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對以人為本的理解(精選多篇)

欄目: 思想彙報 / 發佈於: / 人氣:1.49W

第一篇:大學生對以人為本的理解

大學生對以人為本的理解(精選多篇)

尊敬的黨組織:

身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就要有新的時代氣息。在大學期間我們就要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好好學習。我們要勇於承擔建設新時代的責任。這其中我們的思想教育不能放鬆,我們要緊跟時代,學習先進的理論。我們應該以熱情的態度學習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簡言之,一是由於以人為本簡明扼要、正確精闢地概括了實現科學發展所必須堅持的出發點、主體、動力、目的等基本原則,而這些正是構成科學發展觀核心內容的基本要素。二是由於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的基本要求——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統籌兼顧,能否實現的前提和關鍵。

從理論上看,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與純粹描述自然界和社會運動客觀過程的一般發展觀,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它主要是指社會和人自身的發展問題。是黨從當代世界和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總結實踐經驗而形成的,人民如何自覺地創造歷史,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觀點。把“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一是把辯證唯物主義關於人有自覺能動性的基本觀點,貫徹於社會發展論。在尊重自然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上,突出人的主體性,集中表達了人類應該如何能動地改變客觀世界以實現自己的目的,以及這一主體和客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動社會發展進程所持的基本觀點。二是把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眾創造歷史的觀點,貫徹於社會發展論。人是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人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進步的主要推動者,理應成為社會的主人和社會財富的享用者。所以,把以人為本確立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充分肯定了人、人民對社會主義發展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

從實踐上看,把以人為本確立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抓住了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保證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了正確的指導方針和總體戰略。要改變中國貧窮落後的狀態,必須走發展之路,這是大勢所趨,人之共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果。但是,也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問題。這些情況已經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發展問題,有了新的認識。這就是不僅要把發展放在首位,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而且必須更加明確:發展的主體是誰、依靠誰來發展?發展為了誰、發展成果歸於誰?衡量發展功過成敗的標準究竟是什麼?提出以人為本,就是為了正確回答這些重大原則問題。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中,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人民始終起着決定性作用。為誰發展、靠誰發展、如何發展,都應由人民做主,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發展的成果也應該由全體人民共享。

所以,主張發展應“以人為本”,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在發展問題上的根本立場。只有正確解決這一世界觀問題、立場問題,才能保證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才能排除發展過程中各種錯誤傾向和消極因素的干擾,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才能協調好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係,化解矛盾;才能真正做到統籌兼顧,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使發展的成果最終惠及社會全體成員。

放眼人類歷史和當代世界現實可以看到,人類真正自覺地設計整個社會發展的藍圖,以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目的,全面規劃、統籌安排,動員組織全社會的力量予以實施,並使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是從社會主義社會才開始的,也只有社會主義社會才有可能實現。所以,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實質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科學發展觀。

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學好學透徹,最終讓科學發展觀成為指導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有利工具。請黨組織相信我們,我們一定不會辜負黨組織對我們的殷切希望和國家對我們的培養,我們以實際行動證明的。

彙報人:haoword

2014年4月4日

第二篇:大學生入黨思想彙報:科學理解堅持以人為本

尊敬的黨組織:

學習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充分理解其核心內容——以人為本。我認為只有完全理解着這四個字的涵義,我們才可能真正貫徹這種理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中。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最主要最根本的是要科學理解、正確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那麼,如何從理論上科學理解、在實踐中正確堅持以人為本呢?

要正視人的地位。堅持以人為本,首先要正視人的地位。在世界萬物中,人始終處於主體、主導的地位。除了人,其他諸如自然的、社會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一切關係和事物,都是由人支配的,都是為了人的生存、發展和享受需要。正視人的主體地位,就要在一切社會活動中始終把人放在最主要、最突出、最根本的位置。以人民的需要確定發展目標,依靠人民推動發展,發展成果由人民享受。

要發揮人的作用。堅持以人為本,關鍵要重視人的作用。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在一切社會活動中始終起着能動的、創造性的作用。正是人的這種能動的創造性,才不斷地改造利用自然、建立完善社會制度、創造發展先進文化,推動人類社會一步步走向文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是人民的事業,要順利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就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的能動作用,為每個人聰明才智的發揮、積極性的調動、創造力的激發,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要利用一切條件、動員一切力量、提供更多方便、創造更多機會,保證充分就業;

要在全社會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適應的創業機制,營造鼓勵人們幹事業、支持人們幹成事業的社會氛圍,排除一切影響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的思想、體制障礙,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人的創造活力。

要滿足人的利益。人為什麼要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活動,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經濟、政治、文化需要,這種通過一定經濟方式、政治方式和文化方式實現的需要,就是利益。利益是人的活動的根本動力。離開利益的引導和激勵,人的一切行為就會終止。堅持以人為本,最根本的是要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各種利益。人民羣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體力量,能不能充分發揮人民羣眾在改革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關鍵要充分利用利益機制。要建立健全經濟、政治、文化活動的體制機制,最大限度地實現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經濟、政治、文化利益,充分調動億萬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總之,只要牢固確立了以人為本這個核心理念,深刻了解以人為本的基本內涵,就會在一切社會活動中充分重視人的地位作用,使發展逐步走上文明之路。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希望能夠得到黨組織的指導。我相信學無止境,我還會繼續深入思考,爭取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此致

敬禮!

