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告白》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告白》觀後感(精彩多篇)

告白影評 篇一

看中島哲也執導的《告白》那天,恰好看過瑪麗·雪萊的句子——“一個人走向邪惡並不是因為嚮往邪惡,而是錯把邪惡當成了他所追逐的幸福。”這句話,似乎可以部分地用來印證《告白》中幾個人物的行為軌跡,至少在想獲得母親青睞的少年A渡邊修哉身上體現了這一點。

影片和湊佳苗的同名原著一樣有着強烈的現實意義,在思考的縱深度和廣闊度方面,也和原著結合得較緊密。原著分六章,分別以神職者、殉教者、慈愛者、求道者、信奉者、傳道者為第一講述人,逐漸將發生在校園的殺人事件的起因延續和復仇展開來,並不斷敲打着讀者的觀感。當其光影再現時,一種壓抑又冷酷的氣息便被直接表現了出來,隨着劇情的推移,殺人者與復仇者的內心激變也輪番上演,不斷撞擊着觀眾的道德底線,如果還有底線的話。

此番,中島再次施展了他的光影技法,且愈發純熟,緊繃的劇情、陰鬱的氛圍,精準的鏡頭,凌厲的剪輯,張弛有度的節奏、恰如其分的配樂……在片中,中島再次使用了暗喻隱喻的手法,如多次出現的天空景象,片中的天空常常是陰霾氤氲的,即使偶爾露出一點光,那也是被四周的雲氣所包圍着的,彷彿預示着人物內心的陰抑和事件的糾纏。再如,中島常常通過立於路旁或店內的凸面鏡來演示事件的發生發展,片中人物鏡像地出現在凸面鏡中,形體有所變形,部分被誇大,部分被縮小,彷彿暗示着他們看待事物的視角,因為無法正確而全面的審視,當美好的事物消失後,心理畸變產生了。

中島依舊擅用色彩,雖然《告白》中充斥着壓抑寂寥的冷色調,不似中島其他作品如《下妻物語》、《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帕高與魔法繪本》那般色彩鮮麗花團錦簇,卻在如此冷寂的襯托下,讓鮮血的顏色愈發刺目,讓爆炸的場面更加濃烈。如少年B下村直樹的刀刃劃過母親的咽喉時,那鮮血四溢的畫面有了片刻的停滯,木村佳乃甩起的頭部,彷彿一道短暫而悽絕的弧線,繼而血滴濺落……再如,讓少年A渡邊修哉以他自己製作的逆向時鐘的走向來回放他母親遭遇爆炸時的畫面,彷彿每一分每一秒的逆向都帶着股子悲愴和淒厲,繼而正向演繹時,讓這種悲愴和淒厲翻倍,且令片中爆炸的畫面很有層次感。

松隆子奉獻了一次優秀的演技,《告白》中的森口老師於影片伊始的平靜內斂中隱着莫可名狀的心碎和憤怒,她冷靜的告白,平和的告誡,繼而瘋狂的“修復”,當她最後説出是這讓修哉重生的第一步時,又帶着一抹痛悟慘烈的氣息。較之成年演員,飾演小殺手渡邊修哉的`西井幸人和下村直樹的藤原薰,更讓人眼前一亮,無論頭腦聰明的還是運動神經好的,片中這兩個不滿14歲的孩子心理都是扭曲的,成長環境都不適宜,一個母愛缺席,一個被過分溺愛,“錯把邪惡當成了所追逐的幸福”,為了這種幸福,不惜代價。西井幸人和藤原薰演出了這種人格的錯位,特別是西井幸人,他癲狂肆虐的笑聲,不穩定的情緒,時而冷漠時而狂熱的眼神,無不塑造出渡邊修哉所具有的那種異變,卻又異變得令人悲歎。

森口老師在黑板上寫下“命”字時,提示同學們,生命很重要,但她知道,他們不懂,也正因為她太瞭解她的學生們,所以她的計劃能進行下去。當美好的事物消失時,不是“啪”的一聲,而是“砰”地轟然倒塌無情摧毀,於是一連串追問便應聲而發,生命該如何得到尊重,親子師生的關係該如何相處,少年的人格教育、預防犯罪及少年犯罪在法律面和道德面的懲罰該如何衡量等等。

《告白》觀後感 篇二

電影《告白》的內容的精彩首先應該歸功於原著小説。偵探類型的小説多數帶有強烈的懸念和嚴密精巧的邏輯。把這兩個小説吸引人的特點搬到銀幕上來,自然而然的就成為電影吸引人的特點。當然,電影用鏡頭語言表達製造和解釋懸念。影片的開頭,女老師在教室裏來回走動,學生們吵吵鬧鬧,女老師毫不理會,自顧自地敍述着自己想説的話--一個奇怪的開場。可是,隨着女老師講話的進行,學生的注意力開始聚集起來(電影觀眾也是)。因為,女老師提到了自己女兒被人謀殺。接着,電影使用一連串的蒙太奇推進劇情,鏡頭在教室和回憶間切換,還原了謀殺案發生的過程,揭露出謀殺案的兇手。

在電影的開頭便揭露出謀殺案的兇手,這是與許多偵探類電影不同地方。也就從這裏開始,《告白》邁進對現代學生境況的探討。這也是符合觀眾的心理的,大家都想知道為什麼兩個中學生會製造謀殺案。答案是一個學生被不健全家庭扭曲了心靈,另一個則是被不健全的教育制度扭曲了心靈。電影在此無聲地揭示了當代日本社會的問題。它在提醒觀眾,殺人動機的產生有着濃厚的社會根源。

電影是以女教師的成功報復收場的。她成功地在精神上擊垮了青年殺人犯。這個情節顯然跳脱了“惡人最終悔改的”大團圓俗套,流露出濃厚的“以牙還牙”的哲學。給觀眾一種淋漓盡致的感覺。不過,這個情節也可以説是極其悲觀的,因為它暗示着,對付社會環境培養的悲劇人物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報復。

