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白銀帝國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7W

白銀帝國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觀看白銀帝國觀後感600字<五>篇一

正如影片畫外音文藝腔所言,這是個神奇的女人,可是也是康家避諱的女人。

於是,導演華麗地讓銀子成了配角,白銀帝國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帝國,無人知曉。觀眾多見到的,是——男人改變世界,女人改變男人。

男人支配着銀子,將全國票號玩弄於股掌之中,而女人則支配着男人,支配着男人的行為準則,將男人控制於股掌之中。

這實在有點誇大女人的作用。可是在強大的“性”的主題下,不斷閃現的繼母與三爺“坦誠”而卧的鏡頭時不時地在提醒我們,性,才是這部影片真正的主題。性,支配着一切。性,彷彿一帖壯陽藥,再疲弱的主題,有了它,高潮就來了。

但這高潮是虛的偽的,是自以為是自我炒作的結果。實際上,不少題材很好的中國電影,在性的主題下,已經疲軟不堪。

張藝謀一部《黃金甲》馮小剛一部《夜宴》陳凱歌的《無極》,已經將性(以及亂倫)這個主題重複了兩次,而重複的結果,是空洞與乏味,再強大的資金再精細的佈景都支撐不起這幾部已經“陽痿”了的電影——壯陽藥吃多了,最終吃出毛病來了。

景色取的是全中國最美麗的景色,佈景用的是當年晉商的用過的珍品,件件都價值連城,民俗民風表現得並不少,但這一件華麗的外衣仍然遮蓋不住其內在的疲軟和空虛。最終從地下挖出的“仁義”二字十分牽強可笑,遠走天涯的康老爺是否真懂這兩個字有待商榷,可是投資方郭台銘應當是很滿意的。就像《竊聽風雲》的結尾一般,只要那段影像不公佈,慈善家依舊還是受人尊敬的慈善家,即使在話筒背後多摟幾個林志玲、劉嘉玲、關之琳都沒有關係。不怕,咱有“仁義”二字頂着。

《白銀帝國》觀後感 篇二

去了山西一趟,只瞭解到明清時代晉商的繁榮,目睹了西北土地的貧瘠與蒼涼,王家大院,平遙古城確實帶給我們很多的震撼,然對晉商曆史文化卻知之甚少,可喜現在信息發達,有度娘可以解決心裏的疑問。

關於晉商的內容實在記錄的太少,電影只有《白銀帝國》,書也只能找到叁本——《白銀谷》、《晉商興衰史》和《山西晉商大院》,還有屈指可數的幾部電視劇。書可以慢慢看,最快捷的方 式就是看電影了。

山西,茫茫戈壁,碧空黃沙,然貧瘠的土地過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康家大院裏少爺們奢靡的生活,院外悲苦的勞動人民,貧富差距之大,給了我們心靈勐烈一擊……

康家在全中國以及包括俄羅斯、蒙古和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都擁有大量的分號,在明清兩代能夠在財政上挑戰朝廷,“一年的票號收入是國家財政的十分之一”,正如今日的華爾街控制着美國金融系統一樣,票號也掌控了當時中國的金融世界。

影片最有看頭的就是年度總結帳了,把所有掌櫃聚在一起,這方法有點借鑑《教父》開場,自邱掌櫃被罰開始一步步呈現出一個大商業機構的管理及運作模式,如股份制,掌櫃制等。尤其是大算盤那一段,使人覺得新奇趣味十足。雖然我不清楚當時記帳時否真需要使如此大算盤,但如此安排頗具戲味。同時逐步顯出各人性格,如邱掌櫃貪利,一爺仁慈,二爺魯莽,叁爺消怠,四爺懦弱,張鐵林善用權術,戴掌櫃精練能幹。開篇的一連串事件,把天成元那種落後不近人情的規章顯露無遺,使人感到衰敗的裂縫隱隱若現,營造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

