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1多篇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63K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1多篇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一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説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説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一個一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齊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當描述太多,而應當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述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説他是先在頭腦裏應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説到教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國小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論文“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國小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當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此刻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資料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十分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教師和同學的感情。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當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文中提到的他的教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當堅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二

[汪曾祺散文集讀後感]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暗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這是陸放翁的詩,與他廣為人知的表達報國雪恥之志的詩歌不一樣,這首詩給我們看到了一個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閒適的心境有一種不被塵世所染的脱俗,就如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喜愛這首詩的,不如説是他喜愛這種心境,這種心境是具有生活氣息的,他想展現給我們的就是他的帶着心境的生活。

他對生活的感覺,似乎略有逃學孩子的清閒,世界也就這麼大:嘴裏叼着的微甜的草根、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嬌嗔柔和的“賣楊梅——”聲、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繡球花,這就是生活,甚至能夠説是一種藝術,他真實地、切身地享受這種藝術。

他是個別樣的作家,他與當今坐在家裏或辦公室裏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鍵盤上飛舞、神經幾近被絡繹不絕的電話摧毀的作家不一樣。

他的文章、他的書像是被他本人撫摩過千萬遍的,字裏行間散發出的是木頭鉛筆的味道,而不是機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個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鉛筆,面帶淡定從容的微笑,他細膩動情的筆觸時不時地給自我和我們一個小小的驚喜、小小的感動,為了一小盤帶着雨珠的潔白的緬桂花,抑或是為了一條從湖心突然一躍而起的大魚,還是堂倌頗具京腔的一聲“收茶錢——”,它們以滋潤人心的方式詮釋了“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東方古訓。

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境界、一種認識,大多數人為了擺脱平庸而奮鬥,可是那些成功的人在經歷了暴風雨也見過了彩虹後,往往不再好高騖遠,而是理解平淡、用這種平淡的心境熱愛着平淡甚至“平庸”的日常生活。

其實從他的文章裏得以體現的閒適之美正是他經歷了人事浮沉後所潛心追求的,大美之美固然可畏,可是他給我們看到的是那種能令人會心一笑的小美,美在身邊,美在本分。

可惜此刻人們大多沒有精力和心境去關注這些看似瑣碎的美,他們大多腳步匆匆,厚重的鏡片竟把人們的心與社會、與自然隔離,太多的金屬製品竟把人們的心層層包裹,作者在極力讓我們感受美的同時,我分明聽到一個慈祥的聲音在對忙着趕路的世人們説:“孩子們,慢點走,你們看這朵海棠的顏色,像是哪個大家閨秀的胭脂水不細心從指尖滑落,浸進了花瓣裏。真美。真美。”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三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這説明,吃東西和喜歡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所以,吃,也就成了人類永恆的主題之一。

古往今來,關於描述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獨喜汪曾祺先生的風格。究其根本,在於其文字中充滿了對這世界的讚美與感激,對生活的熱愛與真誠。

在《故鄉的食物》裏,作者重點寫了一樣平常可是的食品—炒米。文章一開頭,作者引用了《板橋家書》中的一段話:“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貧之具”。此句一出,頓時讓人覺得很親切!處於社會最下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温暖着彼此的身體與心靈!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描述了在戰亂年代的一個小插曲,沒有常見的悽風苦雨,也沒有常人心目中的離亂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筆觸,描述了一個戰亂中與炒米相伴的夜晚:“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國民革命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了仗,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把一罈炒米和一罈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很多人家住在一齊,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衝炒米、泡焦屑度過的”。在如此亂境中,還能堅持這樣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靜,一份從容,甚至一份幽默,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氣!而這智慧和勇氣有來自何處文中自有交待:“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沒有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沒有對生命的無比禮讚,怎樣會有如此的胸襟與氣魄

在《野鴨、鵪鶉、斑鳩、》裏面,作者描繪了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場景:“忽然,砰,——槍聲一響,斑鳩應聲而落。獵人走過去,拾起斑鳩,看了看,裝在獵袋裏。他的眼睛很黑,很冷”。短短數十字,充滿了對弱者的悲憫,對鮮活生命消逝的憤懣與無奈,僅有心中有大愛,才能流露出如此懇切的情懷!

《豆汁兒》描述的則是北京城底層人民鮮活的生活畫面:“豆汁兒是製造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能夠不用熬稀粥了。這是貧民食物。豆汁兒攤上的鹹菜是不算錢的”。最趣味的一段在結尾處:有保定老鄉坐下,掏出兩個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的告訴他5分錢。“鹹菜呢”“鹹菜不要錢。”“那給我來一碟鹹菜。”寥寥數語,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頓時讓人感到這世界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可愛,如此的讓人留戀!

在《端午的鴨蛋》裏,則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與驕傲,甚至帶一點狡黠的童趣:“我的家鄉是水鄉,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醃鴨蛋。上海的賣醃臘的店鋪裏也賣鹹鴨蛋,必用紙條異常標明:高郵鹹蛋。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以往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字裏行間,若有若無地透着一點淡淡的鄉愁,宛如茉莉清茶的芬芳,淡淡地瀰漫在空氣裏。

在《虎頭鯊、昂嗤魚、硨螯、螺螄、蜆子》以及《栗子》裏,除了談吃,還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剝蜆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蜆子殼。有一年修運河堤,按工程規定,有一段堤面應鋪碎石,包工的貪污了款子,在堤面鋪了一層蜆子殼。前來檢收的委員,坐在汽車裏,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還抽着雪茄煙,連説:很好!很好!”還有這一段:“河北的山區缺糧食,山裏多慄樹,鄉民以栗子代糧。栗子當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當糧食吃恐怕胃裏不大好受。”這兩段文字,疏放中透出凝重,為國憂思之情,為民慨歎之感,躍然紙上,將一個“中國式的抒情人道主義者(作者自稱)”的心靈,抒發的淋漓盡致!

相對於西式快餐的標準化、流程化和工業化,中餐更加像一門藝術。而凡屬藝術,都大抵逃不掉絕響的宿命。在《肉食者不鄙》中,作者就抒發了對逝去的時光無比懷念的情懷。其中,作者提到了昆明的鍋貼烏魚時,便大發追慕之情:“護國路原先有一家本地館子,叫東月樓,有一道名菜鍋貼烏魚,乃以烏魚片兩片,中夾火腿一片,在平底鐺上烙熟,味道之鮮美,難以形容。前年我到昆明去,向本地人問起東月樓,説是早就沒有了,鍋貼烏魚遂成《廣陵散》。”其中,對於往昔歲月的懷念,對完美事物的追思之情溢於言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真正的美食家,絕對不會暴殄天物。羅馬暴君尼祿,經常在會見羣臣時,手裏拿着一個碩大的火雞腿。我認為,這不是貪吃,而是放肆!西太后慈禧,每餐必有一百道菜,這也不是在吃,而是在擺排場!在《手把肉》裏,作者一段話,道出了箇中情懷:“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塊肉吃完了,骨頭上連一根肉絲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淨,媽媽就會説:吃乾淨了,別像那幹部似的!幹部吃肉,不像牧民細心,也可能不大會使刀子。牧民對奶、對肉都有一種近似宗教情緒似的敬重,正如漢族的農民對糧食一樣,糟踏了,是罪過。”真正愛吃的人,必須是熱愛生活,體恤民生的!

