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傷逝讀後感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67K

傷逝讀後感精品多篇

《傷逝》讀後感1600字 篇一

今天休班!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可以睡懶覺了!今天的懶覺破了一年以來的記錄,睡到10點半才懶懶的起牀,恍惚間有種回到大學時光的熟悉,睡覺真舒服啊!想想親愛的梅總就沒我這麼幸福了,休班對他來説幾乎是不可能的,睡懶覺更是一種奢侈!老闆是很辛苦、很孤獨的!

秉承昨晚梅總的教誨,準備從今天開始寫讀書心得!翻開大學的語文課本,從前到後的文章幾乎是按照年代的順序排的,從周初、春秋時代的詩經,到先秦的散文、再到漢魏詩、六朝的賦、文、詩、唐詩宋詞元曲、最後到明清的戲曲、詩詞、古代白話小説,現代散文、小説,當代小説、新詩,一本書囊括了中國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包容了各種類型、各種題材的文章,用那句:“中華文化是博大而精深的”的話來形容再貼切不過了!

因為比較喜歡魯迅的作品,再加上對古文實在是沒有多大的研究,就讀了魯迅寫的收錄於《彷徨》中的一篇小説——《傷逝》,是以青年人戀愛和婚姻為題材的小説。文章寫於20年代初期,當時正是五四個性解放思潮盛行的時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成為當時最具影響力的口號,《傷逝》以文學的筆觸表達了同樣的主題。

故事的大概情節是在自由思想萌發時,一對覺醒的青年男女相戀,後遭到家族反對,私奔同居,最後抵擋不了社會輿論與經濟困難的雙重壓力而走向結束的愛情故事。子君給了我相當深刻的印象,她的温順、柔和和悲哀的死亡令人不勝感慨。涓生 和子 君本性上都是善良的人,為什麼子君會在這個小圈子中一步步走向滅亡呢?究竟是什麼害死了子君呢?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句表達上還略顯生澀的話曾令涓生非常高興,他從中看到了子君的獨立和堅強。然而,事實上子君是沒有學會獨立的。所謂“獨立”應該是自己主宰自己,而這一點又建立在有能力養活自己的基礎上。可是子君不行,她首先沒有維持生計的本領,所以她剛從家庭中脱離出來,又把自己全權交給了另一個人來主宰。表面上看來私奔是一種了不起的舉動,實際上卻只不過是一次權力的轉手罷了。她拒絕做一個封建家庭的乖女兒,卻心甘情願地做了小知識分子的家庭主婦。 倘若子君目光遠大,投奔一個成熟的,有經濟能力的人,也尚不致落到如此田地。可惜涓生也不過只是一個思想尚還幼稚,卻又自以為進步的青年。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進步思想,但又喜歡將生活理想化;

另一方面他又很貧寒,經濟上十分拮据,還沒考慮清楚麪包和愛情的關係,就不負責任地接子君一起生活。他將子君理想化了,他以為她是堅強、獨立、富有進步氣息的新女性,他不知子君的勇敢完全是出於對他的信任和依賴。一旦子君見了他的無力,見他也必須為生計奔波,她也不得不為他變成一個家庭主婦。涓生 和子 君其實都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們都無力改變,當現實和理想產生了太大的落差,子君便逆來順受了,然而涓生卻不能忍受,他認為子君違背了他的理想,於是歸咎於她。再加上子君非常的軟弱、善良,他趕她,她就走了。其實他們合築一個 家時子 君也賣掉了自己的金首飾,她完全有留下的權利。但子君壓根兒沒想到這些,她歸根到底太幼稚,太單純了,她過於浪漫,看愛情重過一切,所以當涓生説不再愛她時,她便心如死灰,什麼都不想爭取了。 究其根本,子君和涓生都是太幼稚的人,只是子君要更淺一些。她似是而非地學到一些新鮮的思想,造就了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對愛情的嚮往使她敢於衝破封建家庭的牢籠,然而她只知依靠涓生,以他為一切的出發點。説明她還未擺脱封建夫權思想的束縛,她適應不了社會,看不透生活,最終便被生活所吞噬了。

