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所理解的生活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7.33K

第一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讀後感

我所理解的生活讀後感

讀《我所理解的生活》有感

前幾天去新華書店逛了逛,發現顯眼的地方架滿了韓寒的新書《我所理解的生活》,韓寒的小説看了不少,可他的雜文沒怎麼看過,一是本身不怎麼喜歡看雜文,二是上網的時候也不會有時間去關注他的博客。隨手翻了翻,發現價錢挺合適,買回去當擺設也行,抱着這樣的心理,我買下了這本書。

買回來後襬在桌子上放了幾天,一直沒有去看,想着以後有時間了再説,所以説要是真心想去看一本書,最好是把它從圖書館裏借回來,這樣在還書期限的催促下還有可能看完。直到有一天寢室停電,百無聊賴下我拿起了這本書,想着拿它消磨消磨時間,不得不説韓寒的文章中充滿了譏誚與幽默,在這些幽默中我才能保持閲讀的興趣。用了差不多3小時瀏覽完了這本書,只能説是瀏覽,翻到哪篇看哪篇,然後又用了半小時把整本書看了一遍,看完之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怎麼還沒來電,都停了一下午了。沒錯,這本書給我的思考沒有來電給我的思考多,又或許是我的經歷還不夠,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體會不到這個社會的大不公平,當然,社會中的各種小不公平或多或少我也碰到了。

這本雜文集裏最負盛名的恐怕就是韓三篇了,每篇講一個問題,第一篇説的是中國需不需要變革,第二篇説的是中國應該從哪方面變革,國家制度或是公民素質,第三篇則是韓寒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對民主和法制的“討價還價”。韓三篇在年前引起了網絡上的轟動,因為不少作家都不能或不敢或不想討論民主和法

制的問題,他們都被中國的體質框在裏面,束手束腳。韓寒挑起了這面大旗,引發了網絡上對民主和法制廣泛的討論,算是一次小小的文藝復興。説到文藝復興,我講一個書上的段子,韓寒當初辦《獨唱團》的時候往有關部門報的是“文藝復興”這名字,沒給批,説是帶“文藝”兩字的都不批新雜誌了,於是他啟用了第二個名字,也就是現在的“獨唱團”,沒出幾期雜誌,帶“文藝”兩字的雜誌都讓批下來了,後來他才明白,不是“文藝”有問題,而是“復興”有問題。中國的專制體制久為外國人詬病,我就聽過這樣一個事,説是外國的學生通過對中國留學生的接觸,竟然以為中國人都享受專制,而不喜歡民主。外國學生在一起討論的最熱烈的話題往往是政治,而中國學生討論的最熱烈的話題卻往往是網絡遊戲。中國人口眾多,在當下實現民主有一定困難,但困難不代表不可能,也不代表你可以忽略這個困難的問題從而不作為,路要一步步走,不然怎麼走得到盡頭,有一句廣告詞用在這裏正好,路再長,也長不過我37碼的腳步。

韓寒的這本書中除了韓三篇,其餘的則是一些訪談記錄和短篇,有諷刺現實的,有談論自己生活的,其中帶着不少機智的閃光點,能讓讀者會心一笑。在《來,帶你在長安街上調個頭》這篇文章中,他描述了自己朋友帶自己在長安街上違規調頭的事,牛逼哄哄的享受山寨特權帶來的好處。裏面有一句話讓我笑了,“沒過十秒,那輛奧迪突然滿血,全身能閃的地方都閃了起來。隨即,我被後車用擴音喇叭披頭蓋臉的罵了一頓”,想象一下,

這輛車的畫面和車主氣急敗壞的表情,從車主的臉色和行為都讓我聯想到螃蟹這種橫行霸道的動物。

其他的沒什麼好説的了,畢竟瀏覽一遍能記住的也沒多少,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來結尾,“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無關於體制,無關於民主,只是做好自己,順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並且能夠不碰到壁。