在汪老關於談吃的系列散文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五味》這一篇。這篇文章,以極其平民化的視角,以一個熱愛生活的中國式知識分子的味蕾,帶着我們嚐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文章中,不僅僅道出了酸甜苦辣的箇中滋味,並且,為我們展開了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畫卷。

寫到山西人喜醋時,用計劃經濟時期的一段蒙太奇式的描述來定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過春節了。別處過春節,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户一斤。”吃醋過年,真是一絕!

談及南方人愛吃甜食,作者順便糾正了一個人們心目中普遍存在的認識偏差:“都説蘇州菜甜,其實蘇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錫。無錫炒鱔糊放那麼多糖!包子的肉餡裏也放很多糖,沒法吃!”這段文字,足以為蘇州菜正名,豈不美哉!

説到吃苦,作者特舉一例:“有一個貴州的年輕女演員上我們劇團學戲,她的媽媽不遠迢迢給她寄來一包東西,是擇耳根,或名則爾根,即魚腥草。她讓我嚐了幾根。這是什麼東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招架不了!”看來,就算是在口味上兼容幷蓄的汪老,也有消受不了的東西,實在令人莞爾!

在敍述吃辣時,作者追憶了西南聯大的崢嶸歲月:“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練出來的,曾跟幾個貴州同學在一齊用青辣椒在火上燒燒,蘸鹽水下酒。”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然自得其樂,真個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最終,於酸甜苦辣鹹之外,作者特寫了一段中國人獨愛的口味:臭。關於各種臭菜的做法與吃法,都寫得妙趣橫生,而最妙的就是一段關於臭豆腐的佳話:“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為一個大人物年輕時常吃而出名。這位大人物之後還去吃過,説了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文化大革命中火宮殿的影壁上就出現了兩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人世間數十寒暑的滄桑風雨,一下子藉助臭豆腐這個最不起眼的俗物,被濃縮在時間的兩端,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汪老説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我寫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麼時候都需要的。”在作者談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筆調,寫出了人世間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處處透着對這世界的讚美,對生活的熱愛。惟有這份愛,才能撐起我們的內心世界,在紛繁蕪雜的人世中,始終堅持一份清明,一份淡定,不至於迷失了自我。用汪老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儘管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日應當快活。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四

且行且珍惜

對汪曾祺老先生的最初印象就是這是一位資深的美食家、作家,曾讀過他不少關於美食的文章。老先生在《豆汁兒》這篇文中是這樣形容自我的吃貨本性的,“我是個'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的。”記得還有一篇關於臭豆腐的文章,題目叫做《臭豆腐與懷鄉病》,原文中的一段是這樣的,“我們在長沙,想嚐嚐毛澤東在火宮殿吃過的臭豆腐,循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個公共廁所!”記得當時讀到這部分的時候笑得我直不起腰來,感覺這位老先生真是太有意思了!

汪老所寫的美食其實也並不是什麼頂級食材和高級料理,而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很接地氣,多數是家常菜,一些甚至在小攤上就能吃到。比如本書中提到的南寧酸筍肉絲汆湯麪、四川夾沙肉、越南牛肉粉、北京豆汁兒、內蒙的手把肉等等。每每讀到汪老談吃的文章,都會頓時滿口生津,恨不能立刻去嚐嚐。

從汪老的文章中,經常能讀出他對生活的熱愛和樂觀陽光的心態,也完全沒有文人的架子。好像任何苦事樂事在他眼裏都是一樣的,都是生活中值得享受的一部分。在《果園雜記》裏,汪老做着最簡單乏味的農活——塗白和打農藥,他是這樣説的,“我是個噴波爾多液的能手。大家叫我總結經驗。我説:一、我幹不了重活,這活我能勝任;二、我覺得這活有詩意。”如此真誠可愛的老先生,怎樣能叫人不喜歡!

如此熱愛生活的老先生當然也會縱情山水之間,一花一木,一山一水,大自然的魅力也讓他有頗多感慨。《泰山》一文中,他觀完泰山,便更覺自我微小,平常,更進一步安於微小,安於平常。如此謙虛豁達的老先生,怎能叫人不喜歡!

讀過這本散文集,接觸到方方面面的汪曾祺老先生,才發覺他不僅僅對吃很有研究。除了食物,山水、花鳥魚蟲,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甚至是勞動,也無不吸引着他去細細體味,真真是一位大生活家。汪老的文字隨性、質樸,讀起來十分舒服,感情真摯不做作。

其實此刻越來越快的節奏把我們壓縮成了快餐式生活,人們慢慢失去的,正是汪曾祺老先生這種細細品嚐,體味生活的愜意。你是否還記得上一次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悠閒得準備着心儀的早餐,亦或是煮一杯小茶,捧一本小書,在躺在午後的餘暉中隨意翻讀是多久之前?我們總是忙碌着前行,卻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也許直到人生的盡頭,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就散佈在我們匆匆走過的路上。所以讓我們也像汪曾祺老先生般,且行且珍惜那些生活中的完美!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五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掛着露水(蜘蛛網上也掛着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質樸,如話家常的文筆有幾人寫得如此愜意惟恐僅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讀汪曾祺的散文,雖然話語平常,但饒趣味味。如《葡萄月令》

然後,請葡萄上架。把在土裏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齊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後,用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頭呆着。

讀到那裏,我不由得笑了,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爺般呆在架子上。

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帶來的感覺享受。讀汪曾祺的散文處處可見這樣的文筆,行文中透着淡泊寧靜,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寫出不一樣的韻味。

如自1938年9月,日軍飛機瀕臨昆明進行空襲,狂轟亂炸,西南聯大教職員宿舍亦有被炸燬的,造成人員傷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聯大學習,當時師從沈從文,之後寫得小説受其影響,並構成了自我獨特的風格。西南聯大當時集中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的著名教授和專家學者,如對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頗有研究的陳寅恪,對中國哲學史研究卓有貢獻的馮友蘭,新文學運動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專長的聞一多、錢鍾書、沈從文、柳無忌、葉公超、吳晗、錢穆、錢端升、張奚若、費孝通、羅隆基、潘光旦、賀麟、陳岱孫、王力、吳宓、聞家駟等。在很多名人的回憶錄中,這段時間是慘淡動盪的。然而在汪曾祺關於這段時間回憶的散文中,卻透着生活的情趣。如《跑警報》:

跑警報大都沒有準地點,漫山遍野。

説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幾個比較集中的點。古驛道的一側,靠近語言研究所資料館不遠,有一片馬尾松林,就是一個點。這地方除了離學校近,有一片碧綠的馬尾松,樹下一層厚厚的幹了的松毛,很軟和,空氣好,馬尾松揮發出很重的松脂氣味,曬着從松枝間漏下的陽光,或仰面看松樹上頭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都極舒適外,是因為那裏還能夠買到各種零吃。昆明做小買賣的,有了警報,就把擔子挑到郊外來了。五味俱全,什麼都有。最常見的是丁丁糖既麥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關東糖,可是做成一個直徑一尺多,厚可一寸許的大糖餅,放在四方的木盤上,有人掏錢要買,糖販即用一個刨刃形的鐵片揳入糖邊,然後用一個小小的鐵錘,一擊鐵片,丁的一聲,一塊糖就震裂下來了

在極度動盪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氣味、陽光、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這讓我感歎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經歷過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中,汪曾祺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勞動的日子裏,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裏,烤烤,吃掉。我敢説,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樸,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脱,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正因為有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為便不難理解了。他是唯一敢於在江青面前翹着二郎腿、抽煙的人。其中膾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涼。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淵博多識,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終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終一個士大夫。

我對於汪曾祺的瞭解,始於讀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兒女是屬於他們自我的。他們的此刻,和他們的未來,都應當由他們自我來設計。一個想用自我夢想的模式塑造自我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並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當儘量堅持一點童心。這話讓我深受觸動,父子之間能做到這樣少見。這讓我對汪曾祺的文章有了興趣,於是到書店去搜尋,遺憾而歸。只好在網上斷斷續續的看。學校讀書協會買了一批書,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書拿到手中,如獲珍寶,細讀之後,忍不住想寫感想。沒有想到,動手寫時,卻頓頓卡卡總是詞不達意,意猶未盡。看到極美的風景時,我們總是會感歎詞彙的缺乏,似乎任何詞語也表達不出此時的美。讀到一本好書,也是這樣的感受:任何評價都是剩餘的,任何詞語都不能精確表達自我讀後的感受。

微塵見世界,我只能這樣説。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六

我本是很少讀散文的。許是國中時印象過於深刻,在我的認知中,散文多半是艱澀難懂的:它不像小説那樣,所有的情節都是圍繞這一條明晰的主線層層展開,隨着故事的推進,讓人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心境;散文往往給人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它總是從一些細微的角度入手,一點一滴地表達出作者的思緒,一切都需要讀者去細細揣摩,而這恰恰是我所不善長的。

此次也是在室友的強烈推薦下,我才接觸了汪曾祺的作品。在看他的第一篇文章的時候,我就有一種驚喜的感覺。怎樣説呢,汪老的文字會讓人有一種很親和的心境。就好像冬日温暖的午後,在些許喧鬧的院落裏,一邊捧着熱茶、曬着太,一邊聽着滿臉笑容的老人把他往昔的經歷和想法娓娓道來,那種温馨與愜意。

《花園》是我看的第一篇汪老的散文,文章並沒有十分華麗的辭藻,卻能讓人在腦海中清晰地描繪出在那個充滿生氣的小花園裏嬉戲玩耍的淘氣小孩。花園就是作者童年的樂土,充滿了單純的歡樂,充滿了自然的聲音,也充滿了菖蒲草的味道。他喜歡壓在草上,靜靜地注視着倒下的草慢慢站起來,看它的努力快要成功時,又把頭枕上去,嘴裏叫一聲“嗯!”;他會把馬齒莧的瓣子套在啞巴蟬的眼睛上,一放手,啞巴就一向往上飛,絕不偏斜轉彎;他認為土蜂是種蠢頭蠢腦的傢伙,所以常常愚弄它;他也會為了被貓吃點的小鳥而哭泣……這一切都經過樸素的文字,生動地呈此刻我的眼前。

我以往看到過,有人這樣評價汪老的作品,説:它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一種平淡的美,是一種細水悠悠的淡雅。然而在它的平淡中,又無法如白開水般淡而無味,它如一呷清茶,淡雅中帶着一襲襲清香,讓人久久回味。的確,在汪老的文字裏我們不會感覺到激烈的情緒,一切都是淡淡的,卻能輕易地引發讀者的共鳴,同時容易讓人想起自我所經歷過的、所思考過的,並有一種會然一笑的心境。這應當就是汪曾祺文字的力量吧。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七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語言文風。汪曾祺的作品是能夠讀出生活的。這是源於作家對生活的真誠吧。他所寫的都是自我熟悉的生活:舊時代的高郵小城、西南邊城昆明、文化界的故舊師友、西南聯大的師生、北京京劇團的戲曲演員;故鄉的大淖、荸薺庵,昆明的白馬廟等。他的作品中總有他自我過去生活的影子,所以寫起來有真切的認知,有感情。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較多的是散文。下頭我將從他的散文中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語言,表達我的感受和觀點。

那棵龍爪槐是我一個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處,明白那個枝子適合哪種姿勢。雲從樹葉中間過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烏的藤爬上石筍了,石筍那麼黑。蜘蛛網上一隻蒼蠅。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葉子,這葉子有點甜麼,那麼嫩。金雀花哪兒好熱鬧,多少蜜蜂!波金魚吐出一個泡,破了,午時我們去撈金魚蟲。香櫞花蒂的黃色彷彿有點猶豫,別的是花飄下,香櫞花時掉下的,花落在草葉上,草稍微低頭又彈起。《花園》

《花園》這篇散文讀起來頗趣味味,語言十分的生動活潑。對景物的刻畫很好,文字雖是印在紙上,紙雖是平面的,但眼前看到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感覺手是能夠觸摸到它們的,《花園》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樣真實地出此刻我眼前,喚起了心靈最柔軟的那部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汪曾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在於他的語言平實、生活,它所描述的東西也是如此,平凡渺小,但卻凝聚着巨大的能夠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汪曾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歡樂和温馨,貼近的觀察生活。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衚衕是貫穿大街的網絡。它居鬧市很近,大哥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似有很遠。那裏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片,搖動做聲);算命的盲人(此刻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衚衕裏更加安靜了。《衚衕文化》