小説以涓生的自由口吻寫出來,具有強烈的感傷和追悔色彩。但造 成子 君悲劇的主要原因是黑暗的社會。正因為如此,小説的主題就顯得更為深刻,它不是一個簡單的道德悲劇,而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和精神悲劇。它既是對封建社會的批判,更是對單純的追求個性解放青年的一個告誡:沒有社會的解放,沒有經濟上的獨立,個性解放是難以成功的。

今天讀的這部作品有些感傷,以至於都影響了我今天的心情。好久沒寫讀書心得了,乍一寫沒啥感覺了。以後要儘量挑一些實時性的、汽車行業的一些東西讀,來彌補自己對汽車知識的匱乏!

《傷逝》讀後感 篇二

沒有物質的保障的愛情終是不可靠。它,不知何時起,會悄悄地令入迷者失望。

子君就是一個為了追尋愛情,卻被她所選擇的人涓生拋棄的一個例子。子君孩子氣的眼,天真無邪,對愛情充滿了渴望。為了追尋自由的愛情,不惜與家人脱離關係,可是呢?因為沒有物質的保障而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她被涓生拋棄。在那個壓迫成風、講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提倡自由戀愛是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且不説與家人脱離關係,單是作出如此之行動且還被拋棄是如此的令社會所不容。最後,子君只有一個結果----死。

在子君與涓生剛接觸時,他們是如此的合拍。他們有共同的愛好,一起談雪萊、談泰戈爾、談伊索生、談男女平等。可是呢?最後呢?分了手。她沒有選擇,只能接受,接受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命。他們住在一起的開始,我相信,我們有必勝的信念----向家族向社會反抗的信念,我也相信他們自信能過得很好。是的,他們一開始很幸福很安寧,子君在家為涓生操持家務,涓生在外維持生計,然而經濟問題卻在慢慢地來了。女人是個敏感的動物,一點的風吹草動就能引起他們的不安懷疑,尤其是對自己所愛的男人、所依附的男人,子君從涓生的晚回家、對自己的敷衍中查出點端倪,可是她卻不願相信,寧願自我欺騙,所以她一遍又一遍地“開始了往日的温習和新的考驗,逼我做出許多虛偽的温存的答案,將温存示給她”,而且,她早就不看書了,。

終於,涓生告訴了子君,他已經不愛子君了,他的心地有些輕鬆了、舒展了,卻將重擔給了子君。“我沒有負者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重擔卸給她。她愛我之後,就要負這重擔,在威嚴和冷眼中走着所謂人生道路。”漫漫黑夜路,寒風凜冽,沒有温暖的房舍,沒有同行者,只有子君一個人。其實,子君的不幸也不能完全歸咎於涓生,既是當初雙方相互信任做出的選擇,選擇的失敗都有責任,只是,子君的結果卻是如此之不幸、如此之悽慘。

沒有物質保障的愛情太廉價,是涓生教了子君一堂重要的課。

可是,一切都太遲了。

《傷逝》讀後感 篇三

《傷逝》,作者魯迅,故事講的是一對青年男女的感情故事。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我”,這是文章的開篇詞。男青年涓生愛着女青年子君,在他們相愛的初期,同居之前,他是十分愛着子君的。“期待子君的到來。在久待的焦躁中,一聽到皮鞋的高底尖觸着磚路的清響,是怎樣地使我驟然生動起來呵!”在一齊時,他倆熱烈的交談着:“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她總是微笑點頭,兩眼裏瀰漫着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可是,同居後不久,子君操持着家務,“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功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由此可見,子君是一心一意的過日子,操持的家務,為涓生計算着柴米油鹽,煮飯洗衣。可涓生覺得沒有思想的交流了,開始不快活起來了。不久,涓生失業了,“人們真是可笑的動物,一點極微末的小事情,便會受着很深的影響”。

