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參觀博物館的體會心得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47K

參觀博物館的體會心得多篇

參觀博物館的體會心得篇1

7月份,我參加了旅協赴許昌博物館社會實踐隊,在這15天的社會實踐生活中,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有了很多的感悟。

我們到達博物館後就開始進行工作的分工。經過簡單的分組,我負責的講解的展廳是夏都之源,之前我自己也來過博物館,但再次走進我負責的展廳時,自己用一種更加認真的態度來欣賞和了解這些文物,我們的工作內容也包括寫講解詞。所以對博物館的文物有了大概瞭解之後,我就開始着手寫我的講解詞,通過查閲資料所以來到博物館之後,我們就進入了自己的展廳,對自己的文物進行進一步的熟悉,拿着手裏的講解詞,感覺自己的責任很大,因為很擔心自己講解不到位或是因為自己準備不足而不能準確的解答遊客的疑問,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以我們在背稿子的空閒時間,都會進行模擬的講解,通過彼此間提問各種問題,來使自己的講解詞更加完善和具體。我覺的這是我們在準備期間必須要做好的功課,俗話説,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鐘,正是因為我們在平常的不斷努力與練習,所以我們在講解時才能給遊客一個更加深刻的一個感受,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是參觀的感受很好,而不是説,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次參觀博物館的經歷很失敗,我們希望我們的志願者講解員的價值就是在於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參觀感受,我們是一個媒介,通過我們讓一些不瞭解許昌歷史的人們知道,原來許昌是有這麼悠久的一個歷史,這些感受都只有是參觀後才能感受到的,當在給人們講解的時候,聽到他們説的那一句謝謝,我覺的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

準備講解詞,修改講解詞,背稿子,熟悉展廳,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因為在博物館實踐的時間很短,所以我們更加註重對時間的把握。經過前幾天的準備與訓練,我們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不再是簡單的要求自己能夠把博物館的文物講出來,而是更加註意以怎樣的語言和表達形式讓遊客來更好的理解我們所要表達的內容,講解的最終目的就是讓遊客來更好的認識和了解文物的內涵和它的歷史意義,我覺得這就是講解的真正價值所在。在這幾天的社會實踐生活中,我們每一天都在進步,雖然進步很小,或許是肉眼看不到的,但是當我們靜下來回想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我們從一開始對文物的一無所知到有所瞭解到逐漸掌握。我覺得這就是一種進步,當我們真正努力做一件事情時,很小的進步都會使我們歡呼雀躍很久。我們在付出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很特別的感受。

當你真正的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潛力究竟是有多大,所以當我們在付出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各種挑戰,各種困難,但是因為你想把它做好,所以你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好它,或許你從來都不喜歡和陌生人打交道,但因為你想做,所以你就會克服你所認為的困難,而這個過程就是我們所説的成長的過程。所以在這段社會實踐的過程中,我很開心,因為自己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還收穫了友情與歡樂,我覺得這就是參加活動的價值意義所在。

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是參觀的感受很好,而不是説,通過我們的講解,會讓他們覺得這次參觀博物館的經歷很失敗,我們希望我們的`志願講解的價值就是在於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參觀感受,我們是一個媒介,通過我們讓一些不瞭解許昌歷史的人們知道,原來許昌有這麼悠久的歷史,這些感受都只有是參觀後才能感受到的,當在給人們講解的時候,聽到他們説的那一句謝謝,我覺的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肯定。所以我也會繼續努力,希望能講的更好。不過看着自己呆了十幾天的展廳,還是感覺有一點不捨,不過生活就是這樣,有得也會有舍,希望下次有機會還能來到這裏,和大家一起進行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穫了歡樂和友情,也付出了汗水和努力,這些都都是對等的,在付出的同時得到回報,可能有時候是一種情感上的回報,但我們還會感到十分的開心與快樂。

參觀博物館的體會心得篇2

對於博物館的印象,最初是從上海自然博物館裏的那巨大的恐龍骨骼開始。那時,應該是我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利用某個週末帶我去的。第一次看見這麼大的恐龍,被這龐然大物震撼了,驚訝於她的巨大、不可思議,也有點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嚇住了。於是對於那時自然博物館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這恐龍上了,其他的就什麼不記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新的出爐,造型各異,主題不同,種類越來越細化,總之是各式各樣,層出不窮。

