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杜郎口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學習培訓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42W

杜郎口學習心得體會(多篇)

學習杜郎口心得體會 篇一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我們要投入到新的學期教學中去了,我們現在要學習杜郎口教學模式,我感覺杜郎口的老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他們的學生已經真正成為了自立,自主學習的人。這幾天的學習,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天,但留給我的印象和感受是深刻的。下面我談一下自己在這次學習中的一些認識。

一、體會:

1、課堂是舞台,學生是演員,老師是導演,課堂應真正的還給學生。杜郎口經驗讓我們感受到的是大多數講課的是學生,給學生解答題的也是學生,老師只是起到了組織和點撥的作用。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其學習的潛力也會被充分地挖掘出來。學生在課堂上是快樂的,就會激發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實現“要我學”為“我要學”。營造真正“三動”的課堂:動腦(預習階段)、動手(展示階段)、動口(交流階段)。

2、課堂是要講的,不講不成課。但怎麼講?尤其是講多少?是需要我們大家永恆研究的問題。課堂的本質在“學”而不在“講”,要把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學。講也是學的一種方式,但不能成為幾乎唯一的方式,學的方式應多種多樣,尤其應探究主動學和自己學的方式。

3、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我們原先總認為有些知識點太難,老師不講學生就不會,或者有些要求太高,學生做不到,但杜郎口經驗告訴我們只要老師的指導到位,有些不可能的事情也會成為可能。

4、課堂的備課是至關重要的。採用杜郎口教學模式,並不像有些老師所認為的那樣,老師不用講了,上課輕鬆了,實際上,老師的備課量應該是加大了,老師更應在備課上下功夫,一方面在準備教材的難度、深度方面需要老師考慮周全,另一方面備學生的難度加大了,老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充分預見學生在講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一定要把握住教材的深淺,學生如果在講解過程中出現了大大超出教材難度本身的話,應當策略地給其糾正,如果重點不清、概括性不強的地方,老師應當適時地進行歸納補充。另外原先課堂的時間主要是按照老師的講課來定的,但是現有的模式更需要多考慮學生在講解過程中所需要的時間,要求學生講解要簡練、明瞭,更要求老師教給學生方法,收放要得當,逐步養成好的習慣。

我覺得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中有兩點最值得我學習:一是落實到位,二是相信學生。

1、“落實到位”:他們每節課的第一個環節都是五花八門的檢測,而且要以書面的形式展現出來。在杜郎口中學的英語課堂上,他們所採用的小組互動和所實施的“讓任務驅動學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關鍵因素。特別在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時,老師以試卷、紙條的形式發給每個小組,明確任務,落實到人、組,而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説、談、演、寫,“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在一系列的活動中,每個學生自始至終感覺到自己既是活動的參與者,也是活動的主持者,甚至是小老師(練習都是學生自己講解)。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幹勁、很充實、更有成就感。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學生自然會興趣濃厚的。我覺得他們的檢測持之以恆的堅持下來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學習。我非常清楚“落實”的重要性,但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

2、“相信學生”: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多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合作學習等。這一觀點我也非常贊同,但就是不太敢放手。我們的老師的注意力在課堂的教上,而杜郎口中學的教師的精力用在了課堂教學的導上,備課存在區別,我們教師的備課不夠深入,淺層次的,而杜郎口的備課是在備學生的學。杜郎口的教學有其自身的原生狀態的特點,學生在校時間長。這正是符合我校的實際。大多數學生住校,也是學生在校時間長,結合我校的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呢?也就是如何在我校的課堂上做好自學指導呢?小組合作,老師敢放開嗎?學校的指導方針是關鍵,學校的管理細節是促成這一工作落實的根本。

二、思考:

1、教改的最大障礙是什麼?是老師,不是學生。與其説老師的認識上不去,不如説老師的擔心更多:擔心學生能不能學得會?

杜郎口的教學活動的確實令人感到是一種在新的教學理念下的教學模式,不過我們要想的事,他們的教學三部曲能夠有充足的課時來安排嗎?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一節課的知識要在三節課來完成,我們的課堂教育有那麼多的課時嗎?

