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育類讀書筆記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1.3W

第一篇:教育類讀書筆記

教育類讀書筆記

書籍------人類的朋友,人類進步的階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更是給我們教師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書中談到興趣是學習的先導。例如:<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一文中,鮮明而生動地指出:有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這種對學習無動於衷沒有為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生越多,那麼,教師們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那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心裏。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倒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態度。

教師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又如<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一文中特別指出了教師的語言素養是上好課的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 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好,那麼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鬆,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一、教師語言的純潔性

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美,語調要和諧、悦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後能產生愉快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和審美修養產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教師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麼,恨什麼,讚揚什麼,反對什麼,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裏,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三、教師語言的激勵

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和富於激勵性。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靈感和思想貫徹到自己的話語中去,使“情動於中而言溢於表”,從而“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教師語言的感情色彩,來源於教師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來源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對文化科學知識的強烈渴求,以及對學生的赤誠之愛。據説魯迅先生講課的聲音並不抑揚頓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話,每個字都充滿着感情的魅力,使學生覺得意味深長,引人入勝,使每一個接近過他的學生都感到有一種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裏。

四、教師語言的啟發性

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於啟發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於語言美的環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工作是創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貯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用得妥貼。這就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可借鑑的語言。在研究中,勤於採集大量語言材料,善於分析綜合語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恆對某一語言現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並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

總之,讀過這本書後,帶給我極大的啟示和教育,使我懂得了不少教育的藝術,以後還要多看次類的書籍以資增強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

第二篇:教育類讀書筆記

愛 的 教育

——讀《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有感

葉巧林

書籍------人類的朋友,人類進步的階梯。寒假期間,我讀了前蘇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使我的心靈、思想受到一次次的洗禮。我被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師的敬業精神、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所打動,深深地被大師的理論所折服,被大師的教育實踐所吸引。平時,我們也常常説到愛,和大師比起來就是一種口頭上的愛、空泛的愛。他的書中字裏行間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那是一種真實的愛、不做作的愛、純真的愛。從這本書中我明白了:

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 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愛孩子。愛孩子,就要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這一點,對於我這個教了幾十年但剛踏上科學崗位的“新”科學教師尤為重要,科學是冰冷的、機械的,但他也是有愛的教育。當我的一個小小的科學實驗成功時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當下課後孩子們圍過來問這問那我滿足了他們的要求時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可以説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

一種無私的愛。因為每個學生最初都是以張空白的試卷,我們每一筆書寫,都是未來的答案。愛學生就是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事實上,當孩子們在犯錯誤的時候,他們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天真無邪的孩子。身為科學教師,我們更應該利用所任學科的特點,賞識那些學困生。我發現,那些所謂的“學困生”他們在科學課上是發言最積極的、提問題最多的、也是我最喜歡的學生。説明他們的好奇心最強、觀察力也特別強,這就是他們的與眾不同處,只要老師認真引導、真心愛護或許以後的科學家就是他們中的一個。對那些處於困境中的學生,賞識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時期得到賞識對他們來説就是愛護。由此可見我們愛學生、賞識學生,其根本目的就在於讓學生用同樣善良、真誠之心去愛別人、愛集體、愛社會,從而的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是一根細細的弦,少年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只有輕柔而巧妙地彈撥。所以教師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我想作為一個教師,要想得到更多孩子們的愛戴,就應該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給他們信心,這應該是對所有孩子而言的。對一個靦腆的孩子、對一個木訥的孩子、對一個經常是表現平平的孩子,教師往往一句不經意的稱讚的話語,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小動作,就會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給他們信心,同時也亮麗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書中談到興趣是學習的先導。例如:<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一文中,鮮明而生動地指出:有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這種對學習無動於衷沒有為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生越多,那麼教師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那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心裏。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倒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態度。所以作為科學教師,就應該把科學課上好,讓學生感興趣,用科學課的魅力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合格的科學教師。

感謝書本給予我知識與方向,讓我感悟到了教師人格的魅力。作為一名普通的科學教育工作者,蘇霍姆林斯基就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榜樣,他的教育思想我們應該傳承,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去愛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並讓這種愛在我所教的學生身上得到延續。我想,這就是愛的價值;這就使愛的教育!