日子過得艱難了,人也起變化了,把子君養的油雞吃了,不久,養的狗阿隨也無力伺養了,放了生。“我一回寓,覺得又清靜得多多了;但子君的悽慘的神色,卻使我很吃驚”。涓生非但不去安慰子君,反而開始嫌棄子君了。“(我)此刻忍受着這生活壓迫的苦痛,大半倒是為她。但子君的識見卻似乎只是淺薄起來,竟至於連這一點也想不到了”。之後涓生不管子君,找到個燒着火爐的免費的圖書館裏看書、度日,“我最終在通俗圖書館裏覓得了我的天堂”。同時,嫌棄着子君:“她早已什麼書也不看,已不明白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明白捶着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説得多麼冠冕堂皇,就是嫌棄唄!“説出我的意見和主張來:新的路的開闢,新的生活的再造,為的是免得一同滅亡”。“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我老實説罷: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但這於你倒好得多,因為你更能夠毫無掛念地做事……”。“子君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瞬間便又蘇生,眼裏也發了稚氣的閃閃的光澤。這眼光射向四處,正如孩子在飢渴中尋求着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着我的眼”子君隨她父親走了,不久,傳來子君死了的消息

這篇故事看得我很是生氣,給我的感覺涓生就是一個負心漢!相戀是完美的,他是如何的期待、盼望着子君的到來,那麼熱烈的交談。同居後,生活裏就主要是柴米油鹽了,女人這樣的為你做,照顧着你,正是因為愛着你呀!不然,誰願意做這些粗活?玩、享樂誰還不會嗎?可這男人看不到,吃飽喝足了,就需要精神上的交流。沒錯,但這是建立在你吃飽喝足的基礎上啊!餓着肚子的時候你需要什麼呢?很鄙視這男人,他自私,狹隘,只明白自我,看不到別人為他所做。

在文章的最終,涓生後悔了:“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我願意真有所謂鬼魂,真有所謂地獄,那麼,即使在孽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説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否則,地獄的毒焰將圍繞我,猛烈地燒盡我的悔恨和悲哀”。我甚至不相信涓生的懺悔,覺得人性難移。同時,也認為後悔是沒有任何作用的。錯了就是錯了,害人害己而已。

《傷逝》讀後感1300字 篇四

子君走了,涓生説:“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傷逝”,子君的傷,涓生的傷,也勾起了我的傷。

子君愛涓生,是那樣地熱烈,那樣地純真。在那個受舊思想束縛的年代,一個弱女子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不惜與家人反目。我不知道當她分明堅決地説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又需要多大的勇氣。艱苦的生活,子君沒有半點抱怨,她總是用笑容去遮掩她的不樂。為了她愛的人,她傾注着全力去做飯,日夜的操心,她就這樣終日汗流滿面,短髮都粘在腦額上,兩隻手也粗糙起來。然而最終的最終,她還是沒有得到那份本應屬於她的愛情,子君幾乎付出了全部,然而還是輸給了現實。

涓生愛子君嗎?我想愛吧!愛開始的子君,愛逝去的子君。如果有這樣的女子為你付出全部,愛你多於愛自身,我想你也是愛的。只不過後來經歷了一些事情,某種東西蒙蔽了那份純真的愛吧!生活越來越拮据,油雞們逐漸成為餚饌,阿隨也被送走了,涓生看子君的頹唐,感歎人是多麼容易改變呵!當涓生孤身枯坐,回憶從前,竟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嗎,-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世界上並非沒有為了奮鬥者而開的活路。如果説子君變了,那涓生必然變了,而且變得更加徹底。愛情與生活,為何硬要這樣聯繫呢?子君沒有錯,涓生沒有錯,只是愛情太過脆弱,輸給了生活。

