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音樂之聲觀後感 優選1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3W

【導語】

音樂之聲觀後感 優選15篇

音樂之聲觀後感 優選15篇 由本站會員“清澈的勇氣”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音樂之聲觀後感篇2:音樂之聲觀後感篇3:音樂之聲觀後感篇4:音樂之聲觀後感篇5:音樂之聲觀後感篇6:音樂之聲觀後感篇7:音樂之聲觀後感篇8:音樂之聲觀後感篇9:音樂之聲觀後感篇10:音樂之聲觀後感篇11:音樂之聲觀後感篇12:音樂之聲觀後感篇13:音樂之聲觀後感篇14:音樂之聲觀後感篇15:音樂之聲觀後感

【正文】

篇1: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是以音樂劇的形式塑造了年輕的家庭女教師瑪利亞和七個單親孩子的鮮活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生動活潑,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感人的故事。

第二次看完這部經典老電影,我依舊感受很深——異常是瑪利亞的温柔、善良、熱情和耐心以及她的堅強、勇敢和無私純潔的愛。藉着優美動聽的音樂讓這個缺少愛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歡樂,她用心地去了解七個個性不一樣的孩子,愛護他們、教導他們,用心地去愛他們,孩子們從心裏理解了她,從心裏喜歡她,並在她與上校結婚後親熱地喊她“媽媽”。

瑪利亞是怎樣樣贏得孩子們的心的呢?

她熱愛生活,如她熱愛歌唱廢寢忘食一般。她對生活充滿活力,感染了孩子們,甚至是嚴肅的上校,讓他們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重新看待生活,對生活充滿了感激和期望,感受到了生活的完美。這是一個教師最難得的地方。

她寬容,幽默。初到上校家,人生地不熟。孩子們就給她下馬威,在她口袋裏放癩蛤蟆,説她衣服難看,長得醜,沒品味,在她椅子上放堅果,她並沒有生氣,全當是孩子們和她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已。她沒有向上校告狀,而是用幽默的形式化解了尷尬和矛盾,讓孩子們對她產生了信任和親切感,感受到了温暖。

她沒有教師的架子,有親和力,和孩子們做朋友,拉近了和孩子的距離。

她真心地為孩子們着想,敢於批判不合理。她不用哨子,而是努力記住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在上校反對的時候,她堅持為孩子們做衣服,不是讓他們穿着古板的水手服。在她的眼裏,孩子們的生氣都被扼殺在那些規矩裏。

她教學形式多樣化,不拘一格。無論是寂靜的山坡草地,還是喧鬧的城市小鎮,都能夠變成她的課堂,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釋放的同時也很快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並且培養了她們的交際本事,鍛鍊了膽識。

她富有想象力,有很強的語言表達本事。剛開始教音樂得知他們一竅不通時,她運用她豐富的想象力把音符教的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東西與實際相聯繫,方便了年齡參差不齊的孩子們理解並記憶。在教學的過程裏,她無時無刻不把音樂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裏。她多運用啟發式,並不是生搬硬套,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和想象力。

她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她的教學,一齊唱歌,一齊跳舞,一齊遊戲,一齊演出木偶戲,讓他們體驗成就帶來的歡樂,讓他們瞭解認識自我,更加有自信。

她還有很多優點,她平易近人,有愛心,善解人意,體貼孩子,讓孩子們具有安全感,愛好廣泛,能歌善舞。這些都是讓她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優點,我覺得好教師是天生的,什麼技能都能夠培養,而一顆有愛的心卻是不能的。瑪利亞之所以是好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她懂的愛別人。

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能真正用心去愛,去了解我們的孩子,我想我們的孩子也會更加喜歡我們、理解我們,從而像愛媽媽一樣地愛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優秀教師的標準都能夠在她的身上得體現,這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目標。

篇2: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講述了1938年,年輕的見習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以童心對童心,讓孩子們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這時,德國納粹吞併了奧地利,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役,並且在一次民歌大賽中帶領全家越過阿爾卑斯山,逃脱納粹的魔掌。下頭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音樂之聲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其實,我還是在護理美學課上才明白《音樂之聲》這部電影的,第一次觀看也是在這門課上,然後自我有回到宿舍從頭到尾認看過了一遍,然後一發不可收拾,看了一遍又一遍,毫不誇張。我對自我喜歡的東西從來不會輕易地放下。我後悔自我為什麼沒有早點明白這部電影,但我又很慶幸自我很幸運地明白了她,很慶幸。

説實話,我一向都不怎樣喜歡歐美的電影,如果要究其原因,也許是我對外國的文化還不是那麼的瞭解並理解,也許僅僅是因為我不喜歡英語,自我也説不真切。可是這部電影出此刻我的生活裏,進入了我的視線,最最重要的是我愛上了她。

我從來沒想過感動在電影裏竟然也能夠用歡聲笑語來表達,使我開心並感動着。一股暖流在心裏緩緩的流淌着,温暖、歡樂、感動充滿我的心扉。一種情愫滴在心上,慢慢暈開,滲進心裏。我是一個感性的人,所以很多時候我寧願看着杯具流淚也不願看着喜劇歡笑,只為尋求那種觸動心靈的感覺。

林黛玉就是悲情憂鬱的化身,而我已經無法用語言來準確地表達我對林黛玉這個主角的喜愛之情,當我一遍又一遍的看紅樓夢時,她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眼神、每一滴淚水都牽動着我的心。可是現實生活中我並不是鬱鬱寡歡的人,雖然很多時候會因為生活中的瑣事而煩惱抑鬱,可是更多時候我期待歡笑並且很容易歡樂,學校路旁開得正好的一朵花、一個孩子對父母幼稚的提問、晴空中的一朵白雲……都讓我會心的笑,展露笑顏。總而言之,我喜歡被感動,而這部電影感動了我。

很喜歡這部電影裏的景色,山川綿延、白雪皚皚、青草幽幽、野花點點、小河涓涓、晴空萬里,真是美極。看着這一切,我的心就像白雲般綿綿軟軟,又似指尖的一滴露珠般明亮而不耀眼。

看着瑪麗亞像大地的精靈般隨心而歌、隨意而舞,我的心似乎也要隨着每一個音符雀躍跳動。然而羨慕之餘隨之而來的是淡淡的失落感。反觀我們的城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要想找到那樣一個地方真是難得很。然後一個沉重的問題襲來,在這樣發達城市的人們的幸福感似乎並不像他們認為本該的那樣。至少很多時候我看到的人們都是緊張而不能充分的喘息的,當然也包括我自我。

自然,幸福感這種縹緲無形的東西主要取決於個人感受和個人想法,可是我認為它和環境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生活就是生活,即使不滿也無法逃脱。努力適應,努力生活得更好,努力讓笑顏在自我的臉上展露才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怨天尤人從來都是行不通的。我們不是生活在那樣貼近自然的環境裏,那就讓我們從這部劇裏去感受那樣的綿軟以及那樣的情思。其實我們的身邊也存在着微小的自然氣息的。

當我走在學校道路上的時候,我會有意挨着道路兩旁,尋找那些微小的存在,一棵獨自在微風中搖曳的小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一片獨特的葉子都讓我心動,然後迎風微笑,世界是完美的,我告訴自我。我相信生命的存在就是為了創造感動,尋找感動,使之融入身體無法分割。

