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作文精品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9.09K

馬克思《資本論》讀後感作文精品多篇

資本論優秀讀後感 篇一

最近讀了資本論縮譯版的第一卷。資本論在中國的地位不言而喻。偶然間聽別人説一個共產黨員沒有讀過資本論還叫共產黨員嗎,而且資本論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為德文——英文——中文,這當中有着大量精髓的流失,並且翻譯學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見解。但是鑑於本人能力與精力有限,也不必像老夫子那樣求甚解,所以選擇了一本中文縮譯版。

其中幾點令我印象頗深。

工作日有一個最高極限。這個最高極限取決於兩個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須有一部分時間用來休息、睡覺、吃飯、盥洗、穿衣等,以滿足身體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會界限。工人必須有一定的學習文化、照顧家庭以及參加社會活動的時間,以滿足精神的和社會的需要。

但機器消滅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機器本來是縮短勞動時間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時,卻成了延長工人勞動時間的最可靠手段。

計時工資是用直接的勞動持續時間來計算;計件工資用間接通過一定時間內生產的產品的數量來計算。其中計件工資是資本家剋扣工資和進行欺詐的最豐富的源泉,是資本家最適合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工資形式。

不可否認,資本論是站在無產者的角度上的。亞當斯密,凱恩斯,馬爾薩斯等經濟學家則站在資本家角度上的。而且當代的資本主義國家也通過各種手段:國家宏觀調控,社會福利系統來弱化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現在你存在以下問題嗎?你的工作日超過了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的時間嗎?你的工資形式是計件工資嗎?

中國不是資本主義國家,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究竟為何?資本主義社會是這樣的,那社會主義社會又是怎樣的?沒有讀過《國富論》不懂資本主義,沒有讀過《資本論》不懂社會主義。看來對於《資本論》後兩卷還是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資本論》讀後感 篇二

偶然的機會,在一個網站裏發現了《資本論》的電子書,於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電腦中。我喜歡這種閲讀方式,多讀點書總沒有什麼壞處。兩週之後,我把它大致讀完了,感覺這本書不適合在這樣寒冷的季節裏研讀。其間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能夠讓人不寒而慄。儘管如此,我還是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起碼明白了,原先錢能夠是那麼複雜的東西!以後的幾天,我一向試圖把我從它那裏得到的知識整理出來,好讓自己的頭腦中有個比較直觀、清晰的印象,便於記憶和思考。我不打算專業研究資本和經濟,所以只要有個印象就足夠了。

從《資本論》裏,我似乎能夠看出一個古怪的植物狀社會體系來。這個體系的頂端是些厚厚的葉子,遮蔽了所有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投下無盡的陰影在根部。佔整個體系絕大部分的根盤在深深的泥漿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統利用水分和養料,透過枝杆送至葉片上,而葉片將它們幾乎全部用於再生產,於是植物體便不斷長大。

無需解釋,根代表的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他們不停地把各種自然資源轉化成社會財富,透過市場交換或租金――枝或杆,財富最終落到資本家――葉子――的手裏,財富變成了資本,被重新投入再生產過程。為了吸取更多的養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葉子要得到充分的陽光和空氣,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隨之長粗,變長。原本小小的醜陋植物逐漸成為一棵棵參天大樹!植物不能沒有根也不能沒有葉,社會不能失去上層的資本階級,更不能失去下層勞動大眾。問題在於,植物是一體的而人不是,由人構成的社會不可能像植物那樣安靜地生長。社會要發展,方向是平等,但照這種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樣辦?不明白。由科技發展帶動的社會生產力是社會關係發展的基礎推動力,生產力的提高意味着產品的增多,不能作為再生產原料的產品就務必被消耗掉。但勞動人民無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資產階級為了儘量提高社會的再生產率也不倡導鋪張浪費,植物形的社會其實就是節約的社會。

但是,科技的發展不會因此止步,生產效率的升級也是必然,若不思考自然資源的枯竭及大規模毀滅性的戰爭或災難,這個社會體系早晚要被自己生產的產品撐死!樹木不可能無限制地長高,並非因為時間不夠;相似結構的社會體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於敵人太強!

