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擁抱哭泣的兒童讀後感

欄目: 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6.74K

第一篇:擁抱哭泣的兒童讀後感

擁抱哭泣的兒童讀後感

擁抱哭泣的兒童讀後感

很久以前就對孩子的領域有關注,前幾個月又遇到一個有依附障礙的孩子,使我又一次來學習怎樣能更好的陪伴小孩子。有幸就借到了《擁抱哭泣的兒童》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想起了另一本《當愛還未夠》,都是有關收養兒童和兒童情感缺失的很好的教科書。能夠擴展對兒童情感、心理的認識和理解。

《擁抱》這本書又一次提醒我看見孩子的需要是多麼的簡單又脆弱。每一個小小的滿足和互動就能避免讓孩子產生負面的情緒,能讓孩子的大腦網絡得以建立。書中特別強調孩子的原初照顧者的重要性,一旦孩子與原初照顧者失去連接,對小孩來説就是很大的傷害,不但破壞了依戀關係,還會造成很多情緒問題和心理問題。但是看看現在的現實社會,有多少留守兒童正在這樣的危機裏生活呀。人們似乎覺得只要孩子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就不會有問題了。年輕父母將小小的孩子丟給年邁的祖父母甚至保姆就出去拼天下。但是對孩子來説也許就是拋棄,會沒有安全感、沒有信任感,會覺得羞恥,最終會導致不知道該怎樣處理情緒。 很多成年人的壞脾氣造成很多家庭問題,在工作上也難和同事相處,很大程度上是與年幼時的所處的環境有關。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關注到這個領域。減少更多的破碎心靈,建造安全環境。

這本書裏講到一個恨重要的原理是——用進廢退原理。即便在孩子小時候遇見這樣、那樣不理想的生活環境而錯過很多體驗,但是父母還是有希望的。父母要給孩子提供健康的環境和愛,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戀關係,不給他/她重温能夠建立不良自我防禦機制的環境。再利用分別在5歲和12歲時大腦兩個重要的修剪過程,就可以干預到孩子的不良行為了。

書中也告訴我們要怎樣來對待在情緒中的孩子。通常我們遇見總是不聽話、哭鬧、惹事的孩子,覺得很煩又不知道該怎樣處理,只好向他們吼叫一頓或揍他們一頓,再或者把他們關起來,問題馬上就能得到解決。但這樣做事錯的,因為這樣做關注的是我們自己的需要,但孩子的需要沒有被注意。父母需要多想一想孩子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行為。我需要給孩子多一些關注嗎?或者這個環境讓孩子不安嗎?孩子是在表達怎樣的情緒呢?這種時候把孩子帶在身邊的無距離管教法是最好的選擇。

我也學習到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要會使用自己權柄。不是給孩子越多自由越好,而是適當管教,這會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強大的,反而會給孩子更多安全感。這也許就是祖父母帶孩子的弊病,愛心過剩嚴厲不足。

最後是書中特別強調父母要向孩子表達的三個信息:

你是個好孩子;我永遠愛你;對於父母來説,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三個信息對孩子來説非常重要吧!——無論你做了什麼,我(父母)還認為你仍是好孩子,只是在這事上做的不合適;我(父母)永遠愛你,不是因為你做的好、你乖,而是我無條件愛你;沒有父母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孩子就可以做自己了。

想起一個朋友是在媽媽的淚水裏長大,從小成為一個小大人,要幫助媽媽分擔憂愁。在成年以後卻長期處在抑鬱裏,我想就是因為父母剝奪了她當孩子的權利。

也想起另一個朋友在小孩很幼小的時候將孩子留給老人自己忙着上班。等到孩子7歲該上學了才覺得需要自己留在孩子身邊照顧她。真是應該學習下這本書,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

