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5.92K

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

朗讀有助於情感的傳遞。朱熹要求學生從小養成正確朗讀的習慣,還要求讀書必須逐字逐句透徹理解,進而深入體會,反覆揣摩。而且朗讀中,可以讓某個字突出出來,讓人更加能理解讀的文字的意思。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供大家參考。

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1

不喜歡看煽情的節目,不喜歡讀煽情的書,“朗讀者”的節目從一開始呼聲就很高,然而我連簡介都沒有看過,也許是因為自己厭惡這種呼聲高的東西。但是,在那次俞向陽工作室活動時,工作室領頭人俞向陽命令我們必須在這半年時間讀完一本書,而且現場發放書籍,我有幸拿到了《朗讀者》這本書,當時被董卿漂亮的封面吸引了,我去看了,而且是帶着很強的意願去看的,已經不知道當初是懷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開始讀這本書的,這本書在眾多書中也僅是普通的一本書,也許正是它的普通,讓我讀是很自然,也讓我真正的瞭解了“朗讀者”這一電視節目。

在讀本書之前我很好奇:書中的文章是什麼人寫的?是原作者讀的嗎?或者是什麼人替作者讀?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人來朗讀?它又會給我們傳遞什麼樣的情感?讀了《朗讀者》一段時間後,這些問題逐漸有了答案,也明白了節目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這些都來源於董卿“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董卿擅於挑選文,更擅於挑選最適合傳達文字情感的人物。在《選擇》這章裏,董卿説:“有人説我們時代不缺機會,所以也勢必會讓每個人面臨很多選擇。那麼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還是隨波逐流;是直面挑戰,還是落荒而逃;是選擇喧囂一時的功力,還是選擇持久平靜的善良,都是我們要拷問自己的問題。”

《選擇》裏的第一篇朗讀的文章是《老人與海》,眾所周知,海明威筆下的老人,堅韌不拔,老當益壯,大海搖曳着老人的船,就猶如幼兒肆無忌憚的擺弄着自己新得的玩具。老人面對大馬哈魚,從未動搖過殺死它的信念,即使手掌被魚線劃的滿是血跡,他也未曾鬆懈,老人與魚的搏鬥,似乎是老人在於年輕氣盛的自己搏鬥,面對困難,他選擇勇往直前,奮勇拼搏,“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就是老人最好的座右銘!董卿選擇讓王千源朗讀《老人與海》,王千源是位實力派演員,《鋼的琴》、《解救吾先生》中精湛的演出,圈粉無數。王千源在出演《鋼的琴》時,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跟隨着劇組過着櫛風沐雨的日子,即使資金匱乏,他也咬着牙關堅持了下去,董卿詢問他為何要接這部影片,他説他覺得自己活在了角色裏面。王千源的付出得到了回報,《鋼的琴》中出演的下崗的鋼廠工人陳桂林為他贏得了第二十三屆東京國際電影界最佳男演員。

王千源與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執拗,自己認準了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他們的這份執拗就猶如后羿手中的弓箭,即使前方是炙熱的太陽,也要義無反顧的衝向前去。

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2

同學給我推薦了一本德國本哈德。施林克的中文譯本《朗讀者》。讀完這本書的感受,用一個簡練而準確的詞來形容就是“掩卷沉思”。就像看完一場好電影,走出影院,心仍停留在銀幕上的某個場景,又或者聽完一張唱片,關掉機器,依然餘音繚繞一樣。合上《朗讀者》就是這種感覺。我並未能像書的結尾説到那樣——每一個讀者都會把它一夜讀完,畢竟書中涉及的歷史、道德、情慾、倫理等問題很複雜,讓人陷入深沉的思考難以自拔。