《資本論》讀後感 篇三

《資本論》也許我們當中很大一部分人從來都沒有讀過,但是這並不代表着我們對裏面的內容完全一無所知。當我們為大學聯考浴血奮戰,淹沒在知識包圍的海洋之中,其實《資本論》裏面的一些內容已經像幽色精靈一般,緊緊貼着我們,陪伴我們走過“黑色六月”……

進入大學已經兩年時間了,但是我想,關於剩餘價值這些理論內容,我們不會忘得一光二淨吧,至少頭腦中還會隱隱約約留下一些印象。拜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節選之後,那些知識再一次闖入腦海中,令人不得不慢慢體會,為之深思。

《資本論》節選中除開了兩篇序言,就是下面這樣一些內容:“貨幣轉化為資本”、“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剩餘價值率”、“所謂原始積累”。鑑於時間和所要講的內容之間的關係,故本文只是有選擇的進行解讀。因此,在本文中本人將對剩餘價值方面進行重點解讀。不過要注意的是,剩餘價值與資本、勞動力等方面的內容是緊緊相連的,因此在文章中也會進行一定程度的闡述。

那麼,究竟什麼是剩餘價值呢?我們來看一下馬克思的《資本論》裏面的一段話“其中的G′=G+△G,即等於原預付貨幣額加上一個增殖額。我把這個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餘額叫作剩餘價值。”(注:G′為最後從流通中取出的貨幣;G為起初投入的貨幣;△G為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餘額)這段話運用公式把剩餘價值的定位説了出來,有助於我們瞭解剩餘價值與貨幣之間的關係。從馬克思的話裏,我們可以看到剩餘價值是在貨幣流通中產生的,並是作為貨幣增值額出現。那麼我們再進一步思考,剩餘價值是如何在貨幣流通中產生,這有助於我們瞭解剩餘價值的形成。

在講剩餘價值的形成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貨幣和資本之間的關係。如果貨幣只是掌握在手裏而沒有什麼運作的話,那麼貨幣能不能稱作資本呢?答案是不能。我們要區別貨幣和資本之間的關係,那麼首先就要它們的流通形式。馬克思是這樣説的,“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是W—G—W,商品轉化為貨幣,貨幣再轉化為商品,為買而賣。但除這一形式外,我們還看到具有不同特點的另一形式G—W—G,貨幣轉化為商品,商品再轉化為貨幣,為賣而買。在運動中通過這後一種流通的貨幣轉化為資本,成為資本,而且按它的使命來説,已經是資本。”這段話通過貨幣和資本不同的流通方式,從而把貨幣和資本區別開來。然而我們要進一步認識到的是,這只是在形式上的區別,而不是內容上的區別。但我們把目光投向貨幣和資本內容上的區別時,我們就能夠明顯看到隱藏在它們後面的剩餘價值。正是貨幣在流通中,出現了剩餘價值,從而促使貨幣羽化為資本。這也就從側面反應了剩餘價值出現在貨幣的流通過程中,並以資本的出現確立自己的地位。

不管是商品形式或者貨幣形式,都在流通領域中體現出一定程度的價值,這為剩餘價值的出現做了鋪墊。因為不管是商品形式或者貨幣形式,其價值都是具有一定的量,而在流通中,新增加的量就是剩餘價值。

我們再來看馬克思的一段話,“剩餘價值的形成,從而貨幣的轉化為資本,既不能用賣者高於商品價值出賣商品來説明,也不能用買者低於商品價值購買商品來説明。”這段話及一些相關的論述,出現了這樣一種説法,流通或商品交換不創造價值,也就是説剩餘價值不是在流通中產生的。那麼説,“剩餘價值的形成上,必然有某種在流通中看不到的情況發生在流通的背後。”剩餘價值的形成這種特殊的狀況,也導致資本的產生有着特殊之處。正是剩餘價值與資本密切相關,從而導致“資本不能從流通中產生,又不能不從流通中產生。它必須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產生。”看到這些文字,使人產生了一定模糊的幻覺。其實,這也昭示着我們,要把眼光從流通領域移開,從而把進入生產領域中來。只有將流通之外的背後狀況挖掘出來,我們才能更深層次瞭解剩餘價值的形成。

轉入到生產領域,這涉及到勞動力、生產商品必要的社會勞動時間等方面。由於在這些方面我們都曾經一一學過,因此也就不展開闡述。通過高中的學習及觀讀《資本論》節選,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剩餘價值其實在生產領域中產生。而在生產領域,最為人關注的事務之一就是勞資關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認為剩餘價值是由出賣勞動力的勞動者創造出來的,這也在我們腦海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

馬克思認為,“勞動過程的第二段時間,工人超出必要勞動的界限做工的時間,雖然耗費工人的勞動,耗費勞動力,但並不為工人形成任何價值。這段時間形成剩餘價值,剩餘價值以從無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誘着資本家。”馬克思這裏的“第二段時間”,是指必要勞動時間之外的,即剩餘勞動時間。馬克思又進一步論述,“把價值看作只是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勞動,這對於認識價值一般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同樣,把剩餘價值看作只是剩餘勞動時間的凝結,只是對象化的剩餘勞動,這對於認識剩餘價值也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使各種經濟的社會形態例如奴隸社會和僱傭勞動的社會區別開來的,只是從直接生產者身上,勞動者身上,榨取這種剩餘勞動的形式。”在這話裏,很明瞭地將剩餘勞動時間與剩餘價值掛鈎起來,從而得出資本家通過榨取剩餘勞動時間來獲得剩餘價值。這種深入透切的分析,使人清楚瞭解到資本家是如何榨取剩餘價值,即剝削工人。此外,在《資本論》裏還出現了“剩餘價值率”這一概念,用來描述馬克思這樣的一種看法,“剩餘價值率是勞動力受資本剝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的程度的準確表現。”

