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李鴻章傳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9W

李鴻章傳讀後感(精品多篇)

李鴻章傳讀後感 篇一

讀此書前,我只知李鴻章是晚清重臣,創辦洋務運動,建立北洋水師。另者,其簽訂了《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以致被國人痛斥為“賣國賊”。但讀此書後,我對李其人有了更多的瞭解,對晚清風雨飄搖的境況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於梁啟超先生所説的“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我深以為是。

李鴻章,出生於1823年,距離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還有17年,距離太平天國運動爆發還有30年。而他卒於1901年,距離中日甲午這戰爭已有6年,距離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也已有1年。李的一生,不算長,卻見證了大清王朝的窮途末路,見證了中華泱泱大國飽受前所未有的欺凌;不算短,卻經歷了政治。**中的大起大落,經歷了至高的榮譽和至極的唾罵。

李是安徽合肥人,本名章桐,字漸甫,號少荃,諡文忠。李氏其時是合肥東縣東鄉名門望族,其父李文安和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是同榜進士。也因此,李從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且和所有讀書人一樣,李也希望將來金榜題名,實現凌雲之志,開府建制,光宗耀祖。事實也確如此,李二十多歲便高中,躋身翰林,並寫下“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這般雄渾的詩句。而李少懷奇志,才華出眾於此亦可見一斑。

儘管一舉高中,李的仕途並未如想象中的一帆風順,他只是數不清的翰林中的一個而已。但隨着道光帝的逝去,咸豐帝的年幼,晚清社會矛盾的加劇,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亂世出英雄,自古使然。李鴻章就是亂世所造就的英雄,這是他的運氣,也是他一生悲劇的源頭。因為他只是時勢造的英雄,而非造時勢的英雄。而後李師從曾國藩,居幕僚之位,雖然有點屈才,但這段時間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尤其在對如何做官這方面長生了極大影響。再至李奉命組建淮軍,費盡心血,招募並訓練出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李這時才真稱得上有一展抱負的籌碼。淮軍進入上海時,竟被嘲笑為乞丐軍,而李絲毫不氣惱。因為他自信淮軍的戰鬥力會讓人們驚歎。果不其然,李帶着他的淮軍勇敢地抗擊太平軍,接着經過數年努力又打敗了連他的老師曾國藩都打不敗的捻軍。循着人生軌跡,李不斷加官進爵,一步步走向權力的巔峯。

李的一生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佩三眼花翎,西方報端喻其為東方俾斯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各國已爭長短之人,這是李的獨到和令人敬佩之處。李的一生,訪問過西方列國,也意識到中西方國力之懸殊,武器之強弱,所以他至始至終都煞費苦心地經營着洋務運動。他最引以為傲也最倚重的是他的北洋海軍,為創建北洋海軍,李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至甲午中日戰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李不可謂不對日軍痛心疾首。但是若説北洋海軍一點作用也沒起到,那卻是大大的錯了。它起碼對日產生了威懾作用,為清政府迎來了幾十年海域的安寧。而訓練數十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之責究竟在誰,我以為李必須承擔部分責任。要不是他堅持認為不可戰,想通過外交手段停止戰爭以致耽誤戰機,北洋海軍不會那麼快潰敗。此外,清政府之責任當不可推卸,試想,以李一人之北洋海軍如何能勝日本傾全國之力發動的蓄謀已久的戰爭。李一生的悲劇也始於此。他被迫派去和談,簽訂馬關條約。本已痛不欲生的老人更身背賣國的惡名,這是一種多麼不堪的境地。書中所錄的“趕三已死無蘇醜,李二先生是漢奸”,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但話説回來,李秉着“笑罵由他,好官自為”的宗旨,倒也不那麼心如死灰。這充分證明了曾國藩説他一心做官的正確性。

