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4.38K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精彩多篇】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一

通過閲讀《陶行知教育文集》,我有如下深切感受:

一、要用愛心滋潤學生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樸實的語言藴含着淳樸、真摯的師愛,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為“愛人“,令人耳目一新,給我很大的啟示:我要像陶先生那樣,用偉大的愛心去滋潤無數顆童心,培養出無數顆愛心。

愛師是每個人都具有的一種情感。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自己很愛學生,愛成績優秀的學生,愛乖巧聽話的學生,愛漂亮、可愛的學生……可是比比陶先生,覺得自己太渺小了。陶先生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的選拔法。他辦育才學校施愛於所有難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難童,做到了“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歡,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由此我想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穩定的師愛,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學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產物。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而好惡之褒貶之,把“差生”視為“朽木”,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例如我所教學的班級有個學生叫陳小東同學,他特別調皮,誰都不願意和他同桌,但我知道這樣的學生如果調皮就一頓呵斥,或者簡單粗暴的教育或者挖苦只會適得其反,使他的逆反心理更強,而我在課堂中總是樹立他的自尊心,讓他知道自己也是有優點的同學並不是什麼都是缺點,然後我注重鼓勵他發揚優點逐步改正缺點,現在他比以前進步多了。

作為教師,對學生的愛還表現在對學生學習思想、生活上全面關心愛護。即老師想到的,教師想到了,父母未想到的,教師也想到了。教師要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

當然,愛裏有嚴,愛裏有教育。陶先生為學生竭力改善生活條件時,又囑之以儉樸為美德,絕不可浪費,看到學生出現不良生活和思想傾向時,及時送上關懷與指導。作為現代的教師,更應多教給孩子一點謙讓、寬容、仁愛;多灌輸一點理想、道德、情操;多一份理智和引導,這樣學生在承受師愛的過程種找到前進的路,學會愛父母、愛他人、愛家庭、愛學校、愛祖國,心中充滿愛。

二、依“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

“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學生怎樣學就怎樣教。這裏所指的實際出發,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學生的知識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由於學生個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養、天賦才能和各年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師必須實行不同的教學方法。正像陶先生説的那樣“松樹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樹的肥料培養牡丹,牡丹會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養松樹,松樹受不了,會被燒死。培養兒童的創造力要同園丁一樣,首先要認識他們,發現他們的特點,而予以適宜之肥料、水分、太陽光,必須除害蟲。這樣,他們才能欣欣向榮,否則不能免於枯萎。

補偏救弊,長善救失,這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樣學就怎樣教,學得多就教得多,學得少就教得少,學得快就教得快,學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學的關係翻過來,不是傳統的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而是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教學內容的選擇安排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學過程不取決於教師的主觀意圖和外界加的壓力,而應該取決於學生的快慢程度。

同時,他還特別重視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當今教學理論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可接受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來促進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不可操之過急,拔苗助長。

再説,現代教育理論還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興趣等對學生的影響。綜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有利於真正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教學生學會學習

所謂“教學”即教學生學;所謂“學生”意要學會學。歸根到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學會生存。

陶行知先生闡述“教學合一”理論時指出:“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先生如果只“教”,學生只是做個“書呆子”、“字簍子”,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更不能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當今,素質教育主張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社會職能必須體現出“導”這個特點來。教師不應把現成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不用思考,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告訴學生,使學生自己思索,經過不斷反覆推敲尋求最佳結果。因此,教師要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和自我發展的主體,激勵和組織學生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設計一系列程序,指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自主地發現和解決問題。這對解決問題的過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廣之,達到舉一反

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對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言,也能夠發散出去,以期達到解決別類的問題。

對照陶先生的教育理論和當今素質教育的要求,我覺得自己還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今後的教學中,爭取做到不能注重簡單的知識傳授,而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努力探究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途徑,讓學生不但獲得豐富的知識,而且學會探究解決新的問題,學會學習、學會發現、學會生存。