當父母不容易,真的要裝備好自己再做父母

第二篇:《當尼采哭泣》讀後感

《當尼采哭泣》讀後感

《當尼采哭泣》這本書看的並不連貫,前半本用了幾周的時間看的,後半本用了4天看完。

本書是將歷史上兩位大師,哲學家尼采和19世界末歐洲最負盛名的醫生布雷爾虛構成病人和醫生,開啟了一段談話治療的旅程。

布雷爾一個聲名顯赫,擁有學術地位、成功的事業、金錢、美貌的妻子、幸福的家庭,顯然已經是站在世界巔峯的人了,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外人看到的假象。布雷爾自己內心卻充滿了絕望、焦慮、恐懼。他深深的迷戀着他的一個年輕的、 美麗得並患有歇斯底里症的女患者,貝莎,並陷入無法自拔的肉慾幻想中。布雷爾將自己大部分應該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都給了他這個女病人,貝莎,貝莎也深深的依賴着他的醫生,布雷爾。並在一次無意識恍惚間説自己懷了布雷爾的孩子,這些都讓他的妻子,馬蒂爾德非常的憤怒,並要求布雷爾將貝莎轉診。應為貝莎的事情還連累了布雷爾的一個紅顏知己,伊娃。因為布雷爾什麼都跟伊娃説,這也讓馬蒂爾德嫉妒和氣憤,馬蒂爾德也要求布雷爾辭掉伊娃。布雷爾因為害怕失去他的地位、家庭、聲望而怯懦的順從了馬蒂爾德的要求。但同時他也開始怨恨馬蒂爾德,怨恨馬蒂爾德禁錮了自己,怨恨她讓貝莎的病情又復發了(貝莎唄轉診後,她之前的所有的症狀又回來了),並且貝莎的新醫生愛上了她,還像她求婚,這讓布雷爾嫉妒,更把全部的怨氣都推到馬蒂爾德身上。她更怨恨馬蒂爾德讓自己失去了和伊娃的友誼,因為辭退了伊娃後,他再也沒有看到伊娃。這所有的怨恨,讓布雷爾越來越疏遠自己的妻子,他不再碰馬蒂爾德,甚至都不願多看她,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放在診療室裏。

當我看到馬蒂爾德要求布雷爾將貝莎轉診,並辭退伊娃時。我很氣憤,我的感受也許和布雷爾一樣,覺得被禁錮,被支配,被安排,無可奈何,因為對妻子的責任讓自己應該屈服她的話,按她的意願去做。但是心裏有不痛快和絕望,為自己的怯懦絕望和難過。但是當我變換角度,站在馬蒂爾德的位置上考慮時,我又能怎麼辦呢?馬蒂爾德也別無他法,自己的丈夫迷戀着他的病人,還用治療當藉口將大量的時間都給了別的女人,還有一個紅顏知己。什麼都不再對我説而是對另一個女人説。雖然他沒有做出實際的背叛自己的行為,我不能任由他下去,為了我的家庭,為了孩子我要杜絕這種危險,我能做得就是要求他離開這些危險的誘惑。看,這就是女人得角度和男人的角度。但是我認為他們有共同點,就是愛。就在剛才寫下上面的總結時,我突然覺得,布雷爾順從馬蒂爾德的要求也許不只是怯懦或責任,也許還有連他自己兜不知道的原因,因為他愛他的妻子,他的潛意識更在乎他的妻子,不想傷害馬蒂爾德。

路·莎樂美,一個不受傳統束縛,離經叛道的美麗、知性的21歲女孩,找到了布雷爾。要求他治療她的朋友,一個絕望、固執、有自我毀滅傾向的哲學家,尼采。她霸道的,甚至不容拒絕的要求布雷爾治療她的這位朋友,布雷爾也無法抗拒她的美麗接受了。

尼采,一個天才,一個不存在在當下的天才。他固執、偏激、無禮、暴躁、無視權威、不接受憐憫、害怕背叛、拒絕親近、對女人有根深蒂固的厭惡。布雷爾為了治療他身體上的和精神上的疾病(偏頭痛和絕望),有盡一切辦法,引誘、佈局讓尼采接受治療。但都因尼采敏鋭得洞察力而失敗,最後布雷爾想出一個交易,讓尼采治療自己的絕望,自己變成病人,而尼采是醫生。尼采被這項前所未有的想法給吸引了。開始了一段神奇的談話治療。

《當尼采哭泣》全書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尼采住進勞森醫療中心後,開始與布雷爾的談話治療。現在的我還無法用語言來表述這段描述能給我帶來什麼,因為那是真正的一段哲學、心理治療。裏面有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我還無法把握。但是確實最吸引人的地方。