故事講述一個十五歲的中學生米夏因為偶然的原因愛上了三十六歲的漢娜。對於米夏而言,他在漢娜身上發現了一個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漢娜也因為有了米夏的朗讀而安靜且散發着柔和的光輝。但是,漢娜不久卻突然不辭而別。等到再見到漢娜,米夏已是在法庭實習的法學系大學生,而漢娜卻是嫌犯之一。漢娜的罪名是在納粹時期當過看守,在一次空襲中造成了大批猶太人死亡。(戰爭開始時漢娜曾在西門子任職,本來還有提升的機會,漢娜卻令人驚訝地辭職當了納粹的看守。)在審訊中,別人把當年遭空襲後起草文件的事推在漢娜身上,她卻出人意料地承攬了下來,結果被判終身監禁。

在知道了漢娜越來越多的事情後,米夏發現了漢娜一生最大的祕密:漢娜不識字!正是為了掩蓋這一點,漢娜屢屢放棄前程,幾年前離開米夏也是為此。但是在法庭上和眾人面前,米夏並沒有作出任何透露,也沒有替漢娜辯護。出於對漢娜的維護,還是對自己的維護呢?我不能理解。

漢娜的身影一直索繞在米夏心裏甚至貫穿於米夏的一生,婚姻失敗的米夏在漢娜入獄八年後,開始重新為漢娜朗讀名著,並把錄音帶寄給漢娜。這給獄中艱難生存的漢娜帶來了希望,漢娜憑着錄音,並從圖書館借到這些書籍,然後逐字逐句同她聽到的內容進行對照,那台錄音機也為此就要一會兒向前轉,一會兒向後倒,一會兒暫停,因為反覆退進使錄音機壞過無數次。漢娜竟漸漸學會了讀寫,且開始滿懷希望給米夏寫信。收到了漢娜寫來的信,內心充滿喜悦安慰,但內在柔弱猶豫的米夏卻始終沒有給她回信。

漢娜可以出獄了,由於沒有別的親人,獄警聯繫了米夏,他們這才見了尷尬的一面。米夏發現漢娜明顯老了,幾乎不知道如何面對她。而就在米夏去接漢娜出獄的當天凌晨,漢娜自殺了。

這部小説,看後給人一種啟迪性,那就是讓人性的認知和對社會的思考,來洗滌你的靈魂。

《朗讀者》的作者施林克是柏林洪堡大學法律系教授,同時是法律學家和北威州憲法法官。作家與法律學家的雙重身份,使他從人性和歷史的角度演繹了一種“畸形戀情”,小説故事曲折,語言自然,構思獨特。小説中被歷史隔開的兩代人,在朗讀與傾聽、訴説與沉默、罪惡與遺忘、逃避與短兵相接、激情與驀然驚醒的故事裏沉浮,演繹了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無所適從、無能為力的故事。其對人性的挖掘是深刻的,對人的啟迪更是多方向的。

首先,在漢娜被判處終身監禁的過程中,她自己始終堅守沉默,拒絕透露自己不識字但又喜歡文學作品的事實,為了維護着自己的尊嚴,她不惜沉默和陷入更深的孤獨。惟一能夠證明她無罪的米夏又因為那難以啟齒的戀情而三緘其口,當米夏的自私逃避、其他看守的貪生怕死、甚至法官們的無所作為都不約而同地披着法律、正義以及熱愛和平的外衣,手拿屠刀向一個普通、柔弱、無辜的女人揮舞過來的時候,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緘默和引頸受戮了。

法律本來是為了維護每個人的利益而存在的,這個故事卻告訴我們法律也會因為它所要要維護個人利益而使其公正性受到挑戰。這簡直就是個悖論。

從漢娜的個人需求的角度來説,她最關心的不是自己能不能獲得自由,也不是別人會不會往她身上潑髒水,而是決不能暴露自己不識字的窘迫,以此來獲得與他人的平等,維護自己的尊嚴,她不願意在眾人面前頂着一個紅字去苟且偷生。因此她犧牲了自己的自由與清白,去換生活在獄中的平靜。那麼面對這樣一個執拗而鮮活的個體的頑強抗爭,法律只顯露了它的蒼白乏力與屈服。

其次,還有一個問題是我們不能迴避的,就是對於歷史我們需要怎樣解讀?