2、教改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一是學生的積極性,二是學生紀律。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首先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期也會存在學生不願回答或不敢在老師和學生面前回答等問題,可採用評比、下達回答問題次數等方式解決。初期的討論也會有個別學生混水摸魚的現象,可通過老師、班主任的教育,年級、學校檢查評比、通報批評等方式規範。

3、進行教改的最佳突破口是什麼課型?習題課和講評課。是因為這種課型是在學生具有一定知識基礎的前提下,相對好開展,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後逐漸推展到各種課型。

三、杜郎口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的借鑑:

首先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貫徹三不講原則:即學生通過自學能會的不講;通過學生討論能會的不講;教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

其做法是變原來的五步教學(組織教學、引入新課、講授知識、課堂小結、鞏固練習)改革為預習導學、課堂點撥、課堂練習、課堂檢測的四步新模式。

具體的講:

①學生學習形式是以學案為依託、全員參與的自練兵與兵教兵;

②教師的角色是由原來講解者轉化為學生自學的管理者;

③把生物課堂為課容量大,學生動手、動口,學習效果明顯的課堂。

其實,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需要我們結合實際情況,在杜郎口教學模式的指導下,形成符合我們學校學生實際水平的教學模式。

願我們大家努力學習,努力實踐,創造新的課程模式,讓新課程改革在實踐中取得豐碩的成果。

杜郎口學習參觀心得體會 篇二

在杜郎口中學的每一間教室,都有四面黑板,這是給我印象最深的,想想:怎麼用呢?走進他們的課堂,我才豁然開朗——把充分的空間留給學生。

杜郎口中學的改革,秉承“以人為本,關注生命”的理念,逐漸形成了鮮明的“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13年來不動搖,堅定不移地執行着,成為一種“杜郎口模式”。走進課堂,兩面黑板站滿是解題的同學,留在教室裏的同學,有的在三五成羣地討論前面黑板上給出的“研究主題”;有的三三兩兩在後面的黑板處比比劃劃,爭論不休;有的則在座位上奮筆疾書,或沉思,或計算,給人的感覺都是:孩子們都很專注地在自己學習,老師呢?我看到的老師,出出進進,一會兒在前面問問這個同學,一會兒去後面加入討論兩聲,一會兒又沒了蹤影,這樣的課堂的確別樣,令人耳目一新。等到一定的時間,老師集中學生,開始聽分小組後安排的任務的彙報情況。同學們非常有序地該講的講,該管理的管理,該維持紀律的維持紀律,沒有一個閒人,唯獨老師。老師除了聽到學生的講解發一兩句言意外,其他的話都沒有。而且,説的也是簡單的表揚之詞“某某同學的思路很獨特,大家好好揣摩一下”,“某某同學,你發言的聲音再大一點,同學們會聽得更清楚”等等,讓我瞠目結舌:這就是講課?

帶着滿腹的疑問,我先和同學們進行了交談,原來在這裏,所有的孩子和老師都是住宿的,每天晚上有晚自習。第二天要講的內容,老師前一天的晚自習都會講解,包括基礎知識和思維訓練。而且他們的一年級新生,前兩週是不上課的,完全是這種模式的訓練和學習,細到班上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他每天上課的任務和他所承擔的所有角色,以及輪換形式。杜郎口中學新生的訓練,是相當紮實的。又通過聽報告和老師聊聊,明白了他們每堂課的教學主題,都是大家的結晶,同一個年級使用同一個主題,教學模式大家都一樣,包括教學過程中的每一步驟。

看了,聽了,有了感慨。這樣的教學模式,的確給學生帶來了改變,羨慕的我們看到的是一羣:思維活躍,能言善辯,出口成章,能寫能説、能畫能解都毫不遜色的,而且還相當能嚴於律己、積極學習的好學生。我們知道,這後面不知道老師付出了多少艱辛,但值得。可我左思右想,又和同行們反覆討論,我還是認為:這種教學模式,的確適合中學教學,在國小太不適應。學生的因素就有太大的差別,而這又恰恰是我們老師最難掌控和預料的,國小生的年齡和生理的特點,與中學生相比,還是差異很大的。他們已經有思維的模式和途徑,而國小生呢?他們卻還在學:怎麼去思考?以及他們不同的生活環境、社會影響等因素,也不可小覷。但這些,卻造就了孩子們不同的認識觀、價值觀和奮鬥觀,那就影響着孩子們在學習時候的動力和目標。所以國小階段的“教”,和中學階段的“教”,我認為意義是不同的。

這些只是我個人的觀點,有不正確,或粗淺的地方,還請見諒。但從我本人角度講,出去學習還是長了見識,優秀的東西誰都珍惜,謝謝。

杜郎口學習心得 篇三

要學習《爬山虎的腳》,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在預習環節我設計了這樣的題目。在讀的過程中畫出你眼中的爬山虎,學生興趣高漲。在他們充分讀,小組交流的基礎上,一張張簡筆畫映入我的眼簾。那一張張看似幼稚的簡筆畫讓我欣喜若狂。

