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84K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多篇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篇1

題記:“在數學的天地裏,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什麼,而是我們怎麼知道的。”

——畢達哥拉斯

“陽春佈德澤,萬物生光輝。”3月17日—18日,我有幸參加了濱州市國小數學探究性學習觀摩研討會,有幸聆聽了10位優秀教師智慧與魅力結合的觀摩課,讓我這個因懷疑探究的操作性而不時停足不前的人頓悟-----教育不再是一種“告訴”,還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下面談談通過學習自己最大的感受和一點思考:

一、教師的人格魅力

不知為什麼,聽完這10位教師的課,“氣場”這個詞一下子就閃現於腦海。他們中的任何一位,只要往學生面前一站,那種“自信”、那種“親和”一下子就會把學生的目光聚攏,然後當他們温和、風趣的話語一出,學生的激情就會跳躍。當課開始後他們的文化底藴、語言表達及課堂的調控更是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最大化發散又集中。於是就想到了來學習前看到的他們的介紹,知道了為什麼是他們成為了優秀教師。特別是在聽王曉芳老師和高春霞老師的課時,我感覺這就是享受----享受智慧和魅力,享受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美的東西、為此我的筆記本上記錄了“無章可循,因為這是魅力,魅力!!”的話語。

二、教師的課堂語言魅力

數學課堂語言講求:科學、嚴密;準確、精練;形象生動、有啟發性和幽默、風趣。應該説授課的老師都很注意這幾點。

比如當學生面對很多的數學信息而準確提出“1毫米有多長”時,耿靜老師説:“你能提出一個像他一樣的問題嗎”就是這啟發性的話語讓孩子們很快提出了“1分米有多長?”等課堂需要探究的問題。還有就是耿老師的過渡語言也運用的很形象生動,比如在出示練習前,她説:“孫悟空有一項最強的本領—七十二變,看,它變出了什麼?”這樣的用語,讓學生在玩中就鞏固了所學。還有龐玉波老師,當他讓學生猜測自己是怎樣的時,有一學生説“我曾猜你是女的。”“可我是什麼的”就是這風趣幽默的話語一下子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説有用的話,不拖泥帶水”是我一直追求的,可是無論如何實踐,總不是那麼順暢。很多時候感覺不多説那麼一句兩句就不能讓學生很好的明白我要表達的意思。通過學習我知道這是我沒有提前把語言進行錘鍊的原因,更是自己素質需要提高的信號。

三、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準確把握魅力

“不要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我在備課時時常用學生的思維來思考,考慮他們知識的現狀、心理的特點,然後再用老師的身份去設計。通過學習我更意識到這樣做的必要性。

比如無棣縣的王曉芳老師,她充分考慮了二年級孩子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先用課件形象生動的畫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進而自己變出孩子們喜歡的具有傳奇色彩的孫悟空的金箍棒,還不時的讓孩子們吹一口神氣,就是這種寓教於樂的活動,讓孩子們很輕鬆的接受了毫米和分米的知識。還有我喜歡的趙立芹老師,針對四年級的孩子在自己把握不準的問題就會沉默不敢發言時,她用和藹的語氣説:“不舉手我就採訪了。”一個“採訪”不但讓學生體驗自己的重要,還能讓學生體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就是這樣的心理的準備把握,學生還能如何不開口?

四、教學設計的巧妙

課題《3的倍數的特徵》由6位教師執教,每節課都有想不到的驚喜。用我同事的話説“聽了高春霞老師的課後其他的就很無味了”,我也比較贊同,因為聽課中我多次被她的精巧設計而震撼。比如“師生對擂”環節,數的由易到難,既能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體驗成功,又能讓其意識到自己知識經驗的欠缺,而老師的既快又對的“訣竅”很是吸引學生,為接下來探究的必要性鋪下路子。另外珠子和計數器的利用一下子把學生引入了“各個數位”的探索,得出結論就成了顯而易見。最後課件的形象演示闡釋了結論的根底。記得我在聽課時因為感覺設計的太美,老師對每個環節的設計處理、過度的巧妙而不能在筆記本上記錄。

五、我的思考

我之所以很少上探究課,除了學生很多時候探索不出什麼課堂想要的結果,還有就是上一節這樣的課我得需要準備很多的東西---必要的學具、形象的課件。今天想來,自己就是在為懶惰尋找藉口。通過學習我意識到或許就是自己的這種懶惰,學生學到的只是“死”知識,而創新的翅膀就很難成長。是時候放棄“告訴”的課堂了,給孩子們更多放飛希望的翅膀才是更重要的。也許一個學期實踐不了幾次,可是時間久了,效果應該是不一樣的。