你不屬於那個歷史時刻,也不是那一歷史時刻的那一人,那麼你如何斷定在那一時刻能影響着歷史的人會是什麼樣的存在,或者會做什麼樣的思考與抉擇?對一個人的審判,根據什麼作出?歷史又應該如何評判?當一個人或者一羣人對自己有所隱瞞的時候,誰能瞭解歷史的真實面目?

通過讀書,讓我學習了歷史,但我認識到的遠不是歷史的真實。就算是對於漢娜這樣一個人在奧斯維辛監獄的舉動,人們都不能得知其中真相,更何況對於那一代人和無數的歷史事件?從書本中得到了知識,從現實中拿到法律武器的人,自以為也得到了某種生殺予奪的權利,可殊不知也許自己還被完全矇在鼓裏。漢娜在接受審訊的時候曾經問過法官們一句話:“如果在當時,你會怎麼辦?”在場的人幾乎沒有人能回答,即使回答了,也只能是對歷史的假設,而歷史從來是不可以假設的。

所以我認為小説家憑藉這個故事挑戰了我們對道德的定義,對於知識獲得的定義,對於歷史的定義,和對於審判的定義——我們為什麼要去審判一個人?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更安全?還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無罪?是抱着什麼目的讓我們有如此囂張的氣味,使我們在向真相靠近的時候,讓他離的越遠。

最後一個值得思考的是這兩個人物之間的關係,我把它看成是作者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隱喻。它是男人與女人的、成年人與少年人的、歷史的人與現實的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象徵。

一種超越道德但卻看似符合人性的關係發生了,它究竟會給人帶來什麼樣的災難?我們且不論及這種關係對他人的影響,即便是對當事人自己,怕也會是毀滅性的了。道德的力量束縛着人的意識,影響到人的行為,規定着人的情感方向,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它是強大而不可突破的。

所以米夏自始至終都會隱瞞自己和漢娜的關係,他在少年時期享受的是偷嚐禁果的新鮮和刺激,成年之後則品嚐着愛與恥帶給內心的痛苦和煎熬。他和漢娜之間除了性的交流和朗讀這件事從來就沒有過真正的溝通,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愛情,所以當以後的生活成了一場觸目驚心的戲劇的時候,兩個人之間的“愛情”就變成了最不應該考慮的因素,因為自由和尊嚴遠比愛情和“性福”重要得多。

如果説兩個人深深相愛卻因為現實的阻隔不能相守是悲劇的話,那麼人與人交往了卻不能真正相互溝通、理解、相愛,則當是更濃重的悲哀!

漢娜最後的自殺,我認為是出於對公正的看破,對尊嚴喪失的恐懼,對未來信心的喪失,和對人與人之間愛的失望。藉着漢娜這些不能説的祕密,作者無異於在啟迪我們:當人類不能完全擁有這些的時候,人類的生存意義也便不復存在。

很顯然,這部小説具有着存在主義的背景,作者力圖揭示外部世界的黑暗混沌和人類的自身永恆的孤獨,儘管對人的前途看得未免過於黯淡,但卻異常深刻,又一次讓我們認識到了人類生存的悲壯——人類的精神追求、人的高貴和尊嚴永遠不可能用定量化的標準來衡量,無論是道德還是法律,無論我們目前對這些是怎樣的依賴,能夠拯救人類自身的也許只有漢娜那種與生俱來的對朗讀(也即閲讀)的最純淨、最執着的追求。

一本好書,就是一味具有神奇特異功能的藥,喝下去,能讓你看到自己五臟六腑都是透明的,還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包括美的,醜的,強大的,弱小的,宣讀着的,沉默着的,也全都因照透了陽光而無所隱藏。

