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8W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心得體會【精品多篇】

參觀歷史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一

在博物館裏面我們看到了許多關於古代的一些文字和圖片,比如:我們淄川天然構成的蛤蟆石,雄偉的馬鞍山……在一樓看到了一些陶器和一些關於未來的圖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機器人和人合成的“人”,那個圖上面畫了一個人:一半是機器,一半是人的身體,上面還寫了一些關於這張圖片的介紹。

來到二樓,我明白了我的家鄉也有許多名勝古蹟,比如像:峨莊的昭陽洞,洪山的蒲松齡故居……二樓還有許多古代時用的一些兵器和一些白銀幣,古錢……其中我最喜歡古代時用的兵器,比如:刀、槍、劍、戟……

三樓是最好玩的地方。那裏有許多電腦,還有一些:魯班木球、猜生肖、測發電力、磁力乒乓球、滾珠子、節能燈、融合鏡……可好玩了,其中我最愛玩的是魯班木球,雖然很難拼,但我也拼起來了一個。

這個博物館真搞笑呀!

參觀博物館讓我明白了許多科學道理,比如,像電腦裏的一些遊戲給了我一些啟示:不能亂殺野生動物,不要亂砍樹木,不能隨地吐痰……在玩節能燈的時候,我明白了:我們要少用電。在玩測電力的時候我明白了:手心的汗越多,放電的可能性就越大。

參觀完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勇於探索,勇於實踐,專心致志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必須能實現我們完美的願望。

這天,爸爸帶我去博物館參觀海洋生物。博物館位於市ZF的西面,走進博物館,看到的是海洋生物的各種介紹。在這些海洋生物中,其中我對鯊魚最感興趣。

鯊魚標本的體形比較小,他的眼睛像小的白化石一樣,我還明白鯊魚眼睛視力很不好他幾乎看不到東西。但他有敏捷的嗅覺性。

你們明白為什麼在沙漠能夠看到海市蜃樓嗎?就讓我來告訴你吧!因為沙漠的陽光很強烈,陽光反射過來,就構成了海市蜃樓。海市蜃樓,就像在杯子裏倒水,然後把筷子放到杯子裏,在外面朝裏面看,筷子就像被折斷了一樣,海市蜃樓跟這個的原理是一樣的。

在人山人海的博物館內,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有鱷魚,鯊魚,熱帶魚,等等等等,我就不一一向你們介紹了。你沒有時間的話必須要去博物館看看哦!哪裏會讓你懂得許多知識的,不要錯過這大好機會哦!

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篇二

北京的四月天,乍暖還寒,尤以風大為特色,彷彿要將所有渴望接觸春天的人們都趕回屋去。然而國家博物館重新開放的消息讓我有些心裏發癢,早想去一睹為快。於是不顧那一天狂風呼號(吹得剛發芽的嫩柳都為之瘋狂),我一頭鑽進地鐵,趕往國博!

新的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在原“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基址上擴展和改進起來的,於2010年底竣工。

在我的印象中,它為於天安門廣場的東邊,和人大會堂相對,是一座暖灰色、帶有上世紀50年代新中國初建時期特色的宏偉建築(它是建國十週年“中國十大建築”之一)。那一天下午,當我鑽出地鐵站的`那一刻,首先感受的也還是它的“宏偉”:它依舊是帶着沉穩的淺黃顏色,佇立在陽光燦爛的藍天下,給人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由於很久沒有參觀過長安街上的任何建築了,我光是找尋從哪裏能走進這座宏偉巨大的博物館,就花費了至少二十分鐘時間!由於安保等原因,入口是朝北的,但我不知道,就直接奔正門而去——由於這個錯誤,我見識到了長龍一般排隊等票的人羣(裏面不乏各色外國人),也領教了中國國家博物館“正面像”帶給人的那種難言的震撼力:12根立柱威嚴聳立;前面是高度近兩層樓的台階,其長度更是要走將近一分鐘的距離!閃着金色光芒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幾個題字鑲嵌在高高的立柱右側……

我帶着還沒參觀裏面就已經有些疲憊的雙腳(為了找入口,我幾乎圍着國博走了半圈!)心裏卻被一種莫名的自豪感帶動的有些微微顫抖:這座建築不正是我們當代中國的象徵嗎?

