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無問西東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4W

無問西東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無問西東》觀後感 篇一

電影無問西東公影后確實凡響不同,一時之間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它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這裏簡單説一下電影《無問西東》是由李芳芳編劇並執導的。無問西東劇情講述了四個不同時空中幾位年輕人的選擇和命運。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這幾個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

《無問西東》據説當初是為慶祝清華大學百年校誕所作,影片中的故事涉及民國、西南聯大、文革前夕、現代,時間跨度長達100年,以四個不同時代的故事作為清華百年的縮影,展現出清華學子在時代洪流中的青春歲月。

電影跨度極大,有時讓人難以跟進,但故事很有吸引力,能牢牢抓住觀者的心。

無問西東”取自清華校歌中的“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前兩句強調學藝先修身,後兩句從學術上來説是指著書立説,不用被東西方的差異所限制。而從本片來看,這兩句更像是在指人生態度:瞭解真實的自我,這一點,可以説是貫穿在整部影片的四則故事之中,我把其稱為“無問四則”。

″無問四則"中其實提出了四個很嚴肅的問題。

一。我們在國家危難時應當如何面對。

二。在時代鉅變時我們應如何面對個人的情與愛。

三。人如何認識自己認識他人。

四。人應如何選擇人生的道路。

這四個問題就像是四胞胎一樣是由同一個母體孕育出來的。影片通過四個故事交替編織而成,是一部有深刻意義的電影。地不分南北,人不問西東,我們都是同一片天空下的華夏子孫,我們都是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活生生的人。四個問題電影給出了答案。相信觀影后的人們也會得出自己的答案。

從我觀影后的觀點來看,我認為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無問西東觀後感優秀作文 篇二

假期裏我看了《無問西東》電影,《無問西東》是來自清華大學的校歌“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本以為會節奏很亂的,看了《無問西東》的預告,讓大家覺得它是部很無聊的電影。其實你如果認真看了就會潸然落淚,你也會認為這是部好片,讓我們走近《無問西東》這部感人的電影了。

《無問西東》講述了幾個不同年代清華大學生們的夢想。比如,黃曉明演的陳鵬,校長讓他去九所研發原子彈。他知道去九所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工作。但是為了國家的強大,他毫不猶豫地去了九所。當他在九所工作完成原子彈研發任務,原子彈成功爆炸後。他聽到人們説祖國強大,再也不會受別人欺負時,他榮譽感油然而起。他回家的火車上,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電影裏的一個細節。陳鵬因為研發原子彈,他摘下帽子的時候頭髮全掉到他的肩膀上了,這是因為核輻射。

其實電影裏每一個人物,都有着聯繫,比如,陳鵬小時候是個孤兒,住在一個山莊。那個山莊一場的貧窮中國飛行員,開着飛機,空投物品,裏面裝滿了糖和罐頭。大家都叫他晃晃叔叔,因為他每次來時都會抖動飛機的翅膀,他就是王力宏演的沈光耀,他是富家子弟,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為了祖國,踏上空軍之途。因此與村莊孩子有着很好的情緣,但為了誓死保衞祖國,他開着飛機,去轟炸日本的航母,但是航母派出了一個非常尖端的人,他開着飛機擊毀了所有飛行員,除了沈光耀,沈光耀也捱了他幾顆槍子。所以他的飛機冒煙兒了。正當他着急的時候,想起了,祖國受日本的欺負。他用自己飛機上的最後一點油,飛向了那架敵機,並用機槍瘋狂的掃射他,那架敵機墜落了,而那個飛機底下正好是日本航母,所以他沒有油以後,開着飛機直衝向航母,只聽蹦的一聲,航母爆炸了。為了愛和和平,他犧牲了。

而回到現代,企業高層張果果,本想通過四胞胎來做廣告,宣傳。後來懷疑人家賴上他,開始懷疑人生。最後救活了那四個孩子,也是闡述了怎麼選擇的原因。這部電影講了大學生們的理想,他們用自己的青春換來祖國的發展,去塑造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們看到了電影裏的所有大學生,都朝夢想,奔去,有些,是實行祖國的發展與富強,有些事幫助了祖國營造一些新科技。讓祖國走向創新。他們為了祖國的富強,犧牲了自己青春。所以,如果你們知道你們要面對的怎樣的人生,你們還有勇氣,來到這個世界上嗎?在這個社會上,有着太多謊言,與生不由己,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灰色,但願所有付出終有回報,願你器識為先,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觀後感優秀作文 篇三

和室友一起去看了《無問西東》,沒能忍住,感覺每一秒都想要流淚。

這部電影節奏非常舒緩,讓人沉醉其中,美且舒服。看完有一種羞愧感,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卻遠遠不如他們活得那樣瀟灑和意氣風發。