自古以來做生意官商結合才能掙到錢,晉商的生意能做到這麼大當然也逃不過這個套路。全片大多是對天成元管理的縱向描寫,即張鐵林片中數次提及的駑人之術,但橫向關係卻鮮有着墨。只在救四媳婦時吩咐買個人情及運銀時與山賊互通聲氣這兩處略為提及。生意的成功內部管理固為重要,但若無穩妥人脈關係將會寸步難行,或者是觸犯國內政治禁忌,但縱觀中外佳片,如《教父》中米高與議員在房內針鋒相對的密談,房外太太們談笑風生一段,又如《跛豪》中秋節拿着裝滿現金的月餅盒去送禮一段,至今令人回味。

此篇為商業片,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愛情自然是少不了的。每個層次的人看片都有不同的需求,有的看顏值,有的追尋歷史軌跡,有的看情、性,也有的只是欣賞故事情節……這部片子是男人戲,女人只是男人眼裏的協調劑,在康老爺眼裏,女人也只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而已。小老婆不從,那就娶個只能生養的吧。女人生來即是弱者。

“仁義”乃經商之道,亦為做人之理,若想了解更多晉商文化,只是一部電影肯定是不夠的,也許書中能找到答案。

觀看白銀帝國觀後感800字<二>篇三

白銀帝國是一部內含金融史的商業電影鉅作,更是一篇鴻篇鉅製的史詩。它像紅樓夢一樣,從不一樣的角度能夠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政治家看倒了清朝晚期的民不聊生,會心生感慨:國破家亡,皮之不存,毛焉能附同時也能從中學到馭人之術。經濟學家能在裏面看到銀行業的雛形——中國古代的票號業務,以及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而小説家們則會讚歎康夫人與康三爺之間的禁忌之戀。就連女權主義者也會熱情謳歌其中所體現的新女性的解放與堅持自我。

我看了這部電影,也有自我的一些感觸。

從一個經濟學學生的角度,我深切感受到如果一個企業,一個百年老字號想要獲得長足發展,一個安定的政局是首要的。而國家的強大也是經過擁有無數個強大的企業這種社會組織,以高效的方式來使整個社會高效運作來實現的。企業界一向有“以企樹國”的觀念。所以當今我國才會反覆提到“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強國之路也無從談起。

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普通公民,當看到電影中清政府垮台以後,其發行的紙幣變成了一文不值的廢紙。一大堆民眾在票號門前擠兑,甚至有人因為身家財產在政局變動中化為烏有,絕望之下引火自焚。讓我不禁聯想到,近年來有人因為《拆遷條例》與《物權法》相違,權益受損,手舉《物權法》自焚。此時,不得不在心中自問:”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柔弱的個人如何抵禦生命財產權力被侵害”我們不斷的立法保護民權,但民權仍是不斷的被侵害,難道遵紀守法只是普通民眾才需遵守的義務

作為一個女人,我也很佩服康夫人的勇氣與決絕,總覺得她拒絕的不僅僅是康老爺,而是整個封建禮教。作為一個封建社會,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她倔強而堅強,最讓人感動的是她的善良。她比現代社會的很多女人還要勇敢,因為有時屈從太易,反抗太難。亂世出英雄,絕處出智勇。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也很大,也許有時生活就像一場戰爭,我們必須努力再努力,堅持再堅持!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電影白銀帝國的1300字觀後感 篇四

以晉商為主角的《白銀帝國》以“天成元票號”歷盡動盪時局以及家族鉅變為主軸,劇情在兒女私情的家族矛盾和金融運作的商業智謀之間穿梭發展,旁及八國聯軍入京和辛亥革命變天等時局動盪,劇情張力頗強,且具有史詩格局。