我在服務人員的指引下找到了入口,外面有一尊9.5米的青銅孔子像,在我看來,他似乎帶着一絲來自遠古的微笑,迎接着世界上所有仰慕這座建築和裏面珍寶的人們。

一系列安檢過後,我得以進入博物館的內部,心頭還想着剛剛那種莫名的自豪感,卻旋即被眼前開闊、明亮的廣闊廳堂給迷住了:

那是一個和建築外觀幾乎一樣高、一樣長的大廳,百米左右寬,乳白色的基調,間或有淺咖啡色的牆壁裝飾,整體感覺非常明亮、優雅,卻又讓人意外的感覺到安靜——這在一個人多又大而封閉的建築內部是不容易做到的。

環顧四周,我看清了各個展覽的導引圖,移步向前,我並沒怎麼留意左邊買紀念品的櫃枱,就左轉去尋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和“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館。

大多數展館都在三層。巨大、寬敞的台階直通建築的高處,上行和下行兩條扶梯把台階分隔開。沿扶梯上去右轉進入一條敞開式走廊,然後是一個被走廊分成兩半的展廳——比較大,而且初看之下,只能感受到黑暗中散發着點點亮黃色的光芒——那是這個展廳左側的佛造像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

踩着厚厚的地毯,流連於魏晉、隋唐,及至宋代、清代的造像之間,那殘留在石造像上的華麗色彩、巨大然而缺損或者裂隙的“背光”,以及每一尊佛像的迷人神態,都讓我深深為之感歎。

造像館對面是青銅館。隔着昏暗的走廊,一方巨大、顏色深邃的商代青銅鼎正對着一尊兩米高的宋代菩薩造像!也許只有在那種環境的感染下,你才能直接的感受到中國古代的人民是多麼富有造詣,他們對神的敬仰,對安定生活的渴望,都活靈活現的通過石像、青銅傳達的淋漓盡致!

我站在這青銅鼎和造像之間時,我突然感受到課本中“中華五千年”的具體意義:一個宋代,一個商代,都放在當代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裏!文化,跨越了時間、空間,毫無保留的向每一個願意去了解和讚歎她的人散發着她們各自獨特的魅力!

帶着對石造像和青銅器那種質樸的感懷,我進入了下一處國博的長設館:中國古代瓷器藝術館。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瓷器特有的白色光芒。瓷器館不大,玻璃展櫃裏陳列着從漢代到清朝,每個時期最具特色的珍品。有元青花大洗,有五顏六色的明代五彩瓷,有紋飾帶着西洋味兒的外銷瓷,有世界聞名的法門寺祕色瓷;從起初顏色灰暗、厚重的漢代瓷壺,到近百年之內官窯製作的晶瑩、精緻的杯盤……

一個八零後爸爸抱着他三五歲的兒子,正諄諄教導着:“這是龍泉窯……。;這是釉裏紅……;這是耀州窯的……”孩子的小手輕輕指點着玻璃櫃裏瓶瓶罐罐,似懂非懂的重複着那些詞彙——這一幕令我深受觸動,彷彿看見文化化身成真實的血脈,代代相傳。

離開三樓,沿階而下,到二樓往左一轉就是一張四米高的油畫招貼:德國畫家希克的作品《海因裏希。丹內克》,畫中年輕婦人單純的眼神和紅白藍三色的衣裙十分有視覺衝擊力。

這個館是德國柏林、德累斯頓及慕尼黑三家國家博物館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合作的產物,是中德文化年的延續活動之一。整個展廳轉下來,除了十八、十九世紀的油畫風景、人物還算見過,其它的東西都很奇特,吸引人的眼球:比如能手搖的長頸鹿模型、19世紀的歐洲婦女服飾(工藝及其複雜!)、18世紀的鋼筆插畫等等,感覺展品種類豐富、獨特,好像每轉過一個拐角都有一個驚喜!