汪曾祺描述的衚衕中的場景很生活、真切。人物的特點很鮮明,雖描述每個人物僅有簡短的一句話,但他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抓住了人物的魂。汪曾祺對風俗的關注體現了他對民族團體生活和文化的喜愛。汪曾祺在《鹹菜和文化》説:我們要在小説裏表現的文化,首先是此刻的,活着的;其次是昨日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看得見,摸得着,嘗得出,想得透。汪曾祺寫的《衚衕文化》語言平實,貼近生活,也是期望把這種文化以最簡單真實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讓這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説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他用樸素着實的語言記錄生活。歸有光的“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文學作品展示了現代漢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從活的傳統和活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八

一向很喜歡汪曾祺的文章,最早源於讀大專時文學教師對我作文的評價:有汪曾祺的味道!從此,我就有意識地去看他的文章,套句厚臉皮的話,大概就是“惺惺相惜”吧。暑假,找了些他寫的散文,寫了一些不入流的感想。

古往今來,關於描述吃的文章很多,但汪曾祺先生寫吃的,別具一格。我也愛好美食,對其文字中描繪的吃,更覺得我們的吃是嘗味,而他筆下的吃充滿了對這世界的讚美與感激,對生活的熱愛與真誠。例如在《故鄉的食物》裏,作者重點寫了一樣平常可是的食品—炒米。文章一開頭,作者引用了《板橋家書》中的一段話:“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貧之具”。此句一出,頓時讓人覺得很親切!處於社會最下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温暖着彼此的身體與心靈!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描述了在戰亂年代的一個小插曲,沒有常見的悽風苦雨,也沒有常人心目中的離亂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筆觸,描述了一個戰亂中與炒米相伴的夜晚:“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國民革命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了仗,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把一罈炒米和一罈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很多人家住在一齊,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衝炒米、泡焦屑度過的”。在如此亂境中,還能堅持這樣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靜,一份從容,甚至一份幽默,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氣!而這智慧和勇氣有來自何處文中自有交待:“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

夜晚。”沒有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沒有對生命的無比禮讚,怎樣會有如此的胸襟與氣魄又例如《豆汁兒》描述的則是北京城底層人民鮮活的生活畫面:“豆汁兒是製造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能夠不用熬稀粥了。這是貧民食物。豆汁兒攤上的鹹菜是不算錢的”。最趣味的一段在結尾處:有保定老鄉坐下,掏出兩個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的告訴他5分錢。“鹹菜呢”“鹹菜不要錢。”“那給我來一碟鹹菜。”寥寥數語,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頓時讓人感到這世界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可愛,如此的讓人留戀!

在作者談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筆調,寫出了人世間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用汪老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儘管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日應當快活。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九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間草木》第一篇就是《花園》。讀了幾遍,每次都是一邊讀一邊笑,一邊讀一邊歎,一邊讀一邊搖頭唉,天籟之作啊,我怎樣就寫不出這樣的文字呢。

汪先生的散文好在哪裏呢掩卷思考,説不清楚好在哪裏,反正感覺好像就是在一個靜靜的冬夜,坐在火爐旁,手捧着一杯熱茶;又好像在風和日麗的早晨,行走在小橋流水的江南;更多的時候,就是回到了童年,在體味童趣時,既感到温暖又感到淡淡的憂傷,“逝者如斯”啊。

就我的閲讀水平,我想這篇散文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就在於作者用渾樸自然的文字,從小的視角楔入寫凡人小事之美,於看似不經心、不刻意之中設傳神妙筆,寫出了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

通篇並沒有多少景物的描述,而是用兒童的眼睛掃描花園。你看,花園的背景是灰青色、褐色、黑色的老宅,裏面充滿了影子伸拔到無窮高的大柱子(兒童的眼裏當然是“無窮高”),神堂屋裏掛着的鳥籠和“永遠眯着眼睛假寐的鳥(兒童的心理!)”。寫園子裏的草,並不寫草如何青如何綠,而寫“巴根草”的兒歌、“我”躺在草地上拉草根的聲音、草根的甜味和似有若無的水紅色、寫“我”與草的“遊戲”,寫被草磨得發光的鞋底、寫難聞的“臭芝麻”,一筆帶過的虎耳草的腥味和紫蘇的紅色。寫蟲,寫天牛、蟋蟀、鼻涕蟲、蟬、蜻蜓、土蜂,都不是描述蟲如何如何,而是寫“我”與蟲們的故事。寫鳥,寫冒冒失失飛進花廳裏的鳥,寫吃偷吃米粉,灶飯,碗兒糕的鳥,寫自我養的鳥被貓吃了的“哭”。寫花,也並不寫花如何美,而是寫供花,寫掐花,寫穿花,甚至寫繡球花和白緞子繡花的小拖鞋以及它們是主人小姑姑,還有花匠、花房、含羞草、荷花……。通篇文章都是兒童純淨的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兒童純真的心靈裏感受到的美。異常是土蜂的那段描述: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這種蠢頭蠢腦的傢伙,我覺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來撅去的,有點不配,所以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當作窠的。看它從洞裏把個有絨毛的小腦袋鑽出來(那神氣像個東張西望的近視眼),嗡,飛出去了,我便用一點點濕泥把那個洞封好,在原先的旁邊給它重掘一個,等着,一會兒,它拖着肚子回來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個洞,鑽進去,看看,不對,於是在四近大找一氣。我會看着它那副急樣笑個半天。或者,乾脆看它進了洞,用一根樹枝塞起來,看它從別處開了洞再出來。好容易,可重見天日了,它老先生於是坐在新大門旁邊息息,吹吹風。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點氣,因為到這時已一聲不響了。

在汪先生的筆下,蠢頭蠢腦的土蜂,在花朵上把屁股撅來撅去,那對東張西望的“近視眼”,拖着的肚子,坐在新大門旁邊息息吹吹風的神情,酣態可掬的小動物就出此刻我們面前了。而那個可愛的小男孩,覺得土蜂在花朵上撅來撅去有點不配而對土蜂的愚弄,則體現了童趣和對花朵、動物、花園、大自然的熱愛。

獨到的審美,也是這篇散文特點之一。美在身邊,美在本分,真正具有可體驗的美的特徵的,恰好是真實的個體生存中的無時無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話語”“小敍事”。《花園》讓我感受到的藝術神韻,就在渾樸自然的文字中,在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文人的雅趣和愛好中,在小事的敍述和刻畫中。