最後,在展示課上,為了更好地理解“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這段話,我讓同學們畫出有葉有腳的爬山虎,更是在理解“反面”一詞時,掀起了一個小高潮。由於版面有限,我只是在此展示其中比較有代表的5種畫法。

此環節,學生興趣高漲,在畫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薰陶了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操,還培養了欣賞、想象等能力,真可謂一舉多得。

學習杜郎口心得體會 篇四

6月17日早上我們抵達已在頭腦中做過無數次構想的杜郎口中學,急步進入安靜而忙碌的校園,仔細地搜索着每一處可以解開成功之謎的例證。

在七八年級教學樓的一樓,我和周虹停步在電子顯示屏前逐一瀏覽滾動信息,每一條都是用極其簡短的關鍵詞提示老師的課堂教學,從語言、條理性、梯度、知識點連貫性等角度測評課堂並公示,可見老師們的教學生態是開放、聯動的,這裏的講台不是封閉、獨立的,而是袒露的。

在一樓的走道一角,有一個公告欄,貼着一些照片,遠看類似學生宿舍,簡陋而雜亂的擺設,卻頗具生活氣息,能想象到主人簡樸而本真的生活狀態。近看,每張照片下都有一串文字,清楚地註明這是檢查哪位老師宿舍衞生查出的問題如有垃圾、用品不整齊等。可見老師們的生活也是袒露的、不遮掩的,面對他們的學生、面對來自五洲四海的來客,他們保留着率真質樸的本色。

在每一間鑄造着美麗神話的教室,最引人注目的都是黑板,寫着學生的測試成績、排名,寫着語數英政史地的各種題目、知識歸類、寫着課堂組織的林林總總的評價及負責人的名字,如:聲音、看老師、教鞭、目光聚焦、體態等每一項都有一個負責人,想必這是用於幫助孩子們自如大方順暢地上台展示、發表觀點的一個通行的標準。

在課間,孩子們或忙碌或悠閒或打鬧,整個教學樓瀰漫着粉筆的塵屑。我們看到一個孩子站在窗前靜靜地休息,走過去輕聲問:同學,請問你們下節上什麼課?這個孩子側過臉沒有正眼看我們,用濃重的山東口音回答兩個字:政治。繼續歪過頭去看着遠處。

在孩子們做操的諾大操場,賓客穿行,攝像機、照相機頻頻捕捉青春律動的動人的瞬間。一羣老師圍站在學生隊伍的後面,正討論着什麼。我和周虹趕緊湊上去,原來老師們在研討數學課堂的一些焦點問題,如:如何篩選題目,如何建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如何提高課堂的梯度等。老師們的發言沒有排序,沒有過度和連接,只有精要的提問、設想和實踐效果的比較,面對問題,有的碰撞出了答案,有的仍是問號。面對我們的探聽和抄錄,老師們沒有意思遮掩和迴避。

在報告廳,我們聽到了文理科的兩位代表老師介紹杜郎口三三六模式的思考與演變,呈現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是不斷的否定與改進、不斷的發問與思索。

短短的幾個小時不足以尋求太多的答案,但在杜郎口,我找到一樣東西——不加包裝的袒露,毫無掩飾的直接。杜郎口人面對自己的教學現狀與現實,一心追求教與學的收穫,決然放棄了整齊好看的形式。我不禁驚歎於杜郎口人當初做出這一抉擇時非凡的勇氣。這是一種紮根於土壤紮實生長的智慧的生態,所謂大道就簡,也許正是如此吧!

學習杜郎口心得體會 篇五

為使我校的課改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向有經驗的學校學習更好地教學經驗,學校派出了10名教師赴山東杜郎口國小進行取經學習。我們於12月19日來到山東省臨淄。上午,我們在臨淄中學聽了三節課,一節國小語文,一節國小數學,還有一節高中語文,全部都是無師課堂;下午,我們去了杜郎口國小聽課,我重點聽了一年級和四年級的英語課,也是無師課堂,老師就站在旁邊巡視,基本上不講話。第二天,我們聆聽了崔其升有關無師課堂的報告,他重點陳述了第三代教改, 無師課堂的好處,意在提高學生的智慧和自信。