説實在的,轉了這麼久之後,説身體不累是假的——但是我的好奇心被所見所聞調動起來了,身體的疲憊都暫時被忘掉。帶着一種興致勃勃的感覺,我回到一層,又輾轉上了一個隱祕的半層高的台階,尋覓到了“李可染、黃胄和潘天壽藝術大展”展館。

這三個館是獨立的,館外照例有大師們的畫冊出售,價格不菲。黃胄和潘天壽兩個館我只是粗粗轉過,之後就把目光停在了李可染館中的多媒體屏幕上:那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先生為父親製作的生平簡介,以及一段大師的繪畫錄像。

在這面幕牆前,我逗留了一個小時,慢慢的把它看完——李可染的畫作非常吸引我,對我自己的繪畫也有很大的啟發。他是所有近代國畫家中,少數能把畫面做的氣勢磅礴而又細如髮絲的一位人物。看過展廳裏他的真跡,再細細品味大師的生平,及創造這些畫作的過程,讓我體會到一點:“認真對畫,認真做人”。對待喜歡的事物,真的需要潛心研習,並且在承繼傳統的過程中追求創新、不斷探索。

我印象最深的一張畫,是他的代表作《萬山紅遍》。那宣紙上的紅,面積那麼大,卻一點也沒讓人感到“堵”。紅顏色無論在國畫還是西畫裏都是很難控制的,他卻能運用的這麼自然,絲毫沒有造作之感,真令人歎為觀止!

其它的作品裏,我喜歡有一張畫教堂的,那些建築的邊線用水墨表現的是那樣有趣;還有他畫的最熟練的牧童:悠閒,傳神;還有他中年時期的山水,水面上點點的風帆,山峽間的奇峯古剎……。

國家博物館真是一個彙集各方精華的地方!無論從歷史、文化,古代還是現代,都有能打動你的內容。我帶着這樣的感慨走進了國博最著名的展館:復興之路館。

那是一個讓每個中國人重温建國曆史的地方,走在展館的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沾滿先烈鮮血的遺物之間,我忽然想起了國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我們萬眾一心,……前進!前進!”——是啊!我們的民族從愚昧、被動挨打,到革命、建立獨立的國家,再到覺醒、建設富強的中國——整個過程,兩百年,歷盡艱辛,多少人為追求真理失去了生命,又有多少人正在為當代中國百姓的生計和幸福而恪盡職守,默默奉獻。看着安靜的展館,看着悠然的觀看展品的人,我心裏暗自感恩,感謝先輩的犧牲換來的中國的獨立和和平,也感謝當今那些為中國社會的和平、安定、進步作出自己貢獻的千千萬萬的人們!

走出國博的時候,我心裏帶着這種種的感慨,回想古代中華燦爛的文明,回想國外美術的趣味以及與中國的不同,回想中國的近代歷史——走出國博的時候,我回頭看了看那依舊宏偉的建築,突然又想起初見它時心裏的那種種莫名的自豪感。

這自豪感從何而來?因為這座建築:中國國家博物館,是我們中國的象徵,但不僅是當代的,更是從久遠走到今天,那全部的歲月的象徵。它象徵着中華文化、中華民族;象徵着中國政府、中國的人民迴歸自我、面向世界的風貌;它象徵着過去,更象徵了未來!

我想,在中國的首都有這樣的一座建築,可以説真的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自豪的一件事呢!