2014.2.6

第三篇:教育類讀書筆記

教育類讀書筆記

1、教師是學習者,研究者,創造者。變成覺醒的猛獅。

2、讓德育生動可愛。

3、從細節教育孩子與人相處。處處替別人着想,處處不給別人添麻煩。

4、領略成功者的心略,別愉走我的快樂,好心情帶來好運氣。

5、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不能欺騙自己。

6、把教育激情作為基本功。讓學校的發展促成人的發展。

7、管理就是給別人創造成功的機會。就是摳細節,就是扔袍袱。

8、三要:自讀:書聲琅琅;午休:安安靜靜;自修:認認真真。

9、三細:細化行為規範要求,細心觀察學生的表與變化,細緻地做好每一件事。

10、聽課三個一:找出一個亮點,指出一個缺點,提出一個建議。

11、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信之則忠。

12、教師反思的內容:

你的教學行為與新理念會有哪些不適應的地方?

你的思維方式對學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有沒有關注你的教學是否有效?

13、謀教育之大道。為理想信念立信。

14、教師提示語:

如果能收回你放飛的心,老師將非常感謝你。你迷路了,老師等着你回來。

15、管理即生活的存在方式,潤物細無聲的管理境界。把以人為本根置於心田。

16、領略成功者的心略,別愉走我的快樂,好心情帶來好運氣。

17、自尊是一根細細的弦。少年的心是敏感而脆弱的,只有輕柔而巧妙地彈拔。

愛 的 奉獻

——讀《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有感

寒假期間,我讀了前蘇聯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使我的思想受到深深的洗禮。我被這位令教育同仁敬仰的大師的敬業精神、教育機智和靈活性所打動,深深地被大師的理論所折服,被大師的教育實踐所吸引。大師書中字裏行間充盈着的、流露溢出的是愛。包括他對教育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以及對孩子實施愛的教育,讓他們擁有愛心、懂得怎樣去愛別人。

作為教師的最基本的條件之一是愛孩子。愛孩子,就要成為他們的知心朋友。蘇霍姆林斯基説:“教師不僅要成為一個教導者,而且還要成為學生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克服困難,一起感受歡樂和憂愁;要忘記自己是個教師,而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把一切都告訴他。”這一點,對於我們音樂教師尤為重要.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可以説是一種特殊的情感,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為每個學生最初都是以張空白的試卷。我們每一筆書寫,都是未來的答案.愛學生就是要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進行賞識教育,事實上,當孩子們在犯錯誤的時候,他們迫切要得到的是理解和幫助,而絕不是粗暴的批評和懲罰。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學生最需要愛的時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一羣孩子。身為音樂教師,我們更應該利用所任學科的特點,賞識那些後進

或處於困境中的學生,賞識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幫助他們樹立自信,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音樂所獨有的情感藝術中得到薰陶。由此可見我們愛學生、賞識學生,其根本目的就在於讓學生用同樣善良,真誠之心去愛他們、愛集體、愛社會,從而的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教師的重要道德要求是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説:“在影響學生的內心世界時,不應挫傷他們心頭中最敏感的一個角落——人的自尊心。”我想作為一個教師,要想得到更多孩子們的愛戴,就應該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孩子,給他們信心,這應該是對所有孩子而言的。對一個靦腆的孩子、對一個木訥的孩子、對一個經常是表現平平的孩子,教師往往一句不經意的稱讚的話語,一個微笑,一個親切的小動作,就會温暖孩子的自卑的心,給他們信心,同時也亮麗了自己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

感謝學校安排的這次讀書活動,感謝書本給我知識與力量,讓我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作為一名普通的音教工作者,我要以蘇霍姆林斯基為榜樣,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傳承和踐行他的教育思想,學習他為孩子健康成長,為教育事業發展而忘我工作,鞠躬盡瘁的無私奉獻精神。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去愛我所教的所有的孩子,並讓這種愛在我所教的學生身上得到延續。我想,這就是愛的價值;這就使愛的奉獻!

