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個不落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4W

第1篇:一個不落觀後感

一個不落觀後感

一個不落觀後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個不落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扶貧,一直是新時代工作中的重點、難點,而如何做到精準扶貧更是重中之重、難中之難,而今天我們有幸看到了《一個不落》這部扶貧電影,以返鄉青年張帆的視角,看到了扶貧幹部李向東是如何幫助梨花村摘掉貧困村的帽子,是如何讓梨花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個字,但卻有着難言的厚重感以及責任感,富不忘本,窮不忘志,《一個不落》這部電影的背後讓我看到的是黨員對工作的熱忱,對責任的擔當,為人民、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青春,這部電影中的李向東是有名英雄,而更多衝在扶貧前線的二千萬扶貧幹部是無名英雄,我們應向他們的無私品格致以崇高的敬意,尊敬之餘,要立足自身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找尋自己與這些先進工作者的差距,為自己查缺補漏,進而有資格加入他們的.隊伍之中,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新一代歷史年輪的推動者,我們怎能坐看前人努力而自己毫無作為呢,年青不是我們無作為的理由,更不是迴應前人的藉口,學而思,思而為,年青更應學習、思考,應該比前人更有想法。《一個不落》不僅僅是要做到經濟上,更要做到思想上,電影中李向東在梨花村中建設學校,鼓勵教育,孩子是未來,是希望,要從孩子教育着手,才能使梨花村的未來更美好、更繁榮。

電影來源於生活,更高於生活,我們雖做不到影片中主人公李向東那麼偉大,但能在身邊出現這樣的人時予以他們幫助,予以支持,不至於使他們孤立無援,獨自奮戰。不忘初心,才能有始有終,牢記使命,才能使我們離目標的距離不斷縮校回首祖國七十年的風風雨雨,正是底層的廣大農民羣眾,為祖國的發展添磚加瓦,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在他們落下的時候,我們難道不應該去拉他們一把,與他們同進退嗎!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最初的心,走最遠的路。

第2篇:一個不落觀後感

這個網站一個不落觀後感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不落的星辰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

閉上眼睛,我仍能感覺到中國人民曾有過的愚昧; 閉上眼睛,我仍能想象到中國人民曾受過的屈辱; 閉上眼睛,我仍能體會到中國人民曾經歷的痛苦。

不過還好,睜開雙眼,我看到中國人民在黨的帶領下,終於站了起來,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與拼搏,最終實現了繁榮和富強,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但是90後的我們,又怎能真切的體會90年前建黨時的艱難險阻,所以當我不只一遍地觀看《建黨偉業》時,總是有無限的感慨。

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正處於命運的危難時刻: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眈眈,妄圖滅我中華,瓜分我領土。一些有識之士紛紛行動,尋求救國之路。其中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然而這一革命的果實卻又被袁世凱竊取。緊接而來的軍閥混戰,更進一步的加劇了人民的苦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飽經滄桑。

《建黨偉業》便從辛亥革命開始講訴,一直到中國共產當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裏發生了許多值得國人永遠銘記的大事,湧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當文字成立……這些國人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待過……但是今天,當我們再次想起這些事情的時候,他們依然歷歷在目,在我們的腦海深處記憶猶新。而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便是真實再現了那段風雲變幻、令人可歌可泣、中華民族在苦難中抗爭奮鬥並逐漸進步的歷史,看的我們熱血澎湃。

當見到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我們感到雀躍與自豪,對未來充滿期待;當宋教仁遇刺時,我們痛恨自己不能上前一槍解決了那個刺客;當袁世凱為了一己之私利,祕密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時,我們也好想上去破口大罵:“你有什麼資格成為中國的總統?”;當張勛跪在溥儀腳下痛哭時,我們並不為他的愚忠而感動,反而為皇權思想在國人的意識裏潛存而憂慮;當蔣介石假扮成醫護人員刺殺光復會成員陶成章時,我們為革命黨內部派系鬥爭的嚴重後果而擔憂;當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人與辜鴻銘進行辯論時,我們可以看出新舊思想在當時高層知識分子中鬥爭的嚴酷;當我們聽到中方代表顧維鈞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時説的那些話:“尊敬的各位代表:你們憑什麼把中國的山東省送給日本?我很憤怒!中國人永遠不會忘記這沉痛的一天!”時,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滿懷憤怒的同時,又不得不深思“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的真正含義。一個“送”字用的真是太好了,真是一針見血啊!不是自家的東西,送給人家如棄草芥,自然也就不會心疼了。何況它的“主人”是已經淪為階下囚的德國,是他們的敵人。削弱敵國,增強他們自認為是盟國的日本的實力,有何不好?再説日本已經於此前出兵山東,擊敗了德國,接收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送”給日本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承認既成的事實罷了,就算不“送”,日本也已經“得到”了,還不如體面地正式“送給”它妥了。可是西方列強們萬萬不會想到,短短十幾年後,他們的這個盟友日本就不識好歹地恩將仇報起來,對包括他們在內的許多國家發動了戰爭,打亂了他們的計劃,打碎了他們的美夢,打破了他們的寧靜。你們可以毫不吝惜地把中國的山東送給日本,但是我們中國人卻不能容忍外國侵略者將我們的國土再次瓜分。四萬萬同胞豈是草包?豈是毫無血性之人?豈是不忠不義之徒?豈是坐以待斃之輩?怎麼辦?反抗!反抗!反抗!不顧一切的堅決反抗!青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他們首先站起來,火燒趙家樓,在共產主義者的領導下,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足以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五四運動”,使中國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當一個舉着血書“冤”字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府前請願,回答軍警為什麼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説:“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後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有着四億多人的泱泱大國,如今竟被一個過去一直向咱稱臣納貢的附庸小國欺負來欺負去,成了他們桌上的魚肉,任由他們切分。泱泱華夏的顏面何在?尊嚴何存?

張勛復辟後,陳獨秀怒斥道:“在共和國裏當皇帝,這是對共和天大的諷刺!”是啊!辛亥革命才結束短短几年,就先後出現了兩個皇帝,雖然在位時間都不長,但是也可見皇權思想和奴性思想在當時的國人中還有很大的市場,甚至是根深蒂固。五四運動時,一聲聲“保衞主權”、“還我青島”喊得氣壯山河,雄壯有力,慷慨激昂,令人熱血沸騰!那轟轟烈烈的場面,足以感動每一個觀眾,讓人為之動容,為之雀躍,為之自豪不已。當“二次革命”失敗後,見到在妻子宋慶齡面前長歎的孫中山時,我們能感受到偉人的無奈與哀痛,也易使人聯想到偉人那傳揚千古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當看到為了反袁而假意擁護袁世凱的蔡鍔時,我們為有這樣的同胞而高興,也歎惜他為國為民拋下知己小鳳仙,捨己為人,更為他帶病出徵而感動。當見到朱德在槍林彈雨中捨生忘死地拼殺時,我們能深切地感受到一代偉人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當青年毛澤東在對着廣大勞苦工人宣講革命的道理時,我們已經明顯領略到了偉人的風采……

到底是什麼催使我們的青年從容的面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強烈的愛國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愛國讓我們感知責任,使命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建黨偉業》讓我重温了革命先輩們的純淨信仰,那股為實現理想不惜犧牲一切的強大精神力量,再一次的淨化了我的心靈。為了前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生活,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了後人更加美好的未來,我們沒有理由不幸福的活着。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我們更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更要用強大的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親愛的同學們,親愛的戰友們,就讓我們一起從現在開始,在黨這顆不落星辰的指引下,擔起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和使命,用最平實的心態,去攜手創造和諧幸福的美好家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

Tags: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