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接受我的愛——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2.91W

第一篇:接受我的愛——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

《接受我的愛——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讀書筆記(精選多篇)

漢恩.吉諾特《接受我的愛——

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 你是優秀教師嗎?——讀

老師處於課堂危機的愁雲慘霧中,每間圖書館裏的所有圖書,無一堪用。一切的著作和所上過的課都愛莫能助,此時真正有用的,只有技巧。

這是吉諾特博士的一段感言,當教師的理想與現實相去甚遠的時候,在現實中,就要有實用的技巧,才能順利度過一個個的課堂危機。確切的説,課堂危機無時不在,每個人的課堂裏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只是因為我們的眼睛或者心靈的問題沒有覺察罷了。我所理解的危機是從心心理安全的角度來考慮的,教室裏的學習不是單純知識的傳授,更是心靈的對話。一句話,一個舉動,都有可能產生危機——這不是危言聳聽。

技巧不是枯燥的,吉諾特博士説:教書最重要的是有技巧的教學態度。這裏的技巧不是為達成某一項知識的獲得,而是如何創造一種和善寬鬆的教學態度。就這一點來説就足以讓我們欽佩。基於心理感受方面的技巧,其實就是如何温暖感化學生的方式,是充滿人性化的做法。

記得朋友介紹這本書時,就興奮地背出下面的話“學生需要被接納、被尊重、被喜愛、被信任、被鼓勵、被支持、被激勵、被逗樂,還要有機會讓他探討和實驗。"學生在教室裏學習不僅僅有獲取新知的需要,更有以上這麼多或者還要更多心理方面的需求,以偏蓋全,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統領一切,可以想象學生會遭受怎樣的禁錮、失望、冷漠、孤立??我知道朋友之所以如此推崇這樣的句子,是因為它是站在孩子心理的角度來思考的,而我們教師只有獲取兒童心理深處的感受,才會在教學行為中謹慎謹慎再謹慎,小心翼翼的呵護着孩子的心靈。用書中的話説:心理層面的事實決定教與學的成敗。在這樣的理解中,吉諾特博士告誡我們:學習永遠是現在時,而且因人而異。現在時,關注學生的目前的感受,而不是為了着眼於將來而摒棄目前的人道。

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像圖畫般展開,它們來自於(來源好範 文網:)異國一線的老師們。讀着,慢慢感覺教育的魅力就在這樣的細節和話語之中。教師的話語撫慰了受傷的心靈,教師的談心鼓足了前行的信心,教師的智慧維護了學生的尊嚴,一段段的講述,有故事,有簡潔精闢的分析,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絕好的小專題。

同情心是優秀教師的基本品質。同情心能夠拉近教師與孩子的距離,能夠更容易讓孩子接受老師。那個叫志偉的同學因為發書的事兒,憤憤不平“我討厭我的身材,我討厭學校,我討厭每一個人。”多麼容易讓老師生氣的話語啊,不就是發書嗎,什麼覺悟!或許這是一般老師的反應,可志偉的老師沒有這樣做,他寫了一張字條給志偉。

親愛的志偉:

我知道你一定很傷心,你急切地等待收到新書,卻突然間出現這樣的失望情形。除了你之外,每個同學都拿到了新書。我會親自留意,讓你收到新書。

你的老師上

同情不僅僅在心裏,還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讓孩子明白我們理解他。這樣的同情或許只是一句話,可足以讓孩子失衡的心裏得到安慰。而老師這種遞紙條的做法也是如此巧妙,讓志偉感覺到自己的重要,矛盾就此化解——孩子的心裏沒有了疙瘩,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有一些問題,僅同情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幫助學生尋求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個叫恩珠的孩子不滿意老師指定的作業,去找老師理論,老師説:“恩珠,現在我知道你不喜歡這個題目了,你對喜歡藝術是吧,菊娜的指定題目是埃及藝術,去跟他商量一下,看看她是否願意和你換,或者跟你一起寫。”珠恩感謝老師瞭解了她的心意,於是去找菊娜商量。解決問題的原則就是就事論事,不用道德標準來衡量。在這位老師這裏,面對學生的要求,沒有生氣沒有喝斥,反倒順應孩子的需要,並幫助她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如果是批評會什麼樣的結果呢?恩珠一定沮喪不已,或者內心生出仇恨,或者產生罪惡感。老師的語言實在是一門藝術,該説的必須説,不該説得,一個字也不説,惜字如金才對啊。