如果要問除了電影裏的景色之外還有什麼使我無法忘懷,那麼我會説是裏面的音樂,雖然我對音樂沒有任何意義上的“造詣”,喜愛與不喜愛全憑自我的感受,但我還是想談談我的想法。音樂是這部劇的題目,更是這部劇的靈魂。在音樂聲中拉開帷幕,又在音樂聲中圓滿收場。音樂的旋律始終伴隨着影片劇情的發展,不論是瑪利亞的悠揚奔放,還是孩子們的活潑歡快,亦或是艦長的深沉優雅,都是發自一顆愛的心靈。

《音樂之聲》的資料是生活中普通的片段,正是其中幾首韻調輕揚歡快、詞句簡單而爛漫的歌曲才使她變得美麗而感人,她以音樂抒發人類最淳樸的感情,像一朵清新而獨特的雛菊,散發出迷人的清香,沁人心脾。音樂只是情感的載體,很多時候我聽歌只是為了感受其中的歡樂或悲傷。在我的確定標準裏,只要是能觸動我的,讓我有所思的歌曲都是好的。

談到裏面的人物,必須要提的當然是女主瑪麗亞,她是一個讓人無法不喜歡的人。她純真善良,樂觀開朗,渴望感情,嚮往大自然的自由,同時也固執而無畏、不被世俗束縛。就像電影中修女們所唱“如何使月光在掌中停留”,月光般柔美而不受約束。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在上高中之前,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這樣完美的人,這樣的人根本就只存在於童話之中,亦或是各式偶像劇裏的女主。她們太過於完美,完美得讓人無法觸及。可是我此刻相信了,因為我親眼所見,她就在我的身邊,並且是我的好朋友,我高中最好的朋友。她和瑪麗亞是如此的相像,我該感激上蒼讓我遇見了她。

是她讓我看到了人性的美,看到原先人是能夠這麼簡單而歡樂的。和她在一齊的每一個日月都深深刻在我的記憶裏。也許開始你並不能完全讀懂她們,可是她們總會有一種魔力讓你不自覺的靠近,然後戀戀不捨,不願再離開。[由本站網友投稿]

如果你用看一般人的眼光來揣摩她們所思所想,那是對她們的褻瀆。她們的完美有時候會讓我自慚形穢,更害怕自我污穢的雙手玷污那一份潔白。普通眾生中的我,只願這一世目視她們的完美,成全心裏的念想。

篇3:音樂之聲觀後感

後面還有多篇音樂之聲觀後感!

這部電影,我很早以前看過一遍,只記得電影中的音樂很好聽。如今重温,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電影開場有將近兩分半鐘的時間,僅有風吹過雪地、高山、河谷、河流、平原等地的聲音,沒有人,沒有字幕。我疑惑是開錯電影了嗎?好像是什麼風景欣賞的廣告!我很煩躁,很想把這一段跳過去看一看是怎樣回事。但一點點的好奇心讓我忍住了,繼續往下看。當主人公一出場,唱出:“羣山生機盎然,處處音樂之聲,這是它們吟唱了千年的歌。山谷的樂音,充盈我心間。我想唱出,我心靈聽到的一切……”我突然覺得我是多麼不純淨、多麼焦躁、多麼世俗!

第二處讓我感悟很深的是:瑪麗婭從修道院走出來,走在去上校家做家庭教師的路上,最終到他家門口的這一部分。一開始她很迷茫:“今日會怎樣,未來又會如何”“我到底是怎樣回事”“為何我如此害怕”!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她這些語言的表述,雖迷茫,但沒有抱怨,只是在一向反問自我,並且這一狀態僅有短短的三四句話,緊之後她就給自我打氣“一位上校和七個孩子”,她停頓了一會兒,立馬説“有何可怕!”我真是佩服!我佩服她不沉淪,立刻給自我打氣;之後更讓我訝異的是她對自我的進取鼓勵,最終變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個過程她沒有空想,而是腳步不停,不斷地向目標前進。她從沒有抱怨別人,而是看清自我!她那進取、樂觀、熱情、自信,讓我想到電影開頭~僅有如此的人,才能聽到來自大自然的美妙樂聲~對,還有她的純真、真誠。

上校帶來的男爵夫人為什麼不如瑪麗婭受孩子歡迎?這真的是感覺比語言快十倍。男爵夫人沒有用心愛孩子們,她只想得到有財富的上校,她的心機、應付、不發自內心愛孩子,最終讓她失去原本立刻屬於她的一切。而瑪麗婭用心愛孩子們,不趨炎附勢,不拍上校馬屁,她從真正對孩子好的角度出發,內心純淨而充滿愛,陽光自信而和善,讓七個孩子和一個上校都愛上了她,並且讓這個家重新擁有了歡笑和音樂!這,真讓人感動!

我反思自我,在權貴面前能否堅持自我,在別人的孩子面前能否真正地去愛。瑪麗婭,讓我想到“不獨子其子”這句話。她雖然是去當家庭教師,但她並不是應付完自我的差事就好,不是討好上校用哨子管好那些孩子就好,而是把那些孩子當自我的孩子去愛,才真正地影響了別人,進而改變了別人。

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電影!

篇4: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是一部很有名的教育片,在學校學習時教師也曾帶我們賞析過。而這次是第二次賞析這部影片,與第一次相比,感觸頗多,也改變了自我的很多看法。

從影片情節來看,講述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位自由奔放的年輕修道女瑪麗亞被送到特拉普船長家做家庭教師。他們家共有七個孩子,特拉普船長在妻子去世後,一向用嚴格的軍紀訓練他的孩子們,孩子們一開始行為不端,趕走了很多的家庭教師。這一切在瑪麗亞來到之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瑪麗亞愛的感化下,孩子們變得活潑、有愛。在這之後瑪麗亞也與船長產生感情,並結婚了……

細品影片中的資料,很多場景中都藴含着這位家庭教師的教育機智。比如在瑪麗亞初到特拉普船長家,孩子在明白她是第一次當家庭教師時,就開始作弄她。她們在她的口袋裏放青蛙,在她的板凳上放鬆果…想讓她出糗。

第一次看到那裏的時候,總以為瑪麗亞會與特拉普船長告密,結果卻不是這樣,瑪麗亞告訴船長是自我得了風濕所以才不敢坐,並且對於孩子們的惡作劇,瑪麗亞也是隻字未提。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告訴船長讓他好好“管教”孩子們不是更好嗎?

當這一次再賞析影片時,我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我們往往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正如在影片中孩子們對每一位家庭教師都會惡作劇,我們只看到了問題,而沒有看到原因,從影片中我們不難看出,孩子們想要趕走家庭教師無非是想得到父親的關注,因為僅有沒有家庭教師時,父親才會陪伴他們,其實也就是孩子們缺少愛。

瑪麗亞處理這種問題的方式是想告訴孩子們這種方式是沒有用的,我不會生氣,也不會告狀,之後就是用愛去感化孩子們,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她親手為每個孩子定做了一套衣服,在孩子們遇到問題時耐心陪伴,幫他們出主意……

看啊,這是一位多麼有愛的教師!