我想針對國小英語這一塊,來談一談我的感受。杜郎口國小是一所雙語學校,學校並不大,學校的環境也一般,設有5個年級,共有20多個教學班,每個教學班有36人,學生以每6人一組的方式編排座位。學生的課桌也是按分組的方式設計成了六邊形的,很有特色。課桌上只放每節課用的課本及文具盒,很整齊。教室的正面是教師用的黑板,後面和側面及教室外的走廊都是學生用的大展板,展板被劃分成好幾片,上面有學生的名字,展示的時候,學生可以馬上走到自己的展板上進行書寫。

我聽了一年級和四年級兩節英語課。第一節是一年級的英語課,上課前,老師只做兩件事:一件是在黑板上以提綱的形式板書課本的內容;其次,把教學光盤放入電腦內,找出本節課相關的內容,其餘的事都放手讓學生去做。一年級因為孩子小,每節課由3名學生來合作完成。期中的一名學生是主持者,充當老師的角色,其它兩名學生是他的助手,一人負責操作電腦,另一人負責記錄每個小組的表現情況。這節課是對話教學,小主持人帶領全班分小組複習以前學過的句子,以開火車的方式一問一答的進行,緊接着學習新課,學生跟着錄音機一句一句的讀,聽讀完後,小組再以對話的形式相互練習,小組長檢查,老師巡視;最後,讓一兩個小組進行展示,這是課堂的第二個環節。接下來就進入了課堂的第三個教學環節,學生在已學習對話的基礎上自編自創對話再展示,完成了一節課的內容。下課後,老師會根據學生評出的優勝小組,讓他們去班委會領獎,同時布()置作業。

四年級的英語課,教學過程基本上和一年級一樣,用的也是同一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四年級的英語課只有一名學生操作,其餘的學生都是配合這名學生來完成的。課堂教學儘量使用簡單的英語,讓我感受較深的是學生的板書特別整齊。這也是一節對話教學,學生複習完單詞後,到黑板是默寫,學完句子後,在默寫句子,通過寫的方式來鞏固所學的內容。

總之,通過這次聽課,我認為杜郎口國小的英語教學有其固定的教學模式,是分為三步來進行完成的。第一步,就是快樂導入,以歌曲和兒歌的形式開始,複習舊知,學生自由對話,從而引出新課。第二步,進入新課的學習,從單詞入手再到句子,跟錄音機讀後,小組內扮演角色進行練習,小組長負責檢查,老師巡視,最後,讓一兩個小組展示。第三步,是拓展訓練。在本課對話的基礎上自編自創對話,再讓一兩個小組進行展示後,主持人根據老師課前的板書進行總結。課後,老師佈置作業。教學過程出現錯誤時,學生沒有發現,老師只是悄悄告訴簽字一名學生,這名學生會馬上進行糾正,並帶領全班來讀單詞或句子。

這就是第三代課改————無師課堂,意在“人人皆師”,讓老師成為幕後的策劃者,師生成為平等的交流者,也讓我們對無師課堂有了初步的瞭解。

學習英語的心得體會 篇六

4月7日,我帶着一顆興奮但有些緊張的心開始了為期二十天的英語培訓學習。對於一個由語文轉教英語的教師來講能進行一次專業的培訓學習機會實在是難得。因此,我倍加珍惜。回顧這段時間的所見所學,我真的是受益匪淺啊。下面是我這次學習的心得體會:

一。 “要給學生一杯水,你必須是一條河。”

“要給學生一杯水,你必須是一條河。”這是我在培訓期間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在飛速發展的時代,作為一個英語老師只會講幾句簡單的英語,已經不能滿足現時教學的需要。“專業”已成為各科老師應具備的素養。在培訓期間,學習的內容很多,以語音、口語練習為主,兼顧分析教材教法,英語故事教學。 對於我們幾個非專業的英語老師來説,有幾個科目真讓我們吃不消,例如:課堂英語訓練, 英語口語訓練,試聽説訓練。 這些科目的教授都是全英上課,不是專業的老師是很難聽懂的。同時,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我們幾個非專業的老師都有同感。藍紅軍教授説過要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每天堅持學英語。我已經購買了“新概念英語”的第一,二冊,希望通過自學,使自己更專業一點。