面對一些孩子的哭訴或者告狀,我們會怎麼做呢?煞有其事的教育一番嗎?或者,刨根問底。不,吉諾特博士告訴我們有時候,孩子只是想在我們這裏找到一種理解,你只要撫摸她告訴她:我懂。或許就完全解決了。這讓我想起小時候,我們愛跑到老師那裏“告狀”,有的老師會把我們叫到辦公室好好的批一頓,結果彼此走出辦公室都對對方“咬牙切齒”;而有的老師,聽你説完,一句話“回去告訴他,別再欺負人了??”學生就會破涕而笑一溜煙領着“聖旨”跑出去了,矛盾自然解決了。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讓他明白:你懂他,這就是最好的安慰。同時這也是對學生矛盾雙方一種尊重,如果老師一味的批評責備,必然在學生心裏種下不良的種子,當時也許看起來風平浪靜,然而保不準一出辦公室還要打起來。

教師的幽默也會化解很多課堂危機。當面對學生的調皮,如何儘快的組織好課堂,這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書中講到一個代課老師問一個男生叫什麼名字。那個男生回答:“甘地。”全班轟然大笑。老師説:“甘地是好人,值得我們效法和敬愛。”全班聽完安靜下來,老師繼續上課。幽默的言語比嚴厲的批評更有效果。聲嘶力竭的對抗只能和學生的關係越來越遭,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差。中學時候,我的一個老師生性善良,就是在學生調皮時表現的暴躁不安,記得他用大皮靴懲罰那些冬天跺腳的人,然而結果是愈演愈烈,他剛回身,後面就會響起來,課根本上不下去。

讀完這些優秀教師的優秀做法,我才恍然明白,吉諾特先生是按照學生的需要這樣的思路來編排這些故事的。這些案例都是充分考慮學生的需要,尊重學生、同情學生、就事論事、逗樂??看來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總會找到最好的解決危機的辦法。

讓我們記住優秀教師的共同傾向吧:

他們都不相信霸道,不會説教,也不會抬出倫理道德。他們沒有散播罪惡或要求承諾。他們沒有對輕微的不當行為分析來龍去脈,或對意外事件追根究底。他們不會對學生過往經歷或長遠未來保持成見。他們處理眼前的事,關心學生此時此地是否別來無恙??

第二篇: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

《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讀後感

讀了《接受我的愛——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我的心靈再一次受到了震撼,感覺到身為人師肩負的重擔。常常認為自己對學生存有愛,認真教書、及時補課就足夠了。常常認為自己不吝嗇對學生的讚美,及時表揚學生會讓學生更充滿幹勁,然而讀到《讚美的缺點》一章時,我不禁開始反思自己的讚美語言。“讚美和毒品一樣可以讓兒童獲得短暫的舒暢,可是卻會造成依賴性。別人成為他尋求讚許的來源。他依賴別人平息自己的渴望和建立價值觀。別人不得不時刻讚美他。”

“讚美包括兩部分,我們對小孩説話,以及小孩接着給自己交代,我們應該對小孩講明我們欣賞他的努力、幫助、工作和成果,小孩接着對自己下結論。當我們真實而感激地讚揚他的行為和情感時,孩子的自我結論是積極與建設性的。”於是,我不再隨口表揚學生,學着改變自己的語言方式,站在學生的立場説話,儘量用建設性的讚美誘導學生。

吉諾特先生説:“適當的溝通是一種成就,它需要學習、預習和自律。它不是單純的‘順其自然’,它像所有的技能一樣需要練習,也像藝術一樣經過選擇。”《接受我的愛——老師如何跟學生説話》是一本教師診斷自我語言行為的好書,它讓我學會通過自己的語言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心理,創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

第三篇:教育書籍老師怎麼和學生説話讀書筆記

《老師怎樣和學生説話》讀書筆記

——南坪實驗國小 施雯

假期裏,我讀了美國教育學家——吉諾特博士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説話》。在這本書中,博士用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生動的例子,向我們介紹如何運用語言交流來創造信任和愉悦的氣氛,從而促使孩子在學校裏愉快的學習。這本書中,滲透了作者強烈的人本主義情感:要關注孩子,關愛孩子,從説話的細節説起,這並不僅僅因為我們是教師,更因為我們首先是人,尊重人性要高於其他一切,我們職業的責任感並不是來自我們對法令的畏懼,而應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愛—對人類的愛,對孩子的愛。