她寬容、善良、機智,能帶給孩子們真正想要的,真的很讓人欽佩。

這也不禁讓我深思起來,在應對孩子出現紀律教育問題時,我們應當怎樣做?

正如《0-8歲兒童紀律教育》一書中寫的:我們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行為,然後追溯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選擇出最適宜的教育方法。僅有當紀律教育是針對問題的原因時,紀律教育才能奏效。相信影片中那些以前的家庭教師也使用過各種方法來應對孩子們的紀律問題,可想而知這些方法都不奏效,我想問題應當就是這些方法沒有針對問題的原因。

所以在今後我們在解決孩子的紀律問題時要看清行為背後的原因。

比如當孩子出現打人的行為時,我們要觀察孩子該行為出現的頻率、特定場景等,這樣來判定孩子打人是由於缺少關注還是語言表達本事欠佳,溝通本事欠佳……在判定原因後我們要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進行紀律教育。

另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們的狀態。

影片中孩子們時根據特拉普船長的哨聲出場的,出場的方式讓人不禁想笑,這宛如是軍隊訓練一般,一種哨聲一個動作,一板一眼。

而在瑪麗亞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孩子們活潑開朗天真,他們在一齊在山頂上學習唱歌,在騎行時唱歌,在小河邊唱歌……瑪麗亞帶着他們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經過大自然來學習音樂,在這一幕幕中我們看到了屬於這些孩子該有的童真、可愛。

與此同時我看到了一個教師的可愛之處,她懂孩子,明白孩子需要什麼。

在自然環境中,孩子們才能放得開,才找得到自我。

她也懂得經過大自然將知識傳授給孩子們,經過跳台階、騎車等方式孩子們很快學會了基礎的音調、音高……這也為他們今後學習歌曲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當他們的父親聽到孩子們的歌聲時都不禁吃驚、感動。連他都沒有想到他的孩子會唱出這樣的歌曲,不僅僅是有技術含量的歌曲,更是一首飽含深情的歌曲。這樣的感情是怎樣灌輸給孩子的呢?是講解給孩子聽的嗎?顯然不是,是經過孩子們自身的感受力得到的。

在幼兒園課程中,我們也將培養孩子的感受力放在我們的活動目標中。讓孩子經過嗅聽視味觸等感覺器官來感受事物,也會設置課程讓孩子們親近自然,比如開設種植課,孩子們自我播種、施肥澆水、收穫,這遠比告訴孩子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有效的多。

不僅僅如此,孩子們對植物也會萌生異常的感情,他們會關心愛護它們,有時還會蹲下輕輕撫摸它們,這些都是孩子天生的愛心,在自然的環境中,他們天生的情感都會萌發出來。

影片中還有一個細節也讓我難忘,就是在瑪麗亞第一次來到特拉普船長家裏的時候,孩子們做自我介紹,其中小男孩寇特是這樣介紹自我的:“我叫寇特,11歲,我很任性。”

瑪麗亞點點頭,緊之後寇特問瑪麗亞:“什麼是任性?”

瑪麗亞説:“那説明你期望像男孩般被對待。”這段簡短的對話卻也起起伏伏。

寇特連任性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那他怎樣會説自我任性呢?

很顯然是經過別人口中所説他得到的字眼。也就是我們説的為孩子“貼標籤”。當我們為孩子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籤時,孩子就會以為我就是這樣的,潛意識裏就會認為自我是這樣的人,在發展中也就會往這個方向發展下去。

影片中,我們看到了機智的瑪麗亞,她告訴寇特,任性是“期望像男孩般被對待”,而不是我們所認為的“調皮搗蛋”。經過瑪麗亞之口所説的“任性”,多了一分對小男孩的期待與信任,可見瑪麗亞作為一名教師是多麼的愛孩子,不將負面的評價帶給孩子。

在生活中,我們對孩子也需要放下我們的評判,因為我們不明白我們的一句無心之話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而我們所謂的給孩子的“標籤”都是我們以為的,並不必須是事實。

比如一個小男孩很愛哭,有人可能會説:“怎樣像個女孩子一樣?”“怎樣這麼愛哭”等等。

可能這個孩子愛哭只是因為他發泄自我情緒的方式就是哭,而“愛哭”是不分性格的,沒有規定男生就不能哭,一味的忍受自我的情緒是不健康的方式。

當我們給孩子訂下這樣的標籤之後,孩子可能真的就會朝這個方向改變,因為在他看來“你們都説我像個女生”,那麼在這之後,可能孩子的更多行為也會偏女性化,因為這是我們給他的“定義”和“期待”。

另一方面,當我們習慣為孩子貼標籤之後,孩子也會習得這樣的行為,也會習慣性地對別人的行為等作出評判,貼上標籤。

影片中的孩子們在第一次見到瑪麗亞時,就為她貼上很多的標籤。從這方面來看,這是一個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每個人都有自我為人處事的方式,不需要別人來加以論斷,因為這種事是沒有對錯的,可是是每個人都有差別罷了。在見到瑪麗亞的第一眼,就有幾個孩子説瑪麗亞的穿着很醜,我們要看到,孩子們所説的“醜”是他們以為的那樣,但換個人來看就不必須是這樣的看法了。所以在應對孩子時一樣,我們不能把這種主觀臆斷的方式帶給孩子。

那我們能夠怎樣做呢?

其實很簡單,放下我們主觀的想法,描述事實。

比如當一個小男孩遇到問題喜歡哭時,我們能夠這樣做,輕輕走到他的旁邊告訴他:“我此刻看到你在哭,你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嗎?如果你需要我的幫忙,你能夠來找我。”

然後能夠走到稍微有點距離的地方,靜靜地等待孩子來找你。

當孩子來找你時,你能夠告訴他:“是的,當你遇到問題時,如果你能告訴我,我才明白如何幫忙你。”

經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看到的。

這樣的方式也是需要一次次的實踐才行,孩子慢慢的就會改變自我的行為,遇到問題時,用尋求別人的幫忙來代替哭。

因為他會發現這樣的方式比哭更有效地解決了問題。這也是從孩子的需要出發的。看到孩子的需要,我們就能更好地解決問題了。

一部好的影片,一字一句都值得我們去品味、去學習,每一次品味收穫都不一樣,從影片中我們不僅僅是看到別人,同時也是在看到自我,反省自我,這也是一次成長。我想下次再欣賞、品味這部影片,又會有不一樣的收穫吧!