這本書的結局很出乎我的意料,原以為布雷爾真的會放棄一切重新來過,選擇自己一直希望的生活,讓自己在活一次,但是當我這麼因為的時候,我也很不安,這樣放棄一切,家庭、事業、朋友、患者和所有的責任就去選擇自己的生活,難道是對的嗎?沒有想到的事,布雷爾竟以一次催眠來讓自己實現了所有,並治癒了自己。當我知道他放棄所有遠走他鄉只是一次催眠時,我簡直驚訝不已。很佩服歐文亞龍的構思,一個心理治療大師還是一個出色得作家。

有時間還是要細細品味一下勞森醫療中心的那段談話。

第三篇:《當尼采哭泣》讀後感

讀《當尼采哭泣》有感

關於《當尼采哭泣》這本小説,從情節來看,是一篇高潮迭起的心理推理小説。存在主義大師尼采和醫學大師布雷爾開啟了一段扣人心絃的“談話治療”。故事開始於身陷對病人肉慾幻想而無法自拔的名醫布雷爾,在善於挑撥男性的路·莎樂美的引誘下,試圖治療根本不願意接受幫助的哲學大師尼采的“絕望”,並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勸誘尼采接受治療,卻面臨着自己的“絕望”,於是經歷了一場不知誰是病人、誰是醫生的心理治療,在治療可能隨時胎死腹中的情形下,經過幾許峯迴路轉,面對高處不勝寒的疑慮,最後以一種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人生的困境。

我在初次觸碰到這本書時,就為它的名字所困惑,照理説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他應該會有着堅強無比的心。他為什麼會哭泣?他為誰哭泣?這都是我所想知道的。但真正體會到了以後,就覺得他的眼淚可能是慰藉的表達。他一直都處在深深的孤獨之中,在那樣的時代裏,尼采是一個瘋子,就像《查拉斯圖特拉》裏的先知一樣,他講訴的瘋言瘋語在那個年代是無法體會,甚至是無法接受的。直到他遇到了路·莎樂美,一個美麗聰明而又有着魔力的自由女人,他認為她將會成為自己孿生的心智,他的門徒,他的學生,他的弟子。但情慾的出現阻斷了他們的關係,他像她奉獻自己的時候,遭到了她的拒絕,於是他覺得自己遭到了背叛,由此他變得更加的孤獨,甚至陷入絕望的深淵。

而名醫布雷爾也同樣的遭受着這種痛苦,他對自己的病人貝莎產生的肉慾,他在道德與情感中不斷的掙扎着。雖然接受妻子的建議將她轉給另一個醫生,但還是每天的陷入對她的無限想念之中。他享受着貝莎將失去父親的痛苦移情到他的身上,對他作出的種種親密動作,並且對她恍惚狀態下的“你永遠是我唯一的男人”的論調感到滿足。以至於他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幻想上面,弄得自己心神不寧。

這兩個優秀的男人似乎面臨着相同的問題,感情。也許每個人的愛情模式都不相同,但是從宏觀上看,所有的愛情都是驚人的相似;尤其是那些傷感的愛情故事,當男人愛上女人的同時女人也愛上男人,這就是愛情;而如果這兩者不同步,那麼它就只能是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這裏面的兩個人註定就是傷感的,愛的人都背向了他們。因此他們都很傷心、絕望、掙扎。

但這些不快卻都只是表面的現象,這是他們的絕望中最淺的問題,是浮出水面的冰山的一角。在書中布雷爾在尼采的引導下不斷的探尋着深處的意義,“妄想貝莎對你所意味的是什麼”“貝莎所意味的,熱情與魔力”“貝莎意味着逃離——危險的逃離”“貝莎的意義:逃離致命的生活,自由的希望,讓我從時間的泥沼中逃脱的希望。”看到這些話,我們都會想他真的是愛貝莎嗎?是否他愛的只是抽離出真實貝莎的一個意象而已?也許他愛的是自由,愛的是自己不從經歷的一種生活,愛的是在自己的選擇,愛的是那種潛意思中在母親身上得到的温暖和安全感(貝莎和他的母親的名字一樣,但他的母親在他三歲時就去世了),亦或是在自己40歲的時候對衰老,死亡的恐懼中抓住的安撫恐懼的救命稻草。這一切在我看來都存在,但這也是年輕的我們所不能體會的一種感覺,我們有的是活力,有的是希望。我們不曾想到死亡,即使想到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困惑,因為知道他離我們很遙遠。但布雷爾的階段會是我們大部分人的必經之路,功成名就之後近乎機械的灰暗生活,沒有了目標,缺乏了創造新目標的能力,眼睜睜看着自己慢慢老去。這讓我想起了海明威的死,在外界看來他幾乎有着和布雷爾一樣的光環,甚至過之而不及,但他最終卻選擇了用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前真的很不能理解,現在看看有點覺悟了。但還是感到很惋惜,天才的隕落真的很讓人傷心。