《告白》觀後感 篇三

之前看過書了,已經領略到這個故事的變態,但完全沒有兩個小時的電影來的這麼震撼人心。必須承認,這個電影拍的非常成功,原著中的幾個角色分別第一人稱敍述,在電影裏也很自然的銜接起來,完成的講述了這個故事。

原本只是三個人,森口悠子、下村直樹、渡邊修哉,他們的故事。兩個小孩把老師的孩子殺了,老師要報仇。很簡單的走向,卻用很多個人的角度極端完整的把故事的每一個側面展現在觀眾眼前,直到最後復仇成功,一個完全稱得上3D的劇情。

而看到最後,原來整個故事的起因、那麼多人死掉的最深層原因,竟然是因為渡邊的媽媽是一個太聰明、太能幹的學者。她的天分與能力導致沒有辦法和“普通人”一起過普通的生活,離開了家庭繼續自己的事業,而小小的兒子就沒有了媽媽。電影多次慢鏡頭播放了媽媽離開家堅定的步伐,但是我相信,一步不回頭的走掉的媽媽一定滿臉淚水,她怕自己一回頭就不忍心走了,她深深愛着這個流着自己的血的孩子。然而她並不知道,這個背影讓身後的孩子聽到了“一個重要的東西破碎的聲音”,她更不知道,這一走,決定了自己幾年後的死亡。

覺得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做“復仇”會更加切合主題,從頭開始,主線索就是悠子老師的復仇,影片結尾她從電話裏走到學校禮堂,渡邊修哉的面前,告訴他他自己做了炸藥自己摁下發送鍵炸死了他的母親————他所做的“大事”的唯一目的。看得出悠子老師對殺女兇手的仇恨深到入骨,她不報警、也不直接殺掉他們,而是用一切方法打破他們心裏的防線,讓人崩潰、生不如死,她要把她失孩子的痛苦給兇手也嚐嚐。於是先謊稱牛奶裏注射了有艾滋病病毒的血,又通過操控接任班主任的頭腦簡單的熱血教師寺田良輝給下村直樹施加壓力,長期關注修哉的網站了解他的內心,並從北原美月那裏得知修哉的真正弱點是他的媽媽。整個故事形成一個圈,造就了一場暢快淋漓的悲劇。

原本應該與故事無關的兩個人,直樹的媽媽下村優子和班長北原美月,幾乎是死得最慘的,一個噴了滿牆的血,一個在地上拖出一條血痕後呆在了冰箱裏。電影裏沒有過多交代美月的身世,但是我猜她也是缺乏家庭關愛的一個孩子,性格強硬而且有自己的思想,在全班同學都在“制裁殺人兇手”並且作為一個積分遊戲來玩的時候,她完全不參與;作為被老師欣賞的班長,不為人知的另外一個她卻羨慕用毒藥殺害全家13歲女孩,自己收集了很多化學藥劑,最後因為和渡邊修哉爭吵,語言直接刺痛到他的內心而被殺。一個敏鋭的、勇敢的女孩,缺乏關愛也缺乏保護,就那樣被殘忍的殺掉。

很久沒有寫字,第一篇影評就寫了這麼一部挖掘人性至深的電影,完全沒有辦法掌控,理解層次和表達能力都欠缺很多。看過一陣會不會好一些。

總之,很痛。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痛。

《告白》觀後感 篇四

這部電影我只看了一遍,並不是很仔細地看。是因為我個人比較牴觸這種血腥的劇情。但是不得不承認,這還是一部很值得人深思的電影。

本來我並不知道這部電影,是在看了《堂吉訶德》之後,跟親愛的聊到一個自閉症男孩兒,才知道原來他還演過這部電影。在看電影之前我百度百科了一下,知道了這部電影入圍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初選名單,也知道它榮獲過“2011年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

起初在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是一部愛情片,後來我發現我錯的離譜。“告白”這個詞現在通常指向心儀對象表白,可是它的本意裏也有“説明”的意思。這只是一部解剖人們內心世界的片子。只是,它所表現的手法太過於殘酷了。

其實如果真的用心去看的話,就會看懂。這是一個心與心交流的世界。我不知道為什麼日本的作家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解剖人的內心。像是《地獄少女》、《死亡筆記》,還有我們不得不承認,一直陪伴我們長大的《名偵探柯南》。

以前我認為這個世界很單純,只是大家太過於自以為是了。説不定別人根本沒有想要害你的意思,説不定別人根本沒有把你放在眼裏。直到最近我才發現自己錯了,並且錯得太離譜了。人與人並不是一定會互相幫助的。朋友什麼的也有可能是你的一廂情願。直到現在我才完全否定當初“友情第一、愛情第二、親情第三”的説法。

雖然在《告白》這部片子裏,直樹將他的媽媽殺害了。可是不得不承認,至少家人對自己的傷害是最小的。因為,真正的家人不會輕易地去傷害自己的家人不是麼?大家可以互相抱怨互相發脾氣,可能會欺騙會隱瞞,可是至少沒有把對方推向無底深淵。至少大家還有血緣不會被阻隔,這是想斷也斷不了的。所以現在我的重新排序是“親情第一、友情第二、愛情第三”。跟大部分人一樣是因為經歷了。經歷過朋友的拋棄和傷害,經歷過家人的保護,也經歷過愛情的不切實際。回覆到平淡,或許平淡才是最適合的。

這部片子雖然裏面的人物性格很扭曲,這就是人心啊。修哉因為太在乎媽媽,所以才會殺人。直樹因為太在乎朋友,太在乎修哉的那句“失敗品”才會殺人。而森口老師,則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女兒才會選擇用這樣的方式復仇。這或許就是所謂的“得失心”吧。

過去我也因為太在乎某些事情而變得很反常,知道後來,我選擇放棄,選擇努力讓自己無視。雖然很難完全做到,可是至少不去看不去聽不去想,日子也可以過得安穩一些。

人的劣根就是所謂“得失”。修哉想得到媽媽的關注,直樹想得到別人的認可。這兩個滿手是血的孩子,只是因為太在乎。只是他們忘了,雖然《未成年人保護法》可以保護他們,他們的良心也不會吧。每日每夜遭受良心的譴責才是最可怕的。所以直樹瘋了不是麼?至於修哉,我只能説,這個孩子已經被打擊到體無完膚。

