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未來簡史》內容簡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欄目: 讀書筆記 / 發佈於: / 人氣:7.19K

《未來簡史》內容簡介讀書筆記(精品多篇)

《未來簡史》讀後感500字 篇一

總體感覺本書有點虎頭蛇尾。滿心期待能看到對未來世界的比較清晰的描述或勾勒,但看到最後並沒看到期望的文字。至少前三分之二或者四分之三的內容,都頗覺驚豔。作者從生命、意識、智能的角度對整個大歷史的另類解讀,一些新的概念的提出,令人歎服。前面所有這些精彩的分析和解讀,都是為了證明最後幾個章節所述內容的合理與正確。但最後幾個章節,尤其是對數據主義的描述,總感覺怪異和不合理。貌似與前面的論述在邏輯上一脈相承,但這個概念的過渡仍感到一些滯澀和不協調。當然,作者的水平比我肯定是高多了。我感覺到不自然,或許只是因為我自身水平有限,對作者在這一處的的思維還沒有完全理解。

除此外,我相信書中所描述的人類將由智人升級到智神,但對大多數人將淪落為無用階級不敢苟同。人類活動能力提升,那活動半徑也必然大幅度擴展,從地球走向宇宙的過程,必將獲得許多資源,同時也需要投入許多人力和物力,各個人類組織也必然需要多多益善的升級後的智人,即智神。而對人體升級改造的技術,研發過程高昂無比,但一旦誕生,實施成本肯定不高,所以,社會和各組織也肯定有能力為大多數人實施身體的升級改造。

無論怎樣,本書都當之無愧堪為神書。會啟迪很多對未來的想法和思路,值得一讀!

《未來簡史》讀後感500字 篇二

《未來簡史》這書出版分類是“社會發展史通俗讀物”,俺覺得更像哲學通俗讀物。通俗是真的,翻譯流暢,甚至有文采。

關於人沒有自由意志,以及人是生物算法的組合等“數據主義”的立論基礎,總覺得與以前批判的機械唯物主義好像。我不大懂哲學,只是覺得在哲學的維度上看,作者觀點並不太出人意料。不過許多結論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比如:經濟和政治制度不再繼續認同人類有太多價值,個體的人更是無價值的,除了少數掌握算法的精英階層……分明是反社會的大實話啊,大量年青草民還是虛無主義算了,“活在幻想裏是一個更為輕鬆的選項,唯有這樣,才能讓一(本站☆)切痛苦有了願意”,書中第271頁寫道。

在公交車上看完《編舟記》。日本文化人的“工匠”氣息和職業精神讓人沮喪——比我們強。吭哧十餘年只是為了編一本中等規模的詞典,各種細枝末節、精雕細刻。為了要詞典的紙張既能粘上手指、有潤滑感,又不會讓頁面之間粘連,印刷廠專門研發了像“相愛時温存纏綿,分手時乾淨利落的女人”一樣的紙張。看到詞典終於付印,我都鬆了口氣。

日本女作家寫東西吧,倒是温暖,只是關於愛情純屬虎皮潦草,和國小生的筆法差不多,男主那種沒錢、不帥、時常發呆的宅男,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娶到個善解人意的美女廚神。咋可能?

《未來簡史》讀後感500字 篇三

饑荒、瘟疫、戰爭的問題得以解決,人類的遠景將是史無前例地得到昇華,可以活得更久,可以幸福快樂,甚至可以化身為神;完全可能,因為我們正在掌握古人所不懂的計算機、基因學、納米科技…

比如,我們通過體內納米機器人而預防疾病和檢測身體;通過基因而使自身變得強大,通過智能手機便能足不出户地瞭解世界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無人駕駛汽車感知路況且統一合理地到達目的地,甚至遠程操控機器人作業…

當然,隨着技術的無限發展,世界也將有着“成也人類,敗也人類”的悲壯。因為機器人取代人類作業,將會存在人類的無用階層,而萬物互聯網將更先進更智能,它能通過數據和算法而對生物進行預判,包括對人類,告訴你跟誰結婚、挑什麼工作以及是否開戰。

未來有可能就是數據時代,機器通過沒有意識形態的算法進行學習,分析的數據量是天文數字,前往人類未曾踏足之地,人類亦無法企及。

難道我們僅是數據流裏的一片漣漪嗎?