總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豐富多彩,值得我們教師學習研究。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我要學習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邊行邊知,邊知邊行,堅持不屑地培養合格的人才。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二

一、實施愛的教育

“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畢生從事教育事業的真實寫照。愛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後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裏,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後一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温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愛的教育中,培養學生愛的情感,用愛的情感幫助學生塑造人格。如開展“我與父母通信”活動,使學生們感受父母的愛,從而培養學生愛父母、愛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二、實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內涵十分深廣,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線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他的生活教育從內容上看是動態的,隨環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變化而變化。在生活裏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根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怎麼做。就怎麼學,就怎麼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

基於這樣的認識,我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繫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的建設、國家的發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這樣,不僅使學生開闊了眼界,書本上的知識活了起來,而且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在課外,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如學生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目,歌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學生們自編小報,自己寫稿,自己設計版面,幼稚的作品中體現着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和創造。每組織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目的、具體的要求和精心的安排,都力求收到儘可能好的實效。

三、實踐創新教育

創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後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以陶行知先生為楷模,學習他高尚的人格品質,求真求實求創造的教育理念,成為敬業愛崗、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創新務實的教師,為培養學生成為“真人”,並具有創新精神與創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認真學習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採用的做法是:解放學生的眼睛--使他們從書本和試卷中解放出來,讓他們去看社會、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學生的雙手--使他們閒置的雙手動起來,去做事情,做到“學做合一”;解放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從“只聽不思”中解放出來,開動腦筋,積極思維,學會思維;解放學生的嘴--給他們説的自由,特別是問的自由;解放學生的空間--除了課堂學習,還引導他們走向課外,接觸社會,接觸自然,給他們廣闊的天地。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寶貴的經驗和財富,是我們學習、研究、繼承和發展的永恆的課題,是創造型教師及專業發展義不容辭的責任。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三

生活在災難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舊中國的陶行知先生,不愧為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實踐家和偉大的實踐教育家,他畢生致力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為改革中國教育,創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論體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雖然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但是你會發現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閃耀着奪眼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現代價值。當我第一眼翻看書本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本書都是陶行知以信件的形式跟其他友人探討教育而留下的寶貴資料,有種重現當時陶先生為教育事業憂心忡忡的心,也讓我們讀者深切的感受到陶先生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和親力親為。

書裏有設計到陶先生對新中國成立後教育的發展的看法、有對如何創辦學校的建議、有對發展平民教育的肯定,在這裏我主要談談書中的一些跟我自身教師發展有關的感想。

1919年2月,陶先生研究了當時的教育現狀,把教師分為大致三種。第一種教師:只會教書。這種教師把學生當成了書架子、字紙蔞,書上的東西一鍋兒往學習腦袋裏裝;第二種教師:教學生。這種教師所注意的中心已從書本移到學生上,果然比第一種好,是一種進步,然而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第三種教師:教學生學。這種教師要教會學生去探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要學生學得"自得",學得"自動"。對照每一位教師,自己屬於哪一種教師呢?的確值得大家深思一番。而這一點學軍中學的老師做的甚好,一個學生不知道原理他不肯就這麼死記硬背,他非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再者是老師也有一定要教學學生如何學習的衝勁,他們也不屑於只教學生知識點,他們課堂貫穿的更多的事知識學習的方法,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的掌握自然很快,要是以後我們的學生沒有強烈的求知慾,那我們該如何操作?這個需要我們去好好深思。

陶先生又説: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教師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要學生怎樣學就須怎樣教;學得多教得多;學得少教得少;學得快教得快;學得慢教得慢。陶先生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所要倡導的——"因材施教"嗎?。而我們現今的教育,特別是高中階段主要就是為了大學聯考,無法做到全面的素質教育,所以我們的因材施教也只能是大學聯考方面的因材施教,所以依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可以適當的劃分幾個行政部,讓弱的學生接受慢進度的教學,課後完成更加基礎的習題,而學習能力好的同學自然是進入快節奏的班級,因為書本上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渴望了。在這裏我們要跟家長溝通好,學習能力差的孩子放在快節奏的環境裏只是越學越沒樂趣,最後喪失學習興趣,在慢節奏的班級裏不代表孩子差,而只是一個過渡。

