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音樂之聲》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9W

《音樂之聲》觀後感【精品多篇】

音樂之聲觀後感 篇一

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裏面的主角、情節、經歷家喻户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範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著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SoundOfMusic,1965)。

電影離不開音樂。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同時能夠生產出讓人耳熟能詳的音樂或膾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聲,“兩全齊美”。

《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峯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迴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

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簡便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眾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音樂之聲》,該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儉束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陽光明媚的氣候,和雅緻的別墅,以及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音樂之聲》的資料,相信它是少數幾部讓人百看不厭的電影之一。美麗的見習修女,英俊富有的貴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純潔,圍繞身邊的是7個可愛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更絕的是,7個孩子正好組成7個音符,組成一首明快、動人的歌;而瑪利亞把特拉普上校從喪妻的悲痛中解脱出來,讓歡樂與音樂重新降臨這個家庭,就像美女用真愛解救了被巫術控制的野獸。

能夠説,《音樂之聲》中藴涵了古老童話中的幾個母題,它幾乎表達了人類對所有完美事物的嚮往:愛、自由、歌聲……並且,據説,這是以真人真事為藍本改編的。真實的生活總是有那麼多的醜惡與遺憾。

可是,那個完美如童話的電影,就是從真實的人生中提煉而來,它刪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與種種不如意,再把時光濃縮,一切都單純、明亮、比較分明,也讓全世界的人記住了那個薩爾斯堡午後的山谷,陽光燦爛,7個孩子和一位美麗的姑娘,用歌聲放飛愛、自由與夢想,那該是全人類的夢想。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係,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完美、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到達真善美的夢想境界。

《音樂之聲》觀後感 篇二

“雲嶺送翠,只為這天籟之聲,我心雀躍不已,只為它拾得片音短曲,我心澎湃狂喜,宛如鳥生新羽展翅飛去,自湖濱遙向枝頭高棲,我心呢喃低語彷彿鍾鈴,自教堂乘風徐徐而來,歡笑一如小溪輕輕,蜿蜒婉轉,川流石底……”

以前看《音樂之聲》,覺得它像《灰姑娘》,因為王子愛上了灰姑娘,從此幸福地生活。後來看《音樂之聲》,覺得它像《簡愛》,因為家庭教師拯救了莊園主人,使其獲得了新生。

這部影片與它們有所不同的是,善惡對立者有了很大的改變,uglsisters所代表的嫉妒貪婪,孤兒院所代表的殘忍無情,閣樓上的瘋女人所代表的毀滅性衝動,在這裏都升級為窒息自由,戕害生命的戰爭。而戰爭的另一面,是旖旎迷人的家鄉,是純真的孩童,是動人的愛情,是優美的歌聲。

在結構上,《音樂之聲》有一條自由—專制、生命—死亡的人物序列:瑪利亞—修女們—特拉普—納粹分子就分佈在這個序列上,在序列的兩級,瑪利亞作為自由與生命的象徵,而納粹分子則成為專制與死亡的象徵。

瑪利亞之所以離開修道院並非愛上帝不夠虔誠,而是因為她不受約束的天性,修女們都肯定她善良純潔,但也承認她不能規行矩步,“不適合留在修道院”,院長也認為,讓瑪利亞放棄自由自在的天性,就如同“將浮雲栓牢,令海浪止息,使月光在掌中停留”一樣不可能,於是,院長決定讓她離開修道院,到特拉普家做家庭教師,尋找屬於她的生活。

特拉普,是一位羅切斯特式的嚴肅沉悶的,他之所以陰鬱冷酷,並非像羅切斯特一樣有個不幸的婚姻,而是因為他的婚姻太幸福,因此妻子的離世如同抽空他的生命一般,使他從此不近人情。由於他不懂如何管理一個家庭,他便效仿了軍隊管制,他不許家中有歌聲,不許孩子玩耍,不許喧譁嬉笑。在這被抽空的生命中,父愛被藏入心底,他甚至不稱呼孩子的名字,和他們不作任何交流,他不理解他們的孤獨與渴望,而將他們的生命簡化為一串無意義的哨聲。

瑪利亞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她努力與孩子們溝通,瞭解他們、理解他們,疼愛他們。她將孩子們帶出壓抑的生活,教孩子們唱歌,領他們郊遊,她將每個抽象的音符注滿生命的活力(《do—re—mi》),她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美麗的種子(《mfavorite things》),影片最令人叫絕的音樂部分是瑪利亞讓七個孩子依據自己所代表的七個音符不斷配合、變奏,在騎單車、蹦台階等遊戲旋律視覺化。

就這樣,孩子們愛上了音樂,愛上了歌唱,愛上了她。特拉普也開始被孩子們甜美的歌聲打動,空虛而乾澀的軀體也有了“氣色”。瑪利亞不僅將歡聲笑語帶回了這個家,更激起了特拉普的似水柔情,使他從一個刻板嚴肅的軍官變成了一位慈愛有加的父親,一位眼波盪漾的情人。表白時刻,月色迷離,兩人如雕像般的剪影昭示着有情人終成了眷屬。

故事並未到此結束,如果説瑪利亞將自由的氣氛和生命的活力帶入了這個家,可此時的奧地利則恰恰相反,奧地利被德國吞併,整個城市充滿了壓抑而陰鬱的氣氛,孩子們猜測這氣氛可能由旗子上的黑蜘蛛(納粹標誌)所致。舉國都掛起了納粹旗幟,只有特拉普説不,他堅持自己的奧地利身份,不願同納粹合作,於是決定逃亡。在演唱比賽時,他唱起了《雪絨花》,並邀請滿場觀眾同他一起歌唱,祝福着自己美麗的祖國。比賽結束時,特拉普全家逃往修道院躲避,而後借用修道院的車開往邊境。

影片的結尾,奧地利的迷人風光如影片初始時再次出現在鏡頭裏,覆蓋着白雪的羣山,蒼翠高聳的樹林、蜿蜒流淌的大河、綠絲絨般的草坪……一家人行走在山中,逃離戰爭,走向自由。這個世界如此美麗,愛還來不及,歌唱還不夠,為什麼要毀滅它,要自我毀滅呢?

《音樂之聲》觀後感 篇三

《音樂之聲》講的是一個幸福的家庭逃出德國人的追趕的一遍驚險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名性格開朗的一位叫瑪利亞的家庭教師。其中一個人是一位海軍司令很有錢,他還有七個頑皮的孩子,其中有幾個是淘氣的女孩,他們最討厭家庭教師,所以老是惡作劇,但瑪利亞卻把他們教導的很乖巧。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要學瑪利亞心胸寬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