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當尼采哭泣觀後感(精選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3W

第一篇:《當尼采在哭泣》觀後感

當尼采哭泣觀後感(精選多篇)

當尼采在哭泣觀後感

這是我第二次觀看這部影片。第一次是因為聽朋友提起暢銷作家歐文.亞隆的同名小説<when nietzsche wept>,然後去觀看了這部影片,可當時覺得內容太深奧,心理學與哲學夾雜在一起,所以看到不到一半就放棄了,不過此次再次觀看後,讓我內心產生了許多共鳴,也許是心理學知識日漸增多的緣故,所以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越來越能引發我的興趣。

這個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音樂之鄉維也納,所以整個故事也貫穿着輕柔的音樂,隨着人們的心情跌宕起伏。也許這就是音樂的魅力,能夠時時隨着影片節奏扣人心絃。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從心理學專業角度觀看影片,我從中找了心理諮詢的技能原來也藴含其中:第一次尼采去找了布雷爾,在這一諮詢過程中,布雷爾努力去建立雙方的醫患關係,他温文爾雅,笑容可掬,對待尼采總是彬彬有禮,在第一次會面中,我感受到了布雷爾對尼采的信任,在這諮詢過程中,同時也採用了具體化的諮詢技術,然而想要打開患者的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尼采產生了阻抗情緒,也就是這阻抗情緒,讓他們終止了第一次的諮詢。第二次見面,是布雷爾主動去探訪尼采,然而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是不應該的,不求不助是心理諮詢師應堅守的原則。然而是什麼讓布雷爾主動打破原則去找尼采的呢,也許,布雷爾在潛意識中也有需要向尼采求助的問題,這位後面他們互助做了鋪墊,然而這一次的諮詢也是不成功的,他們最後以爭吵結束,布雷爾作為心理諮詢師,這也是不應當的。他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第三次諮詢,也是這個故事的轉折點,尼采突然發作偏頭痛,他撞了玻璃,當別人找來布雷爾醫生時,布雷爾聽到了尼采無意識中的求助,從此堅定了布雷爾醫生的信心。在之後布雷爾與弗洛伊德的談話中,他悟出了治療尼采的方法——採用自我暴露的方法讓他們互相治療,布雷爾以醫生的名義治療尼采的偏頭痛,實質上是作為心理醫生解除尼采的自殺心理,同時布雷爾要求尼采用他的哲學來治療布雷爾的傷痛——絕望。從此他們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相互治療。

人在無法回到過去、無法挽回某些遺憾時,就應該面對現實、珍愛身邊的人。

在治療過程中他們相互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尼采鼓動他去追求自由,人一生只能活一次,要活,就用對自己最好的方式,不要留下遺憾,這些鼓動雖然是害了他,但也拯救了他,當他在被催眠後,發現他無法回到過去,無法挽回他的遺憾時,他終於明白,他應該乘着火車飛奔回去,去愛他的妻子,愛他的三個孩子。這才是他應該面對的現實,這些才是他正擁有的“自由”。

原本這僅是布雷爾對尼采的一個治療,只是單向的,然而陰差陽錯布雷爾提出的相互治療卻真正發揮了作用,布雷爾學會了正視自己的人生,面對現實,尼采也學會正視自己的孤獨,接受那個叫“朋友”的傢伙。

we'll have friends, and have become strangers to each other 這是他們最終的選擇。

第二篇:《尼采的哭泣》觀後感

尼采哭了,卻還堅持着

雷聲,貫穿了整個影片,奠定了歇斯底里的基調。

每個人看上去都很怪,但是都很有內涵,有震懾力。

開始時,一直想象着它會是一個沒有結局的影片或它的結局很迷離。但是我看完有一種清晰的感覺。尼采搭上火車去意大利找尋另一位哲學家繼續探索真理。布雷爾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閤家團聚。影片中每個人物都有一個還不錯的結局。