最後的最後,他的媽媽有沒有死已經不重要了。如果你還相信人性,那麼森口老師就沒有真的把炸彈給他媽媽,只是嚇唬他,讓他體會到她當初痛失愛女的感受。如果你已不再相信人性,那麼森口老師真的把炸彈給了修哉的媽媽,並且,修哉因為自己的“得失心”親手害死了自己的母親。請憑自己的第一直覺判斷。

在這裏我要説的是,當我看到廢墟一般的辦公室再度拼接回原樣的時候,我相信森口老師並沒有真的將炸彈給修哉的媽媽。而在聽到美月所説的修哉的感受的時候,森口老師在街上流下的淚水是為了這些無辜的孩子而流的,當然裏面包括修哉。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我太傻,明明自己也經歷過朋友的背叛,為什麼還回相信人性的善良。我也想知道為什麼,只是當時我真的有這樣的想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相對的,可恨之人也必定有他的不得已。這是我一直堅信的。《告白》的內心解剖所要説的,不正是這樣一個道理嗎?只是,它用了比較極端的方法。

《告白》觀後感 篇五

第一次看《告白》是在大一上學期,經同學推薦。開始看到名字以為是那種青春校園戀愛故事,得知還是日本的片子的時,便失去了興趣。因為不怎麼喜歡日本的文化,可能是由於無知和缺乏瞭解所帶來的偏見,我覺得他們的潮流和審美十分奇怪。

但是在同學的強力推薦下,並且告知“告白”並不都是“表白”的含義,就和室友下載來看看。看到大概一半的時候忘記由於什麼事就把它放下了。對電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沒有進一步的猜想,只有對電影中所表現的班級,所表現的的老師感到陣陣涼意與厭惡。之後某天突然看到電腦中沒看完的電影,本着看完的態度繼續看了下去,這個學期在課上又再看了一遍,對比之前看故事情節而言,看到了許多以前沒看到的,有了更深,但是又説不出的感覺。

最反感的鏡頭是當維特老師剛來到這個班級的時候,他想和同學們打成一片,想和同學們交朋友,之後有個短頭髮的女生便開始笑起來,十分誇張,並不是那種可以傳遞歡樂氣氛的笑,但維特老師卻十分開心,覺得自己贏得了大家的好感與尊重,他説什麼同學們的一切他都會照單全收,其實他什麼也不懂,根本就是一個被排擠在外的人。

最不解的是森口老師告白之後的慢動作鏡頭,孩子們在雨天中跳躍,腳踏進渾濁的雨水,激起的水花並不像我想象中的像簇簇箭頭四散快速射出,而是像優雅的奶茶廣告中一滴奶茶滴入香甜柔滑的巧克力奶中,污水像一個花苞將少女的腳包裹。污水慢慢升高,飛進少女的裙子裏,然後再慢慢跌落,中間有鏡頭的轉換,讓我一時有一種錯覺:那污水本身就來自少女的身上,它們只是自然的流露與脱落。這讓我在腦海中閃出了一個畫面:森口老師和美月在餐廳見面的時候,當森口説出她的目的本是想讓自己原來班上殘暴的學生逼死俢哉。森口知道只是國中生的孩子可以有多殘忍。電影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殘忍的,並不只有那幾個主角,每個人都是污水中的一部分,甚至每個人都是污水的源泉,人性本惡,這是我的理解。

第二個不解的是美月的死。俢哉一直渴望着被媽媽關注,被媽媽愛,這一切只有美月知道並瞭解他,可他最後卻將美月的陪伴與關心看做垃圾,之前看到的他們帶有暖意的相處成為俢哉打發時間的作秀。俢哉用最原始粗暴的方法殺了美月,比他所鄙視的露娜希殺害家人的手法還要原始。並沒有用他自己所研製的處刑工具,最後用一把如鐮刀的大刀將美月肢解。鮮血還是噴濺出來,隨着刀的揮動帶到空中,變成了他沒有温情的兒時媽媽殘忍的將他的玩具肢解的零件。俢哉的媽媽毀了他的玩具,他的童年,給他之後的暴力埋下了種子,而俢哉自己則毀了最瞭解自己的人,毀了自己的以後。

最震撼的是天空的鏡頭。直樹和俢哉殺害愛美那天是個大晴天,下午的陽光讓直樹和俢哉的影子在地上投射出長長的陰影。陽光越過天空中的多多白雲照着出尖鋭的線條,白雲的邊緣也被啃食掉的感覺,當然,影片中的色調並不是清新的藍天白雲,雲朵不是白色,天空也不是藍的,而是罩上了一層羣青,墨綠,熟褐與紫色混合後的灰。短焦距鏡頭將一大片很有質量的雲壓下來,讓我有種壓抑喘不過氣的感覺。陣雨將下前與雨過天晴後的天空十分相似,雲層上方,受到陽光照射的地方顯出白色,而下面則積壓了大量鉛灰的陰影。如我在豆瓣上看到的第一個影評上所説的“漸漸的,我們不再只看到表面光明的世界,而是真正處於陰暗之境,看見光影交織的世界,善與惡如影隨形的真貌。”

這也是我覺得這部片子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單純地講述師生情誼,老師有多麼偉大的電影,不是單純抨擊現今教師職業道德操守的片子,而是將校園問題帶出校園,不以學生和教師或是教育體系的矛盾,簡單粗暴地下判斷,而是直面複雜的個人處境。

《告白》觀後感 篇六

中島哲也在拍攝《告白》時耗了不少心血。據電影上映之後的宣傳爆料,一向以拍片時吃胖見聞的中島,在導演《告白》過程中,消瘦不少。這部電影涉及主要人物有六個人之多,其中有五個人在電影中擁有告白橋段,可以説,對於導演來説,是不小的挑戰。中島哲也以熱鬧和冷酷的反差所見聞,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他的電影中獨有的視覺效果——亮麗的電影色調、輕鬆優美的配樂卻反襯着人物的悲劇命運,這種視覺感官和心理體驗上的反差,讓中島哲也的電影往往有一種極致的鋭利感。

