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3W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多篇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

在我二年級上品德課的時候,看過一個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多,可是這個電影還是讓我記憶猶新。

《一個都不能少》主要講了在農村有一個希望國小,因為校長有事所以找了一個13歲的老師,叫魏敏芝。校長對老師説:“不能少一個學生,如果我回來看見一個學生都沒少的話,就給你100塊錢。”校長説完就出去了。

第二天,教育局有些人到希望國小那裏,要找一個跑步快的人去比賽。因為老師特別想得到錢,就不讓學生出去。

結果睡完覺發現少了一個學生,就是張學生。老師去打聽了一下,都説這學生的媽媽生病了,張學生去城裏打工賺錢了。

學生為了幫老師為了找到張學生,湊夠車費,就去幫老師搬磚,賺錢。賺到了錢老師拿出一部分買了兩瓶可樂,一人喝一口,喝完了老師就去城裏找張學生。

到了城裏老師怎麼也找不到張學生,就寫尋人啟事。但是老師沒有錢,沒有筆,老師就去買了一瓶墨水和幾張宣紙。老師到火車站裏去寫尋人啟事,寫着寫着墨水不夠了,她就找了一個洗手池,在墨水盒裏面倒上水,又接着寫尋人啟事。結果被旁邊的一個人看見了,就説這樣寫的都看不清,尋人啟事也沒有用,你得去廣播站廣播。可是魏老師也找不到廣播站,魏老師就在大街上過夜了。因為風太大,魏老師寫的尋人啟事都被刮沒了。

魏老師到了白天去了廣播站,可是門衞不讓進去,魏老師就在門外等着。終於可以進去了。但是這個時候的張學生在飯店裏要飯。魏老師進了廣播站,就開始廣播了。張學生在飯店裏的電視看到魏老師的廣播。飯店的老闆就送張學生到了那個廣播站,魏老師就找到了張學生。

記者最後給了那個學校好幾盒粉筆,魏老師讓那些學生在黑板上一個人寫一個字,張學生跟魏老師説可不可以多寫兩個字?魏老師就讓張學生多寫了兩個字,張學生寫的是魏老師。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是多麼的幸福,因為20多個學生喝兩瓶飲料,我自己就能喝兩瓶飲料。還有13歲的老師就能照顧學生,還能夠把丟失的孩子找到,非常有責任。我要學習魏老師的精神。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2

我記得很早的時候就看過這部電影,我記得當時我看了很多遍,一開始覺得很好玩,孩子教孩子,孩子找孩子。我從不知道這樣的事情,也沒聽説過,很新鮮。那段時間我的口頭禪就是“一個都不能少”。再看《一個都不能少》已經事隔十年之久,今昔相比,感慨良多。

應該説我是通過這部電影認識的張藝謀導演,《一個都不能少》以純真、樸實、自然的拍攝手法,帶出現今中國山區的基礎教育推行的實況和問題,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動容的氣氛。作為一個老師,魏毓芝有自身的缺點,然而作為一個人卻有着這些缺點如何也遮掩不住的閃光點。我們很容易想到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純粹意義上的人,而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反之,則是符合邏輯的。她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那種盡職盡責、不達目的不罷休、一條道走到黑的精神。

高老師走的時候留下一句話:“這28個孩子我交給你,到我回來,一個都不能少”。她用她自己的方式盡她所能的來完成。片中魏毓芝一次一次的去找村長,一次一次的被轟出來;魏毓芝圍着村子追張慧科,為追回那個長跑的孩子,追汽車跑了好長時間;那被夕陽拉長的'身影和電視台大門口一聲接一聲的“你是台長嗎?”的詢問聲,是何等震顫人心。那是對所有觀眾心底的理性呼喚——不管前面的困難,只認準了理當如此。只是那麼一個簡單的理由:一個也不能少。關於這一點我覺得只有一個字可以概括:犟!犟得讓人拍案叫絕,犟得叫人心服口服,更犟得使人心為之震,久難忘懷。

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鬥志的心。農村教育的警鳴鐘敲醒了時代的步伐,讓更多的人關注教育事業。給農村的孩子一個求學的機會,給他們創造一片在藍天下書寫人生的天地。

我今年23歲,我比魏老師大,我應該向她學習。我是一名幼兒教師,我教的孩子不大,我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責任心,我要跟他們溝通、交流,我要了解每一個孩子,孩子們希望被老師關注,希望被老師喜歡,如果我想讓我的孩子“一個都不少”,我就要學習魏老師這種堅持、執着、盡職盡責的精神,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加油。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3

拍攝於1999年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講述的便是這樣一個情節簡單卻意味深長的故事。在一個僅有一間教室、一個教師的鄉村國小,因前任教師高教師被迫離校,一名僅國小畢業的十三歲女生魏敏芝被找來代課。其間,她雖無上課的本事,卻始終恪守規則即“一個都不能少”,所以,當學生張惠科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到城市打工時,魏敏芝隻身進城,尋找這個丟失的學生……

在影片裏,教育被還原到最低標準:硬件設施匱乏,師資匱乏,教學工具匱乏,教師工資長期拖欠,學生因貧乏而逐日流失……在那裏,不是“學生學到了什麼”,而是“有幾個學生還在”,這成為衡量教育價值的標準,這也成為“一個都不能少”的理論基礎。

故事裏有一個“學生在就是期望”的隱喻,它成為故事發展的動力,所以小小的魏敏芝並不明白,她恪守着“一個都不能少”的誓言,其實是對鄉村教育期望的一種堅持,而她與城市的對峙和交涉,正是鄉村教育尋找城市支援的一種暗喻。

本片讓觀眾讀到了一種荒誕。荒誕得居然能夠叫僅國小畢業的十三歲女孩來給國小生代課,而那個身無分文的小女孩,居然會為了一個學生進城冒險;荒誕得讓三元錢一瓶可樂的時代,一元錢一盒的粉筆卻如此珍貴;荒誕得看到教室的內間是寢室,教師得和住校生擠睡在一齊。種種荒誕讓觀眾看得悲涼到流淚,也許並無這樣一所學校,這樣一羣師生,可是我們也明白,在某些地方某些角度,影片離現實並不遠。它所提煉的鄉村教育遇到的諸如學生流失、師資流失、資源匱乏等困境,也許沒有這樣離譜,但很多存在於邊遠山區。

教育是促進社會提高的不竭動力和精神源泉。僅有城鄉教育一齊搞好,才能更有力地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一個都不能少》將鏡頭聚焦於貧瘠的農村,揭露的則是中國農村難掩的隱痛——輟學,而一個自我尚還是女孩的小教師應對一羣孩子“一個都不能少”的執念,以尋找自我學生而展開,既有着對現實社會殘酷冷漠的展現,也有着充滿期望的暖意,於此中更為值得一提的便是魏敏芝與一羣小演員們毫無扭捏作態的本色出演,構建了電影最為淳樸的基色,如此方才使其對農村教育問題的落足如此真摯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