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朗讀者觀後感作文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7W

朗讀者觀後感作文多篇

我國宋代大理學家朱熹也非常主張朗讀。他説: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有力,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且要“逐句玩味”、“反覆精詳”、“誦之宜舒緩不迫,字字分明。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朗讀者觀後感作文,供大家參考。

朗讀者觀後感作文1

今天,春光和煦,真是個好天氣。小鳥在枝頭開演唱會,我們班同學也要在教室裏舉行“朗讀者”比賽。

我一進教室,就看見了有的同學正專注地看着書本,嘴裏不停地念着什麼;有的坐在座位上,閉着眼睛沉思默想;有的一臉興奮,好像希望比賽快快到來。只見黑板上寫着三個大字“朗讀者”,老師的臉上洋溢着笑容。

比賽開始了,同學們一個個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我有點緊張,手中緊握着書本。“有請一號同學!”老師喊道。一號同學上台了,他朗誦的是《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邊的雲彩……”一號同學讀得抑揚頓挫,很有感情。你聽,他的語調緩慢,多像一首優美的歌呀!同學們都閉着眼睛靜靜聆聽,有的竟跟着節奏一起搖動起了身子。外面的綠樹在微風中輕輕擺動,好像也在他的朗讀聲中陶醉了。二號同學上台,讀起了一首現代詩歌。他激情澎湃,聲音洪亮,捧着詩稿的雙手微微顫抖着,臉龐漲得通紅。同學們都被他逗笑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就輪到我了,我緊張得手心直冒汗,生怕讀錯一個字。我走上講台,台下一片熱烈的掌聲鼓勵了我,我讀起了《城南舊事》裏面的一個章節,是英子寫給過世祖父的一封信,有憂傷,也有深深的思念。這一篇我很喜歡,可是由於緊張,我讀得太快了,沒讀好。時間到了,我走下台聽着別人讀,感覺他們一個個都讀得比我好。窗外,小鳥歡快地叫着。教室內,同學們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

我沒進前十名,可是我不傷心。同學們精彩的朗讀讓我領略到了朗讀的魅力,我更喜歡朗讀了!

朗讀者觀後感作文2

不喜歡看煽情的節目,不喜歡讀煽情的書,“朗讀者”的節目從一開始呼聲就很高,然而我連簡介都沒有看過,也許是因為自己厭惡這種呼聲高的東西。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有幸拿到了《朗讀者》這本書,當時被董卿漂亮的封面吸引了,我去看了,而且是帶着很強的意願去看的,已經不知道當初是懷着一種什麼樣的心情開始讀這本書的,這本書在眾多書中也僅是普通的一本書,也許正是它的普通,讓我讀是很自然,也讓我真正的瞭解了“朗讀者”這一電視節目。

在讀本書之前我很好奇:書中的文章是什麼人寫的?是原作者讀的嗎?或者是什麼人替作者讀?為什麼選擇這樣一個人來朗讀?它又會給我們傳遞什麼樣的情感?讀了《朗讀者》一段時間後,這些問題逐漸有了答案,也明白了節目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這些都來源於董卿“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董卿擅於挑選文,更擅於挑選最適合傳達文字情感的人物。在《選擇》這章裏,董卿説:“有人説我們時代不缺機會,所以也勢必會讓每個人面臨很多選擇。那麼是遵從自己的內心,還是隨波逐流;是直面挑戰,還是落荒而逃;是選擇喧囂一時的功力,還是選擇持久平靜的善良,都是我們要拷問自己的問題。”