另外,我一直比較注重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結合。通常在小組合作前我都會先讓學生進行自我思考。因為我認為只有在自己充分的思考後才可能在和他人的交流中吸取更多的智慧和知識。而在我所觀摩的課中這一點似乎沒有得到體現。

學習後血是熱的,心是積極的。在以後的日子裏讓這種熱和積極持續是我要做的。我現在要做的是再上探究課時要記得“有一種愛叫做放手”,自己需要做的只是引導。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篇2

即將登上講台,當了十幾年學生的我,不免有些緊張和焦急。於是,從上學期到暑假,我都在為實習做準備。

第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認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其他專業知識;通過從事家教了解學生心理,提高分析和講解能力,練習使用準確的數學用語,學會與學生交流和溝通。 第二、實習板書,務必做到工整,同時也提高了板書的速度。

第三、到圖書館查閲有關教師、教育、班主任工作書籍和雜誌,收益非淺。 教學實踐9月5日,我們正式進入四中實習。真正的教學實習開始了,令人興奮。 教學安排:第一週聽課,第二、三週聽課,第四周出卷測驗。

我分配在高一(7)班(重點班),指導老師是李老師正好她就是高一(7)班的班主任。她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開朗、幹練。

在聽課階段,我認真聽課,作記錄,學習老師引入問題的技巧,講解分析的方法上課的停頓,學習根據學生程度、接受能力調整講課速度和難度,李老師的課,思路清晰,安排緊湊,銜接自然,聽她的課,時間過的很快。我一邊聽課一邊準備第一份教案,這份教案我修改了七次。現在的上課,面對的是一個個真正的具體的學生。教案就是講課的書面形式,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深度、難度、速度。我同時上兩個班級的課,重點班(7)班和普通班(9)班,兩個班級的學生學習水平有較大差距,所以同樣的新課,要對教案進行不同的處理。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的方式更是為了學生學的更好。在(7)班,可以對較簡單的內容一筆帶過,不作詳細分析,在完成課本練習的基礎上,補充進一步的思考題,引發思考,探索求解,讓較好的學生能“吃的飽”。在普通班,比較難理解的部分儘量多重複,適時補充一些相應練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吸收。

經過一週的學習,終於有機會走上我向往已久的講台。畢竟是第一次面對學生,有些緊張,不過更多的是興奮。我提早五分鐘到教室門口。在走廊站了兩分鐘,這兩分鐘太漫長了,時間一秒一秒地挪動着,我的緊張情緒也是一點一點的增加着。為了緩解緊張的情緒,也為了不使學生覺得太突兀,我提早3分鐘走進教室,走上講台。同學們果然議論紛紛,這是誰啊,不過,等到上課鈴響,他們已經安靜下來。隨着“上課”的喊出,我緊張已去了一半。我精心準備的第一節課,反覆試講的第一節課,也是老師耐心指導的第一節課,讓我越講越從容,越上越鎮定。面對一雙雙的眼睛,我明白了他們的困惑,接着的練習讓我更明確,學生吸收了什麼,還存在的問題。第一節課很快結束了,受到老師的表揚,讓我覺得信心百倍。這節課讓我明白,課前充分的準備,課上自然發揮自如。

在接下來的教學當中,我發現兩個班級的課堂氣氛走極端。七班過與沉悶,無論老師提出的問題是難是易,班級還是鴉雀無聲,反覆提問仍無人響應,讓老師搞不清學生到底懂了沒。九班則是一片歡騰,一呼百應,大叫大嚷又影響上課進度。

在七班,我要活躍課堂氣氛,鼓勵發言。讓上課氣氛活躍,關鍵是學生參與思考,跟上老師的節奏。問題的設置不宜太簡單,也不宜過難,提出之後讓大部分同學能參與思考。提出問題可做必要的停頓,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提問時,語氣,語調要有所強調。體温的對象也要注意:

1、簡單的問題提問基礎相對不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 2、難度一般的問題交給中等程度的學生;

3、較難的問題,先分組討論,讓同學學會交流合作,在進行提問。有主動發言,給予表揚,若無,可選些基礎較好的學生。當學生回答完之後,多用“非常好”,“很好”,“不錯”等激勵的字眼。也可請同學補充。如果回答問題的同學犯的錯誤比較典型可作個調查(如舉手),在再作講評,這樣效果更佳,不致於傷害發言者的相信心。如果錯誤相當明顯,同學就會為他糾正,這樣,課堂也活躍了。

在九班,有些同學上課發言的習慣不好。有一個男生特別突出,他很積極思考,不但會拍桌子要求發言,而且是大喊大叫。對這樣同學不能置之不理,否則越叫越兇,別的同學也會乘機大叫。抓住他愛發言,愛表現,過分自信的心理。我對他進行提問。第一,我問的問題是什麼,因為我問題沒有説完,他已經大叫答案了;第二,答案;第三,為什麼。如果對了,自然請坐。但是經常是正確率不高,“為什麼”,就更難為他。經過幾次提問,他變得規矩多了,其他同學也就沒機可乘。課堂秩序也好多了。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篇3

