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的長征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16W

我的長征觀後感1000字(精品多篇)

《我的長征》觀後感 篇一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歷史影片一一《我的長征》。這部影片是從一個小主人公的角度來來講述他眼中的長征。裏面講述了中國工農紅軍抗戰英雄浴血奮戰的故事。

在觀看這部影片時,許久沒有被感動的心又一次洶湧澎湃,不是被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也不是被生死離別的哀傷。是被一種精神,一種毅力。不懼槍林彈雨、忘卻生死哀傷,為了心目中的那個希望,跟着共產黨走,這就是解放、抗戰年代千百萬窮苦百姓心中唯一的希望。為了這千百萬眾生的希望,

故事講的是少年紅軍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參加了長征,湘江之戰的慘烈炮火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王瑞被毛澤東救起。戰爭給王瑞內心留下了創傷,但他依然堅定着父親和連長説過的話,“跟着走!”跟着走的王瑞隨着紅軍的勝利轉折,從痛苦和陰影中更加堅強勇敢起來,但他又在紅軍過彝區、強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連長。繼續長征途中,他親眼目睹了毛澤東、賀子珍為了堅守紅軍的紀律,在緊急環境中被迫丟掉剛剛出生的女兒那動人心魄的一幕。悲痛激發了王瑞和紅軍戰士們更加強烈的戰鬥意志,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搶奪安順場渡口的瀘定橋。飛渡大渡河,二十二位紅軍突擊隊員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人類戰爭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王瑞在硝煙尚未散盡的瀘定橋頭再次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輕輕地為“瑞伢子”梳理着被煙火燒焦的頭髮,輕聲感歎:“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呢?”王瑞經受了艱難困苦、血淚戰火的磨礪後成長起來了。

直到現在,我的眼前仍浮現出戰士們穿着草鞋,在風雨中狂奔着。想想現在我們有如此優越的環境,是戰士們在槍林彈雨的戰爭中用鮮血換來的。如今,我感到寸步難行,彷彿腳下都血肉模糊的屍體。

長征,你是我國戰士們協手奮戰的象徵,我永遠會記住的!

我的長征觀後感 篇二

前幾天,我懷着激動的心情觀看了電影《我的長征》,看到那一幕幕悲壯、慘烈的鏡頭,我不禁淚如泉湧。為了不讓別人笑話,我使勁咬住嘴脣,才沒有哭出聲來。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影片用回憶錄的方式講述了主人公王鋭在長征中的感人故事。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全家人都參加了紅軍。十六歲時,王鋭的父親、母親、姐姐、姐夫先後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王鋭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堅定不移地幹革命,不僅走完了長征,還成了新中國的主人,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影片中飛奪瀘定橋的情景最令我感動。瀘定橋是紅軍長征中要奪取的要塞,敵人想阻止我軍北上,把橋上的木板全部抽掉,只剩下13根鐵鏈,橋下水流湍急,橋頭火力密集,看了就讓人心驚膽戰。在危急的關頭,紅軍戰士不畏生命危險,冒着槍林彈雨,攀着懸空的鐵鏈,用生命和鮮血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

看到這裏,我不禁感慨萬千。紅軍戰士在忍飢挨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夜裏急行軍,提前趕到瀘定橋參加戰鬥。他們為了革命、為了新中國的誕生挑戰了生命的極限,換來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勝利。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呢?有的人是積極上進,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也有人自私自利,貪圖享樂,怕吃苦,怕受累,生怕為集體、為他人多做一點好事。

就拿我們青少年來説吧。有的同學在家裏嬌生慣養,挑吃挑穿,動不動就在父母面前使性子、發脾氣,成了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這樣做實在不應該。不僅丟掉了革命先輩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精神,連“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也丟得一乾二淨,真是愧對革命先烈呀!