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3

《朗讀者》是個寧靜而又深層的愛情故事,但也是施林克就德國人對罪責、對罪行的看法所作的犀利獨白。小説中的麥克象徵了德國無辜的新一代,在同聲譴責戰時納粹的同時,卻也發覺無法自外於殘暴年代的歷史責任。[2]

在小説中,豐腴的中年美婦漢娜的身份是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看守,二十年後站在了被告席上,因為一起猶太囚徒的死亡慘劇。“愛上女看守”,似乎又是一個“制服誘惑”的故事,作者在小説中也詳細地描述了漢娜身着“制服”的情景。然而,已經成為青年的米夏認識到,對於站在歷史被告席上的漢娜來説,穿“制服”上法庭是一個致命的“政治正確”上的錯誤。同時,美婦漢娜還是一個肉感、強悍、執拗、笨拙、邊緣化的人物,她來自農村,不識字,有着旺盛的性慾,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在漢娜的一生,在她與米夏的愛情中,漢娜處處表達出她對米夏及其家庭所代表的城市文明生活的渴望,同時,因為擔心被“文化”遺棄,而選擇保守自己的隱祕出身,選擇暴力與逃離。米夏對漢娜的愛,來源於漢娜的成熟與肉感的性誘惑力;而漢娜對米夏的愛的漸進,除了最初的性挑逗之外,更多地來自於米夏為她朗讀文學經典的過程。“朗讀”是這部小説的核心。在集中營中,漢娜每天晚上都要叫柔弱的猶太女孩為她朗讀,然後目送她們走進毒氣室,漢娜宛若“一千零一夜”裏的暴君,一個掌握生死權柄、習慣使用暴力而迷戀“文化”的人。米夏與那些猶太女孩宛若山魯佐德,不知道明天的命運如何。擔任朗讀者角色的猶太女孩們,走進了毒氣室。而米夏,一生籠罩在漢娜的陰影之下,失去了愛的能力。

如同山魯佐德一樣,在小説的最後部分,二人的角色發生了轉換。暴君漢娜被判處無期徒刑,住進了監獄。處於“安全”但是無愛狀態的米夏,繼續承擔着朗讀者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成為啟蒙者,一年年為漢娜寄磁帶。在米夏的朗讀磁帶的帶動下,漢娜學會了拼讀和拼寫,開始閲讀關於大屠殺的書籍。小説中尤其提到了漢娜·阿倫特的名著《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個關於惡的平庸報告》。艾希曼的身份和小説中的漢娜類似。阿倫特提出,艾希曼是有罪的,是“平庸的惡”,就像木偶,充當了極權社會的犯罪中介。漢娜的這一轉變,固然是由於米夏的愛,更多的則是由於對自身的惡的反省。

《朗讀者》是本複雜的小説。這是一部關於歷史與個人、情慾與道德、愛與罪的小説,這些東西統統被壓在小説敍述者、主人公米夏的身上,當這些東西無法拋棄、無法剝離、無法逃避的時候,它帶來的感動無疑也是相當沉重的。現在有一個詞常被引用,叫“歷史的人質”。而《朗讀者》告訴我們,這個詞彙遠比我們想像中要複雜得多。尤其是這個“歷史”跟我們的靈魂和肉體都發生關係的時候,這個“歷史”跟我們的父母和愛人都發生關係的時候。雖然我説這本書的兩個層面和我這個“異國讀者”有些“隔”,但是類似的歷史、類似的境遇,在我們這個“異國”絕非沒有,然而我們這裏似乎缺乏這樣“直面歷史”的作品,甚至在近來的影視和圖書裏,僅僅剩下一些“懷戀”了。如果這本書仍能關乎我們自己的話,大概就是這點感慨和惋惜。

