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精彩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73W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精彩多篇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 篇一

近期公司組織開展:“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心得”活動,拜讀過後感受良多、受益匪淺,也從網上查找了些任先生的事蹟,以加深對他的瞭解,通過學習對《華為的冬天》中,任正非先生提到了幾個觀點,感觸頗深。

第一觀點:要居安思危,現在,多數人在安樂的環境中缺乏危機意識,常常只能等到危機來臨了,才有所考慮,有所行動,甚至有一部分人危機已經到了身邊還沒發覺無動於衷這是很危險的。對於我們做快速消費電子材料這行來説,也是很危險的,如我們不能正確地認識當前形勢,在頭腦中沒有危機感沒有緊迫感,對企業發展和個人進步都是沒有益處的,因此我們因人人都應深深思考,時刻都要有憂患意識,處處都要居安思危。

第二觀點:未雨綢繆,中國有句俗話:不打無準備之仗”如果幹任何事情前都準備好,那麼當事情來臨時,就能從容應對,幹起事來就能應對自如,最起碼能減少損失,我們在工作中要具備這種意識和能力,超前考慮早做打算,把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考慮充分,把解決的辦法制定周全,那麼,就能從容應對各種複雜的局面,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三觀點:就是不斷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是企業發展不竭的動力,創新是個人能力不斷提高的標誌,今日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信息急劇膨脹要想跟上社會的發展,不被淘汰,不被企業淘汰就要學習,就要創新,在工作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行為。

透過這篇文章,覺得作為公司一員,首先要有使命感和職責感,今後在工作中要不斷自我否認,不斷學習,不做最短那塊。用任正非先生的話結束心得,“沒有預見,沒有預防,就會凍死,那時,誰有棉衣誰就活下來了。”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 篇二

從去年開始,耳邊就經常回蕩着“金融風暴”“經濟危機”等幾個字眼,但那僅僅只是耳有所聞,國內的經濟相比較較穩定,因此我並沒有體會到這場風暴,也沒有感受到這場危機。而近段時光,各大媒體、電視、報紙都在報道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已經逼近中國市場,東莞的許多企業已經受到金融風暴的襲擊,企業壓縮、倒閉接踵而至。在這樣的狀況下,閲讀《華為的冬天》,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華為的冬天》這是一篇在IT業界流傳的文章,有人認為這是任正非為IT業敲響的警鐘,也有人説任正非是“作秀”,然而,不管怎樣,這篇文章在實際中的確發人深省。《華為的冬天》的內涵不僅僅僅只是針對華為,不僅僅僅只是針對IT業,而是針對所有人、所有企業。它講述了一個“居安思危”的哲理,同時藴涵着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需要變革、需要進步的道理。個性是恰逢金融風暴席捲之際,《華為的冬天》所藴涵的道理讓這篇文章更具有可讀性,更具有批判性!

我們總是習慣在安逸中享受,總是習慣地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總是習慣地説好不説壞!然而世間萬物每一天都在更替與變換,運動才是萬物不變的真理,發展與變化是必然,這在唯物辯證法中早有論證。居安思危可長盛,我們在安逸中要時刻想到危機,也許有人會説:消極的表現!其實不然,居安思危並非消極,它恰恰是一種更深遠的用心,他不是表面的樂觀,不是口號裏的“用心應對”,它更多地是用行動去證明用心的內涵,是更深層次的、勇於應對的、勇於挑戰的用心,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説:“居安思危,而不是危言聳聽!”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任正非先生的這一席話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一個成功的人思考的往往都是失敗。成功的人從來都不畏懼失敗,從來不盲目地為成功歡欣,他們關注的、思考的是:如果我失敗了,我該如何去解決,該如何去應對,又如何從失敗中邁向成功?