讚譽與撻伐

《告白》改編於湊佳苗的同名處女作。當年湊佳苗在《小説推理》雜誌上連載三章即引起轟動,並憑藉第一章便獲得了2007年度小説推理新人獎。之後湊佳苗將這部小説整理成冊出版,除了獲得讀者的青睞,也摘取了不少小説獎項。當年小説風靡時,大受歡迎的同時褒貶不一,有人盛讚為世紀傑作,也有人批評過分觸碰禁忌,爭議很大。

三年後,中島哲也將《告白》進行了精心改編,這部電影一上映其引起的轟動比起當年小説版有過之無不及。中島哲也是個非常注重視覺體驗的導演,在《被嫌棄的松子》中我們已經領教諸多,而於《告白》這部電影中島哲也運用了同樣的手法,在原小説本就震撼的劇情體驗上增色不少,因此給人震撼的同時,其爭議性也較原著小説更為強烈。在日本上映時,該片被列為“R 5+”級,即未滿十五歲不得觀看。於我個人而言,對這部電影的態度是正面的。如果把看電影比作吃雞蛋,那麼,在看《告白》開篇片段時,我已經嗅到了這顆雞蛋的香氣撲鼻。在之後的一個多小時中,我一直被導演高級的故事敍述技法和人物深刻的情感自白所深深吸引,如痴如醉。

有人曾這樣講過,話劇是表演者的藝術,唯有好的表演者才能打動觀眾,引起共鳴;而電影則是導演的藝術,好的導演就算給一個爛演員,也能化腐朽為神奇。就《告白》這部電影來講,中島哲也在這個標準之下,已經跨入了好導演的門檻。電影上映次年,橫掃了亞洲數個重大電影展,如在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佳亞洲電影,在日本電影學院獎上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除此之外,獲得的各項提名不一而足。

《告白》獲得眾多殊榮的同時,也不乏撻伐者,他們認為電影過分放大了人性之惡,把暴力標籤化,可我認為,這部電影雖然有誇大的成分,但是導演的處理是恰到好處的。因為用誇張的手法將人性特點揭露出來時,並沒有扭曲人性的實質,更像是用顯微鏡去看微生物,雖然對微生物有所放大,但是實質並無改變。至於有人説電影對孩子殘忍面的描述脱離事實,我也不敢苟同。個人認為,《告白》表面上是描寫一個關於少年犯罪的故事,實則是在層層揭開人性深處對自我存在感的尋找,這種尋找的扭曲在電影中體現為了冷漠殺戮。

扭曲的存在感

對存在感的渴望其實不只是存在於少年時期,它貫穿於人的一生。不僅孩子會產生電影中人性的扭曲,但凡所處環境和所受教育不當,成年人們也會出現這種扭曲,曝露其殘忍面。社會中的犯罪現象多源於此。電影中涉及的六個主要人物,分別是兩個老師——森口悠子和寺田良輝、三個學生——渡邊修哉、下村直樹和北原美月、一個家長——下村優子,這六個人其實都有存在感缺失的問題,只不過相比於三個學生的殘忍做法,另外三個成年人更加文明一些。

渡邊修哉之所以要殺森口悠子的女兒愛美,是因為他的存在感來自於拋棄他的母親,希望以此獲得他母親的關注。下村直樹的存在感是來自於同學的眼光,他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廢物、足夠勇敢,毅然將愛美丟在了水裏。至於北原美月之所以給家裏的人投毒,電影中雖然沒有過多描述,但是也可以猜測的到,很可能是沒有受到家人的呵護和關注,她希望以此獲得她在家庭中的存在感。

除了三個小孩之外,電影中的成年人也對存在感苦苦尋覓。對於森口悠子來説,女兒即是她的存在價值,當女兒被害之後,存在感缺失的痛苦只能投射在復仇之上。對於下村優子來説,其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大女兒在東京讀大學,小兒子是她生活的唯一意義,也是她存在感的投射。所以她對兒子過分溺愛,自欺欺人,對兒子那種乖巧的想象誤以為真,在兒子做出殺人舉動後,百般為兒子辯解,直到最後兒子親口承認森口女兒是自己殺死時,下村優子方才徹底絕望。此時的下村優子也產生了存在感的缺失,她對兒子所有的想象都如泡沫般爆破,於是,她不得已決定將兒子殺了,然後自殺。

以上的五個人都具備這種帶有冷漠殺戮性質的存在感的尋求,這種尋求充滿血腥,讓我們震撼不已。所幸導演沒有完全割捨美好,電影中尚有一個善良的寺田良輝存在,他對存在感的尋找是投射於做一個偉大的老師,所以他對前輩櫻宮老師十分崇拜。但是在電影殘忍粗暴的大環境下,這樣一個十足好人也不能倖免於難,不僅被森口悠子利用,成為她手中的復仇工具,而且還成了露娜希事件主人公北原美月的殺害目標。如果北原美月沒有被渡邊修哉殺死,那麼寺田良輝也不能倖免。

導演最後的善意垂憐

這麼看來,日本將這部電影歸於“R 5+”不無道理。全片充斥着人性的冷漠和血腥,在電影涉及的三個孩子身上我們看到的均是對生命的漠視,他們口中的殺人如踩一隻螞蟻般無足輕重,讓人既撼動又憤慨。更讓我們痛心的是,這些孩子不思悔改,像渡邊修哉和下村直樹在殺人之後,縱然被懲罰,也不去考慮被害人家屬的痛苦,只是自私地考慮自身利益。

不過,縱然種種險惡,導演終究對成年人擁有着善意的垂憐。在電影最後,森口悠子告訴渡邊修哉,是他炸死了他母親,這樣一來讓渡邊修哉明白了生命的價值所在,而在畫面談出之後,森口旁白説“這不過是一個玩笑”,這句話在渡邊修哉演講關於生命的重量時也曾説過。只不過渡邊修哉當時認為,生命很重是個玩笑,而森口認為看輕生命才是一個玩笑,因為她終究沒有讓渡邊炸死他母親。在電影中我們其實看到,森口將渡邊的炸彈引線剪斷了,而且根據她説的“玩笑”,我們幾乎可以判斷,這不過是森口意欲讓渡邊徹底感受失去親人的痛苦,期望讓他明白生命的重量。