《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

書籍------人類的朋友,人類進步的階梯。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給教師的建議》更是給我們教師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書中每條談一個問題,即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書中談到興趣是學習的先導。例如:<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一文中,鮮明而生動地指出:有些學生很長時間都沒有對任何事情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如果學校裏沒有一種各科教師都來爭取學生的思想和心靈的氣氛,那麼許多學生的興趣就永遠得不到開發,學校裏這種對學習無動於衷沒有為自己找到感興趣的學生越多,那麼,教師們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學生,那很難把酷愛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裏移植到學生心裏。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度上,最令人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於衷的精神狀態。學生在某一門學科上學業落後,考不及格,這倒並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態度。

教師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又如<談談教師的教育素養>一文中特別指出了教師的語言素養是上好課的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 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好,那麼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鬆,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一、教師語言的純潔性

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美,語調要和諧、悦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後能產生愉快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為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和審美修養產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要啟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教師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麼,恨什麼,讚揚什麼,反對什麼,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裏,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才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三、教師語言的激勵性

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和富於激勵性。因此,教師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靈感和思想貫徹到自己的話語中去,使“情動於中而言溢於表”,從而“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教師語言的感情色彩,來源於教師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來源於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對文化科學知識的強烈渴求,以及對學生的赤誠之愛。據説魯迅先生講課的聲音並不抑揚頓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話,每個字都充滿着感情的魅力,使學生覺得意味深長,引人入勝,使每一個接近過他的學生都感到有一種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裏。

四、教師語言的啟發性

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於啟發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於語言美的環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工作是創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貯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用得妥貼。這就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可借鑑的語言。在研究中,勤於採集大量語言材料,善於分析綜合語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恆對某一語言現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並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總之,讀過這本書後,帶給我極大的啟示和教育,使我懂得了不少教育的藝術,以後還要多看次類的書籍以資增強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

《我的理想》讀後感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讀完之後,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理想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師,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豐富的學識吧,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師有一桶水,現在隨着各種新的課程標準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應該是一條河流而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讓孩子更有所學、有所獲!否則,拿什麼來教給孩子呢?這就要求:一要勤於讀書,充實自我,使自己的知識海洋不斷得到充盈,不會枯竭,才能源源不斷地使自己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師獲得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

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能從這本書學習點經驗,所以比較關心書中對於理想教師的描述。朱教授在書中描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總之,我讀了教育類這書籍,感受很深,引起的我的思考,以前我是非常喜歡看教育類的書籍,但在這幾年沒怎麼看過,是因為沒有,可現有了,我就看看,不管是那麼忙,我在休息時都會看看,從中學到一些經驗,有些隨機帶到教學活動中去。瞭解當前教育的須要,特別是這位教授寫的<我的教育理想>,我讀的幾次,感受很深,受益非淺。

第四篇:教育類.讀書筆記20141214

教育類讀書筆記

[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視].於洪波.2014.8

[摘錄]

page 006 某些較為靈活多變的混合文化以及那些非規則且非連續性的多元文化,要比那些高度專業、高度適應因而是穩定的文化類型具有更廣泛的發展可能性。 page007 落伍者具有跳躍式發展的優勢和潛能。

page008 到現在為止,像日本這樣人口眾多的國家,卻是單一的民族,非常罕見。 page 010 在日本人看來,科學的意義在於如何利用自然,使人生與自然達到完美和諧的統一。

page011 自宋代以來,中國文化的重心及其擴展的主導方向,始終是伴隨着農業朝南方推移的。原因在於,一方面南方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另一方面是北方在生態上更適合於發展畜牧業。這就是中國的大一統文化。而日本因地形因素,更多的是小集體之間分享水源的密切合作,使得他們更具有協作精神。

page012 空泛的道德説服,對於日本人來説,就是浪費生命。他們相信,只有行動,方可創造靈魂。

page013 日本人認為,升國旗、唱國歌,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真正的愛國主義教育應該表現於愛家庭、愛班級和愛社區的具體行動之中。

page016對內聚合,對外排斥。使日本人對外部具有異乎尋常的觀察力,使他們善於模仿,樂於吸收和學習外部世界的長處。正是內聚和排他互為表裏,互相消長的力量,使日本 人成為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民族。