第二篇:我所理解的生活讀後感

我所理解的生活讀後感

讀書,對於我來説,算是遙遠的事,因為不怎麼讀書,所以文筆也不好。這次藉着學校裏的讀書活動,我讀了韓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説實話,也是選了一本比較薄的書吧,呵呵。

韓寒,在電視裏一直聽到和看到這個人的名字,知道他是個作家,是個很有個性的作家,還有個身份是賽車手,這讓我覺得還蠻酷的。但是我從來沒看過他寫的書,這是第一次。

當我讀完這本書的“序”,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哇,這位先生真的是很有個性,心裏想的是什麼就寫什麼,字裏行間又不失幽默,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表達了自己對一些所謂的形式的不認同,也直指我的內心,我頓時感受到了大家普遍對他文字的評價--“犀利”。

而這本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來,帶你在長安街上調個頭》,這篇文章論述的並不是國家,矛頭指向了我們自己。我們總愛在路邊的小酒館裏大聲地對我們的國家評頭論足,對我們的生活抱怨連天。雖然現實的殘酷的確值得抱怨,但就如韓寒所説的那樣:“很多人恨特權,因為特權沒有在自己手中。”文章講述了作者在20歲時,朋友帶他在本不可調頭的長安街上調了頭的經歷。其中一段説道:“沒有人能控制自己不會凌駕在他人和法律之上,哪怕他再好再温厚。體制賦予特殊個體的特權是無法靠自我修行來美化和消解的。就算你知道,那些沒有特權的人正在對你唾罵和鄙視,不存絲毫的敬意,你也無法停止享用這些。”韓寒的文章討人喜愛之處便在於此,行文看似粗魯,但總會細膩到戳入你的軟坎。在長安街調個頭得到的不只是快捷和便利,更重要的是享受那一瞬別人的矚目,那一刻你的特權帶給你的虛榮,即使你明知這隻能換來憎恨。對於每個人來説,虛榮總是難免的。確實,如果我的權力夠大的話,為什麼不使用我的“特權”呢?這樣的想法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在我們的腦海裏。但這就是社會,這個就是生活,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品嚐樂趣,接受虛榮……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段落都讓我感觸頗深,但讀了韓的這麼多文字給了我一個整體的啟示:要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聽從心靈的選擇。韓寒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很隨心,對於自己與公眾人物形象極為不符的心理活動也毫不掩飾地説了出來,或許多於他來説這並不需要下多大的勇氣,因為他本身就是這樣的人。但對於我來説,這是需要努力的,因為我總是想太多,總是被這樣那樣的事情束縛,其實細想想,人生不過如此,起點和終點已定,不論你怎麼努力結局也不過是個死,與其費盡心機追求那些浮雲般的東西,倒不如聽從內心,做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當然這個自己真正喜愛的事情也需要費些氣力尋找,因為它總是被紛繁複雜的東西所掩蓋,希望我也能找到“我所理解的生活”吧!

第三篇: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

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去。

於是,看不見的是,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

我時常在想:生命,究竟是一次怎樣亢長且複雜的過程呢?有人説:人生來是為了享受這美好的世界的;也有人説:人生來是為了還上輩子的債的——這是生命的態度。有的人活着,他卻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這是生命的價值。

生命之中,必當推及生活。生命裏與生活中的過程一樣,不斷上演着諸多得到和失去的片段,悲歡和離別,陰晴和圓缺,自古亦是如此,如今卻又是。

看到了什麼呢?

看到的和看不到的總是在交錯登場,不變的只是身為主角或是旁觀者的我們。 記住了什麼呢?