文章開頭並沒有講花園,而是講老宅,灰青色、褐色與黑色的老宅,充滿了影子的老宅。試想,在這種背景下開放的報春花,深紅、純白、碧藍、紫紅、淺黃等色的報春花,“它不至於被曬得那麼多粉”,更何況,還有花園,色彩斑斕,鳥語花香,能不美嗎這是比較的美。講桂花,是這樣寫的:“父親一醒來,一股香氣透進帳子,明白桂花開了,他常是坐起來,抽支煙,看着花,很深遠的想着甚麼”,這是意境的美。寫臘梅,“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裏誰也還沒有起來,我常去園裏摘一些冰心臘梅的朵子,再摻着鮮紅的天竺果,用花絲穿成幾柄,清水養在白磁碟子裏放在媽(我的第一個繼母)和二伯母粧台上,再去上學。我穿花時,服伺我的女傭人小蓮子,常拿着撣帚在旁邊看,她頭上也常戴着我的花”,明黃色的臘梅、鮮紅的天竺果和白磁碟子以及穿花時立在身邊頭上戴着花的小女孩,就是一幅美麗的寫意畫,這也是色彩的美。最使我感動的是這段十分唯美的描述:

想起繡球花,必連帶想起一雙白緞子繡花的小拖鞋,這是一個小姑姑房中東西。

我真不明白,作者是帶着怎樣的感情來寫的,繡球花和白緞子繡花的小拖鞋有什麼聯繫那是一箇舊時女孩閨房的東西啊,這個女孩是作者的小姑姑又是好朋友。愛素雅的白繡球花和白緞子繡花拖鞋的女孩,該是多麼聖潔啊。

當讀到“那些繡球花,我差不多看見它們一點一點的開,在我看書作事時,它會無聲的落兩片在花梨木桌上”、“姑姑已經嫁了,聽説日子極不如意。繡球快開花了,昆明漸漸暖起來”時,我的眼淚突然湧上來,真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啊。

這樣的小場景,在《花園》中比比皆拾:

夜宴,點一個紗燈送客,燈光照在花上樹上;槐樹上看到的佛院,關着的那兩扇門,關在門外的一片田園,悠徐單調的鐘鼓聲,抱柴草打水的小尼姑來抱一捆草,水東東的滴回井裏;半夜在園子裏抽煙的父親和我……一幕幕的小場景温馨又有點傷感,這種美,就像清麗澄明的溪水沁入了我的心。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花園》通篇的筆調是清淡委婉、渾樸自然的。讀這些文字,就像在聽一個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趣味味。即興偶感,娓娓道來,平淡質樸,如話家常般的自然。每每讀到會心處,不覺一笑,好像説的就是我自我童年的情形。這種不事雕琢的風格,恐怕緣於作者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脱。而就是這種看似不經意、看似閒適恬淡中包孕着一種文化、一份厚重。

另外,我在想,《花園》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恐怕不僅僅是完美童年的回憶,對家鄉親人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還有更深刻的東西,我説不清楚,但我感受得到,感覺就像《尋找家園》、《融入野地》這樣的作品一樣,在引領我們尋找一種精神上的東西,是真善美精神家園或許因為我們就是從泥土裏走出來的,嚮往的就是泥土和自然當然,和那些作品不一樣的是,汪曾祺的文字是寧靜、閒適、恬淡的。

我想,《花園》帶給我的,是流淌在字裏行間的雅趣,讓我體味到含蓄、空靈、淡遠的藝術風格、深厚的文化意藴和永恆的美學價值。《花園》創造的真境界、傳達的真感情,引領着我步入精神世界的淨土。從這個角度來看,《花園》就是我們不斷尋找的精神家園。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

沒有人比他更懂生活

有人説汪曾祺是“中國最終一個士大夫”。之所以對汪曾祺先生如此盛讚在於他對世俗生活的態度。汪先生對世俗生活有興趣、在世俗之中樂得自在,用自我的眼睛觀察生活,用手中的筆記錄表達他對生活的熱愛,但同時他對物質生活卻又是恬淡的態度。正因為懂得品味生活,在生活中更加圓融,他能夠在十年浩劫後平安生存下來。

從《人間草木》我們能看到汪曾祺在生活各個方面的態度。全書分的六個部分,涉及到方方面面吃喝玩樂、人文交友、懷念友人等等。字裏行間透露出來,毫無疑問汪先生的文字是素雅的,他的散文都是掀起平淡事物中的一角,平淡沉靜的敍述,返璞歸真大概如是。

汪曾祺對於吃可謂是個行家,能夠説得上是能吃會吃敢吃,《人間草木》第一輯“四方食事”,汪曾祺對於美食的描述讀起便覺香味瀰漫,尤其寫到羊肉的吃法,大江南北的手法,口味他都嘗過。散文中偶爾透露出早年被“發配”的歲月,但他卻對此沒有一絲抱怨,不管到了哪裏,他都能既來之則安之,安靜地度過那些困難時期。此心安處是吾鄉,所以汪曾祺隨時都能堅持恬淡的態度。在人生數十年的時光裏,他顛沛流轉了不少地方,縱然物非人仍然依舊。飼花弄草、讀書交友、旅行遊玩。出身書香門第給予了他廣博的學識,詩詞、字畫、手工都會,且並不是淺嘗輒止的,而是對於那些都是有必須的成就。

汪曾祺是個會講故事的人,他的散文習慣用樸實的辭藻、短句。一點一點,逐漸勾勒出對普通生活的輪廓。記憶裏的味道,他用文字生動的留存了下來。那些生活的細節,在十幾年前的兒時也曾細細品味過,倒是大了,懂事了便忙起來,忙的沒時間去觀察生活。如此説來,汪曾祺老來依舊持有一顆赤子之心,在讀他散文的時候,腦海裏不經意的就會描摹出一個形象:或蹲在花草叢間,飼花弄草,照顧果蔬藤蔓,驅蟲除草,或端坐在桌前,大饗美食之滋味,或是拿着一把蒲扇,泡上一壺的濃茶,喝完一壺之後第二壺第三壺,看窗外風輕雲淡。我眼中的汪曾祺,好一個寵辱不驚的樣貌哩。

有種觀點認為文人清高,讓人有高處不勝寒之感。對於汪曾祺,則沒有。不論是從他的文字上,還是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是這種感覺。他給我的感覺是他十分懂得生活,也樂於享受生活,寵辱不驚,怡然自樂。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一

在塵囂中安靜下來

汪曾琪的文字,有一種十分強烈的生活氣息,故此在封面上的小標題是“人間草木”。這四個字實實在在讓人有一種親近感,人間與草木,短短四個字,但讓我們感受到汪老的文字,是這樣的接近我們身邊的一切。

《汪曾琪散文》分為六輯,談吃,談景,談草木昆蟲,談讀書文化,談鄉情,談文人間的故事。要按理來説,散文這種文體算得上是比較好寫的,可是散文寫得好看不好看就要看個人的本事了。顯然,汪老的文字屬於好看耐看型的。能夠用這樣幾個詞來概括一下,那就是“有味,有料,有情。”