二。轉變身份,感受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

由老師轉變成學生,是我這次學習所抱的心態。我在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所營造的愉快的氛圍中自然感受到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有效地促進了我們英語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在培訓課過程中,除了在教學方面收穫豐富外,我們還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去鍛鍊我們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沈曉老師的語音課,使我們對語音的基礎知識瞭解得更徹底,語音語調更加標準,基本的拼讀規則掌握得更深刻。同時,學院還給我們三十三位老師都分配了一位語音輔導員,是學院三、四年級發音最好的學生,她們在百忙之中儘量擠出時間來陪我們早讀,矯正我們的讀音,教我們連讀,讀句子的停頓等,使我們受益匪淺。還有吳志強老師的詞彙,語法教學,老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生動的授課方式,使我們的教學觀念與時俱進,提升了專業素養。國小語法知識和句型教學方法的改變,特別是語法知識教學步驟的改變,新模式Meaning---Use---Form主張根據兒童認知特點,從意義理解(Meaning go first)入手,設計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運用所學英語句子去表達,改變了以往語法教學的枯燥模式,讓學生在交際中輕鬆獲得語法知識。新的教學模式讓我們更新了教學觀念,注重了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指出了我們教改的方向。

一個月的培訓很快結束了,我們覺得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學習,我會盡我所能將這個月學到的東西,吸收並轉化為有自己風格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學得有趣、學得開心。最後,衷心感謝這次培訓活動的舉辦,並盼望以後能有更多、更廣泛的繼續學習的機會讓我們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爭當一名受學生歡迎的英語教師。

杜郎口學習參觀心得體會 篇七

人類已經跨入21世紀的信息社會,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預示着人類經濟社會生活將發生新的巨大變化,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能力將作為人們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標誌。以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和通信技術為特徵的現代信息技術,已在社會各個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正在改變着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工作與學習方式。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基礎工具課程,其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一、課前準備

1、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學科教師平時應認真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瞭解新課程理念,並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落實在教學活動過程中。

2、學習學科新知識,及時更新陳舊知識內容。由於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迅速,教學內容也更新較快,學科教師應關注信息技術發展的新趨勢,及時更新陳舊知識內容,熟練掌握綱要中規定的教學內容。

3、瞭解學生認知水平。通過多種渠道瞭解學生的知識水平、認識發展水平、思想及情感發展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等。

4、鑽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學科教師應認真鑽研教材及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瞭解教材的編寫原則,瞭解所授知識在學科教學內容中的地位、與前後知識之間的聯繫,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確立包括情感態度、認知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正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

5、熟悉教學的硬件和軟件環境。熟悉教師演示設備、學生操作練習設備的硬件和軟件環境,熟練掌握硬件和軟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6、認真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遵循一切為了每位學生髮展的理念,以及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認真進行教學活動設計:

⑴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各種有效的學生學習活動方式和內容。

⑶設計合理的問題和任務,難度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操作水平。

⑷設計多種有效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

⑸設計完整的課堂教學結構,過渡自然流暢。

教學設計內容要形成電子文檔,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活動的內容和開展過程,學生操作練習內容,板書內容。

7、製作電子板書。設計並製作美觀、清晰、簡明的電子板書(或課件)。

二、課堂教學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內容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

1、創設有效合理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2、教學過程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分散難點,突出重點。

3、合理運用講授法,講授應具有啟發性,堅決杜絕滿堂灌的教學方式。

4、教態親切、自然,術語規範、正確,演示正確、熟練。

5、應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問題難度符合學生的認知和操作水平。

6、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

7、教學過程應遵循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理論聯繫實際原則、直觀性原則、鞏固性原則等教學原則。

8、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各種有效的學生學習活動方式。

9、課堂教學結構完整,過渡自然流暢。

10、採用多種有效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評價。

三、課後教學活動

1、進行課後教學反思,寫出教後感。

2、檢查教學設備,排除設備故障。

3、及時批改課後作業,並及時反饋。

4、進行課後輔導工作,對不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5、開展課外活動輔導工作。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應組織課外興趣小組,根據學科競賽內容和項目進行課外輔導。

四、評價與考核

1、信息技術學科只進行期末考查,不進行期會考查。考查成績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2、評價與考核本着對發展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有利的原則,評價的方式應靈活多樣,可以採用考試、考查和評估學生作品的方法,並以評估學生作品的方法為主。

3、不論採用什麼方式進行評價都應鼓勵學生創新,使檢查學生學習質量的手段和方法象信息技術本身的發展一樣充滿活力。

在常規中提到了對學生的指導,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學法,研究如何設計有效的學生學習方案,研究如何引導學生構築課堂學習的規範,與教師教的規範相得益彰。

課外活動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在常規的最後一點,提到了教師應積極開展學科競賽活動,結合學科課程整合、校園文化建設因地制宜地開展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的綜合實踐活動,張揚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