在幫布雷爾治療的過程中,尼采也是有着相同的感受的,書中雖然沒有從他來正面加以描寫,但可以體會得到,他在幫布雷爾找出口的時候,也一直在幫自己找。他在治療中始終佔據着控制權。他沒有告訴布雷爾他所面臨的問題,但他不知道的是布雷爾在路·莎樂美那裏已經知道了他所有的事情,他運用他強大的智慧來幫助布雷爾,希望自己在他那裏保有權威以給受治療者以信心。甚至在布雷爾得到治癒後的為自己對他的隱瞞感到羞恥,為自己躲在他身後的懦弱感到失望。在這裏我看到了一顆善良的心,他很難進入別人的世界,但當他進入別人的世界後,他會毫無保留的傾注自己的心血,竭盡自己的智慧。我想這也是在遭到背叛後他會像孩子一樣的咒罵,把自己的心封閉的更緊,甚至是對所有的女人都失去信心的原因。特別是在頭痛發作時的處於意識遊離狀態的那一聲“幫助我”,在意識清醒時的冷漠。我一直在想這是怎樣的一個孤獨的靈魂,他嚮往着自由,不被任何東西束縛,對人類有着大愛。卻又不為當時的人們所理解,所以才會有“預言者發現他來得太早了,所以他回到孤獨之中”的感歎。他也會害怕自己死的時候不為人所知,

也會害怕寂寞,也會想要有個温暖的家可以取暖,但理想的力量似乎更為強大,他被指派的道路和孤獨是不曾分開的,所以孤獨似乎成為他的宿命。

最後,一切都歸於平和。布雷爾在催眠中經歷了一切自己想要的生活,當他真正的完全處於自由中的時候,他希望的是有一個人能拿着繩子牽絆住他。也許有時候我們的心對自由的嚮往是雙面的吧!我們希望自己能自由,卻又在另一方面懼怕自由。過度的自由也許就是不自由。最終他頓悟了接受了自己現在的選擇,並且去珍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因為他一度為失去他們而痛苦。而尼采也從與布雷爾的交談中解脱了自己。特別是尼采最後留下的眼淚,感覺到有力、感動的眼淚,感覺到自己有朋友時的熱淚盈眶。他終於有了自己的朋友,一個真正意義的朋友。所有人都會為之欣慰。

“孤獨只存在與孤獨之中,一旦被分擔,他就蒸發了。”“我一直夢想着一種友情,其中的兩個人結合起來,去達到了某種更高層次的理想。而此地,此時,它來臨了!你跟我完全以這樣一種方式來結合!我們參與了彼此的自我超越。我是你的朋友,你是我的,我們是朋友”我想最後踏上旅程的尼采已經不在孤獨了,至少不是那種心靈無助的孤獨,他擁有朋友的慰藉。他現有的孤獨已經與以前有了一個美妙的差別,即是選擇自己的命運,熱愛自己的命運,不在憤恨,不在焦慮,用心享受孤獨。

在我的意識裏,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一種近乎瘋子似的表現,他們有的執著到一種執拗的境界,有的思維豐富的讓人難以想象,有的則是行為舉止有別於常人。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對自己選擇東西的堅持,堅定如尼采。我們應該像這些偉大的哲學家致敬,在孤獨中浴火重生,在孤獨中孕育偉大的思想。

下面是幾點感悟和經典語錄:

1. 有些話,對朋友説不出來,對父母説不出來。因為你在乎自己在他們心中的形象,但是當一個與你同命相連的人説出來後,你會覺得對他説這些話是非常容易的,在這之中我們是否也在尋求關係的平等呢?因為平等所以覺得沒有負擔。

2. 尼采:“你是在過你的生活,還是活在你的生活裏,站在生活外,為你從來沒有過過的生活悲傷”

3. “人生,我們究竟是在經歷人生還是被人生經歷,我們是否選擇了我們的人生或是被人生選擇而盲目地聽從。”

4. “我們都會死,只是在一個正確的時間,當你的生命完滿你就不會懼怕死亡,你的生命完滿麼”

第四篇:哭泣的三毛——三毛作品集讀後感

一口氣讀完十八冊的《三毛作品集》,對三毛和她的作品有了比較粗淺的瞭解。掩卷沉思,感慨良多,在此略談一二,與各位對三毛有興趣的同好交流。一,三毛的成名三毛自己多次自稱,她不是一個好學生。她只上到八年級就休學了,在家歇了六年,靠私人關係到大學做旁聽生。沒有畢業就休學出國留學,留學三年轉了三個國家,平均一個國家一年,一年的

時間分別學一下這三個國家的基礎語言也就差不多了。雖然在《三毛一生大事記》裏面有留學回國後“在大學教德文和哲學”的文字,我想,在大學教初級德文比較可信,教哲學則比較可疑。否則,三年前的旁聽生,休學出國轉三年後就能回大學教哲學,豈不成為那個大學的笑柄?然後不久,她遠嫁國外做家庭主婦。三毛能成為風行一時的知名作家,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功勞最大的當屬台灣《聯合報》。

《聯合報》是台灣的兩大報之一,三毛的成名系列散文《撒哈拉的故事》就是在該報副刊上首次發表,然後逐漸流傳開的。這個系列散文出現的年代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正趕上台灣經濟騰飛和走向世界,人們沒有時間坐下來看長篇大論,同時又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所以富有異域風情的撒哈拉故事適時地滿足了讀者的需求。正如某些評論家所説的那樣,僅僅“撒哈拉”這三個字就足以吸引讀者的眼球。

緊接着西撒哈拉脱離西班牙的殖民地統治引起那裏的局勢動盪又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今天有一位作家在報上為我們連續推出“伊拉克的故事”或“阿富汗的故事”,將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當然,僅僅靠時事熱點掀起的讀者熱情是不能長久的,正當讀者對撒哈拉故事中的三毛和荷西產生興趣的時候,荷西意外逝世。這個意外立刻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聯合報》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好的炒作機會,三毛熱由此掀起新高潮。《聯合報》的具體步驟是出錢讓三毛周遊中南美洲各國寫遊記,還派一位攝像記者為她的遊記提供圖像資料。周遊結束後,緊接着就安排三毛做環台灣島的演講,這已經與演員“做秀”非常相似了。演講的後面是在報刊上開設專欄,回答讀者提問,這樣就更加拉近了三毛與讀者的距離。與這些相配合的還有寫歌詞,教學,拍電影等。三毛想不出名也不行了。

二,三毛的作品三毛的作品很有意思,作品集雖然多達十八冊,但除了一冊是電影劇本外,其餘均為散文。而且三毛自己也多次強調她“只會用第一人稱寫作,不會用第三人稱寫別人的故事”,她説她寫的故事都是她親身經歷或親身感受的東西。在這十八冊作品裏面,我最喜歡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和《哭泣的駱駝》這兩本,我甚至認為,她的所有作品,都沒有能夠超越她的成名作《撒哈拉的故事》的水平。

由於三毛一再強調她的文章都是寫自己,所以這為讀者通過她的文章瞭解她本人提供了便利。三毛1942年出生,1973年與荷西在西撒哈拉結婚,婚後,荷西外出工作,她做家庭主婦。當時,三毛周圍沒有什麼太多的娛樂社交等機會,她不用為生計發愁,卻有大把的時間,還積累了不少的人身經歷和感受,所以正處於一個厚積薄發的大好寫作時機。1976年,三毛35歲,正是一個女人成熟,又精力最旺盛的年齡,因此寫出了《撒哈拉的故事》這樣比較好的作品。但是1976年出名以後,接着出版的《雨季不再來》是她成名以前的舊作,甚至可以説是以前的習作,就連三毛自己對它也評價不高。