《選擇》裏的第一篇朗讀的文章是《老人與海》,眾所周知,海明威筆下的老人,堅韌不拔,老當益壯,大海搖曳着老人的船,就猶如幼兒肆無忌憚的擺弄着自己新得的玩具。老人面對大馬哈魚,從未動搖過殺死它的信念,即使手掌被魚線劃的滿是血跡,他也未曾鬆懈,老人與魚的搏鬥,似乎是老人在於年輕氣盛的自己搏鬥,面對困難,他選擇勇往直前,奮勇拼搏,“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就是老人最好的座右銘!董卿選擇讓王千源朗讀《老人與海》,王千源是位實力派演員,《鋼的琴》、《解救吾先生》中精湛的演出,圈粉無數。王千源在出演《鋼的琴》時,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跟隨着劇組過着櫛風沐雨的日子,即使資金匱乏,他也咬着牙關堅持了下去,董卿詢問他為何要接這部影片,他説他覺得自己活在了角色裏面。王千源的付出得到了回報,《鋼的琴》中出演的下崗的鋼廠工人陳桂林為他贏得了第二十三屆東京國際電影界最佳男演員。

王千源與海明威筆下的老人有許多相似之處,執拗,自己認準了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他們的這份執拗就猶如后羿手中的弓箭,即使前方是炙熱的太陽,也要義無反顧的衝向前去。

朗讀者觀後感作文3

從《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新年伊始,文化類節目越來越受矚目,越來越火爆熒屏,似乎標誌着文化綜藝的春天就要來了。但是,近日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表示,“我不認為《朗讀者》獲得關注標誌着文化節目就開始大火,但是起碼它是個風向標。”是的,進入新時期以來,文化生態越來越多種多樣,由於工作生活的“壓力山大”,觀眾不僅需要哈哈爆笑來解壓,更需要悠久的文化來滋養看。而像《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這樣有營養的節目,顯然更受追捧。

近年來,各類綜藝節目看似“百花齊放”,從音樂真人秀到明星玩遊戲,熱熱鬧鬧,實際上同質化嚴重,沒有多少藝術含量,也沒有多少文化含量,備受觀眾詬病。電視輸出的任何節目都應該是文化產品,至少是“三觀”正確的節目,而像《奔跑吧》系列就是一個字“玩”,《中國式相親》更有“三觀”不正確的嫌疑。主持多檔文化類節目的董卿説,“文化類節目真的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地設計。”想要把觀眾留住,關鍵在於引起觀眾的共鳴。《朗讀者》就是想通過情感上的共鳴,喚起大家對文學的一種認知和最温柔的記憶看。

《朗讀者》定位為文化情感類節目,每期節目將根據一個主題,回顧古今詩詞、文學經典、電影橋段,通過人們飽含深情的朗讀,以舞台視覺語言輔助呈現,讓觀眾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學的力量,引發共鳴,感受文學之美、聲音之美和情感之美。近年來這類節目極為稀缺,這就是《朗讀者》口碑爆棚的原因。事實上,人們不是不稀罕文學,而是沒有引起共鳴的文化節目,《朗讀者》就是一個窗口,就是一個突破口,將文字和個人的情感緊密結合,朗讀者的情感故事和朗讀內容在情感串聯上完成統一,帶給觀眾一場關於文學與情感的“碰撞”盛宴。

近年來,隨着各類綜藝節目的繁榮而氾濫,文化類節目也日漸崛起,從之前的《漢字英雄》、《中華好詩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到近期的《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文化類節目越來越受到歡迎。也許説文化類節目正在崛起還為時尚早,但説價值正在逐漸迴歸是恰如其分的。正如董卿所言,《朗讀者》“起碼是個風向標”,電視文化類節目已經漸漸顯出崛起的跡象,特別是近期播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撥動了億萬觀眾心中那根文化之弦聖潔之弦。電視節目沒有文化太可怕了,電視文化不傳播文化太可怕了,電視必須傳播文化正能量。

朗讀者觀後感作文4

最近,在中央一台上,有一檔很火的節目,《朗讀者》,這個節目觸動了我的心,教會了我很多東西。

記得我看的那期節目,主題是眼淚,感動的眼淚、幸福的眼淚、成功的眼淚……這期的朗讀者共有四位,第一位是導演陸川。他在拍攝電影《可可西里》時,參透了生命的本質,理解了眼淚的含義,他讓讀的是王守仁的文章——《藏羚羊的跪拜》。謹此獻給可可西里裏還在奔跑着的生靈。第二位是演員斯琴高娃。她在生活裏很堅強,但對於母親,就會流淚。她朗讀的是《獻給母親》。謹此獻給摯愛的母親。第三位是張家敏,一個癌症患者。她用樂觀積極的態度,趕走了病魔,還用熱線電話,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心理陰影。她朗讀的是泰戈爾的不朽詩篇——《生如夏花》。獻給還在為病痛折磨的患者們,早日康復。最後一位,是一個民族英雄,凍土科學家,張魯新。他和無數科學家一起,打通了西藏鐵路上的山洞。他朗讀的是美國詩人塞繆爾的《青春》。獻給為祖國事業爾犧牲的同事們。