在《朗讀者》的謎中,無疑漢娜的認罪之謎最令人費解。一個女人在戰爭期間放棄自己安定的生活,入伍做了集中營女看守;繼而又在審判期間放棄自己辯護的權益、寧願認罪被判無期徒刑,這一切僅僅是因為要掩蓋自己是文盲,不認識字而已!施林克用這個多少有些奇崛的故事文本,告訴我們雖然罪行是無可爭辯的,但是對於犯罪者是無法簡單判定的。對於個人與歷史的關係,《朗讀者》做出了這樣一種值得警醒的反思。而在這部小説的後兩部分,我們接觸到最多的詞彙,是“麻木”二字,在漢娜一案中:審判者是麻木的;旁聽者是麻木的;甚至證人——集中營的倖存者也是麻木的。反而倒只有漢娜這個站在被告席上的人表現出豐富的性格:時而倔犟、時而驕傲,甚至有些天真——尤其是她反問法官(只有職業表情的人)“換了您會怎麼做呢?”這無疑是對自認是無罪的人、自認是正義者的拷問。在我看來,這句拷問,就是《朗讀者》的核心。

當然,任何一種簡單讀解《朗讀者》的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它本身的多義,是它的吸引力之一。實際上對這本書的閲讀體驗和讀者個人的歷史應該是有相當聯繫的。但是在“愛情”這個層面上的感動,普天下都有着同一性。《朗讀者》寫的愛情,毫不諱言是包裹着情慾的,是關乎身體的——尤其是漢娜的氣味,令米夏一生都想在別的女人身上“重逢”;當然他們之間的愛還有“神聖的”儀式,那就是朗讀,在性愛之後,米夏照例要給漢娜讀書,各種名著,甚至在漢娜入獄之後。雖然“朗讀”對於漢娜的意味極為複雜,但這無疑是這段愛情在米夏心中得以延續的重要動力。據説,《朗讀者》要被拍成電影,其實所有讀過這本書的人,肯定在心中對漢娜已經有許多形象的投射。按米夏的話來説“她有很多寫照”:比如在廚房拉上長筒襪、騎着車奔馳時裙邊在車子帶起的風中飄浮、站在書架前手指滑過書脊,等等。這是這本小説最感性的地方,在初戀結束之後,對那些“寫照”的懷念——尤其是對於有“負罪感”的戀人來説,那些在分離之後,那些畫面、那些氣味、那些場景、那些話語,當你在心頭又和它們不期而遇的時候,無疑會令魂魄為之一顫。或許也可以説,正是他們之間的情感令讀者“魂魄為之一顫”,從而更加深了對這本小説政治性的反思。

在《朗讀者》中,施林克對於納粹暴行的批判一直沒有停過。漢娜在獄中服刑的漫長歲月中,通過自學逐漸可以閲讀,從一個聆聽者蜕變成一個能夠獨立閲讀和書寫的人。漢娜閲讀關於納粹暴行的書籍越多,就越發為自己的過去感到懊惱。在十幾年的監禁生活即將結束的時候,漢娜向米夏進行了一次靈魂深處告白:“我一直覺得沒有人能夠理解我。你知道如果不能被人理解,我永遠不會想到要懺悔,即便是在法庭上。然而現在,那些無辜死去的人們,他們能夠理解我。在監牢裏,我和她們呆在一起的時間更長,不論我是否願意,他們晚上都會來。在被審訊之前,我甚至在夢中就可以將他們逐走”。

朗讀成了他們約會時的必備節口,十五歲的少年“一遍遍地為心愛的女人朗讀學校要求學生朗讀的文學作品:荷馬史詩、西塞羅的演講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老人怎樣與魚、與海搏鬥一。”這段發生在年齡相差21歲的中年婦女漢娜和年僅巧歲的中學生米夏之間的感情糾葛不僅僅探討了一段跨越年齡的愛情,也透視了代溝這個更為廣大的社會現象。