現在的家庭基本上都只有一個孩子,對父母來説,孩子意味着他們對美好明天的希望——在社會上取得一席之地。而要讓孩子達到父母的殷切期望,作為為人師表的老師肩負着重要的作用,孩子在成長階段,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學習知識,作為教師擁有巨大的力量來讓孩子過得痛苦或者歡樂。老師的態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任何一名老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都有被學生氣得説不出話或掉眼淚的時候。然後就採取懲罰的手段,讓學生認識到犯錯以後,會有什麼結果。其實,現在實施了素質教育,實施新課改,對老師的要求更高,再加上現在是法制社會,在很大的程度上,禁止了老師對學生採用懲罰手段。現實要求我們老師改變“封建家長式的懲罰教育”,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愉悦的氣氛中學習。當然,教師也不是

聖人,不是天使,學生還是有調皮搗蛋的學生,老師也還會不可避免地碰到令人生氣的情況,那我們怎麼辦呢?

生氣,誰都有生氣的時候。但教師是門特殊的職業,就要掌握生氣的藝術,表達生氣的尺度。例如:作者講的一則事例----一位9歲的馬特在做一道連除法算式題的時候被難住了。他去問老師。老師回答説:“我剛才講這道題的時候你幹什麼去了?你從來不聽講,總是玩。不遵守紀律又不講禮貌的學生,現在你想得到特殊的關照了。可是我不能單獨給你開小灶。你玩去吧。”

自己也是一位教師,看完這故事後,覺得這位老師的方法欠妥。學生不聽講,真的很生氣。但在這時候,不應該對學生進行診斷——是個“不遵守紀律又不講禮貌的學生”,並且是在全班同學的面前,何況在此時她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並能向老師請教。老師完全可以壓住火,向她坦陳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歡在上課的時候看見你玩,這很讓我生氣!”然後,可以讓學生回到座位上。再和她講解及遵守紀律與禮貌問題。這樣,既尊重了學生,也使學生心悦誠服。

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應該儘量避免對孩子進行診斷或預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或者孩子的家人牽扯進來。診斷孩子是危險的,將孩子與別人進行對比也是有害的。這可能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影響。孩子總是會不由自主地實現老師對他的悲觀預測。他很可能成為老師所説的那種人。

我懂得了,當我們在生氣、憤怒時,要懂得如何表達憤怒而不造成傷害。要知道生氣的藝術在於不侮辱別人,不進行人身攻擊,不傷

害孩子的心靈。這樣樣有利於表現出老師的風度,也使學生更加信任你,體會到你對他的關愛,從而使他更喜歡學校,對學習更有興趣。

第四篇:讀《老師怎樣跟學生説話》有感

讀《老師怎樣和學生説話》有感

週末在家整理書本時,在書桌最裏邊發現了《老師怎樣和學生説話》這本書,這本書在一年前就讀過,書中的一些內容也遺忘了,坐下來帶着記憶再次把它翻開了??

在做班主任這兩年多的時間裏,我對老師與孩子的溝通技巧也有較深的體會。老師跟孩子説話的方式關係到老師的威信,關係到交流的有效性。班主任跟孩子接觸的時間是最長的,算下來每一天都有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這也少不了與孩子交流。

書中有關“常規管理”的例子很多,在平時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況,我邊看例子邊想着:如果我是故事中的那位老師,我會怎麼做??

班主任的工作是瑣碎的,孩子們每一天都會發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即使教育了多次還會有人忘掉正確的做法,這也就需要老師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要尋找一種有效的方法代替懲罰。我很佩服書中的那位老師,在上講台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全班鬨堂大笑後,他卻用一句話證實了他出眾的應變能力。 “這是我給你們上的第一堂課:一個人跌倒不要緊,但是他必須站起來。”這句話很簡單,但意味深長,打動了少年犯學生的內心,這也正是孩子們的渴望。在跟孩子説話時,如果每個老師都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思考,並以孩子希望的語氣、樂意接受的方式指出孩子的不足,幫助孩子改進。我想孩子定會努力,爭取進步的。在我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也儘量找尋最合適的方法去引導孩子。 看到書上“傳紙條”的故事時,我想起了在我課上發生的兩件事。這兩件事跟書中的例子很相像,其中一件事讓我糾結了兩個多星期。一個女生在我美術課上講重點知識的時候寫了一張小紙條傳給了後面的一個女生,我看到了很生氣,大步跨過去,把那張紙條奪了過來。值得慶幸的是我沒有像書中的那位老師大聲宣讀孩子們的紙條,更沒有去用髒話去侮辱孩子。記得當時我也很生氣,我把紙條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扔在了講台上,並用嚴厲的口氣強調了一句:“不許再發生這樣的事!”然後繼續教學。在孩子創作時,我靜下心細細想了想剛剛的做法,心裏總不是滋味,責怪孩子不是的同時為自己的做法找理由,就是這些孩子不對在先,我才那麼大聲批評她們的!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兩三個星期之後,也是在美術課堂上,又有課堂上傳紙條的現象發生了。這次我沒有去搶孩子的紙條,只是用眼神提醒了孩子(孩子思想開小差的時候,會心虛,會留意老師是否看他。一旦看到老師這個在關注他們,他們會顯示出害怕的樣子),並對教學進行了強調:“大家一定要聽好,這個知識點我們必須掌握,要記住這個美術用語。大家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在這裏。”説完這話,我給了那兩個孩子一個肯定的眼神,他們似乎已經意識到老師原諒他們了,只見這兩個孩子把握在手心的紙條迅速