在"教學合一"的理論中,陶行知先生還強調:先生不僅要拿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絡,並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絡起來。他認為,教師不是販買知識的,教師自己的知識也會陳舊的,自己也要進步。一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斷研究學問,就能時常找到新理。陶行知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教學應該是——"教學相長"嗎?。

陶行知的"教學合一"的教改思想,強調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在他杜威教師那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礎上的新的突破,這對於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陶行知的教育理論很值得我們教師反覆斟酌,我想每次閲讀都會帶給我們全新的感悟。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四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教師進行勞動和創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需要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它,教師要常讀書,平時積累的知識越多,上課就越輕鬆。”這句話道出了讀書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師,讀好書更為重要。

假期我有意閲讀了《陶行知文集》,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是中國現代史上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創立了許多精闢的教育理論、新觀點和新方法。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陶先生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的不竭動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現。“愛學生”是教師人格的靈魂。愛心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沒有愛心便沒有教育教學活動。在我的班級,我有計劃地開啟了愛的征程。

一、播下愛的種子

作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滿愛的陽光,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泥土裏,就能讓嬌嫩的幼苗在陽光的沐浴下茁壯成長。

為了教好每位學生,讓每位家長放心,我認真完成家長拜託的任何事。有時家長因為工作的不便,請我轉告孩子中午的落腳點,我時刻記在心中;有時家長請我幫忙照顧生病堅持上課的孩子,我一會兒摸摸他的額頭,一會兒詢問一下,“你現在感覺怎麼樣?”“難受嗎?難受一定要告訴老師啊!”一會兒又送來了熱氣騰騰的蜂蜜水;有時家長出門在外,拜託我多多關心他們的孩子。課堂上,我時刻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所思所想,他們的一個皺眉,一個委屈的眼神,我就會心焦半天。下課第一時間就找他們談天,瞭解心理想法,巧妙地化解他們的顧慮;課外時間,我還會在工作之餘找那些孩子聊天,為他們分憂解愁,有時還輔導他們的學習,並定期與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長聯繫。雖然有時我也會因為學生的調皮而埋怨,因為他們的退步而急躁,因為他們的違紀而心煩,但一想到他們還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剋制自己心中的不滿。陶行知先生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們當教師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終想着兩句話“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這樣的情感體驗就能使我們對學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責,多一份尊重,學生內心那顆愛的種子便會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之下生根、發芽。

二、澆灌愛的雨露

愛是雨露,她能滋潤人;愛是夏日,她能温暖人;愛是奉獻,她的無私能讓幼苗茁壯地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愛,希望得到愛的滋潤,愛的温暖,更何況那些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和行為上暫時落後的學生。

有個男生他叫李程雨,他是班上成績比較落後的學生,上課做小動作,彎着腰,不抬頭,小眼睛滴溜溜亂轉,無時無刻不在關心着老師寫一舉一動。作業馬虎、少做甚至不做;下課吵吵鬧鬧,一刻也不停。怎麼辦?我不能讓他在我的手下變成問題生。我的語文課上,我故意走到他的座位邊,暖暖地看上他一眼。他顯得更加羞澀了。我又輕輕地推一推他的脊背,他把腰挺直了。可是,過不了一會兒,背又塌了下來。我一次又一次不經意地走過的他的座位,一次又一次愛撫他的頭顱,並投以鼓勵的目光。他的背直了,眼睛睜開了,第一次把目光,屬於他的感激的目光投向了我。我欣喜若狂,我給他示範漢字的書寫,我幫他擦去錯誤的答案……他越來越認真,越來越努力,雖然比不上曹文奧的書寫和成績。相信,他會越來越棒。因為有愛的澆灌,小苗的成長會更加茁壯。