從外型上來説,如今的博物館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青銅器、天圓地方的造型不僅成為都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與博物館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顯示了設計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內部設施上,隨着各方面條件的快速發展,展館的已愈發先進和人性化。寬闊明亮的展廳,玻璃的展品放置處,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燈光,感應燈,室內良好適宜的温度和濕度等,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展品,同時也給我們參觀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這些硬件,博物館裏的軟件也日益提高着。如今,很多博物館都有電腦查詢系統和介紹,你可以通過小小的顯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瞭解整個博物館的情況。當然,也可以通過登陸各博物館的網站來了解。另外,每個博物館都配有專業的導遊,能較詳盡地為遊客作介紹,力求讓人們看懂、理解些什麼,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請導遊的話,也可以租借講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個人喜好隨時放講解錄音,同樣能很快地瞭解、獲得知識。

博物館日新月異地變化着,反映着上海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質量的一種提高。可喜可賀。

人們都説,上海的明天會更美好。而我堅信,上海那麼多的博物館的明天一樣會更好。

參觀博物館的體會心得篇3

在北京住慣的我,來到蘇州學習生活,感覺一切那麼新鮮。緊張的學習之餘,我十分喜歡到蘇州各處遊玩。

前幾天,我和姥姥參觀了蘇州革命博物館。拾級而上,“蘇州革命博物館”幾個金色的大字閃閃發光,令人肅然起敬。沿着參觀路線的指引,我參觀了序廳、“近代蘇州社會”、“大革命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六個展廳。這裏真實記載了蘇州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過程,留下了黨領導人民羣眾經過艱難曲折革命鬥爭的串串腳印,歌頌了蘇州人民為解放而英勇奮鬥、不怕流血犧牲的豐功偉績。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活躍在江南,看着展櫃中簡陋的武器,再看到繳獲的日軍的戰刀,真是不可思議。不過看到老百姓紛紛捐出的布鞋、棉衣和寫有“殺盡倭奴”字樣的報紙……想到去過的沙家浜,眼前彷彿看到日軍陷在人民的海洋戰中,這一切又都順理成章了。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解放戰爭時期”展廳的一塊課桌面大小、黑黝黝的鋼板,上面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窟窿。這是什麼呢?帶着疑問,我迫不及待地看起介紹,原來這是渡船鋼板,“1949年4月下旬,軍人在渡長江的戰鬥中,為了保護艄公,在渡船艄公的前方安放鋼板,用來阻擋敵人的子彈。”我不禁感歎:這真是一塊生命之板呀。軍人一心為老百姓,鋼板上那麼多窟窿眼,足見敵人的火力多麼強,戰鬥多麼激烈呀,可他們找了一塊鋼板擋在艄公前面,而不擋在自己的面前。而當時艄公們不顧自己的安危,冒着槍林彈雨,幫助士兵順利渡過了長江,同樣了不起。他們互幫互助,順利渡過長江,把天塹變通途,把不可能變可能。一件件真實的物品、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咱們的黨與羣眾,無論是在抗日戰爭,還是在解放戰爭中都體現出“軍愛民、民擁軍,軍民一家親”的深厚情感。

夕陽西沉,我和姥姥走出革命博物館,呼吸着新鮮的空氣,看着繁華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羣,我不禁喜愛上了這座具有兩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城。我想趁着到蘇州後的第一個暑假,再好好領略這座魅力城市的迷人風采。

參觀博物館的體會心得篇4

上海博物館是一個大型古代藝術博物館,館內珍藏文物12萬其中一尤為青銅器、雕塑、書法和繪畫為特色。今天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地方—“上海博物館參觀展覽”。

第一個展覽是中國古代青銅器展。我一走進展廳,就看到了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的青銅器。中國青銅器時代約始於公元前2000年。青銅器種類繁多,紋飾精美,鑄造技術非常完善。我在欣賞時,展覽館內的一名管理員對我説:“青銅器有五大類,分為:酒器、兵器、石器、水器、樂器。它們雖然只有五大類,可這五大類裏卻有三十六個小類,數目極多。”我一邊參觀一邊聽着管理員説的話,想:在這裏卻應有盡有。青銅器的紋飾主要有三種,有獸面紋、鳳鳥紋和龍紋等。