開篇即以廣袤天地,康三爺背手微仰望天的明朗畫面,奠定了動盪之中尋得安寧的基調:天地真大,人真小,人怎樣自處。影片雖然是敍説家族,卻道出在國家危難時候,個人拋棄私人利益為國家奉獻自我的高尚精神。而在挽救家族危機時候,損人利己的不免發生,可是劇中主人公以“仁義”為行事的最高準則,寧願選擇對別人有利的做法,犧牲自我珍視的東西,使自我的良心得到保全。其中尤以康三爺不惜將家藏地窖的白銀承兑百姓手中廢棄的清王朝鈔票,並強調這樣做才貼合“仁義”的祖訓,於如今社會欺瞞投資者,拖欠工人工資的不良企業家構成巨大反差,也更加凸顯出晉商最核心的價值觀與精神信仰——即“誠信為本”,不論是“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還是“盜亦有道”,都要講道義!這一弘揚晉商“商德”的主題,恰好與眼下對金融危機的反思不謀而合。

的確,應對金融危機,每一個迷失的團體與個體都在進行新的思考與探索,中國味十足的《白銀帝國》則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為人們供給了答案。於是,該片又多了一個新功效,該片甚至被稱為“一本教你如何化解金融危機對人的威脅的‘教科書’”。金融危機下的契約與道德“貪婪是好的”讓華爾街陷入危機——那麼,該部講述“金融道德”的影片不僅僅向全世界詮釋了晉商縱橫中國500年的“商業霸主文化”,也向金融界傳達了晉商自成體系的金融監管制度、經營哲學和商道倫理。

無論是商業制度還是商業道德,晉商都是全球商界的楷模。我認為,儘管晉商的制度設計遠不如現代商業社會的各種政策、法規以及不一樣層次的規章制度完善,但晉商卻在“誠信仁義”的基礎上,經過“號規”等內部制度和行會紀律對從業者進行有效的約束。

《白銀帝國》作為一部影片,無法也不可能承擔起拯救全球金融體系的重任,可是,這部電影至少能夠作為一面鏡子,讓我們從中看出一些問題,讓我們時刻警醒自我。電影中有救亡、有啟蒙,而我們更多的是要全面反思和審視晉商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全人類所認同的道德規範。誠信,對於提升整個社會的道德水平,促進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義。漢字中的“誠”由“言”和“成”兩字構成,核心意義應是言而有成,不説空話,説到什麼份上就做到什麼份上。“信”字“人”、“言”兩字構成,一個人如果説話不算數,就沒有信用,故人言立信,一諾千金,説到做到是至關緊要的——企業也是如此!

胡慶餘堂或逢災年荒年,也會施藥賑災,可是平時價格是比較貴的。他賣藥貴,是有言在先的,邊上寫着“童叟無欺不二價”。不二價,意思就是不講價。不講價的意思,並不是你有病你總得吃藥,趁你着急上火撈你一把,而是,童叟無欺。無欺,就是誠信。那裏的藥,保證是地道的、品質好,所以貴一點,並且不講價。舊時的商號尚懂得將“誠信、仁義”作為經營之本,而如今毒奶粉、注水肉、蘇丹紅等等事件,卻讓人不甚唏噓。無良商家在醜行暴露後,又是懺悔,又是賠償,但多數情景下是由政府“買單”,實在讓人汗顏。那裏也真心的向政府的管理層呼籲:並不是所有的危機都能用錢化解!道德才是重整商業秩序的主軸!

觀看白銀帝國觀後感1100字<一>篇五

第一次聽到《白銀帝國》是因為女友告訴我我的偶像演了新片。第二次聽到的時候是中央六台在放《白銀帝國》的首映典禮。我只記得上頭説了,《白銀帝國》的導演是個女的,那個女的説,資方是郭台銘。由於之前的工作和富士康打交道比較多,對於郭台銘其人有些聽聞,故覺得這個電影應當有得一看。