我同情子君,也為子君感到不值。那樣純真的人兒,只是為了尋求她的愛情,她付出了全部。不管生活多麼困苦,她都竭力地呵護着她的愛人,然而結果是他不愛她了。精神上的打擊要比物質上的打擊更加沉重吧!子君的離開是必然的,她已經沒有任何留下的理由。子君死了,她連惟一的希望都破滅了,生存對她又有何意義,活着對她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煎熬吧!或許有一天,涓生會明白子君的苦衷吧!他會發現子君沒有變,子君一直都是那麼愛他,子君的付出是那麼地無私,以至於連回報都忽視了。不過,子君等不及涓生的覺醒了,她是那樣地,帶着悔恨,永遠地逝去了。

愛情為何如此脆弱?無辜地被扣上“罪惡”的頭銜。當所有的矛頭指向愛情,我們也只是悲哀地選擇結束。是愛情的錯?還是我們不夠堅持?當愛情遇上現實,愛情就被扼殺了,怪現實太殘酷,還是愛情太脆弱?其實愛情沒有錯,現實也沒有錯,錯的是我們自身,我們總是主觀地把愛情和現實聯繫在一起,為了生活,好像就非要拋棄愛情似的,所以愛情輸給了現實,是那麼地無奈。

得到的總是被當做理所當然,還挑三揀四,為何要等失去後才知道珍惜呢?失去了,再多的悔恨,也是於事無補。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得不到的,那本就不屬於你。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你一直挑她的小毛病,就不會發現她的優點。如果你努力發現她的好,那麼她的小瑕疵也近乎完美了。

佛説:“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相遇,相識,相知,難道還要相離嗎?一份愛情,的確來之不易,為什麼不能好好珍惜呢?不要用其它的理由去扼殺愛情,愛情真的很脆弱。兩個人在一起,就是要不斷地磨合,學會包容,學會理解。 涓生悔恨了,可是子君不在了。珍惜為你付出的人吧,同時要有顆感恩的心,懂得去回報。愛情就是那麼脆弱,需要雙方的共同的呵護。輸什麼,也不能輸了自己。

《傷逝》讀後感 篇五

子君走了,涓生説:“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我。”

“傷逝”,子君的傷,涓生的傷,也勾起了我的傷。

子君愛涓生,是那樣地熱烈,那樣地純真。在那個受舊思想束縛的年代,一個弱女子為了追求自我的感情,不惜與家人反目。我不明白當她分明堅決地説出:“我是我自我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又需要多大的勇氣。艱苦的生活,子君沒有半點抱怨,她總是用笑容去遮掩她的不樂。為了她愛的人,她傾注着全力去做飯,日夜的操心,她就這樣終日汗流滿面,短髮都粘在腦額上,兩隻手也粗糙起來。然而最終的最終,她還是沒有得到那份本應屬於她的感情,子君幾乎付出了全部,然而還是輸給了現實。

涓生愛子君嗎?我想愛吧!愛開始的子君,愛逝去的子君。如果有這樣的女子為你付出全部,愛你多於愛自身,我想你也是愛的。只可是之後經歷了一些事情,某種東西蒙蔽了那份純真的愛吧!生活越來越拮据,油雞們逐漸成為餚饌,阿隨也被送走了,涓生看子君的頹唐,感歎人是多麼容易改變呵!當涓生孤身枯坐,回憶從前,竟覺得大半年來,只為了愛—盲目的愛嗎,—而將別的人生的要義全盤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愛才有所附麗。世界上並非沒有為了奮鬥者而開的活路。如果説子君變了,那涓生必然變了,並且變得更加徹底。感情與生活,為何硬要這樣聯繫呢?子君沒有錯,涓生沒有錯,只是感情太過脆弱,輸給了生活。