尼采是一個孤獨者,是一個靈魂的孤獨者。應為他是哲學家,他必須孤獨,必須懷疑,必須具備無比眾多的特性,必須具備一切高等和低級追求,內心對立的危險和自我厭惡的危險。影片中他説“我不想孤獨的死去,我不希望我的屍體,被人循着惡臭發現”。他在追尋着自己的哲學理念。當她愛上莎樂美的時候,莎樂美拒絕了他。這更加加深了他的孤獨,引發了自殺傾向。影片中尼采撞向鏡子以至頭破血流,達到了尼采自殺傾向的高潮。影片還多次採用幻象效果,開始尼采幻想和莎樂美的甜蜜。片中在尼采的哲學治療下,布雷爾幻想女病人的醜陋,看清事情的真相。片尾以一種噩夢的形式讓布雷爾看到了背叛家庭後的一無所有。夢醒後,醫生獲得瞭解放,過回了平淡的家庭生活 ,我相信在接下來的人生裏不管在遇到什麼,都很難動搖,會一直很本分的愛着家人和工作,而且發自內心的珍惜和開心。

偉大的人物,富有思想的人他們為何是這樣的異類?一如尼采,布雷爾這類異類,才顛覆了達爾文的理論,又摧毀了上帝的存在,在尼采的瘋狂演講中他説上帝死了。尼采哭了,尼采仍然搭上火車探尋真理。

第三篇:《當尼采哭泣》觀後感

當尼采哭泣

一直想看尼采的書,卻沒找到合適的時間。沒想到首次接觸他,就能產生如此大的震動。因為“上帝死了”,他的內心在恐懼中,對死亡,孤獨的死亡的恐懼中戰兢。當淚水從尼采的眼角流出,他説“這些眼淚自由了。”

尼采認為“世界是上帝創造的”是非常不可信的理論,進化論證明了上帝的多餘,他的存在是由孩子似的願望產生的。(how do we confirm a truth that has arrived through disbelief and skepticism and not through some childlike wishing something were so。)達爾文沒有勇氣,他不敢面對這一發現。( darwin himself had not the courage to follow his evidence to its true conclusion. )可是尼采説自己是先知,來早了的先知,他必須要繼續追問,不停思考。他的深入得到的結論是什麼?是(請收藏好範文 網)的,他的結論便是god is dead!而且all of us together have killed him.在他的理論中,god不但已經dead,而且是被人created。我佩服尼采,他的勇氣。在沒有上帝的絕望中依然可以繼續研究自己的理論,這是一條死路,沒有一點希望的死路。

這是沒有思考過人生之人無法理解的絕望,也是從未想過上帝之人不能明白的絕望。可是這絕望卻深深藏在每個人的靈魂深處,無人能免。如果沒有上帝,一切便沒有了意義。如果上帝是人類的傑作,那麼挑明這件事情無異於將全人類推上絕望的山峯。尼采深知這一點,於是他説“choose between comfort and the truth. are they mutually exclusive? if you want to choose the pleasure of growth, prepare yourself for some pain.”是的,他選擇了他所認為的真理,也因此一生在痛苦與絕望中度過。他將自己置身於虛無,拋棄一切擁有的感情,倚賴的陪伴,戀戀不捨的榮耀,那些虛華的假象,權力的慾望、求勝的意志 。唯有血淋淋的自我剖析和揭露,才是真實——他的真實是痛苦的,任何愉悦的存在都是妄想!

“上帝死了”讓生活no morals no rule,讓傳統的一切價值觀都成了虛無主義,生活也隨之失去了意義。這是一個真正的無神論者,一個這正相信上帝死了的人!

可是即使這樣的人也要我自己的生命尋找價值和意義,於是他的“超人”上場了。傳統價值觀崩潰了,那麼人類必須確立新的生活的意義,尼采提出了“超人説”。“超人”是最能體現生命意志的人,是最具有旺盛創造力的人,是生活中的強者。是一切不能打到我的東西只會讓我更強大“超人”。

可是如果真的沒有了意義,那麼創造出來的意義只是騙局而已。所以尼采孤獨着,恐懼着,恐懼死亡,恐懼生活。尼采的眼淚從來都

不是因為愛,乃是因為人類比任何一種生物更深知本能的恐懼——孤獨的死去,在這之前還有那虛無的人生。

當尼采哭泣

布雷爾問“眼淚背後的痛苦是什麼?”