扔進了抽屜。直到下課,這兩張紙條再也沒有出現過,而且課堂上他們兩個聽得比其他人都要認真。第二次傳紙條的事情我換了個處理方式,用另合適的語言顧全了孩子的面子,提醒了孩子,避免了課上無端的糾紛。這件事後,我又找到了上次傳紙條的兩個女生,因為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們也知道我不會再跟她們計較了,她們也也就主動跟我講了傳紙條的原因,原來我寫了一個她們不太認識的字,她們倆在“互助”呢。後來我和她們一起尋找了發生類似事情合適的處理方式,我和孩子們的友誼增進了不少。

愛需要用愛來教導,熱忱必須用熱忱來培養。合適的語言、合理的溝通,正確的處理方式在班主任的常規管理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同時在處理孩子們發生的一些事情時,要盡一切可能地避免傷害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只有老師的謹言慎行、努力激發孩子的自尊,才能打動孩子們的心靈,才能與孩子成為最真誠的朋友。

第五篇: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讀書筆記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的讀書摘記

1. 我們不能不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世界上最嬌嫩、最脆弱的東西,那就是孩子的心靈。正因為如此,教育這項工作才這樣讓人如履薄冰。

2. “難教兒童”是一個複雜的概念,每一個難教的兒童都有自己特殊的個性、稟賦、生活背景和成長經歷,可以説每個孩子的背後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這就註定了對他們的教育工作也必須是充滿個性與創造性的,而且,在看到各種因素作用於孩子一身的前提下,還必須考慮到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對於孩子的影響,並使之能夠互相配合、互相補充,讓有益的教育因素起到更為強大的作用,以產生足夠的力量來抵制各種不利因素,使這些難教兒童逐漸向好的方面轉化。

3.當一種教育能夠讓孩子如此熱愛生活,熱愛這個世界,這種教育就是真正的教育,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教育;當一個教師能夠幫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發現生活的美,感受到世界的永恆,這樣的教師就是真正的教師,也是最優秀的教師。

4. 當時的我很為自己的命運憤憤不平,覺得自己應該做一箇中學教師,而不是跟一幫八九歲的小孩子混在一起。悲觀苦悶之際,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學校簡陋的小圖書室裏遇到了《給教師的建議》。

5. 也許我們不曾想到,正是這些看上去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小動作,恰恰使孩子感到温暖,感到來自教師的關注與愛護,這種美好的感受足以使孩子有勇氣闖過許多難關,快樂地度過在學校的每一個日子。

6. “慢教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因為我們面對的是複雜、鮮活的生命個體,每個個體自有其成長的祕密,需要我們以加倍的耐心和細心,去等待和麪對。

7. 你不要大聲斥責他,不要把他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搞成不注意聽講、做不安穩的壞典型,——你要做的完全不是這樣的事。我勸你輕輕地走到他眼前,握住他的雙手,把他從他那童年的美妙的獨木舟上引渡到全班學生乘坐的認識的快艇上來。

8.在我們的教師羣體中,應該説很少有人具有這種“一切與你有關”的信念,因此也就沒有意識幫助孩子樹立這樣的信念。他們的教育教學囿於學校,止於應試。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他們也許會取得很高的分數,但自私的種子早已深埋在心靈的某一個角落,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就會瘋狂地生長起來。應該説,這是教育中最可怕的隱患之一。

9.正在戀愛的男女少年,他們彼此開始瞭解對方,關注對方,並在這種最隱祕的情感交流中開始樹立責任感,同時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給對方帶來快樂,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完善自己,使自己不僅能夠欣賞對方的美,而且也在這個過程中使自己趨於完美。真正的愛情應該具有這種引導向上、向着光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