“失敗這一天必須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這也是哲學中所説的正常的興衰更替,如世間萬物的興衰,如春夏秋冬的更替,也正如這場金融風暴的來臨,他不是偶然,而是世界經濟發展到必須階段的必然。處於這個階段中的人和企業,我們要如何去迎接他,是一味地感歎和哀傷,還是在暴風雨來臨之前作好預防工作?我想這才是我們要思考的重點!

作為嘉榮的一名員工,一位基層管理者,我相信我們的公司是一個健康發展的公司,而且正在進一步發展壯大中!同時,我們也務必客觀看自我的公司,由於自很好的推薦!首先,全體員工要用心行動起來,投身到公司的發展中去,敬業愛崗。第二,公司員工要用心奉獻、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和義務。第三,公司員工要勤學苦練,提高自身素質,練好崗位技能和本領。第四,公司員工要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克服我們面臨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我想,做為基層管理者,需要的是不斷地發現、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革、不斷地建設與改善,出路總會有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完美的明天,全靠我們自我。危機的到來是不知不覺的,應對危機感,需要全體員工胸懷寬廣,正確應對改革。

我記得,我們在討論《華為的冬天》的時候,一位經理曾説:嘉榮沒有冬天!這是經理對嘉榮的信任與忠誠,他相信嘉榮永遠都是春天,同樣也體現了他願為創造嘉榮永遠的春天而努力奮鬥的決心,我相信他能做得到!於我而言,我認為春天總會過去,冬天總會來臨,而冬去春又來,只要我們勇於去應對,勇於去挑戰、去變革、去創新,多穿幾件“棉衣”,那麼我們就會順利過冬,社會也會冰雪消融,春暖花開!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 篇三

題記:2000年華為財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以29億元人民幣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的時候,任正非大談危機和失敗,確實發人深思。如他所説:“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活得久一些……”

北京地鐵15號線07標段盾構右線區間的施工任務已經完成,作為第三項目部的一位施工員,每當乘坐自己參與修建的地鐵,心裏都是美滋滋的。掩飾不住心裏的自豪感,偶爾會跟身邊的乘客將一些發生在施工時候的故事,回憶那些為地鐵15號線默默貢獻,不為人知的人們。一年就快要過去了,這一段時間裏,我們大家都在等候,等候着新的項目開工,等候着我們再大幹一場,等候着在城交發展的道路上書寫下一個新的故事和奇蹟。

然而,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出現氣勢宏偉、宣傳熱烈但實際緩上慢建的局面;同行業的競爭日趨白熾化,對於新進入的企業設置的門檻就變得較高;加上公司目前還沒有專業的承包資質,我們公司的經營形勢異常嚴峻。不得不説,城交的發展的道路上遇見的第一個寒冷的冬天。讀了任正非的《華為的冬天》,自己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他在華為如日中天的時候,居安思危的遠見給我上了深刻的一課,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儘管作為一個施工企業,與華為這樣的一個IT企業大為不同,但是我們都會遇見企業的發展、員工個人的發展以及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問題。

公司作為一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領域的一個新兵,第一次面臨錯中複雜的形勢,從最開始的盲目樂觀到迷茫彷徨最後認清自己,不再被動的等候,爭取主動的出擊。我自己是城交公司的一名施工員,公司發展遭遇瓶頸,自己也在思考如何為公司出一份力,盼望共度難關。公司領導在年初就提出了“識危機、找短板、過寒冬”思想大討論等一系列活動,與任正非的觀點不謀而合,力圖提高公司整體的核心競爭的能力。作為城交的一份子,自己有義務積極配合公司取得專業的承包資質,要將二級建造師職業資格考試放在首位,為公司和自己負責。積極做好日常的工作,遵循公司及項目部的辦公程序,將每一件小事都落實到實處,做到對事負責而不對人負責,不假公濟私,敢作敢擔當。

