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資本論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8.92K

資本論讀後感(多篇)

資本論讀後感 篇1

消費升級關鍵一:建立“知的資本”認知的能力

看到本書時,相信你跟我一樣,對書名也有一點疑惑,究竟什麼是“知的資本論”?

讓我們先回到消費升級的概念裏。實際上,日本的經濟發展,也經歷過消費結構升級的變化。增田宗昭稱之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物質大匱乏時期。“商品的價值就在於它本身,所以只要是商品就能賣出去。”聽見這樣的描述感覺很親切,作為八十年代生人的我們,對這樣的生活似乎還有一些印象。常常聽父母講,那時候去商場買一雙上海皮鞋廠生產的皮鞋,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掏錢買東西還要看營業員臉色。買家電也一樣,經常斷貨,排隊、有時候需要等候三五十天,才能把一台電視買回家。

第二階段,物質大滿足時期。“已經不再是隻要是商品什麼都能賣的田園牧歌般的時代了。價值的中心由商品本身轉移到了選擇商品的場所,即平台。”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其實有一點像中國目前消費社會的情狀。傳統百貨遭遇巨大挑戰,不正是因為電商平台、購物中心的湧現嗎?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遷移完成,為顧客創造更大價值的平台受益更多。

第三階段,個性化消費時期。“人們的消費活動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單純地提供平台已經無法再增大顧客價值。”從國家層面提出的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化,簡單理解就是市場供大於求,而企業應該需要思考合理、健康、持續地拉動內需。阿里集團的研究院早年便提出C2B的商業範式,最近總參謀長曾鳴先生,又提供了S2B的思路。本質上,都是對物質大滿足之後,企業層面應對供給側改革、去庫存化的落地思路。

增田宗昭認為日本消費社會正處於第三階段,需要“知的資本”來解決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這裏的“知”就是一種提案的能力,一種設計的能力,“將頭腦中的理念和想法付諸形狀,呈現在顧客面前的作業。”包括不體現在財務報表上的,有行業經驗的門店店員、有審美能力的策劃人員等等。

他在書中表達了對傳統企業運營的擔憂,他認為在消費升級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財務資本在前兩個階段非常重要,可是消費社會發生變化,企業的基礎也必須跟隨變化。“知的資本儲備量關係企業的生死存亡。”

資本論讀後感 篇2

150年前,馬克思在寫《資本論》時,曾請教恩格斯“折舊”的問題。恩格斯説,工廠應對設備更新換代對利潤的影響就是使設備(機器)在新一代設備(機器)面世前,折舊為零。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設備(機器)連續運轉,以運行時間累計完成,而趕在設備更新所需要時間之前。這就是“折舊”應對設備在未完成折舊之前,而出現新的設備帶來“利潤”影響的方法。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的對話,設備折舊與設備更新已經形成競賽,一方面購入設備的工廠要趕在新設備面世前折舊完成,發揮設備100%的應有價值,連續不斷地運行設備,以實現設備折舊的年限改為實現設備的“累計運行小時”,對“壽命”有了不同角度的重視,“流水線”應該與此有關(卓別林電影有了新認識)。

另一方面,“設備生產企業”也會競賽“設備使用企業”,以保持“領先”,維持原有“使用年限”平衡,即加快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縮短新設備研發週期,在舊設備累計運行時間完成折舊前,推出新設備以促使使用企業購買效率更高的更新產品,產生“淘汰”舊設備,而不是“報廢”舊設備。

設備使用與設備更新雙方的“競賽”促進了技術進步。

技術進步是解決“經濟危機”的良藥,是保持領先的前提。英特爾認同將“手機研發的最優秀人才吸引到企業”就知道了手機的未來。列寧説過,趕超發達國家,首先是人才的趕超。無不表明“研發”新設備(機器)是產業鏈頂端。因此,當今世界的競賽是“研發”的競賽,是“人才吸納”的競賽……

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折舊”對話為我們提供了折舊影響產業升級、技術進步的理論基礎。