李的一生,經歷了太多,他似乎是做了一輩子的裱糊匠,終究還是沒能修補好清王朝這搖搖欲墜的破樓房。但是他似乎盡力了,身處末世,做一落日孤臣何其難也。“牢牢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請君莫作等閒看”,這是李的絕筆詩,其中,飽含着他對清朝的忠心,對國土淪喪的傷懷,對國民歷盡苦難的不忍,對自己即將西去再也不能效勞的無奈,還有,對祖國未來的擔憂。我覺得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也就這樣被定格於歷史之中。

李鴻章傳讀後感 篇二

望着窗外高樓林立的城市,回憶裏卻是滿目蒼痍的中國,不讀歷史,我們很難想象那個曾經的中國。

帶有遺憾的敬仰讀歷史,從故事開始。李鴻章老先生的故事如果被搬上大銀幕,將註定會是一出悲劇。

時代的局面限制了人生的格局,縱有文士之大才,卻難以一人之力抵抗國家分崩離析的命運。身為晚清第一重臣的李鴻章先生,揹負着沉重的枷鎖,試圖帶着鐐銬跳舞,在既有現狀的束縛下舉步維艱地前行。誰説他不曾想要施展抱負,辦洋務,搞外交,重整軍隊,建設軍工,他也曾尋尋覓覓上下求索。

可正如他們所説,“雖然他(李鴻章)具有超凡的能力、絕佳的機會,但是他不能從桎梏了他和他的同胞無數代的狹隘、頑固、變態的體制中解放出來。他對西方世界的所見所聞,都沒有絲毫動搖他對中國傳統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沒有改變他在面對其他國家時,以天朝重臣自居的心態。”

我們“敬李之才,惜李之識,悲李之遇”,我們評論李鴻章先生在這內憂外患大環境中,用洋器而不知改國制。但換作另一個人,我不知道他會不會做得更好。

書本中反射的亮光

《李鴻章傳》一書選材來自媒體,但作為一個曾經的傳播學渣,我始終對媒體傳播的內容保持懷疑。媒體反映的事實通常是媒體想要傳播給你的事實(但這種對真實性的懷疑容易讓我們陷入不可知論),作者選取媒體的材料,單憑媒體的評價考量外交和中國官場的博弈,加之身為英國研究員帶着既有立場來評論和展現材料,文章難免帶有對中國的偏見。

作為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鴻章傳記,這本書其實不能算是嚴格意義的人物傳記作品。文中的許多內容都是從當時現有的文章和媒體中選取並附加上從自身立場出發的一些政見,這裏説的自身立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者本人作為一位英國學者,他的研究視角不免帶有大英帝國在當時當地的國家立場。由於作者本人的研究員身份,相信這部對中國近代大臣的記錄不僅僅是作者本人的一些意見和觀點,對於英國政府對中國的瞭解和策略的制定都起到了國家智庫的作用。

或許這些材料有失公允,或許這些評論略有偏頗,讀罷心中卻依舊感慨良多。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可以從這本書的外圍反觀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脈絡,從中得出一二對個人或國家發展有用的結論。

對世界的探求是人類永不枯竭的慾望,當一個國家不遺餘力地為民眾普及知識,以媒介為武器強大自己的知識構成,當他們在竭盡全力地開眼看世界,這時我們的中國卻在故步自封地閉關鎖國,我相信,國家與國家,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有時就是從這些薄若無物的文字中拉開的。《李鴻章傳》中對中國近代歷史及個人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背後反映的對知識和世界的探求精神,在提升國民智識和健全國家文化體系的方面,具有極強的借鑑意義。

有時,我們很難將自己置身於大局勢的視角來判斷優劣。即便清楚地知曉大局,可我們卻無力撼動大局。我們能做的或許只是局部的改進,依靠一點點小小的力量積蓄,一些些飄渺的意識變革。從變革和細微的捕捉到一絲亮光,這是從書本中折射出的光芒。

李鴻章傳讀後感 篇三

最近重讀了梁啟超先生之《李鴻章傳》,作者仿作文500字照西方人物傳記題材,對李鴻章這一歷史人物作出了自己的評價: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這本傳記對於我們後來人深入瞭解中國近代史、瞭解那個時代,近距離感知歷史人物頗有益處,傳記的獨特視角也有助於我們逐步接近歷史的真相。

