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牛郎織女》讀後感心得體會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26W

《牛郎織女》讀後感心得體會

《牛郎織女》講述的一位仙女下凡嫁給一個貧苦窮人,然後被王母娘娘知道後把仙女抓走迫使他們分離的故事。那麼《牛郎織女》讀後感該怎樣寫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牛郎織女》讀後感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關於“牛郎織女讀後感”內容請點擊(↓↓↓)〗

《牛郎織女》讀後感300字作文

《牛郎織女》讀後感400字作文

關於《牛郎織女》的讀後感

《牛郎織女》讀後感範文

牛郎織女讀後感200字作文

《牛郎織女》讀後感(一)

這個故事講了牛郎在老牛的指點下和織女結為夫妻過上幸福生活,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了織女隨意下凡,又氣又嫉妒,並製造了銀河,使牛郎和織女無法相見。牛郎思念之情感動了司鳥之神,於是每年喜鵲都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和織女相見。

牛郎織女一年只見一次,多麼可憐啊。牛郎和織女的誠實、善良使我很感動,王母娘娘的蠻橫使我很憤怒。我相信終究有一天王母娘娘會得到報應。多麼希望王母娘娘消失,牛郎織女過上幸福的日子啊!

《牛郎織女》讀後感(二)

牛郎和哥哥嫂嫂一起生活,為了多分父母留下的家產,哥哥嫂嫂早早就把他趕出了家門,牛郎只帶走了和他朝夕相伴的老牛。牛郎依靠自己的力量,並經老牛幫忙,耕種田地,一起度過了艱難的時光。

後來,在老牛的指點下,娶了一個從天宮逃下來的織女,生了兩個孩子,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王母娘娘知道後,動了怒,把織女抓回了天宮。牛郎和織女的痴情感動了天上的司鳥之神,每年的七月初七,讓他們見一次面。

牛郎雖然命苦,但他過的很幸福。艱苦的生活並沒有擊垮他,反而成就了他遇事從容、樂觀堅強、勇敢的精神。

《牛郎織女》讀後感(三)

到六年級了,讀的課文越來越長了,而王老師卻堅持一篇課文一篇課文聲情並茂地朗讀給我們聽。今天王老師給我們讀了《牛郎織女》,聽了後我感覺第九自然段讓我發現了許多別人都還不知道的東西。

現在的社會流行自由戀愛,有情人終成眷屬,可古代就不一樣了,就比如文章提到的牛郎織女,雖然相愛,可是有人阻攔,阻攔他們的是天庭的王母娘娘,不用説從"拽、抓、闖"這幾個動詞就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個心狠手辣的女人,我估計所有參考書上都會這麼寫。可如果她真的心狠手辣,就不會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去抓織女,這樣只會讓他們更難捨難分,如果她真的心狠手辣便不會自己親自去抓,她可以選擇讓別人去抓,可別人可能會傷害到她,如果她真的心狠手辣,便不會讓他們再相見,而是隔着銀河相望。

所以,我們在觀察別人要從多方面來觀察,單方面觀察太膚淺了。

《牛郎織女》讀後感(四)

今天我們學了第十三課《牛郎織女》,這是一個民間故事,講述的一位仙女下凡嫁給一個貧苦窮人,然後被王母娘娘知道後把仙女抓走迫使他們分離的故事。

課文裏織女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姑娘,我看了課文後反而覺得織女有一點任性,她剛下凡遇到的第一個人就相信他並且嫁給他,而且她還是偷偷的下凡的。天庭也有天庭的規則,她就這麼隨意的挑戰了這個規則。所以她被抓回去也可以理解。

牛郎確實是一個心眼好,能吃苦的人,一般人都會喜歡他,我也不例外。

王母,這是一個值得所有讀過這篇課文的人去好好品味的角色。看表面,她心狠手辣,使牛郎織女夫妻分離、骨肉分離。而從王母的角度去看,她也只是一個關心孩子的長輩啊!她不願意見到織女降低身份下嫁人間,同時,天庭自有天庭的規矩,哪有輕易破壞的道理。但織女一心追求自由,追求平靜的生活,所以王母的關心變成了一廂情願的關心。

學了這篇課文後,使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或一個人。在今後王我們也要一直去對課文的任務做分析。

《牛郎織女》讀後感(五)

聰明善良、心靈手巧的織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孫女,從情理上講,做長輩的哪能不疼愛自己的孩子。活活拆散了這親親密密、美滿幸福的一家人,有些讓人費解。

我揣測王母娘娘這麼做的原因,無非兩點:一是天上需要織女這樣的織錦能手;二是織女乃帝王子孫、上天仙女,而牛郎只是凡夫俗子、一介平民,兩人間的等級關係相差太大。在我國曆史上,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從文中可看出我國的等級觀念分佈廣、歷史長,由等級觀念支配下建立起來的等級制度則禍害更深更廣。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一直到現在,它的種子還綿綿不絕。

我們都是在談王母娘娘的壞,可王母娘娘也有好心,如果純屬壞意就不會只是將織女帶回天宮了。其實,在漫漫人生路途上,父母不也總是會處處扶持着孩子,生怕他們沒有父母的牽引便要跌得頭破血流。孩子的第一次邁步、第一次生病、第一次上學、第一次考試,甚至第一次遠行、第一次工作,第一次戀愛,無不牽動了父母乃至全家人的心。在我們身邊,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當孩子上下學,學校門口的道路便被堵得水泄不通,父母或長輩一手幫孩子拎着書包,一手拽緊孩子小手;孩子即便是一場普通的傷風感冒,全家也如臨大敵;孩子原本純粹想學游泳,卻在父母的高壓下接受着吉他培訓……

即便到孩子已長大成人,父母的雙手也不會放下--找學校、尋工作、相對象、結婚、買房、看孩子,父母漸漸佝僂的身軀還要繼續為孩子們負起重擔,還要繼續為子女們操勞憂心:學校飯堂能否吃上可口飯菜;出門在外是否會照顧自己;單位加班能否休息好;下班路上是否安全;房貸還了幾成等等,總之,父母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着自己的孩子。

説到底,對於王母娘娘這個角色,我們要從多個角度來評判,就像王老師經常跟我們講的,看待世間萬物,永遠不能只片面地看一面,多角度去評價,我們的思維才不會被禁錮,我們的胸懷才不會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