在小説的第一章,十五歲的少年因病在街邊嘔葉,得到中年婦女漢娜的照顧。“她旋開水龍頭,用兩隻手掬着清水潑在我的臉上算是給我洗了臉。”她粗糙的舉動即使在表達着關懷和母性,也透露着粗暴的本性。漢娜和米夏開始戀愛關係的時已經是36歲的婦人了,年齡大的足可以做米夏的母親。這種不能被社會承認的,在當時看來甚至是違法的關係映射出米夏這代青年人與他們父輩的關係:戰後德國的青年人如何理解他們的父輩在戰爭期間所犯下的滔天大罪,他們是否應該原諒他們所深愛的父母,還是應該站出來毫不留情地譴責他們?正如成年米夏而對作為納粹戰犯在法庭上被審訊的昔日愛人漢娜時心底裏流淌出來的感覺:“我想要一邊理解漢娜的罪過一邊詛咒她的過錯,但是這卻太可怕了。我試圖要理解她的罪過,但是我無法同時對她進行她應該受到的批判;當我批判她怨恨她的時候,我根本找不到任何可以理解她的空間。我強迫自己在理解的同時去譴責,然而我根本無法同時做到兩者。”米夏對漢娜既愛又恨,欲罷不能的感情,恰恰是施林克這一代戰後德國年輕人父輩的感情。“我因為對漢娜的愛而註定經受痛苦,這是我這一代人的痛苦,是所有德國人的痛苦。”戰後德國兩代之間難以互相融入,無法互相理解的尷尬,通過這段忘年戀細緻地反映了出來。

在小説第二部分,已經長大的米夏再次見到漢娜時是法律系參加法庭實習的大學生。對而站着的漢娜,是接受審判的納粹戰犯。米夏明白了一個祕密:原來,曾當過集中營女看守的漢娜是個文盲。因此她與少年米夏約會時一再要求米夏為她讀書。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掩蓋這個令她感到羞恥的祕密,漢娜放棄了西門子公司的工作跑去當了納粹黨衞軍女看守一一因為這個活兒不需要識宇。為了避免暴露自己是文盲,漢娜在法庭上拒絕被辨認筆跡,直接攬下被指控的所有罪行。文盲是本書中最為重要的象徵,它象徵着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和德國人民像文盲一樣生活在黑暗和無知當中,既無法辨別是非也無法在是非而前保護自己,大多數人只能選擇麻木地接受。漢娜認真聆聽少年米夏的朗讀,強烈的求知慾望正代表了第三帝國時期一部分試圖尋求正義和光明並希望擺脱納粹統治的德國人的心態。朗讀者一直圍繞着文盲這個核心思想:因為漢娜不認識字,我才為他朗讀。施林克將這個主題作為推動器來幫助情節的發展。

故事不僅僅推動得完關,故事中隱藏的內涵更加深刻,那就是尊嚴。透過這層尊嚴,讀者聞到了殘忍,無奈,懺悔與寬容的味道。米夏知道了漢娜的過去和她納粹的身份,他感到受了欺騙,感到恥辱和羞憤。當他意識到昔日的情人原來是不認識字的文盲,他的內心掙扎了,應該尊重漢娜的選擇,還是將這個祕密揭露給法庭來洗脱漢娜的罪名米夏猶豫了。真正的問題已經不在於漢娜是否是文盲,而是米夏是否有勇氣承認自己和漢娜的過去,是否有勇氣正視漢娜戰爭中的罪過,是否有勇氣正視上一代人犯下的滔天大罪。他替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藉口維護漢娜的尊嚴,尊重漢娜的個人意願,最終選擇了漠視和麻木。“為了這個尊嚴,既是漢娜的也是我的,我參與了謀殺。這與納粹在戰爭中的暴虐行為有什麼區別呢?我也參與了對漢娜的謀殺,把罪不至此的她推進了終身監禁的大牢。我也是有罪的,這是罪人對罪人的審判,是用罪過審判罪過。”這無疑是對第三帝國的深刻反思,也是對生活在那個時期的兩代人的深刻反思。