在三毛成名以後,她感受到了成名後的寫作壓力,原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休閒式寫作,如今成了她的精神負擔。正如她自己在作品中所説的那樣,她長時間地冥思苦想,卻寫不出一個字來,甚至有十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停止了寫作。當然在那樣的環境下,她還是寫出了比較好的文章,那就是散文集《哭泣的駱駝》,可以看成是《撒哈拉的故事》續集,這本文集也幾乎榨乾了她關於撒哈拉的最後生活積累。

隨着她和荷西離開西撒哈拉,荷西先是失業,然後又在1979年意外去世,這樣的打擊使三毛的創作環境和心態都受到了重創,從那以後,可以説,她一直沒有從這種打擊中恢復過來。1981年回到台灣以後,她被傳媒和盛名所驅使,幾乎失去了自己,她所做的一切,幾乎都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她去演講,她回答讀者的來信等,她已經從一個作家蜕變成一個社會工作者,或者説一個佈道者。從某種角度來看,1991年三毛的自殺,可以看成是一個佈道者最完美的結局。

當撒哈拉一旦離三毛而去,她的文章中只能出現一些“回憶”,“答讀者來信”,甚至“收藏物介紹”之類的內容。當三毛的文章內容回到了普通老百姓熟悉的生活中來之後,三毛的光環也就自然暗淡了。

三毛文章中最容易引起讀者共鳴的是她的真誠和愛心,此外還可以非常強烈地感受到三毛對身為一個海外中國人的自豪和對祖國的熱愛。在她的筆下,對發達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外國人的批評諷刺隨處可見,就連對她的公婆也不例外,例如,她在文章中説,荷西剛剛去世,公婆就通過女婿在飯桌上開口與

三毛理論怎樣分割繼承荷西與三毛的住房。當然,在三毛的後期作品中,她這方面的轉變比較大,“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地球人概念”表達得比較強烈。三毛作品中比較消極的東西是對教育制度的全盤否定和對前世今生之類靈異神祕世界的過分渲染。

三,三毛的愛情讀三毛的作品不能不談三毛的愛情,因為三毛的作品都是散文,都是直接表達作者對人生的感受和

理解,與其他作家的作品中的愛情觀與作家的愛情觀相分離的情況不一樣。縱觀三毛的一生,可以看出她是一個愛情的失敗者,她一直在渴望愛情,但卻一直沒有獲得真正的愛情,在她的前半生是沒有找到,在她的後半生是找到了也不能接受。

從三毛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她在少女時代就曾有過割腕自殺的記錄,是不是因為初戀問題,她沒有明確説明,但從她喜歡瓊瑤的書,喜歡看《紅摟夢》,喜歡閲讀來看,可能性非常大。她之所以出國留學,根據她在文章中介紹,是為躲避戀愛問題。

從三毛的文章中我們不難看出,三毛對愛情是非常苛求的,在與荷西結婚前,32歲的三毛可以説對愛情已經是“曾經滄桑難為水”,而且在這之前的許多追求者都是荷西無法相比的。三毛一直説,“荷西苦戀她六年”,但從來沒有説“她也戀了荷西六年”。在那六年裏,三毛三年在國外,三年在台灣。在國外期間,最少有三位追求者都是在最後一刻才被三毛拒絕:在西班牙時,被一位日本籍的富商同學追求;在德國時被一位後來成為外交官的德國同學追求;在美國時,被一位台灣籍的在美博士追求。這些人都遠比荷西優秀,都比荷西更加接近三毛的愛情標準。但是三毛拒絕了,因為三毛心目中的愛情標準比這三位所能達到的還要高。回到台灣的三年,當她終於選到了願意結婚的人,卻在結婚前被死神奪走了未婚夫。三毛在未婚夫去世不久,就背井離鄉與荷西倉促結婚,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對愛情的絕望,已經非常清楚了。

從三毛的文章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荷西與三毛婚後的關係並不融洽,爭吵不斷。更重要的是三毛是個感情細膩豐富的人,荷西是個粗線條的大男人傾向很嚴重的人,兩個人在性格上,文化上,情趣上,人生觀上等都有着巨大的差異。再加上,荷西忙於工作,整天不在家,所以,在撒哈拉的三毛幾乎是生活在一個人的世界裏,寫作使她走進理想的世界。