篇5: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是一部極易看懂的電影,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電影,不管是第一次看還是看過多次,它都能深深的吸引住你的眼球。在電影裏,瑪利亞是一個不合格的見習修女,在修道院裏,在修女們的眼裏,她愛惹麻煩,她爬樹,吹口哨,頭巾下的頭髮裏還帶髮夾,大逆不道。

她讓人疼讓人惱,是一個謎一樣的女孩,她有勇氣承擔自我的錯誤,悔過出於真心,她能讓修道院裏嚴肅的修女發笑,她是天使,是搗蛋鬼,也是小丑……然而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只是她比別的修女們更加熱愛自由,熱愛音樂,熱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看到了瑪利亞的那顆心,她明白那顆心要與大自然同在,要擁有屬於她自我的更廣闊的天空,而不能呆在與世隔絕的修道院裏。於是,院長介紹瑪利亞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電影最能激勵我之處,是瑪利亞在去特拉普上校家之前作的思想準備。瑪利亞是特拉普上校家的第十二個家教,但她對自我有信心,她相信力量不存在數字裏,力量不存在財富中,力量存在一夜安眠中,要醒就醒,那是精神,把心交給信心,她對信心更有信心。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困難、挫折考驗着我們的信心,可自信心似乎往往過於脆弱,樹立必須自信心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前提,看過很多關於增強自信心的文章卻收效不佳。可是在《音樂之聲》的這個場景中,聽着從瑪利亞嘴裏泊泊流動的歌詞,看着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不免欣慰,心裏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着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就那麼跨步之間被制服了。

電影裏最歡樂的情節要數瑪利亞與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一齊相處的時光了。開始雖然孩子們排斥她,捉弄她,在她口袋裏放癩蛤蟆,在她的座位下放鬆果,讓她難堪。但她理解孩子們成長中的各種苦惱,她關心他們,幫忙他們,引導他們,很快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

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那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遊戲,去大自然中游玩,使整個家庭平添了許多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回到家裏,發現被他當“水兵”訓練的孩子們已變成了一個很好的合唱團了,而以前家裏冰冷的氣氛也變的活潑有生氣了,孩子們的歌唱聲深深吸引了上校,在瑪利亞和孩子們的期待下,這位因喪妻而變得抑鬱寡歡的冷漠上校最終拿起吉他,彈起了他最喜歡的那首奧地利民歌《雪絨花》。與父親擁抱在一齊,孩子們最終又找回了慈祥的父親,特拉普上校也最終感覺到了找回了自我的家,一種久違的幸福感覺湧上心頭……

電影中最感動之處,是瑪利亞與孩子們、特拉普上校一齊克服困難的種種場景。當瑪利亞喚起對特拉普上校的感情時,她明白上校要與男爵夫人結婚,她留下一封信就回到修道院去了,院長對她説:Thatyouhavetolookforyourlife(你必須追尋自我的生命。)她重新又回到了特拉普上校家,追尋自我的生命,她勇敢的去應對,最終和特拉普上校結成伉儷。

然而生活中的磨難沒有止境,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音樂節的當天,上校和瑪利亞接到了柏林的來電,命令上校參加納粹的海軍,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務,他決不背叛自我的祖國和人民,於是他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可他和他的全家被置於嚴密監視之下,在這種情景下他們沒有退縮,而是藉着參加民謠音樂節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裏的歌《雪絨花》並帶動全場觀眾加入大合唱,喚起了奧地利人民反對侵略的正義心聲和不畏強暴的必勝信念。最終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助下,瑪利亞一全跨過了阿爾卑斯山,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電影落下帷幕,可是那歡快的歌聲,動人的場景卻將永遠印在我的頭腦中,鼓舞我向前,將讓我學會堅強,不畏懼困難,時刻對生活充滿信心,歡樂的生活,用自我的真心理解他人,用自我的力量去幫忙他人!

電影《音樂之聲》告訴了我,人世間最完美的就是真、善、美!教會我要用善良與充滿愛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要熱愛自我的祖國!

篇6: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是以音樂劇的形式塑造了年輕的家庭女教師瑪利亞和七個單親孩子的鮮活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生動活潑,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感人的故事。

第二次看完這部經典老電影,我依舊感受很深——異常是瑪利亞的温柔、善良、熱情和耐心以及她的堅強、勇敢和無私純潔的愛。藉着優美動聽的音樂讓這個缺少愛的家庭,又重新又了活力和歡樂,她用心地去了解七個個性不一樣的孩子,愛護他們、教導他們,用心地去愛他們,孩子們從心裏理解了她,從心裏喜歡她,並在她與上校結婚後親熱地喊她“媽媽”。

瑪利亞是怎樣樣贏得孩子們的心的呢?

她熱愛生活,如她熱愛歌唱廢寢忘食一般。她對生活充滿活力,感染了孩子們,甚至是嚴肅的上校,讓他們重新看待這個世界,重新看待生活,對生活充滿了感激和期望,感受到了生活的完美。這是一個教師最難得的地方。

她寬容,幽默。初到上校家,人生地不熟。孩子們就給她下馬威,在她口袋裏放癩蛤蟆,説她衣服難看,長得醜,沒品味,在她椅子上放堅果,她並沒有生氣,全當是孩子們和她交流的一種方式而已。她沒有向上校告狀,而是用幽默的形式化解了尷尬和矛盾,讓孩子們對她產生了信任和親切感,感受到了温暖。

她沒有教師的架子,有親和力,和孩子們做朋友,拉近了和孩子的距離。

她真心地為孩子們着想,敢於批判不合理。她不用哨子,而是努力記住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在上校反對的時候,她堅持為孩子們做衣服,不是讓他們穿着古板的水手服。在她的眼裏,孩子們的生氣都被扼殺在那些規矩裏。

她教學形式多樣化,不拘一格。無論是寂靜的山坡草地,還是喧鬧的城市小鎮,都能夠變成她的課堂,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釋放的同時也很快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並且培養了她們的交際本事,鍛鍊了膽識。

她富有想象力,有很強的語言表達本事。剛開始教音樂得知他們一竅不通時,她運用她豐富的想象力把音符教的通俗易懂,把抽象的東西與實際相聯繫,方便了年齡參差不齊的孩子們理解並記憶。在教學的過程裏,她無時無刻不把音樂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裏。她多運用啟發式,並不是生搬硬套,開發了學生的智力和想象力。

她讓每一個孩子參與她的教學,一齊唱歌,一齊跳舞,一齊遊戲,一齊演出木偶戲,讓他們體驗成就帶來的歡樂,讓他們瞭解認識自我,更加有自信。

她還有很多優點,她平易近人,有愛心,善解人意,體貼孩子,讓孩子們具有安全感,愛好廣泛,能歌善舞。這些都是讓她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優點,我覺得好教師是天生的,什麼技能都能夠培養,而一顆有愛的心卻是不能的。瑪利亞之所以是好的教師,最重要的就是她懂的愛別人。

如果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能真正用心去愛,去了解我們的孩子,我想我們的孩子也會更加喜歡我們、理解我們,從而像愛媽媽一樣地愛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優秀教師的標準都能夠在她的身上得體現,這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和目標。

篇7: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以音樂劇的形式塑造了一羣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鮮活人物形象,講述了一個既富有生動活潑的濃郁生活氣息,又充滿理解與愛心的真實感人的故事。與其他影片不一樣的突出風格是:它不僅僅具有濃厚的戲劇性情節,並且有優美悦耳的歌聲和很多自然而又精彩的人物對白。

與同類影片相比,其語言獨具特色:既有用詞精練、韻律整齊、節奏規範、藝術性強的高雅詩歌歌詞,又有很多樸實、自然而又頗具風趣的日常生活對話。由於主人公大都是受過教育或有身份的人,儘管對話是口語體,其中有許多省略句,但總體上對話語言比較標準,適合模仿和借鑑。聽者可在簡便愉快的娛樂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時也會受到地道英語聽説情景的薰陶。