資本論讀後感 篇3

看過不少敍述和回憶偉大導師馬克思的書,如李卜克內西的《回憶馬克思》,梅林的《馬克思傳》,每一次閲後都像火炬燃起心中的乾柴,周身充滿了無可比擬的熱量。

今天,我又看了一本比前二本更完整,更充實,更能反映了馬克思的著作,這部書好像一組反映偉大導師的照片,我看見,一個偉大導師的成長過程,他拋棄了教援和法學專業,為了研究現實,他投身於革命實戰,他擯棄了魯格的“空想主義”,為了“貧民”,他呼出了“向大地宣戰”的口號,他沒有給他的母親帶來幻想的葡萄園,為了磨鋒他戰鬥的筆尖,他讓他的燕妮等待了他八年,他的早熟使得比他大十六歲的老教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思想早已走到了人類的前頭。

是的,聰明的艾得加爾被時代所拋棄,空想的大學生們隱去了,獨有無產階級的鬥士馬克思在思想的旋禍中健遊着,向着偉大的目標前進,看來,黑格爾和柏林大學的約翰對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影響,馬克思從這個故紙堆中找出了辯證法的明珠,馬克思拼命鑽研文學語言,他為了更好的運用語言競着迷一部中篇小説,他的各種文字的運用,使得朋友們都非常吃驚,他用他嶄新的世界觀,全身披摩地殺向了戰場,儘管他被通緝使他出逃了國外,但他高興,因為他至少在這個巨人的身上造成了嚴重的裂痕,他知道,不可喻越的鴻溝正是由痕裂所造成的。

如果説燕妮是他親愛的妻子,那麼圖書館便是他的伴侶,他研究革命理論,儘管生活不很如意,但他是在為全世界被壓迫人民謀利益、求幸福。

可以看出,馬克思是個平凡的人,並非什麼“超級天才”,他的偉大是和他誨誨不倦的研究革命理論和參加革命實踐所分不開的,難怪,那些馬克思的“朋友”在誹謗馬克思時,把他描給成一個很可怕的人物,燕妮要捧腹大笑了,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是一個很平常的人。

資本論讀後感 篇4

資本論中詮釋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資本家和工人之間關係的本質是什麼?以及產生這樣關係的深刻歷史原因。放在當下的社會現實,資本的生長繁榮也同樣具有一定啟示意義。紀錄片《華爾街》中有一句話提到資本的力量:人類需要休息放鬆,然而金錢永不眠。資本自身所藴含的無盡能量,讓一代代的淘金客們費盡心機想要駕馭這種令人沉迷的魔力。顯而易見,大多數人終究被金錢所反噬,唯有極少數的倖存者找到了資本的密碼。

如何實現貨幣到商品再到貨幣(G—W—G)為賣而買的飛越?而不是日復一日的走商品貨幣再到商品(W—G—W)為買而賣的低層次被動的行為模式。出賣勞動時間賺取勞動報酬,進而再次消費得到滿足的惡性循環,始終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有限的幾乎是一刀切的報酬,並且會遭受剩餘價值的剝削。兩種循環切換唯一不同的在於W的性質,看其屬於消費品或是投資品,某種意義上W的屬性決定了G的長遠價值。

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性商品的購買,提升貨幣G的未來現金流,如此才可實現貨幣滾雪球般增長。投資就是一個G—G‘的貨幣增長模式,也是效率最高門檻最低卻成功率極低的商業行為。

跟從事任何行業一樣,站在金字塔頂尖的人物需要的不僅僅是全力以赴那麼簡單,還需要機遇與運氣的不可控成分。然而能否登頂這樣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能否做到超脱物外,不計成本和時間瀟灑的沉浸在其中。

如同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一般,在他生命中40年的光陰裏縱然窮困潦倒,艱難度日,但為了揭祕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和勞動的關係,他站在人類社會全局的角度透過表面現象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運行機制及其現有生產力主導下的赤裸裸的生產關係。帶着這樣偉大使命,馬克思終於寫出了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著名著作《資本論》。

社會便是如此殘酷,狂熱沉迷之徒終將會被沉靜強大的個體碾壓。試着想象一下亞馬遜森林裏潛伏數天的巨蟒吞食獵物的耐心與不留餘地,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社會遵循着這樣的規律。

資本論讀後感 篇5

馬克思《資本論》是一本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著作。既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著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著作。其內容博大精深,其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精妙闡述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淺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就其觀點談談我的看法。