尼采説“不是痛苦,是解脱。很好的解脱。這是我第一次説出,我的孤獨,都逝去了,逝去了。”(it’s not sadness. it’s such a relief. it’s such a relief! it’s the first time i’m revealing my loneliness. it’s melting. it’s melting away.)

布雷爾笑着説“這是個矛盾。孤獨只存在於孤獨中,一旦與人分享,它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it’s a paradox, isolation exists only in isolation. once shared, it evaporates. )

可是尼采的孤獨卻是無法消失的,這是相信“上帝死了”的人永遠無法被抹去,無法像空氣一樣蒸發掉的孤獨,是人類的孤獨和絕望。就像死亡永遠只屬於個人一樣,尼采的孤獨永遠只屬於他自己。即使尼采複製出一個自己,有着相同的孤獨,也無法彼此慰藉。因為當死亡臨近,他只能獨自面對。

所以尼采最後説“我們會有朋友,彼此之間會變成陌生人,理應這樣。我們是兩隻船,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和路線。我們必須是陌生人,因為這是我們的規則。”(we have to become strangers to one another because it’s the law to which we are subject.)這也是尼采對所有人的規則。這同樣是每一個人的規則,每一個靈魂都要獨自面對那未知的死亡和死亡之後的事情。可是上帝如果死了,那麼我們面對的就是活着的恐懼和孤獨,以及那孤獨死去的恐懼了。

第四篇:當尼采哭泣觀後感

當尼采哭泣觀後感

某年的某天我在北圖,一個打折攤位,不太起眼的角落裏看到《當尼采哭泣》這本書,因為喜歡哲學因此想着翻看這本書都寫着什麼東東,直覺讓我毫不猶豫拿上就走,當尼采哭泣觀後感。看的心境絕對是愛不釋手,但也不敢説出來,我覺得每個人的感覺那畢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可我這樣一位水平充其量就是站在心理諮詢的門檻邊上,腳尖才點着地上還沒落腳的人,竟然開始了自己的白日夢。異想天開的想着要當好心理諮詢師,要到晚年要寫一本象歐文。亞隆寫的候維之譯的《當尼采哭泣》這樣的心理小説。

感謝夢船的推薦,讓我得以欣賞《當尼采哭泣》的電影作品,在觀賞中感受到視聽感官及思維的樂趣。昨晚看《當尼采哭泣》在線磕磕巴巴的看到三點才意猶未盡的爬到牀上,幾乎沒打磕巴就昏昏睡去,一覺醒來神清氣爽。想着我也得和大家分享分享吧!

電影情節就不祥述了,建議看看這本片子。演員的表演實在覺得言語表達多餘,畢竟各有各感受。我的感受就是自己崇洋媚外,心底真覺得好呀好呀就是好!人物角色的氣質,內涵及情感表達,這種深度沒有沉澱是很難把握的。勾出我的淚水,記憶尤為深刻的是,當尼采站在鋼琴手舞指揮棒,在演繹着瓦格納的《酒神頌》旋律富於節奏感的聽覺的刺激下,尼采近乎精神失常的狀態,忘我的表現着那種歇廝底裏的激情,嘴裏唸叨着hate,hate,hate,似乎在窮盡一生的力量去迸發心中那份積鬱的情感。我的心似乎在感受到一顆在矛盾,無奈,無助,絕望焦躁的靈魂在嘶吼。它在觸動我內心最柔弱的那根弦,那刻影片中的沙美樂的淚在劃落,我的淚水也因此在眼眶盤璇,內心感受着自己鮮活的生命在流動着。

一本好的影視作品除了好的內容演員外,聲光的運用總是不能忽略的吧!否則肯定會象忘了下雞精或糖的菜,再好的廚藝做出來的菜,沒有調味品的點染,總歸落個食之不知其味的下場。製作者遺憾,讀者肯定也説不上缺了點什麼。慶幸的是這本片子配上的音樂,好象是《安魂曲》《天鵝之死》《酒神頌》與整部片子的內容場景是那麼的協調切合,引得人心弛盪漾。