1959年在美國紐約首演,並在1960年獲得第十四屆託尼獎最佳音樂劇、女主角、女配角等五項獎,這是音樂劇大師理查德。羅傑斯(曲)和奧斯卡。翰墨斯坦(詞)的最終一次合作創作的作品。1965年的電影版也獲得過5項奧斯卡大獎。演出後大受觀眾歡迎。1965年改編成為同名影片,同年,該影片獲奧斯卡金像獎。它被認為是最傑出的永恆佳品。這部歷久常新的電影,永遠抓住小朋友的心,所有學音樂的,聽音樂的,都不約而同地被這部電影所感動。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瑪麗亞的修女在修道院表現過於反常而受到其他修女的一些雙重評價,説她有時很好笑,但有時會時常惹麻煩。最終,院長還是把她派到了一位名叫特拉普的海軍艦長家作一名家庭教師。女主角瑪莉婭生性活潑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膽追求真愛,以童心,愛心去照料七個過早失去母親的孩子,盡顯生活之真;故事中人際的寬容與親情的和諧。

馮·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納粹爪牙高壓的正氣,寧可流亡不做亡國奴的愛國情愫,無不昭示了人類向善的意願;故事場景阿爾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音樂之鄉薩爾茨堡(莫扎特的故鄉)的藝術氛圍,尤其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妙曼歌曲(出自音樂大師理查德·羅傑斯之手),經過近半個世紀,仍傳唱不衰,讓人充分體驗到藝術和自然之美。

其中,流傳最廣的幾首經典音樂:表達瑪利亞對大自然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簡便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比託普演唱的深情無限的着名《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以及可愛的孩子們在比賽和客廳裏演唱的《晚安,再見!》等,都成為了最值得珍惜和細細回味的藝術佳作。

自由與專制的鬥爭、愛與邪惡的較量,永遠是人類禮貌史上最壯烈的場景。一曲音樂之聲,就是一聲自由戰勝專制,愛征服邪惡的頌歌。

自由與愛,源自於自然,源自於心靈,是人類最久遠、也是最永恆的追求。但專制與邪惡,總不願意見到人類沐浴在自由與愛的光明中,不願讓人們自由地愛,恐懼人們熱愛自由,總要千方百計將自由窒息,將愛毀滅!但自由與愛的偉大,正在於他們不懼任何壓迫,不懼任何威脅,不懼任何邪惡。

因為愛與自由源自心靈,源自自然,源自上帝賜與人類的無窮的力量,所以,愛與自由終將戰勝專制、戰勝邪惡、同時也戰勝自我到達新的輝煌。有史以來,每一次專制對自由的壓迫,每一次邪惡對愛的污辱,換來的都是自由的更高的境界,是愛的更美的表現。可是我們必須敢於應對專制與邪惡,必須敢於與專制與邪惡説不!

自由地愛,熱愛自由,我們將無往而不勝!

篇8: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是一部音樂劇,劇中的女主人公瑪利雅在不停的歌唱,那是她對自由的一鍾嚮往,是對歡樂與幸福的一種追求。她起初認為僅有進了修道院,才能修身養性,才是真正熱愛主的表現,所以,她熱衷於做一名真正的修女。而院長卻不這麼認為,感覺她並不適合修道院的生活,所以送她去做了上校家的家庭教師。在那裏,她有七個性格各不相同的學生要教,他們調皮、開朗而又喜歡惡作劇,瑪麗雅卻以她的熱情和真誠感動了他們,也感動了他們的父親----上校,最終他們成為了真正的一家人,雖然遇到戰爭,卻能感受到他們一家幸福的生活與甜蜜。

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泄,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瑪麗雅熱愛自由,喜歡奔跑於廣闊的草地上,喜歡跳躍於靜靜流淌的小溪旁,喜歡象小鳥一樣歡快地歌唱。她的這種行為是不被修道院裏眾人所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覺得自我做錯了事,應當向上帝懺悔。修道院的嬤嬤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瑪麗雅,把她看成最本真的天使,一派反對她,把她當成了惡魔。這其實應當代表了父母對子女的全部看法,和同時存在的兩種心理。做為父母,我們有時候,會看孩子們像天使一樣可愛,有時候又像惡魔一樣讓人頭疼,甚至惹人厭惡。而院長嬤嬤所代表的,正是那種智慧父母的化身,她承認孩子身上的缺點,卻也看到了她的優點和長處,或者説她更喜歡瑪麗雅身上透露出的本真和純潔。“如何讓月光在掌心停留?如何摘下浮雲釘牢?如何使海浪停留在沙灘上?”她用自我的歌聲唱出了對孩子個體的尊重,唱出了一首流淌與心胸的偉大母親的愛,唱出了對孩子的理解,更唱出了對瑪麗雅的真情讚美和認同。

像小鳥一樣歡樂單純的瑪麗雅來到了上校家,一路上,她的內心充滿了矛盾與恐懼,這正是一個人走向一個新的世界的恐慌與迷茫。最終,她最終帶着院長嬤嬤告訴她的一句祝福,更是一種提示“天主關上了門,又在別處開了窗”勇敢地走進了上校的家。她不明白等待自我的是什麼,但她堅信:力量不存在數字中,力量不存在財富中,力量是自我內心的一種自信。她是一個歡樂而堅強的孩子,她會讓陽光適時地照進自我的心胸,給自我勇往直前的力量與祝福。上校嚴肅的家規沒有嚇住她,孩子們惡作劇的捉弄沒有難倒她,她以她的智慧與熱情融入到了孩子們的世界,也打開了上校久已經封鎖的心靈。

她的到來,猶如給這個死氣沉沉的家帶來了一縷陽光,給了孩子們温暖,也給了孩子們活力,同時也讓上校冰冷的心開始融化了。當她問:“為什麼這麼可愛的孩子們愛捉弄人呢?”回答十分簡單:“這樣爸爸才注意我們。”這是孩子們最真實的回答。他們渴望父母的愛,渴望父母的迴應,然而,他們卻沒有得到。上校在喪妻之後完全沉浸在一種沒有笑聲、沒有活力的沉靜之中。他只是給了孩子們豐厚的物質生活,但卻忽視了孩子們心靈的飢渴。這不僅僅讓我想到了現實生活中那些搗蛋、調皮,甚至被定性為不聽話、不懂事的孩子們,他們的行為不正是在告訴我們他們內心的需要嗎?這些孩子才是真正需要我們這些父母和教師給予愛和呵護,因為他們的努力沒有那麼優秀而得不到關注和寵愛,他們便用這種搗蛋的方式來試圖引起大家的注意,可是,我們往往會曲解了他們的行為,會更加的不待見他們,致使他們最終走向一條破罐破摔的反抗之路。瑪麗雅的到來,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一種從沒有過的被理解、被接納、被認可、被關注的温暖,他們不再惡作劇,而是用甜美的歌聲告訴父親、告訴大家,也告訴全世界他們心中流淌的歡樂。