但是我這樣説,並不否定三毛與荷西之間有愛情,但有的是“先結婚後戀愛”的愛情,更重要的是這種愛情產生於三毛出名之後。因為當《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以後,荷西已經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三毛的丈夫,而成了三毛筆下的一個理想人物,讀者需要這樣一個理想人物,三毛更需要這樣一個理想人物。在荷西意外去世後,這個理想人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神化。正是這種神化,使得三毛背上了永遠無法卸下的枷鎖,不管她多麼渴望愛情,為了維護神化了的荷西與三毛的故事,三毛都不能再與任何人結婚,儘管荷西去世時,三毛才38歲。

三毛曾經説過,她是個比較傳統的人,主張嫁雞隨雞。其實,這樣的表白只不過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不一定是三毛真實的想法。三毛從小就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而是一個叛逆性很強的人,再加上在國外生活十幾年,她的愛情觀不可能那麼陳舊。讀她的《傾城》,可以感覺到她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強烈地愛上一個人。從她未婚夫去世後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與荷西結婚,也可以看出她不是一個主張寡婦不改嫁的人。但是為了她自己塑造的荷西與三毛的完美形象,她不能再嫁。

談到三毛的愛情就不能不談她的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這是她唯一的一本電影劇本,完成於她自殺的前一年1990年。劇本由名演員林青霞和秦漢主演,但由於劇中的男主角是一個日偽時期的文化漢奸,所以電影拍好後遭到禁映,甚至被指責為美化漢奸。其實這部電影純粹是感情戲,不是政治戲,它是三毛一身愛情故事的縮影:她是一個為了愛情追求一生,付出了一切的人,但卻並沒有獲得真正的愛情,就像影片中的女主角一樣,明明知道自己所愛的人不值得愛,對自己不是真心,還是義無反顧地去愛。

四,三毛的自殺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三毛是《聯合報》的一個拳頭產品,所以《聯合報》必須竭盡全力維護這個產品的完美無缺,三毛自殺明明是一個鐵定的事實,《聯合報》在三毛最後一冊作品集《高原的百合花》的序言中還要否定三毛是自殺,説三毛絕不會自殺,三毛的死是工作勞累所致,是為讀者鞠躬盡瘁,因為他們認為自殺有損三毛的完美形象。我覺得這樣的序言,純粹是出版商為了商業的需要故意曲解三毛,否則,就是太不瞭解三毛的內心世界了。

三毛是幸運的,雖然她出生於戰亂年代的1942年,卻因出生律師家庭得以無憂無慮地躲過許多生活的艱辛。但是三毛又是不幸的,因為她沒有一個真正可以愛的人,她多次強調,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只有三個:父母和荷西。遺憾的是,荷西早逝,與父母的關係又長期不和諧。三毛的叛逆性格的形成可能源於家庭對她的嚴格要求,更由於三毛從小就一直屈居姐姐之下,產生了嚴重的自卑自閉心理。進入青春期後,再受到外界的不如意刺激,不得不休學在家接受心理治療。

國中休學後,父母在安排治療的同時,還安排三毛學畫,這樣可緩解三毛精神上的緊張,休學六年後,父母原來是計劃讓三毛去大學旁聽美術,但在最後一刻,三毛自作主張選擇了哲學。哲學能使聰明的人更聰明,但也容易使不聰明的人更加不聰明,容易使人鑽牛角尖,使人走極端。三毛從對愛情的苛求,一百八十度地轉為對愛情的無求——嫁給荷西,不能不説與這三年選修的哲學有關。

三毛出身在一個基督教的家庭,她自己也是一個基督教徒,但由於她的叛逆性格,使得她沒有成為一個合格的基督教徒,因為她除了信基督教之外,還信佛,這一點是有違基督教教規的。三毛還相信飛碟的存在,相信非洲的巫術,相信神祕力量,相信前世今生,她在《萬水千山走遍》一書中説,她確信她的前世是印地安人,她在參觀了敦煌的石窟後,她聽到了石佛對她説的話。她最喜歡的兩本書之一是《紅摟夢》,她想到過出家,而自殺是另一種出家。