沈光耀的媽媽説的那些話,真的好偉大。作為父母,他們只希望兒子活得開心、幸福,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人,過上喜歡的生活。兒子不需要去追名逐利,不需要去建功立業,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了。雖然這個兒子最後沒能按照母親的希望幸福長長久久活下去,但是他也算生而無憾,為了理想而去。王力宏很適合這個角色,自帶富家子濾鏡,只要他出現就是人羣中的亮點。

陳鵬的這種性格,是我喜歡的類型。堅定、温暖、不張揚,不喜歡多説,什麼事情就是去做,默默行動。如果能有陳鵬這樣性格的人作伴,感覺是可以信賴一輩子的人。

王佳是一個漂亮、優秀的女孩子,同時有些自視甚高,帶着一點點虛榮、傲慢和任性,這不是什麼大錯,但卻在那個時代下被放大,給她自己帶來了近乎滅頂之災。帶上紗巾之後,只露出的那雙眼睛,如此平和、安靜,最後在大戈壁行走的身影也是又一次讓我落淚。

陳鵬和王佳的故事真的讓我覺得,兩個人只要心意相通,即使有一個人面貌全變了,也不會有任何影響。雖然,兩位演員都是美顏。

對王佳的故事添油加醋的女同事們其實也不是完全醜陋的,這個電影裏沒有壞人。她們只是比王佳稍稍普通的平凡女孩子,面對着一個愛炫耀的發光體,甚至這個發光體能夠和獲得自己喜歡的男孩子的青睞,而這個男孩子對自己不理不睬,她們有着小小的嫉妒心和報復心。

高中老師許伯常既可憐又殘忍。他用雙手埋葬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是的,他説得對,人是可以變的,今天你可以對她許下諾言,明天也可以反悔。但是那個女人卻是太過執着,她無法接受一心相許的背叛。我想她也曾經是個輕鬆、美麗的女孩子,只是被丈夫的冷漠逼成了悍婦。她把對丈夫的求而不得之怒、之恨撒向了王佳。王佳成功點燃了眾人的怒火,被毆打“至死”。劉淑芬一下醒了,其實王佳死了,許伯常還是許伯常,而劉淑芬並不想殺人,她只是想出出氣。她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與丈夫真正開心生活,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並沒有很喜歡現代的故事。張果果沒有義務為四胞胎家裏付出那麼多。不過可能迴應了那句話吧,張果果提前知道了自己可能要面對的生活,也許四胞胎家庭不知滿足,會一直索取,但是張果果做了自己的選擇。

李想的故事,不想多説。只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他想不到一封信會給王佳帶來滅頂之災,他太想要支邊。王佳“之死”是他一輩子的遺憾吧,最後用死亡贖罪了。

無問西東1100字觀後感 篇四

無問西東,整個電影是圍繞着泰戈爾的詩歌展開的,傳遞了的故事都是想告訴我們,期望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在自我的感情面前堅定,在自我的夢想面前堅持,真誠的應對自我,才能夠真正的做到無問西東,無所畏懼。

第一條主線是民國時期,20年代清華青年學子代表吳嶺瀾,一個天才,為了讀書而讀書的人,然後給到了圖書館裏面泰戈爾演講的時候,他看到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都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羣人,這些人站在那裏,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人羨慕,他突然領悟到了什麼是真實。然後他一輩子追求對生命的思索,對自我的真實。年老的他把他內心的光照亮了正在迷茫中的沈耀華。

第二個故事到40年代西南聯大的段落,當沈耀華的母親千里尋兒,不期望他當兵參與到戰爭中時,説了這樣的一段話:我不想你還沒有想好怎樣過這一生,就沒有了性命。媽媽只期望你過上自我想要的幸福生活,平安。這一段我已經飆淚了,我們出生在一個沒有戰爭的年代,活在一個安全的國家,從來不用擔心看不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陽,我們能夠平安的過完這一生,應當更加學會珍惜。當他看到那個帶給他無數歡笑的孩子被日本轟炸機炸死的時候,他決定去當飛行員,把生命獻給國家。在訓練的過程中,他把軍營的食物帶給那個村莊的人,被教官訓罵的時候,他説: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裏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我不是為了這一口飯吃而當兵,我清楚的明白我在做什麼。

然後就是新中國成立__年代的故事,到電影快要結尾的時候,陳鵬回來發現村落都被封了,兩人走散了,王敏佳説這輩子必須要找到你,在我最熬不住的時候是你給我堅持的力量,此刻該我來照顧你了。看到最終也沒有看到兩人相遇的鏡頭,人生就是有這麼多遺憾和錯過,在那樣訊息不發達的年代,錯過可能就是錯過了一輩子。可是此刻呢,想念的人只要打一通電話,告訴你等着我,就不會走散。