對於歷史人物的瞭解,我們大抵是從教科書開始的。中學時期,我們從教科書中比較全面但又極簡略地瞭解了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世界史等知識,也許是受篇幅的限制,又或許受限於教育目標的定位,我們瞭解到的知識從某種意義上説只是一個個被串接起來的“知識點”、“考點”。教科書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往往會有一個定義或結論,這自然是背誦的要點,比如我現在都還記得一點關於“太平天國”的結論:太平天國運動堅持戰鬥十四年,勢力發展到十八省,沉重打擊了清朝統治者,是我國幾千年來農民運動的最高峯等等。教科書對天平天國運動是非常肯定的。李鴻章之流因為先後參與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運動,後來又作為清政府代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雖在洋務運動中有些許貢獻,但幾十年以來,在普羅大眾心中一直是個反面角色。由此,那時的我們對於歷史人物的認知也是非黑即白的,難以想象英雄人物也會有缺點瑕疵?反面人物何談什麼歷史貢獻?現如今,網絡上那麼多的“鍵盤俠”,不知道是不是受了一點這方面的影響?

進入21世紀,社會更加多元化,歷史人物的形象也不再臉譜化,逐步變得有血有肉,枝葉繁茂起來。不知從何時起,由史學界到文藝界,不知不覺間掀起了歷史人物的“翻案風”。一部電視大戲《走向共和》,讓人們對李鴻章等歷史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雖然電視劇不代表正史,文藝創作的精彩不能替代歷史之事實,但畢竟在眾人的心頭蕩起了一絲絲漣漪,人們看山已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這一波浪潮持續至今,影響頗為深遠,加上如今不少的戲説歷史、架空歷史等等文藝作品的影響,還有些歷史虛無主義者的錯誤引領,當代人特別是青少年如果沒有嚴肅閲讀、深度閲讀、廣泛閲讀的習慣,要想觸摸一點歷史的真相,也是難!

梁任公是清末民初學貫中西的大學者,以他的視角觀李鴻章行事,評李鴻章才識,定李鴻章功過,自然獨樹一幟,別具一格。然而,盡信書不如無書,梁任公也有梁任公的侷限,他的認知自然也受限於他所處的時代,不必奢求亦不必苛求那所謂的“上帝視角”。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讀書求學如此,做人行事亦如此,欲跳出此“山”的侷限,還得博覽羣書、勤于思考、樂於實踐,唯有如此,才能達到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高度吧!

李鴻章傳讀後感 篇四

我讀了《李鴻章傳》頗有感觸,不禁讚歎梁啟超國學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讀《李鴻章傳》有感。他客觀而公允的評價以及中西對照的寫法,使讀者在瞭解李鴻章生平的同時,也使人對當時國民性和國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瞭解。

作者一開始並未直接給李鴻章蓋棺定論,而是要讀者樹立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其為非常之奸雄與為非常之豪傑姑勿論,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尋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燭照而雌黃之者也。”我個人覺得這個是很有道理的,我們評價一個人並不能單純的説他是好或者壞,而是應該站在他當時所處的歷史環境所處的位置去看待這個人。以前在我對李有粗略認識的時候覺得他實在是賣國-賊一個,然而看了此書之後覺得李的內心是愛國的,其愛國主義精神在當時沒幾個人可以超越。雖然也知道李也有過錯,但是李確實是可稱為一代豪傑人物。