數據和算法,即為人類所生,便能為人類所用。作者所言的超人類即為神人,普通人聽從數據算法,數據算法聽從神人,神人就是那些數據算法不能理解的精英,是未來世界的主宰者。

作者也説,未來不可預測,或許人類將走進另一個方向,而並非算法主導。

閲讀這本書,作者對宗教、科技的發展進行很好的解釋,讓讀者拓寬視野,接觸到作者有理有據的看法,使得本書更具理性。推薦閲讀。

《未來簡史》讀後感500字 篇四

社會發展太快了,在生活變得越來越便捷的同時,壓力也越來越大。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都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都希望孩子能為將來打好基礎。為此,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也讀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慢慢發現,可能方向錯了,至少是越來越困惑了。

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是該多學幾樣愛好,還是多做幾套模擬題?是快樂重要還是考分重要?上不了好的幼兒園,就進不了好國小,進不了好中學,考不上好大學,沒有好工作,憂慮、恐慌、無助。

讀《教育未來簡史》,其中有些説法,很有啟發意義。摘錄如下,慢慢琢磨:

你不能用昨天的課程來教今天的孩子,卻又期望他們為明天做好準備。

教育者需面向未來;終身學習;是學習的引導者,而非講台上的權威;是通才;探索是學習,讓學習具有現實意義;拓寬課程的視野;對學生思維水平的全面評價。

為未來做好準備,需要的能力:一、內省能力;二、人際交往能力;三、解決問題能力;四、協作能力;五、信息分析能力;六、信息溝通能力;七、創造能力;八、全球意識。

一部電視劇,是不是告訴你結尾,你就沒有興趣看了。那麼,填鴨式的教學,是不是讓孩子們也失去了興趣。你只要求他記住,考試時能條件反射的填出答案。離開學校,離開書本、老師和考試,他就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幹什麼,也不知道能幹什麼。在離開學校前,學生需要建立起什麼樣的思維模式和能力?

《未來簡史》讀後感1000字 篇五

時隔半年,讀完了《未來簡史》,這本書既是《人類簡史》的序章,卻又比《人類簡史》更加有趣,更加震撼人心,更加引人深思。

本書的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指出人類歷史上有“三座大山”——饑荒、瘟疫和戰爭。進入21世紀,人類已經克服了這“三座大山”,放眼望向未來,將開始追求永生、幸福快樂,以及進化為“神人”。讓人感覺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動人類社會不斷向前,加速向前,最終是登上天梯還是墜入深淵,不得而知。

在《人類簡史》中,赫拉利·尤瓦爾指出,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想象的現實”之中,從而才有了語言、文化、國家、歷史等等。“想象的現實”構成了社會的基本秩序,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與行動。在《未來簡史》中進一步提出了一個觀點:推動社會變革的不是我們對現實的認識,而是我們頭腦中虛構的現實,也就是宗教的力量。現代社會相信的宗教便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提出:“人類自己就是意義的本源”,“人是第一可寶貴的”。接着,作者提出:人為什麼厲害?並不是因為人類更高級、人類有意識等等其他原因,而是因為人,能實現大規模的靈活合作。但是,真正能讓人實現大規模的靈活合作的,不是個人想象出來的主觀現實,而是所謂的“互聯主觀”—人幻想出來的虛構的東西,而且還能讓人人都相信。

人文主義中的自由主義,倡導我們要崇拜人性,要注重每個人的內心體驗,應該賦予所有人自由表達的權利。而隨着現代科學的發展,不僅“破壞了自由主義對自由意志的信念,也破壞了對個人主義的信念”。作者指出:隨着科學的發展,“人類將會失去在經濟和軍事上的用途”;“社會系統仍然認為人類整體有其價值,但個人則無價值”;“社會系統仍然會認為某些獨特的個人有其價值,但這些人會是一羣超人類的精英階層,而不是一般大眾”。作者預言,隨着新科技的發展,人類將不再是個自主實體,而會變成整個舉行全球網絡的一部分,人類將最終交出權威,送到算法的手中。於是,新的科技宗教將會產生—科技人文主義和數據主義,我們將會面臨一種全新的挑戰。

全書的最後,作者拋出了三個問題: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數據處理嗎?

2.智能和一是,究竟哪一個才更有價值?

3.等到無意識但具備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時,社會、政治和日常生活將會有什麼變化?