瑪麗雅用自我的巧手為孩子製作了一件件得體的運動服,讓孩子們走向了大自然,走向了自由。因為她很明白:那些看起來高貴的衣服就像是緊箍咒,讓孩子們縮手縮腳,不敢動,不敢尋找自我,不敢承認自我的感受。因為孩子們很愛自我的父母,所以他們不願意反抗,情願穿着很不舒服的外衣做給父母看,以取得父母的愛與歡欣。而我們家長總是把自認為對孩子好的東西,認為適合孩子的東西,強加在孩子身上,也就成了孩子的緊箍咒,讓孩子們沒有了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孩子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創造的本事。其實,這也正是給我們提了個醒,讓我們學會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讓孩子們在自由、温馨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另外,瑪麗雅也記住了院長嬤嬤的一席話:“這些牆不是為了擋住你的問題,你要正視它,要按照你的生活道路去生活。攀登每一座山,不論高低皆要尋求;踏遍每條偏僻的小路,你都必須走;攀登每一座山,涉水過小溪,追尋每一道彩虹,直到找到你的夢想。這夢想需要你獻出全部的愛,在你有生之日一向走下去。”這些告誡,也道出了生活的道路需要自我去走的人生真諦。瑪麗雅循着這條生活的原則,追求到了自我的幸福,也給上校一家帶去了歡樂與期望。最終翻過那座山便是自由世界的演繹,也應當算是對人們的一種提示,一種戰勝困難就是期望的鼓勵。

影片從始至終,都以愛與自由為主線,讓人們感受到了愛帶給人們的力量與支持,愛的偉大與珍貴,並告訴人們,愛要從內心流淌,從自我身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和一個個親人愛起,最終便會演繹成為一種大愛,一種對國家的愛,一種對整個世界的愛。

篇9:音樂之聲觀後感

見習修女瑪利亞愛唱歌、愛跳舞,還十分喜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覺得瑪利亞不適合過與塵寰隔絕的生活,介紹她去薩爾茨堡當上了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馮·特拉普妻子早逝。上校管理孩子的方法簡單而粗暴。按水兵操練的要求管理孩子。瑪利亞同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這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遊戲、去大自然中游玩,整個家庭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帶着準備與他結婚的男爵夫人回來時,發現他的“水兵們”已被訓練成一支很有素養的家庭合唱隊。

看到男爵夫人的到來,瑪利亞明白她將成為孩子們的新媽媽,於是她留下了一封信回到了修道院。然而由於男爵夫人太一本正經,孩子們不能和她融洽相處。同時,瑪利亞激起了上校對生活的熱愛,喚起了他對瑪利亞的感情。於是上校拒絕了男爵夫人,到修道院找瑪利亞,他們最終結成了美滿的伴侶。

這時正是30年代希特勒吞併奧地利的前夕。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音樂節的當天,上校被命令上校參加納粹的海軍,並嚴密監視。藉着參加民謠音樂節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裏的歌,並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助下,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音樂與歌聲是情感的一種宣泄,人們歡樂的時候唱歌,痛苦的時候也唱歌。《音樂之聲》是部音樂劇,瑪利亞在不停的唱歌,那是她對自由的一鍾嚮往,對,是自由,雖然起初她自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自由,是這部影片所要表達的主題之一,我認為。

修道院是修身養性的地方,有點雷同於中國的道觀和寺廟,但它實質上是對人性的一種束縛,規矩甚多。瑪利亞顯然不屬於那種地方,她熱愛自由,喜歡奔跑於廣闊的草地上,喜歡象小鳥一樣地唱歌。

她的這種行為是不被修道院裏眾人理解的,所以她感到迷茫,覺得自我做錯了事,應當向上帝懺悔,幸好院長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我們看到她也唱歌,很動聽。如果沒有這位開明的院長,瑪利亞很可能會象其他修女一樣在修道院裏過着平淡乏味而單調的日子,然後隨着歲月的流逝,慢慢地忘記任何開口唱歌。

院長很可能在瑪利亞身上看到了自我年輕時的影子,所以期望她不重蹈覆轍。從傳統的意義上説,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對於女人來説更是如此,所以純真、熱情、美麗的瑪利亞之後成為了船長的妻子。影片為了表現瑪利亞和船長之間的感情,安排了伯爵夫人這一主角。當然這位伯爵夫人也美麗,善解人意,並且還很富有,看起來是船長妻子的最佳人選,但船長最終還是選擇瑪利亞。

篇10:音樂之聲觀後感

《音樂之聲》是一部極易看懂的電影,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電影,不管是第一次看還是看過多次,它都能深深的吸引住你的眼球。在電影裏,瑪利亞是一個不合格的見習修女,在修道院裏,在修女們的眼裏,她愛惹麻煩,她爬樹,吹口哨,頭巾下的頭髮裏還帶髮夾,大逆不道。她讓人疼讓人惱,是一個謎一樣的女孩,她有勇氣承擔自我的錯誤,悔過出於真心,她能讓修道院裏嚴肅的修女發笑,她是天使,是搗蛋鬼,也是小丑……然而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只是她比別的修女們更加熱愛自由,熱愛音樂,熱愛大自然。修道院院長看到了瑪利亞的那顆心,她明白那顆心要與大自然同在,要擁有屬於她自我的更廣闊的天空,而不能呆在與世隔絕的修道院裏。於是,院長介紹瑪利亞到薩爾茨堡當上了前奧地利帝國海軍退役軍官馮·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的家庭教師。

電影最能激勵我之處,是瑪利亞在去特拉普上校家之前作的思想準備。瑪利亞是特拉普上校家的第十二個家教,但她對自我有信心,她相信力量不存在數字裏,力量不存在財富中,力量存在一夜安眠中,要醒就醒,那是精神,把心交給信心,她對信心更有信心。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困難、挫折考驗着我們的信心,可自信心似乎往往過於脆弱,樹立必須自信心是我們克服困難的前提,看過很多關於增強自信心的文章卻收效不佳。可是在《音樂之聲》的這個場景中,聽着從瑪利亞嘴裏泊泊流動的歌詞,看着她大闊步往前走的姿態,不免欣慰,心裏也不免闊朗起來,坐在屏幕前微笑着似乎也看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就那麼跨步之間被制服了。

電影裏最歡樂的情節要數瑪利亞與特拉普上校家7個孩子一齊相處的時光了。開始雖然孩子們排斥她,捉弄她,在她口袋裏放癩蛤蟆,在她的座位下放鬆果,讓她難堪。但她理解孩子們成長中的各種苦惱,她關心他們,幫忙他們,引導他們,很快贏得了他們的信任,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上校準備離家去維也納,在那期間,瑪利亞和孩子們排練歌曲,做遊戲,去大自然中游玩,使整個家庭平添了許多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當上校回到家裏,發現被他當“水兵”訓練的孩子們已變成了一個很好的合唱團了,而以前家裏冰冷的氣氛也變的活潑有生氣了,孩子們的歌唱聲深深吸引了上校,在瑪利亞和孩子們的期待下,這位因喪妻而變得抑鬱寡歡的冷漠上校最終拿起吉他,彈起了他最喜歡的那首奧地利民歌《雪絨花》。與父親擁抱在一齊,孩子們最終又找回了慈祥的父親,特拉普上校也最終感覺到了找回了自我的家,一種久違的幸福感覺湧上心頭……