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4

《朗讀者》是德國小説家本哈德·施林克於1995年創作的一部小説,《朗讀者》讀後感。《朗讀者》先後獲得了漢斯·法拉達獎,以及"世界報"文學獎。《朗讀者》被譯成35種語言並且使德語書籍第一次登上了紐約時代雜誌的暢銷書排行榜首位,由小説改編的電影獲得20--年電影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

第一次接觸《朗讀者》是觀看由凱特温斯萊特主演的電影《生死朗讀》。温絲萊特的精彩表演,完美重現了小説《朗讀者》試圖帶給我們的強烈思想碰撞,讓我們跟隨着温絲萊特的一舉一動重新思考二戰時德國納粹所犯下的罪行究竟誰來承擔?如何承擔?

作者將故事背景設置在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德國。故事講述一名於1950年代的德國少年米高和一名中年女子漢娜展開一段忘年戀,但漢娜不久不告而別。米高後來成為年輕律師,再度見到漢娜時,她由於在戰爭後期中擔任一個集中營警衞時的行為成為一名因戰爭犯罪受審的被告。在人聲鼎沸的審判場,面對無數人對原集中營警衞安娜的怒斥辱罵,米高淚流滿面。米高知道漢娜一直有一個她深信比她以往納粹時代更糟的祕密,這個祕密足以推翻對她的指控。那就是,並不識字的漢娜即將承擔當時下命令之人的罪。而此時,同為警衞的其他幾人卻一口咬定下命令之人即簽字之人便是漢娜。漢娜憑藉自己不識字的祕密,完全能夠推翻大家的指責,法官的指控。可是,漢娜並沒有這樣做。深知漢娜祕密的米高也沒有這樣做。為什麼呢?

身負納粹之罪的集中營警衞,他們有罪嗎?他們説自己無罪,理由是:我們是士兵,長官下令,我們必須執行,所以我們無罪。這樣的辯護邏輯,也可以這樣認為:別人讓我殺人,若是人死了,那麼殺人犯便是那個教唆我殺人的人,而不是我,讀後感《《朗讀者》讀後感》。現實真的可以用如此強盜邏輯解釋嗎?

中國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人有機會沉冤昭雪,為何卻拋之不顧?我想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理解。這就涉及到一箇中西方文化區別的一個關鍵點--"罪"的理解。德國人大多信奉。不管是東正教、天主教還是美國新教,儘管具體教義不同,但有一個共同之處,那便是對"罪"的理解。人在出生之初便有罪了,也就是"原罪"。

《朗讀者》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小説,埋藏着極強的宗教意味。我在這裏試圖從西方宗教的角度來解釋漢娜不合中國人常理的行為。在西方看來,人是有罪的,人在世間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贖罪。人對自己罪的忽視,便是對上帝的褻瀆,是遠離上帝的行為。納粹之罪,是人類之罪,是人在出生之時便帶來的人性之罪。面對千夫所指,人往往千方百計為自己辯護,不為其他,只為苟且偷生。這便是人性的缺陷。在西方看來,因為人遠離上帝太久了,人墮落了,貪婪、偽善等罪惡便顯現出來。

《朗讀者》中的集中營警衞中除了漢娜,所有人都忽視了罪性的自我。所有人都在逃避,只有漢娜一人敢於面對罪性的自我。

西方中對"罪"的闡述,為我們解決對納粹罪人罪行的評判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鑑意義。參與納粹行動的人都是有罪的,只是罪的程度應當有所區別。從士兵都長官,罪的程度應當逐步遞增。而漢娜給我們的啟示便是:我亦有罪。誰能像漢娜一樣面對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時坦然接受呢?

漢娜的罪毫無疑問是一種個體的罪,但在接受審判的語境中,她的罪已經成為了整個納粹的所犯罪行的象徵物,她所承受的是整體納粹的審判。其次,漢娜作為曾經的納粹體制中的一份子,無疑在接受審判時已經被先驗地定罪了,審判只不過是一種形式和過場。也許在審判的過程中,公眾通過這種治罪的形式可以轉移或者轉嫁出去自我的心理創傷,達到遺忘過去的傷痛,可以心安理得地繼續自己的生活。假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逃避者的行列,美麗的伊甸園還會開滿智慧之果嗎?