我同情子君,也為子君感到不值。那樣純真的人兒,只是為了尋求她的感情,她付出了全部。不管生活多麼困苦,她都竭力地呵護着她的愛人,然而結果是他不愛她了。精神上的打擊要比物質上的打擊更加沉重吧!子君的離開是必然的,她已經沒有任何留下的理由。子君死了,她連惟一的期望都破滅了,生存對她又有何意義,活着對她就是一種精神上的煎熬吧!或許有一天,涓生會明白子君的苦衷吧!他會發現子君沒有變,子君一向都是那麼愛他,子君的付出是那麼地無私,以至於連回報都忽視了。可是,子君等不及涓生的覺醒了,她是那樣地,帶着悔恨,永遠地逝去了。

感情為何如此脆弱?無辜地被扣上“罪惡”的頭銜。當所有的矛頭指向感情,我們也只是悲哀地選擇結束。是感情的錯?還是我們不夠堅持?當感情遇上現實,感情就被扼殺了,怪現實太殘酷,還是感情太脆弱?其實感情沒有錯,現實也沒有錯,錯的是我們自身,我們總是主觀地把感情和現實聯繫在一齊,為了生活,好像就非要拋棄感情似的,所以感情輸給了現實,是那麼地無奈。

得到的總是被當做理所當然,還挑三揀四,為何要等失去後才明白珍惜呢?失去了,再多的悔恨,也是於事無補。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得不到的,那本就不屬於你。一個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你一向挑她的小毛病,就不會發現她的優點。如果你努力發現她的好,那麼她的小瑕疵也近乎完美了。

佛説:“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相遇,相識,相知,難道還要相離嗎?一份感情,的確來之不易,為什麼不能好好珍惜呢?不要用其它的理由去扼殺感情,感情真的很脆弱。兩個人在一齊,就是要不斷地磨合,學會包容,學會理解。

涓生悔恨了,可是子君不在了。珍惜為你付出的人吧,同時要有顆感恩的心,懂得去回報。感情就是那麼脆弱,需要雙方的共同的呵護。輸什麼,也不能輸了自我。

《傷逝》讀後感 篇六

夢想的旅程帶着很多的感傷,情感的開始更於心中感悟,一副雋永幽遠的畫卷,幾許別樣浪漫的人生。

子君,兩副面孔出現的子君。會館時期的子君是戀愛時期的子君。這個子君在小説中是一個新女性的形象,果敢,有見識,有主見。而吉兆衚衕時期的子君——即同居時期的子君——卻是一箇舊女性的形象,怯弱和無知,帶有中國舊時代烙印的傳統女性。不管怎樣説,子君這個女性,代表的是不只自我。世上最能打動人的是杯具,這是很殘忍。《傷逝》是一部徹徹底底的杯具。子君死了,為涓生而死了,那是時代的杯具,更是子君把感情當作人生終極目標的痴情女子的杯具。

涓生,一個擁有感情卻又時時被時代所要挾的知識分子,他應對帝國主義的罪行能夠義憤填膺,而應對情感卻畏首畏尾,他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但他的感情卻是那樣的脆弱卻又那樣的堅固:“她卻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讀熟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敍述得如生,很細微,自然連那使我不願再想的淺薄的電影的一閃。夜闌時候,是相對温習的時候了,我常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運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須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這,是他對子君的理解,更是他對感情的理解子君的杯具在於把感情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真的無法承受失去。子君選擇和涓生一齊生活,她的壓力在那個時代肯定比涓生大得多。在那“五四”初期的時代裏,子君的執著,卻給她帶來無數鄙視的目光。“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種絕然的態度,已經註定她把感情視為生命的全部的杯具的開始。

《傷逝》是一種超越視覺和人生的衝擊,我們分析的永遠都只是別人的感情,而我們自己此時此刻正經歷着的、心碎着的感情卻是我們自己也不願去分析,不願去推敲的。箇中原因是經不起。

在感情夢想的追求過程中,涓生從浪漫走向實在,從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則從果決剛強走向平庸懦弱,從期望到滿足進而走向失望和絕望。在與生活所作的杯具性抗爭中,子君是弱者和犧牲品,而涓生則作為一個強者最終站起來,“向着新的生活跨進第一步去,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説謊作我的前導……”。不能説他必須會成功,至少,他還沒有失敗。

