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5W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多篇】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一

這個寒假,我讀了《汪曾祺散文》。這本書收錄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包括他的日常生活、美食、自然環境等方面。這裏面,我最感興趣的是“美食”這方面。

書中記錄了許多美食,如高郵鴨蛋、蔞蒿等。雖然這些都不是像海蔘、鮑魚這樣的頂尖食材,但作者運用了多種描寫,如寫蔞蒿的視覺描寫:“蔞蒿……粗如筆管,有節,生狹長的小葉,初生二寸來高”;寫鹹菜的味覺描寫:“不鹹,細、嫩、脆、甜”;寫做枸杞的動作描寫:“用開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醬油、醋,涼拌了吃。”這些細緻的描寫,體現出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美食的熱愛。

我和汪爺爺一樣,也熱愛故鄉的美食。我的母親是福建福州人。那裏的特色美食有拌紫菜、南煎肝以及各種海鮮。每次去閩菜餐館吃飯,如“莆田”、“景福軒”,我都喜歡吃這些海產品,如蒸大黃魚、煎海蠣,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蒸大黃魚用的清蒸手法,將魚的本味保留到極致,是一種鮮味,再澆上醬油,使鹹、鮮融合,是閩菜常見的味道。燈光照射下,魚皮表面金黃得發光,異常漂亮。煎海蠣是把海蠣裹上蛋液,煎成一張大餅,既有海的味道,又有蛋的香味。海蠣非常鮮嫩,正宗的閩菜中的海蠣是要用撈完不久且無沙的。這是我的家鄉菜——閩菜!

我的家鄉菜,無論我品嚐過什麼美食,我都不會忘記你;我的故鄉,無論我走到什麼地方,我一定會記住你!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二

《汪曾祺散文》是我去年時偶在市集中買到的,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只知汪先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到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的筆調,向我們講述着曾經的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的精神與思想。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了汪老的書,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的機會。讀了此書再説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了不遺憾!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三

微光,紗簾,素箋。

一米陽光探進窗扉,似輕紗自空中柔緩飄舞,閃爍着橙黃的,櫻紅的,温暖的光。一縷微風挾裹着草木的清新拂進窗內,襯着陽光下浮動的微塵,撩開扉頁,送來蔓草自然的清香。

他,自書香門第走來,淡雅絕俗的言語是他的生活方式;生動鮮明的描寫是他的至理名言;雙瞳剪水,是他對崢嶸歲月的淡淡回憶;酒入豪腸,是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滄桑矍鑠的面容於眼前漸漸浮現,温厚哲理的話語於耳畔輕輕迴響——"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更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走過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在兵荒馬亂的繁塵俗世中,他依然保留着一顆寧靜淡泊之心,用心體味,用筆記錄下戰亂年代一點一滴的小幸福。在文《跑警報》中,汪老如是言:"跑警報是談戀愛的時候……跑警報可算同生死,共患難"。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人人自危,又能有幾人會注意到這細微的現象和人們忙而不慌的心理感受呢?唯有汪老,以一雙擅於觀察的睿智之眼,一顆素雅如蘭的淡泊之心,以温暖的筆觸,靜靜地勾勒出一幅繁忙卻不失幸福的生活畫卷,亦鮮活地描摹出自己內心深處感性而細膩的伊甸園。身處亂世思桃源,素心如蘭淡雅香。汪老靜靜地教導我,善於捕捉細節的慧眼與知性細膩的善思之心最為可貴。

跨入堅韌沉穩的中老年時代,汪老將年輕時一顆焦躁不安的心輕輕安撫,把青葱歲月中的點滴回憶慢慢沉澱,於歲月長河、廣闊文壇中交織、昇華,終釀成一罈醇香濃郁的玉液瓊漿。三分嘯成文采,七分釀成情愫,繡口一吐便是絕世風采。正如文《豆腐》中所記:"砂鍋豆腐須有好湯,骨頭湯,小火燉……湯清而味濃……"。汪老的一生正如這鍋好湯,以聰慧才智為底,以人生閲歷為料,以生活中的挫折和歷練為文火,慢慢燉,靜靜熬,待湯內翻白,濃香四溢,方揭蓋起鍋。哇!一鍋好湯,乳白中透着奶黃,這不正是汪老樂觀詩意人生的縮影嗎?袖舞斜陽四暮合,濃情詩意青蓮馥。汪老輕輕的告訴我,懷着一顆淡泊樸素之心,帶着一份熱愛生活之情,並將之匯聚於文海中,融合於生命長河中,才是永恆的真諦。我想,這也正是汪老在茫茫文海中沉沉浮浮,雖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能歷久彌香,於世間芳華處綻放的原因吧!