第二個展覽是中國古代雕塑展。我剛進去就看到了珍貴中國古代的雕塑藝術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石器和陶器製作。戰國至秦漢時期出現的大量用於陪葬的陶質和木質的人物及動物俑像,展現了強烈的本民族雕塑藝術的特色。就比如説“天王”四大天王原是印度古代神話中的戰將,後被佛教宣傳為四個重要的護法神,各守護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以護持佛法。

第三個展覽是暫得樓陶瓷珍藏展。我剛走到裏邊看到許許多多的文物,真讓我大開眼界!當時我看到了許多景德鎮的窯,有景德鎮窯釉裏三彩人物圖尊,聽説是釉裏三彩是置釉青花、釉裏紅和豆青於一器,一次燒造成功,其難度非常之大。此尊繪人物、鶴、鹿、松樹等,寓長壽之意。三種顏色均十分成功,是官窯釉下彩的典形器。這種釉下三彩的燒製技術應該説是清朝康熙的特殊工藝之一,康熙以後就逐漸失傳。因此,傳世品中釉下三彩器十分稀少。

參觀完了青銅器展後,時間也不早了,還沒有參觀完的地方下次再來。

我今天覺得收穫很大。因為我學習到了在學校裏學不到的知識,使我印象深刻,也使我更加熱愛祖國,更加敬佩古代的勞動人民。既瞭解到了各式各樣的的青銅器和雕塑陶瓷,又見識到了絢麗多彩的繪畫和書法,讓我大開眼界。我以後還要再去博物館,學習更多的知識!

參觀博物館的體會心得篇5

我出生於孝感,關心孝感的發展。曾在網上見:孝感已成現代化城市,傳統的孝文化已經淡化。回鄉看了,確覺心寒,老城幾近拆完。問詢老人,也都搖頭,有人説:還有“董永公園”,非也,那是1984年建成的現代公園,還未長“老”。

當然,城市要發展,孝感建設現代化,樓高路寬,也應點贊,但在建設發展中卻忘了孝感的特色,即以傳承孝文化而聞名。如果老城全部消失,猶摘去了“古老孝感”的桂冠,可能讓後人忘記“孝行感天”美好念想。

在報上曾報道有座有名的古老城市,領導們為了建設現代化城市,將老屋舊宅全拆了,建成了高樓大廈林立,很是氣派。後,古城的子孫從國外回鄉,看了,搖頭、歎息、指責,因為他們留戀的是老家古城,他們覺得光榮的是古城中傳頌的美好的古老故事,要看高樓大廈,國外的比這更好更多。從那以後,古城在外的後人以及受後人影響的人,就失去了對古城的留戀,至此,領導們才後悔莫及。

後來報上報道,中國第一家孝文化博物館在四川邛崍建成,讓人大吃一驚,因為孝文化展館本應先出在孝感啊!即前往參觀,該館規模不大,投資700萬元,約3000平方米,三層樓房,展出的內容卻很豐富。牆上掛圖片、文字,室內擺滿現代大孝子孝敬老人用過的物件。展示內容有傳統二十四孝,現代二十四孝,偉人名人的孝行事蹟和國家領導人對孝道孝行的論述,整館展現的故事很是感人,該館已成省、國家傳承孝道的教育基地。給孝感人臉上有點光彩的是該博物館創始人的祖先是孝感人。

孝感是座很古老的城市,從史料分析,孝感古城在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就很繁華了,才有公元前770年前東周列國時的秦楚相爭,也才有公元25年東漢時期董永父子從山東逃荒至孝感的故事。傳統二十四孝是從中華民族發展中,從堯舜時代到宋朝的幾千年中出現的二十四位大孝子孝道孝敬孝行的故事。其中有三個大孝子出於孝感: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筍。所以孝感才光彩奪目,揚名天下。

孝感應永保孝文化傳承地的殊榮,孝感人應是弘揚孝文化的室傳員,所以建議在孝感老城區建孝文化展覽館,可借鑑四川邛崍固驛鎮公義村中國首家孝文化博物館的建館方法:政府給政策,領導支持,羣眾籌資,合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