同時,自己作為一名黨員,應該在工作及生後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時時總結自己在一段時間內的工作態度、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風,客觀認真的剖析自己,進行自我批評。時刻提醒自己“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結合公司“四比四看”活動,一點一滴積累自己,提高自己。此外,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經常同周圍的同事等進行心對心的交流,“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對他人的“不賢”和風細雨地提出個人的意見,促進大家的共同成長和進步,唯有如此,方可形成一個優秀的團隊,才能做到“幹一流的、做最好的”,維護企業品牌。

俗話説得好: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作為一名施工企業的員工,更加應該正視工作流動性大和工作環境艱辛的客觀條件,何時何地堅決擁護公司的任何安排和決定。公司處在特殊的時期,或許這樣的境況一時之間得不到改進,自己也不能思想動搖。個人收入減少了,但是也不能鼠目寸光地關注眼前的利益,不盲目攀比。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恢復期間的工人主動團結起來,提出降工資,很是讓我感動。正如美國作家傑伊·瑞芬博瑞在《沒有任何藉口》書中所説:受僱於公司就意味着你要實現大家的共同理想和願望。這也就是個人價值在集體中的體現。青年員工都渴望取得進步、得到提升,但是流動是有升有降的,自己應該擺正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只為公司能夠發展。

在項目部沒有下一個施工任務之前,自己應該利用現階段日常工作不是很緊張的機遇,藉助公司舉辦的視頻培訓和項目舉辦的“冬季培訓”、測量實戰練習、模擬施工組織設計編制和各類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寫等活動,努力增加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拓展自己的視野。通過小組討論和相互授課,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進一步融入城交這一個大集體,領悟企業的精神內涵,爭取做一個真正的一航人、城交人。

2012年是公司發展非常關鍵的一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員工,真心希望公司能夠順利度過這一寒冬,並做好與公司肩並肩,長期抵禦寒冷的準備。不盲目樂觀,也不灰心喪氣,苦練內功備棉衣,沉着應對過寒冬。

讀華為的冬天讀後感1400字 篇四

小的時候,鄰居家人口多、勞力少,幾乎每年種下的糧食都不夠吃,只得向左鄰右舍借糧養家餬口。有一年春節,鄰居家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想有時,橫批是未雨綢繆。據説,這是鄰居的一位朋友化用清代李汝珍《鏡花緣》中“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到無時思有時”,告誡他居家過日子要居安思危、從長計議,同時勉勵他摒棄懶惰、勤快做事。也正是這副對聯一直鞭策激勵我勤奮讀書、踏實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若干年過去了,鄰居家的對聯仍令我刻骨銘心。自今年2月中旬以來,任正非先生所著的《華為的冬天》在集團上下廣為閲讀學習。每一次重讀此文,我總會有新的收穫與啟迪。其實,《華為的冬天》與鄰居家的對聯所闡釋的都是居安思危的哲理。

老百姓種地謀生、居家過日子,需要居安思危。華為在高歌猛進之際,任先生引導他的職工要樹牢危機意識,學會居安思危,做到未雨綢繆。正是這位深謀遠慮的企業家,帶領華為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績,成為全球通信領域的領跑者。

華為有其自身的冬天,但華為人提前縫製了禦寒的冬衣。於是,華為便可成竹在胸應對冬天的到來。每一個企業的發展,必然會經歷波峯與波谷間的跌宕徘徊。三建集團為建設國家重點國防工業項目而誕生,經歷了70年的風霜雨雪與坎坷磨難。一代代三建人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為我們積累了管理經驗、生產技能和物質財富,也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底藴。他們何嘗不居安思危呢?他們固守一種擔當,傳承一種精神;他們聽從黨的召喚,本色不忘。傳承他們的精神,我們也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如今,三建集團躋身建投集團領跑行列,穩居“山西省10強骨幹建築業企業”,取得了耀眼的成績。但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坐享其成,還得謀劃我們的冬天萬一到來,我們該去如何破解企業發展的瓶頸制約。