三毛成名前一直不快樂,成名後在短暫的快樂之後也陷入了長期的不快樂。不管在事業和婚姻上,在成名前,三毛都是父母眼中的失敗者,就是在成名後的相當長時間內,三毛的文章也不被父親和家人看好,所以三毛在父親面前一直很自卑。三毛是個自尊心極強的人,她把依附父母也看成是自己的失敗,但又缺乏獨自生活的能力,她把父母的過分關愛看成是負擔和束縛,荷西的早逝,更使她感到“雖生猶死”般的孤獨。

三毛在作品中無數次地寫到過自殺,她説1981年如果不是瓊瑤用了整整七個小時強迫她答應不自殺,她早已不在人世。她之所以留下,是為了不傷害活着的親人以及廣大愛她的讀者。可是十年以後,她發現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性遠沒有她自己想象得那麼重,她有一篇文章形象地描述過這種心情:在一次家人聚會上,她三次大聲宣佈她要結婚了,但沒有任何一位家人做出她期待的迴應。

在她生命的最後十年裏,她除了三年講學之外,主要的時間用於巡迴演講,回答讀者來信,可以説是在用她的生命反饋報答社會,像一個佈道者一樣。在此期間,她在忍受着精神上的孤獨之外,還要忍受肌體上病痛的折磨。從眾多的讀者來信中,她看到的,感受到的大多是人們的抱怨,痛苦和求助,所以她要盡一己之力去幫助別人,在公開發言中呼籲人們要向逆境抗爭,要熱愛生活,要愛人。她生命中最後的十年,可以説幾乎不是為她自己活的,是為家人和讀者活的,她在盡她的一份力。當她覺得她已經完成了她的使命,她有權選擇休息,或許這個決定,在她去世的十年前就已經計劃好了。

理解了這些,對三毛的自殺就不會覺得奇怪,也不會覺得三毛的自殺與她生前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不向困難低頭等的文章有什麼矛盾。我甚至覺得,三毛選擇自殺來結束生命,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有點類似於安樂死。

第五篇:擁抱幸福的小熊讀後感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書店看到了《擁抱幸福的小熊》這本書,便隨手拿了起來。誰知這一拿我卻不願再放下來!

我把它買回家,就如飢似渴地讀起來。它的魅力非同凡響,我感動的流出了眼淚。故事講的是:小念在童年時代,家庭遭遇重大變故,變成了一個自閉的女孩,還常常受到夥伴的欺負。一次並非偶然的機會,林醫生送給小念一個茶色小熊和一個温暖的微笑,並告訴小念:“擁抱茶色熊就是擁抱幸福!”經歷了許多磨難和通過小念的不懈努力,她最終擁有了很多很多的幸福。

讀完這本書,我想了很多。我覺得我們應該堅強,堅強的面對困難,面對生活,無論有多大的困難,只要我們沉着,冷靜用理智和勇敢去面對困難,總會把困難化解!在每個人的成長道路中,都不會一帆風順,成功的路上總會鋪滿荊棘。但只要我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種種的艱辛、苦難和挫折,一切的不幸都會過去,所有的苦難都會被微笑過濾掉,隨風而散。幸福其實不僅僅指小熊,生活裏還有許多幸福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去發現,每個人都要經受無數考驗與風雨,而經受住風雨和考驗的人,最終會獲得成功與幸福。

現實是殘酷的,父母離異、親人病故、家境貧寒……讓人覺得幸福遙不可及,小熊看來是多麼地近,但實際卻是多麼遙遠,讓人永遠都追趕不上它的步伐。可是,小念做到了。她堅持不懈,受到挫折勇敢地去面對,去挑戰、去戰勝它。她像野火燒不盡的小草,向着太陽勇敢地成長!因為她有一顆像小熊一樣真誠、善良的心。

再看我們現在這些國小生,有多少不是温室裏的玫瑰,家裏的小公主、小皇帝?碰到一點挫折便大哭着找父母,這樣又怎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呢?

我們如果想擁有幸福,從現在就開始堅強起來吧!讓我們一起去努力,去擁抱幸福的“小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