page017 20世紀50年代,日本提出發展國際理解教育的理念,培養“世界中的日本人”。其宗旨是:1.培養學生對日本文化和傳統的興趣。2、培養學生對世界史和文化的理解。 page030 片假名和平假名的誕生,使日語成為一種拼音式的文字系統,並得以脱離漢字而獨立發展。

page031 佛教在日本得以推廣。對外是為了對抗高麗取得中國的支持。對內是為了緩解氏族間的矛盾。主張信佛,倡導慈悲。

page033 傳統的日本文化和教育自產生和形成以來,就是從歷史落伍者的角度學習異邦精華而發展起來的。

12/3/2014 7:16 am

page058傳入日本的佛教,使日本人養成了虔誠生活態度的同時,也帶去了中國的文化。 page131經濟和社會需求決定民眾教育發展的水平。

page132從教育的功能角度看,中國教育是選拔、達到目的型的,而日本的教育是普及、提高能力型的。

page139日本200多年的閉關鎖國,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避免了使自己像菲律賓、印度那樣成為文化殖民地。在此期間,一方面小心的觀察着世界的變化,另一方面又積極地消化在鎖國以前從中國吸收的文化。

page162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具有人為性,這就決定了其行政機構和領導人的極端重要性。 page174 日本於1872年頒佈的《學制》開啟了全國近代國民教育計劃。全國8個大學區,每學區設一所大學;每個大學區又32箇中學區,每個中學區設一所中學;每個中學區再分210個國小區,每個國小區設一所國小。國小分上等國小和下等國小,學制各4年。

page175 教育既是一項人才再生產的手段,又是社會福利再分配的過程。因此,平等和效率就構成了教育事業發展的雙重社會價值取向。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平等與效率,不可兼而有之,只能有所側重。

page190 森有禮認為:不論是信仰的自由,還是學問的自由,都只能在國家權力允許的範圍之內。信仰與學習的自由之所以受到尊重,正是因為它有利於國家的發展。

page193用今天系統科學的角度去分析森有禮所設計的近代日本教育制度,無論在層次結構還是功能結構上都顯示出一個緊密而完整的立體系統。

page195森有禮認為,教師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門職業而非專業。與醫生、律師本質上有兩點區別:1、前者擁有的知識和能力是剛性的,不可替代。後者擁有的知識和能力更多的是經過培訓而獲得的某種藝術、技能和態度,是可替代的。2、相對於前者,後者更易於受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但從世界歷史來看,近代國民教育制度沒有形成之前,教師所從事的行業活動基本上是一種自由職業。)

12/5/2014 1:35 am

page229 人類學的觀點認為。文化主要由物質、制度和觀念三個層面所構成。

page234 任何一個種族或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擁有一種創造力,能從自身的音樂網資源中創造出一些對於本民族和全世界有用的東西。這就是自由主義信條。

page263 自人類社會產生以來,教育歷來就不只是發展經濟的手段,應該有其獨立於經濟和政治之外的目的。缺少豐富創造性的教育也很難進一步推動經濟的發展。

page268由學歷主義造成的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是“知識肥大”而“個性乾癟”,長於模仿,短於創新。

[後記]

在日本的國民教育之中,對本國的描述都會用到“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等詞語。使日本人形成了珍惜有限國土的共識和民族生存危機的認同感。反觀中國當代的教育,民族意識淡薄,缺乏國家集體精神。

對待自然的態度,西方人早期採用的是一種征服自然的態度,而日本人更多的是一種調和自然的思想。

中國現階段的基礎教育當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描述是薄弱的。

12/3/2014 7:16 am

在日本人眼裏,中國威脅論可以追溯到中國元朝。元朝鼎盛時期,在中國的兩次對日海戰,或因天氣原因,或因日本武士的頑強抵抗,使日本得以獲勝。但也在日本人的心靈中留下了兩個印象:感覺到一種來自中國的威脅,同時也增長了日本是不可征服的信息。 12/3/2014 7:10 pm