其實,我自己也有很多臭毛病,雖然爸爸媽媽並不嬌慣我,但我做事也心浮氣躁,缺乏踏踏實實的精神。練琴時媽媽指責幾下,我就撅着小嘴,心不在焉地機械練習,不講求手法的到位、曲調的變化、情緒的表達,常常事倍功半。因為這事,我可沒少挨媽媽的嘮叨。有些時候,作業稍微多一點,我就老愛在媽媽面前抱怨。現在想來,這都是意志不堅定、缺乏吃苦耐勞精神的表現。雖然我們沒有走過長征路,但我們不能沒有長征精神。

生活在新中國的孩子們,行動起來吧!不要再做温室裏的花朵,不要再做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我們要發揚長征精神,不怕吃苦,甘於奉獻,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靈。

《我的長征》電影觀後感五 篇三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壯麗史詩,是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發揚先進的光輝篇章。70年歲月流逝,但紅軍氣壯山河的英雄壯舉,長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依然讓我們心潮激盪、熱血澎湃,激勵着我們進行新的“長征”。

電影《我的長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少年紅軍王瑞一家四口都參加了長征,可是殘酷的戰爭相繼奪去了他父親、姐姐和姐夫的生命,痛苦和艱險磨礪着少年的心,一直關心着他的毛澤東主席用長輩般的慈愛撫慰和激勵着他,使少不更事的王瑞在炮火和硝煙中真正成長了起來。整部影片充斥着苦難與抉擇、充斥着光榮與犧牲,並藉助王瑞的成長曆程再現了紅軍長征這段神奇的歷史。

電影雖然結束了,但片中一幕幕氣勢磅礴的影像卻歷歷在目。其中,最能體現紅軍精神的,是那氣貫長虹的“飛奪瀘定橋”。

當二十多名戰士身掛衝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着槍林彈雨,爬着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的那一刻,我震驚了,紅軍戰士們在那樣險峻與艱難的環境下,競還能以血肉之身搏以敵人的那數以千計的武器,那是一種怎樣偉大的精神啊!敵人在橋頭扔下一顆顆“冷血無情”的手榴彈,橋面上是濃煙滾滾的火海,橋下是江水咆哮的深淵,紅軍戰士們卻毫不退縮,毅然決然地衝進火海,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終於,紅軍精神感動了天地,當戰士們高舉着勝利的紅旗揮舞時,我的心情振奮了!久久不能平靜…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鬥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延伸,我們只有發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而艱鉅的歷史責任。

我作為一名學生,就要時時刻刻以長征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學習新知識,不怕吃苦。遵守社會公德與學校的規章制度,為我們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我的長征觀後感 篇四

長征,我們都意想不到有這些悲慘的事情,都過去了。但是,我們沒有參加進去,根本不懂得長征的危險、可怕、傷亡……這些都是我們沒經歷過的,可是,這幾天又讓我們的心想被搶捅過似的。一幅幅讓人覺得很殘忍的畫面。就在王瑞在老年期時回憶起時,他有開心的回憶也有悲慘的回憶,這些都刻進了的心裏。

不久前,思品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很有意義的電影,那就是:《我的長征》。看完後,我感觸很深。和我們一樣小的王瑞,童年卻不堪設想,他的童年是多麼的悲慘,多麼的可憐,卻沒有一點像童年,但是雖小的他卻參加了紅軍。小小的他卻成為了紅軍中的一個小幹部。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次打戰他居然打死了好幾個人呢。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少年紅軍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參加了長征,湘江之戰的慘烈炮火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王瑞被毛澤東救起。戰爭給王瑞內心留下了創傷,但他依然堅定着父親和連長説過的話,“跟着走!”跟着走的王瑞隨着紅軍的勝利轉折,從痛苦和陰影中更加堅強勇敢起來,但他又在紅軍過彝區、強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連長。繼續長征途中,他親眼目睹了毛澤東、賀子珍為了堅守紅軍的紀律,在緊急環境中被迫丟掉剛剛出生的女兒那動人心魄的一幕。悲痛激發了王瑞和紅軍戰士們更加強烈的戰鬥意志,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搶奪安順場渡口的瀘定橋。飛渡大渡河,二十二位紅軍突擊隊員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人類戰爭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王瑞在硝煙尚未散盡的瀘定橋頭再次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輕輕地為“瑞伢子”梳理着被煙火燒焦的頭髮,輕聲感歎:“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呢?”王瑞經受了艱難困苦、血淚戰火的磨礪後成長起來了。

許久沒有被感動的心又一次洶湧澎湃,不是被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也不是被生死離別的哀傷。是被一種精神,一種毅力。不懼槍林彈雨、忘卻生死哀傷,為了心目中的那個希望,跟着共產黨走,這就是解放、抗戰年代千百萬窮苦百姓心中唯一的希望。為了這千百萬眾生的希望,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許過於安逸的生活使我們忘記了些什麼……七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瑞娃子已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又回到了當年戰鬥的地方……