所有的一切回憶都是給了21世紀的張果果這個故事,他在救助四胞胎這個事情裏,一開始充滿温暖,然後聽到一些被幫忙的人纏上一輩子這樣的故事後有所猶豫,到最終聽從自我的內心,選擇相信人性的善良。四胞胎的家人必須要見到果果其實就是想給他送四個孩子的胎毛做的毛筆。

電影的最終還有一段獨白,看到的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的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明白青春也可是僅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期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

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悦,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温暖。可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我的珍貴。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你想好怎樣過這一生了嗎我想這個電影就是想告訴我們,思索生命的意義,是值得花時間去思考的,永遠不放棄真誠,對自我真實。

《無問西東》觀後感心得體會 篇五

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

——題記

四代人,四個時代,不一樣的人經歷着不一樣的路。他們心裏都想活得更加真實,追求更完美的事物。熒幕下,一羣清華學子追求着自我的生活。

四個時代,交錯着電影的每一個小節。有辛酸的淚,也有激動的笑。

鏡頭起初落在現代的張果果身上,他遇到了一對四胞胎並向他們展開援助。但因為許多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他想過要放棄贊助他們。他淡視了別人的生死,但因為一件事打動了他。在清明節那天,父母堅持要去掃墓,為了報答救他們一命之恩的李想。他們以往是支邊隊員,李想救了他們一命而犧牲,他的最終一句話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張果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決心贊助四胞胎。他活出了自我的真實。

第一代人,吳嶺瀾和梅貽琦。梅貽琦任職清華大學校長。吳嶺瀾在學習當中遇到了問題,就去找梅貽琦討論關於換課的問題。梅貽琦提到了“真實”兩字讓我深有感觸。學習是為了什麼?只是追求成績的排行和學科的好壞嗎?功名利祿都是次要的,找到自我喜歡的專業才是最重要的。之後他來到了一次泰戈爾的演講,深有感觸,真實二字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

第二個時代,日本侵華時。清華改為西南聯大遷移到了昆明,在那裏建起了茅草屋,鐵皮頂,條件十分惡劣。軍隊到學校來招生,報名的人寥寥無幾,他們害怕犧牲。沒有令人想到的是,家境富裕的沈光耀主動報名。他是一個努力學習助人為樂的人,他沒有自我的家嗎?他不害怕失去生命嗎?但他認為,成為一名飛行員,為國報效更加重要。當他見到母親,遭到了極力的反對。他承諾不去參軍,卻又瞞着他們繼續來到飛行隊。他令我感動,也讓我感到敬佩。感動的是,他偷偷帶着食物,開着飛機到貧民窟播撒食物幫忙那些貧困的孩子,即使受到處罰,他也無怨無悔。令我敬佩的是,他為了戰鬥,駕駛飛機撞向軍艦,結束了他的生命。這既讓人感歎,又讓人悲傷。

第三代,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不久,清華大學遷回了北京。陳鵬,王敏佳,李想是從小一齊長大的。陳鵬和李想,都對王敏佳有着愛慕之心。他們都是很優秀的人,可是結果卻大不相同。王敏佳和李想,想幫忙中學教師擺脱婚姻,寫了一封信寄到他家,卻被教師的妻子發現。他的妻子追究到底,最終找出了王敏佳。從此,王敏佳受到牽連,變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批鬥。李想為了去支邊,沒有站出身來承認。在王敏佳的批鬥會上,她被打得頭破血流,陳鵬發現他後,給她洗去了傷痕,立下的墓碑,代表着和過去再見。第二天,王敏佳醒來後,陳鵬把他安頓在了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陳鵬便要轉身去往核基地,他碰到了在王敏佳墓碑旁哭泣的李想,只説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想為了追求自我的夢想,他逃避了事實,放棄了真實。他的後半生充滿了懺悔,他在支邊的路上救死扶傷,活出了他的真實。幾年後,陳鵬回到了小村子,發現那裏已經荒無人煙。王敏佳踏上了尋找陳鵬的路,尋找她自我的真心與所愛。

電影結束,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不一樣的結局,不明白是哭是笑。儘管結果不是那麼完美,但他們都活出了自我。像電影裏所説,我們要為自我和他人而變得更加珍貴: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無問西東觀後感想與心得 篇六

電影《不問西東》裏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四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尤其是沈光耀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用戰火中的熱血生命寫出了他的精彩。他以往和他的教官一樣堅信: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我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同樣,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守住的,正是對黨和人民的真心,對黨的事業的真心,這決不是背口號的空話,而是要用一生堅守、奉行的初心。

和平環境更考驗黨員幹部的初心。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更考驗着黨員幹部的為民初心。應對市場經濟的物物交換原則,以及無處不在的金錢價值觀,這些都無時無刻影響着我們,考驗着每個黨員幹部,稍有不慎就會跌入利益的陷阱。現今的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其實絲毫不遜於戰爭年代的考驗。黨員幹部能不能在新時代的考驗面前,更好地站穩腳跟,堅守當初入黨時的初心,向戰火中現身的革命先烈一樣守牢初心,更是一種直接的考驗。