午時和女友去了中心城的金逸電影院,電影在十幾分鐘的廣告中開始了,沒有徵兆,可是開場就讓人覺得製作很精良。上次看國產片時這樣的感覺是在《非誠勿擾》的開場。從製作的工藝上看,這確實是巧工慢火煨出來的一道菜,如果再配上壺“悠悠歲月酒”,回味則更顯綿長,畢竟從影片幕後製作陣容來看,的確是很豪華,蘇聰、奚仲文、張叔平、陶經……

故事講的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晉商的故事,充滿了滄桑,甚至顯得有點落寞,好像在滿桌子的漢堡和烤串中間,突然上了一道鳳尾魚翅,觥籌交錯間食客們難免有點躊躇。[由整理]

沒有看過這部片子的原著《白銀谷》,可是故事的重心好像有點點亂,故事從康家老四去天津,媳婦被綁架開始,康家家難不斷,先是康老二要去天津救人,騎馬摔成殘廢,天津掌櫃因為此事上吊自殺而銀號遭到擠兑,老四獲知媳婦被殺而瘋癲……這些都只是一個激發老三也就是郭富城飾演的康三承擔大業。故事還有一段纏綿悱惻的感情故事,郝蕾和郭富城是母子關係,可是兩個人愛的死去活來,郝蕾性格剛烈,康父在家難連連的情景下必須要郝蕾為康家留後,郝蕾節育,康父和郝蕾導演了一場溺水死亡的鬧劇,八國聯軍來了,康父委託大業,死去的郝蕾出來與郭見面,……導演費盡心機,就是為了塑造郭臨危受命,解除心結,一心商道的過程,但總覺得郭與郝蕾的故事過於長了。而到最終故事結束總有種故事未盡的感覺。

而貫穿故事的商道和道理仁義是故事的點睛之筆,也不愧是郭台銘作為資方的這樣一部片子。總有點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意味。可是也深深感激郭總,心繫天下啊。

雖然因篇幅有限而淺嘗輒止,《白銀帝國》還是相對完整地再現了晉商漸漸式微到最終沒落的過程,所以《白銀帝國》還是具備了必須的恢弘的史詩氣質的。康老爺關於馭人之術的闡述不能説不厚黑,但最終還是讓自以為被自我玩弄於股掌之中的邱掌櫃擺了一道,儘管窖藏了天文數字的白銀,但到頭來還是千金散盡。落後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固步自封的小農意識、官辦銀行的衝擊,這些導致晉商退出歷史舞台的原因在片中都有所呈現,也算相對完整地呈現了一部輓歌式的作品。影片為這個白銀帝國的覆滅做了善意的開脱,但真實情景遠非這麼體面的。從這一點上説,《白銀帝國》如果能引發一些關於這段歷史的思考和討論,倒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並且創作者在這部影片中所體現出來的認真和誠意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電影白銀帝國的700字觀後感 篇六

白銀帝國是一部內含金融史的商業電影鉅作,更是一篇鴻篇鉅製的史詩。它像紅樓夢一樣,從不一樣的角度能夠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政治家看倒了清朝晚期的民不聊生,會心生感慨:國破家亡,皮之不存,毛焉能附同時也能從中學到馭人之術。經濟學家能在裏面看到銀行業的雛形——中國古代的票號業務,以及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而小説家們則會讚歎康夫人與康三爺之間的禁忌之戀。就連女權主義者也會熱情謳歌其中所體現的新女性的解放與堅持自我。

我看了這部電影,也有自我的一些感觸。

從一個經濟學學生的角度,我深切感受到如果一個企業,一個百年老字號想要獲得長足發展,一個安定的政局是首要的。而國家的強大也是經過擁有無數個強大的企業這種社會組織,以高效的方式來使整個社會高效運作來實現的。企業界一向有“以企樹國”的觀念。所以當今我國才會反覆提到“和平與發展”兩大時代主題,沒有和平就沒有發展,強國之路也無從談起。