人間草木已紛菲,心間芳華始綻放。我相信,銘刻在我們心中的,不僅只是汪老的音容笑貌和散文隨筆,他那在沉浮世俗中依然寧靜豁達、淡泊致遠的高貴品質,他那在滾滾紅塵中依然能獨守初心、執着前行的堅定信念,他那在崢嶸歲月中甘於默默沉澱、厚積薄發、始綻芳華的質樸而偉大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四

五大本,共20xx多頁的電子書《汪曾祺全集》,我零零散散地讀完,共花了大概3個月左右。

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及小小説居多,主要描述的都是他生活中的經歷以及所遇到的人,當然,還有很大篇幅是描寫“天下美食”的,由此觀之,汪曾祺必是吃貨一枚。汪曾祺的文字平實易懂,幾乎與“華麗”二字沒有交集,但卻有一種讓人能靜心讀下去的吸引力,有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味道。文章要達到這種水平,作者心態和寫作功底都必須達到“雙馨”才可。

我喜歡書中關於他自身人物的一些小小説及他談到的一些關於寫作的文章。雖説我現在腦中一片空白,並不能講出書中他具體寫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理,但我知道我是有收穫的,最起碼心態是變得平和了些。要説到具體得到了什麼,一時還真是無法言説。

很遺憾,汪曾祺並未發表過長篇小説(不知是否寫過)。或許是因為他的文字太過隨意,不習慣做去精巧的設計吧。總而言之,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是值得一讀。

這是我讀完之後目前所能想到的一些東西。對於沒有的東西,我就不強拉硬扯了,這一點也是受汪曾祺的影響吧——平實真誠,不刻意賣巧。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五

汪曾祺何許人也?似有耳聞。語文老師推薦的。理由?文風質樸,文筆清淡,值得好作空話、大話的“我”品味。

借來汪曾祺的散文集,略翻了翻。文章的確富有生活氣息,只是,味道似乎不濃。

……

我只道把汪的文章擱置了下來。只是那夜,心情焦躁,疲乏不堪,我信手拿來汪的散文集,隨意翻至了《西山客話》。讀着讀着,眉頭不再緊鎖,嘴裏也不再抱怨了。完全被樸實文字裏所描繪的迷人景緻吸引住了——“山前有一片杏樹,約有幹株。一千棵杏樹,都開了花,那可是很壯觀了。遠望一片淺紅的海,如雲蒸霞蔚,使人目眩神移。”“弄樓一側有一棵玉蘭。八大處只此一棵,據説是明代所植,高與樓齊,開花時瓣如玉片,蕊似黃鵝,一樹光明”……

原來質樸如是的文字可以描繪出如此絢爛的畫面,原來用我們的雙眼可以發現如此光彩的美景。

看!汪老這樣寫——“西山多隱士,絕世遺名,只求執守真我。在八大處山莊怡居或小憩,做一個閒人,晨起拾級登山,暮看夕鳥投林,春花秋月,興衰榮辱,存乎一心,然則‘清冷之狀與目謀,營營之聲與身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淡泊寧靜,心止如泓,非但拋卻都市繁囂陸離,更能忘象見性,儼然小隱於野。”

這就是汪老的人生哲學——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我恍然大悟,沉靜的心也似那寂靜的夜一般清澈悠遠。

自那以後,我開始樂於讀汪老的散文。與老人家一起品味生活,品味心情。

汪老定是個吃客,我暗想,壞笑。你看他那不滯於形的文字竟能讓人垂涎欲滴。且看《豆腐》一文中——“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裏的上上品。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燙,梗葉轉為碧綠,撈出,揉以細鹽,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下香油數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家常菜,家常文章,家常情調。