上面闡説了許多,下面就提出自己的一點質疑。首先,生產領域可以創造剩餘價值,這一點相信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是流通領域難道就不能創造出剩餘價值嗎?其實,目前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就很好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實,在流通領域,價值不過是以貨幣形式或者商品形式,都自動改變了價值。在自動改變中,增加的無疑是剩餘價值。在貨幣羽化為資本的流通過程中,生產領域創造出來的剩餘價值固然保存下來,但是由於在流通領域又注入了不同程度的勞動時間,從而也就再度創造出另外的價值來,流通領域創造出來的剩餘價值無疑也隱藏在其中。正是因為流通領域可以創造出剩餘價值來,才有第三產業和商品貿易等方面的興盛。或者這樣説吧,其實流通領域作為生產領域的延續,流通領域本身就是生產領域的一種體現。只不過,兩者在生產資料方面有着差異,這也只是我們概念上對生產資料的認同造成的。

其次,在生產領域,剩餘價值就完全是由工人創造出來的嗎?在馬克思的《資本論》裏面,關於剩餘價值的形成有這樣的闡釋,一是在剩餘價值在貨幣流通中產生,並以貨幣增值額出現;二是由工人在必要勞動時間之外的剩餘勞動時間的凝結。那麼,按照馬克思的説法,在貨幣羽化為資本的過程中,貨幣增值額完全是來自於工人的剩餘勞動時間。這種論調,除開明顯對生產領域也可以創造出剩餘價值否認之外,那就是對貨幣佔有者(資本家)在生產領域時所付出的勞動。

而事實上呢,資本家絕非僅僅投入資本之後,就在榨取剩餘價值。資本家除開投入資本之外,其在經營管理等方面一樣付出了大量勞動時間,從而保證工人能夠在足夠的條件之下進行生產。因此,在貨幣羽化為資本的過程中,貨幣增值額絕非僅僅來自於工人的剩餘勞動時間。聯繫到現在,資本家已經不僅僅參與到生產領域,並且也進入到流通領域。這也就是説,資本家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都付出了必要的投入,包括資本、勞動時間等必要因素,從而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都創造出剩餘價值來。

不過應該承認的是,資本家儘管自己也在創造剩餘價值,但是這並不排除資本家對工人剩餘勞動的榨取。也就是説,不管是在流通領域或生產領域,資本家都在最大程度地獲取剩餘價值,包括自身創造的和他人創造出來的。很明顯,資本家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處於主導地位,掌握着在這些領域的話語權。在資本家處於如此有利的優勢之下,自然在獲取剩餘價值上面做出了最大程度的“唯利是圖”。因此,勞資關係的調整是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剩餘價值不完全流入到資本家的口袋中。

由於資本家把工人創造出來的那部分剩餘價值完全佔為自有,從而奠定了資本家在榨取工人剩餘勞動時間,形成了剝削。但是,這也並不能掩蓋資本家其實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都創造出剩餘價值來。正是由於生產領域資本家和工人互相依存,從而共同創造出了剩餘價值來。資本家既然可以創造出剩餘價值來,那麼就要給予承認。也正是在這種狀況之下,劉少奇同志才會拋出“剝削有功”這種説法。儘管這種説法在中被淹沒,並構成劉少奇的核心罪證之一,但是隨着的倒台,這種説法其實已經在改革開放中運行。

《資本論》讀後感 篇四

馬克思《資本論》是一本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著作。既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重要著作,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著作。其內容博大精深,其對資本主義經濟學的精妙闡述對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淺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就其觀點談談我的看法。

馬克思《資本論》的第一篇商品與貨幣中關於商品的交換過程中談到:“商品對其所有者而言是是非使用價值的,對其非使用者是使用價值。因此,商品必須全面轉手,這種轉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換,從而使商品彼此作為價值發生關係並價值來實現。可見商品在能夠作為使用價值之前,必須先作為聚氨酯來實現。”此觀點很精確地闡述了交換對與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從商品的定義出發。我們都知道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由此可見作為商品與其他東西的區別一是交換,而是是勞動產品。其兩者共同構成了商品的屬性。因為可以用來交換,所以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因為是勞動產品,其中凝聚了人類的無差別勞動,所以商品具有價值。從其屬性來講,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要生產產品,他不僅要生產使用價值,而且要為別人生產使用價值,即生產社會的使用價值。要成為商品,產品必須通過交換,轉到被的使用者手裏,最後,沒有物品可以是價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品無用,則其中包含的勞動也沒用,也就不形成價值。因此,交換這一過程在這裏發揮了很關鍵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滿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同時實現了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實現了商品本身的意義。