今天,企業轉型發展蹚新路和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重任落在了我們肩上,幾千名三建人責無旁貸。我們都是集團的一分子,不能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立場想問題、辦事情。我們深知“脣亡齒寒”的道理,集團的蓬勃發展與每一名職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企業承攬了工程任務,我們才能各就其職、統籌規劃,才能科學施工、精細化管理,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完成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經濟技術指標完成了,我們才能盡享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如果企業連年虧損、入不敷出,我們何談工資待遇?何談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所以,不論領導幹部還是普通職工,我們都要不斷提高思想覺悟和政治站位,設身處地地為我們的企業,同時也為我們自身從長計議。

目前,世界局勢很不太平,經濟形勢嚴峻複雜,疫情嚴重影響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殊不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經濟規律。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思進取、不思改革、不思創新者,必然會被市場的大浪拍在沙灘上,沒有安樂窩可以躲藏。更何況,現在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已經非常有限,我們必須強化危機意識,主動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聚焦新形勢、新機遇、新業態,緊抓國家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和太忻經濟一體化經濟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同時利用培優扶強政策,組建專業子公司,打造“三建安裝”“三建熱力”等專業品牌,以精湛的施工技藝和可靠的工程質量樹立70年“老字號”“國字號”建築企業的良好口碑和企業品牌。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 篇五

最近我有幸拜讀了《華為的冬天》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作者任正非先生是我國著名的信息技術企業——深圳華為公司的創始人,他在新世紀之初華為公司創辦10週年,公司業績大大提高而且連續多年保持高速率增長的情況之下,寫了這篇文章。這是一篇警示華為公司各個部門人員不能被暫時的輝煌衝昏頭腦,要居安思危,尋求企業未來發展的正確道路。

文章深切地指出了華為在正值公司高速發展、全球IT行業在大形勢迅速回暖的“春天”之際,應該在公司良好的業績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有對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出合理、明確的認識,提取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寶貴經驗,認清並根除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病,在企業目前尚存的美好的“春天”裏不能驕傲自滿,要始終保持對未來發展清醒的認識,大膽預見企業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冬天”。

這篇文章發表距今已將近5年,但是它對華為公司內部的深刻影響,對信息技術行業內部的巨大震撼和所起到的警示作用仍然保持着文章發表當初所帶來的“洗腦”式的效果。由此及彼,我想《華為的冬天》不僅僅對華為公司及其所屬的信息技術行業產生作用,更應該對象我們這樣尋求新發展或者正在發展而存有困惑的企業起着強烈的“醒腦”作用。

我們所屬的航天軍工企業在近年來國家外部政治、軍事形勢比較緊張的情況下,軍品合同任務量比往年大幅提高。很多兄弟單位都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之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我們公司順應時代潮流情況也是如此,合同產量在時間過半的情況下比往年全年的合同產量還要多出一倍,企業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中蓬勃發展。我們公司正是像任先生所説那樣,處於我們航天軍品行業的一個難得的“春天”。

然而認真的分析國際未來的政治形勢,和平和發展仍是國際政治的主旋律,我們外交的一貫取向是和平解決一切政治問題。上半年“連宋”相繼訪問大陸表達了台灣人民對兩岸和平統一的期望,用非武力手段解決台灣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從政治、軍事層面上看,我們企業未來的發展道路中不可能再有像今天這樣不用跑市場而訂單不斷、不用送貨而用户上門“搶”產品的局面。而且我們再靜心思考我們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現象和阻礙企業發展的棘手問題,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問題仍舊很多,責任和壓力仍舊很大。因此我們在成績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絕不可沉湎於目前業績的輝煌,不能躺在成績單上睡大覺。

從發展的規律來看,企業在經歷一個比較大的跨越發展到高峯期前,如果不採取合理的措施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往往在企業發展到高峯以後很容易就滑落,而且滑落的速度令人吃驚,慣性驚人,對企業的重新發展、再造輝煌帶來難以估量的困難。我國著名的家電企業長虹集團的教訓就是明證,長虹從成為國內電子行業產值第一名迅速跌落到一百名以後,前後時間只有3年。長虹就是在發展到高峯期以後沒有采取合理的手段處理好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導致全線崩潰。至今長虹還在苦苦的尋求突破。這個教訓是很慘痛的。