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一篇商品與貨幣中關於商品的交換過程中談到:“商品對其所有者而言是是非使用價值的,對其非使用者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必須全面轉手,這種轉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換,從而使商品彼此作為價值發生了關係並價值來實現。可見商品在能夠作為使用價值之前,必須先作為聚氨酯來實現。”此觀點很精確地闡述了交換對與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從商品的定義出發。我們都知道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由此可見作為商品與其他東西的區別一是交換,而是是勞動產品。其兩者共同構成了商品的屬性。因為可以用來交換,所以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因為是勞動產品,其中凝聚了人類的無差別勞動,所以商品具有價值。從其屬性來講,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要生產產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要成為商品,產品必須通過交換,轉到被的使用者手裏,最後,沒有物品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品無用,則其中包含的勞動也沒用,也就不形成價值。因此,交換這一過程在這裏發揮了很關鍵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滿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同時實現了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了商品本身的意義。

另一方面,商品交換過程也是創造財富的過程。交換創造財富。正如書中所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統治地位的社會中,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而財富的獲取是通過堆剩餘價值的剝奪。商品因為交換過程而從他們當作非使用價值的人手裏轉到把他們當作使用價值的人受咯。這過程在此是一種社會的物質交換。一種有用的勞動方式的產品代替另一種有用的勞動方式的產品。商品到它使用價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換領域轉入消費領域。商品因為有交換因此有了貨幣,有了在市場的流通。商品的直接流通方式W——G——W,但作為資本貨幣流通形式卻是G——W——G,G——W——G之間是有意義的,因為其中G——W——G’,G’=G+G’’即是於原來的支付的貨幣額加上了一個增值額。這個增值額超過原價值的餘額,稱為剩餘價值。因此,商品以貨幣為媒介,通過交換,創造了剩餘價值。也就是創造了財富。

由此可見,交換是商品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過程。也是商品實現其意義的手段。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中有着重要的意義。

資本論讀後感 篇6

年七年級次偶然機會提前讀到《資本論》,作者是藏在蔦屋書店背後的大BOSS增田宗昭。這本小書是我今年到目前為止看過最喜歡的一本書,字數不多,卻耐人尋味。

雖然像增田宗昭這類BOSS親自寫的東西,很難符合編輯的要求,在我看來實物書也的確是靠排版硬撐起來的。不過,書的價值不在於字數,而在於紙張所承載的內涵、思想、精神。

增田先生恰好也提到一個詞:提案力——對顧客而言,有價值的不是作為物體的書,而是包含在書中的提案。喬布斯要賣給人們的也不是iPhone這一硬件,而是通過iPhone來進行生活方式提案。

從本質上説,商品本身具有地域性和選擇性,所以才會有市場營銷。要確定目標人羣,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通過這種方法制訂銷售計劃。然而一旦越出單純的物的概念,包含某種哲學,換句話説,包含了生活方式提案,那麼商品就會獲得超越國境、人種、年齡、性別的翅膀。

增田先生認為,書店的問題就在於它在賣書。

在日本,每年都有374家書店面臨倒閉。而蔦屋書店不僅活下來,還擁有1400多家店鋪,是日本最大的連鎖書店。取得這樣的成績,增田先生的提案並不神祕。

最早的“蔦屋書店枚方店”成立於1983年,它開創了錄像帶、唱片、書籍三位一體的全新模式。在此之前,這種書店運營模式還被視為異端。因為這些商品的流通渠道各不相同,供貨的批發商也不同。

但流通的麻煩並未將增田先生阻撓,他依然將顧客價值放在第一位,愛讀錢德勒小説的人,可能也想聽聽主人公愛聽的冷爵士。而有了蔦屋之後,這些都可以在同一家店找到。

書是提案的載體,所有生活相關的都圍繞着一個核心提案。這裏的“提案”可以等同於“策劃”,也可以等同於“設計”,就是既要緊跟時代,又要看清本質。

互聯網、人工智能、各類新科技不斷地變革我們的生活,難道變革就是為了讓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盯着手機看嗎?不,創新者知道,變革才剛剛開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精神需求是高級的、巨大的需求,蔦屋書店不僅是一家書店,它本身正是為了滿足顧客價值的生活方式提案,是一個顛覆的文化空間!