傷逝讀後感 篇七

《傷逝》創作於1925年,這是魯迅先生唯一一部反映青年男女愛情的小説,寫的是涓生與子君對戀愛與婚姻自由的追求,這追求本已獲得成功,但終於還是在社會的壓迫和自身的盲目與自私下失敗了,傷逝讀後感。

張愛玲曾在作品中提到一句話:"時代的車轟轟地往前開,我們坐在車上,經過的也許不過是幾條熟悉的街衢,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驚心動魄。可惜我們只顧着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鋪櫥窗裏,找尋我們自己的影子——我們只看見自己的臉蒼白渺小,我們自私與空虛,我們恬不知恥的愚蠢。誰都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1925年,是五四運動時期,所有的年輕人都在追求男女平等,自由戀愛,嚮往着自由戀愛的刺激與甜蜜時,魯迅,作為一個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等領域均有貢獻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看到了與別人看到的不一樣的東西——在人們盲目追求自由戀愛的同時,會受到來自社會的壓力,這樣的壓迫是沉重的,是可以讓所謂盲目的愛情四分五裂的。

"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悔恨與悲哀,為子君,為自己。"

這句話是涓生説的,顯然,這句話中包含了太多,對於子君,涓生是後悔的,如果沒有他,子君不會離家出走與他同居,揹負着別人的唾棄和家人的責罵活着;如果沒有他,或許她不會被生活壓迫至死,沒有時間聊天散步,每天只有做飯,餵雞,洗衣服;如果沒有他,或許,子君不會死。

對於生活,涓生是悲哀的,他與子君的愛情好不容易獲得成功,最終卻因為生活而破裂,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日子就無法繼續,在涓生看來,貧困的生活讓子君不再像從前一樣有靈氣。

有人説,子君是小説中最無辜的人,為了涓生,她放棄了一切,無論是錦衣玉食的生活還是閒適安逸的家庭,她都放棄了,她只是想與涓生廝守,她盲目地愛着涓生,信任涓生,所以切斷了自己所有的後路,到頭來,涓生自私的用一句"我不愛你了"將她的靈魂奪走了。

其實這樣想也不全然對,子君是可憐的,但如果當初沒有遇到涓生,沒有聽他説西方的故事,她就沒有機會知道兩性其實應該平等,戀愛應該自由,也不會説出“我是我自己的,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樣打破傳統打破封建的豪言壯語來。

“'我是我自己的,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是我們交際了半年,又談起她在這裏的胞叔和在家的父親時,她默想了一會兒後,分明地,堅決地,沉靜地説了出來的話。”

子君的態度是堅決的,她説出了五四時期所有嚮往自由的青年想説的,這話對涓生來講無疑是動人的,它“很震動了我的靈魂,此後許多天還在耳中反響,而且説不出的狂喜”,涓生看到了中國女性並不如厭世家所説的那樣無計可施,在不遠的將來,便要看見輝煌的曙色的。

如果説婚前的子君的子君是大膽的,勇敢的,那麼婚後的子君就慢慢變得麻木了,“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是讀書和散步。”可見子君認為結了婚就是自由了,她沒有外出找工作,只是靠着涓生吃飯,每日每日的洗衣服,做飯,飼油雞,飼阿隨,再也不是以前的她了。子君沒有真正地獨立起來,這也是造成最後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子君的死並不全是涓生的錯,如果子君在婚後找到一份工作,兩個人也不會落到如此潦倒的田地,更不用説尋死了。

《傷逝》是一部愛情小説,但又不純粹講愛情,看多了,倒也更接近生活了,在看這部作品的時候,我越來越覺得愛情只是一件虛無的東西,如果沒有經濟的支撐和堅定的信念,是走不下去的,涓生和子君曾不止一次幻想婚後的生活,更大的房子,女僕,悠閒的生活,他們只是純粹的幻想,沒有結合自己的經濟狀況。愛情是浪漫的,更是莊嚴的,一旦在一起了,就要對其負責。