播撒愛的種子,收穫秋的碩果。做為教育者,我們能做的很多,但是我們一定要做到讓愛常駐每個孩子的心間,讓愛常駐我們的心間。讓雨露滋潤孩子的心田,讓愛伴隨孩子們成長。 “精彩六年,幸福一生”,我們就一定可以實現我們的誓言。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五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或缺的。最近,我閲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非淺。

“從做中學”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教學做合一”是被毛澤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創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教學做合一”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係,對事説是做,對已説是學,對人説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的鋭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並使其達到最高水平。由此而產生的豐碩的教育理論著述,被今人編入《陶行知文集》。

“教學做合一”並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

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從做中學”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製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製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和探究發現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於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叫兒童做下面四件事體:就是遊戲、説故事、觀察及手工。”他認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可見,這裏的“做”只是一種基於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徵: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生。這就是説,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從“曉莊”實驗初期開設的“農事教學做”、“家事教學做”、“改造社會環境教學做”等課程,也可以看出“教學做合一”的“做”已經與生活結合,與勞動結合了。這一“做”已廣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了。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從做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員與課本不復成為學生唯一的導師;手、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全部,都是知識的淵藪。而教員變成發起人,課本變成試驗品。”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而只是起一種從旁協助學生活動的參謀作用了。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但並未從本質上闡明師生關係,闡明教師該怎麼做。“教學做合一”第三大特質是“以教人者教已”,説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親自演練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學。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這樣表述過這種思想:“‘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

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教學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動國小生來做小先生”等等,16都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於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裏已經達到了它所能達到的高度,十分難能可貴!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羣眾運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六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瞭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或缺的。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匪淺。

“從做中學”是美國現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杜威把“從做中學”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教學做合一”是被毛 澤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創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教學做合一”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學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係,對事説是做,對已説是學,對人説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的鋭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並使其達到最高水平。由此而產生的豐碩的教育理論著述,被今人編入《陶行知文集》。

“教學做合一”並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從做中學”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製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製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和探究發現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於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叫兒童做下面四件事體:就是遊戲、説故事、觀察及手工。”他認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可見,這裏的“做”只是一種基於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教學做合一”中的“做”卻不是這樣。陶行知給“做”下的定義:“做”是在勞力上勞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種特徵:行動、思想、新價值之產生。這就是説,這個“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從“曉莊”實驗初期開設的“農事教學做”、“家事教學做”、“改造社會環境教學做”等課程,也可以看出“教學做合一”的“做”已經與生活結合,與勞動結合了。這一“做”已廣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了。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從做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員與課本不復成為學生唯一的導師;手、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全部,都是知識的淵藪。而教員變成發起人,課本變成試驗品。”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而只是起一種從旁協助學生活動的參謀作用了。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但並未從本質上闡明師生關係,闡明教師該怎麼做。“教學做合一”第三大特質是“以教人者教已”,説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親自演練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學。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這樣表述過這種思想:“‘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教學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動國小生來做小先生”等等,都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於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裏已經達到了它所能達到的高度,十分難能可貴!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校”的羣眾運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七

今年學校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本《陶行知文集》,也讓我更加深入地瞭解到陶行知先生,此前我只零零星星地接觸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繫統不全面。拿到這本書,我便開始讀起來,但自覺並不深入,直到一件事情的出現讓我深深折服於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