高中生朗讀者觀後感作文5

時下正在央視熱播的綜藝類節目《朗讀者》深受大眾好評。説實話,這樣一檔表現內容並不複雜、藝術形式也談不上多麼豐富多彩的節目之所以能打動億萬觀眾,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通過每期嘉賓聲情並茂的朗讀,在與大眾分享和品味經典作品的同時,也以春風化雨般的潤澤力量傳遞了一種文化上的自信。正是這種由內到外的文化張力,切實打動了電視機前的觀眾,讓一場場朗讀深慰人心。

曾幾何時,在大多數人的傳統觀念中,只要一提起朗讀,很自然地就會想起朗讀者是字正腔圓的主持人或演藝界人士。他們一出場,往往是手拿書夾筆直站在麥克風前,用標準的普通話讀着一篇精美的文學作品,通過他們抑揚頓挫的聲音變化以及作品中豐富的人文內涵,也常常能打動人心,帶給人一種温暖和感動。但是,這種站立式的朗讀方式,由於表現形式過於單一,又常常給人留下一種缺乏變化的詬病。雖然説朗讀者有着美妙的嗓音,但從藝術表現形式的豐富性上而言,僅憑聲音的婉轉起合去營造持久的藝術魅力,顯然有些勉為其難。

反觀正在熱播中的《朗讀者》卻以顛覆者的形象,為傳統的朗讀藝術開闢了嶄新的表現形式。首先,朗讀者的身份不再侷限於主持人或演藝界人士,而是將各行各業的業界精英和社會名流都納入到朗讀者隊伍中,通過主持人董卿亦訪談亦推薦似的一番介紹,巧妙地將朗讀者的社會身份、心路歷程與所要朗讀的內容有機結合在一起,讓觀眾對朗讀者所要朗讀的內容充滿了期待。其次,在表現的形式上,也不再拘泥於單一的站立,朗讀者或坐或立、或走或行,較以往有了更多的生趣。

雖然一些朗讀者未必字正腔圓,也鮮有直戳淚點的煽情,但他們樸實真誠的朗讀,反而呈現出天然去雕琢的自然之美。特別是朗讀內容與朗讀者本身在生活際遇和人生信仰上的趨同,更加凸顯出朗讀作品非同一般的人文意義。再次,這些朗讀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可謂經典中的經典,無論是思想性也好,藝術性也罷,都堪稱人類史上的精神瑰寶。

藉助於現代聲、光、電等科技元素的渲染,搖曳的燈光,舒緩的音樂,加之朗讀者至真至純的用心朗讀,這些經典中所藴含的真、善、美和價值取向等文化力量,便一點一滴地浸潤開來,於無聲處給人以教益和深刻的啟迪。此外,《朗讀者》的舞台置景既雍容華貴又彰顯出雄渾博大的藝術氣息。而緩緩推開的城門,更像是打開了一扇智慧的書窗,透過這扇窗觀眾在品味經典的同時,也收穫了精神上的滋養,讓文化的力量通過朗讀者的口口相傳,通過他們情真意切的朗讀,最終散發出温潤持久的思想華光。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產生了許許多多永恆的經典,通過影視作品的再加工、再創作是在傳承經典,截取其中的精華,以本色朗讀的方式去詮釋其豐富的內涵,同樣也是在傳承經典。前者宏大、氣勢磅礴,常給人視覺上的強烈衝擊;後者婉約、沉潛靜美,卻以其內在的文化品位吸引着每一個熱愛生活的觀眾,這種靜謐的氛圍,對於去除當下人們浮躁的社會心態,以寧靜致遠的境界去追求人生的價值,或許更有潤物細無聲的思想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