在節目的開頭,陸川曾説過,“這個世界上的假眼淚的太多了,根本讓人分不清是真是假,這是在經歷了這起車禍後,我才明白的。以前,我經常哭,現在看來,太可笑了。”我也感同身受,就拿生活中的例子來説吧。班裏的小娜,經常一言不合就哭起來。某同學多説了幾句,哭,本身小娜自己做錯了事,非但不改正,還是哭,因自己的缺點朋友疏遠了,還是哭,真是受夠了她了。在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還會勸她幾句,安慰一下,但到現在,大家也都麻木了,不再理她。可見,掩蓋的力量多大。有一些同學受了傷,是真的哭,可大家以為是虛假的,不去關懷,那個同學的思想就會被改變。我們現在該盡力去做的,就是打擊虛假,不能讓世風繼續敗壞下去。這個節目教會了我一個道理,我們應該做社會的小主人,要為社會做貢獻。並且,朗讀者們的朗讀,非常有感情,我們在讀書時要向他們學習,讀出感情。

這個節目教會了我在書本上學不到的許多東西,我覺得,我應該多看看這樣的節目,讓腦袋裏多裝些處世之道,讓我們開始學習並體會節目中的道理吧!

朗讀者觀後感作文5

又是開場熟悉的音樂,同樣是那麼伶靈動耳的旋律。温柔的燈光下出現一個和藹的舞台。節目一開始彷彿就暗示人們這是一場心靈深處的旅程,那是青春、眼淚、過往以及世界上所有美好事物的交織,當它要來臨時,這一切都給我們以親切的徵兆。

我曾以為那些在舞台上呼風喚雨,在電視裏顰蹙舉眉的影視明星多少都有些攀炎附勢,在羣眾的眼前全副武裝,在自己的工作圈裏人前人後。也許是我太過於不堪,讓我不相信那些外部形象。我心裏的演員之所以能稱作演員。哪怕是在現實裏,他們也或許戴着面具,進行着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本期《朗讀者》中的一位嘉賓演員—姚晨。她一出場便讓我想起了那個武林客棧愛憎分明的郭芙蓉。記憶裏的印象猶如一股暖流,好像在記憶深處找到的一些欣慰吧。

她的朗誦是《阿長與山海經》,節目泠然的配樂奏起,她翻開了書本。幾站燈齊刷刷地對準了她。現場一片寧靜,猶如世界誕生前夕一般,神祕而充滿期待。也不知何時,她的話語出現,打破這好似延續不絕的靜謐。她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彷彿真的帶人坐入時光機,帶着些灰色,來到魯迅的故鄉,見到南牆邊的小鎮。看到穿長袍的故人,看到梳着長辮的魯迅,一起那個穿着素樸,滿臉褶皺的阿長。看到到阿長的好,聽到阿長的切切察察。最後不禁沉浸於此在“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遠在你的懷裏永安她的魂靈”中,穆懷感傷。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是在無數個獨一無二的長短面背後,我們都有一顆最初善良的心,猶如阿長。在演員姚晨傾情朗讀下,我真真切切地走進了一個世界,並總愛沉思每個人的得失,猶如多愁善感的.黛玉。我喜歡揣測每一個人,經歷地多了。不免習慣成自然。其實那些所謂看透塵俗,患得患失的人。也不過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阿長吧。

這次節目,我更喜愛姚晨了。喜愛她精湛的影視,喜愛她袒露靈魂的朗讀,喜愛她真誠潔白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