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理解是對他人最大善的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65K

第1篇:理解是對他人最大善的讀後感

理解是對他人最大善的讀後感

理解是對他人最大善的讀後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理解是對他人最大善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編者按:《皮囊》以平和、樸實、細膩的文筆講述了一個個令作者終生難忘的故事。讀完《皮囊》,我的內心始終不安,生出了緊迫感。

當你坐在一個人面前,聽他開口説話,看得到各種複雜、精密的境況和命運,如何最終雕刻出這樣的性格、思想、做法、長相,這才是理解,而有了這樣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見”那個人,也才會發覺,這世界最美的風景,是一個個活出各自模樣和體系的人。

——蔡崇達

《皮囊》一書創作目的:作者蔡崇達希望通過此書紀念他的阿太、父親、好友等人,他希望用文字‘看見”他們,“看見”世界的更多可能、讓每個人的人生體驗儘可能完整的途徑。

此書以蔡崇達的成長軌跡的`先後為順序,通過一篇篇記敍散文向外界展示他的心路歷程。作者以平和、樸實、細膩的文筆講述了一個個令他終生難忘的故事,從而幫助他理解發生在他身上的人和事。例如:通過《殘疾》,他看見了父親,認識了父親。

讀完《皮囊》,我的內心始終不安,生出了緊迫感。時不我待,我應該理解我正在相處的人以及今後將要面對的人,儘可能地“看見”我想珍惜的人,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平靜而從容。

第2篇:理解是對他人最大善的讀後感

這個網站理解是對他人最大善的讀後感範文有很多,送你一篇。

在所有的溝通技巧裏,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莫過於傾聽。

我們都認為自己的聲音最重要,我們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表達自己。可是我們卻忘了,溝通是雙

向的,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在這種情況下,友善的傾聽者自然就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1927年,德懷特·莫羅被柯立芝總統任命為美國駐墨西哥大使,而當時的墨西哥戰亂不斷,政府更迭頻繁,去那裏當大使可謂是一件苦差事。

因此,對於莫羅來説,贏得墨西哥總統卡列斯的好感至關重要。

那麼,如何在第一次見面時,就給卡列斯留下好印象呢?莫羅陷入了沉思。最終,他決定使用一個簡單的策略。結果,他成功了!卡列斯在會面後,對莫羅讚不絕口。

莫羅用什麼樣的策略,讓卡列斯對他讚譽有加呢?答案是傾聽,積極地傾聽!事實上,在整個會談期間,莫羅幾乎一言不發,他只是靜靜地傾聽總統的發言,偶爾稱讚一下廚師的技藝,吃了幾塊餅乾,抽了一根雪茄。僅此而已!

這就是沉默的偉大力量。著名心理學家古德曼曾經説過: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卡列斯總統之所以如此稱讚莫羅,就是因為莫羅使用了一個策略:讓他人掌握話語權。他誘使卡列斯開口説話,並以傾聽來表示自己的興趣和尊重,這讓卡列斯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自然就對他產生了好感。難怪有人會説,傾聽是對他人最好的恭維。

遺憾的是,現實中真正懂得傾聽的人並不多。我們總是急於表達自己,卻不知道傾聽才是掌握他人內心世界的第一步,更不知道顧及對方的感受。大量的事實表明,人際關係的失敗,很多時候不是因為你説了什麼,而是因為你聽得太少。缺乏積極有效的傾聽,往往會導致各種各樣的誤解和衝突,甚至會引發人間的悲劇!

聖誕節前夜,一個男人為了和家人團聚,興沖沖地乘飛機往回趕。一路上,他幻想着團聚的喜悦情景。可惜天公不作美,飛機在途中遭遇了暴風雨,上下顛簸,隨時有墜機的可能。面色慘白的空姐囑咐乘客們寫好遺囑,然後放進一個特製的口袋裏。就在這雷霆萬鈞的時刻,飛行員冷靜地駕駛飛機,安全着陸。驚恐萬分的乘客們總算鬆了口氣。

死裏逃生的男人回到家後,異常興奮,他不停地向妻子描述當時的險情,並且滿屋子地轉啊,跳啊,喊啊……然而,他的妻子和女兒此時正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根本沒興趣聽他講述自己的冒險經歷。劫後重生的喜悦和備受冷落的心情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就在妻子準備切蛋糕的時候,絕望的男人爬上了閣樓,用上吊這種古老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多麼令人唏噓的故事!僅僅因為疏於傾聽,就付出了一條生命的慘痛代價。可見,傾聽在人際交往中有多麼重要。

自以為是的大人們在傾聽時,容易犯幾個典型的錯誤:第一,缺乏耐心。在傾聽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聽話只聽一半。事實上,很多不必要的誤解都是因此而產生的。其次,時常帶着自己的主觀判斷來傾聽。由於缺乏理解,他們很草率地就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這又是傾聽中的大忌,不但容易引起誤解,還會傷及對方的自尊心,最終導致不歡而散。

由此可見,傾聽不但是對人的禮貌,更是一門藝術

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去傾聽別人的談話,永遠都是維繫人際關係、保持友誼的有效方法。

因此,要做個善於傾聽的人!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