經濟學上我們常講要尋求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來尋求企業的未來之路,以一種審慎的、科學的態度來及時處理髮展中存在的問題,對企業來講就是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各個環節人員的素質,找尋一些有誠意、而且擁有廣闊前途的合作方向和夥伴。當然尋求可持續發展不是訂單來了我們不做,而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接受一些可以完成、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的訂單,更重要的的是應該考慮與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着重大影響力的用户合作。切不可只是為了完成“數字的任務”而忽視了良性的發展。做的多、做的好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但是為了完成硬性指標而不顧影響、什麼樣的客户都做就是不對的。一些部門領導為了完成任務而選擇一些沒有什麼前途和缺乏合作誠意的“一錘子買賣公司”來尋求訂單目前的飽滿,但這在將來肯定會得到不好的回報。比如人家竊取了你產品關鍵技術環節的機密,變相讓你成為他們OEM製造商而我們只能得到極少的利潤等等。

還有一些領導看不到我們存在的問題,或者看到而視若無物、盲目樂觀,對上級領導只報喜而不報憂、掩蓋一些問題的真相,這是絕對錯誤的。另外還有一些同志做出了一些成績然而卻以為自己“居功至偉”,不把管理者放在眼裏,置公司的管理規定於不顧,常常以各種名義佔有企業的部分資源等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們企業目前的工作種存在的問題,也許沒有發現的問題還有更多。“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飛雪”,這些都是“春天”中的不和諧因素。我們的工作就是應該抽出精力來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防患於未然,在目前形勢大好的“春天”就做好“冬天”來臨的準備。如果等爆發了危機再去臨渴掘井,一切都可能會顯得很晚。因此我認為我們的領導、同志們一定要預見到“公司的冬天”,做好一切準備,以免真正的冬天突然來臨時讓大家感覺極其寒冷,被嚴寒凍死。

因此在當前良好的形勢之下,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居安思危,看到公司有可能出現的危機,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危機來臨前的準備工作,時刻保持着危機感來面對可能到來的危機,戰勝“冬天”。

結合我們公司的現狀,我嘗試將目前公司存在的問題歸納如下:

“木桶原理”中的木板均衡問題

管理中有個著名的“木桶原理”説明企業成就的大小取決於企業最薄弱的環節。核心技術、經營管理、財務狀況、市場營銷、人才利用是企業發展最主要的因素,它們決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核心技術上看我們雖然擁有行業內先進的“雙曲線技術”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也有電子儀器的“水平敏感元件”填補國內同行業的空白,但是我們的產值,員工的待遇並不比兄弟企業們好。為什麼?顯然我們還有其他方面的很多事情做的不夠好,產品更新換代較慢、售後服務不足、缺乏經濟增長點、管理不到位、不能人盡其用、整體核心競爭力不強等等。這些薄弱環節就是我們公司這個“木桶”的“短板”,這些短板決定了“木桶”盛納的水量。領導抓工作就應該抓這些薄弱環節,優化部門的結構,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像任先生所説,這是一個體系建設的問題,體系建設的好壞決定了資源的利用效率,決定企業的最終利潤。要建立均衡的價值體系,不可偏廢,要強調公司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增加短板的長度。

做工作應該對事不對人

工作中存在這樣的現象,執行者在工作時,總按照領導的指示做一些事情,但是卻忽略了領導的指示有些時候並沒有與實際情況相結合。但是執行者總是“嚴格”的執行領導的命令,當領導的指示與實際情況出現矛盾的時候,執行者總是不停的回報出現的情況而沒有想辦法去解決存在的問題。他們沒有體會到領導要求把事情做成功的意圖,實際上是這些人害怕承擔責任,擔心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自己的做法來辦事情會出現問題,因此從本質上來看,這些人是自私的。還有人做事情總要尋求正規途徑,在事情已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沒有本着把事情做成的原則,一味的堅守成規,非要等所有手續完結。實質上他是在推託責任,事情最終還是要來做的,只是某種原因無法按照本來規範進行而已。這些事情就是典型的對人不對事,是“對領導負責”,而不是對事情負責,事實上對領導並沒有負責。