成年人相比於孩子,應該更加懂得文明和善良,對於森口來説,這正是她這麼做的初衷。犯罪付出代價是理所應當的,可孩子殺人是否就該以命抵命,這是一個值得反覆討論的話題,本文也難以給出結論。我想説的是,相比於懲罰那些罪惡的孩子,不如問問我們這些養育孩子的成年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是否告訴過他們,什麼是文明,什麼是善良,什麼是罪惡,什麼是生命!有時候與其説孩子可惡,其實更可恨的是失職的成年人。

成年人應該有的責任

電影中突出刻畫的兩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家庭問題。渡邊修哉出身於一個父母不匹配的家庭環境當中,母親自以為下嫁於父親,所以將自己對學術研究的熱情寄託在了兒子身上。渡邊修哉確實遺傳了母親的基因,長大後熱衷發明,並且存在着和他母親一樣的自以為是的性格特點。母親對渡邊修哉的影響是深遠的。在渡邊修哉成長過程中,母親一味地教給他科學知識,卻忽略了他關於道德與愛的教育。正是由於母親自小對他的過度關注和過度期望,讓他產生了一種扭曲的戀母情結。可惜的是,母親讓孩子與自己建立了聯繫紐帶,卻又不負責任地將它割斷,拋棄了他。在之後的歲月裏,彌留在渡邊修哉心中的,只剩下母親頭也不回的背影以及那些科學書籍。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我想,渡邊修哉的孤獨絕望也令人惋惜。他對未來沒有過多期盼,他對當下只是煎熬,唯一讓他努力活着的,就是希望那個離開的母親能夠回頭一顧。他企圖殺害森口女兒初衷也正是因為此。可惜,在森口假借他母親之名邀請他去研究室之後,他得知母親早已徹底拋棄他,與另外一個人組成了新的家庭。於是,他徹底絕望,希望用一顆炸彈與同學們同歸於盡。在渡邊修哉的成長路上,唯一值得他去愛的只有母親,只有那些科學書籍,除此之外,沒有人教給他道德、善良和生命意義,就連自己的生命都無足輕重。在渡邊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道德教育缺失下的科學怪物。而在另外一個孩子下村直樹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溺愛下的自私怪物。

下村直樹性格懦弱,在班級裏的人緣很差,因此被渡邊修哉利用,做出殺害森口女兒愛美的舉動。他能殘忍殺害森口女兒和溺愛的家庭教育不無關係。在後面的情節我們可以看到,就算最後森口將真相揭露給了直樹母親,他母親還是一味袒護孩子。可以見得,直樹從小嬌生慣養,以至於有一種世界以我為中心的小皇帝式價值觀。除他之外,別人都無足輕重。於是乎,在他做出殺害森口女兒決定的一刻,他絲毫沒有良心上的不安。在他看來,愛美的死能夠讓他獲得精神上“勇氣可嘉”的滿足已經非常值得了。在直樹的世界裏,除了自己,外界的一切都不值一提,甚至於他自己的親人。最後直樹母親之死,正是溺愛所致的結果。直樹就算受到了森口的報復,也絲毫沒有反思別人生命的沉重,他最後看到的仍舊是自己生命無比重要。

在今天,每當校園暴力出現時,我們都會義憤填膺地指責那些粗暴的孩子,認為他們應該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代價。可通過這部電影,我看到的是孩子背後成年人的失職。如果孩子成為一個十惡不赦的人,家長永遠難辭其責。在我們痛恨校園暴力,希望將那些罪惡的孩子繩之以法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如何成為一個合格的成年人,又如何成為合格的父母。人生來需要存在感,只是如果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這種存在感的尋覓出現扭曲,就會

《告白》觀後感 篇七

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愛?——

《告白》這部電影一直聽人説蠻好看的,今天下午終於看了看,果然很不錯,看了開頭就不捨得放下。

這是一部由小説翻拍而成的電影,如果光看小説的話,我完全有理由那會是本一旦翻開就讓讀者捨不得闔上書頁,擁有高度評價的小説。所以,我決定去找來拜讀一下!據説,它不僅佔據了2019年週刊文春「傑出推理小説排行排」的龍頭寶座,在該年各推理小説的排行榜中也都是名列前茅,它更在2019年獲得了書店大賞的殊榮,成為了這本小説大放異彩的一年。儘管如此,由於小説是採用各個主角們的獨白與證詞作為主要的敍事架構,很多人認為要將這樣的一部小説翻拍成電影可以説是不可能的任務。

故事發生在一羣未成年的中學生之中,未成年的殺人犯被高明者反擊,仍有可能繼續報復社會。一開始讓我想到我那當中學老師的同學,面對着同樣混亂的這羣孩子們。想想我們以前的學校中,班級中也有許多混亂的學生,現在不知道又都長成怎麼樣了呢?我們總説一代不如一代,面對現在的這些孩子,想想是不是真的越來越不對頭了……家長們啊~自己過去就這個樣子,怎麼來管自己的孩子呢?有些家長也許就想了,自己以前就這個樣子,現在不是也蠻好嘛~就不用多管孩子什麼了?那就給老師找麻煩,添負擔?

哎呀,好像又點扯遠了,言歸正傳,當天即將辭去教師職位的女老師,於其擔任班導師的1年b班的全體學生面前,開始訴説起一段漫長的告白——故事也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故事反映出的日本校園暴力和少年犯心理問題,在不少真實的社會案件中早有體現,松隆子扮演的森口堅持用自己的方式來控訴教育和體制的無能,其冰冷讓人恐懼,其悲傷也讓人同情。導演一開始就層層剝開犯罪的過程,然後再摧毀整個倫理世界,連最原始的情感也不放過,都成了骯髒的動機。突出了非常狀態下的心理畸變,片中小演員的出色表現足以震撼成年人的既定思維。熱情單純的男老師成了雙方行動中的無知工具,森口的報復得以完善和升級。在前半部影片中的混血牛奶,輕易毀掉了一個自卑男孩和他的母親,但仍需要自負女孩的幫助才能找到對手的“軟肋”,劇情這才真正進入高潮。關於生命價值的拷問在影片中隨處可見,可幾乎所有人的獨白都是出於自私的動機,殃及他人也毫不在意。“玩笑啊”,影片中最後出現的台詞,其實是否定了所有人的虛偽。壓抑和冷酷足以震撼觀眾,但電影提出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未成年的殺人犯被高明者反擊,仍有可能繼續報復社會。

一直很佩服日本勇於面對現實的勇氣,中國會讓這樣的片子通過審核嗎?更不用説會有導演會拍出這樣的片子給我們看嗎?會讓一個個孩子去演出這樣血腥的角色嗎?