之前剛剛讀過他的另一本散文集,對他其中一篇關於父親的文字就感覺異常喜歡。這篇文章也收錄在這本書中,題目就叫《我的父親》。正如這樸實的題目一樣,資料也是一些關於父親的記憶。這些記憶絕沒有半點煽情,可是看到最終一段時,你忍不住要落淚:我很想念我的父親,此刻還常常做夢夢見他。我的那些夢本和他不相干,我夢裏的那些事,他不可能在場,不明白怎樣會摻和進來了。

好的散文,是帶着情感與温度的。汪老的散文字字平實,你彷彿在讀一些家常話,可是你的情感被帶了進來,現代人常常用“最什麼最什麼”來形容一件事物,我想他的散文就是屬於十分高的境界的那種了。因為他是帶着深情去創作的。

關於他的母親,也有一篇文字作為記錄。生母在他三歲時離世,記憶不多,但也有些許記憶。之後的兩位後母,他都是帶着感恩的心去記述的。或者是他比較幸運的緣故,總是遇上善良之人,所以讀汪老的所有文字,我們都會感受到強烈的感恩之心,讀他的文字讓人心靜,彷彿這世間從來沒有悲苦。

其實也不是沒有,只是他的文字化解了那些苦難。文革期間也曾遭過下放,在張家口那裏下到田間地頭,可是從他的文字中我們能夠看出,不論什麼時候,他都堅持着一顆為學習與研究的心態,研究田間的植物,就是一顆土豆也要畫一畫。這才是一個藝術家作家的姿態吧。當然,看過一些資料,説汪老因為創作戲劇並沒有遭受過異常大的磨難,這不能不説是一種幸運。

我很喜歡他那些寫草木、昆蟲、花朵、童年等等的小情懷的文字。其實這並非是小情懷,反而是一種人生最高的境界。尤其放在當下的時代來看,這樣的文字是具有普世價值的。

書中還記錄下了許多他與各界名士交往的軼事,這些故事都是具有史料考證價值的。

讀汪老的文字,你的心會靜下來,他的文字具有撫平塵囂的能量。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二

樂享人間草木

在尚稱年幼還不識得汪曾祺的時候,不知怎的在家中翻出了些舊書,受戒、雞毛還有些記不清楚名字的小説便是在那時看過的。此後雖然常聽汪曾祺先生的大名,但不知為何總似差的一點緣法,竟又隔了十幾年的光景才得重讀汪曾祺。

汪曾祺的小説是極得人稱頌的,有人講汪先生愛用短句子寫文章,錯落的句子像是跳動的音符,讀來既有節奏感又有十分的情致。我也曾想學過這種寫法,但總畫虎不成,如今還是常常一句話長到天際,可能這是天賦使然,一般人自是模仿不來的。

汪先生的小説固然精彩,他的散文同樣妙絕。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大多寫的是些吃喝玩樂的妙事,且他的書寫筆調同是簡便瀟灑,也所以這些散文讀來總讓人但覺人生大好,世界有如此之多的美食美酒妙人妙事,這人生需得認真過活,才不算虛度呢。

汪先生是個能夠享受生活之人,他寫吃喝玩樂總能比別人的多一份趣味,在他的筆下,似乎魚羊總是更鮮,泉水總是更冽,蔬菜總是更嫩,水果總是更甜。便是些常人不喜的食物比如豆汁、臭豆腐等物,讓他一描述總也能勾起嘗一嘗的慾望。看汪先生的照片不是便便大腹,只是常看他的談吃散文可能真的會讓人胖個三五斤。

汪先生的散文有時用筆極清雅,有時卻又極放任,有時淡然如君子,有時戲謔似頑童。讀他的散文常不覺笑出聲來。有一段寫他們要去吃臭豆腐“我們在長沙,想嚐嚐毛澤東在火宮殿吃過的臭豆腐,尋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跟前,是一個公共廁所!”讀到那裏你當真不能不笑,汪先生的戲謔可是連自我也戲在了其中。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真,想到什麼就寫些什麼,有時爆些粗口在裏面,但讀着卻只讓人覺得這是真性情而不感到粗鄙。汪先生寫梔子花因其太香而為文人不取,他用梔子花的口説道:“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的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着嗎!”,這是梔子花的自言,也是汪先生的自言。活就是要痛痛快快的活,寫自然也要痛痛快快的寫。

汪先生在文革時也頗受了一切磨難,可是這些磨難在他的筆下也都成了或可懷念的樂事。他寫下放張家口畫山藥的事,寫在果園裏種果打藥的事,你在這些文字裏讀不出半分的苦來,反而滿是樂趣與懷念,這也正是一個能夠享受生活的人的本事吧。

讀汪先生的文章,要學他行文的本領,但我覺得更要學他樂享生活的心態。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三

清新淡雅皆生活

有很多作家,我都聽過名字,卻從來沒有機會拜讀過作品,汪曾祺便是其中的一位。這次讀汪曾祺的散文,算是填補了一項自我的空白,實現了一個小小的目標。

汪曾祺的文字簡潔明瞭,講述的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甜酸苦辣,花鳥魚蟲,山川湖泊,名勝舊跡,往事回憶等等,但涵蓋的知識面卻相當廣闊,所見所聞談來頭頭是道,足見其閲歷的豐富。這些文字本身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處,但匯聚起來卻令人感到了一種生動的場面,那便是真實的生活,好玩的生活。

他的文字中有很多都是談論吃的,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涉及令人乍舌,假如把先生放在當下,我敢斷定是名副其實的“吃貨”一枚!不光光介紹了各地食物的異同與特色,還把自我的感受都如臨其境地展示給了讀者,描繪是動人和恰當的,很多地方都有令人會心一笑的共鳴。

先生也在眾多的文字中屢屢提到抗戰時西南聯大時的歷歷往事,可見其對那段學習與生活的眷戀。因為自我對那段歷史也頗感興趣,故此讀起來也格外親切,懷念那些著名的大師,懷念在艱苦歲月中精英們的精神和成就,也從另一種視角瞭解到更多的軼事和趣聞。

才明白先生是沈從文的弟子,所以文集中專門收集了一篇文章是寫沈從文和他的《邊城》的。一來又把邊城的情節再次回顧了一遍,並且還有美文賞析般的解説和其中人物創作原型的介紹,更有一些幕後的花絮與原委,對於喜歡文學寫作的人來説是一次很好的引導與啟發。

也喜歡先生寫的父母與祖父母輩的人物,既包含了真摯的親情,也從一個側面讓讀者瞭解到了晚清與民國時期的世間百態與人情世故,那些平常人家的生活和環境驀然就躍動在面前,鮮活了畫面。那些看似平淡與不經意的文字間流露出的是中國文人的情懷。琴棋書畫詩書酒、茶米油鹽醬醋茶,都浮此刻這些小小的篇章之中,有生活的真諦,有閒情與雅趣,有山水和情韻,有人情的冷暖,在淡淡的文字與不經意的敍述之間展開了一幅世間的萬象,真實又生動。