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篇三

徐州博物館創建於1960年,坐落在徐州市南風景秀麗的雲龍山北麓,是一座現代化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進入大門,沿着一條長橋往前走,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陳列樓了。進入一樓,便來到了“徐淮初曦”展區。“徐淮初曦”,意思是“徐州地區的人類文明的曙光”,這裏陳列着徐淮大地從新石器時代到秦朝三千年間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銅器。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兩把戰國時期的青銅劍了。雖然已經過了幾千年,但是這兩把劍仍然保存完好,絲毫沒有鏽蝕的痕跡。聽導遊説,這兩把劍裏含有合金的成分,這種製作工藝在當時是極為精湛的。我不由地佩服起當時的勞動人民,真不知道他們是用了怎樣的智慧才設計製作出如此精巧的東西。此外,這裏展出的秦朝的“空心磚”也很有特色。人們常用“秦磚漢瓦”來泛指古代的文物,秦人燒磚也確實別有奇功。這塊秦朝的空心磚,作為建築材料不僅堅固耐用,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效果。

順着樓梯走上二樓北廳,便來到了“天工漢玉”展廳。這裏展出了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130餘件,代表我國已出土漢玉的最高水平。進入展廳後,我們便被靜靜地躺在櫥窗裏的“金縷玉衣”所吸引。這件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衣長約175釐米,用金線串綴着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玉片組成。這是目前國內出土的年代最早、玉片數量最多、玉質最好、製作工藝最精細的玉衣。雖已歷經三千年風霜,這件玉衣仍然光鮮亮麗,絲毫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玉衣上每一片玉片的製作工藝都非常精細,而且保存完整。玉片表面光潔度很高,打孔非常規範、整齊,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鎮館之寶。

博物館的三樓是“俑偶華採”展區。這裏陳列着徐州出土的陶俑精品210餘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獨特的地域性。漢俑樸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莊,隋唐俑豐滿雍容,展現了不同的時代特徵和藝術風尚。在眾多的俑偶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西漢時期的陶舞俑。他們的身體隨着舞步呈現出s形,聽説這種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翹袖折腰舞”呢!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被吸引了呢?“百聞不如一見”,那就請你親自來看一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篇四

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歷史博物館,不妨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吧!

我們一走進博物館,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塊紗布裏面站着一個巨人——他就是銅立人像。它形態各異,而且還有兩隻長長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樣。可見,它具有濃濃的民俗文化啊!接下來,我看到一個文物好像在金雞獨立,結果,我上前一看原來是銅人首鳥身像啊。它像奧運雲一樣,一動不動地立在那裏。然後,我又看到了一顆巨大的牙齒,它會是誰的牙齒呢?原來,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的牙齒。它巨大無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畫吸引住了,然後,我就不知不覺地來到“畫廊”,那裏到處都是畫,有的刻在木頭上,還有的乾脆把人的造型捏出來。第一幅畫是在木頭上刻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很精緻。可是,我感覺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圖》。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別,又相像。

然後,我們又去了三樓,在這裏,我大開眼界,看到了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的電話,還看到以前竟然有兩個鏡頭的照相機,真是應有盡有!可是,一個大大的傢伙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心想,這傢伙,這麼大,還有一個自行車一樣的圓圈,真奇怪!原來,它是古代的電影設備啊!你看,古代的東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該回去了。我戀戀不捨地告別了歷史博物館,心思還在那有趣的博物館。

參觀歷史博物館心得體會 篇五

陝西曆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不如館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羣,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西安自古帝王都,歷史上先後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十分豐富。構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陝西曆史博物館館藏文物不僅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史前時期,陝西境內就有古人類活動,從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期、母系氏族社會、父系氏族社會,我們的祖先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經過漫長的歲月,逐步告別了矇昧,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禮貌。那裏有藍田猿人、大荔人、半坡人、華人公認的中華始祖軒轅黃帝。.。.。.史前人類為了生存,適應自然、同時又堅韌不拔的改造自然,漸漸的在滿足生存所需的同時,還創造着藝術,藝術的創作和想象又反作用於人類的思想意識,使禮貌螺旋上升,向更高層次進發。