我的長征觀後感 篇五

今天,我觀看《我的長征》,整部電影讓我高興,讓我悲慼,讓我激動。

這部電影的背景是紅軍長征,主角是年僅十六歲的王瑞,王瑞他們一家四口--他、爸爸、姐姐和姐夫都參加了紅軍的長征,成了光榮的紅軍戰士。一次敵軍的突然襲擊中,打敗好多的紅軍,王瑞也被身旁的炮彈打趴在了地上,關鍵時候毛澤東主席趕快把他拉了起來,逃過了一死。回到了營地,看着大夫為一個傷員做手術,手術進行到一半時,突然有幾個人抬着擔架,説“説有人受重傷了”,再不治療的話可能就要死亡了。王瑞往擔架上一看竟是他的爸爸,霎時悲痛萬分。之前做手術的傷員願意讓王瑞的爸爸先做手術,可王瑞的爸爸卻好意拒絕道:“我快不行了,做手術可能也來不及了。”説完後,王瑞的爸爸便犧牲了。王瑞傷痛的失去了一個親人。接着,他的姐姐也被土匪綁架了,當打敗土匪時,他的姐姐也已經死亡了,王瑞所在連的連長,拿出一隻草做的拖鞋對王瑞的姐姐説:“女同志,你還要穿着這鞋子去趕路呢,我來幫你穿上吧!”説罷,他便把鞋給王瑞的姐姐穿上了。

可惜這些都還不是最殘忍的,他姐夫也為奪瀘定橋時被敵人擊中掉入河中,生死不明。就連他的彝族兄長達爾火--這位參加了紅軍才二十多天的小夥伴在把彈痕累累的紅軍紅旗插上橋頭堡時,也被流彈擊中,頭上那綹“天菩薩”長髮隨風輕飄、輕飄……王瑞在硝煙尚未散盡的瀘定橋頭再一次見到毛澤東主席,此時的王瑞是悲痛萬分,因為他的朋友,甚至是親人全部都陣亡了。毛澤東自然也知道王瑞的心情,輕輕地為“瑞伢子”梳理着被煙火燒焦的頭髮,輕聲感歎到“有紅軍這樣大無畏革命精神,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們的紅軍呢?”

七十年後,白髮蒼蒼的王瑞老人重新走上了屬於他自己的長征之路。可憐的王瑞呀,他的親人在他十六歲就飄然離去。可是我們呢?整天享受着無憂無慮的生活,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吃零食。同學們啊!放下你們手中的手機,讓長征精神世世相傳,造就中華民族世紀的輝煌吧!

電影《我的長征》觀後感 篇六

《我的長征》講述16歲的少年王瑞的長征經歷。父親、姐姐、姐夫、戰友都在長征途中犧牲。小小年齡,面對着親人朋友在炮火中逝去,少年王瑞依舊堅定着跟着走,跟着黨走,跟着紅軍走。四渡赤水河,橫渡金沙江,大渡鐵索橋,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如果可以重來,“我”依舊不會後悔那段征途;如果可以重來,“我”慶幸碰到了曾連長;如果可以重來,“我”仍然會感謝毛澤東主席那一番教導。如果可以,“我”寧願以自己的身軀對抗熊熊炮火;如果可以,“我”要在那青山上插遍紅旗,告慰那些逝去的英靈;如果可以,“我”想讓和平鴿放飛在蔚藍的天際;如果可以,“我”願今後的人兒銘記長征的快樂多一點,苦難少一點。看了《我的長征》,我推測王瑞的心裏定是對長征充滿的懷念。同時長征也教會我們長征精神。“每個人都有自己幸福的回憶跟痛苦的回憶,我最幸福的回憶是我的長征,我最痛苦的回憶,也是我的長征”。我想,世界上總有些人有些事。只得自己去任眼淚在臉頰肆虐的。《我的長征》就是那一個可以主宰我的悲喜的故事。也許是長征時,類似“瑞牙兒”(王瑞)故事實在是太普遍了,但不可否認,這些“普遍性”又往往帶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特殊性”。