整部電影由生命和愛這兩個主題貫穿始終,故事開始,松隆子扮演的森口老師就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命”字。生命——“啪”的一聲就消逝了嗎?還是“轟”的一聲消逝的?最後,也許你會有自己的答案。愛,我在整個故事裏看到的是母愛。作為媽媽的松隆子對於被她2個學生a和b殘忍殺害之後,而實施的報復之母愛。而且,未成年人殺了人都還能被法律保護着,可想而知這個做母親的心裏有多難受,看了故事之後,就會感受到她的母愛是怎樣的,能讓那兩個學生讓他們生不如死,並且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也聽聽生命“啪”的一聲消逝的聲音。但我想老師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復仇啊~他們始終還是自己的學生,是想把他們引向光明的正途的,是想讓他們明白,什麼是“生命”吧!如果這兩個孩子在下手之前想明白了的話,自己的母親又怎麼會消逝在自己的手中呢?只可惜,許多時候不管老師,不管家長做多少努力,這些孩子始終就是明白不了……森口老師的母愛不僅是對自己孩子的,還有對這兩個學生的!

告白影評 篇八

電影《告白》是一部關於青春題材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卻與其他同類題材的電影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它並未有對陽光積極的青春表示肯定,也沒有對青澀的愛情表示出那種純潔的美好。它太關注與人性的陰暗,整個電影給人帶來更多的是觀影的不適和緊張。但對於一部帶有驚悚意味的電影來説能帶個觀眾這樣的感覺那代表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又回過頭來看,自電影誕生與興盛,有幾部電影能把驚悚與青春放在一起。我想就算有也是寥寥無幾的,因為從人們以往的認識來看這兩個話題似乎實在是有點太不搭調了。但這部影片卻做到了,兩者配合的相得益彰。而且從影片的整體上來看,與驚悚題材的電影無論從製作上還是從理念上都有巨大的差別,甚至是離經叛道。但其產生的效果卻與前者如出一轍。這麼一部獨特的電影它究竟是怎麼做到這些的?那麼我們就從畫面,聲音,整體構架上去仔細的分析這部電影。

畫面

如果確實要給這部電影的畫面一句話概括的話那就是:多而不雜,平而不虛。影片的面面延續日本電影的一貫風格,嚴謹的鏡頭語言,唯美的畫面效果。似乎這些都可以定位日本的大多數電影,但是作為驚悚系列的電影,這樣的處理在很多人看來卻是華而不實的,鏡頭嚴謹必然讓人產生不出視覺的不適感,畫面唯美必然顯得不夠緊張。因為從以往的驚悚題材電影上來看,主觀與低角度永遠是主體,因為那樣才能讓觀眾真正感覺出恐怖感,但我們在回過頭來看《告白》它實實在在的做了個大膽的實驗,影片中鏡頭很碎,不像以往一個鏡頭搖出幾個景。但鏡頭固然多,導演卻抓住了一個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每個畫面中故事的主體與重點,這點與唯美的畫面配合的相當完美,無論從對焦與用於轉場的空鏡頭都處理的極其緊湊,幾乎沒有一個鏡頭是沒有用的,每個畫面都充滿張力和力量,似乎都在講述着無數的故事,每個畫面都能引出觀眾的想象,所以往往是觀眾的思維總是跟不上影片的節奏,所以導演故意把影片的節奏弄得緩之又緩。但這也並非是考慮到觀眾的這個因素,不能讓觀眾完全看懂但又不能讓觀眾完全看不懂,那麼也只能讓觀眾看清楚個大概,這樣又引發觀眾更多的想法,使得影片更加的緊張!從這點上看就不難看出電影的精妙之處,它完全摒棄了以往平面式的敍事而更多的是從心裏上進一步的崩潰觀眾。所以這部影片的鏡頭多但是不雜,另外影片鏡頭的角度沒有用到低角度,角度大多數是平視。平實的鏡頭大多是給大家帶來生活化的視角,很平淡也很虛,大體看來不實在。但同樣的效果配合上不同的音樂卻顯得格外的不同,那麼音樂上又有什麼文章呢?

聲音

在聲音的處理上影片與大多數同類電影如出一轍,甚至還遜色於某些優秀的驚悚電影,但它在一方面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與畫面的配合!在畫面的部分提到了音樂,那麼這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音樂。該影片的原聲很多,音樂相當豐富,因此它始終也沒有一個主題的音樂出現,那麼這就給影片的深度上提供的大量分量。總是使人揪心和不確定。也許就是導演最初的意圖。就像影片出現大量的聲畫分離一樣,怎麼看都像是一張詭異的笑臉。這就是這部影片最具獨特的部分。永遠讓觀眾看不清導演的思想,但又似乎可以抓到認知的影子。

構架

一個電影的構架是決定於影片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因為導演是否能夠講清楚一個故事,就要看影片的整體構架是否合理。蒙太奇作為一部電影的靈魂就是因為它在構架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構架對於一部電影來説相當重要。

