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長征》讀後感600字【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7W

《長征》讀後感600字【精品多篇】

《長征》讀後 感 篇一

奇蹟!真是從古至今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400字。這是我看完《紅軍長征的故事》這本書之後,從內心發出的讚歎。它已經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讓我終生難忘!

奇蹟!數千人馬萬里長征,面對的是百萬虎狼之師,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江河洶湧阻去路,羣山險要助敵兵。他們卻履險如夷,橫掃千軍,這難道不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嗎?面對着飢寒交迫,刀山火海,這一重又一重令人無法相信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勝了。這支被譽為天下無敵的隊伍,就是紅軍!

這本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九四五年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讀後感《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後感400字》。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係,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着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着他們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攏眼。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鈎,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盡後來顏。紅軍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讚揚和學習。要跟紅軍一樣不怕艱難險阻!

《長征》讀後感 篇二

老師的帶領下,我懷着對紅軍戰士敬佩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長征》這篇詩歌。

讀完之後,我的眼前浮現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在瀘定橋上,木板被心狠手辣的敵人抽走了。橋面上只剩下碗口粗的鐵索,鐵索下面,河水奔騰怒吼。河對岸,敵人用猛烈的炮火阻擋紅軍過橋。22名紅軍戰士在炮火掩護下,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抓住鐵索,衝向對岸,和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一座終年不化的大雪山出現在我眼前,它高聳入雲,山頂空氣稀薄,使人喘不過氣來,英勇的紅軍踏着沒膝深的積雪,迎着狂風,互相攙扶,艱難地行走着……

此情此景,讓我感慨萬千。那陡峭的山峯,洶湧的河水,一眼望不見底的懸崖,誰看了都會心驚膽顫。難道他們不害怕嗎?我仔細體會才明白:正是因為他們有求勝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和無窮的智慧,以及大無畏的精神,紅軍戰士才把生死置之度外。才把連綿起伏的五嶺山當作細小的波浪,才把峭壁如屏的烏蒙山看成一粒小泥丸。這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它記載了勇士們為人民大眾的幸福而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精神,這種精神必將世世代代永存。

同紅軍戰士相比,我顯得多麼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啊!上課時,我膽小如鼠,不敢發言,提心吊膽地怕老師點我回答間題;體育課時,才跑兩圈,我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懶得再跑;寫作業時,一遇到難題,我就不想做,想去抄襲別人的……

我應該以紅軍戰士為榜樣,學習他們的精神,改正缺點,好好學習,長大後,也背起鋼槍保衞祖國。

《長征》讀後感 篇三

歲月在無聲流淌,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河山在六十年的風雨洗禮下,悄然地改變了模樣。當你在如畫的美景下柔柔漫步時,是否曾想過這如詩般的生活背後,祖輩們又付出了多麼沉重的代價?

《長征》,每次觀看時,內心深處總能滲出無限的感動與敬佩,英勇的紅軍戰士們哪種不怕犧牲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總能觸動我的心靈。將帥們哪種頑強與忠誠於黨的氣魄,總能讓我心感敬仰。光陰飛越六十載,但《長征》中的每一個畫面我都記憶猶新;忘不了哪泥濘的羊腸小道,忘不了哪巍峨的深幽羣嶺,忘不了哪冰涼的荒蕪雪地。

《長征》,用智慧與血汗詮釋了新中國的頑強生命力,演繹出新一代國人的姿彩與風範。時光越過六十載,但《長征》中的每一個故事我都刻烙在心頭;最深長是將士們衝鋒喊陣,英勇無畏;最感動是將士們同心同力,互勵互勉;最完美將士們是風麗同路,一心向前。

《長征》,最能代表風雨中國的艱苦旅程,最能映照祖國背後的辛酸歷史,最能流露國民擁護黨和忠於黨的決心。六十載的情結,讓歷史沉澱在心頭;六十載的勤勞,抹去了歷史的恥辱;六十載的拼搏,創造出強大與繁榮。踏上長征的坦途,讓“中國造”揚名海外,讓祖國在長征的旅途中再次展翅騰飛,也讓《長征》的精神長存國人心中!

《長征》讀後感 篇四

《長征》這本書是由王樹增先生所寫,他寫的書都是關於紅色經典的,除了《長征》,還有《朝鮮戰爭》、《解放戰爭》、《抗日戰爭》。《長征》這本書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等等。

這本書以樸實無華的語言,描繪了紅軍戰士們整整二萬五千裏的長征。王樹增為了完成這本書,收集了許多資料,採訪了許多親歷長征的老紅軍,數度行走長征路線,終於完成了這本60多萬字的《長征》。

二萬五千裏的長征途中,紅軍面對的是什麼?是高山懸崖,冰山雪地;是湍急的河流,渺茫的沙漠……在這期間,他們吃野菜,吃草根,甚至吃樹皮,吃石頭。這令人感到絕望的險境,卻被這隊令人熱血沸騰的戰士戰勝了。這就是紅軍,在寒冷的雪地中,身着薄衣,飢寒交迫,是什麼讓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呢?是堅強的意志。

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有這麼一句話“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説的就是紅軍,在經歷了沙漠雪地,渡過了雪山激流,經歷了酷暑嚴寒。

長征的勝利是革命戰士用他們的生命與鮮血鋪出來的,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雖然長征已經成為歷史,可我們不能忘記紅軍精神,我們應把紅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發揚下去。好好學習,用科技強國,沿着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昌盛,永遠巨人般屹立於世界強林之列。

《長征》讀後感 篇五

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一個偉大的奇蹟,它穿越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它為中國的歷史寫下了一篇氣勢磅礴,雄偉壯麗的史詩,它更是中國人民偉大的驕傲。

《長征》中的每個故事使我記憶深刻。飛奪瀘定橋,敵人有先進的武器,堅固的碉堡,卻抵擋不住紅軍戰士們對革命激情;過草地,紅軍戰士們面臨飢餓和危險,冒着槍林彈雨,克服困難;翻越大雪山,紅軍戰士們被飢餓和寒冷折磨,但他們以頑強的毅力、懷着對革命勝利的渴望終於成功了。在長征中他們翻過了18座崇山峻嶺,渡過了24條湍急的河流,穿越了12個省,經過了62個城市。他們以一種不怕困難的精神,用自己的足跡征服了二萬五千裏的路途,最終成功會師。雖然前方是困難重重,炮火猛烈,但他們為了革命,甘願獻身,為了新中國,不懼死亡,他們用熱情創造了中國革命的輝煌明天。正因為紅軍戰士們這種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的精神。

《長征》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教育課,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坎坷,會有迷茫,最關鍵的是讓自己心中有一盞明燈,現在和平年代不需要面臨槍林彈雨,不必忍飢挨餓,但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還會遇到困難,有些同學遇到難題就不再去認真思考,而是把乞求的目光轉向父母,過分地依賴答案。如果照這樣下去,何時才能獨立解決困難,怎麼做祖國的接班人,怎麼做21世紀的主人呢?

我們應該向奧運健兒和航天英雄學習,發揚“長征”精神,困難面前決不低頭,用民族偉大智慧迎接挑戰,努力學習,以祖國的興衰為己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