有一次早讀,我照常來到班裏上課,看到在座位上的兩個學生桌子上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放。我心中怒火中燒,就立即呵斥了他們,讓他們抓緊進入今日學習狀態。那個男生切了一聲很不情願的掏出了書,這讓我心中很疑慮,便悄聲問了另一個女生,她説他們兩個剛打掃完衞生區回來。聽到這個消息,我立即上前摸了他們的小手,下雨天出去值日,小手早已凍得冰涼,剛回到教室還沒緩過來就被我呵斥了一番。我非常愧疚,在班裏向他們承認了錯誤。回到辦公室,手邊恰有陶行知先生的文集,於是拿起來閲讀,讀到了他在1931年《師範生的第二變——變個小孩子》裏的一段話:“你不可輕視小孩子的情感,他給你一塊糖吃是有汽車大王捐助一萬萬元的慷慨。他放了一個紙鳶飛不上去,是有齊柏林飛船造不成功的躊躇。他失手打碎了一個泥娃娃,是有一個寡婦死了獨生子那麼悲哀。他沒有打着他所討厭的人,便好像是羅斯福討不到機會帶兵去打德國一般的慪氣。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撻,連在夢裏也覺得有法國革命模樣的恐怖。他寫字想得雙圈沒有得着,彷彿是候選總統落了選一樣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會兒而您去抱了別的孩子,好比是一個愛人被人奪了去一般的傷心。”

這段話多麼好呀,簡直是對我無聲的譴責,陶行知先生站在兒童的視角講出了兒童的心聲,也讓我明白自己錯在哪裏。作為一名老師,我總是着急的否認他們,而沒有多多聽聽他們的心聲。愛學生,就要隨時隨地瞭解學生的感受,善於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解決問題。此時,我不僅是一位老師,還是學生的朋友,以後我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多傾聽他們的聲音。我也將繼續閲讀、繼續進行教育實踐,在陶行知的引領下做堅定的自覺學習者,提高生命的自覺。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八

第一次讀《陶行知文集》時我還是個大學生,帶着對教師生涯的美好憧憬和滿腔熱情認真地讀了一遍。“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把真誠的愛獻給了他熱愛的教育事業,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愛滿天下”更是他一生奉行的格言。如今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對這些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讀《陶行知文集》,我不忍釋卷,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一句句名言,引導着我反思,啟發着我思考。教導着我對學生應有一顆愛心,要愛得真誠,愛得真心,要讓學生看得見,摸得着,感覺得到。陶先生特別反對“純以面貌美醜為取捨”,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公正的,對學困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讓學生在愛的温暖中自我涅槃。

愛是打破偏見,尊重孩子

偏見,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孩子的頭上,任憑怎麼努力都無法搬開,孩子最後自我放棄,自動把自己歸入壞孩子陣營。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打破心中的成見,懷着滿腔的愛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正如陶先生所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諷中有愛迪生,你別忙着把他們趕跑。”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裏的哪吒,一出生就被貼上妖怪的標籤,即使他斬妖除魔並救人於危難,換來的卻是嘲笑。於是他破罐子破摔,大搞破壞。可他也曾如此天真無邪,和小妹妹踢毽子,笑得那麼幹淨陽光。他渴望被讚美,被尊重,卻一次次落空。偏見和定義,最為傷人。生活中,作為教師的我們也曾不自覺地如陳塘關百姓一樣,用批評指責的方式對待班級的熊孩子,在孩子屢屢犯錯後形成一個刻板印象,一犯錯就是指責和數落,根本無法達到教育轉化的目的。正如馬卡連柯所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人的頹廢和放棄,都是從失望開始的。在付出真誠和汗水後沒有期許的收穫,便容易使人懷疑付出和收穫的關係,進而否定自我,在消極的自我暗示中放棄,這些熊孩子表面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刀槍不入,其實內心非常在意。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説過: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讚美、欽佩和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但在心靈最柔軟的地方,深藏着同樣的,被尊重、被認可、被接納、被讚美的期望。對孩子多一些認可,將眼光和注意力集中於孩子的閃光點,我們會驚喜地發現,他們會向着我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陶行知先生“四顆糖”的故事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想要孩子變得更好的做法,不是打壓,而是用善意的讚美和期許,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發展,鼓勵他去為實現夢想而努力。成功的路很遠,資質不佳、有點“熊”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和教師的理解和包容。我們在乎、尊重孩子,也在乎他們的想法,孩子的心靈就會為我們打開。