8月3日沾化第一實驗國小再次迎來尊敬的王老師,與第一實驗國小部分班主任和各學科任教老師進行研討,楊校長主持這次研討會。因為正值暑期所以有部分老師未能到會,又適逢熱帶風暴大衞登陸,那天暴雨如注,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會上融洽的交談,熱烈的討論。

會上王老師提出兩個問題,

第一,班級管理;

第二,學科教學。

會議主題就是請老師們針對這兩個問題,就自己前期工作進行梳理和總結。現場氣氛很融洽,每位老師都敞開心扉就自己的工作進行了認真而細緻的總結,同時提出工作中的困惑和疑問請王老師解答。王老師用心聆聽着每位老師的發言,並有針對性的做出解答。

參加這次研討會我最大的感觸是,每位老師都是一個巨大的教育寶庫,每位老師都心懷錦繡,在共同教育理念下的不同教學風格,不同教學策略與方法,可以説是百花齊放。這樣一個碰撞與交流的機會使大家在對自身梳理的基礎上,又能夠相互借鑑,新的教育智慧在這種碰撞中得以生成。梳理後我們得出一些有價值的結論。

就班級管理而言,國小的班級管理有別於中學,針對學生年齡跨度大,心理與生理同處於未成熟階段,班級管理也應該遵循“低學段扶着走”,“中學段稍放手”,“高學段學自主”的循序漸進的規律。班級管理可以依託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實現有效班級管理的保障。

學科教學要體現各學科特點,更要緊扣課標的要求,從國小教學的實際出發。很欣賞俊青的大閲讀教學,還有冬梅的低年級寫話指導。語文教學就應該走語文的路,循序漸進地做聽説讀寫的事,而“誦讀”的功夫更應該是國小階段孩子們必練的“童子功”。

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數學的思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是與會的幾位數學老師張傑、徐老師等給予我的啟發。感動於教體育的“女的、老的體育老師”張靜的執着與敬業,敬佩她幽默中的智慧。還有我們學校年輕、活力、進取的青年教師代表明芳、秀妍。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這兩句詩用在此處可能有些過了,但是思維在碰撞中才能生成更大的智慧,人的思緒因碰撞而縱橫開闔是不爭的事實。雖不能達到像陶老是那樣與大師一夜暢談,就得著成萬言書稿的境界,但是我們教師的隊伍時時互相交流使思想得以碰撞,取長補短也是團隊提升的主要渠道。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篇4

1月9日到1月10日,在洙泗國小階梯教室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洙泗國小第二屆教學研討會。來自棗莊市薛城區的三位老師和我校的六位老師上了觀摩課,薛城區教研室主任為我們做了關於高效課堂的報告。這些教師都是教學精英,有着紮實的基本功,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手段。在這次活動中,受益匪淺,老師的課精彩紛呈,高潮迭起,在教材處理上亦是層層推進,環環相扣。下面僅就這兩天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對學生的印象

在本次本次觀摩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上課的學生,他們非常優秀:能回答出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能提出老師想要的一切問題,能碰撞出老師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師達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還非常的有禮貌、守紀律。記得那些學生走上課堂時安靜、有秩序給在場的每位老師問好。下課時是那樣有秩序地向老師告別,還要整齊地轉過來向聽課的老師敬禮,問聲“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再見!”再有秩序地離開會場!學生課堂上活躍的思維、開闊的思路更是讓我們驚歎。如高偉老師在《鄰里之間》這節課中,學生回答出了高老師預設的各種不同的問題,諸如介紹鄰居、和鄰居相處的竅門等;王莉老師在《呼風喚雨的世紀》一課中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感受,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生活在這樣的世紀裏有什麼感受,為什麼還要寫過去等;李甜老師在教學《烙餅》一課進行到鞏固練習時,讓學生去給飯店的老闆幫幫忙,三位客人應該怎麼上菜等?所有的問題在老師的引導下都能一一作答。在孔曉榮老師的《密切聯繫的生物界》學生展演中,他們的自我介紹和相互間的關聯更讓人驚奇。這些學生太有才了!學生有這樣活躍的思維,這樣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想他們的前途將更輝煌。

二、感受大師的風采。

1、感受他們高超的專業素養”。

這些教師的專業文化素養是豐厚的,在他們的舉手投足間透出精幹和幹練,這種精煉、豐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將課堂氣氛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這樣的課怎會不精彩呢?每位老師都是在講完課接着説課的,並進行了反思,這可是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要達到這種程度沒有豐富的文化底藴是完不成的。課前提問、課前小遊戲拉近了師生間距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評價及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在眼神、動作、語言的鼓勵下,學生能不喜歡這樣的課嗎?