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它精妙的購架。《告白》的構架相當巧妙,這從片名上就可以看出,導演在這個上面是煞費苦心。這部電影的故事不是平面的而是一個有着多維角度的立體狀。它不但講述人物故事而更多的是在進行心靈的獨白,但這種獨白不以畫外音的方式出現,這已經是一個突破。而這個恰恰又增加了影片的故事性。使影片看上去不單調。其實假使拋去這些方面單從故事上來看,故事簡直是無聊到了極點。所以單從這點上來看。導演注重的根本就不是故事,而這也恰恰印證了影片的片名。它的視角在於意識,關注的是人們肉眼看不到但卻可以表現出來的東西,所以它的整體構架已經不能單純的從講故事來分析,而是要把自己的心靈和電影的主題調到一樣的頻率。這個電影的絕妙之處就在於它總是以一個思維去引導着你走。讓觀眾完全入戲,是一種催眠式的結構方式,所以觀眾根本上也就不會注意到結構和剪輯的影子了。如果非要從技術上給它一個解釋的話那麼一句話便能概括。它的結構是一個啞鈴狀的,把大量的故事個人物複雜的關係放的中間,而其餘兩部分更多的是情感,但這麼一講對於一部以意識為主導的電影來説無疑是殘酷的,因為畢竟拋去的是更主要的東西。

《告白》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它獲得了第3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剪輯4項大獎。但單從這些上來看一部電影的成敗又是不可取的,一部電影的成功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是要取決於觀眾對它的認知和肯定,面向觀眾是一個導演的品德也是一個導演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告白》做到了這一點,它反映出一些存在卻只能是感知的東西,但重要的卻不是這一點,是觀眾能夠真真切切體驗到這一切,是體驗而不是領悟,影視作品與文學作品的差別所在就是體驗與領悟的差別,電影是視覺文化它必然要做到立體,必然要讓觀眾在一定意義上身臨其境,《告白》的成功便在於此。

《告白》觀後感 篇九

這已經是第四遍看《告白》了吧,我有個習慣,喜歡的電影會時不時去温習,喜歡的音樂會單曲循環很久。好東西就是每重温一遍,都會有新的感受,這也是我喜歡看經典電影,經典著作以及挺經典音樂的原因,他們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去品味和推敲,不會讓人產生浪費時間的感覺,不像質量差的作品細節處理的並不好,如果深入去看其實就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尤其是讀書更應當讀經典之作。

一直都很想寫一篇關於《告白》的讀後感,但是因為自己拖延的毛病,當然更重要的是恐懼寫作的心理在作祟。今天就狠下心來把已久的感受和感慨一併表述出來。因為並沒有對影片背後的社會背景進行考證,也沒有對電影的拍攝技術進行分析,全是自己的主觀感受而已,所以表達出來的東西可能會過於主觀,但也算是自己的深思過後的東西吧。等將來,在細細回味也是一種幸福。

影片中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對那羣學生不僅是其中幾個重要角色,而是全體學生充滿同情,我感受到他們的柔弱感和無助感。開始的悠子的一段對學生的告白,就輕易地讓那羣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受到極大的影響,以致後來的行為全是來自當初的那段告白的影響,這完全體現了來自成人世界的力量,這種力量一旦強加於未成年人中,作用是非常顯然的,從影片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這一點,這完全是因為,青春時期甚至在20幾歲之前的孩子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還處於一個發展階段,而在這個關鍵期,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力量的影響,很容易受到蠱惑。但如果用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的話,那學生自然也能健康的成長,當然影片中反應的是錯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不正確引導。這也表明這個時期家長和老師以及社會對這個羣體的引導責任,我們從影片中可以看到社會媒體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大量報道以及對他們的譴責和抨擊,這完全會對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直接的消極結果就是造成其他未成年人的模仿,比如美月對露希娜的崇拜。此外,影片中的少年A和B的家庭教育都存在問題,前者是父母早年離婚,後者是過於溺愛。最明顯的是少年A的告白中有提到:“我知道殺人是不符合法律的,但從沒有人教過我殺人是錯誤的行為。這可以明顯感覺到,少年A的是非觀和價值觀從小就缺乏引導和教育。在影片中,可以感受到這些學生他們可以任意地受到老師的擺佈,很多人抨擊這一代的學生是多麼的險惡,學生時代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社會化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是需要老師和家長來引導的,甚至需要同齡人的引導。

影片的確凸顯了“引導”的作用。悠子老師和推特老師兩個人佈下的局讓整個班級處於一片不正常的狀態,每個人都充滿着對小值和修哉慢慢的敵意,這也強烈的體現了青春期的孩子的心智的薄弱,這時候他們並沒有建立穩定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極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即使到青年時期也是啊,不然五四運動怎麼能開展的那麼好,當然這個運動是體現的好的世界觀。

這部影片應該值得所有老師去看,首先老師要反省自己是否做到真正的老師,影片中兩位老師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教學風格,一種是悠子老師代表的是與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了避免自己處於**之中,這是極自私的行為,影片中也通過一些細節體現了悠子老師完全不是一位合格的老師,從學生的口子就多次提到悠子老師的不負責態度,學生一出事就找其他老師去處理,甚至從不同人口中多次提到悠子老師愛孩子勝過愛孩子,當然愛自己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她的行為已經讓學生和家長明顯感到她因為愛孩子而忽視了學生,這就説明她只能是一位好的母親,而不能是一位好的老師。尤其是在那段她對班級所有同學做最後告白的那一段,她其實從內心裏就覺得這羣孩子天性就是邪惡的,她根本沒有深入去了解學生的內心,從學生對於她的離開的歡呼也可以明顯感覺出悠子老師的失敗,其實很多老師都認為學生沒有感受,是羣麻木的人羣,就是因為那些所謂的大人們的這種刻板印象,導致他們不能和青春期的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不能正確地引導他們。

而推特老師代表的是另一種致力於與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與學生建立朋友的關係而不是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這種教育態度是很好,但從影片中推特的各種行為來看,他只是一位不成熟的老師,他看起來像學生們的大哥哥,但是學生需要的不僅是一位能玩到一起的大哥哥,而是需要一位能進行心靈引導的長輩,他們需要的是一位能引導他們發展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長者。而推特並不能做到這樣,也因為他太年輕,本身的經歷就很少,只是一個照本宣科的老師而已。從他對少年B的處理方式來看,可以看出他也不是一位合格的老師,他都沒有去了解少年B為什麼會不來上學,而是一意孤行地按照所謂他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對待少年B,結果使結果更加糟糕,美月説的對,的確是推特間接害了少年B,使其作出殺母的極端行為。