最終談談本書的裝幀,其實也和文字一樣,十分清新淡雅!相當貼合文字的意境,在適當的空間,還插入了些相應的國畫,完全是錦上再添鮮花!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四

人間草木皆有情

“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

汪老先生是這樣描述自我的吃貨特性的,如頑童般,卻也真切,先生的文字中幾乎可吃的不可吃的都拿來吃了個遍,還個個是頂真好吃的東西,別的不説,豆汁兒我就無法理解,真真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但,仍舊捨不得放下,食物在先生的筆下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飯間,端上一碗白米飯,捧上一本先生的書,仿若嚐遍世間百味。

先生有時用筆極清雅,有時卻又極放任,有時淡然如君子,有時戲謔似頑童。

記得還有一篇關於臭豆腐的文章,原文中的一段是這樣的,“我們在長沙,想嚐嚐毛澤東在火宮殿吃過的臭豆腐,循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眼前,是一個公共廁所!”哈哈哈!真是趣味,也就先生能將這等糗事寫的直接坦誠,又趣味十足。

先生的散文短,直接,通透,淡若無質,卻帶着餘味,總想再多看一點,卻沒有了,汪老先生總是這般喜歡吊人胃口。

先生的文字下除卻吃食,還有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人間草木四字形容得倒是真切。

先生寫花,或淡雅,美得清新脱俗。

“都説梨花像雪,其實蘋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麼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或直接,粗俗如販夫走卒。

梔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處微綠,極香,香氣簡直有點叫人受不了,我的家鄉人説是:“碰鼻子香”。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説:“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着嗎!“

先生的文字是跳的,像孩子不好好走路。他喜歡瑣碎事物,對這種觸控可及事物的關愛伴隨他的寫作始終。

僅有心中有情之人才能將那些瑣碎之物形容的這般情意綿綿,人間草木皆有情,有情的到底是草木,還是那個寫草木的人呢?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五

汪曾祺的冷散文

汪朗寫給父親汪曾祺作品的序中,提到汪曾祺以“人間送小温”來概括自我。“小温”形容他的散文很貼切,不鬧、不燙,不糾枉過正。“小温”了一下,反襯着周圍的冷。

勃萊説,“我用我的頭腦裏的經驗寫作,但我不寫它們,我從它們出發來寫作”。我覺得這句話也適合汪曾祺。很多時代性的東西,你在他的筆下找不到。他沒有刻意敍述那些生活,他從這一生活出發,重塑了一個經驗中的自我。許多完美東西,就這樣有意無意地放在了時代的冷背景上。

意識形態的東西擋住了,難得。他也不讓自我的情緒張揚,這給它的意境留下更多的空間。他的文學觀點很樸素,但我覺得那是説的最透徹的。他反對傷感,“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挺大的人,説些姑娘似的話”。他也不贊成精巧,“那是兩個聰明的腦殼在打架”。他喜歡動詞、擬聲詞。他模仿很多聲音,也用了很多不常見的擬聲詞,多到無法追究對錯。他的文字是跳的,像孩子不好好走路。他喜歡瑣碎事物,對這種觸控可及事物的關愛伴隨他的寫作始終。

汪曾祺的作品,無論散文還是小説,結構都不復雜。他不善結構,但他喜歡穿插鑲嵌,像《堂吉訶德》,只是他一個人扮演了騎士與隨從,順道也客串了貴婦人。可是,他有的是直覺和耐心,能從暖中感受冷來。他的散文中意猶未盡的東西多,比如他説“天牛的玩法是用線扣在脖子上看它走。令人想起……不説也好”,我也不明白他想起什麼?想起文革批鬥人的場景?或許,他這種不説反比説了更揪心。

讀他的散文,能夠當作自然文學。他心裏裝的東西多,但他不倒。他擬人化的寫法,頗有生趣,有些禪的味道。“好容易,可重見天日了,它老先生於是坐在新大門旁邊休息,吹吹風。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點氣,因為到這時已一聲不響了”。

這是誰?這是一隻土蜂。

“一道穿過天空的光線,一條在田鼠身後的雪地中的痕跡,一件具有樸素慾望的事,一種或兩種需要的東西,某種從敞開的窗口進來的東西”,汪曾祺一個也不放過,都會感覺到,更確切地説是經過當下的寫作活動回憶起來。汪曾祺散文的日常性,使我們在嚮往之後對身邊的一切重新產生信心,日常生活的客觀事物在精神光芒的照耀下,楚楚動人。他穿插着記下很多小事,幾乎都以杯具性結尾,或者暗含着悲涼的意味,但又不易看出來。他覺得不應當把傷感單獨拿出來寫,所以他極力把這些東西日常化,變成了日常經驗中的死亡。

“四月二日。月光清極。夜氣大涼。似乎該再寫一段作為收尾,但又似無須了。便這樣吧,日後再説。逝者如斯”。這個結尾,相當於沒有結尾。他的趣味,常常讓我想起海頓。一個偶有驚喜,可是於智性,可是於情感強度的海頓。這種作品,過去不好找,此刻也不好找。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六

有故事的美文最精彩

汪曾祺較之季羨林要幸運一點點。因為京劇《范進中舉》被劃為右派,下放張家口農業研究所,卻也因為參與《沙家浜》樣板戲的製作定稿,讓他多了幾年的平安。

汪曾祺的散文和季羨林的散文相差無多,都是沒有什麼華麗旖旎的語言,詩化的文筆,也沒有刻意的描述深層次的情感,都是很平常的描述周圍百姓的小生活情趣,遛鳥啊,喝豆汁兒啊,貼秋膘啊,下雨啊,可是,雖然都是小小的場景,他講的卻津津有味。我的腦海裏此時浮現出一位白髮老人,久經事故,而今平淡無事地坐在公園裏,平靜淡泊地看着周圍熱鬧的人羣,既不參與,也未離開,卻將整個人都融進那個熱鬧中。就像是一棵大樹蔭下的人們每一天晚飯後的相見,時間久了便成了一種習慣,缺了樹蔭反而不成了景緻。不一樣的是,汪曾祺的散文多出的是濃郁的文化韻味,這種韻味是歷史帶來的,是個人感悟的。文筆雖然淡然,卻讓人感到厚重。

最近這兩本散文,季老的多是一種是獨悟,汪老的多是市井小像,雖然都是着眼小處展開,資料也似乎平淡,可是細細咂摸,生活的氣息卻是濃郁芬芳,不禁想起自我忽略的一些過往,卻原先也都是能夠入筆的。想起這些年來一向追求文字的奇詭、唯美,那些綺麗的文字都是那麼輕浮,遠遠不及汪老和季老樸實,豁達,這或許就是經歷還不夠深吧,也或許是自我的文化底藴還太欠缺,本能夠寫出的故事,偏偏被自我笨拙的筆給毀了。