這樣的禮貌曙光卻是以億萬年來計算的!應對祖先,我們除了敬畏還有什麼!實用與藝術完美的結合,同時也萌生了早期的科學,懷着崇敬的情緒繼續欣賞古人的傑作,畢加索比之那些在陶器上作畫的原始人類藝術家的出色作品當會自愧弗如!有史以來各個歷史時期最偉大的陶瓷工匠應對老祖先在陶瓷造型藝術上的傑出成就,豈不汗顏我們的先人以前創造了世界上任何一個邦域無法比擬的工藝和文學成就,青銅器、陶瓷、雕刻、書法、繪畫、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等等,其中的每一項成就都能讓世人驚歎。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禮貌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那裏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構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省歷史博物館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禮貌的藝術殿堂。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藴是無限的。為我們五千年的禮貌感到自豪。中國人不就應怕暫時的落後,自由的思想氛圍、開放而富有開拓氣息的社會、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國民素質是我們發展的最重要動力。

一切束縛國人思想的力量都不應在當今時代產生和存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幾千年的發展機會,此時不進,更待何時所以,我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僅僅能夠證明一點:我們華夏民族具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潛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我們就應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僅是拿着歷史上以前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就應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於不敗之地!參觀不僅僅能讓我們瞭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為我們的

祖國而努力學習。

歷史,那是屬於過去的東西,當然我們不能忘記,要以此來激勵我們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但未來與此刻相比之下卻更加重要。未來,是屬於當代大學生的,未來的歷史的樂章由我們去譜寫,如何才能寫好呢那就是我們此刻應努力在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潛力,增強素質,適應社會需求,做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去報效祖國,投身社會。

未來是完美的,是更加輝煌燦爛的。為了自己、祖國的明天,我們要從此刻起,從此時起把握機遇,創造輝煌,明天必須是我們的!

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篇六

4月29日天空中細雨紛飛,無聲的滋潤着世間萬物。在這個特殊的天氣和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公司組織青年職工參觀了位於大慶市讓胡路區中央大街西側,大慶油田勘探園內,現名叫“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

它的陳列面積是1480平方米,是一個普及石油知識,介紹大慶油田歷史和科研成果的展覽館,館內分“大慶油田”、“油田地質開採”、“科研成果”、“巖芯標本”4個陳列室,展品有2500餘件,展出物品顯示了地下油層千變萬化的狀況。

走進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猶似置身於一個地質的世界,許多標本,各種化石,奇形怪狀,顏色各異,都是從地下數千米深的地方採集出來的,宛如一座天然地下宮殿。在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會感到科學技術的精妙和深奧,也會對採油工人產生深深的敬意。當我走進地質油層的立體模型中時,便會如置身油田地層的情景,如油層的厚薄,油層埋藏的深淺,石油怎樣從地底下被抽出地面等,使觀者大開眼界,學到許多知識。講解員為我們介紹了勘探、開採、注水工藝,油層、氣層分佈情況,油層模型,許多圖表,各種地質圖,大慶油田地面設施模型沙盤,巖心樣本,數十種石油產品等等。

參觀大慶地宮就如同走進了一個地質標本、油田知識的世界,在這裏我獲知:過去的西方石油理論認為,石油一般藴藏在海相沉積中,而大慶這樣歷史上從未成為海洋的地方,也就是陸相沉積,不可能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大慶的成功開發,宣佈了西方落後石油理論的破滅,也促使我國幾乎所有地質條件相同的平原與盆地,均已找到了有開採價值的油田。

在我為中國人的智慧和過硬的科研水平而感到驕傲的同時,又想到大自然為人類藴藏珍貴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資源枯竭了我們即使擁有再高新的技術也會無濟於事,應該懂得去珍惜這些不可再生的資源;在慨歎大自然的神奇奧妙的之餘,又被我們的曾奮戰在這片荒原上的石油工人們那種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而折服,為自己身為大慶人而感到光榮自豪。作為當代的青年人,我們有義務把值得驕傲和自豪的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繼承並使其發揚光大,為我們企業、油田能夠日益壯大,和諧穩固的發展而奮鬥!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篇七