影片中一直被提到的另一位老師,即患有艾滋病的老師,這才是最理想的老師,他有着豐富的經歷,自己也是從叛逆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的人,他因為有着深刻的轉變經歷,所以他更能理解學生,更能從學生的心靈需要出發,他是一位能深入到學生靈魂深處的老師,這樣一位成熟的老師才能正確地引導學生。

如果從劇中幾個重要學生角色來分析,他們完全不用走上歧路的,他們完全是可以受到引導從而走上另一條光明大道。

拿修哉同學來説即少年A,首先講一下修哉的身世經歷,從小母親就離開了,對於一個孩子來説,最重要的親人沒有陪伴自己的成長,像這種極度缺乏母愛的小孩更容易出現性格上的缺陷,然而修哉並不是天生就是一個壞孩子,這是可以經過後天的引導來讓其走上正軌的,修哉最大的心理需要就是能得到母親的認可,從而回到自己的身邊,希望母親能以他為驕傲,而作為一個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説,他並沒有成熟的處理方法來處理自己的這種需要,他容易受到外界社會的影響,比如他看到娜路希通過殺人來博得眼球,他就想到原來還可以通過殺人來得到關注,他只看到這樣能得到關注,卻沒有看到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之前他一直是拼命的發明東西,依靠自己的才能來得到關注。但失敗了,之前的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沒有外界的鼓勵和引導,他尋找了另一條極端的路,在看到他很自豪的把他的發明介紹給悠子老師時,得到的卻是批評和譴責,連一句鼓勵的話都沒有,讓他產生不滿和受挫感,尤其是對方還是一位母親,讓他聯想到自己母親會有的反應。如果悠子老師是一位合格的老師,當時就應該鼓勵修哉,而不是一味的譴責,並且悠子老師當時完全從自己主觀的想法認為這個發明沒有人性。美月曾經對悠子説過:“修哉他只是太寂寞了,他愛他的母親,他只是想見到他的母親,得到他的母親的認可而已。”另外的少年B也不是一個天生就壞的孩子,他也只是想交朋友,想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已,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時候的孩子都是處於想得到別人認可的時期,他們需要的是鼓勵而不是批評,一句鼓勵的話可能就挽救他們的一生。

總之,除了那些天生具有反社會人格的孩子,後天的教育可能對他們起到的作用並不明顯,但大多數孩子都是需要細心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他們需要的是心靈的滿足,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不要忽略孩子們的心靈教育,不要忽略他們的情緒,他們不是一張白紙,他們也是用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只是這個世界會容易受到外界的污染,他們需要的是陽光和雨露的滋潤,而不是霧霾的侵襲。

《告白》觀後感 篇十

實際上,片中並無完全的惡人,雖然他們殘害他人或者自殘,我們卻無法用常規的道德標準去界定他們的善惡美醜。這是一部令人觀之毛骨悚然的電影,因為故事和主題都極其冷血與瘋狂,影片對青少年心理問題與人性的深刻探討猶如《大逃殺》那般殘酷。然而,這又是一部相當文藝與温情的電影,畫面充滿美感與創造力,很多時候也會令你感動。

簡而言之,影片用一種温柔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充滿着暴力和血腥的犯罪故事。坦白説,我不喜歡這部電影,原因是它所表達的主題和宣揚的人生觀令我極度反感,但這並不代表我否定它是一部優秀的電影,至少它在敍事與技術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教師作為教育機制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對學生循循善誘本是職責與應盡的本分,但一旦使權力成為滿足自己私慾的工具,便會如同天使變成魔鬼般對學生產生不可估量的毀滅性,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片中的女老師精心策劃了一個“勸人向善”的復仇計劃,看似合情合理,實則毫無人性,令人不寒而慄。而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國中生來説,沒有成人世界的爭權奪利爾虞我詐,有時殺人的動機卻是很簡單而可笑的,甚至清澈。片中的兩個少年一個內心自信強大,一個自卑懦弱,卻為了博取他人關注或認同,自恃有着《少年法》的“保護”,紛紛墮入罪惡的深淵。

體制的不成熟與致命的漏洞,最終都讓他們找到了肆意傷害他人的“合理”藉口,並且如願以償。究竟是體制的冷漠造成現實的悲劇,還是人性的扭曲導致生命的毀滅?而這一切,都充分體現出人性之中最邪惡的一面:至親亦可殺。在《告白》中,我甚至尋找不到一絲希望的亮光,全片自始至終瀰漫着令人不安的復仇與殺戮,對人性醜惡的一面進行着沒有任何底線的展示,這也是我反感這部影片的原因之一。

教室黑板上那個大大的“命”字彷彿無時不刻地強調生命的珍貴,但生命在他們眼中到底意味着什麼?電影沒有正面作出解釋,只是藉助人物瘋狂的舉動緩緩揭開謎底,從各個主人公不同角度的敍述中,觀眾可以一覽整個故事的全貌,劇情推進猶如日本偵探小説般縝密。在“推理”的過程中,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採取了一種極端的方式去發泄內心對世界與他人的不滿,他們視生命如草芥,無端殘害他人生命,甚至直接令善良和道德瞬間崩塌,結果卻是殊途同歸——間接地殘害了他們自己。拋開故事與主題,如詩一般的畫面令整部影片的觀賞性極佳。

試想,這樣一個極度陰暗壓抑的故事,如果用最“正常”的技術手段去呈現,那將很有可能使觀者如坐鍼氈。所幸,《告白》並沒有落入大多數文藝片的窠臼,影片大量運用慢鏡,用唯美的色調與冰冷的現實形成了對比強烈的反差效果。導演將自身對於鏡頭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強大的視覺掌控力將影像風格運用到了極致,以變幻莫測的技術手段製造出非同尋常的觀影趣味,令幾位主人公無常的命運如鬼魅般在銀幕上如影隨形。而那片反覆出現的天空始終陰沉得令人近乎窒息,不留情面地讓最後一縷光芒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