在我看來,日本近代教育的整體框架借鑑了當時法國的教育體系,但其對教育的主體內容更多的是效仿德國當時帶有鐵血政治的教學。而其學制的安排理念,又打採用了美國式的平等主義。但最後效仿德國頒佈的《教育敕語》,標誌着日本的教育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時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2/5/2014 1:35 am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書

[摘錄]

page002 對學生進行實驗研究不等於對學生進行教育

page005 對教師的培養應着眼於“精神”而不是“機械操作”。如果我們在對教師進行科學培訓時僅僅考慮讓他們掌握科學技術,那麼我們就根本沒有嘗試着使這些國小教師變成完美的人類學家、專門的實驗心理學家或兒童衞生學家。

page005將教師培養成大自然的崇拜者和解釋者。

page006教師要研究的東西是在人清醒的時候研究他的智力活動。其前提是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個體之間具有親密的關係。

page010 如果使用獎賞和懲罰措施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那麼學生的這種努力就被認為是被迫的,因此,我們絕對不能肯定地説,孩子的自然發展是與獎賞和懲罰有關的。 page011 人類的所有勝利和進步都建立在人的精神動力之上。

在一支軍隊內,當真正的英雄主義消逝的時候,獎賞和懲罰所起的作用只不過是使他們完成頹廢的工作,讓人走向腐敗和怯懦。

page013 讀與寫是學習的基礎,缺少它們就不可能學習其它科目。

page017孩子疲倦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反抗。

12/7/2014 10:57 am

page050 一個心靈已經得到昇華的人不會迷戀於外界的東西,他僅僅會在合適的時候為了完善自己的內心才去利用外界的環境。與這種人相對產的是一種過着平凡生活的人,他們被某些處在的目標所迷住,以至於不惜任何代價去追求它們,有時甚至損害健康或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

[後記]

單純的藉助於唯物主義科學和機械科學的各門學科來重建新型科學教育學反而是不科學的。

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其“精神”是遠遠高於他的“機械技巧”的。當他們的精神戰勝機械時,他對教育的貢獻不僅在於瞭解了教育的規律,而且他還對教育思想進行了哲學上的綜合。

我認為,現當代,我們要致力於將教師培養成大自然的崇拜者和解釋者的同時,還要成為社會的思考者和思想的詮釋者。

我認為,教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到個人力量的偉大,這才是一個人精神生活的源泉。 12/7/2014 10:58 am

[班級經營].林進材

班級經營的主要重點在於產生和維持教室情境,使教學依教師計劃有效地進行。被認為是教學成功的先決條件。

分類:

? 行政經營

師生共同處理教室中人事物等因素,使教室成為最適合學習的環境。

班級常規、座位安排、班級目標、時間表、學生檔案、事務處理、每日例事 ? 班經環境經營

心理環境:班級氣氛、學習環境、心理社會環境

物理環境:基本配備、教學設施

? 教學經營

有效安排教學活動、擬定活動計劃、落實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

? 學生偏差行為的應對

如何以同理心融匯學生的次文化,體察學生的心靈深處,以便走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形成支援與支持系統,成為班級經營不可或缺的一環。

? 常規管理經營

由師生共同協商約定俗成的,用來配合教師教學或引導班級活動的進行,使學生建立穩定的生活模式和班級氣氛

? 時間管理

教師必須掌握時間的因素,瞭解多少時間做多少事的行為模式

教學時間管理、學習時間管理

? 班級信息處理

包括語言和非語言部分的溝通,即語言表達和肢體表達,還有教師學科素養 學生的發展決定於教師對教育活動中各項事務的看法。

以學生為出發點做到平等;

為學生尋找方向,給予學生正確的生活教育以及生活態度;

體諒學生的差異,對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關愛和關懷;

接納學生的不同,讓學生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需求;

運用同理心,瞭解學生的心聲,並給予改過的機會和時間

營造温馨的班級生活環境

瞭解個體專業差異,提供學生專業積極的接納

班級經營的基礎

1. 認識學校與社區的發展與歷史

2. 熟悉學校各行政單位的動作,尤其是資源方面的整合運用。

3. 瞭解學生,班級經營的成敗關鍵在於學生行為的表現

4.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具備良好的親師溝通

班級經營的模式

行為改變模式:主張對於個體行為需先明確界定有待改變的目標行為,再評估行為,分析和為改變的強化物,依據行為改變的原理採取介入措施,最後再評估行為。 現實治療模式:

(理論依據三個假定)

假定學生需求滿足時快樂,未滿足時挫折。

假定學生需求很少滿足,學生學習會處於不利環境中,難實現潛能。

假定學校必須營造能滿足學生需求的各種情境。

教師效能訓練模式:

(理論依據二個假定)

假定學生的不當行為可能通過各種途徑自我矯治

假定通過師生溝通與對話可以矯治學生的不當行為

獨斷訓練模式:

主張教師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期望、遵守與否可能產生的後果。獨斷訓練模式的運用,通常必須配合教師期望與學生自我期望策略的運用。

班級經營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

12/11/2014 11:43 am

揚善於公堂,規過與私室

不守常規的處理

第五篇:讀書筆記

安豐初級中學教師讀書心得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後感

安豐國中 趙 嵩

自從上學期學校安排了教師讀書活動,我從圖書室借閲了幾本自認為適合自己閲讀的圖書,有《給年輕班主任的建議》、《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等。起初,也只是隨手翻翻,可真正在閒暇時打開閲讀,卻又不一樣的感受。對《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我特別喜歡,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學生的生源質量,在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那麼,如何面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這都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

從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告訴我們,應該將教師與醫生放在一起聯想。醫生看病的原則首先是“望、聞、問、切”,即要實事求是,再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刨根問底,進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出藥方治病救人。

王老師的這本書實際上就是這樣在引導我們的教師應該更加專業一些,不是簡單的一刀切,或是僅憑經驗來處理問題。誠然經驗對教師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經驗引來的思維定勢,逐漸懶惰的思維方法有時卻有致命的危險,或者説對於教師個人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人們都説“人心隔肚皮”,很少有人能夠對每一個人都能洞察心機,再加上可能出現的代溝,國中生當中的一些想法簡直可以用匪夷所思來形容,看似簡單幼稚的問題在他們眼中卻顯得至關重要,反而需要引起教育者的深思。

教育是什麼?是考試?是成績?是升學?這些教育手段漸漸成了目的,凌駕於教育之上,而教師本身也就成為了一種謀生的手段,教育過程甚至成為一種追名逐利的捷徑,試問有多少老師能夠真心去教每一個學生?在這種“目的”的引導下,問題生就真成問題了,很多本不該劃為問題生的也變成問題生了,也許原因很簡單,就因為他的學習成績上不去。這應該是每個教育者都不願看到的。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我們的學生呢?這本書除了告訴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多問幾個為什麼以外,就是要我們關心學生的需求。現在有太多的學生被家長當做白板從而複製或打印出自己想要的模板了,學生也是人,是人就有需求,白板僅僅是家長看來的白板,實際上經過學校及社會的影響,學生這塊板上並不是隨意能刻畫的來的。比如書中分析學生去網吧的原因時就很透徹,説到底就是學生把自己在家在學校以及和同學朋友間未能發泄的東西 1

安豐初級中學教師讀書心得

在虛擬世界裏尋找天堂的過程。 而且處於青春期的學生,越是直接跟他説不要去做某事,他反而越想去做一樣,因為這種教導與他內心的真實想法所產生的矛盾更成為了一種催化劑。不問青紅皂白,只問是非對錯,到頭來真不知道到底孰是孰非,孰對孰錯了。

對於老師來講,這本書堪稱工具書,特別適合任課老師閲讀,它比較全面地羅列出了學生在青春期所出現的一系列典型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以及對應方法,現在很多老師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沒有從更深層次去研究學生的心理,因此時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本書告訴我們,遇到問題時應該首先問: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想清楚後再進行處理,而不是想當然地馬上批評教育,孩子的心靈很可能因此而受到傷害,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出現更多的問題。老師僅靠學校裏學到的心理學知識是很難對付現在的學生的。

如果你還在為問題生而煩惱,建議你讀一讀《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相信你您在教學過程中會更加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