我想,不論科技和社會怎樣發展,對於我們個人來講,要想不要太快地被淘汰,只有做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地進行自我迭代,不斷地探尋更加強大的自我,更加從容地融入社會。

《未來簡史》讀後感500字 篇六

温習一下。

赫拉利認為,進入21世紀之後,饑荒、瘟疫和戰爭這三大舊議題已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將是長生、快樂和意義這三大新議題。

1.長生,不是永生或不死。目前已經有人在嘗試了,而且為數不少。永生或不死是不可能的,但不斷延長壽命,將是人類整體未來的追求之一。隨着生命科學和醫學的不斷髮展,生老病死的問題將不再是哲學問題,逐漸成為可以應對的技術問題。隨之產生的,將是對“人”的本質屬性的重定義,還有更加嚴峻的個體平等問題。

2.快樂,不是幸福,或許也不應該是簡單的快感。除了伊壁鳩魯主義和功利主義,哲學上談論快樂的貌似並不多見:快樂貌似比幸福更加低級一些,更遑論卓越、正義和至善了。然而我們都渴望快樂。快樂是什麼呢?如果生物是算法,快樂就簡單多了;但是快樂和快感還是有區別的。所以快樂是什麼呢?是不是“適當地”滿足個體需求呢?

3.意義。人文主義大行其道之時,人類將神拉下神壇,認為意義不在彼岸,而在人本身。但在冷冰冰的算法和數據主義洗劫之後,人類還有多大的自信認為“我”很重要呢?我們只是一堆算法,而無意識的智能在數據處理上優於人類智能百倍不止。我們的意義在於將意識變成智能或“數據”麼?

意義問題較之於長生與快樂,在此虛無的數據時代,無疑將是更為棘手的問題。

《未來簡史》讀後感500字 篇七

算法的建議或決定,實際上是一種概率,作者在文中有意忽略了這點,進而誇大了算法的作用。數據輸入,算法,二者改變其一。輸出結果就大為不同。如果人的意識不是算法,算法與人的關係,僅是用統計的方式瞭解下人們大致的思維模式。如果人的意識是算法,今天的科技堅定的向前發展,總有一天這個算法模型會被計算機所瞭解。人類的生物算法被瞭解後,最為重要的就是掌控輸入的數據。如此方能使算法達到作者文中的水平或者説發明者的期望。到時我們儘可以把我們的一切都交個算法,如此健康,力量,長生等我們可以想到的一切美好都唾手可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慾望,又有幾人可以抵擋呢?算法告訴路人甲,何時睡眠,何時起牀,一天吃些什麼,運動的模式,運動的時長,最為健康。告訴他學習什麼,每天的學習量多少,才能最有效率,路人甲會不遵守算法的意見?輸入數據不僅僅是人,諸如天氣,食物,空氣成分乃至太陽耀斑爆等因素,都有可能影響算法。越精密的算法,越容不得誤差,更別提錯誤,這些自然條件是否該予以控制?違背算法的人,不僅影響算法在自身上的效用,也會遵守算法的人。對這些遵守算法的人來説,他們,違背算法的人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影響了算法的效用。為了提高算法的準確性,人們會如何,我不得而知。

假定輸入的數據都可以被控制,人是人,還是温室的花朵?算法是否會成為律法?人是算法生產的產品嗎?

《未來簡史》讀後感500字 篇八

目前來看,人類的科技之所以會持續進步,是因為人類慾望的無窮無盡,或者説正是人類的慾望推動科技的進步。可是一旦生命只是算法的一種存在形式,那麼知覺、情緒和想法對決策雖然很重要,卻只是它們唯一的存在意義。一旦科技的發展能夠設計及重塑意志,就無法再把意志看作意義和權威的本源。能夠設計和重塑意識的智人,又怎麼進一步推動科技的改革呢?還是説我們把一切都交給更為智能的算法,讓其自行演化升級,終至我們無法控制的地步?

可是生命如果真的只是算法,人的意志真的能夠被改變,那麼只有46億年壽命的地球都能發展出的科技,已經140億年高壽的宇宙的科技發展又會到了何種地步呢?會不會所謂的地球,所謂的智人都只是更高等生命的實驗呢?就好像我們對小白鼠進行神經元的刺激讓其完成特定的指令時,它們也不會有被控制的感覺,而只是以為是自己做出的決策啊!

一直以來,我們都將人類的意識自由看成是一切意義的來源,而能夠被改變的意識就將不再自由,那麼一切也就失去了其應該存在的意義。這個社會現存的知識體系以及道德體系或許都會土崩瓦解,未來的路到底會在哪裏,誰也説不清。

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收斂自己的慾望,那麼終將會被自己的慾望所累,而如果整個人類都不知道收斂自己的慾望,那麼或許人類終將毀於自己最得意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