記住的和以往的都被封存於記憶力。只是,當時年少曾輕狂,剩下的只是傷痕累累的過往。當時的離經叛道,最終付出了太多的代價。

也許,這便叫做“失去後才知道珍惜,遺忘了才知道記憶”一般,不知是早已註定好的宿命,還是我們至今仍未明白的很多不確定。

生命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呢?我只能認真地活下去,來逐漸認識它。

我們從熟悉到陌生,又從熟悉到陌生。

就像這環線地鐵一樣,無論怎樣坐都要回到起點。

這真是一段複雜的過程啊!也不知道我們是從何時起開始熟識起來的。你的一顰一笑彷彿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理所當然的存在着,自記事起便出現在我的周圍。我説怎麼後來見到你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我們都保留着自己的小心思和小叛逆,有時也為了自己的小自尊而傷害了對方,可是最後便又和好如初了。

呵,這些未免有些太過俗套了吧。

所以,後來,再後來,我們的故事便不像以前那樣美好,變得形同陌路,漸行漸遠起來。我們都沒有資格和權利為對方改變什麼,那只是小説的情節,大眾心裏的團圓。而現實往往大多披着殘酷的外衣,把我們“摧殘”得體無完膚,使我們從此變得不再相信任何關於美好的東西。即使它是源自靈魂深處的稜角分明的堅韌,也早已被世俗打磨得接近圓滑。 這,就是現實的可悲。這,就是我們最後的結局。轉來轉去,原以為還可以回到原點,但是卻再沒有了交集。當時説好的莫棄,現在卻不得不分離。

我覺得,人還得有一個圓滿的結局比較好。和諧社會裏,需要提高的,是人們的幸福感。 我不知道自己怎麼想到了這裏了。

看着那些一閃而過的風景,那些不斷倒退的路燈。

她聞到了整個城市的憂傷。

這是今天的最後一趟班車,也是眾多平凡日子當中的一刻。這座光怪陸離的城市也許在此時才停下來了它一天的喧囂,變得安靜下來。人們都在向着同一個地方挪動,那是每天的棲息之所,不過他們此刻的心裏正在計算着,比較着,今天又賺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或許只有此時,才是很多譬如與假設可以存活的時間。

第四篇: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承認我盜用韓寒那本新書的題目。因為臨時有感而發不知道用什麼題目好,就套用過來。

我所理解的生活,是由自己在無數個選擇中的選擇組成的。比如你選擇過的方式,勤奮或努力。比如你選擇誰在你身邊和你度日,有的人讓你度日如年,有的人讓你度年如日,有的人懂你讓你世界多彩繽紛,有的人折磨讓你世界黑白顛倒。比如你選擇柴米油鹽醬醋茶,比如你選擇小鎮還是大城,比如你選擇……

其實是你選擇你開心或不開心,你選擇是死得其所還是死不瞑目。

再這麼想下去,連自然選擇學説都扯出來了。你的存在是上帝的選擇,是那顆巨大的卵子恰好選擇瞭如此幸運穿越卵子設下的種種屏障還要與千百個競爭者賽跑後一紮進去的精子。你的喜怒哀樂是大腦皮質選擇在你在外界環境的表達方式。你的鹼基對選擇了你所對應的性狀,你一出生是個天才還是個傻子,是個姚明高還是侏儒矮,是個天生麗質還是天生勵志。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那一堆恰好適合你自己心裏鍾愛的生存下來的選擇,匯成的大雜燴。莎士比亞早明白,to be or not to be, this is a question. indeed, this is not only a question, but also your life.

第五篇:讀韓寒《我所理解的生活》

1.【生命有時終須有,生命無時需強求】

這種觀點是與隨遇而安相對立的,卻又統一。該拼搏的時候就該放手一搏,去努力地爭取機會,我要。即使最後失敗,卻可以對自己説:我曾經奮鬥過。對於隨遇而安,我認為它是一種對待困難或挫折的一種態度,不過分計較,不生煩惱心。年輕時我願拼搏進取,暮年時願我隨遇而安。