對人負責的原則將本來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不可多得的機遇因為這種所謂的原則而遺失,讓人扼腕不已。任何人在執行工作的時候都不應只為了對領導負責,而應該對事情的結果負責,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 篇六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春天來了,冬天還會遠嗎?

問題不同,對未來的擔心卻是相同的,都是對未來的預測,都是對未來的展望,他們的目的都相同,都是為生存爭取機會,都是為了生存爭取權利。

如果説在暴虐的冬季,堅持和忍耐是度過冬天的寶典。那麼,居安思危就是,春日裏對自己的鞭撻;那麼居安思危就是,夏日裏企業快速成長的保障;那麼,居安思危就是冬日用來買煤取暖的money;那麼居安思危就上冬日裏在雪地裏尋找獵物的力氣。就是在冬日幸運之神到來的條件。

華為在居安思危中度過了一個為期為十年的春天。華為十年對冬天的思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也讓我重新認真的思考了一些問題,對原本不以為然的東西更加重視,原本就有認識的一些東西認識的更清楚。

是的,木桶能裝多少水決定於最短的那塊。企業要生存,就要遵循木桶定律。所以我們的企業要發展壯大就要堅持均衡發展,重視建立合理均衡的體系,減少企業沒不協調所造成的浪費和損失。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短板,我們要認真對待,協調企業內外工作。

是的,我們對事負責制,與對人負責制是有本質區別的。我們做企業人就應更多的對事的負責,為企業的切身利益着想,我們要最大限度的減少因對人負責而產生的臃腫機構。

來吧,讓我們自我批評吧。來吧,讓我們利用好自我批評的武器吧。因為我們嚮往更優秀的品質,因為我渴望職業技能的提升,因為我們追逐更多的技術創新。讓我們自我批評,讓一切我們嚮往的,渴望的,追逐的一切裝進我們的行囊。

華為讓我堅信冬天一定會到來,雖然現在是春季,但我們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在冬天來臨之前我們的企業要提高核心競爭裏。要提高我們的競爭力,我們就必須優化優化任職資格管理制度,改變過去的評價蒙估狀態,培養和提拔人才。

華為説冬天一定回來,我們要變革。是的,我們要變革。我們要在變革中精兵簡政,提高效率。變革是熱血沸騰的,而創新就是這熱血。變革是適度的,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增長率我依據的,所以我們的創新是要適度的。盲目的創新,換來的是在變革中血的代價,這是一種我們誰都不想付,而且是誰也付不起的代價。

我們追逐創新,創新為的是提高效率。所以創新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提高每位員工對企業的貢獻率,是提高沒一分投資的純利潤。所以我們不能輕易的丟下前人經驗。我們不能忘記模板化的作用。

既然冬天一定會來,那你就來吧‘冬天’。不要期待我們對的鮮花和熱情,我們將以平常心接待你。

春華秋實,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遊客,不同遊客有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用心。讓別人評價去吧,我們的路總是用我們的叫走出來的,不論是誰的嘴巴永遠也推不動火車。讓他們大聲的説去吧,我們的路漫漫遠啊,漫漫的路,我們還是默默的走吧,事實會證實一切。

華為的冬天讀後感悟 篇七

“現在是春天,但冬天的腳步已經近了”是華為公司時刻提醒告誡員工的一句話,告誡員工無論你處在多麼優越的時代,即便是衣食無憂,你也應該時刻為彈盡糧絕的那一天做好準備。只有時刻做好準備,即便不能避免這種危機,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企業損失。