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普通公民,當看到電影中清政府垮台以後,其發行的紙幣變成了一文不值的廢紙。一大堆民眾在票號門前擠兑,甚至有人因為身家財產在政局變動中化為烏有,絕望之下引火自焚。讓我不禁聯想到,近年來有人因為《拆遷條例》與《物權法》相違,權益受損,手舉《物權法》自焚。此時,不得不在心中自問:”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柔弱的個人如何抵禦生命財產權力被侵害”我們不斷的立法保護民權,但民權仍是不斷的被侵害,難道遵紀守法只是普通民眾才需遵守的義務

作為一個女人,我也很佩服康夫人的勇氣與決絕,總覺得她拒絕的不僅僅是康老爺,而是整個封建禮教。作為一個封建社會,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她倔強而堅強,最讓人感動的是她的善良。她比現代社會的很多女人還要勇敢,因為有時屈從太易,反抗太難。

亂世出英雄,絕處出智勇。現代人的生活壓力也很大,也許有時生活就像一場戰爭,我們必須努力再努力,堅持再堅持!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觀看白銀帝國觀後感900字<三>篇七

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後,姓是名的附庸;中國人姓在前,名在後,一輩子頂着祖宗過活。西方人更注重自我,中國人更注重家族職責。然而,每個自由自我的個人都來自於家族,每個家族的細胞都是性格迥異的個人。看似不可調和矛盾的背後,本身是統一的。文化傳統沒有優劣之分,決定社會提高的並不是表面的不一樣,而是內在的相同,即,仁義的人性。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努力發現不一樣中藴藏的相同,努力在殘酷的生活中保有仁義的自我,這便是對得起自我,也同樣是對得起祖宗。

以往,山西票號“天成元”的財東康老爺並不這樣認為。

創業容易守業難。康老爺精通御人之術,他深知祖宗打下江山的不易,幾十年以保護、發展祖宗留下的產業為己任,克己復禮,一日不敢懈怠。他的人性也在這樣的生活中一點點失去了光彩:他殘忍,控制慾強,女人在他眼中只是生孩子的工具;他獎罰分明,懂得囤積居奇,是個經商能手和管理人才。偏膝下三個兒子接連喪失了繼承家業的本事,偌大家業,只能交由康老爺最不疼愛的三少爺負責。

康三爺從小聽多了祖宗的創業史,本想開創一番事業,怎奈相戀多年的女友杜筠清,竟一夜之間成了自我的繼母。從此倍受打擊,一蹶不振。他流連於花街柳巷,荒廢了自我的夢想,掩藏着自我的本心,失去了生活的力量。偏因接二連三的家庭變故,而接下了繼承家業的重任。

於是父子二人開始了尋找自我的征途。

杜筠清為了不做生孩子的工具,寧可做手術摘除子宮,康老爺被震動了,答應放她走。康老爺依然要對家規負責,離婚是絕對不可的,可是能夠詐死。杜筠清死而復生,是有象徵意義的。隨之復活的也有康老爺。康老爺必須要生下老來子繼承家業的,一旦生下了,任務也最終完成了。康老爺不需要再作為康家一個細胞而活着,最終能夠作為自我策馬飛奔了。年事已高的他,或許一去不回,可是迎着太陽出城的那一刻,他呼吸到的空氣,必須是不一樣的。

康三爺的心結也同樣是被杜筠清解開的。多年的誤會一朝化解,愛便成為了康三爺重建人生的力量。生命是自我的,必須要對得起自我的心。走一走祖宗走過的路,做一做祖宗做過的事情。繼承祖業不是坐在書桌前翻翻賬本就能夠的。康老爺世代珍藏的康家祖宗留下的白銀,被康三爺從地下抬出的那一刻,重見天日的還有祖宗留下的更為珍貴的財富:“仁義”二字。原先康三爺真的走過了祖宗走過的路,完成了自我,不,完成了康家一個完整的輪迴。 人在天地之間到底能做些什麼拍拍自我的胸膛,認認真真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