《資本論》帶給我很多啟發,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是智力,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亦然。這裏的智力更應該指知識維度的拓展、獨立思考的延伸。隨大流的人越多,知的資本(智力資本)就越寶貴,而我們要舒服地隨大流,還是勇敢地擁抱自由?相信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

資本論讀後感 篇7

以下就《資本論》本書的基本前提和論點做三點簡評:

一是關於資本利潤的平均化,馬克思的前提是資本家之間爾虞我詐的對立,而不是你死我活的階級對立,這在當時馬克思研究條件下的英國、歐美內部還是説得通,但不能放之四海皆準。以生產關係為基礎的階級對立並非最深刻的對立,資本主義,乃至階級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在其生產方式產生之前,人與人之間,人羣與人羣之間還存在着更深刻的對立關係,譬如:宗教和種族的對立,這並沒有因暫短和近晚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生和普及而消失,有些矛盾乃至貫穿人類迄今為止的歷史和可預見的未來。此外,資本究竟是資本家意志的表現還是資本家是活的資本,馬克思傾向於後者,即物是第一性的,這與唯物主義是一致的。然而資本,無論是貨幣、商品還是機器,它在循環週期中的任何形態中都是冷冰冰的,它不斷增值的慾望是從哪裏來的呢?慾望是人所特有的,是活生生的,是目的論決定的。資本屬性的本質背後是人的屬性,人是有種族的、信仰宗教的、有國別和倫理道德的,代表人的資本也依其具有上述屬性,這些屬性阻礙了資本的一般無差別的流動,從而也就阻礙了社會利潤率的平均化。

二是關於人性的惡,此書對資本家的道德負評是無比正確,但惡具有普遍性而非階級性,它不以人的階級屬性而轉移,被剝削階級的人的惡只不過暫被剝削階級抑制了。窮苦歐洲勞工、被迫害的清教徒到了北美就成了基本原始積累的野蠻人。人不會因一夜之間社會所有制基礎改造完成而發生道德上的飛躍,人類道德的進化有其自身內在規律,經濟基礎的變化、生產方式的變化只是條件之一。

三是馬克思的人口的相對過剩理論要有一個必要前提——市場規模的擴大,書中並沒有提及。擴大再生產中,當新增一個單位不變資本時,如果伴隨着可變資本比前一個單位不變資本有所減少,才是有機構成的提高,才是資本家改進生產技術的動力。可變資本(工資,進而代表僱傭工人數)的減少必然伴隨着生產出一個過剩的產業工人後備軍。資本論撰寫的年代是英國資產階級商品全球輸出的年代,紡織工業的機器大生產是以武力開拓海外市場為前提的,也是擴大再生產的基本條件。然而,資本主義的發展環境並非總是如同19世紀的英國。生產資料對勞動力價值比例的提高也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類社會也並非總能從人口密集的歐洲無限制地遷移到地廣人稀的北美和澳洲,因此人口過剩從生產力不斷提高的歷史角度看是絕對而非相對。

上述三個問題將在王洋所著的《論按尊卑分配》一書中做進一步闡述,敬請各位讀者給予關注。

馬克思帶有那個時代的侷限性,它畢竟以斯密、配第、李嘉圖和奎奈等人的理論為基礎,也禁錮於西方濃重的社會契約論傳統的窠臼。相對於西方社會學其它兩位鼻祖,韋伯善以倫理角度去解釋生產活動(《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涂爾干善以分工角度去解釋社會(《社會分工論》)。馬克思長於揭示資本主義矛盾本質及矛盾運動發展過程,但講矛盾對立多,講矛盾轉化少;韋伯則從一個角度揭示了資本主義滾滾洪流的產生原因與發展內生動力,希望大家閲讀時要博採眾家之長。

資本論讀後感 篇8

曾經在大學圖書館看到整套資本論,落滿了灰塵,找了一本簡易讀本。擦掉灰塵,坐在圖書館書桌上粗略讀過。

讀馬克思資本論,其中主要一個基本理論就是剩餘價值路,這也是馬克思在十九世紀原創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在政治經濟學中也有詳細闡述,也包括馬克思對商品經濟的定義,資本主義本質的闡述等。

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主要內容之一,也就是説,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也就是剩餘價值。

一百多年前,馬克思提出剩餘價值論,馬克思認為,勞動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並把剩餘價值分為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馬克思對剩餘價值理論進行了詳細闡述,也可以在政治經濟學相關書籍中讀到剩餘價值理論的有關闡述,很抽象。