汪老用無華的文字回憶着一位位故人,卻又那麼形象而生動地呈現出富有個性的人物。看他在《趙樹理同志二三事》中有這麼一段——“趙樹理同志擔任《説説唱唱》的副主編,不是掛一個名,他每期都親自看稿,改稿。常常到了快該發稿的日期,還沒有合用的稿子,他就把經過初、二審的稿子抱到屋裏去,一篇一篇地看,差一點的,就丟在一邊,弄得滿室狼藉。忽然發現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即交編輯部發出。他把這種編輯方法叫做‘絕處逢生法’。”

人物形象,貴在形似又神似。就在這樣的文字中,我除了喜歡趙樹理先生,也就更喜歡汪曾祺先生了。

……

汪老的散文大多如此風格,以平淡致遠見長。

我想,汪老散文中的味道,濃起來了。

有人會説,家常文章,不值玩味。但我想,汪老的散文值得我們學習的恰是以下兩點:其一,文字不求矯揉造作,文風平易近人,一掃靡豔之風。其二,無論作文,還是做人,都要常葆樂觀從容之心態,能懂得以包容之心話“家常人生”。

這,就是我眼中的汪曾祺與他的“家常文章”啊。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六

汪曾祺的書,用文學少女的話説,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女兒節的茶巾壽司,上等多汁的蘑菇,香噴噴的白芝麻,栗子。加入這麼多配料的醋飯,用稍帶甜味的薄薄蛋餅仔細的包裹着。雖然不是最近的作品,卻非常親切、可愛、緊緊揪住胸口,可是讀著讀著,醋的味道也不斷變濃,直到最後變成深切的無常觀充塞胸中。

我覺得汪曾祺的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地方民俗特色很濃。尤其是飲食文化,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散文,倒像是金庸的武俠小説了。不能不讓人想起《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燒菜給洪七公吃的那一段。包括他的語言,都是半摻着文言的,讀起來反而讓人有一種順化流暢的感覺。羽毛般又輕又薄的甜甜煎蛋慢慢四散在口中,心臟撲通撲通地跳著期待包在裏頭的鬆軟康吉鰻、碎栗子的出現。就像是這樣的感覺!

古往今來,上至九龍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向往着羽化登仙的生活,若是做不到,便梅妻鶴子,隱逸孤山做個隱士。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塵世帶給人的快樂生活。舒婷在她的《神女峯》中寫道:“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正煽動新的背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長生不老,淡泊名利固然值得欣喜或欽佩,然而對酒當歌,尋山問水,觥籌交錯卻有着那些所謂的神仙隱士們體會不到的一番樂趣與風情。

汪曾祺的書,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一個道理。他寫那些人都是些市井中最最常見的小人物,他寫的食也是路邊小攤上的並不怎麼高級的地方小吃,他寫的事也是一些常見的雞毛蒜皮。可人們可從他那看似平淡無味的語言中品出人與人之間的美麗情感。命運在最大的不公平中有時會偶爾留下一絲温暖慰藉的餘温,讓人對這塵世難捨難棄,又好像一些另有深意的安排,一人一事都不是隨便出現的,全看你心智夠不夠來領悟天意。

兒子與父親間深切的交流等等,每一樣都值得品味。

用力咬下椎茸瞬間流出的美妙湯汁!

融化在嘴裏的康吉鰻!

成塊的醋飯和栗子的甜味成了絕妙的搭配!

就連纏著蛋皮的葫蘆乾也是充滿彈性非常好吃吶!

這或許就是這本書的美妙之處。想到書中人事那些美麗的誤會與牽絆,哪怕再僵硬的嘴角,也終會露出一抹微笑。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七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説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説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一個一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起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該描寫太多。而應該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寫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説他是先在頭腦裏面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説到老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國小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論文“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國小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該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現在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內容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該保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八

在汪曾祺的這幾篇文中從字裏行間都透出了汪曾祺對故鄉的懷念和喜愛。在我的生活裏,好像並沒有這麼多的習俗。童年生活也是在家人打造好的規規格格中長大的,在一個混合多民族的城市裏長大的。

真羨慕一大羣孩子在一起玩,羨慕他們即使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也有值得自己懷念和細心品味回味的東西。