電影中最感動之處,是瑪利亞與孩子們、特拉普上校一齊克服困難的種種場景。當瑪利亞喚起對特拉普上校的感情時,她明白上校要與男爵夫人結婚,她留下一封信就回到修道院去了,院長對她説:Thatyouhavetolookforyourlife(你必須追尋自我的生命。)她重新又回到了特拉普上校家,追尋自我的生命,她勇敢的去應對,最終和特拉普上校結成伉儷,然而生活中的磨難沒有止境,在薩爾茨堡舉行奧地利民謠音樂節的當天,上校和瑪利亞接到了柏林的來電,命令上校參加納粹的海軍,上校拒絕為納粹服務,他決不背叛自我的祖國和人民,於是他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可他和他的全家被置於嚴密監視之下,在這種情景下他們沒有退縮,而是藉着參加民謠音樂節的機會,特拉普家庭合唱隊在奧地利同胞面前奉獻出他們心底裏的歌《雪絨花》並帶動全場觀眾加入大合唱,喚起了奧地利人民反對侵略的正義心聲和不畏強暴的必勝信念。最終在朋友和修女們的協助下,瑪利亞一全跨過了阿爾卑斯山,逃出了多難的祖國,來到了自由之地。

電影落下帷幕,可是那歡快的歌聲,動人的場景卻將永遠印在我的頭腦中,鼓舞我向前,將讓我學會堅強,不畏懼困難,時刻對生活充滿信心,歡樂的生活,用自我的真心理解他人,用自我的力量去幫忙他人!

電影《音樂之聲》告訴了我,人世間最完美的就是真、善、美!教會我要用善良與充滿愛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要熱愛自我的祖國!

篇11:音樂之聲觀後感

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裏面的主角、情節、經歷家喻户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範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着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SoundOfMusic,1965)。

電影離不開音樂。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同時能夠生產出讓人耳熟能詳的音樂或膾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聲,“兩全齊美”。

《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峯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迴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

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簡便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眾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音樂之聲》,該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儉束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陽光明媚的氣候,和雅緻的別墅,以及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音樂之聲》的資料,相信它是少數幾部讓人百看不厭的電影之一。美麗的見習修女,英俊富有的貴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純潔,圍繞身邊的是7個可愛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更絕的是,7個孩子正好組成7個音符,組成一首明快、動人的歌;而瑪利亞把特拉普上校從喪妻的悲痛中解脱出來,讓歡樂與音樂重新降臨這個家庭,就像美女用真愛解救了被巫術控制的野獸。

能夠説,《音樂之聲》中藴涵了古老童話中的幾個母題,它幾乎表達了人類對所有完美事物的嚮往:愛、自由、歌聲……並且,據説,這是以真人真事為藍本改編的。真實的生活總是有那麼多的醜惡與遺憾。

可是,那個完美如童話的電影,就是從真實的人生中提煉而來,它刪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與種種不如意,再把時光濃縮,一切都單純、明亮、比較分明,也讓全世界的人記住了那個薩爾斯堡午後的山谷,陽光燦爛,7個孩子和一位美麗的姑娘,用歌聲放飛愛、自由與夢想,那該是全人類的夢想。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係,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完美、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到達真善美的夢想境界。

篇12:音樂之聲觀後感

生活原本就是平凡又意味深長,成人有成人們自我的思維方式和世界,有如瑪麗亞熱情奔放,對音樂和大自然的愛好與執着,有如上校對自我國家的忠誠與信仰,亦然,孩子們也有着自我的思維和所向往的世界,不是巧克力玩具,而是自由與夢想,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掌聲和認可。

音樂之聲是一部十分着名的電影,歡快的音樂,平凡的生活,在這平凡中又演譯着不平凡的執着,瑪麗亞對自我生活的執着,對感情的執着。不禁讓我想起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遇到許多的困難時總是逃避,而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應當向瑪麗亞一樣,勇往直前,追尋自我所想要的東西,即使是失敗也無怨無悔,因為人生沒有永遠不敗。

孩子們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裏的孩子們各自有自我不一樣的性格,愛好和夢想。他們不願意過這種嚴加管束的生活,總設法捉弄歷屆的家庭教師,使他們呆不下去。對瑪麗亞自然也不例外:一會兒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裏;一會兒趁她不備將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瑪麗亞自我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

她引導他們,關心他們,幫忙他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了遊戲服,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划船;教他們唱歌,從“多,來,米”學起,直到排練歌曲。於是這個家庭平添了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

音樂感動的不僅僅是孩子,上校,一個對自我和對別人都有着嚴格要求,又有些沉醉於以往的男人,聽到音樂後,激起了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情感,無法掩飾的忘我,輕輕的哼着。音樂不僅僅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上校,從此變得更有人情味。

電影的結尾上校決不背叛自我的祖國和人民的上校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臨別之際,他為家鄉的父老鄉親獻上的還是那首他最喜愛的歌,雪絨花,雪絨花。但一曲未了便已哽咽,瑪利亞默契地接唱下去,並帶動全場觀眾加入大合唱。這是全片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感人高潮。

上校家庭對音樂的熱愛讓我感動。裏面美麗動聽的歌曲使我瞭解到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它沒有國界,不分種族。其中我最喜歡的歌曲是雪絨花。它出此刻整個影片的最終,在敵人嚴密的監視下,劇場裏的氣氛異常殘酷,上尉一家人演唱的這首歌曲就像在污泥中潔淨的花朵,讓人看到期望和春天。

篇13:音樂之聲觀後感

在我大二上學期的時候,我們的英語教師給我們播放了《阿甘正傳》和《音樂之聲》兩部電影。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美國音樂電影《音樂之聲》,觀後感受啟發頗深。一是劇中優美而又熟悉的音樂旋律,令人陶醉,給人以美的享受;二是修女瑪利亞的教育理念,異常是她跟七個孩子和家長的故事,給了我很大的啟迪,令我受益匪淺。給我此刻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忙。下頭我就從這部電影中得到的教育感受談談自我的體會:

一、信任是溝通的基礎。作為教師,首先應當得到學生們的信任,有了信任,才會得到孩子們的尊重,也才能讓孩子們理解你的教育思想,包括理解你的一切。劇中瑪利亞儘管沒有理解正規的專業理論的教育,可是她能夠經過自我的語言、行為讓孩子們信任自我,並且使孩子理解自我。從瑪利亞第一次和七個充滿個性的孩子見面開始,我們就看到了她那獨特的教育態度,應對孩子們的惡作劇,既沒有當面指責,也沒有當着家長揭穿,而是去了解孩子們惡作劇背後的原因,尤其是在受到孩子們的捉弄後,面帶微笑的説:“我要感激各位今日放在我口袋裏的禮物,你們使我感到歡樂和温暖。”經過這件事情的巧妙處理,讓孩子們自然地把她當做一位慈祥而又容易接近的朋友、長輩看待。那裏不但看出教育機智的重要,並且其實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取得孩子們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