汪老一生經歷頗多,文字卻一向未變。雖然沒有結構的精心設計,也沒有刻意地表現什麼意味深長,就那麼娓娓道來,平淡質樸,卻能讓你感受到就像聽老輩兒講古,話語雖然平常,但趣味十足。比如他的《下水道和孩子》,一個大院要修下水道,運來沙子,巨大的水泥筒子。沒了玩鬧場地的孩子,先是怯怯地偷望,試探,一點點地開始放開地爬鬧,在高處他們看到了平時不注意的角落和視角。在那裏他們開發了新的意趣,沙堆變成了高塔、小山,水泥筒子變成了地道、涵洞,跑在洞裏,躍在洞上,不知不覺中身體變得矯健,不知不覺中個子也躥高了許多。雖然下水道修好了,可是孩子們也清楚地明白,這下頭,是下水道。

是的,那下頭是下水道。我以往走過老家的前街,在那裏還是髒水溝的時候,上頭還有一座小木橋,每次上學,放學都需走過,之後便是如此,大堆的沙山,水泥筒子,清理了溝渠,很多的黏泥,我們玩“攻山頭”,我們玩“地道戰”,我們玩“摔鍋兒”……直到那裏變成街道。五年後我回去,那裏是個小市場,我還看到了玩伴。二十年回去,那裏便無跡可尋了,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那裏僅有記憶。

都説讀書能讓人內心變得平靜,我覺得不夠確切。讀不一樣人寫的的書感受也會不一樣,讀小説會讓你體驗別樣人生;讀傳記會讓你思悟人生;讀散文則會產生另外一種效果,有時去回憶,有時去思考,有時又走進作者所描述的世界。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很多人説不願意寫文字,我卻覺得很多人是不願意寫自我不熟悉的文字,有些工作必須要用文字來完成,而自我又站不到那個高度,所以就會厭煩,甚至糊弄,久而久之養成了天下文字一大抄。可是,如果你讀散文你會發現,每一篇都是傾注了作者的真情實感,沒有情感的散文自然也不會稱之為散文,我理解的散文就是將以往的過往用最直接的文字表述出來,直抒胸臆,好的散文自然能夠感染到你,我喜歡讀有故事的散文,因為那裏面不僅僅有故事,還有時代的印記,不信,你也讀讀,保證你也會如我一樣,很快就能融進作者所構築的世界。

汪曾祺的散文就是這樣,他記錄了你不曾留意,之後卻遍尋不到的記憶,和他不疾不徐地描述相比,我們有的是平安和時間,卻活得多麼焦躁。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七

今日讀完汪曾祺散文,感觸較深。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説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説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一個一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齊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當描述太多,而應當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述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説他是先在頭腦裏應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説到教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國小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論文“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國小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當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此刻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資料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十分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教師和同學的感情。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當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文中提到的他的教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當堅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十八

汪曾祺散文選讀後感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説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汪曾祺先生就是這樣一位智者,他擅於將生活中的瑣碎雜亂串聯成一幅幅生動別緻的畫卷。汪老的筆調平淡質樸,貼近生活細節,不追求華麗辭藻的刻意堆砌,不注重觀念思想的有意灌輸,在他的文章中,一切的一切都顯得那樣自然純樸,卻又意味深長。古云文如其人,汪老一生處事淡泊、不計名利,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人格魅力令人景仰。在被打為右派下放張家口勞作的日子裏,他奉命畫出了一套馬鈴薯圖譜。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裏,烤烤,吃掉。我敢説,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汪先生的品行心境決定了他散文創作的獨特風格,讀汪老的散文,猶如在和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拉家常,雖然話語平實,但饒有風趣,令人回味無窮。

1、汪老散文之平淡質樸

汪曾祺先生曾説過:“我覺得傷感主義是散文的大敵。挺大的人,説些姑娘似的話……我是期望把散文寫得平淡一點,自然一點,家常一點的。”正如汪老所言,他的散文中至始至終瀰漫着平實主義風味,散文語言簡單易懂,曾有評論家評價汪老的語言十分異常,拆開來看,每一句都很平淡,但放在一齊,就別有一番味道。個人比較喜歡汪先生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文章筆調樸實,如拉家常,但卻字裏行間中折射出父子之間無需言語表達的親情。

2、汪老散文之貼近生活

拜讀過汪先生的諸多散文之後會發現,他所寫散文的主題大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都是我們平常生活中遇見卻未細心留意的人或物。如《夏天》中對夏天景色的細微描述,《泡茶館》對茶館裏的閒人趣事的生動刻畫。汪老從細小的視角嵌入,寫凡人小事,記鄉情民俗,談花鳥蟲魚,考辭章典故,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並於平凡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趣味。

現代社會下的都市人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劇增,他們沉浸於工作和學習中,閒情逸致都拋之腦後,對於身邊平凡的人或物他們無暇顧及。除了工作學習,他們無法體會到生活的其他樂趣,他們的世界被物慾所包圍着,周圍一切平凡完美的事物都與他們劃清界線,他們將自我侷限在自我的小世界裏,然而社會生活的喧囂與緊張唯有透過心靈的恬淡與靈靜才能得到調劑與釋放。許多讀者喜愛汪老也正是被他對凡人小事的審視與關注所吸引,在汪老的散文中能夠感受到心靈的愉悦和淨化,進而對周圍環境有了重新的注目。

3、汪老散文之樂觀豁達

先生的散文格調向我們展示的永遠是樂觀向上的精神與內涵,這與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恬然自得的生活方式有關。此刻的很多藝術過於浮躁,無病呻吟,汪曾祺先生則是要從資料到形式上建立一種原汁原味的“本色藝術”或“綠色藝術”,創造真境界,傳達真感情,引領人們到達精神世界的淨土。從汪老散文中散發出來的豁達精神對於我們的人生是一種鼓舞,不管經歷多大挫折與磨難,堅信曙光的到來,堅持一顆進取向上的心態,享受人間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當我們真正以樂觀胸懷視之,我們會發現任何的困難都只是成功道路上的基石。

4、汪老散文之以小見大

汪先生的散文並不是一味描述生活瑣事,他對事物往往有其獨到的見解感悟和奇妙的審美髮現,擅於以小見大,透過事物的現象看到本質。如汪老在其散文《吃食和文學》中談到苦瓜到底是不是瓜時,最終從苦瓜想到文學創作,他説作家應當口味雜一點,不能對自我沒有看慣的作品輕易地否定、排斥。汪先生這種生活中的敏思與睿智,是值得我們所提倡與奉行的。“我思故我在”,不斷的思考才能迸發生命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