有人説,看一個人是否愛另一個人時要看她的眼睛。"她總是微笑點頭兩眼裏瀰漫着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子君的眼裏透露出來的全然是崇拜、愛慕的顏色,那是作者第一次寫到子君的眼神。

“但也還彷彿記得她的臉色變成青白,後來又漸漸轉做緋紅,孩子似的眼裏射出悲喜,但是夾着驚疑的光,雖然力避着我的視線,張皇地似乎要破窗飛去。”(範文先生網 )這段眼神描寫相較之前更為精彩,面對涓生的單膝下跪,子君顯得很慌張,到還是可以看出子君是答應了的。

那是這段愛情最美的時刻了吧。“她卻是什麼都記得:我的言辭,竟至於數讀了一般,能夠滔滔背誦;我的舉動,就如有一張我所看不見的影片掛在眼下……夜闌人靜,是相對温習的時候了,我常是被質問,被考驗,並且被命複述當時的言語,然而常需由她補足,由她糾正,像一個丁等的學生。”

當一個人非常喜歡另一個人的時候,他能記住對方説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眼神,想必也是非常喜歡的吧,正如涓生那句話:“因為她愛我,是這樣地熱烈,這樣的純真。”

最後一次提到子君的眼神,是在片尾了,相比於之前的甜蜜驚慌,這次顯得很淒涼因為涓生告訴她自己已經不愛她了,對於子君,這句話如同大刀凌遲了她的靈魂。“她的臉色陡然變成灰黃,死了似的;瞬間便有蘇生,眼裏也發了稚氣的閃閃的光澤,這眼光射向四處,正如孩子在飢渴中尋找着慈愛的母親,但只在空中尋求,恐怖地迴避着我的眼。”

看得出來,或許世上別的事都無法使熱愛涓生的子君害怕,貧窮也好,繁忙也罷,她都能一一忍受,只要涓生還愛着她。子君為愛而活,所以當她聽到她的愛情結束了這個結果時,她選擇逃避,好像這能減輕一些痛苦一樣。

子君最終還是沒能逃避自己,死在那個冬春交接的時節。

村上春樹有一句話:“在某種情況下,一個人的存在的本身就是要傷害另一個人。”

對於子君,或許涓生的存在就是最致命的陷阱。

無論如何,涓生是一個自私的人,他教會了子君追求自由,給了她愛情,卻沒有對她負責到底,從頭到尾,他最愛的一直是自己,他沒有交付真心,只是迷戀被崇拜被認可的感受,喜歡着子君對他的熱愛,讀後感《傷逝讀後感》。他甚至連一枚戒指也沒有給子君,只是單膝下跪就算作求婚。婚後的子君不再與他“温習”,不再散步聊天了,他便對子君厭煩了,他沒有子君那樣的勇氣,面對別人的嘲諷也沒有勇氣站出來保護她,倒是一直讓子君受着。失業之後他漸漸覺得子君是他的負擔,還想到了子君的死。最後又自私地告訴子君自己已經不再愛着她了,將心中的負擔一股腦兒拋向子君,間接地逼死了子君。

在我看來,愛情不可能永遠熱烈,到了一定的程度,熱烈將會慢慢冷卻成為一種責任,厭倦也是正常的,但須為了責任而包容、習慣。

涓生是個自私的人,但他也只是一個自私的人罷了。如果沒有社會的冷漠對待,沒有世人的惡意,沒有生活的壓迫,可能這段愛情會成為一段歷史,被世人銘記。

這只是如果。

其實面對任何一項重大的決定,我們都應在作出決定之前冷靜分析利弊,衝動只會釀成慘劇,而這個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看戲的人了。魯迅先生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希望借《傷逝》來警醒世人。

至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