一開始李投奔於曾國藩門下,在圍剿“義和團”戰鬥中其軍事才能嶄露頭角,用兵謀定後動,料敵如神,還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軍和常勝軍,且其品德氣量也為人所道,故作者評論説:“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為文也,詔會剿而不欲分人功於垂成,及事定而不懷嫉妒於薦主,其德量有過人者焉。名下無虛,非苟焉已耳,讀後感《讀《李鴻章傳》有感》。”後來又寫李興辦洋務,實乃為了救國圖存而已。他所辦的洋務,主要在軍事和商務兩方面。然最主要的還是軍事,他創立北洋水師艦隊,成為中國水軍的主力。作者也説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代表中國簽訂了《馬關條約》就是李“兵事上之聲譽終,而外交上之困難起。”從此李的外交生涯開始,然而這也是他人生的失敗之處。後人多因此事而罵李之賣國,“李鴻章之外交術,在中國誠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則瞠乎其後也。”雖然李之外交確實不夠英明,然而這實在是被-迫無奈之舉,要知道“弱國無外交”。試想當時中國之處境,李之舉措實在是迫於無奈,後人也應該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閒時代,在朝中沒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義和團”起,李又被重用。實在是説明李在當時中國的重要性。最後作者客觀地把李同許多歷史名人相比較,李也是有長有短,説明作者治學嚴謹,也説明李雖為當時英雄,也有缺點。從中我們可以更加客觀的看待李,看待歷史。

我對於李的評價是功過參半,但是我還是十分佩服他的。他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圖有一腔愛國熱情,但是當時的中國實在是無藥可救了,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這樣吧,當時國民的愚昧麻木,實在是讓人心寒。即使有人想救你出去,你卻安於現狀不願改變現狀,這實在是叫人悲哀。李就是那個想救國的人,然而黑暗的社會終究不能讓他實現心中的抱負。

但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終究是好事,為了國家的強大而拼搏也是讓人敬佩的情操,因此不管怎樣我還是敬重李的,至少我們也應該向他一樣樹立自己的理想並且為之奮鬥。

李鴻章傳讀後感 篇五

一、事定猶需待闔棺

第一次讀完,沉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那樣一位幾乎統領半壁江山的首輔就隨着書頁閉合永遠地沉睡在屈辱的塵泥中,所有的不甘和憤怒也一併沉寂,似乎一個時代的頹敗都由他一人負擔。

還記得書中有一段對李鴻章先生的評價:“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吾欲以兩言論之,曰: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初時不覺,待通覽全篇後好似醍醐灌頂,而後便覺愧疚。我想,我欠李鴻章先生一個莊重的道歉。我曾在國中第一次接觸晚清歷史時看到課本上羅列的一堆屈辱不堪的不平等條約以及它們的簽訂者——李鴻章。於是,我心中就為這個“賣國賊”狠狠記上了一筆,從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我也不曾細細瞭解晚清歷史,猶如管中窺豹,將大部分過錯算在李鴻章頭上。不知道那個時代,會有多少像我一樣不明時事便指責詆譭的人。偌大的清王朝,只李鴻章一人聞名於世,在萬馬齊喑的混亂時代、極盛轉衰的封建時代、西方文明侵略瓜分的時代、國內階級矛盾頻發的時代、中國與世界艱難融合的時代,如果不是李鴻章先生,換成其他人,恐怕沒人能做到如此。

二、秋風寶劍孤臣淚

李鴻章先生自臨危受命起一直同各國使者斡旋,欲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即倒,可封建制度的落後與腐朽,遠非一人可挽救。甲午戰爭慘敗之時,日本首相更是嘲笑李鴻章以一人之力敵日本一國。雖為軍機首輔重臣,卻還是一介“孤臣”,身邊無志同道合之人,更是在朝廷中處處掣肘,滿腔報國熱血也在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之時沉入海底,不由得讓人思考:洋務運動失敗時,他是否已經看穿了清朝的未來,他,又會有多絕望……

歷史總是無情的,再悽美的故事、再慘痛的犧牲也不過留在史書一隅的幾點淡墨,如同青銅上的刻痕般冰冷。三十五年的堅持與努力,被一次戰爭的失敗、一則條約的簽訂宣告失敗,一場轟轟烈烈的犧牲,最終成為了人們口中封建地主階級一場可笑的自救運動,強弩之末而已。

或許對我來説,這本書並不能讓我從一位晚清名臣的生平窺見一個帝國的覆滅、一個時代的沉淪,我更多的情緒都放在了他的生活,甚至我會好奇地猜測揣度他的心理,究竟是怎樣的強大能讓一個人在如此沉重的打擊下,為了信念始終堅守着?當他親手簽下喪權辱國的條例,又有多少自責與痛苦?二主不願回京的現實又給予他多少絕望和悲憤?