2、感受他們的“激情”。

在本次活動中,每位老師都激情四射。像孔曉榮老師在可開始前像小孩子一樣歡快的唱《蝸牛與黃鸝鳥》,高偉老師卻在進行愛心大搜索,從他們微笑的臉上就可以看出他們在面對孩子時是多麼的有激情。每位老師都以飽滿的激情貫穿課堂始終,用她們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種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在活動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始終在激勵學生的求知慾望。

3、他們都是“有心”的老師。

他們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並利用視頻展示台對學生作業和作品進行展示,使教學變得形象直觀,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都適時的採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

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情景,使教學內容更加直觀,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每位老師都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鼓勵孩子説完整的話。

三、我的啟發。

1、不“板着面孔”上課。

心態及教學觀念是十分重要的因素。我們要做到“爭效率、少慪氣”,在課堂上努力組織好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爭取讓絕大多數的學生能認真聽課;不要因為個別學生的表現影響到自己的教學情緒,因為我們的情緒是直接決定學生的上課情緒,教師情緒好、心情好,學生也會受到感染,上一節好課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因為有了寬鬆和諧的學習氣氛。教師生動的語言,和藹的態度,學生會很樂意和你交流的。富有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問題,有探索性的活動等都可以為學生創造和諧的環境。反之,教師心情不好、發脾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沒有,課堂效率自然低下。

2、學習內容生活化。

這點是老生常談,我的感觸是要儘量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

3、學習方式活動化。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寬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索、發現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新教材在學生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重視了以下活動:

(1)重視操作活動。動是兒童的天性,將學生置於"學玩"結合的活動中,既能滿足動的需求,又能達到啟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2)重視遊戲活動。愛做遊戲是兒童的天性。特別是國小生通過遊戲能激發學習興趣,如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變苦學為樂學,就會產生強烈的慾望,積極主動地學習。

以上僅是個人淺顯的一點你認識,不當之處敬請諒解。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篇5

20xx年11月28日至11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山東省國小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作為一名初出茅廬的青年教師,這次的學習機會對我來説非常難得,我很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這次學習的內容是聽取各市優秀教師的優質課及他們的專業成長故事,短短三天,讓我收穫頗豐,受益匪淺,也讓我在學習之餘有了更多的反思。下面是我在學習中的一些收穫和體會:

一、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十八節課,課課精彩,而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這些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信任,完全相信學生有探索、學習的能力。課堂中教師充分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而教師僅起引導作用。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來的自信和探索能力讓我讚歎不已。

二、數學課堂也可以“好玩”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如何設計一堂精彩的數學課,讓學生覺得數學很有趣。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節是由鄭生志老師執教的《用分數大小表示可能性》。鄭老師這節課充分抓住了學生的年齡特點,用一句“我有超能力”,深深地吸引着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以遊戲貫穿整堂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充分掌握本節課的知識,最後的練習更是讓我眼前一亮,採用的是商場抽獎和砸金蛋的遊戲,請學生説一説可能性是多少,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三、構建高效課堂。

數學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積極主動的完成教學任務,所謂的高效課堂,以我的理解就是學生基本能掌握當堂所學知識,完成教學目標。這十八節課,讓我學習到了教師要學習、要思考、要創新。課堂上要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會引導,讓他們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四、不斷學習、不斷思考。

聽了這些老師的專業成長故事,我深深地佩服。他們身上散發出的光芒,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一名優秀的教師,正是從不斷學習和思考中磨練出的。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呂健老師。她在學習上的堅持刻苦精神讓我折服。堅持讀書,堅持寫隨筆,短短几年,積累了大量的讀書日記,除此之外,還把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平時的教學實踐之中,並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我發現,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努力提高業務水平以外,還需要積累大量的知識,增加內涵。

最後,我還學習到了一些老師在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如:鄭生志老師提到的心願卡、整合練習本和課堂本、滕雲老師的創編課外讀物、成玉麗老師的數學故事、數學論文等等,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不斷學習,聆聽專家講座,向優秀教師學習好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讓我的學生愛上我的數學課!

學四是研討會心得體會篇6

週末我有幸參加了第四屆新課程理念下的國小數學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的主要內容分為觀摩名師的教學活動和對教學活動的評析以及教科研成果彙報等,通過此次活動我領略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們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數學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

一、注重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話題,比如:你知道老師叫什麼,你瞭解老師多少等話題,以示緩解學生的緊張感,同時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二、結合教材,創設有效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學習方式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平均數》時,老師用到了*男籃的身高,《探索完全圖》時利用超級畫板的動畫技術入手,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在陌生,不在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放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的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以便於學生交流討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三尺講台是我們的舞台,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