曾經遇到過一個破壞力很強的孩子,讓同學懼怕,讓老師頭疼,行為惡劣,軟硬不吃,來硬招他直接正面衝突,用軟招他一臉不屑,永遠一副“我就這樣,你能拿我怎麼辦”的表情。我想盡辦法,收效甚微,於是我去家訪。踏進他家門,我驚呆了,狹小的出租屋,客廳堆滿雜物,地板和物件都髒兮兮的。他家裏四個孩子,他是老三。父親滄桑的臉上寫滿不耐煩。母親暴躁易怒罵罵咧咧,對不請自來的我只説了一句話:“老師,我要上夜班了,那個廢物你不用管他,我當初就應該把他掐死。”震驚的我回頭,看到孩子眼裏的淚光。那一刻,我的心好疼,我好想把他抱在懷裏。家訪後我們進行了一次平等的如朋友般敞開心扉的暢聊,頑劣的孩子首次對我敞開心扉,起因在於一年級時班上孩子老是説他臭,嫌棄他排擠他,可沒人知道才6歲的他要自己洗衣服做飯。在家裏得不到父母手足的關愛,在學校受不到同學、老師的尊重。他也努力過,無奈成見太深,在他人消極的暗示下自我放棄,頑劣不堪。從此,我對他多了一份關愛,每天真誠的問候,善意的微笑,點滴進步公開表揚,偶爾犯錯私下引導。稀疏平常的問候,卻柔軟了他的心。人最深層的心理動機,是渴望被在乎。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偶爾還會犯錯,但身上的脾氣已經消失,被尊重被在乎的他,眼裏有光,心中有夢。

愛是積極暗示,表揚鼓勵

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給孩子撐起一片抵禦自我否定的屏障,有助於自信心的樹立和發展。在日常教學中,我們要給熊孩子多一點肯定,抓住閃光點,多鼓勵多表揚,讓孩子在積極的自我暗示中,邁向全新的自我。

愛是耐心引導,有效溝通

在日常教學中,面對熊孩子,作為教師的我們內心燃起的是不耐煩,是憤怒,是想以更大的氣勢壓倒對方的簡單而粗暴的處理方式:我們對着孩子大喊大叫,威脅恐嚇無所不及。結果卻是硬碰硬,衝突升級,壓抑的情緒在下一次更猛烈地爆發。顯然,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是失敗的,缺乏愛和溝通,積壓的情緒會埋下巨大的隱患。孩子的壞情緒總是有內在原因的,面對壞情緒應以疏通為主,而非強堵,正如治水,堵的結果最終是全線崩潰,溝通便是疏通壞情緒的最好方式。

愛是培養責任,發揚個性

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説: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生命個體,發揚個性,因材施教,給孩子多一點肯定,讓孩子勇敢做自己,在自我進步與肯定中,培養責任,懂得擔當。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由他自己決定。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家長和老師可以創造條件,放手讓他們去做一些看起來可能力所不能及的事,賦予孩子更多的責任與擔當。讓他們勇敢做自己,沒有一個“熊孩子”是天生的。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生動活潑、有着自己個性和天賦的孩子。我們要做的就是尊重他們的個性,盡我們所能去喚醒孩子內在的智慧與潛能,鼓勵他們做自己,發現自己存在的獨特意義,形成健全人格,讓每一個孩子在有愛的環境中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愛是向善向美,包容關愛

愛,有神奇的力量,如陽光,一落到孩子心靈的枝頭,那些枝葉便會生機盎然起來。正是這種無條件的愛,喚醒了那些假裝自己是壞孩子的學生。

陶行知先生説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如果教育中面對誤入迷途的孩子,我們也能在心靈上再走近一點兒,多一點兒關懷,多一點期待,他們心靈的天空就可能會多一點兒晴朗。“一個最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輕易被打動,也最能識別善意。”

愛,看似柔弱,卻不可戰勝。

《陶行知文集》讀後感 篇九

這個暑假我讀了《陶行知文集》,裏面的內容讓我深有感觸,很多觀點和我們的教學緊密相連,而且講的非常的確切和適用,雖然時過境遷,但這本書的教育思想、理論觀點對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收穫很大。