舉個例子,剩餘價值就是資本家所佔有的那部分,比如工人用生產勞動工具創造了10元的產品,但是資本家只給了工人7元工資,剩下3元被資本家無償佔有,這就是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理論的基礎是勞動價值論,馬克思這個理論本質上是尊重勞動和人的勞動產品,體現了以人為本。

馬克思以19世紀英國為研究對象,通過人與人之間生產與分配關係的研究,對勞動者貢獻和應得利益做了分析,奠定了馬克思剩餘價值論的理論基礎。剩餘價值理論是研究人與人的生產和分配關係的社會科學,必然也會隨着社會經濟關係發展而逐步發展。

馬克思認為,資本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種資本,即: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剩餘價值要在生產中創造出來,在流通過程中才能實現,通過資本循環和週轉,實現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一部分轉為投資,成為資本積累,實現擴大再生產。

資本家僱傭勞動工人,做兩種勞動,一部分工作時間用來償還資本家所支付的工資,這一部分勞動,馬克思稱為必要勞動,勞動者繼續工作,生產出的利潤被資本家無償佔有,這部分稱為資本家剩餘價值。

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概念,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生產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生產。讀這部分內容非常抽象,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馬克思對於剩餘價值的闡述。

資本論讀後感 篇9

《資本論》是馬克思耗盡畢生心血的結晶。《資本論》把高度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統一在一齊,是一部系統的、邏輯嚴密的經濟學著作。它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科學成分,深刻地論證了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滅亡的歷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歷史地位,揭示了它內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的客觀規律。它不僅僅是一部經濟學鉅著,而且是一部哲學鉅著、一部科學社會主義鉅著,是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是“工人階級的聖經”。

關於《資本論》的研究對象和目的,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

關於《資本論》的資料,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捲開篇時指出;“在第一卷,我們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本身作為直接生產過程考察時呈現的各種現象,而撇開了這個過程以外的各種狀況引起的一切次要影響。但是,這個直接的生產過程並沒有結束資本的生活過程。在現實世界裏,它還要由流透過程來補充,而流透過程則是第二卷的研究對象。在第二卷中,個性是把流透過程作為再生產過程的媒介來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就整體來看,是生產過程和流透過程的統一。至於這個第三卷的資料,它不能是對這個統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這一卷要揭示和説明資本運動過程作為整體考察時所產生的各種具體形式。資本在自己的現實運動中就是以這些具體形式互相對立的,對這些具體形式來説,資本在直接生產過程中採取的形態和在流透過程中採取的形態,只是表現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們在本卷中將要闡明的資本的各種形式,同資本在社會表面上,在各種資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爭中,以及在生產當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識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這是馬克思對《資本論》前三卷研究對象、資料和理論結構的概括和説明。

《資本論》的體系是“一個藝術的整體”,它的結構是“科學的輝煌成就”。《資本論》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研究的基礎,以資本作為研究的主體,以剩餘價值作為研究的中心,以資本內在矛盾發展作為研究的主線,以揭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規律作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範疇上升到具體範疇的科學敍述方法的指導下,整個理論體系透過矛盾形態演化、範疇演進和規律轉化,揭示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特殊的社會歷史性質及其發展的歷史趨勢。

《資本論》問世後,對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僅僅成為無產階級和共產黨人的必讀書目。而且得到資產階級學者的承認。英國《經濟學家》週刊2002年12月21日發表的文章《共產主義後的馬克思》,文章中承認馬克思主義具有強大影響力。文章中一些論斷還是客觀的,給人啟發的。文章講到了1999年,BBC評選“千年偉人”,卡爾·馬克思名列榜首,而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則分列二、三、四名,證明“馬克思主義作為一位哲學家、社會科學家、歷史學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這天仍然得到學術界的尊重。”文章明確指出:“馬克思在許多方面都是正確的:比如資本主義的許多問題、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經濟週期和經濟決定思想的方式等。馬克思很有先見之明。”“馬克思遭到了誤解。東歐和前蘇聯實行的共產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扭曲。”“請你務必丟棄前蘇聯和東歐實施的共產主義,但千萬不要丟棄馬克思。”“這位偉人在許多問題的看法上都是正確的,他就應得到更多的承認。”文章説:“馬克思思想的影響力遠遠不止於人數日益減少的自封的馬克思主義者,他的許多假設、分析的特點和思維習慣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領域都廣為流傳。”由此,看到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與偉大。