也許他是知道的。他看穿了皇家的無能怯弱,洞悉了制度的落後頹敗,也預料到了掙扎的無用;可是他不甘心,不甘就此沉淪庸碌,也不願靜靜等待子夜降臨,他必須做點什麼,哪怕只是蚍蜉撼樹、螳臂當車。會有那麼一天,有人告訴他“你來過,我記得”,人之一死,或泰山之重,或鴻毛之輕,區別只不過在如何抉擇。他若看清世事歸隱一方,不過少了個叱吒朝堂的軍機大臣;而若拋卻雜念殊死一戰,不過少了個仙風道骨的。少荃老道。在廟堂與田隴之間他選擇了前者,從此俯身躬行,車馬勞勞不離鞍,但守山河萬里了餘生。

三、橫看成嶺側成峯

可當我跳出氾濫的同情與憐憫,能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個居其位無其謀的忠臣,若他生在康乾盛世,或許會成為與房玄齡杜如晦齊名的賢臣良相,可他偏偏陷入了民生凋敝腐敗無能的晚清。他有着文人的才華,外交的能力,卻始終缺少政治的遠見。有人這樣評價過他:“李鴻章不懂得什麼是國家,不知道政府與國家是怎樣的關係,不知道政府與人民的關聯,不知道大臣應盡的職責。他秉持着我國政治文明物產風俗無一不優於其他各國的觀念,認為只要有了西方的槍炮輪船機械,大清還是那個萬國來朝的烏托邦世界。於是他們邯鄲學步、東施效顰,推出了洋務運動。”

終究是個飽受爭議的人,所以他非英雄也非奸雄,而是“晚清時期的一代權臣”。“歷史人物從來都先是政治的,再是歷史的。一個嚥了氣的人,就不再是一個獨立的人,而是被戴上了帽子,打扮成或美或醜的玩偶。”

突然又想起最初搜索到的一些對李鴻章的評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稱其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稱其為“再造玄黃之人”。淺淺看去都是溢美之詞,發自肺腑;而後細細品味,卻發覺不似表面這麼簡單。若李鴻章真如他們所言,豈非同上古神祗無所不能,又怎會目光淺陋至此?更何況,當涉及到權力地位甚至性命時,像小説情節般敵逢對手惺惺相惜者,自古以來又有幾人?慈禧一介深宮老嫗,貪生苟且不願回京,我們又怎知她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虛假的安慰才如此吹捧一個漢人?有一個詞叫“捧殺”,是家宅內院婦人鬥爭的常見手段,放置國事也未嘗不可。

説來慚愧,《李鴻章傳》雖是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的衍生讀物,我卻沒能從中窺見更深層的中國近代歷史,而是偏離方向,更深刻地體會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評”,更多了對歷史的敬畏,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李鴻章傳讀後感 篇六

對於李鴻章,無人不曉,誰都知道他是那個簽了一系列晚清屈辱條約的人,不少人好因此給他冠上了了賣國賊的稱號。學習了近代史可謂讓每個學生難受的了極點。從古代史那引領世界好幾千年,到近代落後捱打一百年,巨大的落差,感情上是難以接受。如果我有阿寬的超能力,我相信我回去修正歷史的。於是,所有的憤怒發泄到李的身上。簽了那麼多條約,果然賣國賊無疑。

上學期無意去旁聽了一個法律專業同學的商法課。碰巧那老師講到晚清時期民商法律問題,其中他講了一些對於李的看法。説他是晚清第一能人,大清帝國的裱糊匠。詫異呀,與我所知大有出入(不要笑我孤陋寡聞哦),他能牛在哪呢。之後很留意他向我們推薦的的一本書——梁啟超的《李鴻章傳》。説來慚愧呀,暑假借來竟沒有讀,原封不動的還給圖書館。終於,在這一星期下定決心,讀完了。