彙報人:王豔

2014年3

第三篇:全面理解“以人為本”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一個整體,不能割裂。

●以人為本,可以詮釋為“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但前者的涵蓋面更廣。

●以人為本的提法,和西方的人本主義思潮沒有任何關係。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內涵十分豐富,需要我們認真學習。根據自己的學習體會,我感到應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一個整體,不能割裂。不能把其中的以人為本單獨抽出來作為一個獨立的命題到處套用,導致這一概念在使用上的泛化。科學發展觀是黨中央在總結多年實踐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是我們黨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所取得的重要認識成果,是發展觀上的重大突破。科學發展觀之所以把以人為本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其中,是因為我們所講的發展,其外在形式雖往往表現為物質的、經濟的方面,但它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這個目的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忘記了就會迷失方向,就會使發展偏離正確的道路。一段時間內,一些人把gdp的增長當作衡量經濟發展的唯一標準,這種“見物不見人”的片面認識,在實踐中帶來了危害。當然,gdp指標還是應當重視的,只不過不能把它當作唯一指標、唯一標準。如果説以人為本是發展的目的,那麼中央提出的“五個統籌”,就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只有做到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事業的發展不偏離健康的軌道。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的含義,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含義沒有實質上的不同,兩者都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羣眾是歷史的主體的基本觀點。以人為本,可以詮釋為“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也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因此沒有必要把以人為本改為“以民為本”。那麼,為什麼不提“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而是提“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呢?因為後者的涵蓋面更廣。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不但涵蓋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國內外的協調發展,還包括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也就是説,在今天談發展,不能不考慮環境的保護、生態的平衡,這不但涉及我國的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能否持續發展,而且關係所有人能否生存。這樣的內涵比“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為廣泛。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當然也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三,以人為本是我們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有其特定含義,和西方的人本主義思潮沒有任何關係。西方的人本主義思潮源遠流長,一直到今天影響仍然很大,並且產生了不少分支和變種。這一思潮最基本的特徵,就是把人説成是超越歷史、超越階級、超越各種社會關係的抽象的人,在本質上是和馬克思主義格格不入的。因此,決不能認為我們黨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西方的人本主義思潮有什麼淵源關係。當然,也不要一看到以人為本的提法,就敏感地認為這種提法和人本主義思

第四篇:理解學生以人為本

理解學生以人為本

教師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她神聖、偉大、高尚,世界一切讚美的詞語都可以用在她身上。我特別認真的學習了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有了一些體會。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係的準則,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着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

雖然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卻肩負着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於是在學習之餘,僅靠着自己從教以來點點滴滴找出了工作中的不足和以往教學中留下的遺憾,終於明確:身為教師必須要做到全身心去愛自己的學生。因為當你走進學校大門時,你的一切就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而是屬於孩子們。喜歡學生、愛護學生,應當是教師的天職,正所謂:師愛即師魂。可是在實際中真正做到這一點,尤其是做到喜歡每一個孩子,卻是非常不易的。教師不應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人情的親疏、智力水平的高低等因素而對學生另眼相看,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公正合理地對待每一個學生。

第五篇:如何理解以人為本

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

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

如何理解“以人為本”

【是什麼】即“以人為本”的涵義。(更多請關注)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提出以人為本的根本含義,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堅持為崇高理想奮鬥與為最廣大人民謀利益的一致性,堅持完成黨的各項工作與實現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堅持保障人民利益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一致性,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重要論述表明,“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人為本”最根本的含義。【必背】

【怎麼看】“以人為本”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發展的最高形態或理想狀態,它包括各種能力(勞動能力和其他方面實踐活動的能力)充分而全面發展,包括社會關係(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的高度豐富和全面完善,以及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和充分滿足。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是統一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徹底實現必須以人類解放的實現為前提。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人的全面發展,即“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價值目的,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

其豐富內涵是:①是“兩大原則”的統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以人為本建立在客觀規律的基礎上;把對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和運用服從於以人為本的目的,充分體現了真理原則與價值原則的統一。 ②是“兩個尺度”的結合。人類社會發展既是客觀歷史演進的過程(即歷史的尺度),又是人的價值實現的過程(即人的尺度)。社會發展的程度最終是通過人的發展程度來衡量的。以人為本是社會進步的最高價值目的。 ③是“三個角度”的體現。a、作為歷史觀,它強調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b、作為價值觀,它強調人民的主體地位,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為了人和塑造人。c、作為思維方式,它要求我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既要運用歷史的尺度,又要確立和運用人的尺度,以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經濟和社會建設的出發點、目的和標準。

【怎麼辦】即怎樣才能做到“以人為本”

①要做到“五個着力”(詳答)a、着力於加快經濟發展,儘快提高全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b、着力於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創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政治條件;

c、着力於加強和諧文化建設,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d、着力於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e、着力於生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

②要做到“五個統一”(答題第二思路)a、把支持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和保障全體人民“各得其所”統一起來;b、把服務人民羣眾和提高人民羣眾統一起來。首先,把執政公民的理念體現在為羣眾切實解決實際問題上。其次,要在發展中不斷提高作為生產力中最活躍因素的人的素質,這是發展快慢、大小、好壞的決定性因素。c、把實現最大多數人的利益和兼顧不同方面羣眾的利益統一起來;d、把人民羣眾長遠利益和人民羣眾眼前利益統一起來。e、把發揮黨和政府的領導作用和發揮人民羣眾的創造精神統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