20XX年的夏秋之際,我懷着一顆對歷史的崇高敬畏之心,興致勃勃的參觀了陝西曆史博物館,心中頗有些感觸,願講出來與大家一同分享。

陝西曆史博物館是位於陝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的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她是遵照周恩來總理生前的遺願建設的。該館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之日正式對外開放。它的建築外觀着意突出了盛唐風采,館舍佈局成軸線對稱,主從有序;由一組“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仿唐風格建築羣組成。它把唐代的古典建築風格與現代博物館功能相結合,融中國古代宮殿與庭院建築風格於一體。

陝西曆史博物館館區佔地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370萬餘件。

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可謂是館藏文物數量之多、種類之全,品位之高、價值之廣泛。例如:有精美的商、周青銅器,有千姿百態的歷代陶俑(兩千多件漢、北朝、唐、宋、元、明、清時期的陶、釉陶和唐三彩等),以及漢、唐銀器,唐墓壁畫(四百多幅,畫面面積一千多平方米)等。可堪稱是陝西悠久的歷史與文化象徵。

在詳細參觀了上述諸多館藏曆史展覽物件後,我就在思索:三秦大地是我們中華民族生息、繁衍,是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而陝西西安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所在,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燦爛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都曾於此建都立國稱帝,以號令天下。

可以説,陝西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正是這種文化的積澱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曆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曆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國,即: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其中三大古國文明皆有中斷,唯有我中華文明未曾中斷,一直綿延至今。著名歷史學家閻崇年教授曾説:後人對中華文化遺產,應抱以敬畏之心,讚頌之意,驕傲之情,欣賞之趣,而行守護之職,關愛之意,學習之心,弘揚之責。

是啊!作為炎黃子孫,特別是陝西人,且又是一名歷史的學習與鑽研者。我覺得,我們這些當世的後輩子孫有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這一歷史使命和責任。我由衷的希望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參觀陝西曆史博物館,切身實際的感觸一下悠久淵源的中華文明史和民族文化氣息。極力呼籲廣大社會青少年朋友能夠以身作則,行使“弘揚中華之文化,傳承民族之精神,立中華之美德”的光榮傳統習俗!

注:三秦大地:歷史上楚漢相爭之時,以秦都咸陽為中心,關中地區被楚霸王項羽一分為三,封給了當時的秦朝三位降將。即司馬欣封塞王,管轄咸陽以東地區,建都櫟陽(今西安及臨潼一帶);封董翳為翟王,管轄陝北地區,建都高奴(今陝西延安);封章邯為雍王,管轄咸陽以西地區,建都廢丘(今陝西興平)。此三王互為犄角之勢,共同防禦遠在漢中之地的漢王劉邦,故稱“三秦大地”。

參觀歷史博物館的心得體會 篇八

五月的瀋陽,春暖花開的季節。在這美好的日子裏,我們終於迎來了盼望已久的慶“五一”迎“五四”參觀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的春遊活動。

5月1日中午,參觀人員早早吃過午飯,乘坐大面包和指揮車組成的車隊,由瀋陽東站出發,一路穿過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越過車水馬龍的街道,於下午一點抵達瀋陽市望花南街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殘歷碑”,用花崗巖築成的“殘歷碑”是一本翻開的枱曆,時間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隨後,我們走進高大宏偉的展廳,通過解説員的講解,我們邊走邊聽邊看,整個展廳共分七個部分,第一部分:“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背景;第二部分:“九一八”事變的爆發與東北淪陷;第三部分: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第四部分:東北軍民的抗日鬥爭;第五部分:日本擴大侵略與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高漲;第六步:全國抗戰爆發與日本侵略者的最終下場;第七部分:中日兩國人民以史為鑑祈盼和平。整個展廳主要以照片和實物為主。

通過兩個多小時的參觀,使我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禮,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國家窮了就要被人欺負;國防弱了就要捱打。所以,我們要牢記這段歷史,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學習,加倍工作,不忘國恥,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