另一方面,商品交換過程也是創造財富的過程。交換創造財富。正如書中所説,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統治地位的社會中,社會財富表現為“龐大的商品堆積”。而財富的獲取是通過堆剩餘價值的剝奪。商品因為交換過程而從他們當作非使用價值的人手裏轉到把他們當作使用價值的人受咯。這過程在此是一種社會的物質交換。一種有用的勞動方式的產品代替另一種有用的勞動方式的產品。商品到它使用價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換領域轉入消費領域。商品因為有交換因此有了貨幣,有了在市場的流通。商品的直接流通方式W——G——W,但作為資本貨幣流通形式卻是G——W——G,G——W——G之間是有意義的,因為其中G——W——G’,G’=G+G’’即是於原來的支付的貨幣額加上了一個增值額。這個增值額超過原價值的餘額,稱為剩餘價值。因此,商品以貨幣為媒介,通過交換,創造了剩餘價值。也就是創造了財富。

由此可見,交換是商品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過程。也是商品實現其意義的手段。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中有着重要的意義。

《資本論》讀後感 篇五

《資本論》是研究馬克思核心思想的重要鉅作。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的觀點和方法,將社會關係歸結為生產關係,將生產關係歸結於生產力的高度,從而證明了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歷史過程。同時,《資本論》對資本經濟運行體系作了詳細、科學的論述,深層次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核心問題,為我們研究認識資本主義運行規律,瞭解資本主義剝削本質等起到重要作用。

一、《資本論》研究對象

關於資本論的研究對象,馬克思已給出答案:“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交換關係。”據此,《資本論》體系結構可概括為:“一個起點、一個基礎、一條主線、三個過程、十個方面”:一個起點即商品;

一個基礎即科學的勞動價值論;

一條主線即剩餘價值及其規律的揭示;

三個過程即“一卷講資本的生產過程,二卷講資本的流通

過程,三卷講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

十個方面包括:勞動價值論,剩餘價值理論,資本積累理論,個別資本再生產理論,社會資本再生產理論,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理論,借貸資本和利息理論,地租理論,各種收入及其源泉。資本主義經濟運行規律中,關鍵點就是商品,因為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發家之路就是商品經濟。而科學的勞動價值論是認為價值是一種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所創造的理論;資本主義經濟社會中的運行基礎是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創立並完成的,包括以下資料:商品具有二重性,即價值和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具有不可比較性;價值是一般人類勞動的凝結,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構成商品交換的基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等範疇,是馬克思用來説明商品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概念,深刻地揭示了商品的本質。剩餘價值及其規律是指剝削自勞動者勞動價值中的利潤(勞動價值和工資之間的差異),即“勞動者創造的被資產階級無償佔有的勞動”。資本積累就是剩餘價值的資本化,是擴大再生產的源泉,從而實現資本規模擴大用於再生產,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自己的資本來維持自己的資本,而擴大資本只能靠累進的積累。資本再生產理論是從宏觀的角度研究社

會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着重揭示社會再生產實現的條件和規律。

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理論以產業資本為研究對象,考察不同產業部門間的競爭如何使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理論闡明商業資本的作用和工商業資本家之間瓜分剩餘價值的規律,其中,商業資本就是從產業資本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以獲取商業利潤為目的的資本,商業利潤是從事商品經營所獲得的利潤,是商業資本從產業資本那裏瓜分到的一部分剩餘價值,是由產業資本家轉讓給商業資本家的。借貸資本和利息理論從借貸資本的特殊運動形式的分析中,揭示了利息的來源,分析了利息的本質;利息就其本質而言,是剩餘價值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是利潤的一部分,體現了借貸資本家和職能資本家共同剝削僱傭工人的關係,也體現了借貸資本家和職能資本家之間瓜分剩餘價值的關係。

地租理論認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於使用土地而繳給土地所有者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部分剩餘價值。各種收入及其源泉對“資本-利息,土地-地租,勞動-工資”三位一體公式進行批判,指出其形式、資料的錯誤,進而追溯其理論淵源,集大成地完成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運用敏鋭的觀察力和精確的剖析力為我們展現了資本主義經濟社會運行藍圖,並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本質及運行規律。理解這些關鍵知識點,對我們把握資本主義的弱點和宿命,堅持社會主義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具有用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