高興作為衡量的標準,要多幹羣眾急需的事,多幹羣眾受益 的事,多幹打基礎的事,多幹長遠起作用的事。在民政系統形成一種 “實幹者光榮,空談者可恥”的氛圍。做到經常深入基層,貼近羣眾, 把人民交給我們的事情做好,切實抓好城鄉低保、救災救濟、社區建 設、優撫安置、民問組織管理、區劃地名管理、社會救助管理、婚姻 登記管理、收養管理等民生工作,以實際行動落實好科學的發展觀。

中央經濟會議心得體會篇6

當前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使我們明晰了形勢,明確了任務。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發展進入全面轉型調整的過程。從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從普遍短缺轉入普遍過剩,從主要關注價格轉向更多關注質量和品牌、信譽,這是一次全面且非常深刻的轉型。

面對這一深刻複雜的變化,首要任務是防止經濟增長失速。因為隨着市場需求水平下降,企業訂單數量減少,企業開工率會下降,困難企業會增加。這會使就業和居民收入增長受到影響,也會增加債務槓桿,增加銀行不良貸款。而這些問題又會使消費和投資緊縮,拉動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這些變化循環互動,就可能使經濟增長失速,可能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可能衝擊基本民生。xx年以來,我們採取多種措施穩增長,經過幾年來的努力,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消費需求持續平穩增長;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速持續穩定在20%左右,成為投資增長的重要穩定器;房地產市場銷售形勢持續回暖,1月份至11月份房地產企業資金來源增速已快於房地產投資增速,預示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態勢可望結束,等等。綜合來看,需求側趨穩的基礎初步建立。

適應經濟新常態,更重要的是企業、產業的轉型調整,是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只有當企業、產業適應了增速有所降低、要求更高的市場需求之後,企業效益、財政收入、金融債務鏈條、就業形勢等才會處於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狀態,社會再生產才能進入水平更高的新軌道。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從當前的市場需求特點看,一是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於求,二是對價格的關注下降、對質量和品牌信譽的關注提高。總而言之,是從強調有沒有轉向強調好不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引導企業從滿足有沒有的粗放低水平數量擴張,轉向滿足好不好的集約和質量效益型發展。這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企業和產業的全面轉型調整,異常艱鉅複雜,因此,緊密結合當前經濟運行的實際,找準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至關重要。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的中國經濟發展確定了行動指南。通過去產能工作,積極穩妥地調整過剩產能,就可以有效提升產業素質,優化要素資源組合;通過去庫存工作,把房地產消化庫存與提高户籍人口城鎮化率的新型城鎮化進程緊密結合起來,就會促進房地產建設與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通過去槓桿工作,就可以處理好與過剩產能調整等相關的債務問題,化解金融風險,完善與財產責任相關的機制和制度;通過降成本工作,就可以努力改善企業轉型調整的環境,促進轉型調整順利進行;通過補短板工作,就可以進一步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加強基本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支持新型城鎮化、企業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築牢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線。落實五大任務,形成合力,必將系統紮實地推進企業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必將不斷改善經濟增長的基礎,提高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