堅持住對黨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這特殊的材料就包含着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包含着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每個黨員幹部都應當在內心拷問,應對生與死的考驗,我們是否能夠像沈光耀那樣,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能不能夠在新時代的每項工作中,都能始終堅持對黨的事業的那份真心,努力在自我的崗位上,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周邊羣眾共同為推動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宏偉藍圖落地實施而努力,共同凝聚在黨的周圍,構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不斷添磚加瓦,奮鬥一生。

不問西東只問初心是否永駐心間。在心中播撒一片信念的種子不難,難在一生堅守這種夢想信念。踏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把完美的藍圖變為現實,需要的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長期的堅守。

面向新時代,黨員幹部也需要不問東西,只問初心,要能夠扛得住各種利益的誘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能夠始終堅守住夢想信念,守住入黨時的那份初心,經常照照焦裕祿、谷文昌、廖俊波等先進人物的鏡子,守牢進取向上的初心,也要經常照照周永康、令計劃等反面典型的鏡子,搞清楚底線在哪裏,紅線在哪裏,真正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利益的考驗,讓入黨時的那份初心永遠留在心間,像《無問西東》裏的四個年輕人一樣,守住初心、踐行初心。

《無問西東》觀後感 篇七

“無問西東”,清華校歌中的一句。西與東,是對立的選項;無問,是決絕的堅持,是少年的真心,是少年的篤定。

《無問西東》,一部在時間軸上前後跳動的電影。劇中時代迥異的幾個青年,各自站在了命運的關卡。或因戰爭,或因批判,他們面臨着社會發起的挑戰,他們卻在最終,不約而同地表現出了對內心選擇的堅毅。從清華園中的哲理深思,到小村子上飄落的罐頭,從銀杏葉中的一往情深,到兒童房窗上的五彩繪畫,這是他們的選擇,清澈而堅毅。

不光是影片中,“選擇”這個詞在現在也深深困惑着我們所有人。“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可惜我無法同時涉足。”進入青春時代,我們要面對的選擇也越來複雜,越來越重要。這時我們會發現,在選擇的天平兩端,擺的往往是客觀的形勢和主觀的意願。遂難如願,十之五六,“選擇”,何其艱難之至!

一些人學會了瞻前顧後,瞻東顧西。他們選擇的,是客觀情況要求他們做的事。這種人自有其無奈之處,無可厚非,甚至往往他們的選擇都是相對正確的,相對明哲保身的。然而,影片讚頌的卻是另一種人:他們在壓力面前,選擇了遵從內心,結局即便慘淡,他們也無怨無悔。不僅是這部影片,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詩文書籍,都在讚頌這一種看上去不那麼聰明的人。

為什麼呢?

或許,是這些人,有着一種令再世故的人也念念於懷的選擇的姿態。

念念於茲的原因或許是這種挑戰權威性的選擇或多或少地是在敲響社會“不人道”的警鐘,幫助社會往更好的方向邁進;但更大的原因可能是——生命對真與美的渴望。

姿態,不同於外貌,它是不可矯作出來的,它是內心精神世界在外表的展露;而選擇的姿態,亦不同於選擇的結果,而體現在選擇之時的敢想敢做,不畏世俗。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用勇於表達內心真實世界來體現這種選擇的姿態,用不向世俗卑躬屈膝來維持生命的姿態。莊子夢中化蝶相忘於江湖,嵇康廣陵孤唱決絕於刑場,司馬昱朝堂思道朗朗於爪下,陶淵明悠賞南山拒仕于田園,便足以看出中國人對這種選擇的姿態之執着。因為這種姿態——如沈光耀投筆從戎之時,所做的選擇姿態之真誠、決絕、意氣、瀟灑——正是堅毅、真誠、灑脱的生命之美的體現!

所以説:這種選擇的姿態,是超出功名利祿的真誠瀟灑,是超出世俗壓力的不卑不亢,是來自靈魂的真心,是讓人心心念唸的生命最初的純淨美、堅強美、真實美。

於是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真心”這個主題被影視作品一拍再拍,一演現演;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會對《茶花女》中被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真情的瑪格麗特充滿同情,感到“被悲壯美震憾”;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人們那樣地讚賞在亂世中獨清一隅的文人們。因為他們,或曾經的他們,都在壓迫面前展現了選擇的剛強姿態。這種真實的美,總令人們動容。

在影片的結尾,我們看到張果果坐在四胞胎的窗口邊繪製窗畫的。温暖一幕。我想,他此刻一定十分快樂吧。能有勇氣以真實而漂亮的姿態生活的人,一定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