二、家校溝通是做好教育的重要環節。作為教師,異常是班主任教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方方面要講究方法和技巧。影片中,瑪利亞沒有一味地聽取家長要求對孩子們嚴格管理的意見,而是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委婉而堅決的反對家長的做法,經過自我的行動贏得孩子和家長的喜愛和尊重,每一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作為教師應當讓孩子們在學校裏歡樂的度過每一天,發現並鼓勵孩子們做他們想做的有意義事,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愛好,經過孩子們的發展變化,感化家長,贏得孩子和家長的認可和信任。這樣家長才能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們。

三、恰當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劇中七個孩子由於長期的軍事化管理,自由、童心、個性、甚至夢想都被壓抑和禁錮,瑪利亞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個性特點,阻止他們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開啟了他們的心靈,放飛了夢想,異常是在郊外草地上教唱歌曲時邊舞邊唱的遊戲場景,無疑為我們供給了遊戲教學的最好範例,這一點對於我們寄宿制學校來説啟示十分大,我們的孩子們如果一天到晚在教學區和生活區,久了就會出現煩躁,所以我們應當經常帶領孩子們走出校門,多參加户外活動,使他們歡樂的學習、生活,更好的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本事。

作為教師應當充滿愛心、耐心和童心,相信自我,進一步挖掘自我的潛能,僅有真正到達一專多能,用自我的行動、學識和品格引領學生,分析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篇14:音樂之聲觀後感

有一部電影如此深入人心,不但裏面的主角、情節、經歷家喻户曉,主題歌曲也被廣為傳唱,由它帶來的影響面之廣、覆蓋範圍之大、被感染的人之多,可謂空前絕後、獨一無二,它就是來自着名的阿爾卑斯山脈的《音樂之聲》(TheSoundOfMusic,1965)。

電影離不開音樂。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同時能夠生產出讓人耳熟能詳的音樂或膾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聲,“兩全齊美”。

《音樂之聲》全片基本上都在奧地利歷史名城薩爾茨堡實地取景,畫面構圖優美,鏡頭運用流暢。寬闊的大銀幕把阿爾卑斯山、烏恩特山、月亮湖和沃爾夫岡湖、馮特拉普家莊園、古典韻味的教堂和古堡等景色盡收眼底:綠油油的青草地和峯巒疊翠的崇山峻嶺、蔚藍的天空與清澈的湖水相互交織,明快、清朗的歌聲在此間迴盪激揚,恍如置身人間仙景,遐意舒暢,令人陶醉。

其中,以表達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主題曲“音樂之聲”最受歡迎,還有簡便愉快的“孤獨的牧羊人”、情深款款的“雪絨花”、歡樂大方的“哆來咪”、含羞答答的“瑪麗亞”以及孩子們的“晚安,再見!”、“16歲來臨”等歌曲也是觀眾耳熟能詳、鍾愛無比的,在一部電影中竟然有如此之多的歌曲受歡迎並流行傳唱,相信也是一個難以改寫的記錄。

《音樂之聲》,該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儉束的美麗修女瑪利亞,奧地利美麗的阿爾卑斯山的山坡、清澈的湖泊、陽光明媚的氣候,和雅緻的別墅,以及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的勇氣,打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心。

《音樂之聲》的資料,相信它是少數幾部讓人百看不厭的電影之一。美麗的見習修女,英俊富有的貴族,像灰姑娘和王子;她善良、純潔,圍繞身邊的是7個可愛的孩子,像白雪公主和7個小矮人,更絕的是,7個孩子正好組成7個音符,組成一首明快、動人的歌;而瑪利亞把特拉普上校從喪妻的悲痛中解脱出來,讓歡樂與音樂重新降臨這個家庭,就像美女用真愛解救了被巫術控制的野獸。

能夠説,《音樂之聲》中藴涵了古老童話中的幾個母題,它幾乎表達了人類對所有完美事物的嚮往:愛、自由、歌聲……並且,據説,這是以真人真事為藍本改編的。真實的生活總是有那麼多的醜惡與遺憾。

可是,那個完美如童話的電影,就是從真實的人生中提煉而來,它刪去了生活的枝枝蔓蔓,與種種不如意,再把時光濃縮,一切都單純、明亮、比較分明,也讓全世界的人記住了那個薩爾斯堡午後的山谷,陽光燦爛,7個孩子和一位美麗的姑娘,用歌聲放飛愛、自由與夢想,那該是全人類的夢想。

《音樂之聲》來自生活高於生活,它以樂抒情,以樂動人,到處充滿陽光氣息與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美景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體現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相互倚托的關係,鼓勵人們樂觀向上、追求純潔完美、爭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邪惡雜念、到達真善美的夢想境界。

篇15:音樂之聲觀後感

生活原本就是平凡又意味深長,成人有成人們自我的思維方式和世界,有如瑪麗亞熱情奔放,對音樂和大自然的愛好與執着,有如上校對自我國家的忠誠與信仰,亦然,孩子們也有着自我的思維和所向往的世界,不是巧克力玩具,而是自由與夢想,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掌聲和認可。

音樂之聲是一部十分着名的電影,歡快的音樂,平凡的生活,在這平凡中又演譯着不平凡的執着,瑪麗亞對自我生活的執着,對感情的執着。不禁讓我想起在現實的生活中,人們遇到許多的困難時總是逃避,而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我們應當向瑪麗亞一樣,勇往直前,追尋自我所想要的東西,即使是失敗也無怨無悔,因為人生沒有永遠不敗。

孩子們的天性便是追求自由,影片裏的孩子們各自有自我不一樣的性格,愛好和夢想。他們不願意過這種嚴加管束的生活,總設法捉弄歷屆的家庭教師,使他們呆不下去。對瑪麗亞自然也不例外:一會兒出其不意把蛤蟆放在她的口袋裏;一會兒趁她不備將松球放在她的座位上。但瑪麗亞自我就具有孩子般的性格,她能理解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所作所為。

她引導他們,關心他們,幫忙他們,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很快就成了他們的知心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用窗簾布給孩子們做了遊戲服,帶他們去野餐、郊遊、爬樹和划船;教他們唱歌,從“多,來,米”學起,直到排練歌曲。於是這個家庭平添了笑語、歡樂和生氣,充滿了音樂之聲。

音樂感動的不僅僅是孩子,上校,一個對自我和對別人都有着嚴格要求,又有些沉醉於以往的男人,聽到音樂後,激起了內心深處埋藏已久的情感,無法掩飾的忘我,輕輕的哼着。音樂不僅僅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上校,從此變得更有人情味。

電影的結尾上校決不背叛自我的祖國和人民的上校準備冒險帶全家離去。臨別之際,他為家鄉的父老鄉親獻上的還是那首他最喜愛的歌,雪絨花,雪絨花。但一曲未了便已哽咽,瑪利亞默契地接唱下去,並帶動全場觀眾加入大合唱。這是全片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感人高潮。

上校家庭對音樂的熱愛讓我感動。裏面美麗動聽的歌曲使我瞭解到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它沒有國界,不分種族。其中我最喜歡的歌曲是雪絨花。它出此刻整個影片的最終,在敵人嚴密的監視下,劇場裏的氣氛異常殘酷,上尉一家人演唱的這首歌曲就像在污泥中潔淨的花朵,讓人看到期望和春天。

【小編簡評】

音樂之聲觀後感 優選15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音樂之聲觀後感範文。

【網友評價】

看了這個就不想再找其它的了。好看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