2.【關於韓寒的“政事”】

粗略翻看韓寒的政事,對之不太感冒。對於政治,沒有那麼多吐槽的也用不上吐槽。理解中國的基本國情,無法指望負載太多的中國乘着火箭一步登天,理解,並相信我們會逐步變好。對於那些不足之處,自然有專業人士研究解決,個人無需吐槽抱怨,耗時耗力。當你真正的做到了一個位置,有能力去改變一切的時候再大談想法做法(這也就是自己應該做的了)但這樣説並不意味着不關心國家大事,有什麼政策還是積極響應的。所以,身為一個普通的基層市民,關心響應政策還是好的,但主要是做好自己,管理好做好自己身邊的事情為妙。

3.【對小三的看法:很多人的感情都是從第三者開始的,尤其是眼界高的人,你能看上的人,他(她)沒什麼理由和概率是單身的,要麼你戰勝,要麼你共享。婚姻應該是開放的,就是説,在獲得前配偶的理解和許可下,你應當可以疊加婚姻的,男女都是這樣。你也許覺得這是對愛情的褻瀆,我倒是覺得你也許不懂愛情】

這是我不很認同的一個觀點,作者只是站在個人的方面,提出了什麼所謂愛情的昇華。卻未看透我們是人。作為動物,本能就是佔有,繁殖後代,無所謂責任或道德。但人不一樣。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下,不應該也不能去那樣做事。既然成立了家庭就要對這個家庭負責專一地培養情感,經營這個家庭。這是我現在的觀點也將來也會是。

4.【??想發財千萬不能來賽車圈和出版圈,但是很幸運這些都是我喜歡的行業,賺的再少十倍我也願意】

這種職業觀念贊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果自己做着所愛好的工作,人生會很幸福。我的職業觀念如下:不做違背道德法律的職業;做不很願意卻掙錢很多的職業,但前提是有充分業餘時間拿掙到的錢去做我喜歡的事情;或掙錢可觀非常熱愛的職業。

5.【你是哪種日後會對追求你女兒的人指手畫腳的老爸吧?如果有人追我女兒,我肯定三天之內把這個人查個底朝天,然後把資料放她桌上。我會告訴我女兒泡妞的手段是怎樣的,什麼該地方。不如我覺得如果一個女人答應和一個男人單獨吃飯,單獨看電影,就是答應和他上牀了。】

在曖昧或戀愛中,肯定會有自己的主觀臆想或感情用事。應像韓寒的觀點一樣,保持一種冷靜的態度,客觀的來看待感情,不要讓它衝昏了頭腦。

6.【我不討好任何人:所謂活出敢性,也許是一個契合我的標籤。可以後會,但不留遺憾,有很多事做了以後發現自己傻了或者失敗了,但還是要去做】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自己活得是自己的人生,為什麼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呢?被別人目光所奴役的人是不幸福的,更是傻到極致。自己就是自己,不用為任何人去做自己不願的改變,不用做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情。just be yourself,活出敢性。

7.【紅燈永遠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前程的,是你的才能】

一個人若想在社會立足,亦或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首先要有個人必備的素質與才能。若是腦袋空空,口袋一定不會是滿的

8.【我常説一句話:人,可以不上學,但一定不能停止學習。】

學無止境,學習,永遠也沒有個頭。像蘇軾曾説,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 活到老,學到老,努力提升自己。人生中,不斷學習,不斷體驗,方不白走一遭。

9.【我要説的是,你去哪裏一點都不重要,路途上任何一樣景物,你要去的任何目的地其實真的不重要。但是你的伴侶很重要,如果你和一頭豬同行的話,你去哪裏都會覺得像在豬圈裏。】

我認為,去哪裏很重要,目的地很重要,伴侶也同等重要!選對人,幸福一生;選錯人痛苦一生。

10.【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神,愛你者的神,你所支配的世界裏的神。行善不作惡,創造不伐異,即為神。那些享有絕對權力而作惡者,是妖是魔,不是神。被神化者更非神。神不保佑你,因為神就是你所理解的你自己。】

做自己的神,自己的貴人!

(對於韓寒個人,不褒不貶,不狂熱不淡漠。讀書就是這樣,瞭解各種觀念及做事方法,各種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中吸取前人經驗,提取出精華,摒棄掉糟粕;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