學習杜郎口心得體會 篇八

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去山東杜郎口中學進行了學習考察。我發現自己在思想和學科教學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幾天的聽課、反思、反饋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同時我也有了巨大的收穫。

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教師自己要轉變觀念,放手給學生,以學生為本,改變傳統的一言堂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次學習回來後,通過我的實際體會和備課組的交流,我們研究了進一步的改革措施,下面我針對課堂用具、課時安排、上課流程、學案編制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具體的説明:

預習環節:

1、課前教師可以創設情景,引導同學進入新課的學習,也可以引導學生來自主創設情景學習。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利用多媒體。

2、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爭取讓每一位學生自動自覺的去學習。

3、增加學生自主預習的時間,讓學生充分預習,對預習環節進行調整:首先明確預習任務,如預習應該達到的程度。在預習時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教材,自己標記知識點,或者記憶知識點,讀完後小組長負責核對知識點。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難問題,可以小組交流解決,也可以小組派代表請教其他小組,可以小組之間互換疑難問題。預習過程中小組的感悟和生成的知識點可以提醒大家及時記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巡視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對學生做出一定的指導和答疑。

4、對學案進行調整:

(1)在最初的幾周學案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學習目標進行有目的、有重點的閲讀標記。學生熟練後不再出示學習目標,而是通過學生的閲讀,在學案設置空白處讓學生自己填寫學習目標。

(2)預習也包括對重點問題的挖掘和拓展,這些問題可以由教師在學案上設置,最初可以是具體的問題,學生熟練之後可以出示提綱形式的提示,關鍵詞等。教師此時可以提示同學如何進行拓展,可以聯繫各個學科的內容。包含的內容要有不同的深淺度,學生在預習環節小組合作解決。

(3)注重與前面知識的聯繫,保證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做到上掛下聯,同時注重與今天時事的對比。

(4)在學案中預留空白處,將自己預習的重點或者是預習中解決的問題進行整理記錄。這部分就相當於學生的預習筆記。

展示環節:

1、明確對學生展示的要求,爭取簡單、明瞭,具有可操作性。

(1)展示時要求展示同學做到:不看教師、脱稿展示、語言規範、及時不拖拉並配有適當的肢體語言。聽課的同學要求做到:投入,認真傾聽,坐姿端正、及時提出質疑。

(2)展示的內容要做到:①讀(講的通順)、析(分析透徹)、展(展示大方)、聯(聯繫舊知)、結(結合實際)。教師在各個環節都進行及時的記錄和打分。②對於重點或者難點的內容最好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記。

2、在學案上也對展示環節進行一定的調整:

(1)展示的內容基本是對預習內容的展示。教師對於學生可以達到的程度要心中有數,不展示基礎知識,展示拓展的內容。

(2)展示的形式力求多樣,在最初學案上可以給學生一定的提示性語言:如歌謠形式的填空,小品或者是相聲、評書等。學生熟練後不再提示。展示時最好能與同學進行互動,如提問等。

(3)由於對展示的形式做出了要求,所以學案上會適當增加需要的知識鏈接,比如相聲評書需要的故事,歌謠解釋時需要的歷史故事等。

3、任務的分配上:

(1)小組任務分配:每組任務都要有深有淺,任務均衡。

(2)組內任務的分配:強化組長的作用,簡單的題分給學困生,稍微難一點的分給能力強的學生,做到展示不集中在一個同學身上。

4、點評:

(1)強化學生的互評意識。一組講完其他組成員可以及時的進行點評或者質疑,疑難問題大家合作解決,錯誤的問題由其他組發現後本組成員用不同顏色的筆自己改,提醒大家注意。

(2)教師也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點評、鼓勵性的語言或者是對共性問題的提醒和強調。

5、讓每位同學都準備糾錯本。展示完成後,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錯誤和黑板出現的易錯點進行整理。糾錯本包括四個部分:錯例、錯因、正解、拓展或者是聯想。

反饋:

1、明確要求:學困生要達到的程度是基礎知識掌握牢固,能力強的同學要有拓展。

2、學案調整:

(1)最初可以以習題的形式出現,完成後組內互批,自己改正錯誤並寫在糾錯本上。

(2)學生熟練後這部分可以預留空間讓學生互考默寫知識點並互相批改,自己改正錯誤並寫在糾錯本上。

3、每單元結束以後有習題資料的彙總和整理,通過小測驗的形式來完成。

以上是我們研究的改進措施,在以後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會遇到更多的問題,我們將不斷研究,繼續探索,為我校“打造高效課堂”儘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