作為一位學習心理諮詢的人來説,影片中布雷爾的幾次夢和後來讓弗洛伊德這位好友催眠,可以看到心理分析的一些技術,觀後感《當尼采哭泣觀後感》。我自己目前還沒機會去學解夢,卻因此勾起對解夢知識的好奇。在劇中眼裏看着,內心感受着布雷爾這位有着金錢社會地位,功成名就的老男人似乎被一根無形繩索在捆綁束縛他的心靈,也許是後天社會化,道德感,價值觀所加負的一些東西,布雷爾就象水煮的青蛙似的在不自覺的迷失了自己。在夢裏人性的愛慾,自由的渴望,內心的掙扎釋放得淋裏盡至,卸下偽裝的那是一個鮮活可愛的男人,敢於為愛去追求,只有在夢中的自己才能還其人性的本原,那是悲哀的,然而也幸好那只是一場夢,滿足了他對安娜o移情後的愛戀與臆淫,在催眠的過程,他內心潛藏的愛慾、壓抑因此得以釋放,當他在被催眠中他的思想經歷了放下了所有的財產家庭子女,揹負着親情的疏離去找他心愛的安娜o時,現實擊垮了他,因為他看到心愛的安娜o對另一個男人説:“你是我唯一的愛”於是彼此親吻,布雷爾只落個心碎與噩夢的下場了,畢竟那只是夢一場,現實他擁有的一切依舊一如往昔,不同的是他的情緒改變了他以往的觀念與思想,他不再對那位為他經營家庭養兒育女的女人視而不見,話説半句嫌多。他學會了與自己的孩子游戲,享受天倫。學會了情感的真實流露。做回了他自己,他擁有着令人羨慕的一切甚至他和弗洛伊德這樣的摯友的友誼,真可謂幸福指數在他那發揮到了及至,他可以擁有天堂,也可生活在精神的煉獄中,一切只是一念之差。

看畢該影片我腦海中強烈跳躍着幾個詞彙就是愛、痛苦、自由,它們如同一首悲愴的協奏曲,似乎是這些東西交織貫穿衝斥着我們的靈魂,誰又能躲過對他們的渴望與逃避,掙扎呢!

助人者自助,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尊重,接納求助於諮詢師的來訪者呢?因為助與被助的過程諮詢師也獲得了自身的成長。

在整部片子看完後,我想我能理解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説〉〉中的那句話:“有些人無法解開他們本身的枷鎖,然而卻可以救贖他們的朋友。”“你必須準備好沐浴在你自身的烈焰之中;你怎麼可能重生呢?如果你不先化為灰燼?”似乎感受到了尼采那顆在浴火中吶喊的靈魂!

第五篇:勇敢地面對自己--《當尼采哭泣》觀後感

當19世紀末的兩位大師:存在主義大師尼采和醫學大師布雷爾遭遇的時候,他們能否挽救彼此的心靈?

《當尼采哭泣》故事的背景發生在1882年。充滿魅力的俄國女人莎樂美請求維也納的著名醫生布雷爾去治療一位將“影響歐洲”的病人——尼采——的絕望。當然,前提是不能讓尼采知道醫生在治療他的心靈。

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呢?1760年,麥斯麥開始用磁石按摩人體讓患者昏睡並實施治療。1843年,曼徹斯特的佈雷德出版《神經病學》,從生理學的角度闡述了催眠的機理——長時間注視某物,便可使眼臉的上舉肌麻痺而引起不自然的睡眠。後來,他又提出暗示為引起催眠的要素,從此,催眠的方法與事實漸為醫學界與心理學界採納。1882年之前的一段時間,電影的主角布雷爾醫生,正好在催眠術和心理治療兩者的結合上取得了突破。他在治療具有嚴重歇斯底里症狀的女病人“安娜?歐”的過程中,通過催眠,打開她那被密封、被壓抑的往事,與之對話,疏導那些積壓的痛苦記憶。而這些抑而未發的衝突,就是引起歇斯底里的原因。年輕的弗洛伊德,剛成為實習醫生,還沒能寫下他那影響世界的煌煌鉅著。而心理學從哲學獨立出來,大抵也激盪在那個時代。1863和1868年,馮特和費希納分別出版了心理學劃時代的重要著作——《論人類和動物的心理學講演錄》和《心理物理學綱要》。1879年,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在萊比錫大學建立,這代表着現代心理學的真正誕生。