紅軍過湘江,死傷無數。但王瑞一家都堅強的撐了過來。可是快樂才剛開始,悲傷,卻早已潛伏而來。昌仔先是躺在手術枱上,憤怒的吼着,“這哪裏是打仗?這是擋仗”。然後因為沒有麻藥,但不得不減掉胳膊上的爛肉時發出痛苦的哀鳴。而當昌仔以無限淒涼的聲音,叫出了最心痛的一聲“爹”,感動了多少人啊!我一直以為,兵荒馬亂的年代,沒有愛,但當我聽到那一聲“爹”的時候,才真真切切的感覺到,愛,原來一直存在,不管何時,都存在於你、我、他心底。

在後來,紅軍到達了遵義,到達了那個讓人看見曙光的遵義。王瑞在幫毛澤東主席梳頭時這樣説,“ 主席,我爹説,‘跟着走!’”於是就是這樣一種信仰,讓他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了下來,也讓所有人堅持了下來。很驚訝,原來,那時人們的信仰,竟是那麼的偉大!可以讓無數的人,義無反顧的撲向死亡,或者是新生。比如共產黨,撲向的,就是鳳凰涅磐。

飛奪瀘定橋,到底死了多少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一個戰士從那座只有鐵索的橋上跌下翻滾怒吼的大渡河時,我的心像是被刀割了一樣,生疼生疼,特別是昌仔掉下橋時,他的手,一隻一隻的鬆開,悲傷地喊着竹妹子的名字。跟着走,然後找到許多許多的愛。

親情、友情、愛情,它們明明都是那麼那麼的重,可一旦出現在民族危亡面前,卻又變得那麼的渺小。“我多麼希望現在的人,多一些幸福的回憶,少一些痛苦的回憶……”然後,《我的長征》結束了,我的眼淚,卻依舊,不停流。

我的長征觀後感 篇七

長征,我們都意想不到有這些悲慘的事情,都過去了。但是,我們沒有參加進去,根本不懂得長征的危險、可怕、傷亡……這些都是我們沒經歷過的,但是,這幾天又讓我們的心想被搶捅過似的。一幅幅讓人覺得很殘忍的畫面。就在王瑞在老年期時回憶起時,他有開心的回憶也有悲慘的回憶,這些都刻進了的心裏。

不久前,思品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很有好處的電影,那就是:《我的長征》。看完後,我感觸很深。和我們一樣小的王瑞,童年卻不堪設想,他的童年是多麼的悲慘,多麼的可憐,卻沒有一點像童年,但是雖小的他卻參加了紅軍。小小的他卻成為了紅軍中的一個小幹部。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有一次打戰他居然打死了好幾個人呢。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少年紅軍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參加了長征,湘江之戰的慘烈炮火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王瑞被毛澤東救起。戰爭給王瑞內心留下了創傷,但他依然堅定着父親和連長説過的話,“跟着走!”跟着走的王瑞隨着紅軍的勝利轉折,從痛苦和陰影中更加堅強勇敢起來,但他又在紅軍過彝區、強渡大渡河中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連長。繼續長征途中,他親眼目睹了毛澤東、賀子珍為了堅守紅軍的紀律,在緊急環境中被迫丟掉剛剛出生的女兒那動人心魄的一幕。悲痛激發了王瑞和紅軍戰士們更加強烈的戰鬥意志,在毛澤東的正確指揮下,紅軍搶奪安順場渡口的瀘定橋。飛渡大渡河,二十二位紅軍突擊隊員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人類戰爭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王瑞在硝煙尚未散盡的瀘定橋頭再次見到了毛澤東。毛澤東輕輕地為“瑞伢子”梳理着被煙火燒焦的頭髮,輕聲感歎:“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呢?”王瑞經受了艱難困苦、血淚戰火的磨礪後成長起來了。

許久沒有被感動的心又一次洶湧澎湃,不是被震耳欲聾的槍炮聲,也不是被生死離別的哀傷。是被一種精神,一種毅力。不懼槍林彈雨、忘卻生死哀傷,為了心目中的那個期望,跟着共產黨走,這就是解放、抗戰年代千百萬窮苦百姓心中唯一的期望。為了這千百萬眾生的期望,

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也許過於安逸的生活使我們忘記了些什麼……七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瑞娃子已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又回到了當年戰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