比如這篇《教學合一》,陶行知先生認為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想到自己的教學課堂,深感慚愧。“如果你按着雞脖子喂米給雞吃,它會掙扎着不肯吃,如果你鬆開雞,它就會自己主動去吃米”,教師讓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的越充分,學生參與學習的自覺性就越大,學習效果就越好。

第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每個班級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學生學習上“苦惱太多”的學生,他們大多數是因為不喜歡這一門學科,不喜歡教這門學科的老師。儘管我不完全苟同“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但老師如果不瞭解學生的學情,不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不及時對自己教學做調整和改進的話,他肯定是“教不好的老師”,新課程要求我們“因材施教”,這需要我們如陶先生所言認真去思考如何“讓教的法子自然根據學的法子”。

第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的科技信息時代,知識更新週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一個有着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課堂更加精彩、有趣。做一個學習型的老師,多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多拓寬自己的知識面,甚至在某些方面,學生可以成為我們的“老師”我們要學生“終身學習”,我們更要在“終身學習”方面身體力行。言而總之,教學合一就是學生樂學,教師樂教,教學相長。只有做到教學合一,我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們的教學才是真教實學。

比如《活的教育》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的教育。陶先生深信小孩子是有能力的,即使差一點,也可以去鍛鍊,本領是鍛煉出來的。為了使有特殊才能者的幼苗不致枯萎,陶先生認為“我們就要順着他這種天然的特性,加以極相當的輔助和引導,使他一天天進步,萬不能從中有所阻礙或停滯,不使進步,把它束縛起來。”而“活的教育”的要求則是:(1)“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2)“要拿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3)“要拿活的書籍去教小孩子。”

陶先生説:“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煥發師生的活力,發展智力,提高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首先要煥發師生的學習活力。課堂教學中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只有同時煥發師生的生命活力,才能有利於學生的培養和發展。其次,“師生”和諧,充分參與。在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創設一種民主、平等、融洽、和諧的氛圍和條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師生”和諧的關鍵是師生情感的溝通和交融,而情感因素正是人們接受信息渠道的“閥門”。因此,活的教育應當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地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再次,自主、合作、探究結合。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人的創造潛能,僅僅是每個人展現的形態、程度、質量不同而已。活的教育就必須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相結合的思想主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讓課堂學習成為孩子們自主展現自己自尊、自信、自強、自創的人格精神的平台。

陶先生説:“拿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要拿活的書籍去教小孩子。”那我們在教學中首先要積極挖掘教材“活的因素”,教材本身容納着無窮無盡的人類智慧,我們要復活教材中原先就是活的西,挖掘教材活的因素,把枯燥的文字表達為一種活生生的、形象具體化的東西才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學生所接受。

因此在備課中,就要研究如何把教材中抽象的變為具體的,無聲的變為有聲的。,靜態的變為動態的,把教材中能夠反映“變化”的內容,用生動的畫面去勾勒。其次要了解學生實際,分層次備課。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教育兒童,就要以兒童的力量為轉移。有的兒童天資很高,他的需要就大些;有的兒童天資很鈍,他的需要就小些。因此備課中首先需調查學生的實際能力,調查他們學習上的差異,在吃透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後備課,並且要按學生能力差異分層次備課。分層備課不僅體現了活的教育思想,而且堅持面向全體學生,把實施素質教育落到了每個具體的教育對象。分層備課,要研究不同認識層次,不同個性特點兒童的“個性差異”,按他們的需要備課,這是“活的教育”對我們備課的更高要求。細細體會和理解陶先生關於活教育的的要求的論述,我們更要做到相信自己的教育對象是有生命、有思想、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不能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進行填鴨式、注入式教育。

讀了《陶行知文集》,我們深深感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留給後人極其寶貴的經驗財富。在我國教育和改革不斷髮展的今天,愈來愈顯示着它永恆的價值和強大的生命力,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論和實踐對於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深入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實踐經驗,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創新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