回到電影《當尼采哭泣》。

尼采需要挽救麼?他全身都是病痛,尤其是時常發作的偏頭痛是他生命最大的陰影,頻繁的發作,一次比一次迅猛,一年至少有200天使他陷入和病魔的鬥爭。他踏上了求醫之路,輾轉訪遍了歐洲最著名的24位醫師。然而,他的偏頭痛不僅絲毫沒有減輕,反倒變本加厲,視力日趨下降,絕大部分臟器都出現了問題。他痛苦焦慮,抑鬱不堪,夜不成寐。腦海裏時時徘徊着“自殺”。可是清醒時他卻鎮定地説:我有我自己的黑暗時期,可誰沒有呢?任何痛楚被他視作創作

的源泉。他遭遇接連的背叛,再也不相信任何親近。任何示好都會被他理解為自身權力的喪失。這樣的心靈,如何去接近,又何談去治療?

是的,布雷爾醫生也正處於他的黑暗時期。他45歲,功成名就,有美麗的妻子和聰明的孩子,有優秀的學生和朋友弗洛伊德相互砥礪。但首創“談話療法”的布雷爾卻深陷於與病人“安娜”的愛情而不可自拔。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從來未經選擇,他恐懼衰老和死亡,他沒來由的不快樂,他開始懷疑生命本身的意義,他無法成為真實的自己。這樣的他,能否挽救自己和尼采,同時面對兩種心靈的絕望?

布雷爾遭遇到了尼采的種種阻抗而無法進行治療,心理談話的技巧在哲學思辨的面前頓顯蒼白。終於,布雷爾設想了一個完美的計劃——在尼采藥物服用過量而發作的那次深夜,他挽救了尼采的生命。第二天,他要求尼采住進療養院,並請求尼采幫助解決自己的絕望,以此來作為住院治療的報酬交換。這讓尼采可以從不願受人恩惠的束縛中解脱出來,或許也可創造通向尼采心靈的唯一道路。治療和被治療的角色就這樣在勞森療養院交錯替換。更多的時候,布雷爾成為了那個更需要被幫助的人。尼采積極投入於對布雷爾絕望的治療。當我們一再看到哲學家抽象的思辨於事無補的時候,反而意外地看到了尼采竟也在打磨着想象療法、厭惡療法的雛形。

尼采的絕望是無法面對自己,布雷爾的絕望則來源於無法成為自己。他們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但他們都是勇敢的硬幣,在命運的漩渦中,再次深刻地認識了自己的使命和價值。當布雷爾率先認識自己、反思自己併成為自己時,這深深地觸動了思索和探究絕望的尼采,坦誠和温暖像熔巖一樣,融化着尼采內心深處的堅冰。他大聲哭泣着,他看到了友情的價值,他知道了自己不是怪物,他明白自己有能力去感動人並被感動,他終於面對自己並選擇了接下來的道路。

從治療技術的角度看,也許會有這樣的誤區:每一個糾結的布雷爾,似乎只需要一場弗洛伊德式的體驗,一切便能重歸平靜。而每一個阻抗的尼采,似乎只

需要足夠誠實而真摯的告白,便可啟開孤獨的心扉。但我們不能忽略布雷爾和尼采的勇敢。這勇敢,不僅僅是堅強,也不僅僅是自信。這勇敢,既是勇於承擔,也是勇於創造;既是勇於接納,也是勇於變化。

實際上,整部電影的主要人物全都是真實的,許多脈絡和人物關係也可堪考證,諸如布雷爾和安娜的故事、弗洛伊德和布雷爾的關係、莎樂美和尼采的故事,等等。原作者雅羅姆重在虛構了一場場布雷爾和尼采的碰撞,這其實也是一場心理學和哲學的碰撞。

在布雷爾的經歷之上,年輕的弗洛伊德繼續探索,他認識到不是治療者的行為吸引着患者,而是因為治療者被患者認作她們現實的、原本鍾愛的對象的替身,也就是發生了“移情”作用。就這樣,一代又一代布雷爾和弗洛伊德在治療和思辨中,肩負起探索人類心靈的重任,也讓人類有更多機會、更能勇敢地面對自己併成為自己。