汪曾祺的文中總給別人舒適、親切、淳樸、自然的感覺,不僅使經歷過這些事的人深受同感,還是沒經歷過如此多習俗的我有有一種親近的感覺,她的語言非常自然,就如大人輕輕的給小孩講着睡前故事。有一點好奇,有一點興奮,有一點輕鬆。

回想着讀過的每一句話,雖不是最華麗的語言,不是字字推敲寫出來的語言,但這種貓不可言的東西卻讓我樂在其中。

總值汪曾祺的文章然我讀來非常喜歡。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九

也許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許有很多人認為中國現代難見散文大家。這是一種誤讀,更是一種謬論。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時偶在市集中買到的,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應式教育的後果),只知汪先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到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的筆調,向我們講述着曾經的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的精神與思想。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了汪老的書,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的機會。讀了此書再説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了不遺憾!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

我的深度閲讀的對象就是汪曾祺老先生,我對他的影響很淡很淡,也許是因為汪老這個人本來就並不招搖,在二十世紀40年代,汪老已經在文壇嶄露頭角了,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失去了成為文學泰斗的機會,而這場災難無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他的文字也開始變得成熟和淡淡的憂傷。

我之前在《邂逅集》中看見了一個對未來有着無限希望的陽光青年,“如果我註定要孤獨一生,那就讓我站着,尋找那孤獨的軌跡,我相信,孤獨有一天會死去。”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霎時呈現在讀者面前,就是這樣,汪曾祺在文壇創出了一番天地。

之後,汪曾祺在張家界知青下鄉,他體會了十年之苦,他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有他自己的影子,比如他形容的一個女工程師,因為一個莫須名的罪名,被劃成右派,這和汪曾祺的經歷多麼的相似啊!他可以盡情地説出自己的內心的真正的想法。有他對這段生活的美好回憶,比如一篇小説《七裏茶坊》,裏面他和自己的同事們一起説説笑笑,似乎留下了一連串歡聲笑語,但我總覺的,這中間包含淡淡的憂傷,這種憂傷伴隨了汪曾祺的平淡的文字出現了神奇的效果,“我們帶來一口袋莜麪,頓頓飯吃莜麪,而且都是推窩窩。——莜麪吃完了,三套大車會又給我們捎來的。”“剛出屜的莜麪,真香!用蒸莜麪的水,洗洗臉,我們就蘸着麥麩子做的大醬吃起來,沒有油,沒有醋,尤其是沒有辣椒!可是你得相信我説的是真話:我一輩子很少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那是什麼時候呀?——一九六零年!”“這兩年他常發牢騷——小王也有些不平之氣。”彷彿有一種對時代的埋怨,我常常讀着他的小説想流淚,自己似乎也到了那個時代,感受他的苦痛,這應該也算是他的優越之處吧。

這樣的文字在汪老的散文中卻沒有體現,他飽嘗了天下的美食,對於美食文化興致勃勃,他的友人曾這樣評價他:“我和汪曾祺同桌吃過飯,在座的賓客都把他視若一部毛邊紙印刷的木刻菜譜。聽其用不緊不慢的江浙腔調講解每一道名菜的做法與典故,這比聽他講小説的寫作方法還要有意思。好吃的不見得擅長烹調,但會做的必定好吃———汪曾祺先生是兩者俱佳。”這邊可以體現了。還有汪曾祺對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就是以平靜的口吻來敍述,並不加任何感情的修飾,這與他認真的寫作態度和他豁達平淡的人生態度是有關的。

撇開了這些汪曾祺的小説和散文,我更喜歡讀他的兩篇代表作,一篇是《大淖記事》,一篇是《受戒》,我更喜歡《受戒》,可能是更富童真,但其實,當讀了很多遍以後,我開始覺得這與汪曾祺的語言風格是一致的,他依然是在表達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像衝破世俗束縛,渴望自由的感覺,這也是汪曾祺畢生追求的,他是一個時代的悲劇,被稱為“最後一個士大夫”,他踐行的是大儒式的風格,他以天下博愛為己任,把普及蒼生作為自己的信念。

讀完了這本並不算厚的《汪曾祺作品精選》,好像是與一位文化名人隔了時空對話,他在平靜而又耐心的敍述,我在不知疲倦地聽着,不僅僅是故事,還有味道,濃濃的鄉土文化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