資本論讀後感 篇10

沒有讀過資本論之前,只知資本主義終將走向消亡,共產主義必將取得勝利,而不知為何如此。沒讀過資本論之前,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只知剝削的存在,而不知統治階級的資本家是如何進行剝削的。

馬克思的《資本論》給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可以看到資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看到資本運作的齷齪,卑鄙,骯髒與可悲,看到共產主義的信仰的神聖,純潔與科學。

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從商品和貨幣的概念與關係開始,講到資本與貨幣的轉化,講到剩餘價值的概念以及資本家是如何利用剩餘來剝削無產階級,講到協作,大工業,工資,生產力的提升,最終以嚴密的邏輯推導,説明資本主義由於自身的矛盾性,否定的否定,終將走向消亡被共產主義所替代,共產主義終將勝利。

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充滿着工人與資本家的鬥爭,資本家處心積慮剝削工人的剩餘價值,工人認識到這一點之後,聯合起來對抗資本家,限制工作時長,資本家又採用增大勞動強度的方法來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在限制工作時長,以勞動成果來評估工人勞動價值時,工人又不得不高強度工作,以不斷獲得更多的生活資料,在工人進行高強度工作獲得更多生活資料的同時,資本家又能從中免費分得一份,無論工人如何工作,剩餘價值不得不流入資本家的資本積累中,資本家資本日益擴大,從而主導了工人的生活,在將工人畸形化後,在用工荒時大量僱傭閒置工人,在正常時期,僱傭少量工人或僱傭工人妻兒等廉價勞動力,而失去工作的工人由於自身的限制(畸形化),沒有獨立生產的能力,被資本家以低廉的“救濟金”“放養”在社會上,從而實現資本家資本的不斷擴大。

資本家利用工資掩蓋了自己剝削的本質,隨着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在發達資本主義地區的剝削更加嚴重,雖然工人的生活水平在顯式的提高,但是對於不平等的程度來説,這種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生活水平差距越來越大,而資本家的資本積累是私有的,所以勢必造成社會的崩潰,無產階級要聯合起來,對抗少數的幾個資本家。資本家依賴於無產階級,又在對抗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在渡過青少年時期,步入成年,即將進入中年,最終走向消亡。而現金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做的,無非是減弱這種“年齡”上的增長,大把吞嚥“保健品”來減弱這種趨勢。歷史的經驗一再告訴我們,歷史的趨勢是不可逆轉,任何對抗歷史趨勢的行為都將付出血的代價。

書中向我們闡述,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以破壞自然及人類的可持續來進行,榨取工人剩餘價值,不惜縮短工人壽命,健康,破壞原始資源源泉,強迫私有生產個體或被迫走向無產階級或加入資本家陣營,這與人類生來嚮往的自由是不符的,高歌自由的資本主義下隱藏着的是強迫與奴役,更可怕的是,這種強迫和奴役是自願的,自願知曉被壓迫,被剝削,還是不得不去選擇。

共產主義的必將依託高科技革命,科學文化的覺醒,當勞動不再是人類用來生存而出賣的對象,當勞動不再是套在人類身上的枷鎖,當勞動是一個自我價值實現的必要途徑,當勞動是可以與詩歌,自由,愛情相提並論,當勞動成為全人類嚮往的時候,共產主義也就來了。

共產主義的信仰是神聖的,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是一個人克服了千年前從樹枝走向地面時所殘留那種本性的醜惡的真實的寫照。共產主義社會不是烏托邦國度,它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時代。上個世紀的偉人已經給人類指明瞭方向,這條路上行走的是為全人類未來奮鬥的義士,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吧!

資本論讀後感 篇11

一次偶然,我發現了《資本論》這本書,於是我便把它買了回來。我喜歡讀着實體書的感覺,多讀點書總沒有什麼壞處。

兩週之後,我把它大致讀完了,感覺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裏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讓人不寒而慄。儘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知道了,原來錢可以是那麼複雜的東西!以後的幾天,我一直試圖把我從它那裏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於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從《資本論》裏,我似乎可以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佔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通過枝杆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於再生產,於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通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杆,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裏,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醜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於,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