李和樑分屬不同的政治派系,對其所説,還是比較可信的。也可見樑對其還是相當敬重的。或許,維新派和洋務派還是一脈相承的關係呢。讀完這本書,對李鴻章可謂大有改觀。

書中説李鴻章是時勢所造之英雄,而非造勢時之英雄,我深表贊同。正像樑所説,吾敬李鴻章之才,惜李鴻章之識,悲李鴻章之遇。具體原因我也不講述,未免有照搬之嫌。我只説説幾點我所轉變的看法。

看完此書後,不禁為李扼腕歎息。從鎮壓太平天國發家,之後又平了北方的捻亂,卓越的軍功足以光耀門楣,就像郭子儀一樣挽救了大唐。開辦洋務,風雲中外政壇四十餘年,風光無限啊。到1895年,七十好幾了,我倒情願他死了,這樣就不用揹負國人的詬罵了,相反,絕對是十九世紀的偉人。但如果這樣就不是李鴻章了。

他的由盛而衰猶如大清的命運,李的衰亡史即為大清的衰亡史。他不如曾國藩,他的老師急流勇退,保住了一生的好名節。試想,李鴻章也功成名退了,當時中國還有誰可以頂替他的位置。我們詬罵他,可我們如果坐在那個位置上,能保證做得比他好嗎。人才匱乏,出了一個李鴻章,我們就應該謝天謝地了。沒有他,還指不定會是什麼樣子呢。

大清的裱糊匠,縫縫補補而已,那時的人們不都是這麼做的嗎,他只是其中一個。興辦洋務,他比誰都渴望國家強大。簽署屈辱條約,沒有誰比他更撕心裂肺。書中有一情節讓我不禁落淚。十年前,李鴻章在天津傲慢的接見了伊藤博文,根本不放在眼裏。十年後卻在日本低聲下氣的與其簽訂了馬關條約。國內叫罵聲一片時,誰又能理會李當時的苦楚。

在國內無一人之時,李鴻章站起來,獨自承擔了這一切(雖然他辦的不那麼好,可誰又保證辦的比他好呢),他應該受到尊敬,他是個英雄,至少他是內心強大,敢於承擔責任的人。

我們的歷史教科書羅列式的史實,很容易誤導我們在心裏將李鴻章一棍子打死,對此我向好幾年對其的誤解表示“懺悔”。你怎麼樣呢?

李鴻章傳讀後感 篇七

從走向共和拐過來的。李鴻章雖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但同時是官場為官之道的維護者。他自己是官僚體系的獲益者,比如不爭功,維護曾國權獨佔攻下天京的功勞。

從西方的角度來看,李鴻章可算是個外交家。曾積極的和其他國家結盟,維護清帝國的利益。但外交家,首先要有可以自立的資本,然後才可以通過外交牽制他人而不受他人牽制。遺憾的是,李鴻章背後沒有這樣的國家。

李鴻章師承曾國藩,曾是大智慧。李鴻章每天都在苟且和遷就,以保全自己的名聲。謹慎、安分守己,一生都不能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李鴻章自詡,我被全國上下所牽制,有志卻不能實現。承擔責任。

李鴻章的人生實際就是清帝國的衰亡史,局勢一天比一天緊急。日本人評價,聰明機敏,很好的察覺事情的利害與得失

相對於同時代的官員,李鴻章盡職盡責,可謂之清帝國的勞模了。具備基本的國際視野,囿於教育和國家羸弱的基礎,做出了無愧於時代和風骨的事業。當然,官場的陋習係數不拉,貪污、斂財。但能把事情辦成,做到了清廷一個漢族官員的極致。

李鴻章是一個時勢造就的英雄,而不是一個造就時勢的英雄。那麼,誰是呢?袁世凱、孫文、蔣介石還是十三伢子?

歷史無法假設。但仍忍不住想,如果光緒掌握了袁世凱,如果慈禧死的更早一些,李鴻章死的更晚一些,後來的事情變化都會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