讀過《華為的冬天》,深刻地理解到:要時刻都充滿危機感,杜絕盲目樂觀,居安思危可長盛,結合實際談談本人的認識和感受。

一、時刻保持危機意識。

將危機意識融入到企業文化中,讓員工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一種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遏制部分員工和管理人員因公司高速成長而滋生的盲目樂觀情緒。堅持做企業就要踏踏實實,不張揚,不求功名,並把這種思想灌輸給每一個職工。

“繁榮的背後都充滿着危機,這個危機不是繁榮本身的必然特性,而是處在繁榮包圍中的人的意識。只有在思想上繼續艱苦奮鬥,長期保持進取、不甘落後,才可能不會滅亡。不經過挫折,就不知道如何走向正確道路。

我們公司和個人生存的主要威脅,有時候並非來自突如其來的事件,而是從一個緩慢的過程發展而來的。危機的到來是不知不覺地,如果我們目光短淺,只看到局部,沒有往長遠看,將無法縱觀全局。對於突如其來的變化也許可以從容面對,而對於悄悄發生的大的變化,卻無法察覺,最終會帶給我們們更加嚴重的危害,因為,那些緩慢而又微小的危險,才是最可怕的。華為給我們的啟示,企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要追求長遠地、持續地實現人均效益增長,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聳聽。

為進一步調動所有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讓職工始終有緊迫感、危機感,安裝公司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股份契約分紅為輔“的機制,保證各項工作順利完成。月度根據各班組完成的工程量進行核算,核算出的當月經濟效益,確定績效工資,當月績效收入的多少和該班組完成的工程量緊緊掛鈎,真正實現”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孬幹好不一樣“。根據年度經營業績完成情況,確定每股利潤額,超利分紅、虧損不但不分紅還要降低股值。通過實施這種考核機制,真正發揮了各類收入的促進作用;由”要我幹變成我要幹“,自己積極主動的完成工作,保證安裝公司穩定、持續發展。

二、開展自我批判意識,努力提升工作能力。

學習和進步是華為企業文化的精髓,而懂得自我批判就是進步的利器,只有不斷地自我批判,才能使盡快的成熟起來。我們不是為批判而批判,不是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為優化和建設而批判,目標是要導向整體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安裝公司的前身只是一個加工車間,經過風風雨雨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成為一個擁有千萬資產,60餘名職工的獨立核算單位。在20多年前,推行模擬入股制時就已經做好了迎接冬天的準備,尤其是2010年以來,通過推出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公司得到飛速發展,逐漸實現了人工製造向智能化的改變,減少了職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隨着公司的逐漸壯大,職工們的腰包都鼓了起來,於是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和現象隨着而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組織大家開展了“公司發展了,我們怎麼辦”自我批判大討論活動,最終形成一致共識:只有居安思危,才能確保公司長遠生存,大家才能吃上飯。在隨後的工作中,全體幹部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的利潤一年更比一年好,大家的分紅也是越來越多,現在的安裝公司到處都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工作場景,因為大家都明白,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學習理論和專業性知識,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求得企業的生存,才能談得上發展。

三、發揚艱苦奮鬥和敬業精神,與企業共成長。

艱苦奮鬥是華為文化的靈魂,是華為文化的主旋律,在恆通,艱苦奮鬥同樣是融入到文化中的基因。企業56年的發展歷程,一代代恆通人繼承下來的優秀傳統,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現象,那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甘於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結合安裝公司實際就能看出:60餘名職工不計報酬,不怕辛苦,加班加點,無怨無悔,因為有了艱苦奮鬥的精神和敬業精神,才使安裝公司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更要充分激發自身工作熱情,堅持鍥而不捨的工作態度,做到兢兢業業的工作奉獻,不斷加強學習,強大自身的能力,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以高度的責任心、履職盡責,時刻準備着,為生存而戰!

任正非華為的冬天讀後感1600字 篇八

從去年開始,耳邊就經常回蕩着“金融風暴”“經濟危機”等幾個字眼,但那僅僅只是耳有所聞,國內的經濟相比較較穩定,因此我並沒有體會到這場風暴,也沒有感受到這場危機。而近段時光,各大媒體、電視、報紙都在報道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已經逼近中國市場,東莞的許多企業已經受到金融風暴的襲擊,企業壓縮、倒閉接踵而至。在這樣的狀況下,閲讀《華為的冬天》,讓人更深刻地認識到“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華為的冬天》這是一篇在IT業界流傳的文章,有人認為這是任正非為IT業敲響的警鐘,也有人説任正非是“作秀”,然而,不管怎樣,這篇文章在實際中的確發人深省。《華為的冬天》的內涵不僅僅僅只是針對華為,不僅僅僅只是針對IT業,而是針對所有人、所有企業。它講述了一個“居安思危”的哲理,同時藴涵着一個人或者一個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就需要變革、需要進步的道理。個性是恰逢金融風暴席捲之際,《華為的冬天》所藴涵的道理讓這篇文章更具有可讀性,更具有批判性!

我們總是習慣在安逸中享受,總是習慣地相信日子會越來越好,總是習慣地説好不説壞!然而世間萬物每一天都在更替與變換,運動才是萬物不變的真理,發展與變化是必然,這在唯物辯證法中早有論證。居安思危可長盛,我們在安逸中要時刻想到危機,也許有人會説:消極的表現!其實不然,居安思危並非消極,它恰恰是一種更深遠的用心,他不是表面的樂觀,不是口號裏的“用心應對”,它更多地是用行動去證明用心的內涵,是更深層次的、勇於應對的、勇於挑戰的用心,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説:“居安思危,而不是危言聳聽!”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任正非先生的這一席話讓我想起了一句話:一個成功的人思考的往往都是失敗。成功的人從來都不畏懼失敗,從來不盲目地為成功歡欣,他們關注的、思考的是:如果我失敗了,我該如何去解決,該如何去應對,又如何從失敗中邁向成功?

“失敗這一天必須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這也是哲學中所説的正常的興衰更替,如世間萬物的興衰,如春夏秋冬的更替,也正如這場金融風暴的來臨,他不是偶然,而是世界經濟發展到必須階段的必然。處於這個階段中的人和企業,我們要如何去迎接他,是一味地感歎和哀傷,還是在暴風雨來臨之前作好預防工作?我想這才是我們要思考的重點!

作為嘉榮的一名員工,一位基層管理者,我相信我們的公司是一個健康發展的公司,而且正在進一步發展壯大中!同時,我們也務必客觀看自我的公司,由於自我公司的行業特性,公司中同樣存在許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一些基層的管理需要改善,員工及管理人員都需要進步等等,在那裏,《華為的冬天》同樣給出了一些很好的推薦!首先,全體員工要用心行動起來,投身到公司的發展中去,敬業愛崗。第二,公司員工要用心奉獻、承擔起自身的職責和義務。第三,公司員工要勤學苦練,提高自身素質,練好崗位技能和本領。第四,公司員工要統一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克服我們面臨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我想,做為基層管理者,需要的是不斷地發現、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改革、不斷地建設與改善,出路總會有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要創造完美的明天,全靠我們自我。危機的到來是不知不覺的,應對危機感,需要全體員工胸懷寬廣,正確應對改革。

我記得,我們在討論《華為的冬天》的時候,一位經理曾説:嘉榮沒有冬天!這是經理對嘉榮的信任與忠誠,他相信嘉榮永遠都是春天,同樣也體現了他願為創造嘉榮永遠的春天而努力奮鬥的決心,我相信他能做得到!於我而言,我認為春天總會過去,冬天總會來臨,而冬去春又來,只要我們勇於去應對,勇於去挑戰、去變革、去創新,多穿幾件“棉衣”,那麼我們就會順利過冬,社會也會冰雪消融,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